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讲话(范本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6篇
第1篇: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各位专家的精心评审表示感谢,对各位专家对课题成果提出的建议性意见和看法表示认同,对各位专家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敬意。
各位专家对工业经济发展路径与思路主报告及三个子报告已经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认为,这份报告的分析基础是扎实的,从国内外宏观背景和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深入分析,深刻揭示了当前工业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三大矛盾:即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紧缺之间的矛盾、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与产业结构相对失衡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迫切需要与经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展路径是可行的,就如何破解上述这几对矛盾,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出发,着眼我市的现实基础和要素禀赋,给出了内部提升传统产业、外延拓展新兴产业的集约发展之路。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新颖的,我想在这里把它补充概括为“五个三”,即三个要求(增强企业内在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向(纺织产业要加快提升,机械装备与新型医药产业要努力壮大,技术密集的新型产业要大力发展);以及建设现代纺织、机械装备、新型医药三大支柱产业;构筑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属加工三大支撑产业;实现工业经济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三大转变。这份报告提出的措施是很有针对性的,从政府导向服务、企业主体提升、生产性服务组织协同三个层次构建起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力三角。
下一阶段,工业经济的发展要围绕报告提出的路径和思路,着力于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创新发展是工业经济发展今后的主题。前段时间,基础重化行业和电子信息业成为经济增长热点,我市对是否发展基础重化业也出现了一些争论,可以说这份报告也给出了解答,要解决产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如果走发展当前增长和效益潜力大的基础重化产业,对于有了原始资本积累的企业而言,资本门槛的影响不大,但我市的区位条件决定了无法克服能源和基础性原材料的制约,也无法满足“大进大出”的物流要求,重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资本基础,但缺乏区位和资源禀赋,只能有选择的适度发展;从现实出发,应着力发展的是具有一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即高加工度化的产业,主要精力要放在现存产业特别是纺织业的提升上,同时创造条件发展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
第2篇: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精)党课讲稿:坚持用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最新)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总要求,吹响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冲锋号,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赋予中央企业的重大使命,也是我们这代央企人必须肩负起的历史重任。一流企业需要一流党建,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企业。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党建质量重要论述,切实发挥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转化成引领和带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保驾护航。
着力提升党的政治建设质量,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锋阵地,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政治保障
党的政治建设质量管全局、管根本,如同建设工程地基,直接决定党建大厦整体质量。抓中央企业党的政治建设质量,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央企业、国有资产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国企党建会两年多来,国资委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贯往深里走、实里走、心里走,引导中央企业党员干部职工从这个伟大思想中汲取破解国企改革发展难题的答案、钥匙和方法,确保中央企业始终成为我们党长期执政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最可信赖的基本队伍。
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伟大征程上,我们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落实“两个维护”作为首责,把听党话跟党走作为天职,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狠抓政治建设质量。要做思想武装的表率,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央企业大学习大普及大落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做维护核心的表率,引导党员干部职工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的全局高度,深刻领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党的政治命脉,是时代的需要、事业的需要,是亿万人民共圆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幸福所在、期望所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做让党放心的表率,牢记央企责任,当好基本队伍,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坚决扛起深化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光荣使命,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国企改革发展宏伟蓝图破浪前行。
着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打造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大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把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要求。新修改党章明确,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据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这些都旗帜鲜明地表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国有企业没有例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这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过程中的伟大创造,也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始终保持国有企业基业长青的制度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国企党建会两年多来,国资委党委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推动中央企业落实“党建进章程”、党委(党组)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企业决策重大事项前置程序,使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上有规定、程序上有保障、实践中有落实,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伟大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一以贯之”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坚持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与董事会“战略管理、科学决策、防控风险”有机统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有机统一,加快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要把握好两者关系,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缺一不可,既要使党委(党组)有效发挥领导作用,其他治理主体自觉维护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权威,确保党组织意图在企业重大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
