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春节精神文化内涵7篇

春节精神文化内涵7篇

时间:2023-08-20 10:5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春节精神文化内涵

  

  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涵

  春节是一个立体性的、连续性的大年节,一般认为它从腊月初八开始,直至正月十五才结束。其内容包含祭神、敬祖、守岁、祈年、贺春、拜年、爆竹、联欢等活动和习俗。从岁首祈年祭礼的上古时代到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过年这个节日被一代代中国人传承着。

  在这个绵延不断的链条中,过年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但过年的诸多精神内涵却一直传承至今。我在此将这精神内涵简单归纳为:一颗感恩之心,一种团圆之乐,一个希望之梦。通过祭神祭祖,感恩天地护佑、祖先保佑,让我们在“衣食住行用”上得到了收获;通过亲人团圆,让我们尽享天伦之乐,尽情释放在“仁义礼孝和”方面的心理需求;通过贺春庆典,让我们于欢乐中憧憬在“福禄寿喜财”方面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1.感恩之心

  从很大程度上讲,春节就是一场感恩的仪式。为何这么讲?让我们先从春节的起源说起。

  关于春节的起源,通常认为始于殷商时期岁尾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而这种祭祀活动又发端于原始社会合祭众神的“腊祭”。段宝林先生说:“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一个节日,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一般认为其源为上古的蜡祭。”

  为了过好春节,古人在腊月就开始忙着祭神祭祖了。蜡祭祭祀的神灵很多,包括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创世始祖女娲、教会了人们渔猎方法的人文始祖伏羲,还包括想象中的天神、地神、风神、雨神、山神、水神等等。祭祀的目的,主要是向神灵们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们赐予阳光雨露,感谢他们教会我们谋生的本领,让我们得到了温暖,收获了粮食,捕猎到了鱼和野兽。

  到后来,春节祭祀的对象,主要是与人们现实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的灶神、门神、财神和家族祖先。到了近现代,虽然神灵信仰逐渐淡化,但年俗中祭神祭祖的传统在各地仍或多或少保留了下来。

  比如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神(俗称灶王爷)的日子。传说灶神是玉帝派到人间的特使,这一天要回到天上报告这一家一年来的善恶。祭拜的目的,首先是感恩他一年来驻守灶台,使一家人有饭吃;然后,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如今,随着厨房结构的不断变化发展,灶王爷的画像已难见踪影。不过,门神却从古至今一直没被冷落。即便今天,许多人家在春节前都要在大门上张贴门神年画。门神作为守卫门户的神灵,驱邪逐鬼,守家卫宅,保一家人平安,我们在过年时当然要向其表达感恩之心。

  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还是财神。许多地方的习俗认为:吃团圆饭时放鞭炮,主要就是为了迎接财神。在有的地方,团圆饭一年比一年吃得早,边吃边放鞭炮,称作“抢路头”。大家相信:早放鞭炮就能把路头财神早点接到家,使这一年财运旺盛。

  春节期间祭祖,在许多地方是与祭神同时进行的,但也有单独祭祀的。祭拜之前,先是接引。迎接祖灵的时间,各地并不统一。绝大多数地方,祭祖的时间是在除夕夜,有的在年夜饭前就先请祖先,有的在子时到来前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在午夜零点准时接引。

  祭祖的仪式,各地有别。有的在除夕夜专设的天地桌前举行,由因为祖宗是“家亲”而不是神,仪式在家中堂屋进行。有的地方,家家户户在堂屋中悬挂祖先画像,但多数地区只是供着祖先的牌位。在

  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有的地方,将祭祖的仪式称之为“拜家堂”,祖先的牌位前摆好美酒佳肴、时令果品,供列祖列宗享用;点燃香纸蜡烛后,家长率子孙行叩祭礼。在祭祖时,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

  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生的喜庆事件,大到娶媳、聘女、生儿添丁,小到生活怎样等。

