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篇二: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特点分析
第一篇: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特点分析
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特点分析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萧山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总体经济实力强劲,区域发展能力迅速,民生改善不断提高。基于这样一个现实,需要进一步科学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法路径,建立科学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萧山结合实际,在2003年1月的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实现由强县市型向都市型的转变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的提出,使萧山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渐渐凸显。之后,在2003年7月区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做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议,使全区基本形成(空间、经济、人口、社会、生态)五个一体化格局,并相继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按照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要求,以空间重组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来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空间融合和社会进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萧山地处钱塘江南岸,为杭州南大门,东接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全区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户籍人口12022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929人。辖有22个建制镇,4个街道。城区4个街道总人口269964人,其中非农人口200953人。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988年萧山撤县设市时的7平方公里扩展到2001年撤市设区前的26平方公里,至2008年达到54.43平方公里,成为杭州实力最强、地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区域网络化大城区的框架初步形成。200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6.5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重达到4.1:64.1:31.8。全年财政总收入126.8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
收入63.18亿元。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52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569元,恩格尔系数0.35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987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87元,恩格尔系数0.349。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3.8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73.49平方米。城乡统筹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城乡统筹的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都比较高,全区城市化率超过了65%,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80.24亿元,成为萧山经济的支柱,尤其是民营经济占到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城市化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奠定了坚实基础,使萧山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有了现实基础。
二、路径选择
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途径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萧山政府从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能力,营造城乡优美环境等不同方面进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来加快实现城乡融合。
(一)以规划修编为龙头,推进空间布局一体化。
2002年起,开展新一轮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确立了一个主城区,三个副城区,十一个重点镇的多组团城镇化发展格局,并以完善发展规划为契机来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对中心城区和城市组团镇进行规模扩张和功能提升。进一步细化区域发展规划,进行空间重组,功能融合,产业集聚。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加快构筑开放式、生态型、现代化的江南副城新格局。二是整合专项规划,完善规划体系。科学修编完善了中心城区、新城和组团、建制镇、中心村四个层面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细化了城市建设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和交通道路、环境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基本形成了萧山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框架。三是结合本地实际,完善村庄规划。按照人口向城镇集聚,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全区农村按照按城市示范村、集镇示范村、农村示范村、农村整治村四个类型修编村庄规划,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特色鲜明的新型村庄规划体系。四是整合园区规划,形成集聚效应。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的要求,以经济区划和功能定位为纽带,基础设施为依托,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界限,强化工业园区规划的整合,拓展产业内涵,提高园区规划档次,努力实现资源共享,连片开发,逐步形成集聚效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块状经济,促进镇街经济协调发展。五是创新规划编制,严格管理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公正、公开和公平的规划制度,实行规划公示制和专家评审制,建立区规划咨询管理委员会。严格规划执法,组建成立区规划分局并增设三大组团规划所,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创新镇街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机制,切实维护规划的法定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加强规划协调,强化次区域规划与五大新城、三大组团、建制镇、十三个城市综合体等规划的衔接,努力实现区域规划一体化。
(二)以交通建设为突破,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强化路网构筑,建立覆盖全区的海陆空交通构架,并以道路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的大融合、全覆盖。一是着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以建设农村交通路网与城市交通路网结构完全衔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大交通格局,形成快速高效、四通八达、功能齐全的快速公路网络,实现对内快速化、对外高速化、乡村网络化目标。二是着力完善城乡公用服务设施。按照“一城一交”要求,建立大公交管理体制,萧山和主城之间强调“多点相通,多线相接”,满足萧山和主城区之间高效对接的要求。在萧山城区、组团、乡镇层面上,以“村村通公交”为导向,拉近城乡“距离”。通过强调临浦、瓜沥、义蓬组团中心镇的凝聚力,强化萧山组团和城区之间的衔接,支撑城乡“一副三组团”的多级发展模式。统筹城乡区域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城市环境卫生、信息网络等设施的规划建设,强化城市防灾设施和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应急快速反应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公用服务和供给保障水平。三是着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村庄整治建设为有利抓手,整治村、示范村、生态村、卫生村、绿化村
等创建项目的合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改善,涌现出了一批规范化农村新社区。
(三)以征迁项目为带动,推进农民居住一体化。
抓住“一港四区三组团”(机场二期工程,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江工业园区、钱江世纪城、湘湖旅游度假区,临浦、瓜沥、义蓬三组团)建设机遇,以项目带动农民公寓建设,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一是大力推进城中村整体改造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和“改造、整治、控制”的思路,编制城中村改造整体推进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尽快完成城区围内的城中村改造任务,把城中村区域改造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协调、社会文明、管理科学的现代化新型城市社区。二是以项目带动推进农民多层集聚。通过实施城市示范村多层住宅建设,既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建成城市示范村多层公寓149万平方米;安置农户4338户,安置面积88.7万平方米。三是以示范村建设推进两户联建。通过新农村两户两间房的集聚建设,使村镇建设规模扩张,村镇布局分散得以抑制,闲置浪费土地现象得到有效解决。几年来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各类示范村大量农户的集聚,节约了大量建设用地。目前已经形成像浦阳镇桃北新村以项目带动,进行整村迁建新建的示范村,像党山镇碧苑新村以全镇农户建房集聚镇域的示范村,像新街镇元沙村以土地整理引导农户集聚规划区块的示范村,像进化镇涂川村以旅游开发提升村容村貌的整理改建的示范村等。
(四)以生态建设为载体,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
城市和乡村的环境是一个整体,唇齿相依。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坚持城市和农村环境同步保护和共同改善。一是大力推进城市生态环境。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普及生态环保知识,以创建省级生态区为目标,全面推进全国环境优美镇、省级生态镇和区级生态村等创建工
作,加强水系、湿地、生态公益林等生态资源保护,努力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秀的生态城区。二是着力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管网建设有序推进,开展殡葬改革和生态墓地建设,基本完成“三沿五区六座山”迁坟平坟和覆绿工作。新创建市级以上生态镇13个、生态村12个,区级生态村140个。开展主要公路两侧综合整治和生态带建设35公里。今年开始,对区境内高速沿线进行综合整治,并对沿线涉及的行政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村容村貌进行全面提升。三是建立城乡一体环卫处理机制。全区“户投、村收、镇运、区处理”垃圾处理机制进一步确立。全区现已建成29座垃圾中转站,基本实现“一镇一站”,关闭镇级垃圾填埋场21个,村级实现全关闭。到目前为止,主城区和中心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全区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中心城区122个村(社区)生活垃圾清运工作由区级环卫部门接管。
(五)以园区组团为平台,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
以园区整合为突破口,构筑现代化工业发展格局。园区是萧山发展的承载体,产业是园区建设的支撑力。坚持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是并重的方针,提升发展水平,实现产业布局一体化。一是大力发展经济,夯实统筹基础。萧山的经济发展,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体,潜力在三产。萧山区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加快三大产业的融合,推进城乡产业的一体化,努力构筑产业新高地。统筹工业布局,促进扩量提质,统筹城乡产业,促进融合提升,统筹民资外资,促进民外合璧。二是明确功能定位,发展块状经济。进一步明确五大新城的功能定位。按照“规模大、服务优、环境美、建筑好、竞争力强”的要求和“四高”方针,全面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加快五大新城开发建设步伐。推进三大组团建设,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兴、环境共建、社会共享”的发展思路,推动三大组团由小城镇向小城市发展转变,加快形成相对独立、功能齐全、产业协调、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卫星城和城镇群。正确处理中心城区、组团、新城、城市综合体的关系及其与建制镇的关系,按照“规模适度、注重特色、功能提升、环境整洁”的要求,加大“产业强镇、功能兴镇、特色活镇、生态建镇”的力度,推动建制镇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按照“错位发展、品质至上、功能优化、有序推进”的原则和“新建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突出完善体制、加大扶持、加快建设,促进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发展、市政配套、交通建设相协调,努力建设形成一批有特殊服务功能、多种功能配套的高效率建筑群,打造一批旅游城、奥体城、博览城、商贸城。
(六)以农村医保为重点,推进就业社保一体化。
以建立覆盖城乡的保障体系为目标,重点实施由村民向市民转变所必需的五大保障制度:一是健全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对全区各类建设项目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实行一次性缴足15年养老保险费和一次性支付安置补助费相结合的安置办法。全区完成3万多名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并轨和待遇调整工作,8.8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二是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社保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目前参保职工达52.31万人,实现了各类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城乡统筹就业工程和“一户一岗”工程深入开展,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低收入农户当年人均收入全部达到或超过2500元。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完成农民培训4.6万人,选拔认定农村实用人才8220名。三是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全区已基本形成了“城乡统筹、全民覆盖、制度贯通、自愿选择、适度筹资、分类享受”的医疗保障体系。四是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350元和240元。全年发放低保救助金3972万元、物价补贴1550余万元、老年人生活补助金4701万元。开展慈善救助和帮困结对,提高退役军人家属优待金,重点优抚对象保障也日趋完善。2008年新增老年星光之家157个,完成396户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五是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强实施。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9255人,举办失业人员培训班107期,免费培训失业人员506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2%。
(七)以文化教育为根本,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不断加强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一方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结构和布局。深化“名师名校长”等教育品牌和市学前教育强区创建,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化。注重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加大农村学校资金和师资扶持力度,实施百名优秀教师支教活动;另一方面不断加快卫生强区创建和“健康萧山”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15分钟(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大力扶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镇街综合性文体设施,加快公共图书共享连锁体系建设,提升发展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文化传播事业,努力构建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全区80%以上的农村初中、小学达到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完成迁建、扩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街、村(社区)健身苑点覆盖面基本达到100%。
(八)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
城乡统筹的核心内容和制度基础是体制共融,构建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城乡之间的体制性差距,构建城乡平等的制度环境。一是推进村级股份制改革。截止2008年底,全区共完成股份制改革村168个。二是积极开展土地流转。目前,全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已达29.5万亩,占农户承包面积的46%,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农户达22.93万户,占总承包农户数的84.85%。三是大力扶持村级经济。“村企共建新农村”活动深入推进,全区共有1150家企业与480个村(社)结对,到位资金5744万元,实施项目557个。欠发达村帮扶工程深入实施,8%村级发展用地政策不断完善,指标使用方式更加创新,每年安排200亩用地指标用于村级经济发展,实施用地指标跨镇村调剂,实现发展用地效益最大化。四是改革城乡户籍制度。破除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身份制度。为进一步促进我区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增强全区城镇人口、产业集聚功能。五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区本级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涉农的年度安排达到20亿元
以上,使农民群众广泛受益,农村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促进了区域间协调发展。通过扶持南部欠发达乡镇和行政村的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以此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三、特点分析
通过对萧山区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路径描述,让我们清晰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之路的特点。
