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县级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心得体会范本六篇

县级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心得体会范本六篇

时间:2023-09-08 16:11: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级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心得体会范本六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县级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心得体会范本六篇

县级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心得体会6篇

第1篇: 县级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心得体会

虚心学习 认识差距

邢玉桂

沈书记的讲话明确了目标,鼓舞了斗志,振奋了人心,房县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目标宏伟,任务繁重,要实现既定目标,第一位虚心学习,认识差距,转作风,促发展。

通过认真学习讲话精神,我深深的认识到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当前开展的“学经验、找差距、转作风、促发展”活动,首先要求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解放思想,认真查找工作思想上的不足与差距。解放思想就是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的促进事物的发展。通过这场活动我们应该破除旧的思维,树立科学观念,以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为促进工作的全面有序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要求我们针对思想上的差距及工作中的不足,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从而促进工作的发展。在活动中重点开展“项目大攻坚、环境大提升、矛盾大排查、作风大整顿”,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通过开展活动,学习先进,查找差距,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营造比拼发展的浓厚氛围;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只有把自己摆进去,才能真正找出自身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只有把问题找出来,才能使自己取得进步;
只有与工作目标挂起钩,才能创造出新的业绩;
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检验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成果。

通过认真学习讲话,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解放思想,一是要树立服务思想,能够认识到自身是窗口单位,从思想上先做到服务高标准、严要求;
二是要有责任感、使命感,树立主人翁意识。通过比拼对照,自己要有紧迫感,感不上的危机感,怕落伍的失落感,愧对人民的责任感。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通过这次“学经验、找差距、转作风、促发展”活动,真正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找准差距,改进作风,真抓实干,跨越式发展,真正做到在解放思想中查找问题,在查找问题中更新观念,在更新观念中转变作风,在转变作风中真抓实干,在真抓实干中跨越发展,以思想的大解放和作风的大转变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以思想解放的新成效,干部作风的大转变,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2篇: 县级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心得体会

县域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篇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心得体会】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心得体会

根据组织安排,我于2012年x月x日至x日参加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讲课,与学员们进行了讨论交流,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进一步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结合xx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作了深入思考。现结合工作实际,就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的单元。没有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实践证明,唯有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发展的先导,突破制约发展的条条框框,才能推进县域经济大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面对各县市激烈竞争、你追我赶的严峻形势,需要我们继续深化对市情、省情和国情的认识,继续深入研究转变发展方式、产业发展突破、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树立事在人为、关键在我的能动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求我们必须坚决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奋发图强的观念;
坚决破除因循守旧、狭隘封闭的思想,牢固树立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观念;
坚决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牢固树立做大产业、做强实业的观念;
坚决破除惧怕困难、畏首畏尾的思想,牢固树立敢想敢干、敢于负责的观念;
坚决破除盲目攀比、急功近利的思想, - 1 -

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观念。特别是在突破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要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要把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创造业绩和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结合起来,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推动改革的大突破、经济的大发展。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求我们必须把队伍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提高各级干部领导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进一步增强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公平、公开、公正、民主选任干部。创新工作机制,在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艰苦地方发现干部、识别干部、锻炼干部、培养干部、选拔干部,努力形成领导在一线服务、队伍在一线工作、干部在一线成长、党性在一线锻炼、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实践的工作局面。要以市委党校和党员示范培训基地为主阵地,充分整合利用各类资源,创新学习方式,完善学习制度,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大规模深入开展干部培训,有效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要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借外智、用外脑,重点解决我市人才急用和紧缺的问题,缓解全市对高层次紧缺人才的需求;
对一些重点项目、新兴项目不拘一格引进人才,放宽引进渠道,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机制。“对内”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选派干部到省内外发达地区挂职学习,不断完善工作方式方法,把一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智慧集中起来,凝聚成xx加快发展、- 2 -

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强化各级各部门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比学赶超”的激励机制,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强化作风建设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前提和保障。面对文 摘:县域经济发展心得体会)在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容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完善综合执法体系,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要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障碍,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纵观当前形势,xx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迎来了重大契机。蓝图催人奋进、机遇稍纵即逝,加快发展、时不我待。我们必须牢 - 3 -