党委(党组)也要尊重其他治理主体,维护董事会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避免直接成为生产经营决策和指挥中心。要完善制度设计,明确党委(党组)对企业全局工作的把关定向作用,根据不同类型决策事项,分别赋予党委(党组)决定权、建议权、监督权,推动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要总结好实践经验,鼓励企业结合实际,加快探索既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着力提升干部队伍建设质量,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组织保障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按照国企领导人员“20字”标准,选好用好管好这支队伍,对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国企党建会两年多来,国资委党委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按照“政治家+企业家”标准,着力培养管企业的政治家和讲政治的企业家。更加注重选人用人政治标准,考察使用干部首先看政治表现,看忠诚、看干净、看担当。政治不过硬、德行有问题、廉洁不过关的坚决不用,已在领导岗位的坚决调整下来。更加注重强化班子整体功能,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核心主业,一企一策合理搭配领导班子,大力选用经过重大工程、急难险重任务历练的优秀骨干,着力解决专业趋同、经历相仿等问题。更加注重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用好经常性谈心谈话和领导人员综合考评结果,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做到教育引导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纪律约束有硬度。
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伟大征程上,我们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先手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专业精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在培养企业领导人员方面下功夫,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总目标,抓紧建立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和正向激励“五个体系”,为更多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干事创业提供体制机制保证。在培育优秀年轻干部方面下功夫,着眼于今后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重点掌握一批德才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有计划选派到重要改革领域、市场开拓前沿、经营困难企业、重大专项工程历练成长,确保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后继有人。在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方面下功夫,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指示,完善激励约束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发企业家精神、体现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企业家撑腰鼓劲,让企业家干事创业激情充分迸发和涌流。
着力提升基层党的建设质量,打造党在经济领域执政的坚强堡垒,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夯实基层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央企业党的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企业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直接关系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国企党建会两年多来,国资委党委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连续实施中央企业党建工作落实年、质量提升年和基层党建推进年三个专项行动,着力破解长期困扰基层党建“老大难”问题。中央企业集团配备主抓党建工作的专职副书记,党务部门达到平均编制,按在岗职工人数1%配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按职工工资总额1%保障党组织工作经费,基层党务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推动基层党组织设置“应建必建”、按期换届“应换尽换”,涌现出以中船重工英雄群体、国家电网张黎明等为代表的一批时代楷模,成为推动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伟大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聚焦基层抓党建、抓好党建强基层、建强基层促发展,紧紧扭住党的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三基建设”不放松,不断推动中央企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夯实基本组织,持续抓好基层组织覆盖,着力构建以境内独资全资控股企业为“主体”、境外单位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为“两延”的党建工作和组织覆盖体系,推动基层支部真正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要建强基本队伍,全面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党员职工“三支队伍”建设,深化“双培养一输送”,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输送到重要岗位,让党员教育管理更好融入生产经营、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要健全基本制度,对照《党章》及《准则》《条例》等党内基本制度,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以及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党组织特点,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措施,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成为每个组织、每名党员的“硬约束”,不断夯实发展壮大中央企业的基层基础。
着力提升党风廉政建设质量,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这个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历经重重挑战,克服种种艰险,取得的重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国企党建会两年多来,国资委党委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反腐惩贪,中央企业实现巡视巡察全覆盖,严肃查处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严厉惩治一批“一把手”重大腐败案件,严格追究一批“两个责任”不落实问题,坚决斩断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利益链条,纠正过去许多被认为不可能消除的痼瘴顽疾,党风企风为之一新。中央企业全面从严治党民意调查显示,职工群众全面从严治党满意率达94.28%,对遏制中央企业腐败现象表示有信心的达95.6%。
