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政治学论文范文3篇

政治学论文范文3篇

时间:2023-08-19 08:55: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政治学论文范文

  

  2500字大学政治论文范文

  大学是生产者,生产人和知识,二者彼此紧密配合。店铺为大家带来了2500字大学政治论文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2500字大学政治论文范文篇一

  什么叫大学

  时至今日,每一个人对于现代企业制度已是耳熟能详,但对现代大学是什么,大学之大何为大,能简要说出一二来,还很困难,教育理论界同样如此。

  在新一轮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越来越漂亮,但我们不得不问,我们的大学究竟是否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今天,我们对于什么叫大学,大学之大究竟指什么这些概念越来越模糊。

  在中国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当中,欠缺的东西很多,大家感到最紧张的还是缺钱。如果认为有足够多的钱就可以打造出最好的教育,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应该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这些海湾国家。但我们知道最好的大学不在中东,在美洲。在战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代,条件极其简陋的西南联合大学也出了大师,他们的办学条件和资源是今天所有学校难以想象的。归根结底,大师和大学制度是一所好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东西是外在建筑无法取代的。

  2004年,复旦大学前校长、两院院士杨福家教授向中央领导人上书,反映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胡锦涛主席、温家宝都作了批示,2004年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做了详细的摘要报道,题目叫《我对高等教育发展中若干现象的困惑》。

  从历史上看,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造可以说是奠定了现代大学现代性的基础。而当下,大学和市场、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但大学是否具有独立精神是大学至为重要的特点。一个大学的人文精神、价值和理念,只有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办学制度才能生根和落实,现代大学制度也为大学精神的发源和滋养提供载体。没有这样一个制度保障,少数人的精神追求、非常先进的理念很难产生和保存下来。大学

  精神和大学制度,可谓互为表里。

  如果用非常简略的语言表达大学制度,它应该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大学自治;第二,学术自由;第三,教授治学;第四,通才教育;第五,学生自治。

  首先,大学自治,即大学拥有办学自主权。这个目标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明确提出,它的核心是划清或确立政府和高等学校的边界,保证高等学校独立自主,按照教育规律办学。1998年高等教育法里非常明确和详细地规定大学高等学校有八项自主权,可惜多数没有落实。我们现在所有的大学凭一部《高等教育法》办学,大学独立法人的地位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既是大学精神和理念,也是大学制度。大学的学术自由,表现在很多方面,有人将其扩展为三个自由: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大学的学术自由对学生而言是学习自由,西方大学学分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习自由的概念;对教师而言则是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

  当然,与学术自由相联系的是学术中立或学术责任。20世纪初,美国的大学教授为了保障校园内的学术自由做出学术中立的承诺,大学教授避免卷入社会政治事务,避免对社会政治事件发言,只在自己的领域内活动,以此保障学术自由,但是这样的学术中立到60年代以后被打破了。在60年代民权运动、反战运动高潮的时候,绝大多数教授走上街头和学生参加抗议示威。现在在大学和社会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情况下,学者们提出了新的概念――学术责任,用学术责任与学术自由相平衡。有了更大的自由,就意味着有了更大的责任。

  第三,教授治学。教师对学校事务的参与和管理权,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管理制度。迄今为止,中国的大学管理模式是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学校里的行政官员对学校事务有最高的发言权。这是延续了非学术组织、政府组织的行政化科层化的管理模式,而这种管理与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管理的要求是不适应的。大学是学术机构,必须实行学术内行的自我管理。从2000年开始,国内一大批大学开始实行新一轮的教授委员会制度改革,从东北师范大学开始,中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很多大学在学院、系建立了教授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到底是决策机构还是学术评价机构,各个学校在实践中赋予的功能各不相同,但都说明是教授治学。1980年代的时候,这个探索是非常成熟的。

  现代大学的管理和100年前已经很不相同,大学已经成为非常复杂的组织,教授不可能直接处理很多复杂的非学术的事务,在美国也是如此。美国的大学有一个副校长主管学校行政,校长是学术领袖,是学校的形象代言人,是公关的主要代表,这个制度在中国新一轮大学建设过程中会获得生命力。

