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X省加强大数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引导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为以意识形态引导为主要目标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XX正全力以赴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XX,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充分认识网络思想政治领域的新挑战,提升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效力,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网络舆论环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把准方向引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网络意识形态引导关乎党的前途命运、社会的长治久安,须精准把握其大方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面对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和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引领,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不偏航、不偏向。
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围绕全省中心工作,以弘扬主旋律、正能量为主要抓手,依托全媒体传播矩阵,把推进“三高四新”战略的举措宣传好,把建设现代化新XX的发展成效传播好,把聚民心暖人心的先进事迹讲述好,让主流意识形态起到“定盘星”作用。
压紧压实领导责任。网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要牢牢掌握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任落实到人。
增强话语引导,夯实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
意识形态较量的本质是话语权的争夺,其实质不仅仅是理论之争、观念之争,更是道路之争、前途之争、命运之争。政府部门须抓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彰显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真理力量。
巧用“网言网语”,增强感染力。政府部门在宣传政策主张时应积极更新话语体系,着力摒弃“自说自话”和“模式化”表达方式,善于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拉家常、讲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和国家方针政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讲好“XX故事”,提升说服力。以“传媒X军”为基础,选取一批理论知识深厚、道德品质优良、深受群众喜爱的专家学者与公众人物作为“舆论引领者”,打造意识形态引导智库,鼓励他们改进叙事技巧,增强公众认同感,传播主流思想价值、集聚社会正能量。
开拓“前沿阵地”,强化传播力。拓展社区、农村等基层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深入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引导教育,积极传播先进人物事迹和社会主流价值。
提升技术引导,防范网络意识形态新风险
数据信息庞杂是大数据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我们应主动学习大数据相关技术,将其应用到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去。
精准使用大数据分析。联合社会、企业、学校等多方力量,打造大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信息样本统计,定期对群众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捕捉,在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中有针对性地设置议程,强化引导的实效性与吸引力。
认真做好网络舆情研判。对网络平台开展大数据监测,对舆情数据反映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研判,并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畅通,提升舆情管控能力。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问题。通过网络问政、大数据收集等方式倾听民意,及时发布与回应相关信息。当前我省已建立“问政XX”“百姓呼声”“消费维权”等多个网络问政与投诉平台,接下来应进一步强化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网络意识形态风险这条底线。
突出机制引导,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引导新体系
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机制,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范围和引导效用。
持续优化治理模式。加快传统的一元管理模式向“一元主导、多元参与”治理模式转变,在坚持政府主导前提下,鼓励社会机构、组织、群众等多方参与治理过程,形成强劲的治理合力。
积极完善机制建设。建立全省一体化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制度,实现省、市、县(市区)三级联防联控联动,重点提升县(市区)一级舆情反应速度与处理能力。建立快速高效的网络辟谣联动机制,不断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力。
不断充实人才队伍。在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人才成长体系基础上,选优配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技术能力精良、思维眼界开阔、反应速度敏捷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X军”。
篇二: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浅析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建议田 静(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委党校,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摘 要: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呈现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增强、爱国情绪和民族自豪感被激发,社会思想理论领域活跃深刻等特点。同时存在新兴媒体舆论传播加剧社会思潮冲突、错误思潮借机发力攻击国家体制机制、群体情绪极化导致舆论讨论泛化等问题。对此,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治理,注重国际舆论场的整体战略布局,积极推进全民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切实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关键字: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议当前,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作为社会发展的最大变量和最大增量,不断迎来新的进阶机遇,为社会生产生活赋能,在丰富人类活动场景的同时,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新路径,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保持动力供给。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互联网日益成为新的舆论传播场域,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和最前沿。识形态领域中当然也存在三个地带:一是红色地带,主要是弘扬主旋律;二是灰色地带,这是模棱两可的中间地带,正面和反面的声音在这里交汇;三是黑色地带,这一地带主要包括网上和社会上一些负面言论,以及各种敌对势力制造的舆论。这些舆论的影响不可低估,反映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很激烈,不容懈怠。我们只有认清思想舆论领域这“三个地带”的格局和态势。才能理清思路,努力传播正面声音,坚决回击负面声音,尽量把中间地带争取过来,使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得到最大巩固和拓展。(1)发挥主流网络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用群众愿意接受的话语体系、话语方式,用群众喜欢的信息传播形式进行传播,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已经从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转向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网络移动终端。