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伟大征程上,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突出重点削存量、零容忍遏增量,努力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把工作重心放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等重大案件上,对党的十九大后依然不知敬畏、胆大妄为的腐败分子,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要持续抓好政治巡视巡察,统筹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式巡视和“回头看”,聚焦政治立场政治生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督促巡视单位整改销号,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要不断完善三不腐体制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通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健全权力约束机制,强化内部流程控制,推进纪检、监察、巡视、审计“大监督”格局建设,不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坚决夺取反腐败斗争新胜利。
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全部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党建工作做实就是生产力、做强就是战斗力、做细就是凝聚力。我们要牢固树立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认识,大力弘扬抓党建从生产出发、抓生产从党建入手的光荣传统,坚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中央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力;
聚焦应对经济增长压力、深化国企改革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带动力;
聚焦国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急难险重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号召动员力,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保证,以实干实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第3篇: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书记在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一年一度的学校发展战略研讨会。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就学校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思路与大家作一讨论,以期更好地谋划中学的未来。 每个成功的大学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思路。中大在“十五”期间历经的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因为学校找到了适合当时情况的发展思路。当前,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具创新性的思维、更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去深入思考我校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问题,以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思路内涵很广泛,这里仅涉及发展路径和工作思路的讨论。 一、新时期学校的发展路径 在上学期的教代会上,校长提出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即:“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力争到2024年建校一百周年时,把我校建设成为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提出这样的战略目标,不仅必要、也是可行的,是基于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我校内、外部环境客观分析基础上所作出的正确判断。 目前的中学,可谓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期。所谓“天时”,就是中国的崛起,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所谓“地利”,就是我校所在的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学术需求。所谓“人和”,就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全校师生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已初步形成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天时”、“地利”是外因,“人和”则是内因,有了这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我们的目标是一定会实现的。 从我校上述内、外部环境,使我想起了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仅用了不到100年的时间就迅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目前,它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院以及主要的专业学院基本上都在全美大学的前5名之列。斯坦福大学发展和成功的办学经验对我们学校是颇有借鉴意义的。有学者总结其成功原因有三:一是“天时”。斯坦福大学的发展遇上了当时美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二是“地利”。斯坦福大学地处美国经济增长快速发展的西部“阳光地带”,所在的国际大都会旧金山,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三是“人和”。斯坦福大学具有一流校长和一流师资,还有着优良的校园人文环境。正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因素,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地区有着良好互动并出现“双赢”的局面。一方面斯坦福影响了硅谷和塑造了硅谷;
另一方面硅谷实际上也在塑造着斯坦福。现在的硅谷早已不是斯坦福硅谷,但是,作为一个独特的高科技社区,它拥有斯坦福并为斯坦福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世界性平台。 上述三者与我校相比较,颇有相似之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斯坦福大学学科优势也不仅仅在于工科,该校的人类生物学、植物学、物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与管理学、医学等学科都堪称世界一流,其学科布局和我校也具有可比之处。 斯坦福大学校长把该校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坚持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及其学科发展特色;
第二,始终把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看作是学校的主要任务;
第三,将学术自由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
第四,建立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密切合作联系,在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中实现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并培养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人才;
第五,坚持研究的开放性和内在发展的逻辑性,把握机遇、不断创新。 上述斯坦福大学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在研究学校未来发展时认真思考和借鉴。当我就这次会议发言征求部分院长、教授意见时,有院长和教授提出,中学要努力成为“南中国的斯坦福”、“中国的斯坦福”。我理解这是中大人对中学未来的热切期盼和对学校发展有十足信心的表现。 为了实现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基于未来形势的分析,借鉴相关的经验,我们必须选择“强特色、重内涵、更开放”的发展路径。如果大家能够对这个基本问题达成共识,我想同志们在思考学校的发展思路时就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基础。 、强特色 特色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特色是高校赢得社会关注、获取丰厚资源的重要因素;
