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专题范文 > 疫情防控 >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14篇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14篇

时间:2022-02-23 13:18:35 疫情防控 来源:网友投稿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14篇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1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在这紧急关头,zz区交通运输局客运管理科科长zz“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在春节期间带领科室全体人员昼夜坚守在疫情防控前线,以强大的战斗力,织密客运防控网络,切断区内外旅客流通可能产生的病毒传播途径,坚决守护好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为一名党员,疫情防控,我责无旁贷。岗位,就是我的战位。疫情一天不消失,我也一天不撤退!”三水区交通运输局客运管理科zz说。

当下,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就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按照区委区政府以及区交通运输局防控疫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zz要求客运企业严格实施“每日一消毒”、“每日一监测”,每天对汽车站、公交站等运输站场和运输车辆进行清洁、消毒、通风,对客运司机、进出站旅客实施100%体温检测,站场上岗人员一律佩戴口罩,及时停止省际客运发班和调整公交线路营运发班。除夕晚上,zz放弃和家人吃团年饭的机会,到汽车站和各镇(街道)客运站场指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确保万无一失后方才离开,那时已是深夜11点。

与其临渴掘井,不如未雨绸缪。zz及时要求公交企业多途径、多方式采购疫情防控物资,TC公司1月26日采购3000个口罩,并分派给两家营运企业,缓解公交企业口罩供应紧张的形势。

zz还细致督促客运企业加强宣传,要求利用汽车站LED大屏、营运车辆车载显示屏滚动播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张贴“上车请佩戴口罩”温馨提示,提高群众对疫情防控重视和自我预防水平。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疫情防控关键时刻,zz等广大交通党员干部用恪尽职守、直面风险的姿态,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带领群众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战役仍在继续。

但我们坚信,这场战役,我们必胜!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2

在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救治一线奋战不足一个月,张忠德瘦了9斤。

张忠德是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同时还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广东省中医医疗队队长。

17年前,他冲锋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在救治重症非典患者时不幸感染,在生死线上走过一回。这一次,已56岁的他又来到火线,“我只不过是换了个工作地点”。

除夕夜逆行奔赴武汉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3点多,张忠德坐上开往武汉的高铁,当晚8点多钟到达。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到了武汉最早、最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金银潭医院。来不及多说,张忠德就穿上防护服进入病区采集相关资料。“采集直到下午1点才结束,干了5个多小时,共采集了28名患者,通过中医四诊合参,了解他们的发病症状、流行病学史等。”张忠德说。草草吃过午饭,他们就开会研究。

正月初二,专家组兵分四路,分头出击。张忠德带队前往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病区,花了近3个小时采集数据,“把重症患者都看了一遍”。当天还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来自全国的专家顾问一起,讨论了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二版。

“我的工作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来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成员,要采集好临床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制定和修订国家推出的中医治疗方案;二来我们还援助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组建病区,共3个病区105张床,其中广东省中医医疗队管理两个病区70张床。”张忠德告诉记者,在组建过程中,大家对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我们对广东省中医医疗队60名队员进行严格培训,坚决做好防护、杜绝感染。”张忠德说,以前的培训全部归零,现在培训合格才能上岗。60名队员中,有37人是共产党员。“我们开了党支部会议,决定第一批进隔离病房的,必须是党员。”一个星期之内,医疗队有20人写下入党申请书。

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救治过程中,张忠德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采用中药“组合拳”对症下药。“药物有汤药、冲剂、颗粒剂,也有中成药和注射剂。”他说,他们针对每个病人的特殊情况,又在后续治疗方案中进行了个性化调整。

除此之外,还对病人采取了外治法治疗。外治法主要采取针灸、按摩,打八段锦、太极等方式,“在一些病人的身上,效果立竿见影。之前有焦虑得睡不着觉、腹胀得吃不下饭的病人,用了外治法之后,既睡得着觉,又有了胃口。”

“目前的手段,就是中西医结合、协同作战。”张忠德说,对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中西医治疗,目前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总共收治了124个病人,出院跟转出的病人到18日下午刚好是50个,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张忠德说:“我们这个团队,虽然是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病救人,但我们得到的是全国中医人的支持,是集全国中医人的智慧来制定诊疗方案的。”

