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4 观后感150010篇
榜样4 观后感1500篇1
黄大发,男,1935年1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
他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重的问题,他带领村民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他坚守初心使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无论是在村干部任上,还是离任后,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千方百计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村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群众期盼什么,他就谋划推动什么。村里通水后,他又先后组织了通电工程、通路工程,彻底改变了村民用电和出行问题。他说: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在黄大发精神的感召下,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有机稻米、有机高粱,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养殖肉牛、生态猪、蜜蜂等,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底,该村顺利脱贫出列,全村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
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七一勋章”获得者。
榜样4 观后感1500篇2
2020年高考录取结果出来后,张桂梅不断收到学生发来的喜讯,又一批大山里的女孩子考上大学了。
12年来,她全力推动发展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已经有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所学校走出,走进大学,走向她们更广阔的人生。半生坎坷半生贡献,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把“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带进大山,她坚信,帮助一个女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就是帮助了一个家庭。
9月4日,张桂梅当选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她谦虚地说:“我个人获得的荣誉,是由后面无数的无名英雄支撑的,荣誉是全县人民的。”
“只要还有一口气
我就要说‘同学们,请坐’”
1957年,张桂梅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个满族家庭。17岁那年,她随支援边疆建设的姐姐来到云南,后来同丈夫一起在大理喜洲镇一中工作,那是她人生中最平和喜乐的一段时光。
幸福的日子很短暂,1996年,丈夫患胃癌去世,这个打击几乎使张桂梅丧失了生活的勇气。一年后,她决定离开令她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地方。华坪——这座小县城接纳了她。
张桂梅先是在华坪中心中学任教。正当她全身心投入工作以抚平心中的伤痛时,厄运再次降临。
1997年4月,她感觉腹部疼痛,肚子也越来越大,像怀上了5个月的娃娃。到医院检查发现:肿瘤,需要手术。
“老天怎么就对我这样不公平?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难道还不允许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吗?”张桂梅整整哭了一夜,但哭过以后,她决定,这病先不治了——马上要中考的学生更重要。
第二天,她一边吃止痛药,一边像常人一样工作,直到3个多月后把学生送进了中考考场,才向学校说明病情,住院切除了重达两公斤的肿瘤。
常人无法想象她是怎样熬过疼痛这一关的——她腹腔的器官全都移位,肠子粘连贴在了子宫后壁上。医生要求张桂梅休息调养半年后才能工作,但术后24天,她就匆匆赶回华坪,来到新成立的民族中学任教。
不幸的是,不久后,她未痊愈的身体再次出现病症,肿瘤以极快的速度生长。学生们知道老师的病情后,哭着说:“是我们把你累病的。”而张桂梅心里清楚,是学生一直支撑着她站在讲台上,给了她生命的火光,“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说‘同学们,请坐’。”
1998年7月,直到把民族中学的又一批学生送往中考考场,她才去做了第二次手术。
“桂子飘香,梅花御寒。
祝妈妈生日快乐!”
