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毛概》论文13篇

2023年《毛概》论文13篇

时间:2023-10-16 08:22: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毛概》论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解读》摘要:本文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创立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丰富的科学内涵,深刻把握其理论贡献使我们能够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毛概》论文13篇,供大家参考。

《毛概》论文13篇

《毛概》论文篇1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解读》

摘要:本文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创立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丰富的科学内涵,深刻把握其理论贡献使我们能够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的信念,肩负起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责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3-218-02

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战略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这些重大理论和一系列战略思想,是我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日趋成熟。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条件

(一)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的限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不可能完全解决后来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问题,但它为后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基本理论,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新的成就。

(二)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逐步加深,大国关系深刻变动,世界力量对比继续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就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利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对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认真总结我国的发展经验

历时半个多世纪的建设,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起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但是在发展中我们也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概括地讲,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问题就是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这就迫使我们调整传统的发展观念、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念。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首次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精辟概括。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文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表述主题鲜明、言简意赅、层次分明、内涵丰富、逻辑严密,集中反映了当代发展理论的精华所在。

(一)第一要义是发展

我们所说的发展不只是经济增长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

(二)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构成社会、国家的基本元素,只有当人的生存权等基本权利得到了保证,人才能有所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因为: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条件,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化解对我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发展进程,确保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

(四)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我们才能真正处理好我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真正把全体人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形成广泛共识、集聚强大力量。坚持统筹兼顾,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一)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高度一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强调,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以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前提和基础,并进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把代表和满足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在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取向上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度统一的,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上是相互契合的。科学发展观就其本身内容而言,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世界等方方面面,这些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丰富发展了其内容。

(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深化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

2005年2月,胡锦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要求作出了深刻的论述,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的实践,我们正在使社会主义固有的本质规定得到具体实施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论和新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高度。

(三)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在新世纪,我们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党领导全体人民努力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到底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质上是通过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实现政通人和的执政理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课题

2005年1月,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提出并且阐明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崭新课题。要求我们严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严治党,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根本,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时转变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我们党要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五)提出了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积极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我们党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潮流,站在时代的前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坚持发展”和“维护和平”这两个方面都有自己的显著特色。中国21世纪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要求我国全体人民及时把握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宝贵经验,站在21世纪新的起点上,整合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创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概括,体现了高举旗帜、坚持道路与理论体系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毛概》论文篇2

摘要: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高校大学生要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永恒的主题,高校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把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机制。关键词: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高校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2013年 8月 19日至 20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只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有效履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基本职责。

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

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为推动各领域具体工作提供有力思想引导和强大精神动力,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宣传思想工作整体是好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学习讲话精神,结合高校实际,笔者认为:当前,高校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只有在思想观念、运行机制、管理办法、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改革,与时俱进,才能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部分高校

思想观念落后,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高校宣传思想部门工作人员严重缺编,活动经费紧张。个别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甚至没有宣传思想部门。高校基层单位对意识形态领域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少数高校在宣传思想的工作方式、方法和途径上,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等等。因此,只有牢固树立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是学校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观点,切实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形成做学问、育英才的良好氛围。

二、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目前,宣传思想工作一直是延续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这种工作方式,容易产生形式主义,限制了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应重点在以下三个层面上下功夫。一是转变职能,变全能管理为有限管理,鼓励开展“自选动作”。二要重点突破,调动基层单位积极性,变单兵作战为团队攻关。注重整合宣传思想工作优势资源,组建团队联合攻关,发挥集体智慧,找出结合点,创出新路子。三要形成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高校党委要把宣传思想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协调机制,切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例如,我校多次召开协调会,总结工作经验,经校领导协调,多部门、多院部联合攻关,寻找宣传优势,打造宣传亮点,培育大学文化。仅在2013年上半年,潍坊学院就连续三期在 《高教领导参考》上刊发文章,在全国推介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近年来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发展不平衡,部门协作难、管理欠到位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要解决这些难题,一要建立宣传思想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宣传思想部门牵头,适时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二是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定期综合分析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掌握舆情信息和师生思想动态。三要建立督促检查制度。要坚持把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及时进行阶段性检查评议,总结经验,推广典型。

四、培养优质的宣传人才一是抓好队伍建设。要促进学校宣传干部队伍、学生辅导员队伍、“两课”教师队伍、教职工宣传队伍和学生宣传队伍等“五支队伍”的建设。尤其是要抓好教职工和学生宣传队伍建设,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切实发挥作用。二是全面提高素质。要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定期举办宣传干部培训班、学生工作培训班、思政课教师培训班,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和调研考察,鼓励请进来,走出去,不断开阔视野,提高政治思想修养和业务技能水平。三是不断提高应对新媒体的能力。面对网络新媒体,要不断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和舆情分析水平,进一步提高舆情分析与监控能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动权,占领至高地,传递正能量。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就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道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只有从推动事业长远发展、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执政基础的高度,认清肩负的责任、面临的挑战,我们才能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就要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着力点。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这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这“两个巩固”,关键是要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问题。实现“两个巩固”、坚定信仰信念,宣传思想工作就有了立足点、聚焦点、着力点,就能进一步增强“三个自信”,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就要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遵循。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来之不易的宝

贵经验,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宣传阐释好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些基本要求,既蕴含着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蕴含着对新形势新任务的科学判断,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贯彻落实这些基本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参考文献: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07期武俊燕;《浅谈高校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27期律德华王虹徐丽梅《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0年6期 吴海燕浅谈如何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毛概》论文篇3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长期艰辛探索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总任务;领导核心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党的报告对这些问题做出言简意赅的阐述,这对于统一人们的认识、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艰辛探索实践的根本成就

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三大历史时期,每一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9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90多年成就积累而成,是90多年各方面成就的集大成。它既是党所取得的全部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在内的其他一切成就的升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此基础上,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发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3的时代强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0多年来,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三位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是社会主义,它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坚持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以人民当家做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这些方面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和本质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特在何处呢?党的报告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位一体的: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征。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上,特就特在其理论体系上,特就特在其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毛泽东曾经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都经历了寻找正确道路的艰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功,也经历过很多艰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中国共产党团结的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它包括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各方面的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的有机统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终极意义来讲,它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一种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来,中华民族一切仁人志士的共同信念和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90多年的艰苦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之路、成功之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历史进程和发展潮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时代要求。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就要回答“中国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在60多年的建设实践中科学解答了这一问题。中国现代化首先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任何照搬“西化”或者其他“模式”都无法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只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在21世纪中叶,也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之际,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3]1357中国共产党从它成立的那天起,就担负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使命;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最显著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新时期,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在当代中国,“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和力量统一和凝聚起来,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4]262