牢把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聚集,是锻造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质和量全面提升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市仍面临着农业基础薄弱、工业规模不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

一是要做特农业。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立足现实基础,依托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优化老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优势特色产业的培植壮大,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流通中心。积极引进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稳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强有力的产业化组织体系。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打造一批名优特色品牌,提升产业效益和竞争力。

二是要做强工业。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不动摇,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手段,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具有xx特色、符合市情的新型工业化。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用活、用足中央、省、州对园区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4 -

大力推进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采取横向联合、纵向延伸、多种经营、混合兼并等方式延长产业链。鼓励和支持企业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增加附加值,提高自主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工业产业低成本、超常规、高效率发展。

三是要做活现代服务业。要充分利用和挖掘xx自然、历史、民族文化资源,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突出绿色生态、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等特色,加大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力度。扩大旅游宣传推介,强化品牌战略和文化营销,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设计和开发旅游产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区域旅游互动。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保持适度的房地产开发规模。大力发展商贸、餐饮、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把xx打造成为区域性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

五、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统筹城乡发展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既是一个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过程,更是一个使城乡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过程。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和重要载体。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指示精神,以完善城市功能、凸显民族特色、增强现代城市气息为着眼点,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大力推进道路骨架通畅工程,改善城区道路交通条件,构筑城市组团间的便捷、快速通道。加 - 5 -

【篇二:县域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虚心学习 认识差距

邢玉桂

沈书记的讲话明确了目标,鼓舞了斗志,振奋了人心,房县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目标宏伟,任务繁重,要实现既定目标,第一位虚心学习,认识差距,转作风,促发展。

通过认真学习讲话精神,我深深的认识到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当前开展的“学经验、找差距、转作风、促发展”活动,首先要求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解放思想,认真查找工作思想上的不足与差距。解放思想就是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的促进事物的发展。通过这场活动我们应该破除旧的思维,树立科学观念,以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为促进工作的全面有序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要求我们针对思想上的差距及工作中的不足,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从而促进工作的发展。在活动中重点开展“项目大攻坚、环境大提升、矛盾大排查、作风大整顿”,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通过开展活动,学习先进,查找差距,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营造比拼发展的浓厚氛围;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只有把自己摆进去,才能真正找出自身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只有把问题找出来,才能使自己取得进步;
只有与工作目标挂起钩,才能创造出新的业绩;
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检验出我

们学习和工作的成果。

通过认真学习讲话,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解放思想,一是要树立服务思想,能够认识到自身是窗口单位,从思想上先做到服务高标准、严要求;
二是要有责任感、使命感,树立主人翁意识。通过比拼对照,自己要有紧迫感,感不上的危机感,怕落伍的失落感,愧对人民的责任感。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通过这次“学经验、找差距、转作风、促发展”活动,真正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找准差距,改进作风,真抓实干,跨越式发展,真正做到在解放思想中查找问题,在查找问题中更新观念,在更新观念中转变作风,在转变作风中真抓实干,在真抓实干中跨越发展,以思想的大解放和作风的大转变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以思想解放的新成效,干部作风的大转变,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篇三:乡镇关于县域经济学习心得体会】

读书班学习心得体会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很荣幸参加**县第一期读书班,在此次读书班学习期间,***主席的“新常态下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专题讲座,对如何加快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了详细而且生动的阐述,让我对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现我对新常态下如何加快我镇经济及社会发展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新常态下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1、用规模化做新做强工业经济。

工业的发展要走集约化、区域化发展思路,也就是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工业发展的集约化、区域化符合工业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工业园区的发展既能够加快产业聚集,也有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服务,还可以节约利用土地、减少环境污染。在工业园区发展基础上要注重引领企业的培育,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切实提升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大力实施“零土地”招商策略,进一步完善项目联系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和协调服务机制,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2、用现代化做精做优农业产业项目

我国农业的发展始终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

收入的双重责任,因此要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发展现代农业,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改善农业科研的创新环境,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高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产业经营水平。持续做好***村、***村、***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
做好千亿斤粮食生产项目,持续完善6个标准化水果产业示范园建设,持续推进标准化蔬菜产业示范园4000亩建设。