据了解,从临床数据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协同治疗手段介入后,重症转轻症率有所提升、重症转危重症率有所下降。“在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危重症死亡率方面,数据显示也较有效,后续还需要更进一步观察,目前中医、西医团队都正在做这方面研究。”张忠德说。

任何医生都会全力以赴

“今天早晨称了一下,发现体重降了9斤。”张忠德笑着说,前线医生工作都很累,“现在,很多危重症患者收进来以后,你得想办法不让患者的病情继续恶化下去,要想办法治好病。任何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都会全力以赴的。掉几斤肉没问题,回到广州一个月又长起来了。而且,我年纪大了,还难得老来瘦。”

在武汉,早晨6点多起床后,张忠德就一直忙碌,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白天没时间休息,就在坐车时见缝插针眯一会儿,吃饭也很快。”2月17日,张忠德从早晨7点开始工作,晚上回到宾馆已经10点多。“又接着修改治疗方案,等弄完已经深夜1点多。”

在医院,遇到焦虑、紧张的患者,张忠德常常拿自己举例子:“我得过非典,现在还不是好好的,你们更要有信心挺过去!”

张忠德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们,务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要勤洗手,又要规律作息,增强抵抗力。“现在的人,有的太不爱惜身体了,经常熬夜,吃饭也不规律。”他说:“中医有句话,叫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说,增强体质才是最好的预防。”

“我所在两家医院的发热门诊病人数量在大幅度下降,收治病人的数量也有所下降。看媒体公布的数据,和我们了解的情况大致符合。战胜疫情,我的信心很足,胜利曙光就在前方。”张忠德说。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3

2020年即将结束,2020到来的时候,中国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这是继2003的非典以后,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二个难题,不过,在重大困难前,每一个人都在积极的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加油。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刚出现以后,中国的相关人员迅速做出了对策召集各大科研人员进行研究。为的是尽快做出解决方案,防止疫情扩散,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确定了针对湖北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来源,有关专家22日确认,病毒来源就是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就目前的流行病学认知来说,儿童、年龄比较小的人确实不易感。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非常可怕的,它可以通过口液,飞沫,接触传播,目前已经出现了人穿人的现象,对于这次疫情,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和害怕疫情基本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都都出现,国家为了能够减少疫情的传播,在中国城市的各个地方都实行的封村的政策,对从武汉回来的人进行了隔离,来在一定的期现内进行观察。防止传播给其他人。

疫情出现了以后,很多医护人员前去当志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报道中,一位被感染的医护人员说“等我脱离隔离期,一定重返战场,和战友们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病毒!”这是武汉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医生刘霖的新年愿望,不仅有他们帮助,还有中国很多爱心人士,让我们一起加油,度过这次难关。

让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一起打赢这场防疫战!防控疫情,从你我做起!愿大家健康、平安!向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们致敬,辛苦了!

武汉加油!此时此刻,心系武汉,共战疫情,万众一心!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4

“白大褂,白大褂在哪里?快救救她……”日前,一位年迈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紧急送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听到呼救后,医务人员赶紧跑过去,迅速把病人推进病房开始抢救。几个小时后,老人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

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亭告诉记者,现在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比以前好了很多,已有不少患者好转出院。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大部分病人都能顺利挺过去。全国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减轻了当地压力,收治率和治愈率正在提高,病亡率在下降,他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看着一位位患者战胜病魔,带着笑容离开医院,我们感觉最难的时刻正在过去,真正的春天即将来临。”余亭说。

“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前些天,一位82岁的重症患者在金银潭医院经过14天的救治,好转出院了。出院那天,老人激动地拉着主治医师的手说:“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我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来了,谢谢你们。金银潭必胜,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对于这些积极的变化,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杜荣辉深有同感。她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武汉肺科医院共收治约400个重症病人,已有224个病人出院,病房里一些病人的病情也在逐渐好转。“据我观察,现在的门诊量明显少了,而且新增的病人也少了,我们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效果很明显。”杜荣辉说。

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带领的医疗队来到武汉,入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始救治重症患者。康焰介绍,这段时间,他们收治的病人中有的是高龄患者,有的抑郁、悲观,经过他们精心救治及心理疏导之后,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有了很大改善。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5