特色是高校参与竞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毫无疑问,没有特色的大学无法成为高水平的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打造“特色大学”。大学特色建设最重要的是办学理念和学科特色、专业特色与课程特色建设。 为了进一步凝练学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学科特色,希望在座的院长们围绕以下问题认真分析一下自己所在的学科:该学科方向是否是本校的学术研究强项,是否体现了本校特色?该研究方向是否明显领先于其他高校的同类学科,相对地位明显?该学科方向是否在本学科中具有重大突破的可能,能够推动并带动其他相关研究方向发展进而占领学科的制高点并具有国际影响?该学科方向是否体现行业或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所需? 中大要自立于国内强校之林,以特色脱颖而出,至少在三方面需要进一步彰显特色:在学科建设上,要有一批学科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足够的显示度,在同行的心目中具有较为稳固的“不可替代性”或“唯一性”;
在人才培养上,要有明显的中大品牌的亮点;
在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环境优势,更加具有现代大学制度的特色,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重内涵 注重内涵发展是高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一个必然选择,是中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外延拓展是发展,内涵发展则是更重要的发展,是更富有实质内容,也往往是难度更大的发展。注重内涵发展,需要我们在学校“十五”期间外延拓展和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校各项资源的优化整合,更加关注学校的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率,更加关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更加关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更加关注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能说提内涵发展,就可以四平八稳没有紧迫感了;
内涵发展是着重练内功,着重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内涵发展不能急功近利,眼睛不能仅盯着表面上的“政绩”。 、更开放 世界上越是一流的大学就越是开放的大学。中学从创办之日起,就是一所开放的大学。现在我们提出更开放,一方面是指要更加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加强与行业的联系;
另一方面则指要更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和科技竞争,以提升学校的实力水平和在国际上形成更大的影响力。 二、新时期学校的工作思路 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已经明确,前面也提出了“强特色、重内涵、更开放”的发展路径。为了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对学校新时期工作思路的基本构想是:贯穿一条主线;
遵循两个理念;
发挥三大优势;
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突出做好五项重点工作。 贯穿一条主线 这条主线就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归纳起来,正如周济部长所说,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人才为本。换句话说,要切实树立学生和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善待学生、尊重教师,把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首要考虑因素;
要努力创造人才聚集和成长的良好环境,让学校的各类人员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推动学校新的发展。 遵循两个理念 1、教学与科研并重。作为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搞好教学工作天经地义,但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同样不可忽视。这两方面都是高水平大学、研究型大学的应有之义。我们应始终如一地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理念,真正形成全校上下既重视教学又重视科研的良好氛围。作为大学的附属医院也同样,在目前规模有了较快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更加关注教学、科研工作。 2、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这是学校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和提升的重要经验;
是体现学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凸显学校特色的办学之路;
是学校能够持续发展提升的基本保证;
是学校必须始终不渝坚持的办学方向。 发挥三大优势 1、伟人建校优势。中学是亲手创办的,具有80多年历史、闻名中外的名牌大学,在中国近代革命和教育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我校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与“”和“Sun Yat-Sen”的校名息息相关,这是先贤留给我们的财富。的理想和事业,今天仍为中国人民所继承、发展和光大,在中国,只有我们学校作为先生手创的大学才有这种伟人建校的“殊荣”,我们要格外珍惜学校这一特有的优势。 2、人文传统优势。中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学校的历史是和一大批大师级教授、学者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言传身教,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和开创学术新领域的勇气给学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是学校不可多得的人文传统优势,已经内化为我校的精神力量。希望每个学院都认真重视这种优良传统的力量,注意在学院的日常工作中,把学校固有的人文传统发扬光大。 3、区域环境优势。广东历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
广东毗邻港澳并与东南亚联系密切,是内地联系海外的桥梁;
广东还有泛珠三角这一广大的腹地。中大地处广东,不仅得风气之先,更早形成了开放性的传统,近年来广东省高强度的投入,更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广东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快速发展也为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一区域环境优势是学校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经济和文化支撑。 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硬实力是学校能够量化的具体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考核评价,有助于我们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态势。就像一个国家的GDP,SCI论文等硬实力指标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一种具体体现。有时候,不同学校之间在某些领域的竞争,其得失成败往往就取决于几个指标数字的差异。但是长远来看,包括历史传统、师生气质、校园文化、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要素的软实力,同样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有时候,这种软实力还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校既要重视扎扎实实打造真正过硬的硬实力,同时也要在潜移默化中营造软实力,要自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规律,切实做好各项工作,防止心态浮躁、急于求成的不良倾向。 2、发展学术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学术自由是繁荣学术、发展科学、探求真理的必要条件,是大学生命的真谛,是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之一,从长远看,学术自由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大学的进步。