3、用制度化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必须搞活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向优势产业、重点区域集中。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政策,规范流转程序,加快流转速度,因地制宜地探索“散户出租、企业承包”、“集体转包、大户经营”、“带地入社”、“以地入股”、“以承包地换保障”、“以宅基地换住房”等路子。建立利益保障机制,解决好流转利益分配的问题,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做好信息发布、典型宣传等工作,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新常态下统筹协调,全力建设美丽乡村

1、做优经济规划,完善基础设施。

要坚持“富规划、穷开发”的原则,在规划上高水平、高标准,舍得投入,在开发上厉行节约,把钱花在刀刃上。坚持“求

精不求大”的原则,树立精品意识和适度超前意识,加强建设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要突出抓好城镇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坚决整治脏、乱、差的问题。加大集镇建设投入,着力加快***村2500亩综合体开发建设进度,加大对全镇小二型水库整治力度,通过小农水建设优化农村水资源分配。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宅基地置换流转,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完善集体经济壮大、村企结对共建的体制机制,加强项目化、输血型和造血型帮扶工作,整体提升城乡发展水平。

2、做细监管角落,规范城镇管理。

加大对城市二类街道的监管力度,组织城市专管员分布各街道进行值守,对二类街道中存在的车辆乱停乱放、垃圾随意乱扔、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强力整治,坚决遏制脏乱差现象,让城镇形象更美好、群众生活更舒适。加大土地长效监管执法力度,对辖区内的违法占用一般农田、基本农田做到零容忍,决不让一起违法占用耕地事件发生。严格落实个人建房审批管理,做好各村宅基地整理与复耕验收工作。加强对违法建筑的打击力度,会同房管局、国土局等职能单位定期对违规修建、搭建的房屋进行合法拆除。

3、做深环保思维,增强生态文明建设。

牢固树立“抓生态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竞争力”的理念,着眼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生态持续领先。强化林业生态体系,严厉打击毁林开垦种植花木现象,完善

山林护林员、救火队伍和设备设施建设,健全森林消防工作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村庄整治提升改造,保证村村有垃圾池、村村有保洁员。不断提高****景区道路两侧绿化面积,继续优化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提高沿江、沿路、沿线绿化水平,完善生态屏障,促进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全面改善。

三、新常态下保障民生,持续提高百姓福祉

1、着力多渠道保障富民增收。

着眼富民优先,多渠道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力度,采取搭建平台、政策扶持、优化服务等举措,培育发展经济帮扶队伍,引导更多的群众走自主创业、自我经营和社会能人帮带的致富道路。积极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保障低收入群体增收,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着力高覆盖完善保障体系。

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城乡一体、推进制度接轨为方向,积极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所有居民全覆盖、从基本保障向更高水平保障跨越,稳步提高保障待遇和水平。逐步提高公共财政在民生保障上的投入比重。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并逐步扩大康复救助范围。优化社会救助机制,落实对全镇低保户、边缘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的政策补助,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3、着力全方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着眼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推进优质公共服务的普及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升义务教育教育质量;
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完成城北中学改扩建工程。深化农村卫生室提升工程,加大疾病预防、公共卫生防控力度,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加强计卫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不断强化卫生健康优生优育先进科学理念。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加强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和社会养老设施,基本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导向的多元化养老新格局。