  虽然各地祭祖的时间和仪式有别,但目的和意义却是大体一致的:慎终追远、礼敬祖先,感恩祖先的恩典和保佑,感恩祖先开创的良好家风、族风和开拓进取精神;呼唤祖先回家过年,同时祈求祖先继续保佑子孙后代繁荣昌盛、诸事顺意。

  春节祭神祭祖的习俗能一直保留下来,是因为,我们的感恩之心一直没有改变,我们对丰收、平安、祥和的期盼一直没有改变。

  春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从古至今,春节习俗始终浸透着一颗感恩的心。

  2.团圆之乐

  家的观念是中国人最浓厚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春节习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回家过年,是许多人一年到头的最大心愿。说团圆是春节文化的核心内涵,相信多数人都会认同。

  我们常说“新年快乐”!新年为什么快乐?首先就是能够与父母亲人在一起。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家人团聚更让人快乐的呢?所以,过年了,远在他乡的游子,无论天涯海角,即便舟车劳顿,都会想尽办

  法赶回家乡,与父母亲人团聚,赶上除夕夜的团圆饭。

  大年三十夜,是真正意义上属于中国人的岁尾与年头。“一年不赶,就赶三十晚”。除夕,凝聚了中国人一年的亲情惦念,积淀了一年的离合悲欢。无论是在外打拼的游子,还是在家中留守期盼的父母,聚在一起吃上一顿年夜饭,一家人举杯同庆,欢声笑语,团团圆圆,这是每个人春节时最期待的事。人们既是在享受着满桌的美酒佳肴,更是在享受着那份团聚的欢乐与喜庆的气氛。

  吃团圆饭,是举国上下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最为热闹欢快的时刻。丰盛的年菜美食摆满一桌,全家围坐在一起,共吃“团圆饭”,此时此刻,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欢笑,心头的慰藉与充实感难以言喻。

  年夜饭各种各样的食物,往往都富含美好的寓意。在南方,不少地方有两样菜必不可少:一是象征“年年有余”的整鱼,二是象征“团团圆圆”的丸子(南方人俗称圆子)。北方习俗,则是家人围坐一起包饺子和吃饺子。饺子的做法,最重要的是和面,“和”与“合”谐音,“饺”与“交”谐音,“合”与“交”都有相聚之意,所以“饺子”象征着亲人团聚、家人团圆。

  在许多地方,除夕夜就直接叫“团圆夜”,可见团圆确实是春节文化的主要精神内涵。一年一度的“团圆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民俗文化活动,充分表现出了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与天伦之乐。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这种天伦之乐,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表现得淋漓尽致。除夕夜的家人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无限安慰与满足,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对于中国人来说,除夕不仅仅是一场欢乐的聚会,更是一场精神的仪式,强化着家族成员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年夜饭内容甚至地点等都有所变化,但变化的是形式,永远不变的是暖暖融融的爱意,是亘古不变的亲情。一年里再艰苦再困难,除夕夜面对从心底爱护自己的家人,我们都会自然地敞开心怀大笑大闹,给自己疲惫的身心一次任性的权利。

  年夜饭后围炉守岁,是春节的重要习俗。守岁的目的,原是强固

  身体,延年益寿。为了防止瞌睡,许多地方还形成了一种禁忌,说如果不好好守岁,第二年身体会不好。实际上,守岁的主要目的还是感恩父母,向老人表达孝心。许多人一年中少有时间陪老人聊天,除夕夜守岁,不正是一个借春节习俗陪伴老人和家人的好机会吗?