在新形势下,党经受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面对不断变化着的党情、国情、世情,承担着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国共产党要确保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持领导核心,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完成历史使命,就必须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依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5]6。为此,必须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毛概》论文篇4

论如何学习好毛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富有哲学性也是一门实用的课程,有助于让我们更加系统的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过程,去领悟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任。

站在21世纪这个思潮激荡的时代转折点,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转型面临困难,国际形势复杂这些问题,更是我们内心的信仰在这样的国际化氛围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变化,如何坚定自己内心的问题。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是一种信仰,虽然有助于有助于增进我们对党的理解与认识,但这并不是对党的信仰宣传。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人生观与施政理念。

当下很多人都对毛概有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毛概课是一种单纯的洗脑的课程。然而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的学习过毛概便错误的因为其理论的枯燥无味性而对其下了不正确的结论。因为没有真正的学习,便不存在真正正确的看法。

然而如果我们能理性的看待这门课程,并且实践它,把它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我们不难发现,收获不小。比如,教会你思考问题的辩证思维,辩论法按照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是不存在被推翻的可能的,因为其拥有不确定数目的结果,其最核心的方法论就是矛盾分析法,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分析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事情,电影《九层妖塔》中的台词,你看到的生未必是生,你看到的灭也未必是灭,长期运用这种思维将使得我们更加全面的看待问题,也更能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别人的事情。

其次,可以给自己普及国家当前的治国方略。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也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为何走社会主义道路,怎样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何实行改革开放,如何实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且毛概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政策方针与时事变化而不停发展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学习毛概这门课程呢?

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去理解毛概这门课里面的理论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治党治国的政策方针,我们必须多注重国际时事,多关注国家大事政策改变政局变动等内容,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验证、修改、完善自己的理念。这些理念可以不仅仅是治党治国,还可以转换到如专业相关的投资方面。毛概要灵活运用,而且也可以灵活运用,多用案例去分析理论,与别人一起针对相关的时事进行理论探讨,深入了解理论并发现不足。

其次就是回归历史,学史明己。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相同之处,如人本思想,既是传承又是在新时代的基础上的改造与创新,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的相似之处。历史是相似的,改革开放这种锐进向上的精神,历史上也并不少见,商鞅变法到戊戌变法到大跃进等,为何改革开放成功而其他的改革存在缺陷,我们如何避免走向缺陷,这都是我们要进行思考的问题。

第三,便是我们要真正的放下偏见。若是你觉得一门课没有用,证明你的知识和思想水平还没有到达理解它的高度。因为所有学科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它在历史中发挥过其作用,在实践中验证了正确性才会保留到今天,因为有用才流传下来。一个没有真正阅读过毛概专著的人,是不能够对其的重要性与不可或缺性进行探讨的。只有当你完整的掌握毛概的理论体系之后,才能够站在一定的角度对其进行褒扬或者批评。对理论的掌握完整度决定了我们这门科目是否真正的入门。

微积分对于菜贩子自身基本没有帮助,马哲与毛概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也是如此。我们不能短视的站在现在自身的角度去看待这么一门科目。在我看来,有的时候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时候很多知识并不是在当下就起到作用的,有的如急救知识是在你危急的时候将救命一次,而有的如毛概马哲则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太过于功利与急躁的看待任何事物,都会发现事情是做无用功的。学习这门课,首先便要,踏实的沉下心来学。

《毛概》论文篇5

个人角度看待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作为一个出生于90后青年大学生,在不断地阅读学习中,逐步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力量,使我更加正确的认识了社会主义,了解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伟大发展战略。更增强了我对祖国明天更美好的信心。邓小平理论是理论结合实践的一门学科,是我国政治经济的主要指导思想,做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五大报告曾经对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一个非常权威的论述,我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也就是“下”“中”“上”,所谓“下”,就是邓小平理论产生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所谓“中”是指这个理论产生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上”就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同后面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一起纳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所以,邓小平理论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这里面自然涉及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我认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产生在和平与发展这样一个时代主题之下,都面对着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所面临的发展任务也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他们有共同的时代背景,共同的前提和基础。他们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他们都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他们也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是,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来源,提出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题的“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等新概念。这是理论认识上的一个大飞跃。邓小平理论还实现了由计划经济理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转变的飞跃。改变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的许多传统观念,对社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更加符合中国实际,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理论整体认识的巨大的飞跃。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也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到发展经济战略的首位。提出“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教育要面向现在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③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他们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财富。

所以,我认为面对不同的国情,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分解是指解决不同问题的知道方针,无谓正确错误,因为这些思想都是经过很多人的推敲琢磨,针对中国当时的国情制定的。

《毛概》论文篇6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顾名思义,社会主义就是建立社会公有制,将原本被社会实际掌握的生产资料交给社会真正占有。从我国决心走社会主义到今天,已经有很长的时间,在我看来,社会主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从1956到1966年,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理论和实践成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曲折失误,1966年5月开始的““””,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结束后,中国走到了一个历史转折关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要破除长期形成的僵化观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接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的方向作为我国前进的大体方向,在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所谓的“特色”就体现在再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融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作为我国的发展路线,这样以来就可

以充分考虑中国现有的国情,目前经济,文化以及生产力的国内因素和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外部因素,来更好地发展,壮大我们自己的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果,不但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证明了这个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而且给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同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自强予人之路,是一条促进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之路,因此它的成功不但造福国人而且惠及世界。至此,我想起了邓小平说过的一段话:“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就是8000多万中国共产党员和13亿中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复兴作出的重大贡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

国国情紧密结合的现实选择。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但这种代替必须体现在社会制度上,而社会制度的变革又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人类虽然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自由地选择社会形式,但在一个大的社会形态中,人类社会为最终迈向共产主义创造十分发达的生产力和极为丰富的物质条件的道路却是多选的:它可以选择资本主义,也可以选择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或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选择和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谁的生产关系能够最终地和最大限度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所必须经过的一个大的社会形态。它存在着独具特色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贯通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它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现阶段不发达的生产力同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和谐关系,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现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毛

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毛概》论文篇7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毛概》的课程改革中实施项目教学,围绕学生进行目标引领,对学生实施任务驱动,开展双线并行的项目教学新模式,将知识趣味性、师生互动性、素质拓展性、心理解压性、职业规划性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关键词】项目 典型任务 教学目标 能力