第3篇: 县级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心得体会

三一文库(>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的基础上,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阐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性和整体性,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它不是对发展过程的某些领域或某些问题的个别解释,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基本规律的全面把握。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以更加系统的思想方法来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实践,将发展所包含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口、资、环境等各方面内容作为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系统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形成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
  理论于实践,丰富的实践形成丰富的理论。我国经济社会及其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决定了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丰富性。科学发展观既是对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社会实践需求的产物。这就是: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正是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使科学发展观具有了统领全局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归根结底体现在它的创新性上。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不仅在于它具有内容的新颖性和认识的深刻性,而且更在于它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原则相结合,实际上就是将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结合,这是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而实现的重大理论创新。
  对发展的核心价值的认识深化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原则,表明我们党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科学: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创造物质财富也是为了人的发展;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发展的意义在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也就是全体人民能够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分享物质文化发展的成果,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曾经指出,人受物的统治是一种社会异化现象,并提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是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强调“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强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坚持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党的重要奋斗目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明确要求,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思想,特别是在继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基础上,更为鲜明地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并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对发展目标和道路的认识深化
  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充分表明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然而,人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因此,发展目标应具有全面性,即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奠定了社会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一直致力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就十分强调统筹兼顾的重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同时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方面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探索。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不可否认,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局限,在发展目标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比如更多地强调经济发展、相对地忽视社会发展,从而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这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深刻论述。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调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其含义作出了更为明确的概括,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全面发展,必须在更高发展水平上处理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发展进程中矛盾的产生不可避免,而矛盾的不断解决又推动着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可以说是我国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同时又是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不断产生的时期。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同我国工业化的独特性相关。人类迄今为止的工业化过程经历了200年―300年,但所有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和不足1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近22%。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要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实现从传统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必然会面对人类工业化进程中曾经或者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且这些矛盾和问题会表现得更为集中。与此同时,我国的发展本身也会导致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利益格局不断调整问题,等等。因此,通过统筹各方面关系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和内涵。
  对发展的代际延续原则的认识深化
  人类近现代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工业化。工业化的根本性质,就是采掘和使用自然资(包括能)进行加工制造,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和社会结构会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发展经济,必然会消耗资和影响环境。但问题是,地球上的资有限,许多资不可再生,环境破坏超过一定的限度是不可恢复的。所以,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体现了在发展问题上的长远眼光和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崇高追求,是遵循发展的代际关系原则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了最具长远眼光的论述和设想。他们不仅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的剥削,也批判资本主义对自然的掠夺,进而对人类发展与资环境的关系作出了精辟论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作出了科学预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可以说就是对社会永续发展的经典描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怀着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希望通过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国家。但由于对客观规律认识不够,特别是对经济建设与人口、资、环境的关系缺乏科学把握,结果出现了国民经济以及人口、资、环境严重失调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不仅认识到发展经济是中心任务,也认识到发展经济必须同人口、资、环境相协调。在这一时期,我国开始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当经济发展特别是过度开发造成资环境严重破坏时,我们党果断采取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是,为了把过去失去的时间抢回来,让国家尽快强大起来,让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必须加快发展,因而更加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各地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以取得较快的发展速度,因而在资开发上实行“有水快流”的政策,加之有关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结果导致了比较严重的资浪费和环境破坏现象。正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建设资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我们坚持发展的代际延续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现实路径。
  
  

第4篇: 县级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心得体会

“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将面临深刻变化

盛朝迅

【期刊名称】《中国发展观察》

【年(卷),期】2019(000)021

【总页数】4

“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既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冲击,也面临着国内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的挑战。同时,我国在超大规模市场、要素供给、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也有一些有利条件和因素,将会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革,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将对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多变急变,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多出迭出,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涌动躁动,全球投资贸易格局、科技创新格局、金融货币格局以及元治理体系等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从更深层次上来看,最大的变局是中美两国竞争合作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已经明确把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者。中美经济关系从合作为主、竞争为辅转向了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新格局。中美之间的全面竞合将成为贯穿“十四五”甚至更长历史阶段的大概率现象,这既对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格局带来重要影响,也给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一是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造成外需增长难度加大,拓展内需市场将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受贸易保护主义、经贸摩擦等因素影响,外需紧缩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常态。出口紧缩与国内去产能、去杠杆等产生叠加效应,将给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较大压力,部分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地区、园区和企业面临的转型压力和风险加大。与此同时,依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拓展内需市场空间将成为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二是发达国家对我国芯片、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卡脖子”技术的封锁力度加大,在加大我国产业链安全风险的同时,也为我国关键领域技术突破提供机遇。根据《科技日报》(2018)梳理的3 5 项“卡脖子”技术清单,我国在光刻机、芯片、操作系统、触觉传感器、真空蒸镀机、航空设计软件、微球、核心算法、锂电池隔膜等基础零部件、关键材料、先进工艺、产业技术等基础领域与国外差距较大。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的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一旦发达国家“断供”,将对我国产业链安全带来巨大风险。着眼于建立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将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加大提高研发创新投入力度,全面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研究实施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可替代性措施,力争在自主可控方面实现突破。“卡脖子”技术进入集中攻关期,将会为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创新引领提供更多可能。