  第四,通才教育。通才教育实际上是大学实行的教学模式,有很深刻的理念,涉及到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它们的区别何在?清华大学梅贻琦老校长最著名的概念就是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大学教育培养现代的知识分子,培养学校的“士”。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承担社会责任,转移社会风气,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思考解决重大问题、复杂问题的知识分子,而不仅仅是培养各行各业的专家。知识分子和工程师、技术员、科学家的区别在哪里?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能够研究原子弹的是科学家,能够在反核宣言上签字的是知识分子。二战时期大量的德国科学家沦为纳粹的帮凶,给全世界的知识分子敲响警钟。知识如果没有价值和伦理的制约,不一定能够造福社会,这就是通才教育。

  第五,学生自治。学生自治是学校管理非常重要的准则,大学教育基本的功能是让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所以社团活动被称为第二课堂,西方称之为潜在的课程,隐蔽的课堂,除了上学以外,宿舍、校园、社团活动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空间,专业技能从课堂上培养,作为人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来自课堂以外,来自隐蔽的课堂。香港一些大学里,一个星期举办的学术活动比内地大学一年举办的还要多,而且都由学生自主去办。内地的大学现在对大学生活的管理基本上只是管理,而不是让学生参与和自我教育。

  2500字大学政治论文范文篇二

  大学八特征

  摘要:大学是生产者,生产人和知识,二者彼此紧密配合。学生不是纯粹的被生产者,自己也参与自己的生产过程,这就是自生产性。学术性是大学的突出特征,大学的活动都是非政治的。学术是大学的核心,这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高深学问。大学有能力有必要自己进行组织,外部过多的介入将阻滞大学发展。大学具有无限包容性与开放性,其中又不乏交锋与批判。大学必然是超越的,超越已有,超越自我,超越时空,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保守性。

  关键词:大学;特征;超越;包容;生产性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人类至少有382万年历史了。也许,新的考古学发现还能将这个数字增大,但眼下所知即如此。

  大学有多少年了?这个问题倒无需考古学回答。从博洛尼亚大学以来,约900年了。

  自有了人类,人就反复问自己:人是什么?自己是什么?至少是文明史以来,更自觉地问着:人是什么?后来,苏格拉底用一句名言代表了对这一问题的初始回答:认识你自己。亦即,认识人自己。他并没有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只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个任务。认识了人自己,对于“人是什么”当然就可有所认识,可获得某种答案。

  怎样认识大学呢?当然也就可以从认识大学的历史着手了。认识北京大学,只要认识北京大学的历史,那大半也就认识它了。把大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历史的研究,当然较之考察某一所大学困难一些。但这也是一条值得选择的认识和研究途径。何况,较之人类,较之地球,较之宇宙,大学的历史是短之又短了。因此,研究“大学是什么”的问题是不宜过分感到为难了。

  研究一个事物,还可以从这个事物的特性去研究。认识了它的特性,这应当算是认识了这一事物。这种特性,也许主要是指它当下的特性,但这种特性也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当然,如果把研究其特性与其历史结合起来可能会更好。

  在这篇短文里,我们从对大学特性的探讨去认识大学。这里罗列

  了八个方面。

  一、生产性,非消费性

  大学是生产者,虽然它也消费,消费纸张笔墨,耗费钱财物,大学里的人们也有衣食住行上的花销,但主要是从事生产的。哪一个生产部门在生产的同时没有钱财物的一些消耗?大学生产也像其他生产部门一样是需要成本的,需要资本的。大学投入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尤其是智力资本。

  大学生产的产品是什么?基本产品是两种,一种是知识,它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生产知识;又通过传递知识而培养人,又可称之为对人的生产。不过,确切地说,这应当是人的再生产。进入大学里来的人,业已有多方面的成长,进入大学后继续成长,通过种种活动而得以再生产。简言之,大学的第一桩事是生产人,第二桩是生产知识,这两桩事是彼此紧密配合的。

