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攀登脊梁观后感250个字,供大家参考。
攀登的脊梁观后感 250 个字 去过泰山的人都知道,有一群人,用双脚丈量着泰山的高度,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他们就是泰山的挑山工。
昨天,山东卫视播出《攀登的脊梁》,再一次讲述了这一群可爱的人,看得我热泪盈眶,为他们的种种精神所感染。
登泰山,全程接近 7000 阶台阶。
面对陡峭和一望无际的石阶,心里难免会打退堂鼓。
而挑山工这一群人,肩负重担,仍然沉稳的向上爬。
即便脸淌汗珠,浑身湿透,仍然目标坚定,一级一级的往上走。
他们,用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直达玉皇顶。
上山,靠的就是信仰,靠的是那一股子一往无前的气。
这告诉我们的是一种登山精神,更是一种做人的道理。
而挑山工们,就一直在践行这种脚踏实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
攀登的脊梁丨百人赤膊上阵、耗时 3 天,终将 2 吨重驱动轮扛上南天门
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展示泰山挑山工形象的纪录片《攀登的脊梁》
自11月12日起,分别登陆山东卫视以及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公共、生活等频道。用时六个月的拍摄,纪录片近距离、全方位、多角度讲述泰山挑山工的故事,展现了脚踏实地、勇挑重担、乐观向上、永不懈怠的拼搏精神。今天,让我们走进泰山老挑山工陈广武的故事。
泰山挑山工陈广武拿出了一张老照片,这张照片记录了当年泰山索道建设的一个关键瞬间。
1982 年冬天,直径 3 米,重达 4000 斤的驱动轮要送上南天门。因为泰山气流复杂,直升机吊运的方案无法实施,而地面运输,也没有任何机械能够胜任。
无奈中,有人提议找挑山工试试,索道公司找到经验丰富的挑山工陈广武。看到这个大家伙,陈广武当场没答应,而是先去仔细勘察了路线、地形,憋了几天,拿出一套方案。
为了安全运送设备,陈广武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架。两根“大顺”绑上两根“由子”构成“井”字形,承载驱动轮。因为登山时前高后低,驱动轮放置于偏前的位置。四根“小顺”再绑上 32 根小“由子”,构成一个 64 人抬扛的“大架”。大架的构造蕴含着力学原理。
设备与大架,总重超过 5000 斤,人均负重 80 斤。另外,还需 20 人替补、20 人拉纤。大架的宽度必须低于盘道最窄处的 3.2 米,因此,每个人的活动空间不足一米。队伍如此密集,又必须步伐一致,这对指挥者的能力是个极大考验。
通过挑山工们搬运大件货物的经历去追寻 36 年前的那场壮举,只不过,当年的规模要大得多。当时,陈广武指挥着搬运队伍从中天门出发,通过“快活三里”,来到云步桥,这里是决定他们成败的最大关口。
云步桥的长度不到 13 米,两端各有一个曲尺形转弯,上端的转弯,紧贴着刀削般的石壁。虽然经过勘探计算,陈广武胸有成竹,但是现场的复杂还是超出预料。
队伍通过第一个拐角,上了云步桥,却卡在第二个拐角,动弹不得。“90 度的弯,这个弯怎么办?架子 13 米长,这个弯怎么拐呢?”陈
广武告诉我们,山路上的地形给自己出了难题。
100 多号人的队伍撑在那里,等待着陈广武的指令,每个人都不能放松,心脏跳到了嗓子眼儿里。关键时,陈广武启动了备案。
“第一步踩着八仙桌、小矮桌,一步步地,慢慢一点点地,3 厘米,5 厘米,慢慢调动着转过来的方向。”泰山挑山工孙殿坤给我们介绍当时的情况。
在转弯过程中,大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倾斜,从而瞬间产生危险的重力冲击,挑山工把这种情况称作“赁”。
泰山挑山工张德河给我们详细解释:“这边 32 个人的斤两,都上了另一边 32 个人肩上去了。”
当时,张德河在驱动轮的前面,孙殿坤则在驱动轮的后面。孙殿坤介
绍说,当时每个人身上承受的重量平均 70 多斤,但是走到不平整的地方时,有时候会有三倍的重量压过来,“三七二百一,你思想上没有数,就压趴下。”
挪过云步桥,紧接着是陡如天梯的“三瞪眼”。陈广武已经预先在这里安装绞盘。
“就像塔吊,吊起来了,吊到半空了,斤两不就减少了,64 个人再托,这不轻快了,3 根绳子给使劲了。”泰山挑山工陈广武介绍。
云步桥和“三瞪眼”,短短 50 米,挑山工们奋战了一天。这一天,成为泰山建设史上的传奇。
推荐访问:标签 观后感 脊梁 攀登的脊梁观后感250个字 攀登的脊梁观后感250个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