截至2020的3月份的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的14亿人口中,网民占了9.04亿,而绝大多数是手机网民,可见网络已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党和政府的统筹规划布局下,要落实好各传播主体责任制,尤其要加强对主流社交媒体、知识社区等商业平台的内容治理,用好新兴技术手段,紧盯社交网络新应用领域潜在风险传播,严厉打击各类网上违法违规行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2)注重舆论场的整体战略布局。通过走出去的媒体、企业、学者等,以及网络平台、技术、资本、广告的海外输出,深入所在国家地区,发出中国声音,深化中国认同。“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更好表述自己,前提是全面准确认识自己。中国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就是因为没有拄别人的拐棍,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中国的崛起触动了这个世界许多敏感的神经,也远远超出了西方政治话语的诠释能力。所以,只有构建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才能让“中国奇迹”“中国方案”“中国声音”,成为世界表达中国故事的源头、读懂中国的标识。(3)积极推进全民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积极推进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及时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旨在通过培育网民养成良好习惯,使“四个自信”更加深入人心、渗透生活,这是一项网上网下同心圆的战略工程。重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主流群体和重点群体的培养,做好全国党员和共青团员的教育,培养青年大学生等后备力量,有效夯实网上意识形态基础。参考文献:[1]蒋桂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1):
79-84.[2]史献芝.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现实路径[J].探索,2018(04):172-178.[3]张志丹.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危局、误读与突围[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1-7+88.一、网络意识形态的新特点我国网络空间的引导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网络新媒体对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整体呈现出宣传角度新颖、宣传手段多样、宣传方式多元等特征。主流意识形态正不断扎根于网民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正确认识当前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状况,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动向,有效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面临地风险,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对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二、网络意识形态面临严峻的挑战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和信息交换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互联网上传播、竞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1)网络中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着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一直处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开放、迅速、互动等特点,西方的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里横行,迷惑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认知和理性辨别,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受到严峻挑战。(2)境外敌对势力插手网络意识形态争论的程度加深。网络已经成为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阵地,西方敌对势力在我国国内物色骨干和代理人进入网络舆论场,致使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大量充斥于网络信息平台,大量反华的书籍在网络上传播,搅乱着人们思想,撕裂着社会共识。(3)相对薄弱的网络技术与管理威胁着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由于网络空间技术被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致使我国电脑操作系统计划绝大部分依赖国外系统。尽管我们的网民数量规模庞大、网络经济迅猛发展,但是在网络信息化技术和网络空间管理领域比较滞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三、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建议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演化,各种媒体平台越来越多。在意作者简介:田静(1980— ),女,蒙古族,吉林白城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现代科技、社会科学。228
篇三: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对于加强网络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报告(专业完整范文)
XXXXXXXX集团有限公司
XXXX〔20XX〕XXX号
签发人:XX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加强网络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报告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网络领域意识形态在塑造政治认同、调节社会心理、凝聚公众力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引导网络领域意识形态,既是维系国家安全的必要之举,也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各党支部、各公司、各部门充分认识加强网络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确保牢牢掌握公司网络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一、认真做好对外信息发布工作
发布的信息内容负责,重点关注人名、职务、政治名词和党建基本知识等内容,坚决杜绝出现不合时宜的信息。
二、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工作
三、扎实做好网站安全管理工作
各有关部门时刻关注公司网站等网络平台运行情况,确保各个网络平台稳定运行。
四、从严考核奖惩
公司党委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季度党建工作检查重要内容,从严考核奖惩,对责任不落实、管理不严格、出现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按照公司“三个办法”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篇四: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篇五: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如何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在时空上的全覆盖,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思维模式。作为工业社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能否有效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社会对党的主张和党的理论的支持与认同。如果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不能有效进入社会群体的生活空间,就一定会有其他思潮和意识形态占据人们的思想阵地。党的组织力量不去引导,就一定有其他社会力量去介入。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人。