2020是中国的庚子年,庚子年在老一辈口中就是不太平的年份。擅长观测的先辈们很早就发现每当年份运行到庚子这一年,自然灾害变多,突发事件频频。因此民间就把庚子年称为庚子大坎。但是在这庚子大坎中,更展现出了中国人,中国英雄的气概。

2020新年伊始,一场疫情突如其来,来势汹汹,令人始料不及。一场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民战争打响;为了对抗疫情,武汉封城,全国各地的高速多处都被封。然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援助接踵而至,各地的捐款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地的医疗力量从四面八方涌向武汉——疫情最危险的地方,与疫情相争,与死神相抗。更有八十三岁高龄的钟南山教授勇赴医疗前线。在其中,有一种情怀,叫钟南山精神;有一种崇高,叫生命守护;有一种宗旨,叫救治患者;有一种前行,叫疫情中的逆行者;有一座高山,叫雷神山火神山。除此以外,各省也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人类共同的危难中,任何的偏见、分歧都烟消云散,日本送来援助物资,希望中国早日控制住疫情。

一样的庚子年,不一样的年代。一个又一个甲子,在历史的浪潮里翻涌迭起,浪花冲击着磨难。2020,站在苦难的庚子门槛,中国人民悲伤却不绝望,仍能自信地说,我们要打败庚子魔咒,重启2020。自信来自于时代,立足于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0,一个中国人期盼已久的数字。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猝不及防与新冠状病毒肆虐狭路相逢的一年。我们现在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山到半坡路更陡的时刻,是一个愈进愈险,不进则退却又不得不进的时刻。相信,我们更会同心同德,战胜困境,战胜病毒。

生于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扛起应抗的责任,来者不拒,勇者无敌,我们坚信这场战役,我们一定胜,我们一定胜!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6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在这紧急关头,zz区交通运输局客运管理科科长zz“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在春节期间带领科室全体人员昼夜坚守在疫情防控前线,以强大的战斗力,织密客运防控网络,切断区内外旅客流通可能产生的病毒传播途径,坚决守护好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为一名党员,疫情防控,我责无旁贷。岗位,就是我的战位。疫情一天不消失,我也一天不撤退!”三水区交通运输局客运管理科zz说。

当下,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就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按照区委区政府以及区交通运输局防控疫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zz要求客运企业严格实施“每日一消毒”、“每日一监测”,每天对汽车站、公交站等运输站场和运输车辆进行清洁、消毒、通风,对客运司机、进出站旅客实施100%体温检测,站场上岗人员一律佩戴口罩,及时停止省际客运发班和调整公交线路营运发班。除夕晚上,zz放弃和家人吃团年饭的机会,到汽车站和各镇(街道)客运站场指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确保万无一失后方才离开,那时已是深夜11点。

与其临渴掘井,不如未雨绸缪。zz及时要求公交企业多途径、多方式采购疫情防控物资,TC公司1月26日采购3000个口罩,并分派给两家营运企业,缓解公交企业口罩供应紧张的形势。

zz还细致督促客运企业加强宣传,要求利用汽车站LED大屏、营运车辆车载显示屏滚动播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张贴“上车请佩戴口罩”温馨提示,提高群众对疫情防控重视和自我预防水平。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疫情防控关键时刻,zz等广大交通党员干部用恪尽职守、直面风险的姿态,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带领群众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战役仍在继续。

但我们坚信,这场战役,我们必胜!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7

在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救治一线奋战不足一个月,张忠德瘦了9斤。

张忠德是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同时还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广东省中医医疗队队长。

17年前,他冲锋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在救治重症非典患者时不幸感染,在生死线上走过一回。这一次,已56岁的他又来到火线,“我只不过是换了个工作地点”。

除夕夜逆行奔赴武汉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3点多,张忠德坐上开往武汉的高铁,当晚8点多钟到达。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到了武汉最早、最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金银潭医院。来不及多说,张忠德就穿上防护服进入病区采集相关资料。“采集直到下午1点才结束,干了5个多小时,共采集了28名患者,通过中医四诊合参,了解他们的发病症状、流行病学史等。”张忠德说。草草吃过午饭,他们就开会研究。

正月初二,专家组兵分四路,分头出击。张忠德带队前往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病区,花了近3个小时采集数据,“把重症患者都看了一遍”。当天还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来自全国的专家顾问一起,讨论了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二版。