(一)发展经济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要求。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近年来,萧山农业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都市现代农业为发展方向,总部农业、强队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服务农业等五大农业发展迅猛。工业上注重工业企业的强队建设,通过宣传造势,环境强势,政策扶持,力促工业企业做强做大。依靠科技进步,突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化纤纺织、机械汽配、羽绒服装、钢构网架、精细化工等五大制造业主导产业的产业链进一步拉长,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品牌战略稳健推进,管理创新成效明显。稳健推进“工业兴区”战略,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以超市为主要形式的商业业态结构继续巩固,连锁经营有了新的拓展,购物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区已有连锁商场超市720家。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快。商业城、新世纪市场园区、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钢材物流中心等四大百亿市场运展顺利。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53377万美元,其中进口280472万美元,出口总额672905万美元。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家具、化工产品、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主力。
(二)政府主导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内在动力。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必然现象,然而市场的力量无法自动消除这种现象。市场经济单一的逐利行为不仅容易使城乡差距在一定时期内恶性扩张,而且还可能使这一阶段持续时间很长。因此,仅仅依靠经济发展自身规律来弥合城乡差距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
用政策干预手段,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倾斜政策,切实有效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配置资源是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的主动干预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萧山区委区政府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适时提出按照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的决策思路,并以空间重组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来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空间融合和社会进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随即,配套出台一篮子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的主动干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萧山区在制定规划、组织协调、宣传发动、政策扶持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推动政府部门职能向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方向转变;积极发挥农民群众在决策、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主体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三)民本自觉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坚实基础。内生于广大群众创造力的农村工业化,是来自于民间的自发的制度创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集体经济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广大人民群众,其动力来自于民众对致富的渴望,充分体现了民资、民办、民营的主要内涵。广大农民通过自身的努力,发展经济,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发展动力和财政税收、就业支持,更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坚强的基础。农村工业化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进城。萧山民营企业增速迅猛,截止2008年9月30日止,全区有各类民营企业21333家,占萧山全部企业数的96.43%。内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达到7085914.30万元,外资注册资本达到417340.13万美元。2008年全区28家民企入围全国民企500强,民营企业占全区全年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民营经济发展已成为萧山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运行好坏直接影响着萧山经济能否又快又好的发展,彰显了民本力量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性作用。
(四)共建共享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缺乏、文化生活落后的现状,消除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差别,实现城乡待遇公平、服务均衡、重点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覆盖。萧山区以改路、改水、改厕、改垃圾处理方式为重点,促进城市交通、电力、通讯、环卫、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升农村道路功能,完善农村公交体系,形成方便快捷的城乡公路网和公共客运网。加快实施西水东引工程,推进自来水进村入户、管网改造和日常管理工作,全区实现自来水进村入户全覆盖。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积极推广无公害化户厕建设,农村无害化户厕。积极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体系和农村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完善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的日常运行机制。
(五)集中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路径。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优化城市生产力布局,改变农民生产关系地位和生活居住方式,按照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要求,加快土地集中、产业集中、人口集中,促进城乡资源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用。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农民向规划区集中居住;农用土地进行集中整治,复垦周转,是一条非常节约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萧山湘湖为例,2005年湘湖旅游度假区旅游项目带动,散居在4.6平方公里区域的1400多户农民统一安置入住多层公寓,仅用450亩土地。农民集居,还能为产业升级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还是转移到第二产业。农村第三产业不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居住分散,对第三产业形不成需求。农民集中居住以后,第三产业才能发展起来,才能增加就业,增加收入。党山碧苑带动了城镇商贸圈繁荣,且提高了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此外,在本区部分农村,新的房子不断外延,不断侵占耕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心村”,这些空心村一部分是农民废弃的旧房,一部分是农村“贫民区”。推进城镇化,把土地置换出来后,对溢价进行良好的分配和使用,包括农民工的保障问题、居住补偿为体等,都可以解决。
四、启示
当前萧山区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和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时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战略任务,把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作为根本要求,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规划战略一体化
按照规划一盘棋、城乡全覆盖的思路,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转变观念,注重城乡并重,在规划中尊重农村的历史,突出农村的特点,符合农民的需要,适应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特点,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因地制宜,分类规划。
(二)制度体制一体化
制度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必须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打破现有的城乡分割,建立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要素的新型制度。大力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的财富;大力实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制;实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土地购买制;改革财政和税收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扶持;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等。
(三)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是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也是农村享受城市文明的体现。农村需要建设与城市一样的交通、通讯、能源、环境、供水、排水等现代化设施,而且实施统一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进一步实施村庄整治工程,交通联村联网工程,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农村污水收集治理工程等项目,实现农村交通、供电、通讯、信息、垃圾等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并逐步扩大到管道燃气、数字电视、网络宽带等延伸覆盖。扩大城乡基础设施的种类,提高共享水平,增强同城效应。
(四)就业社保一体化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扩大城市社会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强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按照“种类齐全、覆盖全面、水平提高、制度接轨”的要求,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让城乡居民共享公共财政的阳光。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免费并扩大到高中阶段和农村职业教育上,困难家庭实行补助。全面覆盖和参合农民合作医疗并
提高补助标准。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并有计划接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巩固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五保户实施集中供养等。
(五)公共服务一体化
加快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等。
(六)环境治理一体化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将环境污染转嫁给农村,造成城乡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对立是经济发展中最棘手的问题。城乡一体化必须统一考虑生态建设和环境的治理,要在城乡总量上减少和治理污染源,改善整体环境,杜绝污染的相互转嫁。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七)居住安置一体化
打破以行政界线和户籍制度为依据的身份决定论,建立以实际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依据的,并以人为本,以家为体的新的城乡划分标准和管理制度。以此为基础规划与安排城乡统筹和协调的居住点,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安置建设。抓好全区的村庄布点规划,合理进行各区域中心村、一般村的村庄布点,形成较为科学的梯度关系,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城镇规划建成区范围内的村庄统一建设多层和高层住宅小区,并纳入社区管理;中心村统一进行农民建房集聚改造,按照布点规划和建设规划的要求纳入安置点集中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相对边缘村进行整理改建,进一步提升村庄居住环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管理。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和具体实践。
第二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1、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考虑城乡建设布局、生产力布局和人口
布局,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实现城乡资源的统筹安排和利用。
2、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3、城乡建设同步化。按照统一规划、同步推进的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夯实农村可持续发展基础。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4、农业资源资本化。将农村非货币形态的资源资产商品化、货币化、资本化、证券化是实现农村经济二次腾飞的有效途径。
5、乡村建设生态化。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建设美丽武汉乡村。
6、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治理民主化。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实现乡村和谐稳定。
第三篇:探索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探索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加快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研究部署,通过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我市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清晰的路径图。
《实施意见》指出:当前我市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时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基本方向,把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根本要求,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基础,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以继续推进人口劳动力梯度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投融资体制创新为突破,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基层基础建设为保证,促进农民持续增
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探索实践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关键是要夯实“一个基础”、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落实“四个保证”。
夯实“一个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丰则基础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市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农业已基本形成四大优势产业带和十大主导农产品,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阶段。
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实施意见》提出要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市,落实好五个方面的主要举措。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构建“一区四带二十园一百基地”,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区域发展新格局。强调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开展粮食功能区建设;二是加快培育生产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使其成为我市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力量,并以此为依托,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组织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推进新型农业业态和资源循环利用;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江河流域治理,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优质高产农田比重,以粮食功能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重点,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突出“两个重点”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延伸与对接为切入点,积极实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举措。按照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和配套改革、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要求,《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作出部署。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强调搞好统筹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配套衔接,明确农民集中居住区布点,加快农村人口集聚、居住集中、产业集群的形成;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村庄整治。加快城乡一体的路网、电网、信息网、供水网和污水处理网的“五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入实施“百千工程”,大力开展洁化大地、绿化村镇、美化庭园的“三化”活动,加大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力度,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村庄河道治理、农村固废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加快建立管护长效机制;三是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努力把有条件的村率先建成农村新型社区,整合服务资源配置,发展提升社区各项服务业。继续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农民集聚居住,降低集居点建设配套成本;四是加快农民城镇化转移。着力改变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状况,促进更多的农民到小城镇定居创业。强化县级政府在统筹城乡、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快推进余姚、江北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全市提供经验和示范。