  二、精神生产,非物质生产

  大学主要从事精神生产,又称精神劳动。大学也参与修铁路、建桥梁,但它的主要工作是提供设计,提出工艺思想,进行理论指导。大学不生产柴米油盐、金银铜铁,但它研究动植物的选种、培植、改良,研究地质、勘探,还研究选矿、冶炼。

  大学不从商,却研究商学;大学不从政,却研究政治学;大学不从军,却研究军事学。大学着重于一个“学”字,并在“学”字上倾注自己的思想、理论,倾注精神。

  有一种说法,叫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实,这一说法不很确切。教育本是劳动,不过它是精神劳动;教育本是生产,不过它叫做精神生产。人类早就存在着这种性质有所差异的两种劳动生产。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中写的是“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他们是把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相区别的,都是劳动生产,只是性质上有所不同。

  三、学术性,非政治性

  大学当然是学术的,它是做学问的地方。传授学问,研究学问,发展学问,创立新的学问,皆学术也。

  为什么说是“非政治的”呢?我们看看什么是政治。《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于中国的说法和西方的说法都作了介绍。我们简录如下:

  “中国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主要看法有:①政治是各阶级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而处理本阶级内部以及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所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②政治是一定阶级或集团为实现其经济要求而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活动,以及实行的对内对外全部政策和策略。③政治是主要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个生活领域的、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动。④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权力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和使用等。”[1]

  布鲁贝克曾在他的《高等教育哲学》中说高等教育哲学基础之一是政治论[2]。不管他的说法是否恰当,说政治论与说政治也是不同的,恰如政治学不是政治一样。

  四、高深性,非一般性

  大学是从事学术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地方。但大学区别于中小学的是,它不是研究一般的学术,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大学里,也要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却是为进一步学习相对高深的专业知识做准备,有些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养做准备的。这些预备性知识也相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内容更高深一些。

  这种高深性还是与时代性相联系的。已有三百年历史的微积分,今天的大学生也要学,但其表达形式之深刻已发生很大变化。今日的大学理科学生也学习几何学,几何学已有数千年历史,但还必须学习只有百多年历史的非欧几何。要学习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经典力学,还要学习只有百余年的相对论。

  也就是说,大学必须学习新兴学科。要学习两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也要学习只有两百年历史的黑格尔哲学,还要学习近现代的哲学,如萨特的,尼采的,海德格尔的,卡西尔的,伽达默尔的,冯友兰的,张岱年的,金岳霖、贺麟等人的。

  五、自生产性,非被生产性

  人们在说到包括大学在内的教育与别的生产部门的区别时指出,教育的根本点是生产人。但是,这样说是远远不够的,是没有说到点子上的。

  在教育中,尤其在大学里,学生不是纯粹的被生产者。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也参与自己的生产过程。这就是自生产性,这是根本区别于其他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所在。在大学里,这种自生产性更为明显,学生们常常自觉地确立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方向,常常自觉地修读和修炼自己,生产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知识,更有智慧,更有教养。这就是他们自生产的结果,虽然在此过程中少不了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但终归要靠他们自我完成。

  人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对于大学,这是更现实的目标。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这是在学校里的最后历程,都是为无需再教做准备。当那种自生产性发挥得越好时,他们有效地高质量地走完这一历程的可能性越大。

  当初的博洛尼亚大学十几名学生,那就是学生自己组织的,教师也由学生聘请,由学生给教师发放工资。这大约是高度的自组织性。教师也只在被组织者行列,更没有专职的行政人员来组织,也无需其他什么人领导。

  最初的哈佛大学大体也如此。

  如今,大学规模空前扩展。多的,学生有数万人;少的也有数千人;袖珍式的加州理工学院只有两千多人,但组织工作因内涵之丰富而变得十分复杂了。

  即使如此,大学也无需外界介入,大学有能力有必要自己进行组织。大学里聚集着一批最智慧的头脑,他们知道如何更好地活动和运行。有谁比他们更懂得大学?有谁比他们更知道如何进行管理?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还需要别人来组织管理吗?他们不是自组织而需要他组织吗?同时,也有事例表明,外部过多的介入造成了大学发展的阻滞和迟缓。