“我的工作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来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成员,要采集好临床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制定和修订国家推出的中医治疗方案;二来我们还援助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组建病区,共3个病区105张床,其中广东省中医医疗队管理两个病区70张床。”张忠德告诉记者,在组建过程中,大家对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我们对广东省中医医疗队60名队员进行严格培训,坚决做好防护、杜绝感染。”张忠德说,以前的培训全部归零,现在培训合格才能上岗。60名队员中,有37人是共产党员。“我们开了党支部会议,决定第一批进隔离病房的,必须是党员。”一个星期之内,医疗队有20人写下入党申请书。

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救治过程中,张忠德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采用中药“组合拳”对症下药。“药物有汤药、冲剂、颗粒剂,也有中成药和注射剂。”他说,他们针对每个病人的特殊情况,又在后续治疗方案中进行了个性化调整。

除此之外,还对病人采取了外治法治疗。外治法主要采取针灸、按摩,打八段锦、太极等方式,“在一些病人的身上,效果立竿见影。之前有焦虑得睡不着觉、腹胀得吃不下饭的病人,用了外治法之后,既睡得着觉,又有了胃口。”

“目前的手段,就是中西医结合、协同作战。”张忠德说,对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中西医治疗,目前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总共收治了124个病人,出院跟转出的病人到18日下午刚好是50个,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张忠德说:“我们这个团队,虽然是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病救人,但我们得到的是全国中医人的支持,是集全国中医人的智慧来制定诊疗方案的。”

据了解,从临床数据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协同治疗手段介入后,重症转轻症率有所提升、重症转危重症率有所下降。“在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危重症死亡率方面,数据显示也较有效,后续还需要更进一步观察,目前中医、西医团队都正在做这方面研究。”张忠德说。

任何医生都会全力以赴

“今天早晨称了一下,发现体重降了9斤。”张忠德笑着说,前线医生工作都很累,“现在,很多危重症患者收进来以后,你得想办法不让患者的病情继续恶化下去,要想办法治好病。任何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都会全力以赴的。掉几斤肉没问题,回到广州一个月又长起来了。而且,我年纪大了,还难得老来瘦。”

在武汉,早晨6点多起床后,张忠德就一直忙碌,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白天没时间休息,就在坐车时见缝插针眯一会儿,吃饭也很快。”2月17日,张忠德从早晨7点开始工作,晚上回到宾馆已经10点多。“又接着修改治疗方案,等弄完已经深夜1点多。”

在医院,遇到焦虑、紧张的患者,张忠德常常拿自己举例子:“我得过非典,现在还不是好好的,你们更要有信心挺过去!”

张忠德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们,务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要勤洗手,又要规律作息,增强抵抗力。“现在的人,有的太不爱惜身体了,经常熬夜,吃饭也不规律。”他说:“中医有句话,叫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说,增强体质才是最好的预防。”

“我所在两家医院的发热门诊病人数量在大幅度下降,收治病人的数量也有所下降。看媒体公布的数据,和我们了解的情况大致符合。战胜疫情,我的信心很足,胜利曙光就在前方。”张忠德说。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8

2020年的春节,是不寻常的。

那还是春节前一个月,远方的游子正在精心挑选年货准备回家过年;城市的大街小巷也忙着张灯结彩、福字满迎;我家也在张罗着哪天团年,哪天是亲戚家聚会;妈妈和她的闺蜜们也在商量着寒假带我出去旅游的事……

不知是哪一天,手机上却传来一阵阵噩耗。武汉——出事了!原来早在前些日子,在一处贩卖野生动物的地方,不明动物所携带的病毒不小心流传出来。这个病毒像被中了魔咒一样难以控制,被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的翻倍增加,导致世界各地都有感染的人群。

时间一天天过去,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人数直线上升、成倍增长,人们紧张、恐慌,国家启动了一级响应。

这时,口罩成为了全人类最大的救星。医用口罩、N95、N99等各式各样的口罩横空出世,连妈妈也都在各种渠道疯狂抢购。哎,想不到口罩居然输给了五粮液、大重九,直接升级成了新年的“红包”!紧接着,板蓝根、双黄莲口服液等又成为了人们的新宠,那些三更半夜穿着睡衣、戴着口罩排队在药店门口买口罩的人比比皆是。