  如果说除夕夜的主题是家人团圆,那么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则是在更大范围内和亲戚朋友们的团圆。

  春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从头至尾,始终洋溢着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

  3.希望之梦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到了,万象复苏草木更新,在春节这个除旧迎新、送冬迎春的大好日子里,很自然的要满怀喜悦之情,载歌载舞地隆重庆祝这个节日。

  春节是中国人普天同庆的狂欢节,整个节日期间,除了家人团聚、亲友拜年之外,还有一系列让人兴奋、充满激情、充满欢乐的习俗与活动。

  春节贺春的习俗很多,比如贴春联。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将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的内容,多

  为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感恩天地赐予,祈盼来年丰收。

  比如挂年画、挂灯笼、贴窗花、贴福字。挂贴年画在各地都很盛行,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门前张挂大红灯笼、门上贴“福”字等习俗,除了增添节日气氛外,无不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

  比如逛庙会。这是各地人们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北京的庙会,闻名全国,如五显财神庙、东岳庙、白云观等处的庙会,人潮不断,非常富有过年的民俗文化特色。逛庙会,除了拜神外,品尝风味小吃、玩游戏和购买风车等小玩意儿是重要内容。春节时到五显财神庙“借元宝”,是许多老北京人的重要活动。庙里最吸引眼球的,是一个巨大的金元宝,人们排着队摸金元宝,憧憬来年多多发财。

  比如舞龙灯。舞龙灯又叫龙舞,是一种古老的民俗舞蹈。一般用竹条或铁丝扎成龙形,里面安上蜡烛或灯泡,外用布或纸包裹,上涂彩色而成。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形象优美而矫健,被人们认为是吉祥如意和奋发腾飞的象征。所以,古往今来,东南西北,春节期间,都有舞龙灯的习俗。舞龙灯又被称为“耍龙灯”,在许多地方,耍龙灯不但要在本村本地耍,还要舞着龙灯到周边村寨和集镇去“大显身手”,以赢得阵阵欢呼为乐。龙灯在舞动,人们心中在祈祷:新的一年潜龙变飞龙,奋发向上冲。

  比如逛灯会。正月十五观赏花灯的习俗由来已久,而实际上,许多地方的灯会从春节前就开始了,正月十五达到高峰。南京的灯会历史特别悠久,文献记载,早在南朝时就有了灯会。每逢元宵节,“灯火慢市井”,场面壮观,热闹非凡。2006年,“秦淮灯会”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正月初八,一些地方的习俗说该日是谷子的生日,大人要向小孩介绍各种谷物的相关知识,教育他们要珍惜粮食,并由小孩做一顿饭给家人吃。同时,要祭拜谷物的牌位,祈祷谷神保佑家里今年能实现丰收的梦想。另有一些地方,这一天有“放生”的习俗,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万物尽

  皆繁荣的美好愿望。

  春节期间各地的民俗活动还很多,诸如划旱船、踩高跷、耍狮子、扭秧歌等。整个节日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彩龙飞舞,热闹非凡;鞭炮声、叫卖声、奏乐声、锣鼓声此起彼伏,一浪接着一浪。人们一扫平时的疲累态和严肃态,精神焕发,笑逐颜开。许多人除了四处观看各种表演及活动外,还会亲身参与到社火、秧歌、戏曲、舞龙的表演中,表现出“真我”的一面。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的喧闹和热闹,既是人们对自己一年成就的庆祝,也是辛勤劳作一年后的彻底放松,更饱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希

  望、憧憬和梦想。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新年梦想不外乎就是平安顺遂、吉祥如意、福禄寿喜财五福临门。

  春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自始至终,在欢乐中编织着来年的希望之梦。

  4.结语

  前面,我将春节文化的主要精神内涵归结为:一次感恩的仪式,一出团圆的喜剧,一场狂欢的庆典。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之心,是形成我们道德意识非常重要的基础。对天地神灵和祖先的感恩,是形成我们义务观和天职观的重要精神来源。既然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和祖先的庇护,我们不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吗?我们能不奋发努力作出成绩吗?只有牢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交出满意的答卷,我们才无愧于天地的恩赐和祖先的护佑。