其中,年龄在10岁到39岁之间的网民占78.1%。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6.8%与30.6%(数据来源:《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个群体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到成熟固化的重要阶段,如何通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确立其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党领导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时空上全覆盖的网络体系,既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着眼于网民特点,盘活意识形态工作存量,克服网络逆动员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对象是青年群体,主要是青年学生和青年从业者包括务工人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点对象的确立,决定了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必须符合青年特点,并且要能够满足青年群体的现实诉求。这种诉求既包括生活工作压力的纾解,也包括青年群体人生信仰的建构。这是对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引导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应当从不同群体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网络全覆盖的广播功能和网络细分的窄播功能,通过舆论引导影响社会心理,通过系统而持续的理论宣介来重构社会意识形态。
我们对中国网民结构的分析可知,网络上存在一个数量极大的易感人群。所谓易感人群不是说这个群体“追风”“随大流”,而是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半边缘化地位的庞大人群,基于对自身权益维护的切实需要,极易对网上相关观点和思潮产生共鸣,并采取转发、点评甚至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行动的方式放大相关信号。这一群体所具有的鲜明特点,要求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够结合政策调整和问题解决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果对这个群体的诉求长期忽视和压抑,则可能形成网络不良情绪,并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
从逆动员的有效性分析,传统媒体所建构的门户网站,具备了承载报刊信息的全部能力。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使得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融合的步伐加快,并有效拓展了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空间和能力,这种融合也使得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获得了传统媒体优势资源的强力支撑。但是也要看到,囿于专业人才匮乏和制度的不完善,这种融合还没有打通技术系统、宣传机构和意识形态研究领域屏障,使得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在盘活资源方面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很多时候,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只是作为纸媒讯息的镜像,甚至越来越多地出现报纸杂志简单复制粘贴网络信息的现象。在获取受众忠诚度方面的动力缺失,将使得此类媒体乱象愈发严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自说自话或者低水平重复的单向度信息传播过程,则可能失去对人们的吸引力而逐渐荒芜,报纸杂志信度降低,相关网站无人浏览。而主流媒体因为
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政治正确性的要求,也倾向于避免网友在自己的传播平台上出现意识形态的激烈交锋。这就使得非主流数字媒体能够迅速启动网络搜索功能,并通过对异见的信号放大来获取注意力,从而实现社会逆动员。
我们知道,新闻传播中有“沉默的螺旋”现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也有类似现象。这种现象体现为两个方面,就是当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工作出现偏差的时候,或者其他媒体的意识形态逆动员发生的时候,大部分在线的党员是保持沉默的。这种沉默本身既包含了党员对理论本身的不熟悉,也包含了部分在线党员对自身在网络上的主体性认知的偏差以及作为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意识淡薄。此外,还有部分党员或者没有时间去梳理信息并发布正确信息,或者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相关信息进行研判并提出因应措施。
因此,针对网络“沉默的螺旋”现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针对逆动员性质的意识形态传播,在保证言论自由的基础上,依法采取技术手段加以控制。二是需要形成党员上网的基础责任,在能够把握准确信息的基础上,对带有鲜明谬误观点的言论进行反驳。这是党章赋予每个党员的基本责任。事实上,网络早已成为不同意识形态的博弈平台,各种网络“水军”的存在,本身只是作为一种压力系统存在,并不能成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解读者、推进者和创新者。另外,对于社会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深度解读,应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大量网络上发表的帖子、博文,“八股味”浓,说教味重,对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矛盾的回应能力不足,并且在观点冲突中缺乏相应的宽容意识和导引能力。因此,培养一大批熟悉网络技术,具有较强思想引导能力的理论宣传工作者,是强化网络意识形态领导的关键。
还应当充分调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资源存量,强化学者尤其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者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责任。中央对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激发职能部门做好这项工作的积极性的同时,还需要激活庞大的学者群体对于网络发文的积极性。在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里,部分学者从转载和转引的功利需要出发,并不把自己最好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的学术观点及时放在网上;或者说学者深入剖析的观点,还缺乏有效的形式及时在网络上传播。
当前党的理论学术研究与党的理论宣传之间边界不清,角色不明的问题也亟须引起重视。一是党的理论本身的科学化专业化存在问题。过多的应景文章削减了社会对问题的认识深度,钝化了人们对党的思想教育的接受敏感度。二是宣传语境往往缺乏社会活力。对政策的解释力和对社会的引导力不足,导致各种奇谈怪论迅速捕获社会群体的注意力,从而在利益集团的众声喧哗中,占据甚或掩盖了理论引导可能的空间和平台。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络支持系统的从业人员更多的是技术人员,大部分人对党的理论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缺乏系统了解,对当前意识形态的冲突与演进没有切身体会。一些网站的工作人员很难精准捕捉意识形态中带有极强倾向性和导向性的思潮。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许多网络宣传机构紧紧盯牢中直机关各大网站以及人民日报网站、新华社网站、中央党校理论网等权威网站,通过即时转载上述媒体的文章,来保证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前瞻性。网络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功能,就在于借助信息技术,通过权威机构有影响力的理论宣传实现对社会的柔性引导。
此外,当前基于利益需要,许多网站之间存在着信息沟通障碍。例如很多学者有影响力的文章需要通过付费才能阅读。这种信息垄断固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但是这一过程也使得大量很好的研究成果不能够在网上及时传播。