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代大学不再处于社会的边缘,而正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心,因而无法回避时代赋予它的职责和使命,即直接服务于社会。实际上,发展学术与服务社会相辅相成。于个人层面而言,社会发展不仅为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社会本身也为学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空间。世界上一流的学者,不管从事什么学科的研究,总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切的关怀。于学校的层面而言,积极为社会服务,更是应有之义。大学要通过学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要通过为社会服务来促进学术的发展。 3、整体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整体性对于一所综合性大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校本身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也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对自身的长远发展更有着整体的考虑。全校上下必须有一致的理念和理想,为达成对整体方向和目标的共识,还要有协调一致的制度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校的合力和整体实力。在强调整体性的前提下,还要关注多样性对于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要关注不同性质的学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人员队伍在各方面的差异性。校长提出要重视学校管理中的差异性,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团结齐心,在大事上、在全局上保持一致、保持整体性;
另一方面要承认差异,分类指导,保持个性。 4、立足本土与坚持国际合作的关系。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首先必须立足本土,尤其是立足广东。服务广东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不是画地为牢,更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广东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全国的,为广东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中大不仅不会“沦”为传统观念上的“地方”大学,而且可以从中总结理论和经验,辐射全国。在立足本土的同时,学校还要不断创造条件,始终不渝地坚持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上一流大学、一流研究机构、一流学者、重要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的联系,建立国际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 突出做好五项重点工作 1、 创新型人才培养。要进一步重视教学工作。要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上,努力为本科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特别是要看到学校由于多校区办学,使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专业融合等受到了制约,本科生人数的增加造成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制约了分层次教学、创新性教育、人才个性化培养的空间,这些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面对竞争压力,学生的激情受到影响,好奇心受到压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智商固然重要,但好奇心和激情商则更为重要。一个拥有学习激情和发现好奇心的学生会比一个拥有更高智商但却缺乏激情和好奇心的学生进步得更快。学校要在这两个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要强调的是,XX年5月学校将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未来一年是迎评工作的关键一年。各位院长、系主任和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要重视这一工作,这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 要在教育理念创新上下工夫。切实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切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践证明,个性特征越强,创新能力也越强。在教学上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要在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管理上下工夫。建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制度。要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倡导人文课程、拓展基础性课程、重视综合性课程。继续推进本科教学的国际化进程,拓宽与国外大学的交流渠道。加强双语教学,鼓励并组织有需要和有条件的院系开展外语授课的课程改革。鼓励提倡教授上讲台。大力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竞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要重视研究生教育。研究生院今年将推进以“分类培养”为基本内容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努力完善硕士研究生的学制调整工作,较大规模地推进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进一步试点。千方百计地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科研贡献率和对于国家尤其是广东现代化的支持力度。要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要与政府、企业广泛合作,建立专业学位教学实践基地。要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大力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更多的学科领域开展与国外院校的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工作。 2、科学研究与重点学科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建设思路和工作目标。我校下一阶段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思路是:整体推进建高原,重点突破筑高峰。这就是说,“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总体水平要上新的台阶,稳定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同时,要下大气力支持鼓励若干学科或若干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力争“单打冠军”,成为中大的重大特色和品牌。 要加强学科的布局优化和体系建设。要构建以文、理、医科为基础,以工、经、管、法等应用性学科为主干的多学科相互交叉、促进、融合的学科体系。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大的繁荣与发展;
积极抢占自然科学学科的制高点;
不断加强文、理、医学科的交叉融合。要继续加强已有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优先发展与国家、地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
大力扶持有发展前途和潜力但目前显示度尚不明显的学科(方向)。 要突出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狠抓工作落实。一是科研组织创新。学校将根据学科发展基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建中学技术研究院,统管面向行业服务的若干实体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力争经过3-5年的建设,使其成为学校科研实力的标志和服务经济的窗口。学校鼓励文、理、医各学科根据各自特点,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和机制。二是加强领军人物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要加强领军人物的培养和引进,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空间;