  回家过年,家人团圆,本质上是对父母养育之恩和家人陪伴之恩的感谢,是对家庭和家族的精神认同。这是形成我们人伦道德的基础情感。没有父母哪有我们,离开了父母的养育,我们怎么能长大成人?我们不好好孝敬父母,还配为人子女吗?春节期间互相拜年,本质上是对亲友和社会各方面帮扶之恩的感谢,这是维系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至于春节期间一系列贺春祈年的狂欢活动,前面已经说到了,其真正含义是播种希望、编织梦想。梦想,是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是

  形成我们人生规划和理想追求的重要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没有梦想,人就没有追求,没有前行的动力。我们现在都在谈中国梦,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需要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来实现。只有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中国梦才能顺利实现。春节,正是每一个中国人放飞个人梦想的时候。

  春节是中国人感恩上天赐予并宣示责任担当的节日,是庆祝亲人团圆并促进社会和谐的节日,是迎接万物复苏并勾画美好梦想的节日。春节文化体现出来的感恩思想、团圆思想和美好梦想,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责任、担当、孝道、友爱、追求、理想等积极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为丰富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作出的重要贡献。人类认同公平、正义、民主,也必然会认同感恩、团圆、梦想这样的价值观。这就是中国春节文化的世界意义。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团圆节和狂欢节。只要我们永存感恩之心,永盼团圆之乐、永做希望之梦,春节习俗就会永存,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涵就会更加发扬光大。

篇二:春节精神文化内涵

  

  春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春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春节蕴含传统价值观

  春节象征着中国文化,蕴含着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首先,春节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原则,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观和农历新年的精髓。中国古代哲学家、道教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庆祝春节,感谢大自然的馈赠,祈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春节习俗和仪式展现了中国人的信念,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过上安全、有序、幸福生活的前提。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推动形成了今天所强调的“绿色发展”理念。

  春节展现文化包容性

  春节文化凸显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大河主要包括了儒、释、道三大支流。全国各地不同的春节风俗和仪式,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即和而不同。

  尽管各地的人们仪式各异,但是和而不同的包容观念却足以让他们融洽相处。归根结底,包容与宽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春节必做的十件事

  1、置办年货

  水果、坚果、干货、海鲜、零食、鸡鸭鱼肉等,过年之前都需要一一置办到家里,全家人过年的时候吃或送给别人。

  2、买新衣服

  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子的,需要给他买新衣服、新鞋子,大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决定是否要置办新衣。

  3、聚会

  趁着假期,与朋友、亲戚或是同学聚一聚,分享自己的近况等。

  4、贴春联

  大年三十之前,买一幅新的对联贴在家里门口,还可以贴窗花等。

  5、大扫除

  需要将家里里里外外都清扫一次。

  6、拍摄全家福

  春节是全家人最齐的时候,这时候可以一起拍摄全家福留作纪念。

  7、换个发型

  特别是女士,可以剪头发、烫头发、染头发等,让自己以新的形象过春节。

  8、包饺子

  大年三十那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然后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9、守岁

  大年三十晚上要守岁,一般是边看春晚边守岁。

  10、发红包

  家里有小孩子的,要发红包给小孩,这也是小孩子最期待的事情了。

  春节的祝福语

  1、心到,想到,得到,看到,闻到,吃到,福到,运到,财到,春节还没到,我的祝福先到,如果有人比我还早,哈哈,新年运气会更好!

  2、祝春节快乐,捂着肚子乐,蒙着被子乐,流着鼻涕乐,对天哈哈乐,喝水咕咕乐,不想我也乐,想到我更乐,此时肯定乐,健康又快乐!

  3、春节长假过完了,上班吹响集结号,朋友祝福少不了,上班不要打瞌睡,泡上一杯热咖啡,醒目提神又养胃,浓浓关怀快乐到,节后如意心情好!

  4、妈妈,春节到了,希望您在新的一年里皱纹少一点白发少一点腰围细一点人更漂亮点,打麻将赢钱多一点,当然还有――嗦少一点!