三是部分产业外迁或转移步伐加快,对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为我国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参与国际分工提供契机。受发达国家推动再工业化,部分新兴经济体加快制造业发展等“两头挤压”以及中美经贸摩擦、国内制造业成本快速上升、环保约束强化、“脱实向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等传统产业领域出现了部分企业加速向外转移的现象。部分跨国企业开始订单转移或考虑产能外转,布局新建海外工厂,对我国制造业稳固产业链带来一定冲击。同时,一些要素成本驱动型产业链的外迁为国内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腾笼换鸟”的条件,使得经济发展的空间资源和要素资源得到更加优化配置。一些企业推进全球化布局和经营,是成长为跨国性大型集团的运营需要。此外,通过对产业链两端的原料资源、设计研发资源、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资源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垂直延伸和掌控,有助于构建以我为主的优势产业供应链,带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四是国际经贸规则调整步伐加快,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也迎来新的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规则调整压力加大。一方面,我国在降低关税、开放市场、保护知识产权、削减国有企业补贴等诸多方面将面临来自美国的高标准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同步面临其他发达经济体效仿美国提出的类似“公平贸易”的要求。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结构和规则进入调整变革期,“华盛顿共识”的影响力渐失,G 2 0 取代G 8 成为全球宏观政策磋商和协调的核心机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拥有了表达意见的合法渠道,全球经济治理从原有的西方治理模式开始转向由发达国家主导、新兴经济体参与的“东西共治”模式,客观上也为我国由国际经济秩序的被动接受者向参与塑造者转变,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有序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创造了重要的历史性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科技和创新要素支撑

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类发展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健康、智能、品质和便利,这与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基本一致,更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要素支撑。例如,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突破和广泛应用,数据正在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促进智能制造、创新设计等新的制造模式以及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新的商业模式快速发展。生物技术正在进入产业化阶段,基因组学、再生医学和合成生物学技术正以比“摩尔定律”更快的速度发展,生物技术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创新技术集群之一,向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广泛渗透,正引发产业发展深刻变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经济性不断提高,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大幅提高,2018年已达到26.3%,比10年前提高超过10个百分点,成本却大幅下降,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绿色复苏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先进制造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特别是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正驱动工业经济由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深度拓展。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绩显著,产业各领域各环节的技术突破进一步加快,部分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胰岛素、青蒿素、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实现了产业技术水平由“跟跑”为主向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转变。以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兴号为代表的高速动车组整车性能及关键系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5 G 必要性专利数量全球第一,人工智能算法不断创新迭代,具备引领全球的坚实基础。生物医药领域实现局部突破,青蒿素抗虐机理研究、抗药成因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量子保密通信、超级计算机、载人航天、射电望远镜、北斗导航、深空深海深地深蓝探测等领域成果丰硕。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竞争格局正在从梯队追赶转化为局部同台竞技,许多重大创新处在世界攻坚突破前沿,许多重大问题需要独创研究解决,追随者开始向领路者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创新支撑越来越强。

供给结构和要素优势加快转换,将会增强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丰富资源优势,大力促进加工贸易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带动了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一大批行业的发展。随着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削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工程师红利”转变,我国产业发展将向更多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行业将不再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而人力资本投入则会明显增加,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上升,机器替代人工进程加快,品牌、专利、研发、设计、科技、信息网络、软件、数据库等知识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将发挥更大作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重要的基础条件。

一是大力培育知识资本竞争优势有望催生大数据、软件、教育培训等产业新增长点发展。大力培育知识资本竞争优势,实现竞争优势转换,我国制造业将向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人力资本投入会明显增加,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上升,将会催生软件、大数据和教育培训等产业新增长点发展。

二是大力培育技术竞争优势有望催生研发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专利交易等产业新增长点发展。加快培育技术竞争优势,我国技术研发投入将显著增加,带动科技研发服务业及其相关的知识产权服务、专利交易、成果转化等行业发展。各种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新业态也快速发展,比如猪八戒网通过互联网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和创意服务,利用“众包”的方式转化商业价值,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众包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600万,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