要通过专职科研编制和提高硕博连读的比例为领军人物配备科研团队,并赋予他们选择和考核科研团队成员的权力。要加强引导,领军人物要将把握科研方向、筹谋学科发展、培养学术梯队放在首位。三是抓好科研平台建设。要在重点领域重点投入,并积极争取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建设有中大特色的开放式科研平台。四是要实施分类指导与管理。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对不同学科、从事不同类型研究的科研人员,学校在职务聘任、年度业绩考核中,要建立不同的评价考核标准,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建立科研用房的有偿使用机制,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和重点重大项目的实施提供发展空间。 中学要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除了要有准确的定位、良好的制度,还需要我们的教师有学术追求上的大气:在学术资源竞争中,要敢于竞争显示团队力量的重大课题;
在学术方向的选择上,要敢于冲击具有学术高峰意义的学术难题;
在学术评价的追求中,要敢于问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大奖。 3、 为经济社会服务。学校并不要求所有教师都要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但对于以应用性学科为主的学院,服务经济社会是不应推卸的责任。学校应用学科在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时,要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为提高和保持大学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与开发应用的一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院同样责任重大。我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要在成为党和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的学者既要在学术领域争取理论的话语权,也要在社会实践领域,争取对社会经济发展重大决策的影响力。 实践经验表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面向行业并选准关键技术是获得大项目、有可能重点突破的两个关键环节。因为面向行业,表明找到市场;
选准关键技术,才可能在技术层面深入,带动面上的研究,取得明显效益。当前,学校要抓住机遇,根据现有的基础和条件,面向行业需求,遴选和重点支持8-10个研究领域的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我校有多间附属医院,为地方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是学校为地方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4、 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学校的内涵发展离不开人才作支撑。有了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才有一流的研究成果,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必须高度重视汇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术人才,这是学校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是必须始终不渝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我们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优秀拔尖人才和学术大师对学校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强校”的核心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要积极用好现有人才;
努力培养年轻拔尖人才;
大力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各个学科领军人物的引进和培养,团队建设与人员配备依然是影响学校加快发展提升的瓶颈。要继续推进各种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要大力提倡团队精神,以二期“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组建从事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重大科学与技术前沿研究的优秀创新团队。 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人才工作机制最主要的是评价机制和分配制度。要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制定教师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注重同行和社会认可。正确处理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关系;
引进人才与本校人才的关系,从事业、感情和待遇等多方面关心各类人才。我校有一批30-35岁左右的年轻人,基础厚、能力强、发展后劲大,其中有几位在科研上可以说是冒了尖。这些青年学术骨干是学校的未来所在,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关心支持他们尽快成长。 注重细节的管理和服务。国外的著名大学,其实都非常注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细节上,让教师有主人翁的感觉。我们也要在校园生活的各种细节上给教师们更多的照顾,要让教师们有师道尊严的感觉。特别是在多校区办学的情况下,教师们奔波于相距上百公里的多个校区之间,学校更要加倍注意教师上课的便利和舒适。有教授建议,中学的各个校区,都应该有好的咖啡厅,有条件的校区,应该有好的教职员会所。许多思想创造的灵感,还有学科交叉、融合的想法,往往都萌芽于大学校园咖啡座上有意无意的闲聊之中。我们高兴地得知学校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并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要加强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实验技术队伍、医疗服务队伍和后勤保障队伍的建设。根据其特点,建立适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严把准入关,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改善其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今年学校利用二期“985工程”国际合作项目选派90名管理干部到国外进行短期培训,是加强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次重要尝试,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 5、 和谐校园建设。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是中央在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和谐校园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中央的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和谐校园建设涉及很多方面工作,当前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要实施管理创新。大学的管理创新要把握以下特点:依靠大量的基层创新;
依靠劝说和自愿而不完全是行政命令进行的创新;
依靠渐进的而不是突变性的变革进行创新;
依靠边界渗透变革进行的创新;
很多情形下是以无形的方式进行创新。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大学制度,总结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有中学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一个为教学、科研、医疗工作服务的完善、高效的管理体制。学校的管理工作在提供热情高效的服务的同时,要注重提高管理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引领性,学校的中层管理干部应该努力成为具有战略思维和前瞻意识的管理专家,在具体实施职能管理工作中,积极发挥对于学校相关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优化校、院两级资源配置,提高学院在学校宏观调控下的自主运行能力,成为学校的活力之源。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内决策咨询、执行、监督、反馈机制。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坚持依法治校。在管理中要贯彻以人为本、尊重差异的原则。要注意人本管理、制度管理与契约管理的有机结合。 要继续完善多校区管理模式。从各校区实际出发,遵循各有侧重、动态调整、逐步完善的原则,规划和调整四个校区的定位。推进珠海校区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的转型;