——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为着力点,让广大农民较为充分地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一定程度上是城乡一体化制度建立健全的重要标志,也是各级政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应尽职责。按照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实施意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各类社会保障扩面覆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
时提高保障标准,探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二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的均衡配置,逐步实现市域和县域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资源等统筹协调。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积极探索市场化供给与政府采购服务、公众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运作效率;三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完善落实相关政策,继续引导山区等偏远地区移民,对无能力脱贫的农户全面纳入低保范围。
实现“三个突破”
——推进人口劳动力梯度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激发农民创业热情,提升农民创业能力,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潜力所在。按照培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促进发展成果共建共享的要求,《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培育一批职业农民。以提高农业技术和经营能力为重点,加强对现有规模经营农户的培训,有计划选派优秀青年农民进高校或到国(境)外培训考察,继续实施本地户籍学生免费就读在甬高校农业种养类专业政策,逐步建立农业规模经营的职业化农民准入机制并实行专项资助;二是造就一批创业农民。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和各类专业市场,全面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化水平,带动更多的农村中小企业和家庭工业参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促进更多农民就业创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中介服务业、农村社区服务业等农村新型业态,拓展就业创业空间。支持农民出资入股与村集体联合投资建造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和其他物业设施,鼓励农村经营能人领头以各种方式组建经济联合体,带动更多农民创业就业致富;三是转移一批农民。要加快推进以扩权强镇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中心镇培育工程,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带动力。构建农民进城入镇转移平台,逐步建立以在城镇居住和稳定就业为基本要求,以宅基地有偿退出为准入前提的农民享受城镇居民待遇的机制。抓紧制定农民向市民身份转换实施办法,加快更多的本地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四是保障更多农民。加快推进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引导劳动年龄段内的农村居民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创造条件对超过劳动年龄、未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农民给予一定的养老补助,完善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可转接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住院和门诊有效费用补偿水平,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接轨。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破解要素瓶颈制约的重要突破点。按照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要求,《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权能,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流转承包经营权,组建县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落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把农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深化农村林权等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林业等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和流转服务平台,促进林地、林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二是推进宅基地置换流转。在坚持一户一宅的基础上,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为宅基地明晰权属和置换流转奠定基础。选择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农村宅基地置换流转试点。探索农户宅基地权益异地置换的途径和办法,制定相应的置换补助政策;三是搞活集体建设用地。要按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盘活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村集体依法通过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开发经营,让农民共享农用地转用增值的利益。抓紧制定出台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的政策办法,促进集体建设用地转让交易、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四是改革和规范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逐步缩小征地范围。按同地同价原则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
——创新农村投融资体制。解决好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是破解农村发展要素瓶颈制约的重要方面。按照创新农村投融资体制、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的要求,《实施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投融资渠道。一是加大公共财政主导力度。提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出台,都要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为底线,以增加“三农”投入资金占比为基本要求。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总量、增量、增幅和占总支出的比重都有较大增加。市、县两级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补助标准和农民参加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补助标准要高于其他地区。健全扶持农业生产的动态补贴机制,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对粮食等重要农副产品的补贴;二是强化金融资金支撑。着力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畅通农村基础
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引导各类涉农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全面推行农村小企业和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和金融服务。扩大农村担保物范围,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三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加快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综合运用税收、补助等优惠激励政策,引导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参与新
农村建设,深化村企结对等共建实施办法,积极探索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的多种投融资模式;四是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要总结推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做法、好举措,通过支持村经济合作社兴办为产业发展配套的各种项目,开发利用集体所有农地、水源、农业生态等资源,落实征收农民集体土地村发展留用地政策,加强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监管,增强村集体的服务功能。
落实“四个保证”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落实农村改革发展各项措施,重点在基层。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对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增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组织保证,提出了落实要求。一是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各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落实责任,完善干部考核体系;二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三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多渠道选拔村干部,优化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广泛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健全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廉洁工程建设;
四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农村信访工作,确保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发展
浅析城乡发展一体化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战略措施,深刻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因、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加快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关系开始发生了新变化。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所减小。但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滞后,经济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明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中最严重的制约仍然是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研究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举措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原因
(一)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中国二元经济矛盾,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方面可以落实扩大消费,另一方面可以消化过剩产能,第三方面可以保证经济增长。我们现在所推动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与之前启动的“城市化”进程是不同的,当时的概念注重于大城市的外延和无限的扩容,而本次则更注重中小城市群,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后,不仅隐藏着巨大的内需扩容的空间,也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分拆与重塑的过程。现在农民工进城,但他们并没能真正的融入城市,每年春节又出现返乡客流这种人口的不正常流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他们享受不到城市的待遇,没有城镇的医疗保险,他们建了很多高楼大厦自己是没法住的。农村发展滞后,很多农村留守儿童被拐卖的、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对于建设新农村也不利。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在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动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根本矛盾的重要途径,从国情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
镇的发展,在资源、土地方面更加宽松,也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都转移到北京、上海是不可以的。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使农民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市公共服务的前提。中央的重大举措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逐步稳定下来,为消费提供较大的增长空间,并推动城乡差距的解决和维护社会稳定。
(三)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由于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占中国人口3/4的是农村人口,实际上我们3/4还在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理论上讲,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据统计,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饮水不安全、一些村庄还不通公路、一部分农户还没有通电,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人均医保支出、千人平均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低
保标准、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等都明显低于城镇;特别是1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难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不能真正融入城市,长期游离在城乡之间,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既然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举措
(一)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
双向的城乡一体化不是仅仅以城带乡那么简单,需要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做文章:一方面要增强城市的辐射功能,比如城市的相关发展项目应向农村延伸或转移,也可在考虑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城乡一体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另一方面农村要提高接受城市辐射的能力,比如农村要制定向城市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根据本地资源的特点,选准与城市对接的项目,以便于城市产业的延伸和转移。就统筹城乡发展来说,强化政府服务职能,重在强化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对农村服务的职能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涉农信息服务、涉农项目会办服务、政产学研协作服务、涉农人才培养服务、银企合作融资服务等等。目前应高度重视这几个方面的服务,一是以项目推进服务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专项资助计划。如就秸秆处理而言,政府可以用科技项目推进的办法来促进秸秆还田或秸秆能源的综合利用。二是要着力搞好面向农业现代化的技术服务,建立布点合
理的专业技术站所,形成能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
捷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三是着力打造面向农业现
代化的金融服务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业务向农村延
伸,并完善涉农金融担保制度,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目前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
主,远不能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为此,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立金融网点,并鼓励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新型
金融组织。
(二)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
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关键是要落实
好强农、惠农、富农的相关政策。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
给。”现代农业是农村发展极为重要的基础,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现代农业以规模经济为基础,为此要注重打造主导产业明确、产业发展良好、辐射带动有力、功能布局合理、公共产品配套、生活设施齐全、城乡面貌清新、农民安居乐业、城乡
一体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园区带动高效农
业、设施农业、设计农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创新吸引投资,将土地流转给有投资能力的农业生产大户和有金融机构支持的农业合作组织;另一方面要将农民原有分散的联产承3包地,通过流转向专门从事农业
生产的人集中,改变一家一块田或一家几块田的零
散生产经营状态。同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充分
保证农民的利益,确保农民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
中增加权益收入。(三)坚持改革创新,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强大动力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显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城乡两方面都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农村改革,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要针对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机制在农业农村中不断深化、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更普遍应用等新情况,在切实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此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在切实保障农民合法财产权益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多种