  5、千帆竞发百舸流,事业路上竞风流。不怕吃苦不怕累,一年到头不停留。硕果累累人称赞,掌声之中泪花流。汗水铺就成功路,拼搏才能数风流。愿你再接再厉不骄傲,工作努力创辉煌!

  6、愿你命运如桃花,财运如浪花,爱情如玫瑰花,生活如幸福花,拍拖如牵牛花,事业如攀藤花,有钱不要乱花,发财要一起花。

  7、固守爱情阵地,执着最初约定;过往的生命虽数不尽,但唯有与你心心相印;无论阳光风雨怎样的境地,只愿与你牵手共创幸福!老婆,新年快乐!

  8、多久没跟我问候了?多久没关心过我了?整天忙工作忙事业,你心里还有我么?如果你已经不爱我了,请早点告诉我,亲爱的别误会,辛苦累坏了我心疼啊!这是爱的呼唤!新年快乐!

  9、太阳送给你温暖,月亮送给你温馨,星星送给你浪漫,雨水送给你滋润,我送给你祝福!送一份美丽让你欢笑,送一份开心让你不老,祝你春节快乐!

  10、此刻,我陪在家人身边,心中惦念着你;想必远方的你也在牵挂着我。端起一杯红酒,仿佛看到了你的倩影,希望明年春节,我们可以牵手共度!

  11、爆竹声中辞旧岁,欢乐声中迎新年,团团圆圆结成伴,欢欢喜喜来拜年:团团带给你好运连连,一生平安;圆圆带给你好事圆圆,幸福美满!祝新春快乐!

  12、春节到拜年了:一年四季季季平平安安,一年个月月月健健康康,一年周周周精精彩彩,一年天天天快快乐乐。春节快乐!

  13、年复一年,同样的愿望;日复一日,友谊不变;心相惜,手紧紧;福福相连,福寿无边;有钱就有钱,有钱就有钱;快乐来了又去。春节期间,一切都很顺利!

  14、春节又到,这一年你过得好不好?羊年新开始,我的情况可不妙: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都是你,你想我吗?

  15、春节要精神放松,快乐在胸,就像盆儿里一棵葱,对忧烦无动于衷,苦闷不在你心中,来年运程一通百通!发条短信祝福你:过年好!

  16、痛苦最好是别人的,快乐才是自己的;麻烦将是暂时的,朋友总是永恒的;爱情是用心经营的,世界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狗年快乐!

  17、快过年了,春天的脚步渐渐近了,雪化了,雾散了,霜露归去了,愿快乐的阳光渗进你的心,拂去一年的疲惫,照亮未来的幸福,给你永久的温暖。

  18、愿新的一年里:春风洋溢您、家人关心您、爱情滋润您、财神宠幸您、朋友忠于您、我会祝福您、幸运之星永远照着您!

  19、新年要吃蛋,吉利又平安。一枚双黄蛋,夫妻恩爱甜。一枚荷包蛋,红包送上前。一枚幸运蛋,好运到身边。一枚祝福蛋,幸福长久远。圆蛋快乐!

  20、阳光送去我美好的期待,春风送去我深深的祝愿,云天点缀你的生活,白鸽将祝福捎到你的身边。不能在你身边却总是把你思念。老婆新春快乐。

篇三:春节精神文化内涵

  

篇四:春节精神文化内涵

  

  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是祖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春节的文化内涵吗?下面店铺就告诉你春节的文化内涵,一起看看吧!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于团圆与和谐。外出远门的的人无论离家多远都要回家过年,因此春运每年都是热点话题,春节是中华民族团圆的节日,几千年来已经融入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春节文化内涵中的和谐,首先是每个人都要心情舒畅。我们常说:“新年快乐。”它不仅仅代表着祝福,更是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希望每个人都能快快乐乐、和谐相处,与家人、亲友、邻居、同事保持和谐,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里,才是快乐的幸福的。可以说,春节就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