一、高职院校《毛概》的现状分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高职院校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的发展延伸,各内容按章节独立进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教师课堂讲授法、学生案例讨论法、课后作业法。

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为课堂主体,教师填鸭式的讲,学生盲目的听,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属于被动参与,教、学、做分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缺乏实践和企业要素,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理论模糊,对实践迷茫,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感受性差。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完就了。

二、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1)课程定位。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不同于中职,又有别于本科。中职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知识点,但并没有对知识点没有进行系统分析,并且中职的学习内容相对浅显;本科更注重的是纯理论学习,比较有深度和广度。

通过对《毛概论》进行项目教学改革,在对高职学生的授课过程中减少了学生对纯理论的理解深度,将知识趣味性、师生互动性、素质拓展性、心理解压性、职业规划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调动学生积极性,将心理素质拓展、理论知识传授、形势政策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2)教学目标。通过项目教学,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有机融合,贯穿在课程的整体目标中。

掌握知识目标:即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改革,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能够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分析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明确“六个为什么”;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突出能力目标:即实施项目教学改革能够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对当前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能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

强化素质目标:即通过项目教学改革能够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爱家情怀,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课程设计理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毛概》的课程改革中实施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进行目标引领,将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进行融会贯通;对学生实施任务驱动,为学生布置看、评、辨、讲、做等训练任务;突出能力本位,使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会生存珍爱生命懂得生活珍惜生态;实施双线并行,在课上开展集体看组长评小组讲班级辨,课下自己看相互评同学讲寝室辨。学生的身份不断进行转换,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融,使学生在学习者—评论者—辩论者—演讲者—实践者之间相互转变。

(4)项目内容设计。在课改中坚持以项目以及任务驱动形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划分,设计成“任务”和“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身实践,通过项目得到消化吸收,使学生的社会素质和职业素质在项目实施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毛概》中的项目教学改革是在第一课堂领域中设定学生百家讲堂、新闻五分钟,评论三百秒两大项目;第二课堂领域实施4321工程,即调研四大领域,观看三部电影,阅读两部名著,撰写一年学习日记。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能够分析出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理论的贡献。并结合社会发展现状,能够总结出各自发展的时代特征与个人的理论贡献。同时每个团队或者每个学生进行专题讲解,学生进行综合打分。

(5)考核方案设计。在项目教学过程汇总平时成绩70分,期末30分。平时考核内容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专题调研汇报材料、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情况,期末注重对能力目标实现的综合考核。

三、在课程改革中新旧教法的对比

旧课程是以书本为载体,教师为主体,理论权威,老师权威;新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挑战权威,创新思维,集学习娱乐、拓展解压、合作竞争于一体;旧课程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后忘;新课程是学生研讨,教师指导,课后满脑。

四、在课程改革的个人感受

在项目教学课程改革中,将教学过程与具体的工作项目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项目构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使教学目的与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在项目教学课程改革中,课程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学习气氛浓烈,通过讨论交流促进知识的积累,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自学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项目教学的课程改革中,学生参与性高,每堂课都变成了一种知识头脑风暴,团队合作竞争,机遇挑战并存的课程。同时教师由主导变成了指导,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对教师课堂指导艺术更加严格,使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提高,不能固守自己手里的一碗水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为拥有了一桶水而固步自满,而是要求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扩充知识,演变为一眼甘泉,成为活水。

《毛概》论文篇8

试谈毛泽东思想对现代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摘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在今天的中国,有人说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时代的产物是在革命时期形成的指导革命实践的理论,现在已经过时了,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没有了现实意义。究竟毛泽东思想对现代中国,对这个接受了改革开放的洗礼,焕然一新的中国的发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本文仅就个人看法浅谈一下毛泽东思想对现代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现代中国发展 现实意义

毛泽东思想对当今党建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构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结合当前党的执政条件的变化,毛泽东党建思想中一些理论观点仍旧值得关注。毛泽东思想中特别注重党员的思想上入党,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当今党的建设中仍旧需要重点注重的地方,这关系到一个党发展的方向。其中还要求了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如今的中国,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时刻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冲击,与资产阶级挂钩是党在建设上最敏感的地方,更需要坚持毛泽东思想中党建的指导,如若不然,党的本质就会变味,党的信仰就会被侵蚀。可见,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当今的中国发展得如何快,党的信仰不能动摇,党的本质不能改变,这也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对当今党建,以及未来党建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与当今国防建设

毛泽东思想中提出了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以及论述了要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正确地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提出了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些思想及理论虽然是在建国前后时期提出,却对后来的中国,甚至国际有着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军事思想既可以在军事方面为我们抵制当代军事思想中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和思潮,为正确地观察思考战争与和平、军事斗争与军事建设问题,提供一套科学的思路,又可以为我们新时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建军与作战,提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并且,毛泽东思想中还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引入军事领域,不仅系统地阐明了战争与政治、经济和地理的关系,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科学地提出了军事辩证法的若干范畴,揭示了战争指导者认识战争运动的辩证过程,具有长期而普遍的学习与应用价值。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影响已经超越国界,它曾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而今更是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融通性,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共同财富,并将永远载入人类进步事业的史册。毛泽东思想与当今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提出了把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互相结合起来技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重要的政治条件。并且,我们现在执行的方针、政策、理论、观点有很多都是毛泽东时代提出并继承下来的。比如,关于科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问题,毛泽东多次讲到全党要学科学,学技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商品生产的必要性问题,毛泽东在《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中强调,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不要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这种观点不对,没有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的重要性。还有如何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这些都对我们当今社会主义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

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只能建立在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各项不可移易的基本制度之上,而关于这些基本制度的阐述,正是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同时,毛泽东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思想,关于造成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思想,关于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关于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中国法制的思想,关于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的思想等等,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显著与直接的现实价值。并且,提出了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而如今,党的腐败不断侵蚀着党,正如胡锦涛书记在所言:“腐败问题解决不好,甚至会亡党亡国”。可见,我们仍需严格坚持毛泽东思想中对党的监督,不断改进以解决党的腐败问题。而文化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以及“向科学进军”的思想对现代中国仍有借鉴的价值所在。如今的中国是多元化的中国,我们不能固守某种思想,而是要借鉴和吸收各种思想的先进性,集百家之所成,然后不断创新,方可更进一步促进现代中国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例如:关于以农轻重为序、协调处理各种经济关系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关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统筹兼顾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关于正确处理公有制内部及其与其他经济成分之间关系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关于计划与市场及其相互关系、商品与价值规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的改革等一系列涉及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思考等。虽然如今的中国已不同于昔日的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崭新的外貌,但是这些思想对现代经济发展仍有借鉴的价值所在,特别是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当今的经济社会太复杂,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太多,以致于难以找出带动社会发展的战略。如果以借用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在战略的高度上统领全局,战略的高度上统领现代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从产业,我想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他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它仅仅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的观点。虽然时代在发展,改革开放在前进,现代中国的面貌不断更新,但中国的本质不会变,中国的信仰和理想不会变。毛泽东思想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已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对现代中国的各方面发展都有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毛概》论文篇9