三是积极培育资金密集优势有望催生新型金融、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产业新增长点发展。国家鼓励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并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天使投资给予税收优惠,也会助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倒逼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我国长期以来依赖的低成本、高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和效率低下,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为应对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产业,转换发展模式,将会推动“十四五”产业发展朝着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方向演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推动资源能源节约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所涉及的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和服务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预计到2 0 2 5 年产业规模可突破1 0 万亿元,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能源低碳化发展将会促进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催生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数据,到2025年,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有望达到5 万亿元左右,成为带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市场需求潜力的持续释放,将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当前,我国正处于需求结构剧烈变动的新时期,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等将会显著改变原有的需求结构,从而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超大规模市场正在成为我国新的比较优势。传统产业规模扩张主要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新的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则主要依靠在超大规模国家基础上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它将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可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结合,成为推动重大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的主要力量。

一是服务类消费占比明显上升将带动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近年来,我国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消费结构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升级,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工艺、性能变得“挑剔”,个性化需求、体验性需求、精神文化消费和品牌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客观上促进了文化、娱乐、教育等相关服务消费需求的扩大,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养老健康、休闲娱乐、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二是老年人口和婴幼儿这两类人群特定消费需求增加,将会催生出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 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20%,蕴含着巨大的养老服务和医疗健康服务需求。老年医疗保健、老年护理服务、老年休闲、老年旅游、老年教育以及老年用品开发等行业发展有望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全面二孩”等政策的调整带来的新生儿增加,将会带动母婴医药、奶粉等初生婴儿用品以及儿童服饰、家具、童车、玩具等市场需求增长,推动与儿童成长相关的动漫、婴幼儿教育等产业快速发展。

三是推动产品升级的机遇,人们对个性化、高品质、多样化产品需求增加,将有助于促进相关领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绿色健康的要求提高,将会给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发展,将会给智能化可穿戴设备、新型诊断仪器设备、健康管理等行业发展带来契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我国互联网新业态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网络租车等互联网新应用也加快涌现,正展现出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

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拓宽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

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需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持续深入推动改革开放,将会极大释放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大吸引外资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力度,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破除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这将有利于更好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效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在此基础上,新一轮深化改革的许多方面都会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解决产能过剩的矛盾,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加快推进基础和垄断性领域改革,放开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和电信等行业的准入限制和门槛,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形成行业内竞争的新局面,将有助于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有利于改变地方政府对卖地收益的依赖,减弱地方政府热衷发展房地产业的冲动;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利于打破金融部门的垄断地位,推进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增强金融企业支持、服务产业升级的作用;
加大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多种形式的混合经营,加快医疗、健康、教育、金融等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有利于金融、医疗、教育等服务业领域产业新增长点的形成,等等。

二是支持政策不断优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等,推动中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些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将会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以加快推动

WTO必要改革和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抓手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定和经济治理,加快推动与周边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合作,争取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大国、主要区域经济体和美欧发达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构建金砖国家大市场、新兴经济体大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大市场等,有助于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支持国内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5篇: 县级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心得体会

十九届五中全会知识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背景链接】

编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主要目的是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的方向和目标,体现着一定时期的任务和特点。比如,为实现工业化,从“一五”计划到“九五”计划,持之以恒地推进工业建设,完成了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任务;从“十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八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中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五”时期,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人民在物质文化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公报提出的六个“新”目标,包含着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目标的意思,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3.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4.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5.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6.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第6篇: 县级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心得体会

从衣食住行到健康医疗,从社会交往到文化娱乐等方方面面,我们感受着“十三五”时期发生的历史性变化。而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鼓催征,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的使命在肩,胜利在望但未全功,接力谋篇“十四五”,新发展任重而道远。立足“十四五”新“风口”,党员干部需要做的不仅是追寻风口,而是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风口”,因为我们都是乘风破浪的党员干部,要带着周边的人一起飞起来,当如此!
当好“头雁”,模范立起“中国标杆”。“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回顾2020年的来时路,从疫情防控到防汛救灾,一场场战役中,鲜红的党旗始终插在斗争最前线。中国经济三季度增速加快至4.9%,体现了强大的韧性,都是因为有着诸如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时代精神。黄大年立起“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奋斗目标,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用35年的坚守,让10多万山区群众摆脱世代贫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亲自挂帅,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人民至上”“我将无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行动生动诠释了“头雁”要义,在“风口”立起了催人奋进的“风向标”,让涉险滩、夺隘口、闯出一条条新路成为常态,点燃了人民群众梦想和希望的火种。
带上“智勇”,扎根基层“破茧成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作为新时代党的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党员干部唯有当好“追光者”“守护者”,敢于做梦、勇于试错,才能愈加让乡村焕发新光彩。从讲述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奋斗和拼搏图景的影片《中国合伙人》到《一点就到家》,从“走出去”到“走回来”,乡村振兴需要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当好群众心中的“主心骨”“守护神”。黄文秀将扶贫事业作为“心中的长征”,她用脚步丈量了土地,用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真正让群众感到温暖、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将“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民群众心里。那句“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朴实的话语,凝聚起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引领更多人争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攀登者”。
答好“期末考”,衔接做好“升学考”。“谋大事必先观大势,开新局必先知变
1