推进广州三个校区结构整合,建立布局优化、结构一体的大校区体系。 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做到四个深入推进:一是深入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二是深入推进校风建设,切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与学术风尚。三是深入推进校园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四是深入推进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要努力解决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深入基层,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教职工、包括离退休干部教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校园后勤服务功能区域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后勤服务功能配套建设。学校有关部门近一个时期将对于涉及面较大,师生员工比较关心的问题分轻重缓急认真研究并努力加以解决。例如:南校区师生生活服务区的完善与扩建、加强附属二院南校区门诊部的服务与管理、做好南校区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工作、修改北校区校园规划,筹建北校区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与地下停车场、加快珠海校区会堂设计与立项工资,扩建珠海校区有关道路、加快东校区行政大楼建设,进一步改善东校区教学区生活设施等。 要加强党建工作,为建设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进一步加强校院领导班子建设。学校两级领导班子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水平。要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增强班子的团结与活力;
要改进作风,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服务水平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员学习培训,完善党课制度,推进加大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力度。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取得实效上下工夫。今年下半年,学校将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这是全校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校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要通过这次党代会,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凝聚人心,推进学校各方面工作上新台阶。
第4篇: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高质量、
怎么实现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上述主要预期目标,考虑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
“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质量就是生命”,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一个产品,一个企业,也适用于一国的经济。世界银行2006年发布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指出:“在20世纪后期的工业化浪潮中,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很多国家往往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便陷入经济增长的停滞期。这些国家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而反观成功跻身高收入行列的13个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刻成功转型,调整经济结构,注重质量和效益,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从而使国家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以超高的速度在增长。过去40年GDP平均增速达到9%以上,2016年,我国GDP达到74万亿元,中国经济体量居全球第二,老百姓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中国经济已经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然而,大而不强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过去近40年的发展中,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的扩张。从经济发展质量的角度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为了使中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为了使中国经济能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在国际经济中有竞争的资本,在转型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指出:“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质量不仅仅是指产品、产业的质量,还包括发展和服务的质量,包括我们对经济发展和人民获得感之间的质量感受,包括老百姓能否直接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自己的生活所带来的改善和创造。物质匮乏的80年代初,在老百姓的餐桌上讲究的是“量”,能不能吃饱是主要,至于有没有营养是不关心的;
在穿着上只要能穿暖,美不美观没有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人们温饱得到满足后,老百姓开始追求消费的质量和生活的乐趣,买个洋快餐,下个小馆子,穿时髦的衣服成为90年代的主要潮流。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准的提高,新型的消费项目层出不穷,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做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安全的食物、更尖端的电子产品、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求就决定了现在我们的农业要向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工业要向精密、精良的方向发展,文化产品要向精品方向发展。习近平指出:“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们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确立发展思路、制定政策、出台措施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生产力大幅提高,产能不再短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习近平说“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12月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就意味着今后的经济工作决不能唯GDP马首是瞻,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各地各部门不能再把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经济规模的扩张作为主要目标,而是要从发展的本质出发,引导政策重心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在平稳的发展中化解矛盾、防范通胀、控制风险,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着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怎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把控建设工程项目 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被同时写进十九大报告,彰显党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推动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由“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型。推动从关注技术创新为主到关注全面创新转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施以战略创新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流程再造为主线,覆盖项目建设运行创新、核心业务和关键资源管理模式创新、企业管理流程创新。积极推动从注重项目增量向发展优质增量和优化存量并重转变同时通过“优化设计、优化运行”,积极淘汰落后低效产能。