班级:13商英3班 姓名:陈水冰 学号:1304150330

新视野 敬技术 新教育

·我对孟子思想的认识

儒家思想从初中便进入了我们的课堂。懵懂的我只知道所谓“圣人”就是很厉害,像明星一样,像鲁迅般的传奇人物。初中只知道背诵记忆他们的思想。直到高中,老师深入给我们讲解了孟子的人生,以及他的思想主张。虽然我对孟子的认识没有专家们、老师们的确切以及深入,甚至只是皮毛。但,仅仅是我对孟子的皮毛认识,便足以影响我的人生方向和做人准则,乃至洞察社会的变化发展,国家的命运兴衰。

孟子主张兼爱、非攻等仁爱思想。这里,我谨谈及他的教育理念。因为孟子的思想,是我有限的只言片语难以表达得完的。在战国时代,人们只知道耕作和所谓的阶级观念。而孟子,他看到的确实技术阶层。因为他从根本上认识到了,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壮大,肯定要生产力。而生产力由经济决定。经济从什么地方来?就是来自技术阶层的传播以及推广,让人们懂得技术,懂得生存之道,致富之道,从而富富相富,国家富强。

·站在新时代,以新视野看待技术教育

很多人在本科和技术教育之间,往往倾爱于前者。当然在这也不是一种批判。而是实际问题、实际分析。即使高考成绩不尽然,只有专科可选。技术教育,也不失为是一个好的选择。墨子注重能工巧匠,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孔子的因材施教,更是启示我们认清自身的能力,选择自己最合适的道路,而不是一味跟风,收到社会的蛊惑,盲目选择。

技术教育有许多优点。第一,它没有夹杂太多的理论知识,住重实操,重点培养的是个人实践能力。第二,技术教育对口社会职业要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技术教育提供人才培养方案。由于时间较本科短,具有高效、高质的特点。第三,技术教育同样拥有本科的优点。不是说选择技术教育,就再也没机会读本科。你同样可以选择专升本、专插本,甚至考研、考公务员。同样有机会进入政治道路。事物都有两方面。技术教育同样拥有它的缺点,但他的优点足以掩盖它的缺点,不失为广大学生的正确选择。

·以新姿态接受和尊重职业技术阶层 技术教育没有本科教育学的深入,主要在于因材施教的理念。社会同样需要依照个人能力去分工生产,国家才能繁荣富强。当今很多大学生没有认清自身实力,自恃甚高,不愿意做底层工作。试想,任何事都是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铸成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对于职业,我们应该尊重,甚至到最后的爱上自己的职业,直至为自己的职业做出贡献,为国家做出贡献。

孟子尊重职业技术阶层,在他那个阶级观念强烈的时代,能够提出这个观念是非常了不起的,甚至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孟子是社会的楷模,是国家领导人的楷模,更是我们大学生应该深刻自省的典范。作为一名身处职业技术教育的我,尊重职业技术教育,便是尊重我自身,更是尊重我未来的职业。只有这样,我才能在属于我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新式教育,新式理念,铸就和谐社会

技术教育的新式理念和教育方法,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墨子注重专业分工,社会也分成中专,大专,本科教育。将社会职业分工给纤纤学子。墨子注重实用实战,如今无论是哪种教育,都有“实习”必修课让大学生去实践,有的大学生甚至通过许多不同的兼职来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由此可见,社会分工是一个正确理念,是引导人们走向更加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向导。

社会风气由大学生引领。只有大学生深刻认识自身,兢兢业业,刻苦劳作,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才会人心所向。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不可缺少的武器。教育发达了,技术提高了,生产力也会跟着提高。教育需要大众的认可,需要大众依照个人能力去选择。即使身处技术教育而不是本科,也应该努力学习,搭建属于自己宏伟建树的基础,一步步走向康庄大道!

《毛概》论文篇10

【摘要】由于转型的中国急需建立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这个命题的提出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命题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的。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无论对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对于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这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丧失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是发展中国的成功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才能让社会成员把自己的理想与共同理想统一起来,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力量源泉。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命题提出是一项伟大的理论创新

关于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有过丰富的论述。但将四个方面内容联系起来并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以往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但只把他们看成是一个个不同的部分或个体,并没有将他们联系起来。而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科学范畴之后,它使我们认识到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使我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飞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适应认识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发展,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碰撞地扩大,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地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部位作出清晰的界定显得越来越迫切。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在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的情况下,不论在人们价值取向发生了怎样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是不能动摇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一个社会总是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念,一种文化的本质特征总是由一套核心价值体系来规定的。和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核心价值体系是确定和谐文化社会性质的根本依据,也是区别不同和谐文化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证了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了和谐文化的凝聚力作用,充分实现了和谐文化的调节与激励功能。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力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一个社会要有序协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自身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

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重要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从三个方面着手搞好这项系统工程建设。

(一)要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在社会和谐方面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等丰富内容构成的,是内涵十分丰富的完整体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我们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新的历史时期仅仅强调发展还不够,一定要强调科学发展,经济社会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二是共同富裕是社会和谐的前提。这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是核心中的核心。三是民主法治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四是文明进步是社会和谐的标志。现代文明是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为主要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环境文明、宗教文明等丰富内容的完整文明系统。只有四个文明都搞好才是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要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导向

就当代中国来说,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一切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事业都是进步的事业;一切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一切有利于维护法律尊严、一切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一切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切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切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一切有利于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努力工作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都是先进文化。综合起来就是“积极”、“进步”、“先进”、“文明”、“和谐”的价值导向,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导向。

(三)要全面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没有正确的政治导向、没有基本的政治立场、没有科学的构建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任何时候“老祖宗不能丢”。不丢老祖宗,就是老祖宗的书必须读,坚持不懈地学习,完整准确地理解其精神实质并掌握其科学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二是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偏离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就是偏离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偏离了当代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三是应该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用科学理论指导建设实践,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其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全社会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和谐的肯定评价和相应的奖惩褒贬,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以指导和约束各种社会行为。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只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推动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毛概》论文篇11