白天,整个城市感觉像一座空城。寥寥无几的车辆孤独地穿梭在街头,偶有几个行人也裹得严严实实戴着口罩急匆匆地赶忙回家,整个城市的商铺紧闭大门,只剩下道路两边挂着艳红的灯笼随着寒风左右摇曳着……

这样的春节,格外峻冷。幸好,手机新闻的推送、电视里的直播让人们感受一阵阵暖流。因为,她在行动,我的祖国在行动!习近平主席当机立断——武汉全城封锁,全程排查。所有的城市按照国家的要求紧张而有序地开展工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十天时间,国家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建筑、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紧接着,雷神山医院也快速峻工,各种各样的奇迹陆陆续续以神一样的速度出现,让患者们再也不怕无院可收。这难道不是中国国力强大的体现吗?身为中国人,我此刻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元宵节来了,我们全家静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没有观众的元宵晚会。而在疫区,医生、护士穿梭在各个医院、各个临时治疗点,他们不怕生命危险,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长时间的佩戴口罩让他们本就憔悴的脸颊勒出了一道道痕迹;长时间的佩戴手套被无数汗水泡得雪白而且皱巴巴的;长时间的工作让他们累得体力不支,晕倒在医院的长廊;长时间的接触患者导致自己也被感染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长时间的……家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爸爸、妈妈和我的抽噎声,眼泪早已不自觉地浸出了眼眶,模糊了我们的双眼却更洗净了我们的心灵。

目前,手机上的数据每天每时每分都在更新,新增确诊在减少、疑似在减少、死亡在减少、治愈在增加。我们的心中燃起熊熊烈火,那是中国必胜的火,是希望之火!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哨烟的战争,打赢这场攻坚战!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9

2020,千想万想想不到,迎接我们的,不是红红火火的年,也不是家人的团聚,而是那让人震惊的新型冠状病毒。

记得武汉刚出现第一个病例时,我正躺在床上刷微博。刚开始我也没有注意,毕竟只有几个人感染而已。但最让我震惊的是短短几天,感染人数直线上升,最终成为如今人心惶惶的大疫情。

现如今,其发展之快,令我们担忧。但是,让我们相信专家,相信国家,这次疫情一定会很快过去的。在我们整天躲在家里“避难”时,有一群人,逆流而上,不顾自身安危,战斗在第一线,他们是千千万万的平凡人,和你我一样。但他们选择了“战斗”。

那么,我们能为武汉做些什么呢?只是躲在家里,与世隔绝吗?不是,我们可以为武汉捐款,寄口罩,出自己的一份力。甚至于,去当志愿者,支援武汉。

看着微博上的疫情分布图,我感到痛心,全国各省无一“幸免”,而最严重的当属湖北武汉,武汉早已封城,但任有人逃离武汉,把疫情扩散到各省。

从新型冠状病毒扩散后,家乡人心惶惶,各村早已关闭进出村通道。初三的时候,我从老家回来时,走了五六个出口都出不去。到处是拦路的村民,拉起铁杆,“拒绝”与外来人接触。真的绝大多数村子都是这么做的。我差点就回不来了,在往年,这几天是最热闹的,但如今,街上冷冷清清,只有少数几个行人,而且都“全副武装”各式各样的口罩。各种大型活动全部取消。人们整天从手机上看些关于这次疫情的谣言并大肆传播,最后发现只是一场闹剧而已。

我现在待在家里,说实话,真无聊,但又什么都做不了,整天熬时间。写写作业,打打游戏,东西都不敢乱吃,亲戚们这几天也炸开了锅,这不敢那不敢的。到头来,一分是真,九分是假。最近这几天,连小区都封上了,根本不许车辆进入,你要开车出去,可以,但出去之后就别进来了。这是小区门卫对我爸说的话。高速已经不让进入榆社了,开车出去在当天可以回来,隔天也不能回来了。就连我们这个小县城都成了这样,更别提那些大城市了。

最后,我想说,武汉加油,我们一定会渡过这次难关的!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10

有这样一位院长,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依然在病房内从早到晚不停地处理各种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时58分,一个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线不懈抗争的白衣战士停止了心跳。他就是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刘智明。