大量支离破碎的观点、失去语境的文字在网上被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曲解和误读,使得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规律性描述理解不深、掌握不了。因此,能否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信息库,分级分类供学者和大众下载学习,这是当前权威机构的网站需要加以解决的迫切问题。如果社会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都不能便捷习得,就谈不上意识形态工作对人们思想的有效引导。当然,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理论的经典解读,也应该成为意识形态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媒介社会网络空间建构过程中党和政府需要进一步推进的工作之一。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过程,是新的技术条件下党的思想理论的传播过程。这个过程区别于过去宣传中单向的“我打你通”的逻辑,而是一种基于共识建构的平等交互。其流通能够有效解决信息障碍,并使得信息依赖于自身的力量向社会各个层面作精细注入和随意漫流,进而形成有说服力的思想工作机制。
篇六: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方案3篇
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掌控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第1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方案1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盟委、市委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切实提高意识形态领域预警监测和风险防控能力,特制定以下工作预案:
1、整体要求
坚持以____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点,牢牢围绕“____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109大精神”为主线不动摇,用____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理论新成果凝聚思想共鸣,大力宏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控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切实做到“两个保护”,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
2、工作原则
强化问题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预警监测、分析研判和风险排查,增强风险管控的预感性和主动性,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地见效,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零失误、零过失。
3、组织机构
1.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机构。成立市应急管理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负,副组长由局党组成员组成,成员由各股室负责人组成。
2.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组织有关股室人员,统1对外口径,肯定对外发布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谎言、引导舆论。
4、应急程序
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掌控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第1步:发现舆情。通过网络、大众反应、结合实行查阅的方式,判断,挑选出相干舆情,记录其出处并分类(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1般网络舆情),通过分类选择特重大网络舆情和重大网络舆情先报、早报,尽量减少不良的影响。
第2步:监测舆情。此项工作贯穿全部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发现舆情后要时刻监测舆情发展动向,直至舆情停息为止。在监测进程中发现舆情恶化、影响面扩大等不良发展趋势时要及时上报局领导小组,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
第3步:快报事实。发现舆情后,第1时间上报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特别重大网络舆情要上报市委宣扬部。上报舆情要真实、客观,以保证会商措施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和处理有效性。
第4步:会商措施。接到舆情上报后,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召开网络舆情应对会,会商出舆情处理措施。如为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要及时听取市委市政府、市委宣扬部的会商措施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公道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拿出终究处理措施。以便及时有效地对舆情加以引导和回复。
第5步:构成通稿。经过舆情会商构成通稿,通稿经市委市政府、市委宣扬部或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及时
对舆情加以回复。
第6步:正面回复。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舆情产生后12小时内根据通稿,通过相干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正面回复。
第7步:跟踪引导。对舆情回复后,有关人员要时刻留意舆情发展动向,对提出疑问或质疑的,要及时、仔细地加以引导,如对疑问或质疑不能正确引导或不知如何引导时,要及时上报。上报后,经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商后拿出1个公道的回复方案加以回复,从而实现对舆情的正确引导,直至舆情缓退、停息。
5、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根据需要,经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请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展开应急工作。
2.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
由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上报市政府府分管领导、市委宣扬部,会同相干部门展开应急工作。
3.1般网络舆情
由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会同相干股室展开应急工作。
6、总结评估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股室(必要时可约请相干专家),对舆情引导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对参与引导处置工作的股室和个人进行责任考评,表彰先进,追究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干领导和个
人的责任。针对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暴露出来的问题,进1步修改完善有关工作方案。
7、相干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自责任。市应急管理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实行第1责任人职责,副组长对本身和分管范围的意识形态工作负直接责任,各股室负责人主动实行责任范围内的主体责任。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严格赏罚兑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为顺利展开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理论基础,筑牢思想基石。
(3)加强调和配合,突出工作效果。机关党组要加强与市委宣扬部沟通联系,照实报送应急管理局部门意识形态工作整体进度,并加强对辖下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指点。全部应急管理职工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研判应急管理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推动应急管理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齐头并进。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方案2习总书记在109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当前,我们正沿着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正确道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动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面临各种风险和重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做好新情势下意识形态工作。