天津农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期末论文

浅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班级: 14级生物技术(1)班 姓名: 张弘扬 学号:1401024103 浅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摘要: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于这个名词,我们都不陌生,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化成果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始终贯穿中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重大胜利,中国建设之所以取得辉煌,“实事求是”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当代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实事求是更是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对于当代中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细看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奋斗历史,“实事求是”一直发挥着重要指导性的作用,并在不同时期有着自身的发展和新的理解,这主要是在以下四个阶段: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早倡导者。毛泽东在 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的信中,首次使用了“思想路线”一词。在1930年5 月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1937年7、8月间撰写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提倡“共产党员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并提出了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概念作了科学解释,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态度和党性原则的高度,中共七大把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确立为全党的思想路线。

在以毛泽东为首领导的新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实事求是可理解为“实事求是,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为我们所熟知的实事求是的例子,就是首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了,随着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建立,我们跳出了照搬苏联经验的藩篱,放弃了苏联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路线,并从这个创新的革命路线中看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在革命过程中,毛泽东也有许多因注重实事求是的例子为我们所津津乐道。如1930年为打破敌人的围剿提出“诱敌深入”的方针,1937年对挺进敌后的八路军提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方针,1946年提出“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的方针等等,就是毛泽东根据不同情况创造性地指导战争的具体体现。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尽管当时我们有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借鉴,以及历史上众多战略经验借鉴,但毛泽东并没有全盘照抄,而是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而不断创新理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路线和发展路线,使中国不仅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而且是中国顺利的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都中分证明了注重实事求是,反对本本主义对于中国的革命感和发展起着多大的作用。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恢复

然而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的偏离了。还有相继发生的大跃进,虽然都有予以纠正,但都没有真正的解决,以至于发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就在社会生活百废待兴,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关键时刻,我们人民的思想却还处在讲话或半僵化的状态,还固守着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邓小平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行做了讲话,他说: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也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将其明确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邓小平所领导的改革开放时期,实事求是又有了新的发展,我把它概括为“实践出真知”。在这个时期,邓小平还对“本本主义”做过进一步的阐释“一个当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他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而他所引导的关于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改革开放,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等,无一不是讲究实事求是的最好例子,但这时候我们能发现,这这时期的“实事求是”更多的是注重“实践”强调“实践出真知”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句经典的话语“摸着石头过河”。是的,在这个时期,中央领导人更加清楚苏联的国情毕竟与中国不同,如果照搬苏联经验,思想僵化,中国的发展之路必将堪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家庭量产承包制的实行,听到的是市场与计划不是划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标准,一个个创新的理论和政策无不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涵,也正由于这一个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与理论,30年的腾飞使得中国变成一只雄鹰!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当代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提出新的要求。他提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对于这个时期,我认为对于“实事求是”,我们更注重的是“创新与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提出:坚持大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面对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江泽民在天津视察一处农贸市场时说“要保持价格稳定,我们就必须非常重视农业这一块。”并制定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开始实施严格的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限制。江泽民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政策使得中国能在国际局势与中国经济动荡不安的90年代安然度过,同时,“中国制造”过渡到“中国创造”的理念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在实事求是之上的创新精神使得中国的经济更加辉煌!

在胡锦涛领导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对于实事求是的理解,我认为这时期更注重的是“求真务实”。2004年,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胡锦涛提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的浮夸之风越演越烈,那些频现的豪华楼堂场馆,重复建设、华而不实的政绩形象工程,那屡禁不止的公款消费、公务旅游、出国考察,那些官商勾结、以权谋私,那些无视公共安全引起公共愤怒的“三聚氰胺”们,那些难脱管理责任的矿难、火灾……都告诉我们,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对于纠正这些不歪之风是多么重要!

如今,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我们坚持和更好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实事求是与大学生人生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明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明白实事求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做到实事求是是我们应当重点学习的内容,只要学好了这些理论知识,它便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所以我们应当根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好人生的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不懈努力。

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主攻专业,针对自己的专业,我们应该深刻理解自己需要掌握好哪些方面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分析选择确定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在学校事情的分析处理中怎样做出更正确的决定,这些都需要我们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的热门话题就业问题上,尤其应该注意坚持实事求是看问题。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得到社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关于读书无用论也越来越猖獗。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话,这些问题也不会如此严重。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原因不是不能就业,而是他们自己不愿就业,毕业后难免希望有一番大作为,然而我们毕竟年轻,经验不足,在没有办法得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时,有些大学生相信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些都是不注重实际,没有看清现实造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在就业上,就要权衡自身实力和社会状况,实事求是,寻找就业出路,觉得有发展前途就不妨去尝试,不要为旧的思路所禁锢,不妨另辟蹊径。我们面对着残酷的社会现实,只有拓宽思路,放开视野才能抓住更多成功机会。

实践证明,大到国家建设,小到个人的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实事求是都是我们须臾不可缺少的法宝。可以说,它是一种素质,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需要年轻的大学生自觉地培养。大学生要成才,实事求是,根据各自的特点去扬长避短、对症下药,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用“事实求是”为标准来约束与纠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都要清清楚楚。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习上、生活上、道德上,事事求真、与时俱进,同时,要在明确自身的前提下,为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和追求,做好职业规划,并为了这个目标理想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

纵观历史,我看到了 “实事求是”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我难以想象,没有这个重要思想理论的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发展之路会是怎样的坎坷,同时,我们也看到“实事求是”这个思想理论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符合这个思想所产生的,我们期待,实事求是的思想理论能在中国的发展继续发乎它的领导作用,我们也相信,只要我们遵循这个思想理论,中国一定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在毛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著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邓小平文选》

《毛概》论文篇12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毛概政治课的学习

【摘 要】笔者经过大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运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同一性理论、社会角色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来帮助大学生分析和解释如何更好地进行毛概课的学习。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毛概课;学习方法

一、前言

相对于研究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和研究个体发展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种介于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中观理论,它所研究的方面是群体心理对个人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反作用,最重要的一个研究变量就是情境,情境的改变也许会使个体发生不同的认知和行为变化。在专业课和毛概课这两种不同的情境下,我们是否会因为情境的改变,而对这两种课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发生改变。同样,在毛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是不是也会受到其他人和事物影响,而对毛概课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我们对毛概课的认知,态度,行为和价值观等方方面面。通过社会心理学中的几种理论,我们也许会对毛概课的学习有一个更好地认识和理解。