走进刘智明生前的办公室,他的工作证和围巾还挂在墙上。许多同事直到现在依然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去的事实。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刘智明所在的武昌医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1月21日刘智明去市里开会接到任务要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数仅次于金银潭医院。而武昌医院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完成院区改造和病人的转运。

不眠不休的三天,刘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医院是综合型医院,短时间内按照传染病医院要求改建,难度极大。增加床位、调配医务人员、解决物资,每一件事都需要刘智明协调。

而此时的刘智明已经住进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结果显示,肺部严重感染,随后的核酸结果确诊为阳性。

在ICU里,刘智明的身份变了,可救死扶伤的使命和担当却没有放下,在病房里他不停地接打电话、回复微信,一会儿问病人收进来了没有,一会儿问院内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没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却说:“我是院长啊,我丢不下!”并让大家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复出院,再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刘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的护士长。丈夫感染后,她曾想过赶过去照顾病重的丈夫。然而,刘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里明白,妻子也在一线,把她留在岗位上,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生的希望。

2月14日,刘智明病情突然恶化,被转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进行抢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斯人已逝,在刘智明所带领的武昌医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11

在重症监护病区,老年患者占比较高,为了让他们尽早康复,医务人员全力施救,用心陪护;而在病房外,消防员们也在竭尽所能守护医院安全。

张倩:坚持到最后一个病人出院

坚持到最后一个病人出院,这是张倩抵达武汉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一周前,她所在的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建制地接管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病区,老年医学科的张倩和队友们负责其中61个老年患者。老人们夜间病情变化快,张倩总会提前出发去医院。

这几天,3床的患者周阿姨情况不太稳定,住在同一层楼轻症病区的老伴一直惦记。张倩知道后,就提前拿手机录下一段周阿姨老伴的视频,晚上一接班就带给周阿姨播放,让老两口都能安心。

5床的傅阿姨女儿住进了方舱医院,想起还在酒店隔离的小外孙,傅阿姨就吃不下饭。张倩查房的时候,就嘱托护士给老人换上了甜味营养剂,在询问病情后总是留下来,多陪着老人聊聊天。

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当年张倩备战高考时遭遇非典,医务人员舍身救人的场景感染了她,她报考了医学院。生命至上,努力救更多的人是张倩的初心。

你守护病人我守护医院

医务人员奋战在病房内,消防员们则全力守护着医院的安全。这是火神山医院消防救援站的一次消防演练,这支由7名党员和1名预备党员组成的队伍里,41岁的_年龄最大,曾参加过8000多次的灭火救援战斗。1月31日下午,他和队员们进驻火神山医院,48小时内完成了消防救援站所有消防器械的调试并投入使用。

火神山医院和普通医院在布局、建筑结构、内部设施上差别很大,某某和队友们8次深入医院,并利用无人机进行测绘,制作电子沙盘,但要想完全覆盖医院的每个角落,还需要加强培训、群防群控。

消防队还与医院建立了24小时消防直联直报秒级响应机制,每个病区有一位负责人,以便第一时间处置火情。从进驻以来,大家24小时备勤,收集数据5700个,制定应急预案115份,保障了火神山医院的消防安全。目前在湖北,共有208支3560名消防救援人员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的一线。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12

在重症监护病区,老年患者占比较高,为了让他们尽早康复,医务人员全力施救,用心陪护;而在病房外,消防员们也在竭尽所能守护医院安全。

张倩:坚持到最后一个病人出院

坚持到最后一个病人出院,这是张倩抵达武汉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一周前,她所在的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建制地接管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病区,老年医学科的张倩和队友们负责其中61个老年患者。老人们夜间病情变化快,张倩总会提前出发去医院。

这几天,3床的患者周阿姨情况不太稳定,住在同一层楼轻症病区的老伴一直惦记。张倩知道后,就提前拿手机录下一段周阿姨老伴的视频,晚上一接班就带给周阿姨播放,让老两口都能安心。

5床的傅阿姨女儿住进了方舱医院,想起还在酒店隔离的小外孙,傅阿姨就吃不下饭。张倩查房的时候,就嘱托护士给老人换上了甜味营养剂,在询问病情后总是留下来,多陪着老人聊聊天。

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当年张倩备战高考时遭遇非典,医务人员舍身救人的场景感染了她,她报考了医学院。生命至上,努力救更多的人是张倩的初心。