  大学的兴旺发达,与社会充分尊重他们的自组织权利并加以维护

  是密切相关的。维护了这种自组织权利,就是维护了高等教育的繁荣与兴旺。

  七、大学的无限包容性与开放性

  开放性的相对面就可能是封闭性了,而包容性指的主要是它不会拒绝研究任何事物。对于大学里的单个人来说,其学术所指不可能是没有选择的,而就整体而言,大学就会是包罗万象的。

  大学,University,其字根universe就有宇宙、天地、万物的含义。大学正体现这种包容精神,它以宽阔的胸怀、深邃的眼光注视着天地万物及其演变。事实上,大学的包容精神是在它对无所不思的对象的无限性进行无所不在的思考这样一个过程中形成的,是它在这个过程里所观察到的无数神秘、神奇和神圣而感受到的。这一切,都是大学自觉思索、自身感悟的结果。

  当然,大学的这种宏大也是由它对古往今来的无数演绎持久关注的结果。

  要实现大学所自觉肩负的使命,要对古往今来做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要完成如此复杂而艰难的学术探求,它高度的开放性也是必然的。这是无需外界提醒的,只要他想窥视宇宙的一切、人类的一切,它就不可能不让自己有很强的吸收力,让一切都可能进入它的视野。

  由此,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也就是自然而然要展开的。大学与大学、大学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合作,在各国的、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中,必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实际上,包容与开放是相联系的,封闭就没有什么包容的问题了。高度的开放需要高度的包容,高度的包容只有在高度的开放下具有实质意义。

  所谓包容与开放,又不可能不是有鉴别、有分析、有批判的。包容不是来者不拒,开放不是无所不受。并且,包容和开放带来的应当是更活跃的思想交流,交流之中应当也不乏交锋。同时,在交锋与批判之中的从容、深思、激辩,能更有力地体现大学的包容精神。

  八、大学的超越性与保守性同在

  大学是望着未来的,它培养的人才是否杰出,由未来鉴别;它所研

  究的学问是否提升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是否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也是从未来获证的。所以,大学必然是超越的,超越已有,超越自我,超越时空。

  大学也间或接触眼下的、应用的事项,但这对于大学而非一般的职业院校来说,不是主线上的工作。事实上,大学的学术性、高深性必然使之具有超越性。

  超越是在保守基础上的超越,忠实的保守为超越提供坚实的基础,超越又为未来的保守提供丰富的资源。

  有一个流行的“与时俱进”之说。实际上,在《汉语成语辞海》中有一相近说法为“与世推移”,意即“随着时代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以合适宜”[3]。这一成语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出现,唐代亦有,吴晗先生也使用过这一成语。显然,这一成语并不首先出在今日。对它既有积极意义下的,又有消极意义下的运用。也许,就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与时俱进是有某种实际意义的,但对于文化就有所不同了,尤其对于大学这样的以探究高深学问为己任的机构来说,至少不是十分重要的观念。无论是保守还是超越,都已超出了“与时俱进”所表达的含意。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6143.[2][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5.[3]朱祖延.汉语成语辞海[Z].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1771.

篇二:政治学论文范文

  

  国际政治论文

  国际政治是指全球性的政治活动,它与国际关系、国家利益与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各个国家的政治动态有很大的关系。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政治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国际政治论文篇1浅析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

  摘要: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中影响各个国家对外行为的最根本性要素,而国家利益是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作用最持久、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但是,什么是国家利益,如何在理论上对其加以认知,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关键词:国际政治

  国家利益

  民主国家

  国家主权

  一、国家利益的内涵

  在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中,国家利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既有共同性又有区别:1、政治国家与民族国家

  众所周知,就“国家”而言,政治国家(state)与民族国家(nation)并不完全相同,两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概念。在权威的英文字典中,政治国家指“永久性占有某个特定地域、在政治上组织在一个几乎完全摆脱外来控制并拥有强制性权力以维持其内部秩序的主权政府之下的实体”或“由一个政府领导的有组织的政治共同体”。民族国家是指“具有近乎共同血统、历史、语言等等,并构成国家或居住在某个地域的人类共同体”。此外还有一般意义上的国家(country),指一个人的祖国或家乡