二、社会交换理论

霍斯曼借助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提出的人际关系相互作用的社会交换理论。

他认为,社会人际关系的产生源于个人对利益的需要,而个体通过不断连结和强化的心理机制,往往会选择与给予他最大收益的个体进行社会人际互动。

虽然这个理论严重的弊端在于把人的行为归因于简单表层的利益所驱使的。但是理论也说明了其中存在的一定关系。比如,我们的毛概课就是如此。学生在制定未来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时,会发现一些自己所需要准备的方面和方向,比如考试排名,社会经历,外语能力,专业资格认证等等,而我们毛概课给学生带来的利益却并没有那么多,或者说没有那么现实和直接,以至于学生把关注点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其他方面。所以说,学生在其他方面做出了努力时,并且得到的回报会更多,从而产生了积极的情绪和正能量,并加强在这方面的学习行为和活动,由此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反之,学生在一方面做出努力却没有太多回报,甚至没有一点收益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态度,并产生一种认知和想法:“无论我做这件事是多么的投入,都是徒劳的。”,由此进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

在本质上,基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有欲望的,不可能万念俱灭,所以社会交换理论的提出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学生和毛概课之间的良性互动就在于,毛概课给予学生的积极影响和学生积极反作用于毛概课的学习这双方面长期互惠关系的保持。老师可以通过增加毛概课的学分,成绩关联入党资格,考研分数增加比例等方式让学生发现毛概课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的必要性,从而使其重视毛概课并加大学习的力度,以得到更大的回报。

三、社会同一性理论(自我类化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社会交换的双方只是涉及单独的个体和毛概课之间发生的关系,但是学生对待毛概课的态度并不是只取决于个人的认知和态度,还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社会同一性理论的含义就是个体对待自己的认识和自己所属于一个群体的认识的一致性。当个体主动地或被动地加入到一个社会群体中,这个社会群体普遍的一个对待人和事物的态度,情感,行为和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植入到每个个体的态度,情感,行为和价值观中。同样另外一种认知理论――自我类化理论,也是提出这种类似的观点,即个体主观上把自己类化到一个社会群体中,与这个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同化,与社会群体外部的成员异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在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同宿舍的几个学生最后的考试排名基本上临近的,这就说明了这种社会同一性理论和自我类化理论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律性。我们毛概课的学习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对待毛概课的态度和认知都会受到舍友,同学,朋友等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如果他人认为毛概课的学习没有意义和价值,自己也可能受到其干扰;如果他人认为毛概课的学习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并付诸于行动和努力,则自己也会受到这种榜样的力量的鼓舞和推动。

另外,从比较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跨文化间心理特性的差异更会对中国的大学生关于毛概课的认知产生不良的消极影响。由于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其价值观信奉的是一种个人主义,而中国的价值观则受到集体主义的影响,所以这种传统文化使个体根深蒂固地,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即使当个人同一性与社会同一性发生分歧时,最终个体也基本会被社会群体所同化。这种去个性化的本质也就是导致了中国的大学生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原因之一。所以,当我们面对毛概课的学习时,要尽量避免他人言语上,行为上的阻碍和干扰,因为每个人的发展历程都是独特的,唯一的,都需要自己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价,以及对待他人和事物公正地评价和思考,要排除社会群体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心理。

这种社会同一性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就好比一把双刃剑,只有当我们积极面对它,努力克服和避免其中的消极方面,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中的积极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对待毛概课的学习可能就会有一种更好地认识。

四、社会角色理论

相比较前两种理论,社会角色理论是一种更宏观的理论体系。它的核心在于,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多方面的社会角色,这种社会角色并配有相应的地位,行为方式和态度价值观。在这种固定的社会结构模式中,每个人都应该根据其社会角色做出相应的行为和产生相应的态度。毛概课就好比是一部戏剧,学生是演员,毛概课老师是导演,课堂环境是场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和规范是剧本,这部戏剧的精彩与否就在于各社会角色是否对其角色有着清晰准确的理解,以及与其他社会角色发生良性的社会互动关系。

所以,当受到一些方面的影响时,当本应该出现的角色期待没有出现时,个体就会产生角色冲突。就好比是毛概课的学习与其它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在时间和精力方面的限制所产生的矛盾,一个学生要兼备几种社会角色,如何让几方面都得以兼顾是一个需要反思的地方。

在社会角色理论中,有一个积极的概念是角色创造。我觉得,角色创造是十分有必要运用到我们毛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构建一些新的社会角色,并改善一些新的社会环境,即在毛概课上创造一些新的学习方式。讲授的角色不再单单是老师,讲授的方式不再单单是讲义,这样一种多方式的毛概课学习,可以让我们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对毛概课精髓的理解有一个全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激发我们学习毛概课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五、社会学习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也会对我们毛概课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对榜样的学习和模仿,从而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所以说,在毛概课上,我们也可以树立榜样的带头模范作用,通过奖励等方式让每位同学都向榜样的学习中,提高对待学习毛概课的热情。

总之,从社会心理学中的几种不同导向的理论来介绍了它们对于我们大学生学习毛概课时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及其我们如何从根本上,内心驱动的条件下学习毛概课,希望读者可以有所启发。

《毛概》论文篇13

高科技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研究

目录

高科技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研究。.。.。.。.。.。.。.。.。.。.。.。.。.。.。.。.。.。.。.。.。.。.。.。.。.。.。.。.。.。.。.。.。.。.。.。.。.。.。.。.。.。.。.。.。.。3

一、马克思关于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思想。.。.。.。.。.。.。.。.。.。.。.。.。.。.。.。.。.。.。.。.。.。.。.。.。.。.。.。.。.。.。.。.。.。3

1、马克思本人关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看法。.。.。.。.。.。.。.。.。.。.。.。.。.。.。.。.。.。.。.。.。.。.。.。.。.。.。.。.。.。.。3

2、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4

3、马克思关于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方法设想。.。.。.。.。.。.。.。.。.。.。.。.。.。.。.。.。.。.。.。.。.。.。.。.。.。.。5

二、介绍英美日等国员工持股计划。.。.。.。.。.。.。.。.。.。.。.。.。.。.。.。.。.。.。.。.。.。.。.。.。.。.。.。.。.。.。.。.。.。.。.。.。.。.。.。.。.。.。.。5

1、英美日三国的情况。.。.。.。.。.。.。.。.。.。.。.。.。.。.。.。.。.。.。.。.。.。.。.。.。.。.。.。.。.。.。.。.。.。.。.。.。.。.。.。.。.。.。.。.。.。.。.。.。.。.。6