形式的规模经营,要在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同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组织化程度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在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将更加突出。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尽管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典型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要从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束缚。随着二元结构的转换,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和商品交换就构成了城乡间最重要的联系机制。因此,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本为“一家”,只是随着
4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逐渐从空间上分离,并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差别。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混沌—对立—隔离的过程,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重心将逐渐由城市转向了城市—乡村地域,城乡系统也将趋向统一融合。对城乡这样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不应将各亚系统分别对待,必须重视整体综合。在城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都要求其他系统的配合与支持。因此,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城乡间的顺利贯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财富,又是城乡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也不可能全部滞留农村。要保持城乡这一复杂巨系统的高效率运转,必须要强调和重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外部系统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将会促进城乡间人才、科技、信息、文化等的交流,从而繁荣城乡经济。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问题,必须要从城乡两
方面统筹考虑,重在疏导和分流。
第五篇:对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的探析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加快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研究部署,通过了《中共**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我市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清晰的路径图。
《
实施意见》指出:当前我市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时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基本方向,把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根本要求,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基础,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以继续推进人口劳动力梯度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投融资体制创新为突破,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基层基础建设为保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探索实践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关键是要夯实“一个基础”、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落实“四个保证”。
夯实“一个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丰则基础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市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农业已基本形成四大优势产业带和十大主导农产品,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阶段。
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实施意见》提出要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市,落实好五个方面的主要举措。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构建“一区四带二十园一百基地”,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区域发展新格局。强调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开展粮
食功能区建设;二是加快培育生产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使其成为我市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力量,并以此为依托,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组织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推进新型农业业态和资源循环利用;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江河流域治理,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优质高产农田比重,以粮食功能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重点,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
突出“两个重点”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延伸与对接为切入点,积极实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举措。按照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和配套改革、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要求,《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作出部署。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强调搞好统筹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配套衔接,明确农民集中居住区布点,加快农村人口集聚、居住集中、产业集群的形成;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村庄整治。加快城乡一体的路网、电网、信息网、供水网和污水处理网的“五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入实施“百千工程”,大力开展洁化大地、绿化村镇、美化庭园的“三化”活动,加大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力度,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村庄河道治理、农村固废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加快建立管护长效机制;三是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努力把有条件的村率先建成农村新型社区,整合服务资源配置,发展提升社区各项服务业。继续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农民集聚居住,降低集居点建设配套成本;四是加快农民城镇化转移。着力改变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状况,促进更多的农民到小城镇定居创业。强化县级政府在统筹城乡、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快推进余姚、江北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全市提供经验和示范。
——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为着力点,让广大农民较为充分地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一定程度上是城乡一体化制度建立健全的重要标志,也是各级政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应尽职责。按照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实施意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各类社会保障扩面覆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提高保障标准,探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二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的均衡配置,逐步实现市域和县域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资源等统筹协调。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积
篇三: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篇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篇:城乡一体化发展
浅析城乡发展一体化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战略措施,深刻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因、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加快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关系开始发生了新变化。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所减小。但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滞后,经济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明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中最严重的制约仍然是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研究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举措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原因
(一)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中国二元经济矛盾,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方面可以落实扩大消费,另一方面可以消化过剩产能,第三方面可以保证经济增长。我们现在所推动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与之前启动的“城市化”进程是不同的,当时的概念注重于大城市的外延和无限的扩容,而本次则更注重中小城市群,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后,不仅隐藏着巨大的内需扩容的空间,也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分拆与重塑的过程。现在农民工进城,但他们并没能真正的融入城市,每年春节又出现返乡客流这种人口的不正常流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他们享受不到城市的待遇,没有城镇的医疗保险,他们建了很多高楼大厦自己是没法住的。农村发展滞后,很多农村留守儿童被拐卖的、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对于建设新农村也不利。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在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扮
演着重要角色。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动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根本矛盾的重要途径,从国情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
镇的发展,在资源、土地方面更加宽松,也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都转移到北京、上海是不可以的。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使农民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市公共服务的前提。中央的重大举措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逐步稳定下来,为消费提供较大的增长空间,并推动城乡差距的解决和维护社会稳定。
(三)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由于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占中国人口3/4的是农村人口,实际上我们3/4还在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理论上讲,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据统计,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饮水不安全、一些村庄还不通公路、一部分农户还没有通电,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人均医保支出、千人平均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低保标准、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等都明显低于城镇;特别是1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难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不能真正融入城市,长期游离在城
乡之间,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既然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举措
(一)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
双向的城乡一体化不是仅仅以城带乡那么简单,需要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做文章:一方面要增强城市的辐射功能,比如城市的相关发展项目应向农村延伸或转移,也可在考虑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城乡一体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另一方面农村要提高接受城市辐射的能力,比如农村要制定向城市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根据本地资源的特点,选准与城市对接的项目,以便于城市产业的延伸和转移。就统筹城乡发展来说,强化政府服务职能,重在强化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对农村服务的职能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涉农信息服务、涉农项目会办服务、政产学研协作服务、涉农人才培养服务、银企合作融资服务等等。目前应高度重视这几个方面的服务,一是以项目推进服务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专项资助计划。如就秸秆处理而言,政府可以用科技项目推进的办法来促进秸秆还田或秸秆能源的综合利用。二是要着力搞好面向农业现代化的技术服务,建立布点合
理的专业技术站所,形成能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
捷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三是着力打造面向农业现
代化的金融服务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业务向农村延
伸,并完善涉农金融担保制度,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目前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
主,远不能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为此,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立金融网点,并鼓励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新型
金融组织。
(二)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
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关键是要落实
好强农、惠农、富农的相关政策。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
给。”现代
农业是农村发展极为重要的基础,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现代农业以规模经济为基础,为此要注重打造主导产业明确、产业发展良好、辐射带动有力、功能布局合理、公共产品配套、生活设施齐全、城乡面貌清新、农民安居乐业、城乡
一体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园区带动高效农
业、设施农业、设计农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创新吸引投资,将土地流转给有投资能力的农业生产大户和有金融机构支持的农业合作组织;另一方面要将农民原有分散的联产承3包地,通过流转向专门从事农业
生产的人集中,改变一家一块田或一家几块田的零
散生产经营状态。同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充分
保证农民的利益,确保农民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
中增加权益收入。(三)坚持改革创新,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强大动力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显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城乡两方面都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农村改革,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要针对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机制在农业农村中不断深化、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更普遍应用等新情况,在切实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此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在切实保障农民合法财产权益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要在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同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组织化程
度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在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将更加突出。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尽管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典型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要从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束缚。随着二元结构的转换,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和商品交换就构成了城乡间最重要的联系机制。因此,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本为“一家”,只是随着