二.推动从注重依法治企向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企相结合转变,实现管理精益化。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成为我党基本方略。本次全国两会再次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国企,溪投公司依法治国理念结合企业实际转化为依法治企理念,通过企业法治建设提升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将党的领导作为推动管理方式向精益化转变的有效动能,向管理要效率效益。未来,溪投公司将继续探索将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企相结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构建现代经济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第5篇: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演讲:________
在客运企业研讨会上的讲话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页共6页
在客运企业研讨会上的讲话
欢迎各位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这个会议。为了进一步规范道路客运经营行为,维护道路客运市场秩序,促进道路客运的健康发展,经处研究,召开此次客运企业研讨会。当前的道路客运市场离交通部提出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今天我们就怎样解决我市道路客运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大家共同研讨。
一、我市道路客运市场的现状二、我市道路客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客运市场管理逐步规范,秩序逐年好转,总体上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一是我市现有客运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强,公司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仍然不高。我市××××辆营运客车(含旅游客车),公营化客车只占12%,客运市场上运营主体多、小、散、弱、乱,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强是现存的事实。
二是运输企业经营方式仍然落后。全市营运客车(含旅游客车),仍然以挂靠分散经营为主,挂靠车辆达88%。长期以来,运输公司都是将客车经营承包给个人,公司收取营运费、管理费,由于车主不是企业职工,企业对车主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的制约、管理、协调能力十分薄弱,运输企业实质上只是一个空架子;
(举例:**旅游公司的10台旅游客车超范围经营,管理部门责令其收回营运证,两公司无计可施。)由于这种落后的经营和粗放的管理方式,大部分企业只是看重自我效益,对服务质量管理的观念淡漠,服务机构不设立,没有专人抓,对投诉处理往往是临时报佛脚。
第2页共6页
三是违章经营的现象仍然存在。如有的旅游客运企业经营不规范,超范围经营,不按核定线路行驶,自主改行线路。多点配载,站外揽客,兜圈打转,争抢乘客,随意压价、抬价的投诉及媒体曝光经常发生。
四是面对多种运输方式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对客运市场的变化缺乏应对措施。**铁路开通后,给经营艰难的**高速客运雪上加霜,作为我市占主导地位的省内黄金线路市场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大部分客运企业束手无策,缺乏应对的办法和措施。
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市场主体培育不够。市场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个体运输户和小规模私营运输企业数量增长过快,市场过度开放又疏于行业管理,往往会出现运力相对过剩,造成运输市场恶性竞争加剧、有效竞争不足等问题。
二是道路客运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落后。绝大部分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整体素质、法律意识较低,主要以挂靠、承包、分散经营等粗放式低水平的管理,集约化经营很难形成。这种只重自我效益,却忽视社会效益的经营理念也使得企业缺乏扩大经营规模,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
三是政府职能部门管理权限交叉,客运市场存在分工不明,业务重叠,从而造成管理不力,导致客运市场违规违章经营,缺乏有效地综合打击手段。]
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面对公路客运组织化程度差、规模化进程慢、专业化水平低,经营主体“多、小、散、弱、乱”;
各种运输工具之间激烈竞争的局面,为了使我市客运行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适应交通
第3页共6页
第6篇: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目录
一、进一步壮大金融业的规模和实力 ................................................................................... 2
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 3 二要不断加强金融改革创新。
....................................................................................... 3 三要做优做大地方市场主体。
....................................................................................... 3 二、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 3 三、进一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4
一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债务。
.......................................................................................... 5 二要切实防范重点机构及行业风险。
............................................................................... 5 三要深入整治金融市场乱象。
....................................................................................... 5 四、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凝聚工作合力 ............................................................................... 5
今天的座谈会,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推动X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会前,我们实地调研了X银保监局、国开行X分行、中行X分行、农发行X分行和人民银行X分行等机构。刚才,X家单位作了发言,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听了后很受启发,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收。X同志作了很好的讲话,我都同意,会后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出发,就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
推荐访问:会上 高质量 范本 关于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讲话(范本6篇)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