2、员工持股计划的管理体制。.。.。.。.。.。.。.。.。.。.。.。.。.。.。.。.。.。.。.。.。.。.。.。.。.。.。.。.。.。.。.。.。.。.。.。.。.。.。.。.。.。.。.。.。6

3、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员工持股对的缺陷。.。.。.。.。.。.。.。.。.。.。.。.。.。.。.。.。.。.。.。.。.。.。.。.。.。.。.。.。.。.。.。.。.。.。7

三、中国高科技企业股合作制实践。.。.。.。.。.。.。.。.。.。.。.。.。.。.。.。.。.。.。.。.。.。.。.。.。.。.。.。.。.。.。.。.。.。.。.。.。.。.。.。.。.。.。.。8

1、高科技企业关于股份合作的特点。.。.。.。.。.。.。.。.。.。.。.。.。.。.。.。.。.。.。.。.。.。.。.。.。.。.。.。.。.。.。.。.。.。.。.。.。.。.。8

2、以华为公司为例介绍中国高科技企业股份合作制的实践。.。.。.。.。.。.。.。.。.。.。.。.。.。.。.。.。.。.。8

3、中国高科技企业股份合作的得失。.。.。.。.。.。.。.。.。.。.。.。.。.。.。.。.。.。.。.。.。.。.。.。.。.。.。.。.。.。.。.。.。.。.。.。.。.。10

四、关于高科技公司产权制度的想法。.。.。.。.。.。.。.。.。.。.。.。.。.。.。.。.。.。.。.。.。.。.。.。.。.。.。.。.。.。.。.。.。.。.。.。.。.。.。.。.。11

1、高科技公司产权股份合作制对公司与个人发展的影响。.。.。.。.。.。.。.。.。.。.。.。.。.。.。.。.。.。.。.。11

2、从高科技公司的股份合作制看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建设。.。.。.。.。.。.。.。.。.。.。.。.。.。.。.。.。.。11 参考文献:。.。.。.。.。.。.。.。.。.。.。.。.。.。.。.。.。.。.。.。.。.。.。.。.。.。.。.。.。.。.。.。.。.。.。.。.。.。.。.。.。.。.。.。.。.。.。.。.。.。.。.。.。.。.。.。.。.。.。.。.。.。.。12

高科技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研究

关键词:产权制度、个人所有制、高科技企业

摘要:本文从马克思关于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思想入手。探索新时期下,高科企业的新型产权制度对其生产和所有制的影响与优势。通过高科技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探索新时期新背景下中国社会主页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新思路。

一、马克思关于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思想

马克思本人关于社会主义下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也进行了类似的实践。

1、马克思本人关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看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第7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指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 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早在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提出的在公有制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观点,曾遭到了杜林的攻击。他说:‚这种新的‘个人所有制’在马克思先生那里同时也称为‘社会所有制’……马克思先生安于他那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有制的混沌世界,却让他的信徒们自己去解决这个深奥的辩证法之谜。‛恩格斯反驳杜林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攻击时指出:处于‚混沌世界‛的不是马克思,而是杜林自己。马克思的观点是‚社会所有制涉及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涉及产品,那就是涉及消费品。‛列宁在《什么是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书中批评米海洛夫斯基时,也引证恩格斯的解释,认为个人所有制是指消费品的个人所有。

但从恩格斯的对杜林的反驳理解来看,似乎可以将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解为生产资料社会所有,消费品个人所有这样一种通俗易懂的理解。但实际上,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制,并不存在‚否定的否定‛和‚重新建立‛的问题。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无论工人还是资本家,都存在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因而不存在社会主义要‚重新建立‛被否定了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制问题。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重建个人所有制呢,马克思本人将私有制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剥削体制的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另一种是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在社会主义中需要重建的个人所有制指的实际是指建立‚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也就是建立每个人有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的到了充分发展。在这期间,我国也根据国内现状进行了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探索。例如小岗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由生产任务承担者对其生产成果负责并按产量或产值计算劳动报酬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与马克思提到的每人有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很接近。

后来的中国又涌现出了类似华西村等的集体与个人联系紧密的所有制成功的例子,这些都是我国人民对于,社会主义下重建个人所有制,调动生产积极性的探索

3、马克思关于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方法设想

马克思的对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首先收回大资本家手中的大工厂等资本,然后在重建个人所有制。让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拥有生产资料,以此来完成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

看起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制就可以满足马克思的设想,但其实不然,在资本主义下,持有大量股份的依然是大资本家,大资本家通过股份制这样一种手段收敛大量资金,来为自己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在企业中的生产者并没有按照马克思设想中的那样拥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在这样的体制下,剥削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因此单纯股份制并不是马克思设想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

现行的高科技公司为了拉拢技术人员,采用了员工持股的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股份制本来的情况。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介绍英美日等国员工持股计划

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路易斯〃凯尔索认为,生产要素只有资本与劳动两种。现代市场经济和科技进步使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越来越大,少数拥有资本的人却能获得大量财富,这势必造成资本的急剧集中和贫富差别的迅速扩大而导致严重的分配不公,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生产力发展的隐患。凯尔索为此提议,建立一种使产权分散化,让员工都能获取生产性资源,实现劳动收入和资本收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制度。员工持股计划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案

1、英美日三国的情况

近40年来,美国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获得了巨大成功。到1998年,全美实施员工持股的企业有14000多家,包括90%以上的上市公司和排名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有3000多万员工持股,资产总值超过4000亿美元。据美国的一项专题调查证明,实行员工持股的企业与未实行员工持股的同类企业相比,劳动生产率高出30%左右,利润大约高出50%,员工收入高出25-60%。90年代末,英国约有1750家公司、200万员工参加了政府批准的员工持股计划。日本92%以上的上市公司实施了职工持股计划。

2、员工持股计划的管理体制

通过研究员工持股计划的管理体制,我们可以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一种类似每人有份的所有制。

首先可由独立于公司外的体制进行管理,如建立员工股份所有权托管机构,专门负责持有和管理企业员工的股份。该机构是一个独立于公司外的法人实体。在通常情况下,托管机构为每个员工建立帐户,并将从公司取得的股份记人员工的帐户上。当员工离开公司时,由托管机构负责把股票兑换成现金。

其次可以依托银行等机构进行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当员工以个人形式认购时,可由公司在3年内从他每月工资中逐步扣除,作为分期交付的股票认购金额(不得超过本人1年所交社会保险费的50%)。当员工以集体形式认购时,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员工所持有的企业股票帐户和股票进行统一管理。员工每人设有一个账户。