4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逐渐从空间上分离,并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差别。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混沌—对立—隔离的过程,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重心将逐渐由城市转向了城市—乡村地域,城乡系统也将趋向统一融合。对城乡这样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不应将各亚系统分别对待,必须重视整体综合。在城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都要求其他系统的配合与支持。因此,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城乡间的顺利贯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财富,又是城乡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也不可能全部滞留农村。要保持城乡这一复杂巨系统的高效率运转,必须要强调和重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外部系统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将会促进城乡间人才、科技、信息、文化等的交流,从而繁荣城乡经济。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问题,必须要从城乡两方面统筹考虑,重在疏导和分流。
第二篇: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修改
常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
常州市人民政府(2012年2月16日)常州市辖金坛、溧阳2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个行政区,区域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61万,其中市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228万。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600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2%,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达到350亿元,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300亿元,增长2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0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7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838元,分别增长13.1%、17.4%。
一、常州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的成就
尽管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部署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但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历来是我国的政策核心,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从常州来看,城乡一体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农村建设探索阶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依托乡镇企业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建设开始起步,涌现出横山桥、新华村等一批新型小城镇、示范村。这一阶段主要是农村依靠自身的力量,建设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没有涉及制度层面。二是新农村大发展阶段。新世纪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各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
转变。三是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阶段。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按照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的思路,研究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工作,武进区作为先导试点,随后在金坛、溧阳开展,现正全面加以推进。
我市坚持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做到在目标定位上体现率先科学和谐发展,在思路观念上注重?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在改革导向上突出富民优先,在工作措施上加强政策制度研究,在发展实践上加大创新力度,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构建城乡一体的空间布局。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全市城镇体系规划,将规划编制工作由城市向农村拓展,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全市规划完善了由一个特大城市、两个中等城市、7个重点中心镇和若干一般镇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基本完成了各建制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加大了建制镇近期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的修编。全面完成了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近500个近期建设需求量较大村庄或?三类村庄?的居民点建设规划,以及1100多个一般规划保留居民点的平面布局规划,基本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
(二)形成城乡融合的现代产业。以培育壮大主导和支柱产业为突破口,以先进产业带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互为支撑、互动发展的城乡产业结构。一是推进?一镇一业?,每个乡镇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产业基础和特色,加快资源整合,积极打造本地特色产业,形成了邹区灯具、横林地板、孟河汽配
等二十多个以镇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培育?一村一品?,将?一村一品?作为发展村级经济的抓手,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共培育了?一村一品?专业村15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7.5%。三是建设?一镇一园?,加大对各乡镇的工业园区的整合力度,集中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园区,推动城镇和区域产业一体化。2011年,工业园区销售收入4849.5亿元,占全市乡镇工业销售总额的58.2%。
(三)建设无缝对接的城乡基础设施。按照?城乡一体、全面对接?的要求,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道路、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目前,全市已基本实现了供水、供电、电讯、网络、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市域范围内实现了?公交村村通?,燃气管网正加速向小城镇、集中居住点延伸。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超过7655公里,全面消灭了砂石路、断头路,基本实现了辖市(区)通镇二级公路、镇通镇三级公路、镇通行政村四级公路的目标,其中武进区全面实现村组道路硬化。
(四)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在教育均等化方面,我市调整优化农村教育布局,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市独立建制中小学办学条件均达省二类标准以上,全市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公办学校吸纳比例83.87%以上。在卫生均等化方面,合理配臵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努力做到城乡均等化、区域间均等化,每个乡镇都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方便农村居民在家门口看病。在文化均等化方面,重点
加快乡镇和村的文化站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基本实现了?镇有达标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目标。
(五)建立城乡并轨的社会保障。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转换接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力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全市登记参保人数达49.9万,参保率99.4%,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已提高至80元。市5个区实现了低保标准城乡并轨,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市46.6万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新征地农民做到了即征即保,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标到300元,参保农民达186.94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工作中,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一)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核心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连续8年两位数增长,2011年增幅达17.4%,是近年来增长最多增幅最大、而且增幅超过城镇居民的一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1。其措施有:一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2011年,全市乡镇工业实现营业收入8327.9亿元、利税643.8亿元,乡镇企业劳动者报酬总额288.4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达643.5亿元。二是积极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平台、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组织岗位技能提升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开展创建充分转移镇村等活动,推进城市就业政策向农村覆盖。自2006年实施农村新一轮五件实事以来,全市农民就业转移培训34.9万人,创业培训
1.7万人,新型专业农民培训1.4万人。三是不断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大力推进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推进农村养老、低保、合作医疗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四保惠民?,落实各种强农惠农政策。2011年,全市各级财政预算投入?三农?资金达26.18亿元,其中兑付粮食直
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2.1亿元。
(二)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要目标。实施?双百万亩?工程,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3.2万亩、高效农业111.3万亩、设施农业25.9万亩、高效渔业45.7万亩,分别占耕地(渔业)总面积的51.0%、50.1%、11.7%和78.6%。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省级农业园区总数达到4家,市级10家,14家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农户1万多户。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近63%,水稻育种全省领先,主体品种武运粳23号种植比例达到80%以上,强化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达80%,位居全省前列。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累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48.6万亩,占耕地比重65.9%。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25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120多万户,凌家塘市场全年成交额突破190亿,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拓展农业功能,全市已建有各类休闲观光农业景点300余个,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7家,居全省第二位。更可喜的是,依托良种、良法、良技和良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1年全市水稻单产达627.9公斤,比上年增7.8公斤,继续排在13个省辖市之首,实现了水稻单产全省?九连冠?目标,为此,省农委专门向常州市政府发来贺电。同时,我市还成功赢得2013年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举办权。
(三)把推动农村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坚持把农村?三大合作?作为富民、强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市有各类农民合作社2293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050家,农地股份合作社140家,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富民资产合作社1103家,全市农民合作社成员数达40.1万户,覆盖率达50.9%。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组建了全省第一家地市级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村镇银行2家,已开业农村小贷公司30家,科技小贷公司1家。全面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粮食作物和能繁母猪基本做到应保尽保,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开始起步。规范有序地实施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到2011年底,资金总投入达到24.2亿元,建成安臵房面积132万平方米、标准农田7万亩。确定8个重点中心镇,按照小城市目标先期培育,2011年基本完成镇域总体规划的修编提升工作。
(四)把美化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内容。一是大力推进农村绿化,以创建园林小城镇和国家卫生镇为抓手,大力推进以镇区公园绿地、街头绿地、道路绿化、节点绿化为重点的城乡绿化工程,?十一五?期间连续两年大面积推进的城乡绿化工作,增加绿化面积6600公顷。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三年专项行动,市级财政投入超过1亿元、总投入20亿元以上,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了?三清一绿?,50%的村达到?五化三有?,有53个村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先进村。三是大力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全市37个镇实施了工业污水的集中处理,建成投运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71个。实施新一轮实事以来,累计疏浚县乡河道613条,长1699公里,清理土方3303万方,清淤整治村庄河塘总数2万多个。总结近几年城乡一体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五点体会:一是明确思路,坚持走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的道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促进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布局、要素资源优化配臵、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衔接配套、公共服务同等共享、居民收入渐趋协调,加快构建新型的城乡、工农关系,努力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发展。二是丰富内涵,重点围绕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等?五个一体化?,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全面建设新农村,努力走出一条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路。三是创新制度,始终把改革创新贯穿各个环节,着力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农村金融、土地管理等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制度化水平。四是政策配套,本着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的精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统筹、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进中心镇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等20多个文件,有力保障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其中近两年全市有7项?三农?政策文件获省创新奖。五是典型引路,全力推进武进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先行建设,支持和鼓励申报成为中农办农村改革联系点,以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当前,我市推进城乡发展一体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突出反映在: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深层影响短期难以消除。长期以来,以户籍为基础形成的二元社会经济制度,使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资源分配及政治权利等一系列关系被扭曲,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强化和固化了城乡分治、二元分割的状态,其惯性仍在社会各个领域延续。
二是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不协调。突出表现在土地供给和金融服务方面。城乡建设用地长期紧缺,实际土地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开发区和城市重点工程,农村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产业结构、镇村布局调整都承受着很大压力。农村基层金融服务需求旺盛,但资本的趋利性使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在农村形成巨大资金缺口。
三是城乡社会发展环境不平等。长期以来,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保障,几乎完全由政府投入,而农村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由农村自己负担,目前尽管状况有了改变,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深度仍不够,财政支农力度与财力的增长状况还不相匹配。公共品供给偏向城市,农村需要的公共资源不足,造成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过大,城乡社会与个人之间发展和竞争继续处于不平等状态。