本人意识形态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是意识形态鉴别力不强,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2是意识形态学习力不强,没有系统地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干理论,不了解当前思想领域的突出问题。3是意识形态思考力不强,不善于从政治角度去视察和认识问题。4是意识形态创新力不强,不善于打破思惟,展开理论创新、内容创新和利用创新,平常工作中习惯于用老思惟、老方法解决新问题。5是意识形态表达力不强。
针对上述问题,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提升意识形态鉴别力。1是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党的109大报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所以要讲政治,要善于讲政治,要勇于讲政治。党组织首先是1个政治组织,党员身份是第1身份,政治是第1位的。2是掌控1条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曾讲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重要问题。”他又讲,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弄得少少的,把朋友弄很多多的。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体现为1条基本的原则。3是心里装着几把尺子第1把要装马克思主义的指点思想这把尺子,这把尺子是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没有这把尺子就心中无数,心里就没底;第2要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把尺子,有了这把尺子,党就不会变色;第3要装1把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尺子,有了这把尺子,红色江山就不会变质;第4还要装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这把尺子,有了这把尺子,就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出来。
2、提高意识形态学习力。首先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其次要适当了解思想意识领域的热门问题。理论本身是1回事,理论的利用是1回事,理论在不同时空场景中的利用恐怕比理论本身的推演更重要,更加值得我们思考。
3、提升意识形态思考力。1是要善于视察问题,要“应用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视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心,提高辩证思惟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2是要善于捉住关键问题。3是要善于进行分析,要从理论上、事实上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视察现今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
4、提升意识形态创新力。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力,主要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开放性,避免堕入思想的僵化和某种思惟定势。关键是要做到3点:1是要善于进行理论创新;2是要善于进行内容创新;3是善于进行利用创新。在大是大非眼前,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保护好意识形态健康和谐的发展。
5、增强意识形态说服力。意识形态要有话语权、有吸引力需要从理想信心、价值关怀等方面感动人,真实的科学的意识形态必须紧扣时期,直面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____总书记屡次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由于,根据实践和时期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问题导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成了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而这个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的正确理论,这样的理论能够说服人,这样的理论才是有话语权的。
总之,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鼓励和文化支持作用,全力以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方案320xx年,是我国贯彻落实党的109大的开局之年,又改革开放xx周年的重要节点,中国的1举1动将备受国内国际关注,我国意
识形态领域面临多元文化、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意识形态建设面临
的挑战将更加剧烈,更加尖锐。
1、如何抓好抓实当前及今后意识形态领域建设。
1、宏扬新时期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巩固加强广大党员干部
的思想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2、全面延续深入宣扬贯彻109大精神,使109大精神无处不在,深入人心,更加坚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4个自
信”,让全部人民在理想信心、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牢牢团结在党
的领导下。
3、对大众公道、善意的批评和监督,需要耐心聆听,及时整改;对学术问题,充分发扬民主,同等讨论,以理服人,做到研究无禁区、传播有纪律;对思想认识问题,摆事实、讲道理,加强正面宣扬,有
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不弄无谓争辩,但触及大是大非问题,触及政治
原则问题,决不能含糊其词,更不能退避3舍。
4、精准掌控敌对权势对我国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做好耐
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引导服务工作,切实把文化传播阵地、艺术传播阵地等管好管到位,严防西方敌对权势的文化渗透。
5、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发展战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面
声音引领多元多样多变的网络空间,善于、勇于同网络上各种毛病思
潮进行交锋,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落实意
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肩负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
作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讲
好中国故事,大力宏扬中国声音。
6、各级领导特别是宣扬思想工作部门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勇于
发声,在思想交锋中勇于亮剑,决不能有半点含糊和犹豫,决
不能被
动应付、被动接招,把被动局面改变过来,就必须利用主渠道,让代
表人民意愿、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正能量像泉涌1样喷发出来。
7、对1些人极力宣扬的所谓“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闻自
由”等论调,对那些歹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曲解党
史国史、造谣生事的言论,任什么时候候、任何渠道都不能为之提供空间
和方便,该管的要管起来,背法的要依法查处。
8、要切实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堵和疏。顺应信息化时期的发展趋
势,建立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意识,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组建网络部队,健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应急预案,牢牢掌握网络意识
形态文化安全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9、不断提升网络管控技术,查找污垢源头,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大力传播健康文化,掌控好舆论导向,对发布不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内容追究法律责任。鼓励专家学者、普通民众、行业精英等各种
群体在网站、微信等新媒体上积极发声,放大主流声音,反击毛病思
想和言论。
2、传统教育引导面临网络媒体冲击的风险。
意识形态赖于生成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场域,正产生着由“传统
社会”向“网络空间”迁移的新情况。西方文化霸权裹挟着“普世价
值”在网络上横行霸道,使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遭受来自外部网络空