最后由企业全体股东推选设立的内部机构进行管理,如设有全体业主与员工参加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委员会和社会委员会等机构进行员工持股管理和监督。企业的发展规划、项目投资乃至股票管理和分配等重大问题,都由全体大会讨论决定,具体由监事会实施,管理理事会分管监督,社会委员会负责维护员工股票管理和分配的权益问题。

3、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员工持股对的缺陷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员工持股计划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将生产资料的一部分所有权转移到生产者身上。但在程度上还明显不够。它依然拜托不了作为大资本家意图压榨劳动者劳动力的一种手段的身份。

此外,虽然员工持有不少的股份,但是依然没有能够在公司决策上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在写大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中尤其突出。并为零散的员工集体建立能够表达意志的集合组织是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员工持股计划的缺陷之一。

三、中国高科技企业股合作制实践

高科技企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员工的技术力量在企业中的地位尤为重要,相反,生产资料的低成本容易获取在这里表现的尤为明显。甚至员工本人在环境稍差的地方依然可以独立进行生产。因此高科技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制度改革。

1、高科技企业关于股份合作的特点

如前面提到的,高科技企业主要的动力核心在于员工本身而不是生产资料,员工通过自己的智慧可以用价格低廉的生产资料创造极大的利益。也就是说,员工本身的地位提高了,话语权也提高了。高科技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生产效率,调动生产积极性,将自身的资产以股份的形式分给员工,将自身与员工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加速企业的发展。

2、以华为公司为例介绍中国高科技企业股份合作制的实践

华为公司作为我国的新兴高科技企业,其管理模式和发展都是备受关注的。华为的股权合作制度主要是其‚内部股‛制度。下面进行相关介绍。

华为的内部股制度对吸引人才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过去华为有种‚1+1+1‛的说法,即员工的收入中,工资、奖金、股票分红的收入比例是相当的。而其中股票是当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来进行派发。

一般是用员工的年度奖金来购买。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还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公司会贷款给员工。而员工也是很乐意于这种贷款。因为,分红的比例历年以来都保持在70%的高位。

《华为基本法》第十七条、十八条关于知识资本化、价值分配的形式有所论述:‚我们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一方面,普惠认同华为的模范员工,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将不断地使最有责任心与才能的人进入公司的中坚层‛、‚华为可分配的价值,主要为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机会、职权、工资、奖金、安全退休金、医疗保障、股权、红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

华为员工拿到股权的程序大致是这样的:每个营业年度公司按照来公司工作的年限、级别等指标确定每个人可以购买的股权数,由员工拿着现金到一个叫资金事业部的地方去登记购买,一块钱买一股。公司要求员工在一份文件上签名,但文件只有一份,签完名后立即被公司收回。在员工眼里,在这张纸上签字是购买股权的一个必然程序,不签就没有股权。员工交完购股款后并不会拿到通常意义上的持股凭证,每位员工具体的股数都由公司备案存档,员工只允许从股权登记名册上抄下来自己的股权数。

华为也曾发过股权凭证,分别是在1995年和1996年。据说当时的华为为了规范股权发放,给当时的员工发了一个叫‚员工股金情况书‛的东西,上面记载着工号、姓名、拥有股金数目等内容,盖的公章是华为资金计划部和资金部。但此后,公司就再也没有发过任何持股凭证。

3、中国高科技企业股份合作的得失

除了上述提到的华为,今年来中国新兴的各大网络公司科技公司都有相应的股份合作的尝试。在他们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尝试的一些得失。

优势方面,这些公司在将生产资料分给员工的同时,也起到了笼络高科技技术人才的目的。员工持有的内部股,不仅增加了员工的收入,同时使得员工与公司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元老级的高科技技术人才,他们对于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他们也拥有更多的公司股份,甚至作为公司有一定话语权的股东出现。公司的生死存亡对于他们也十分重要。这极大促进了我国新兴高科技公司的发展。

劣势方面,由于制度体制不健全,在发生一些纠纷的时候,股份合作制度反而会引起公司发展,比如华为公司的原始创始人离开公司之后因为利益问题将华为公司告上了法庭。这说明我们对于高科技企业产权制度革新的建设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在进一步建设股份合作制度中进行实践探索。

四、关于高科技公司产权制度的想法

1、高科技公司产权股份合作制对公司与个人发展的影响

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时代,我认为股份合作制是任何一个高科技企业想要发展的必经之路。正如上文分析到的,在以科学技术人员为核心的高科技公司中,股份合作制可以恰当的笼络人才,将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绑定在一起,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可能目前员工与公司掌控者之间的地位依然不够对等,但随着股份合作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拥有尖端技术的员工将以一种合作式而并非雇佣制的平等地位进行公司发展。

对于员工个人来说,通过参与股份合作制度,自身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而且这些收益的多少,完全取决于公司发展状况,公司已经不是剥削自己的工具,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自己私有财产的一部分体现。这样从心态和地位上都会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就像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一样,利用集体与个人的结合实现了共同富裕。

2、从高科技公司的股份合作制看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建设

从理想状况来看,高科技公司的股份合作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马克思对于重建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的设想,尤其是后期员工将以平等的身份与投资者合作共同富裕的阶段。因此高科技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建设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设性建议。首先,通过股份制的办法真正将生产资料分给员工,而不是利用这一手段剥削员工是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的股份制的明显区别。因此这是个人所有制重建中的重中之重。把握好生产资料个人所有的程度与方式是这种方案成功的关键。从经验来看,改革股份制是一种不错的手法,为了真正的建设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我们还应建设第三方机构来负责监管生产资料的股份化,确保生产者的分红利益不被侵占,避免资本家恶意圈钱的行为等等。

其次,真正的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的精髓不只是将生产资料个人化,更重要的是给予员工与其所占生产资料成比例的话语权与决策权。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所以制度方面来说,我们应从法律层次上健全帮助员工发表话语权的组织,帮助他们行使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

从企业发展也可以看到国家发展的缩影,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作为个体对与国家的发展更加的重要,这正是建设马克思设想中的社会主义下的个人所有制的绝佳机会。

从经济与政治地位上加强以人为本的概念,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制度建设是建设我国个人所有制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卫兴华《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观点》刊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李玮,张雯雯《析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刊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3】匿名《员工持股计划调查》百度文库 【4】匿名《华为员工持股计划研究》百度文库

推荐访问:论文 毛概 毛概论文2000字范文 毛概论文3000字 兰州大学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选题方向 毛概的论文 毛概论文范文文库 毛概论文范文参考1000字 毛概论文3000字左右2021 毛概论文2000字范文2020 毛概论文字范文3000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