  [1]。有的学者认为当民族国家与政治国家两者融合在一起就构建成“一个拥有政治主权的民族,它具有其社会凝聚力,并在政治上是有组织的和独立的”。由于国家概念的种种区别,就有了对国家的不同理解,即stateinterest和nationalinterest[2]。

  但是无论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利益都是一个核心概念。现代国际政治体系是一种主权―民族国家体系(national-statessystem)。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中的行为主体,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一员的最主要标志,从而国家利益成为国家行为主体对外行为的最主要动因。然而两种意义上的国家利益也并不是彼此割裂的。因为,政治国家和民族国家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不仅作为一种政治概念,而且作为一种客观实在都是同时存在、彼此联系、互为条件的;并且两种国家利益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而在诸多方面是共同和重合的。

  2、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

  从严格意义上说,民族国家利益和政治国家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中最核心的问题都是国家主权。所谓主权,是统治者或国家的最高权力,他具有最高性、普遍性、终极性和自主性等特征。[3]众所周知,主权的对外独立性是其对内最高性的派生物。一个国家之所以拥有对外独立自主权,就在于它具有对内的最高统治权。传统的观点认为,国家对外的主权,即政治独立、领土完整、经济自立都是在民族国家产生后,随国家之间的频繁来往而产生的。

  实际上对外主权自国家和国家主权产生后就产生了,只是人民没有系统的对其说明,修昔底德在《米兰对话录》中的记录可证实这一观点。然而在国际事务中由于不存在一个超越国家之上的指导性和仲裁性国家权威,由于国家彼此的不信任各国都在追求自己的权利地位,使国家存在的理由变得更加充分。为实现国家利益,“国家必须为其自身创造自己想象的权利和存在的必要性,因为没有其他权威能够代表他来创造这种权利和存在的必要性”。[4]20世纪前,与国家利益相联系并且流行于欧洲的另外一个概念“国家荣誉”,它是从“君主荣誉”和一般国家荣誉演化而来,与政治-经济利益紧密联系。但随着国家主权的行使从王朝的个人控制逐渐向公共机关转移,荣誉变得越来越模糊。尤其当经济问题成为国际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问题后,国家荣誉已经变得不那么引人注意。当然,民族国家的利益实际上是进入20世纪后才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查尔斯.比尔德在《国家利益观》一书中回顾了国家利益这一概念在若干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指出了这一概念和与诸如君主意志、王朝利益、国家理由、国家荣誉等观念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随民族国家体系的确立,公众对政治控制的影响的增强,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国家利益”这一

  概念的界限被逐渐确定下来。综上所述,虽然人们在20世纪前没有明确提出国家利益这一概念,但是他们所谓的君主意志、王朝利益等概念的基本内涵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人所论及的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二、国家利益的内涵

  何为国家利益,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界定。按照国内学者阎学通的界定,国家利益指一个国家内有利于其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这一定义包含着四层含义:第一,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是指特定的国家利益,是为特定的国家服务的。这规定了他的外延。第二,国家利益是特定国家内“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利益,而不是个别人和部分人的,这样就同阶级利益、个人利益、集团利益区别。第三,国家利益具有其物质内容,即人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这是各个国家存在的基础与目的。第四,国家利益反应共同利益,并不是各个阶级利益集团不同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利益的综合和抽象,是各个单个利益中的共同利益。其具体内容或国家利益的构成,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从国家的安全、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四个方面来界定。(1)安全利益。安全利益是一国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最核心的利益。

  其包括两个方面:一,保卫本土国土不受侵犯,维护主权和发展以及人民稳定生活。二,维护国家战略安全。[5](2)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一国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力量,国家的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3)政治利益。其主要包括:维护主权独立和完整,防止任何外来控制和干涉,维护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应有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4)文化利益。文化利益包括:意识形态的维护,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持,民族认同感的确认和维系等等。四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

  三、国家利益的作用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有助于认识国家对外行动的动因,而且作为一个实践工具,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特别是在指导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四、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国际社会中,任何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首要依据都是国家利