到民族中学工作,张桂梅要面对的大多数是傈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学生们来自大山,家庭贫困,文化基础差、生活习惯不好。
2003年,张桂梅接手过一个特殊的班级。这个班班风较差,有的学生转走了,有的学生回家不读书了,有些男孩子晚上还在网吧过夜,老师们都对这个班没有信心。临近中考时,学校安排张桂梅接这个班的语文和政治课,并担任班主任。
为了能管住那些半夜跑出去玩游戏机的男生,张桂梅采取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个男生住在一起。
早上6点,她叫孩子们起床做早操;晚上,她检查女生宿舍后又来到男生宿舍,一张床一张床地查点人数,清点够了才躺下;然后和男生们用轻松的语气聊聊白天的事;时间差不多了,她就说声:“睡觉!”一段时间下来,这些男生说,就像在家里一样,有个妈妈和我们住在一起。
她的辛劳没有白费,中考时,22名学生考到500分以上,这么好的成绩没有人敢想象。
因为营养跟不上,山里的孩子经常生病。张桂梅就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改善生活,而她自己每顿饭仅吃一份小菜。
一名女生考上了高中,因为家中一贫如洗,她一年后不得不辍学打工。张桂梅知道后四处打听她的下落,最终找到她,让她回校复读。在张桂梅的鼓励、帮助下,这名女生最终考取了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华坪县通达乡中学任教。她说,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份工作,就是因为张桂梅,自己要做一名像张桂梅一样的老师。
张桂梅爱学生并不需要任何回报。在她看来,她得到的比世上任何人都多。有一天,她同以往一样匆匆忙忙地赶到学校上课,发现教室讲桌上摆放了两个大蛋糕,只听全班学生齐声喊道:“祝张老师生日快乐!”许多教过的学生也来祝贺她的生日,并送上一张自制的贺卡,上面工整地写着:“桂子飘香,梅花御寒。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生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为许多学生的“妈妈”。“我感到幸福极了。”张桂梅说。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
吃什么苦我都愿意”
在民族中学工作的时候,张桂梅就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张桂梅心痛地意识到,有些大山里的女孩连站在教育公平起跑线上的机会都没有。
“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母亲,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辍学的,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世世代代窝在大山之中,代代贫困下去。所以我就想让山里的女孩子受教育,让她们全免费上高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让更多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她们的命运。”2002年,张桂梅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并为这个在别人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四处奔走。
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张桂梅放下了全部自尊。从2002年起,她每年假期都跑去昆明募捐。她把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复印了一大摞,在街上逢人便拿出来请求捐款。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执着的张桂梅没有放弃,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被骂骗子,被吐口水,被放狗咬……5年下来,她只筹集到了一万多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在2008年8月建成了。这是一所没有录取分数线,只要初中毕业、只要愿意读高中、只要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学校都无条件接收,全免费就读。
当年9月1日,100名来自周边地区的女孩子成为女子高中首批学生。
那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
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每天都会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吃饭、自习、做操。学生们跑步去晨读、跑步去吃饭、跑步去睡觉……每一件事情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们开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严峻。学生来自大山,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也不强,教学难度很大。刚开始的几届学生,有些连中考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过。
在张桂梅和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建校12年毕业10届学生,上线率和升学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1800多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走进了大学,成就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
这些年来,张桂梅将自己的工资、各级政府发给她的奖金,甚至是大家筹集给她看病的钱全部捐给了华坪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社会事业,累计有上百万元。她个人没有任何财产,现在还住在女子高中的学生宿舍。但她却说:“我什么都有,我心里有学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
张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她无私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
韦堂芸老师,左脚骨折拄着双拐坚持为学生上课;勾学华老师,婚礼当天上午还在学校忙碌;杨晓春老师,长期资助学生却从不说起……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考取一所中学的教师,听说母校紧缺数学教师就放弃正式编制,回女子高中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的黄付艳,在华坪遭遇水灾时,把自己积攒的钱首先捐给学校……
来自张桂梅的爱,在华坪女高延续着。
榜样4 观后感1500篇3
黄大发,男,1935年1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
他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重的问题,他带领村民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他坚守初心使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无论是在村干部任上,还是离任后,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千方百计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村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群众期盼什么,他就谋划推动什么。村里通水后,他又先后组织了通电工程、通路工程,彻底改变了村民用电和出行问题。他说: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在黄大发精神的感召下,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有机稻米、有机高粱,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养殖肉牛、生态猪、蜜蜂等,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底,该村顺利脱贫出列,全村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
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七一勋章”获得者。
榜样4 观后感1500篇4
观看《榜样_》让我几次眼眶湿润,他们的事迹深深打动着我,让我的心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温暖亲切、时而肃然震撼;最美乡村女教师、大国工匠、人民警察,他们奉献、尽责、创新、信念、坚守、担当和作为,他们是亿万普通人当中平凡的一员,但他们又是伟岸的,他们是十三亿国人的骄傲,是民族的脊梁,在平凡的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我心中的榜样。