四是农民权益缺乏有效保障。现有的土地征收征用对农民利益的补偿标准不合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缺乏有效保障。同时,由于农村建设用地无法直接进行市场交易,农村住房也无法通过合法渠道获得抵押贷款等,农村土地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常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任务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实际,常州城乡发
展一体化总的目标是:到2012年,基本建立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合理布局、均衡配臵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
到2015年,全市
?两个率先?目标基本实现,农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立完善的城乡发展一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城乡建设协调并进、城乡产业加快融合、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城乡生活同步改善、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全面构建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全面建立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常州农村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真正成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区域分明、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社会文明、组织坚强有力、镇村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其工作着力点:
(一)富民为核心。常州已经明确农民收入五年倍增,比全省提前两年。按照五年倍增,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要超过2.5万元,年均增长在14%左右(剔除物价因素),难度很大。为此,我市将坚持以工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增速,以农业现代化夯实农民增收根基,以城镇化增强农民增收活力,以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优化农民收入构成,推动农民收入进入较快增长阶段。做到既注重农民的就业创业、强村富民等工作,支持有能力、有实力的农民带头致富,更重视低收入农户增收难的状况,落实帮扶措施,倡导先富农民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促进共同富裕。既注重稳定和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放大传
统优势,更着力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建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收入倍增目标如期实现。既注重农民收入数据的增长,做好上下数据衔接,更体验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为老百姓多做实事。
(二)规划全覆盖。对照城乡一体发展要求,当前规划存在着统筹性、协调性不够,对重点功能区引导力度不强,刚性约束欠佳等不足。我市将进一步提升规划理念,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一是完善城乡发展规划。加快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组织编制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做好交通、能源、环保、信息化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发
展规划,实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的协调和全覆盖。二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主体功能,控制开发强度,进一步引导工业集中,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形成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开发格局。三是强化村域规划建设。按照人口规模3000人以上的要求,以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古村保护型等形态,优化农村集中居住点布局,编制完善相应的建设规划。
(三)农业现代化。坚持用现代理念谋划农业、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现代知识提高农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努力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常州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集中力量在水稻种源繁育、花卉苗木组培、畜禽水产新品开发、生物农药、立
体种养、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蔬菜园艺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转化和集成应用一批最新科技成果,?十二五?期间,每年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科技创新项目30个以上。突出企业创新和投入的主体地位,深化农业产学研合作,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龙城英才计划?为引领,加大农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按照?一主多元、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格局,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升基层农技推广能力。
(四)建设中心镇。坚持把中心镇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规划引领下,通过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步伐,逐步打造成特色鲜明、产业发达、人口集聚、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小城市。实施?项目推进年活动?,围绕产业集群、人口集聚、土地集约,整合资源、聚焦政策,组织实施一批投入大、规模大、影响大的项目,加快推进中心镇转型升级、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服务提升。着力建立投融资平台,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吸纳民资、外资、社会资本的投入,拓展中心镇建设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强镇扩权途径,力争赋予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升中心镇社会管理水平。鼓励中心镇在城乡一体化改革领域先行先试、率
先突破,为面上改革发挥引领作用。
(五)服务均等化。以农村实事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优质资源向农村的延伸,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步伐。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着力加强公共设施配套、村庄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连接通达,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到2013年,全市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创建一批?三星级?康居示范村。大力开展创业、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2012年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次;不断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2012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人均筹资标准达340元以上,住院费用补偿率达50%。巩固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2012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110元,完善被征地农民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六)改革增动力。着眼于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大体制机制?,积极探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发展农村?三大合作?,加快实现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大宗农作物生产、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合作组织全覆盖,支持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加强规范化建设。2012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发证任务。积极稳妥开展?万顷良田工程?建设,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维护农民合法利益。继续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加强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推进创投企业和涉农项目的对接。全力支持武进区开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建设?的探索创新,以点上改革试点带动面上改革创新。
三、主要制度创新及相关建议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我市已在就业、教育、卫生、社保、金融、土地、户籍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一些涉及到国家法律法规
的完善和中央、省、市的事权调整等问题,更有赖于中央、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
(一)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户籍问题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关键是依附在户籍上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各项制度和权益上的城乡差异。目前,尽管取消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之分,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取消了?农转非?制度,建立了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但不同户口性质仍享受不同待遇,如在社保政策上,无收入的城市老年居民与农村老年居民生活补助的差别;在住房及征地拆迁上,农民户口可以享受集体土地的宅基地,但不能享受城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在计划生育政策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生育第二胎子女的条件差异较大;在工伤和交通事故赔偿上,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标准相差几倍。此外,户口还承载着很大的教育功能,户口的自由迁移障碍较多。改革办法: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法律法规。户籍改革涉及的教育、社会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等多项政策均属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事权调整范围,应由国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宏观指导政策。考虑到短期内出台新户籍法的难度较大,可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地方层面解决现存的突出问题,同时积累立法经验。二是统筹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居住登记制度,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尤其对本地农民,在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同时,保留农村的各种权益。三是多方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参照广东以?农民工积分制?、重庆以?保留农村‘三件衣服’、穿上城市‘五件衣服’?等做法,鼓励农民将集体经济组织中的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臵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
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换股、换保、换房?进城进镇落户。
(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方面。现有的土地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制度。改革的核心应是围绕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这个关键,积极探索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创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必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两种产权、一个市场?。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腾出的农村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经批准用于调剂给城镇使用的,增值收益全部返还农村。完善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建立征地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同
时,同步考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及农民安臵用地问题,探索实物留地、物业补偿、货币补偿、参股经营、等价臵换、指标抵扣等多种模式,多渠道保障被征地农民长久生计。稳妥开展农民宅基地流转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和跨村组臵换机制。
(三)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方面。解决目前农村面广量大贷款难问题,既需要发挥农村外部金融机构的作用,更需要培育自身的金融组织。应针对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强的融通本地资金现实基础和需求的特点,放手发展被称为草根化的低端金融市场,鼓励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参与开设微型金融机构、资金合作社、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各类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推进农村担保体系建设,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出资组建担保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权、农民住房?一权一房?抵押贷款试点。
(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方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保体制,不等于现在就要实现城乡统一标准、统一保障水平,而是在现有社保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注重城乡社会保障的衔接、自由转换,缩小差距,逐步过渡为?无差别的统一?。如养老保障方面,重点是围绕新农保、被征地农民保障、城市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等各项养老保障制度,畅通制度之间衔接转换渠道,设定不同的参保档次,本着自愿选择的原则,形成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建立起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方面,本着?一个制度、不同层次、覆盖城乡?的原则,整合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儿童医疗统筹制度,统一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所有居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形成以统筹城乡的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医疗救助为主体,以各项医疗互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两点建议:
一是要高度重视中心镇的建设。目前,我省许多地方都把中心镇建设放上了非常重要的位臵,以其发挥在城乡一体化中的载体和引领
作用,但推进中普遍受到资金筹措困难、建设用地指标缺乏、管理权限偏小等问题困扰。浙江省选定27个试点镇,通过实施强镇扩权、调整行政区域、完善财政体制等举措,计划5年左右培育,成为一定实力的中小城市,为此,建立每年10亿元的专项资金(暂定3年),用于试点镇项目建设的补助。因而建议省在20个经济比较发达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试点的基础上,对重点中心镇制定强镇扩权实施办法,落实扶持的政策措施,?十二五?期间,省每年应单独安排一定数量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中心镇的建设与发展。二是要加大对茅山老区支持的力度。我市茅山老区地处金坛、溧阳两市,丘陵山区较多,农业比重较大,自然条件差。目前,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农民收入普遍不高,经济薄弱村比例大,一些乡镇发展水平甚至低于苏中。而省有关部门在确定目标任务时,把我市老区等同于苏南发达地区,并且多年来省按照财政预算内一定比例统筹用于苏北的发展。对此建议,省要关心和支持我市金坛、溧阳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尤其要加大对茅山老区扶持力度。
第三篇: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
唐山: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行进在冀东大地,不时能看到一片片新建起的楼群——农村新社区。走进楼群,宽阔整洁的街道两侧,路灯林立、绿草茵茵。休闲娱乐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幼儿园、村民诊所、便民超市、垃圾转运车??各种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家家有楼房,做饭用天然气,活动有广场,锻炼有健身器,生病有合作医疗,老有养老金,虽然还叫于林庄,感觉却和城市没啥两样!”说起生活变化,丰润区韩城镇于林庄76岁的李俭满脸高兴。于林庄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受益村庄的一个缩影。
2009年10月,省委、省政府确定我市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市级试点单位,要求我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为推动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积累经验”。2010年4月,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了《唐山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并提出了
“积极探索、率先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要求,希望我市为全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作出突出贡献。一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总目标,按照“154”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思路,努力在规划编制、产权改革、民居建设、城乡社保等11个方面寻求新突破,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无数像李俭一样的农民,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日子越来越幸福!