你守护病人我守护医院

医务人员奋战在病房内,消防员们则全力守护着医院的安全。这是火神山医院消防救援站的一次消防演练,这支由7名党员和1名预备党员组成的队伍里,41岁的_年龄最大,曾参加过8000多次的灭火救援战斗。1月31日下午,他和队员们进驻火神山医院,48小时内完成了消防救援站所有消防器械的调试并投入使用。

火神山医院和普通医院在布局、建筑结构、内部设施上差别很大,某某和队友们8次深入医院,并利用无人机进行测绘,制作电子沙盘,但要想完全覆盖医院的每个角落,还需要加强培训、群防群控。

消防队还与医院建立了24小时消防直联直报秒级响应机制,每个病区有一位负责人,以便第一时间处置火情。从进驻以来,大家24小时备勤,收集数据5700个,制定应急预案115份,保障了火神山医院的消防安全。目前在湖北,共有208支3560名消防救援人员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的一线。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13

有这样一位院长,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依然在病房内从早到晚不停地处理各种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时58分,一个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线不懈抗争的白衣战士停止了心跳。他就是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刘智明。

走进刘智明生前的办公室,他的工作证和围巾还挂在墙上。许多同事直到现在依然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去的事实。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刘智明所在的武昌医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1月21日刘智明去市里开会接到任务要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数仅次于金银潭医院。而武昌医院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完成院区改造和病人的转运。

不眠不休的三天,刘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医院是综合型医院,短时间内按照传染病医院要求改建,难度极大。增加床位、调配医务人员、解决物资,每一件事都需要刘智明协调。

而此时的刘智明已经住进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结果显示,肺部严重感染,随后的核酸结果确诊为阳性。

在ICU里,刘智明的身份变了,可救死扶伤的使命和担当却没有放下,在病房里他不停地接打电话、回复微信,一会儿问病人收进来了没有,一会儿问院内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没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却说:“我是院长啊,我丢不下!”并让大家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复出院,再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刘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的护士长。丈夫感染后,她曾想过赶过去照顾病重的丈夫。然而,刘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里明白,妻子也在一线,把她留在岗位上,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生的希望。

2月14日,刘智明病情突然恶化,被转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进行抢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斯人已逝,在刘智明所带领的武昌医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新型冠状疫情的感人事迹篇14

有一座城市,叫众志成城;有一批战士,叫白衣天使;有一种精神,叫逆流而上;有一种信心,叫万众一心!

——题记

2020年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

这个冬天,梅花依然宁静地开放;这个冬天,蓝天依旧明净如洗;这个冬天的武汉却非常艰难,全国人民却非常艰难。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谨遵医嘱,静静地待在家中。我们为武汉忧心忡忡,我们为治愈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兴,为武汉的人们牵肠挂肚。

与此同时,有一群人,他们正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前沿。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最美先锋人物,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位84岁的老院士,叫钟南山,17年前,这位老院士奋斗在抗非的最前线上,为抗击非典立下了汗马功劳。17年后的今天他临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汉的高铁,再次前往抗击疫情的前线;86岁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轮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个病人,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为了救人”;73岁的李兰娟教授,知道国家有难,她毫不犹豫前往武汉,坚定地说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长期待在武汉,与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斗!”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因为人们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明白他们是为了谁。他们也许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穷;他们也许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们也许并不光鲜,甚至有点卑微,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却是那样鲜明;不计生死,不求回报,默默坚守的他们,守护着健康,保卫着生命。

普通的我们无法到达正面战场与病毒作战,我们只能做好我们的后勤工作,不出门,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这是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祝愿他们平安早日凯旋。

彩虹为证,千古不变,我要高歌。为生命喜悦,万物都歌颂你的慈爱,大地诉说你的恩情。

致敬白衣天使!

致敬最美逆行者!

致敬抗击疫情的每一个人!

推荐访问:冠状 疫情 感人事迹 新型冠状疫情中感人的事迹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的感人故事 新型冠状病毒抗疫事迹 在新冠疫情期间有哪些感人的事迹 新冠疫情期间感人至深的事例 关于新冠疫情的感人故事 新型冠状抗疫小故事 新型冠状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事迹 新冠疫情的英雄人物事迹 新冠状疫情期间感人的事迹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