  我们常说:“辞旧迎新。”辞什么,迎什么?辞的当然是过去一年中所有的一切,但我想我们要抓住最重要的,总结得失,吸取教训,“一年之计在于春”,为迎接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项事情做好充分准备和计划,而不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各个单位到年底都要进行述职,这就是辞旧迎新的好的方式,也是对春节文化内涵的正确阐释。

  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文化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华夏民族。一年忙到头的人们,离家再远,事务再忙,也得回家。几代人在鞭炮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骨肉情深体现得淋漓尽致。每年春节祭祀祖先,敬奉神灵的活动,更是传统孝道的一种延伸,寄托着人们对祖先的崇拜及对自然的敬畏。儿孙们在春节的各种仪式中耳濡目染,自然就不自觉的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中了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宣扬了孝道文化。

  春节传说故事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

  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的来历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篇五:春节精神文化内涵

  

  春节有什么文化内涵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春节有什么文化内涵,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首先代表着温暖和亲情。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这些话,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从漫漫羁旅风雪夜归,到春运期间滚滚人潮,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永恒的景观。“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

  其次,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不能回家过年的中国人,哪怕不孤单,却总有一种“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漂泊失落感。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新年亲人必须齐全。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这顿饭无论如何一定要在家里吃。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广大人民充分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正因为春节这些特质,确定了它在中国人生活中第一大节的当然地位。现代化的进程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但是,改变不了春节返乡的汹涌人潮,改变不了天下游子的一片归心。节日文化一旦成为传统,就具有它特定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适应了人性的需要。春节尤其如此。

  春节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不仅需要呵护、珍视,更需要经营。它是中国民众一年一度情感、愿望的释放日,应该努力使充满活力与温情的传统春节永远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期盼,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文化多样性中闪现出民族文化的光彩。

  “春节,这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古老明灯,以其独特而永恒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芒,明亮又温暖。”“节日有

  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社会意义尤为巨大。”长期研究民俗文化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如是说。

  春节习俗

  守岁

  在这个俗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千家万户家人团圆齐聚一堂围坐在一起,摆上瓜果点心,或欣赏着春节晚会,或聊天唠嗑,或打牌娱乐,抑或是把酒言欢。像很多传统节日一样,我们更注重的是其外在的形式,只要能给我们带来欢乐,有没有年兽、“祟”会不会来已经不重要了。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光阴之意;年轻人守岁,是祝父母长命百岁、寿比南山。

  祭财神

  财神爷在汉族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汉族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汉族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祭财神这项活动一般是在正月初二进行。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一般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祭祀的项供品用鱼和羊肉。这天中午一般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关于财神到底是谁,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业,所敬奉的财神也不同。一般来讲主要传说有以下几位:五路财神(即陕西终南山的玄坛真君赵公明,与四名掌管财富的神灵:招宝天尊、纳珍天尊、利市仙官、招财使者等主掌招财纳福属神之合称)、守财真君(《封神演义》中的比干被姜太公封为文曲星君,道教尊其为守财真君,民间认为其无心而不偏私,故尊为“财神”,又因为比干是一位文臣,所以也被称为文财神)、关羽(传说关羽擅长簿记方法,能保护商业利益。又因关羽是一位武将,所以也被称为武财神)。

  放爆竹

  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鞭炮声此起彼伏。据史书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这虽是汉族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汉族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作为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除了在春节辞旧迎新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舞狮

  舞狮是一种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扮成狮子的样子,在锣鼓音乐下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因为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

  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

  其它形式的民俗,如祭火神、社火、吃灶糖、照田蚕、开门炮、点天灯、扫尘、拜茶、桃符、旱船、捏油灯、剪春幡、跑竹马、陇县社火、送孩儿灯、点灯山、……中国的传统习俗可谓数不胜数,正如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虽然民俗形式是多样的,但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这些形式,给我们带来欢乐,让我们能够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春节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春节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假期,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春节是一个全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节日,是一个满怀生机、为来年积蓄力量的节日。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春节的影响力在国外不断扩展。海外的华侨华人、留学生都会在春节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很多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工作和生活,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春节以及中国文化。春节,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篇六:春节精神文化内涵