坚持规划引领,初步构建起了新型城乡形态
规划是龙头、是基础。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规划,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新体制,推动市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唐山市坚持把规划编制作为先导性工程来抓,按照“全域唐山”的理念和“三个集中”的原则,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健全城乡规划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依法监督、管理,城乡规划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从2007年11月开始,历时一年时间,我市率先在全省地级市编制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2008-2020)》,明确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思路、目标和重点。组织市规划部门和县(市)区,相继编制了近郊区城市化发展规划、县城扩容建设规划、中心镇扩大发展规划、中心村扩村建设规划、基层村建设规划。根据新一轮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到2020年,全市将逐步构筑起“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中心村—规划保留村”的城乡空间布局。
2010年,唐山市首次在全域范围内实现了“三规合一”,即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三个规划实现了衔接配套。为搞好农村新民居建设,2009年至2010年市财政投入3000万元奖补资金,聘请具有二级资质以上的规划设计单位,先后为400个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编制了建设
规划,全市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有了科学的规划保障。
强化产业支撑,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现代农业是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全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作为促农增收的一条基本途径,始终常抓不懈。
组织实施“1510工程”,去年全市共确定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18个,计划总投资155.6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亿元,其中有2个项目被列入了省政府督导和省产业办重点项目,有6个项目被列入了河北省2010年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到年底,竣工项目77个,完成投资35亿元。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全市狠抓产业化三大环节:大力发展壮大“农”字号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全市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家和34家;扎实推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着重抓了乐亭、玉田、丰润3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建设。突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各县(市)区都谋划启动建设了一个面积不少于50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其中玉田县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全市组织开展了省、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三级联创”活动,确定了市级示范社150家,申报了省级示范社41家,年内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30个。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52个,发展会(社)员数9.1万户,辐射带动农户达54.8万户。
201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额达到320亿元,比上年增长6.5%,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已经达到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0元,较上年增长12%,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拉大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
实施新民居建设,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从2008年开始,着眼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我市就以创建科学发展示范村为载体,全面启动农居改造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已有440个示范村实施了新民居建设、旧民居改造工程,其中整体新建村
301个,改造提升村139个,涉及10.97万户,累计投资达203.7亿元,在完成示范村数量、建筑面积、投资总额等方面均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具体实践中,各县(市)区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以及“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坚持把新民居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将村庄建设规划纳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体系;把新民居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把新民居建设与农村改革相结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把新民居建设与创新经营机制相结合,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把新民居建设与改进农村公共服
务相结合,促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把新民居建设与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相结合,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促进乡风文明。相继探索创新了城镇资源带动、土地资源置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产业发展带动、新批宅基地和旧房翻建、特色村改造提升等“六种模式”。
新民居建设,实现了农民富起来,农户暖起来,农村靓起来,农家乐起来,农村经济繁荣起来的愿望,真正成为了一项惠及民生的幸福工程。加快了主城区扩张、县城扩容、中心镇扩大、中心村扩并,让更多有条件进城、愿意进城的农村人口实现了到城镇就业、生活的愿望,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已达到54.9%。
着力改善民生,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目的就是要让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地享受到公共服务。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市不断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上水平。
2010年,全市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市级以上资金达到2.67亿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9亿元。同时,为义务教育阶段57.86万名农村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及部分教辅用书,涉及资金6294.8万元。共为2.5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
生补助生活费1009万元。继续推行“农民工子女就读无障碍”模式,全市有620所公办学校共接收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口子女26337人。累计投资12.05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断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农村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100%;农村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得到普及。
为了让农民能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市不断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开展了乡镇卫生院“三基两化”建设和村卫生室建设。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已全部通过标准化、规范化乡(镇)卫生院示范县(市)考核,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标准化率达到80%。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2010年,全市参合农民达476.3万人,参合率为96.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2009年的100元提高到140元,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万元。农村五保户、贫困户通过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全部参加了合作医疗。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不断满足农民对身体健康与精神文化的需求。努力缩小城乡文化投入、阵地、队伍差距,县级文化中心、乡镇文化站、村民中心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实施的4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481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为每个书屋配送图书1273种和部分报刊杂志。全市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197个,基本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建设了75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改善和保障民生,关键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为此,市委、市政府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医疗、养老保障和低保水平,作为20件实事工程来抓。2010年,全市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2万人次,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3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540元。五保老人供养率保持100%,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均居全省前列。全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取得重大突破,全市有10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到122万人,其中29.9万人已经领取了新农保养老金,分别比2009年底增加78万人、12.9万人。开展试点个数、参保人数、领取养老金人数均居全省首位。
深化配套改革,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围绕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不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开展了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林权、农村承包土地(果树)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农村水利设施所有权确权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机制,为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创造条件。引导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大合作”,让股份合作经济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实现形式,股份分红成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基本途径。
开展了中心镇试点工作,择优选择了玉田县鸦鸿桥镇等6个镇开展中心镇建设试点,支持试点中心镇扩权强镇,指导6个试点中心镇编制了总体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立镇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人口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探索建立了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加强了对农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的管理,依法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存量,健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村级集体财富稳定增长的运行机制。到去年底,全市建立集体财富积累机制的村和建立“三资”监管机制的乡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建立村级财富积累机制的村达到4586个,占总村数的90.2%。通过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建设,村集体实现增收7853.7万元,节支1638.5万元。
加强农村设施建设,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着眼于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市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不懈地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2010年又建设了500个文明生态村。全市共投入资金27809.9万元,完成道路硬化1429.6公里,造林绿化231.5万株,院街净化清理垃圾74.6万方,安装路灯11981盏,新建沼气池8860个。全市606个村“户户通”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2611万元,硬化道路1350公里。目前,全市累计建设文明
生态村4436个,占全市总村(队)数的86.6%。“户户通”村达到2606个,占全市总村(队)数的50.8%。在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同时,全市选树了200个村民中心建设典型,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到2010年底,建立“八项服务”的村200个,建图书室的村198个,建卫生室的村196个,建活动广场的村197个,有文体器材的村194个,建文体组织的村198个,经常开展活动的村193个,制定制度章程的村200个。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为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全市组织实施了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攻坚行动,在全市农村推行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健全了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形成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6.9亿元,共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35个,购置垃圾清运车245辆,聘用保洁员1.8万名,全市实现“户收、村集、乡运、县处理”的村达到493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5%。
支农投入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各种设施的完善,让无数农民感受到与城市生活没啥两样。
承载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望,唐山,正朝着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阔步前行。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题调研材料(模版)
***镇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专题调研材料
区政府办公室:
按照通知要求,紧紧围绕全区“一核二区三片”的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对全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
(一)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全区“项目建设年”
为
契机,坚持以保优势、抓招商、上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环保工业,加大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目前,全镇共有各类企业65家(其中投资过千万的规模企业共6家),共安置劳动力3000余人。
山东万乔集团、岳氏玻璃公司、业盛玻璃公司等三家企业为全镇的支柱企业。一是重点企业平稳、健康发展。08年山东万乔集团投资2000万元,新上长180米的硅砖全煤气隧道窑自动化生产线和新建1000平方米仓库,实现了当年扩建、投产、使用、达效;淄博业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新上6套自动化生产线和新建7000平方米标准化仓库投入使用;淄博岳氏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新建玻璃生产线一条。二是09年将抓好工业重点项目。重点抓好投资1000万元的万乔集团生活服务区项目、投资1300万元的康瑞图橡塑制品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博山润丰机械厂改扩建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业盛玻璃制品公司技改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金晶磨料磨具公司资产盘活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朱家庄机械加工项目建设,以及洪山口砖场盘活项目、纺织品项目和天然气管路进北博山项目建设。三是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全镇经济社会营造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
(二)农业发展的现状。紧紧围绕全区“一核二区三片”的总体工作要求和全镇实际,努力建设现代农业片。一是农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规划建设镇东片“蔬菜生产”、西片“蔬菜制种”、北片“小杂粮生产”等三大基地。蔬菜生产方面,全镇有机蔬菜面积现已达到1.2万亩,2008年成功申报了市级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项目。积极实施有机农产品品牌战略,成功注册了“郭庄”牌长茄、“凤池”牌大白菜、“盆泉”牌马铃薯和“福峪”牌红薯四个绿色蔬菜品牌商标,拥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郭庄长茄、大白菜、马铃薯和红薯四个绿色食品生产证书。蔬菜制种方面,坚持以淄博盆泉蔬菜繁育场有限公司为依托,抓好蔬菜良种繁育。二是养殖业效益凸现。目前,扶持猪存栏量50头以上的大户56户,鸡存栏量500只以上的大户42户,牛存栏量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3户,蓝狐养殖大户2户,蛋鸭养殖600只以上大户1户。三是积极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了蔬菜、制种、桂花、养殖、农机等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形成了淄博盆泉蔬菜繁育场有限公司、淄博博山红叶散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淄博郭庄蔬菜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