局。”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立足历史新节点,加快推进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抖音、快手、淘宝等云平台卖货,线上扶贫、线上招商、线上签约等工作新方式,农村环境建设、公共卫生事业改革、加强交通立法等网友“好声音”……将“发展是第一要务”作为整体构建、完善落实国家治理体系的行动指南,围绕增进人民福祉“风向标”,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热忱,逾9000万党员的每一分子,赓续发展党的伟大事业,当好人民“公仆”,当摒弃“事不关己”的心态,按下预期“提速器”,让蓝图擘画未来、愿景照进现实,启航耕耘“十四五”不负十四亿人民期待。
党员干部磨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硬功夫”,不能只是站在风口,更要创造一阵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努力让自己成为“风口”,甘当闯将,书写人生最美华章,方不负韶华。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和“十四五”规划即将启航之际,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打赢打好科技创新三场“战役”。
一要尊重规律,保持定力,打好科技创新“持久战”。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科技创新最重要的规律就是尊重实际、循序渐进。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没有捷径可走,不能简单地以是否能快速出成果、出成绩为标准评价科创工作成效,过分求快求成果只会导致“画大饼”“放卫星”,损害的将是整个科技创新生态。全社会要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包容心”来对待科研。唯有坚持实事求是,认清客观差距,把一张蓝图绘到底,以苦干实干精神,一颗钉子接着一颗钉子敲、一个脚印接着一个脚印走,才能让一个个小创新、小进步变为改造世界的无限伟力。
三要健全机制,完善服务,打好科技创新“转化战”。科技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效率、造福人类,一切科技创新成果都必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首先,要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法律法规保护力度和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厘
2

清利益分配机制,做到让科研人才(团体放心将成果投放市场。其次,要健全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改变过去科研团体与市场主体“两头说两头都不算”的尴尬局面,让更多主体多维度参与到科研成果质量评价全过程,充分发挥科研创新的推力和市场经济的拉力作用。最后,要简化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支付流程,加大政府资金引导激励,切实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推动重大科研项目和关键核心领域成果转化落地。
高质量发展具有针对性,是一个项目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工程部门要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在实际施工中坚持问题导向,剖析困境查找短板,以发现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勇于正视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1)在项目经理、总工、副经理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和项目质量计划中的各项目标和指标,负责好项目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3)参与本单位质量事故及不合格产品的分析研究会。(4)及时收集和报签各项工程的开工报告及质检资料。
(5)对各项在建工程进行严格检查、监督,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要求督促、指导施工,及时指出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6)配合驻地监理工程师对各种申请检验的隐蔽工程进行及时、认真、准确地检测,确保下道工序的施工,与监理联系办理有关检验签证工作。
(7)协助项目部领导开展质量教育工作和工程创优活动,负责收集、整理、编制质量检验评定资料,参加竣工文件的编制和工程交会。
(8)检查施工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整齐;
是否与工程进度同步,技术保证措施是否建立。
卢董事长在中交一公局集团机关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上提到,“既然在同一条船上,就得一条心、一个号、一个调,只要有本事,可以在集团公司这个新平台上尽展风骚。既然在同一条船上,就要在思想上忘记你过去的经历、你的职级、固守的经验,今天的思想要符合中国交建的整体要求、符合改革的要求、符合新集团的实践要求。”
【迈向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3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