  

  除夕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九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写下的这句话,在今天仍不过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除夕才是真正的年底,真正的过年!这些除夕的文化内涵,你都了解多少?除夕守岁的文化意义及由来

  在我们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着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的时候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迟到深夜。关于守岁的文化意义咱们其实并不是特别了解。

  守岁的由来: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

  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除夕的意义: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在传说以外,据史料记载,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时期。“岁”字在中国古代与“年”字相通用,岁即是年,年即是岁。据《说文解字》释,“年”,“谷熟也”。《谷梁传》中也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就连甲骨文中的“年”字,亦是谷穗成熟的样子。因而,可以推断,“年”是丰收喜庆的日子,而过年则是对丰年的庆贺和祈祷。

  此外,除夕夜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秸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除夕,我们应该怎样过?除夕,见证“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的时刻。无论今岁,还是明年,我们当然都难免于各种劳碌、奔波,不得不以各种这样那样的社会身份角色,去应对眼前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但在这新旧交替的除夕夜,或许不妨彻底卸下所有这些沉重的外在标签,以更本真、洗尽铅华的守岁人身份,来面对品味此夜此夕的相思一刻。“事关休

  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此时此际,你我相互惦念守望的,都是绵绵醇厚的亲情、爱情、乡情、友情,都是对“中国梦”“新湖南”的寄望、期盼。

  一夜之间、一夕之隔,自觉流光易抛、韶华难留。“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检点省思一年的行止悲欢、成败得失,此夜此夕的相思情,或许总难免让人感伤、恻然。

  但除夕不只是“岁除”,亦是“除旧布新”之“除”。那么,在除夕守岁相思中所寄寓传递的,便不应只是低回婉转的叹惋,更有酣畅淋漓的欢乐、意气昂扬的祝福——为亲友的团聚重逢、为辞旧迎新的继往开来而欢乐,为老人的健康、孩子的成长,为自己不虚掷光阴的新年新征途而祝福。有道是,“今我不乐,岁月其除”,“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或许,与孕育了除夕文化的传统农耕时代相比,身处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互联时代,无论是人们过年情感的表达传递方式,还是体验感受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无论具体的过年方式如何变化更新,除夕守岁过年过程中,所寄寓承载的吾国吾民最浓厚最核心的家国情感、伦理观念、生命意识,又是不可能也不应被根本改变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除夕之夜,我们共同相思守护的不单是对某个具体家庭、家乡的相思依恋,也是对整个家国民族、中华文化文明最独特精神价值的浓炽相思、深沉眷恋。

篇七:春节精神文化内涵

  

  2022春节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春节就要到来了,我们都知道春节的历史悠久,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春节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春节的意义

  1、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

  2、春节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春节代表的是辞旧迎新、吉祥如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等的美好祝愿。

  4、春节这一天都会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5、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表达和释放情感时候、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的精神支撑。

  春节的文化内涵

  1、合家团圆,国泰民安。

  每逢春节,不管是风和日丽的暖冬,还是大雪漫天的寒冬,人们总要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和父母亲人们团聚,一家围坐在一起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为的就是要享受那份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不论是北方吃饺子,还是南方吃年糕,其内涵追求的都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盼望的都是国家强盛,民富国强。

  2、孝老爱亲,尊老敬贤。

  春节期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成了一切活动的主题。晚辈要向长辈拜年,祝长辈们健康长寿,长辈要向孙辈寄于希望,并发给压岁钱,小朋友们就是在这些活动中受到了孝道的教育和爱心的洗礼,而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无疆,善行天下的社会风尚也得到了发扬光大。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习俗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推荐访问:春节精神文化内涵 内涵 春节 精神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