(三)城镇建设发展的现状。紧紧围绕全区“一城六镇个二十个农村社区”的工作要求,抓规划,抓落实,推动全镇中心城镇建设步伐。一是实施科学规划,为加快发展奠定基础。聘请淄博天泽建筑设计研究院重新进行了规划编制,明确了城镇发展战略与目标。2008年,按照区政府要求,编制了朱家庄、盆泉、邀兔、郭庄四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五福峪村作为基层村进行了规划。二是按照建设山水城镇的思路,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投资200万元对淄河流域谢家店段河道进行治理,共治理河道2.3公里,新建拦水坝2座,新修河堤600米。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共组织4000多人次参加环境综合整治,清运垃圾3000多吨,拆除乱搭乱建86处,新建垃圾池62个,规划垃圾填埋点5处,粉刷立面16万多平方米,城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从今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累计投资3000万元对金牛山景区进行开发,形成集人文景观、自然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特色旅游风景区,打造全区特色生态旅游品牌。三是优化布局,提升小城镇建设标准。重点抓好北博山瑞景苑小区建设,目前已完成1号、2号楼并已投入使用,新增住宅面积6000平方米;实施畅通工程和便民工程,抓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共投资700余万元,对镇内主干道口南路、北石路和洪崮路进行了维修改造,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四是抓好教育园区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抓好总投资260万元左右的镇中学综合楼续建工程建设;积极争取淄博市广电总局支持,对郭庄中学进行了维修改造,更名为淄博广电希望学校,全镇教育教学环境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加强农村文化网络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五个一”工程,建成文化大院4个,不断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全镇投资过千万
第五篇: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提升农村群众出行质量
建湖县客运管理处
裴文雅
摘要:本文就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构建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道路客运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城乡道路客运是联系城乡、服务居民出行的重要纽带,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道路客运资源共享、政策协调、衔接顺畅、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优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方式、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行业比较优势的迫切需要,对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构建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道路客运服务体系,现就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基本需求为目标,以转变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将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大工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部门联动、政策引导和市场互动的组合作用,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服务。
(二)主要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全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更加协调、网络衔接更加顺畅、政策保障更加到位,服务广度和深度逐步提升,服务质量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基本建成分工明确、衔接顺畅、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二是建设一个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衔接顺畅、方便灵活的城际客运系统,有效衔接城市公共交通、农村客运及其他客运方式,不断巩固道路客运的保障能力、竞争优势及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
体地位。三是基本建成能力充分、方便快捷、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地市级以上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郊区主要乡镇。四是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行稳定、安全规范、经济便捷的农村客运系统,实现全国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92%,100%的中心镇建成客运站、候车亭或招呼站;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力争实现县域内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达到30%以上。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协调。以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城乡联动,有序衔接,促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的公益属性,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将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加大公共财政、土地等公共资源保障力度,不断满足城乡居民“行有所乘”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发展条件和需求特征,探索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和推进路径,不搞“齐步走”和“一刀切”。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地区分批开展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在全行业推广应用,逐步建立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长效推进机制。
——坚持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发展。在普通公路上,人员往来比较频繁的毗邻城市之间以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为主,地市级以上城市周边地区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为主,县域内特别是乡镇以下地区以农村客运线网优化为主,并积极推进公交化改造;在高速公路上,以发展班线客运直达运输为主。注重整合城乡道路客运企业、线路、场站等资源,提高集约化、组织化水平,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维护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
二、主要措施
(一)科学编制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
1.认真组织编制“十二五”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各地要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打破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二元分割格局,从实际需要出发,认真组织编制“十二五”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有关内容应纳入城市及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之中。规划编制要立足整合城乡客运资源,优化客运网络衔接,科学合理布局城乡客运线网;稳步拓展和延伸城市公交网络,支持和鼓励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提高城市公交线网覆盖面;改进客运组织模式,有序推进县乡客运和毗邻地区线路的公交化改造,促进运输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大力实施农村客运通达攻坚工程,优化调整农村客运网络,加快发展镇村公交;充分利用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站点设施,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城乡客运网络有效衔接和融合,实现城乡客运线网结构全覆盖;高度重视城乡结合部,以及镇与镇、县与县、市与市毗邻地区客运线网的设置和衔接。
2.编制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要依据“十二五”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编制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完善路网布局,提高路网技术标准和安全保障。“十二五”期间,全省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5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桥梁6000座,为全省镇村公交和城乡客运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加快完善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1.积极改善农村公路通车条件。对乡镇通往行政村的现有农村公路和桥梁,不符合客运班车安全通行条件的,要纳入“十二五”规划加快改造,力争2012年前完成。加快建设通往集中居住点等重要节点的农村公路,提高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继续实施撤渡建桥,发展水上客运,切实改善岛屿村群众的出行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新建公路安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竣工、同步验收。
2.加强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要求,在新建或改建农村公路时,加强农村客运站(亭)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到2015年,全省农村乡镇客运站达700个,占乡镇总数的70%,开通镇村公交的沿线行政村设置招呼站或候
车亭。同时,结合客运线网规划,优化城乡客运场站布局和衔接,主动对接地铁、铁路、机场等其他运输网络,积极改善换乘设施,方便群众出行。
3.强化城乡客运基础设施管理。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完善站场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确保已建成的农村客运站及时投入使用,为经营者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充分发挥县、乡政府的作用,加强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站(亭)等基础设施的养护与管理,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三)进一步优化调整城乡客运经营结构
1.优化城乡客运经营结构。各地要大力倡导公司化经营、公交化运营、员工化管理,积极推进城乡客运经营主体整合,通过收购、兼并或入股等形式,实施规范的公司化改造;打破地域垄断,积极引入规模大、有实力的客运企业,促进本区域内城乡客运资源整合;对区域内存在线路重复、经营中容易发生矛盾的相关客运企业,积极引导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造、兼并。
2.创新城乡客运组织模式。对县(市)城区至乡(镇)的线路,有条件的可选用公交车型,实行公交化的运营模式。对乡(镇)到乡(镇)、乡(镇)到行政村的线路,通过新辟、改线、延伸等手段,因地制宜实行多样化的运营模式,不断扩大农村客运的覆盖和服务范围。对路况条件、客源等不适宜公交车型的,要按照《乡村公路营运客车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选用适用车辆。
(四)不断加大对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的扶持力度
1.建立规范的城乡客运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鼓励实行城乡客运低票价政策,落实经济补贴、补偿。对城乡客运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评估,核定企业合理运营成本。对不能完全通过价格补偿的政策性亏损,由政府给予合理补贴。对城乡客运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伤残军人、警察、学生等实行免费或优惠乘车)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的支出,由政府进行专项补偿。对车辆和设施装备的配置、更新等,地方财政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2.加大对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扶持力度。
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快改造不符合客运班车通车条件的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农村客运站、候车亭,完善安保设施,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规划内的项目给予专项补助。3.加大对镇村公交发展的推进力度。加快建立镇村公交发展扶持政策,大力推进镇村公交发展。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县(市)为单位、乡镇为单元对开通镇村公交的乡镇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所有乡镇开通镇村公交、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县(市)给予一次性奖励,重点用于新增、更新节能环保车型等,具体补助和奖励资金可在燃油税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镇村公交营运车辆可参照城市公交标准申请燃油补贴。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考核,重点考核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资金支持情况、企业经营机制、服务质量以及群众满意度等,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另行制订。
4.加大对基础设施用地的保障力度。国土资源、规划、建设部门要对纳入城乡规划的客运枢纽、换乘场站、乡镇客运站、保养场、停车场、首末站、调度中心等基础设施,优先保障场站用地。对经规划确定并依法取得的城乡客运基础设施用地,不得随意挤占,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五)切实加强城乡客运服务与管理
1.加强城乡客运规范化管理。完善城乡客运服务网络,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延长服务时间,努力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简化许可程序,改造毗邻地区城乡客运线路,引导城市间公交线路相互融合、互联互通,着力解决城市毗邻地区城乡居民的出行问题。加快优化城乡结合部线路设置,加大线网密度,建设换乘站点,规范市场秩序,统筹考虑城市公交与班线客运资源整合,避免无序竞争。
2.建立健全城乡客运服务质量规范和质量考评体系。高度重视城乡客运统计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支撑。定期组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加强城乡客运服务质量考核,将考评结果作为各项资金补贴的依据,并与客运线路招投标及企业发展扶持政策等挂钩,督促企业规范管理。
3.加快城乡客运技术创新。积极推广智能化调度系统和ic卡系统,建立城乡客运服务信息查询系统,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发挥科技手段在经营行为监管和行业经济运行分析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技术车型在城乡客运的应用,积极与省内汽车制造企业合作研究开发标准化的镇村公交车型。
4.确保城乡客运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强化经营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公安部门要科学核定车辆载客数和时速,合理划定车辆停靠点,科学指导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在城乡道路条件满足通行安全的情况下,允许投入有站立乘员席的公交车型从事城乡客运。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加快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所需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切实把加快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作为服务民生的“惠民工程”抓实抓好,为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供基础支撑,让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各地要成立由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宣传、教育、公安、监察、财政、国土资源、建设、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把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列为各级政府城乡统筹工作的重要任务,将城乡客运发展指标纳入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评价等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城乡居民自觉维护城市道路、农村公路以及站(亭)等基础设施的完好,充分利用学校和各种媒体大力普及安全出行知识。
(二)加强行业引导。各地要制订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客运在发展规划、设施建设、服务监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集约化程度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客运线路招投标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全力打造品牌客运企业。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牵头组织对各地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工作进行考核,提出指导性意见,及时反馈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考
核结果可作为各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立项和补助的参考依据。深化行业文明创建,组织开展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示范县(市)建设,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加快全省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进程。
(三)加强市场监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城乡客运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工作顺利推进。公安、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强化城乡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交通安全秩序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监管,严厉打击农用车、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和各种报废车非法载客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城乡客运安全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交通运输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作用,充实力量,加大城乡客运管理力度,规范经营行为,强化服务质量监管,依法查处非法营运车辆,督促客运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我省城乡客运统筹发展。
篇五: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如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之一,如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应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和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应通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基础设施覆盖面,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相互补充和协调发展,提高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其次,要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乡村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应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和服务业,促进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互补。同时,也需要利用城市和乡村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另外,还要加强城乡社会均衡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应该加强政策协调和制定,推进城乡社会均等化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综上所述,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社会均衡发展是促进城乡一
体化发展的关键措施。需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加强城乡协作和交流,推动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