作为基层的一名党支部书记,不但要做好党务工作,还要分管安全生产,这就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这是新时代企业赋予的新使命、新要求,作为支部书记要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
其次,要加强学习,不仅要提高自身在党务方面的业务素质,还要提高自身在生产方面的业务素质,适应新岗位新要求。最后,要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找准定位,摆正位置,尽职而不越位,尽责而不越权,与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打造一支团结奋进,富有团队精神,朝气蓬勃,能打硬仗的员工队伍,更好的服务于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
榜样4 观后感1500篇5
2021年6月29日,国家颁授党内荣誉“七一勋章”。功勋党员张桂梅获颁七一勋章瞬间,我想起张校长女校的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他们才是我们的榜样。
他们的所做所为是社会主义中国下的中国人所拥有的或是说应当拥有的精神的体现。总得有人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上,地方上,去默默奉献,去不断的奋斗。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需要靠每个人的不断努力,而不是“慷他人之慨”。期望别人付出,而自身获利的小市民习气。社会生产发展到现在,已经表明,只有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去奋斗,去努力,去为整体多做贡献,而不是想着“空手套白狼”,才能使得整体性的收益增加,而只有整体性的收益增加,才能使得各人的收益长远的增加。
这些勋章的获得者,很好的践行了自身的信念,去为社会、为人民不断的做贡献。
他们实至名归,他们青史留名。
榜样4 观后感1500篇6
有一座城市,叫众志成城;有一批战士,叫白衣天使;有一种精神,叫逆流而上;有一种信心,叫万众一心!
——题记
2020年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
这个冬天,梅花依然宁静地开放;这个冬天,蓝天依旧明净如洗;这个冬天的武汉却非常艰难,全国人民却非常艰难。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谨遵医嘱,静静地待在家中。我们为武汉忧心忡忡,我们为治愈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兴,为武汉的人们牵肠挂肚。
与此同时,有一群人,他们正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前沿。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最美先锋人物,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位84岁的老院士,叫钟南山,17年前,这位老院士奋斗在抗非的最前线上,为抗击非典立下了汗马功劳。17年后的今天他临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汉的高铁,再次前往抗击疫情的前线;86岁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轮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个病人,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为了救人”;73岁的李兰娟教授,知道国家有难,她毫不犹豫前往武汉,坚定地说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长期待在武汉,与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斗!”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因为人们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明白他们是为了谁。他们也许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穷;他们也许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们也许并不光鲜,甚至有点卑微,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却是那样鲜明;不计生死,不求回报,默默坚守的他们,守护着健康,保卫着生命。
普通的我们无法到达正面战场与病毒作战,我们只能做好我们的后勤工作,不出门,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这是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祝愿他们平安早日凯旋。
彩虹为证,千古不变,我要高歌。为生命喜悦,万物都歌颂你的慈爱,大地诉说你的恩情。
致敬白衣天使!
致敬最美逆行者!
致敬抗击疫情的每一个人!
榜样4 观后感1500篇7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学生学习、管学生日常都亲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便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发展成长。张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学生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山里的学生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帮帮她们。”正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榜样4 观后感1500篇8
祁发宝临危不乱,组织官兵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增援队伍赶到,将来犯者彻底击溃,
祁发宝所在团不这条成文的“规定”,是新时期中国军队“官兵一致、生死与共”的生动写照。“边防斗争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在惊心动魄的边防战斗中,“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正是因为我军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凝聚起强大的战斗力量,最终赢得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一线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正是这些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弘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是年轻的一代人的代表和典范。他们正是新时代的正能量。
英雄已走,精神永存!边防官兵用无限忠诚,用青春和热血,抒发火热的卫国戍边情怀,托举神圣的卫国戍边使命!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初心。向英雄学习,在英雄守护的和平中,我们更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
榜样4 观后感1500篇9
他是我的语文老师,他也是我的榜样。他个子矮小,一身素衣,平和近人,行为举止皆有一派儒家风范。
他是我的榜样,传授我无穷的知识。他总是以微笑的面颊对待每一节课。他传授我知识,无论是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还是凄婉迷茫的《雨巷》,还是清新隽永的《再别康桥》,他都一字一句,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他给我带来了知识,营造了希望。
他是我的榜样,教育我要尽职敬业。一日,同学有问题,是一道数学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正愁。只见语文老师从后门进来,可能是为了考老师,就拿着那道题目问起了语文老师,还面带着微笑。孰知,老师嘴角微微一笑,答案便如流水般滔滔不绝地从老师嘴里讲出,“这么简单都不知道,以后多问问数学老师吧!”老师就是老师,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定会解答。怎可不敬业乎?作为莘莘学子中的一名,学习是我的职责,敬业是我的义务。
他是我的榜样,告诫我要平易近人。一次,下课与同学谈论一些课外的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怎知一个短个子也挤进来与我们一起谈论。一看却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让我心里一阵冷汗。怎料,他却面带微笑和我们一起谈论起来,而且还主动讲。哇靠,个小的老师不稀奇,如此平易近人的我还是头一次见到,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与同学相处和睦。我也变得平易近人,交到很多朋友,多亏了老师对我的影响啊!