间的严重挑战。
由网络社会虚拟化无界性特点而衍生的网络意识形态
及不同价值观念的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之争
会更加尖锐。
在
“人人皆媒体”的话语场域中孕育无数大小不1的“价
值共鸣圈”,将挤占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造成人民
大众的思想混乱。
3、西方敌对权势文化渗透的要挟。
西方敌对权势在经济、政治领域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化战略的不能
得逞的情况下,可能会更加更重视的文化渗透,通过传播更具隐蔽性
和迷惑性的文化价值观念,向社会大众渗透西方的各种价值观,以达
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如,宣传新自由主义的“正确论”,误导中国经济改革的前进方向,在根本上动摇乃至瓦解我国社会主义
的经济基础。或利用1些社会公知借美国税改、朝鲜危机、换届选
举、反腐败等热门问题进行曲解解读,抹黑党的领导,动摇人民大众
对党的领导的信心。
4、社会上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性认识不足。
1些党员干部把批驳毛病思潮和毛病言论视为“惹事”,认为在
意识形态斗争中勇于亮剑是“挑起意识形态之争”、“破坏稳定”等错
误观点、看法,使1些人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产生毛病认识并采取回
避、躲避等态度,乃至使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朝着更复杂、严峻的趋
势发展。
篇七: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报告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报告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关乎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空间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本报告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总结和建议。
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奋斗中,中央坚持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旨在引导全社会正确看待互联网、善用互联网,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推动网络规则建设、增强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理能力。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在于:
一是加深人民群众对互联网工作的认识。互联网是我国发展的强大引擎,是连接世界的重要平台。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够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提高网络使用能力。
二是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和现实化。正确引导公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是强化网络法制教育。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加强网络法治宣传和普及,树立尊崇法治的思想,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三、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
1、互联网规则建设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首先要加强网络规则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个网络法规和规章制度,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安全法》等,为保障国家网络安全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同时,专家学者也对网络规则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有关网络规则的论述和建议。这些研究和建议为网络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支持。
2、互联网文化建设
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推动网络文化创新和发展,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网络文化更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和推动,网络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正确的网络意识形态引导。
当前,我国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指出,2019年全国网络文化市场规模达2279.9亿元,同比增长19.3%,成为我国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3、媒体建设
媒体是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阵地之一。加强媒体建设,提高互联网媒体的引导作用,对于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互联网媒体建设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网络媒体,如著名的央视新闻、新华网、人民日报等。这些媒体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全面的报道视角、鲜明的正面价值导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权威的信息资讯和正确的舆论引导。
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存在的问题
(1)网络平台治理不够规范。网络空间的群体性、开放性、匿名性使得网络玩家很难加以控制,这给网络治理带来很大的挑战。
(2)媒体导向存在问题。媒体现状主要表现为爆料曝光、制造“热点”等做法,鲜有深度报道;一些互联网媒体还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吸毒、挪用公款等负面新闻频频曝光。
(3)网络文化建设仍存在缺陷。网络文化方面,仍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如低俗、暴力、侵权等现象依然存在。
(4)网络安全威胁上升。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黑客、病毒、木马程序等网络攻击手段日益复杂化和普及化,网络空间的安全风险和威胁也相应日益严峻。
2、建议
(1)加强网络平台治理。建立行之有效的网络平台管理机制,加强网络社交平台的监管和管理,建立严格的用户信息审核机制;加强对违法违规内容的查处,严禁网络传播低俗、色情、暴力、违法内容。
(2)加强媒体自律,提高媒体导向。重视全面、深度报道,严格执行媒体职业道德规范,推进互联网媒体的策源地作用,引导网民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3)大力发展网络文化。加强和优化网络文化生态体系,推出高质量的网络文化产品,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
(4)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网络安全法制建设,加强互联网网络安全保护和管理,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提高网络安全战略层面和技术层面上的防护能力。
五、结论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保障党和政府领导权,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基础性工作。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对于推进网络治理、发展我国数字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全球治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本次报告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成绩和问题,并对未来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和实用性的建议,这对于推动我国网络资讯化和数字经济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提升作用。通过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我国将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推荐访问: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 抓好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