他是我的榜样,虽然他没有和珅美男子的长相,没有诸葛亮身长八尺的魁梧身材,也没有苏东坡激扬的文笔,没有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没有一代天骄的大气磅礴,亦没有如爱因斯坦一般推出惊世之论,没有如牛顿一样发现什么定律,没有如王羲之一般练出一手好字,也没有创作出什么地动山摇的作品。他只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榜样,让我从细微之处更加完善自己。
我有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为榜样,有忧国忧民的范希文为榜样,有刚正不阿的文天祥为榜样,语文老师也是我的榜样。
榜样4 观后感1500篇10
握紧榜样的“接力棒”
继《榜样3》《榜样4》之后,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5》专题节目将于3月22日晚8点档首播。该节目通过聚焦学习宣传伟大抗疫精神,集中展示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风采,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传承着敬业奉献、不懈奋斗的榜样接力。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信仰。新时代党员干部要读懂榜样、学习榜样、争当榜样,接好并握紧榜样手中接力棒,筑牢信仰之基、坚定为民之心、凝聚奋斗之力,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奋力奔跑、再创辉煌。
读懂榜样,坚定政治信仰。在疫情防控一线,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一名名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最美“格桑花”达娃仓决不分昼夜排查湖北籍滞留湖北待返藏人员、色尼区籍滞留湖北待返藏人员,带领同事全力守住西藏疫情防控“北大门”;“全能书记”杜云发挥专业优势,主动防疫,科学战疫,带领基层社区工作者为居民筑牢防疫墙;微笑天使张宏身先士卒为重症患者擦洗、护理大小便、采集咽拭子、给压疮患者清创换药,带领护士们在最短时间内适应重症病房的工作......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后来人劈出坦途,是为先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为将来者留下指引,是为榜样。正是在无数榜样的引领下,依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才铺展了中华大地旧貌换新颜的壮阔历程,才铸就了史诗般的发展奇迹。我们读懂榜样,就是要筑牢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定盘星”,发扬党的精神、传承党的意志,坚定政治信仰、砥砺政治气节、锤炼政治风骨,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做到与党中央高度一致性、长期性、人民性和自觉性,筑牢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政治担当。
学习榜样,践行为民初心。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都有向榜样学习的优良传统。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榜样5》用鲜活的故事讲述了什么是初心和使命,什么是责任和担当。这些榜样都有崇高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用一生心系群众、恪尽职守、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来履行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榜样引领,见贤思齐。榜样们用鲜活的实践彰显着各自的追求,学习他们,能使思想的力量、榜样的力量、人格的力量直达灵魂深处。我们学习榜样,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站在人民的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刻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群众,送关怀、知冷暖、解心忧,拜人民群众为师,向广大人民群众学方法、学经验,凝聚起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推荐访问:观后感 榜样 榜样观后感800字 榜样4观后感1500字 《榜样4》观后感 榜样4观后感心得体会 观榜样4有感1000字以上 《榜样4》观后心得体会 榜样4观后感心得体会1500字范文(十篇) 榜样4的读后感或者心得 榜样4观后感2000字大学生 榜样4观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