  益。列宁指出:“我国对内和对外政策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决定的。这个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者整个世界观的基础”[6]由于国家利益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是占绝大多数的居民的共同利益,因此,在制定国家政策只有考虑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才能更好的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中国领导人正式从这里出发,才在中国对外政策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他代表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我国的对外政策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因为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

  五、调整国家对外行为的着眼点

  历史上国际社会曾出现各种调整国家对外行为的方式,均势、集体安全、不结盟等。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各国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调整的。80年代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邓小平同志要求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根本。并提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正式由于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共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是爱国主义者,绝不容忍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受到任何侵犯,中国绝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国家集团,绝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

  六、解释和证明国家对外政策合理性的工具

  在复杂的国际社会中,以任何标准,采取什么方法来检验、解释和证明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的合理性,是国际政治学所一直关注的问题。传统上,这一任务往往由历史学家来评析利弊得失。随着人们对国家利益问题认识的深化,从国家利益出发,越来越成为人民判断、检验、评价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的重要依据和有效分析工具。在评价国家对外政策时,必须先确定什么是自己的国家利益;然后要区分国家利益的不同层次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标准,明确国家利益的目标与手段;最后依据国家利益的实现程度来判别政策和行为的效用。但是,出于某种特定的要求,一些国家常常把实现国家利益作为证明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合理性的接口。如美国就常以此作为其霸权主义的借口。

  总之,国家利益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和民族国家在国际政治中制定对

  外政策的主导因素,兼具全民性和阶级性,客观性与主观性以及抽象性。是在国家对外行为中发挥作用最持久,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根本性动因。许多政治家、理论家、外交家都坚定这样信念: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参考文献:[1]《牛津英语百科辞典》

  纽约

  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2]阎学通

  《中国国家利益分析》

  [3]《牛津法律大辞典》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4][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

  《国家理由的观念》

  [5]阎学通

  《中国国家利益分析》

  [6]《列宁全集》

  中文2版

  北京

  人民出版社

  国际政治论文篇2论国际政治中的认知相符问题

  一、内容概述

  20世纪70年代,随着心理学进入到国际政治学领域,国际政治学者也开始从微观层面去阐述国际现象,解答一系列国际问题的动因。其中,罗伯特·杰维斯的《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一书就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国际政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展开论述,作者试图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双方行为体均不希望发生冲突的场景下,在本来可以合作的条件下,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和争斗,由合作走向战争。而这个原因即是由于认知的局限,国家决策者会产生错误的知觉,这些错误知觉会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影响国家间关系的调整。

  虽然不可否认,基于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认知的缺陷这一微观角度对国际政治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适用,或者说在综合各种国际因素的条件下,决策者个人因素是否能体现出足够的作用尚待考证,但是不可否认,这种理论阐述从全新的角度给予了政策支持,也为国际政治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本文将对认知相符理论这一错误知觉的产生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对其中的理性相符和非理性相符进行分析,以解释错误知觉的产生过程。

  二、认知相符理论概述

  作者提出螺旋理论,认为如果一方认为对方怀有敌意,那么即使有很多证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这样的印象仍然能够得以维持[1]112。比如,我们往往认为,我们喜欢的国家会做我们喜欢的事,支持我们支持的目标,反对我们反对的国家。在这种理论逻辑下,我们形成了认知上的相符或平衡。

  心理学上的认知相符理论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心理学家W.J.麦克盖尔提出的。所谓认知相符就是指人们在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时会保持自己原有认识的趋向,当接收新信息时,总是下意识地使新获得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认识保持一致,而回避、抵制与原有认识不一致的信息。正是由于认知相符,人们在即使接收到正确信息的情况下,也会根据自己的预期和偏见,下意识地朝自己需要的方向进行解释,产生错误知觉。在国际关系中,决策者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如果收到的信息与其原有的认知不一致,就可能对新获得的信息或视而不见,或是曲解误断,使其能够与自己原有的认识相一致。

  比如,美国国务卿约翰·杜勒斯对苏联形成了非常固执的“邪恶”意象,当苏联展示某些友好的举动时,杜勒斯认为这是苏联的阴谋,而不是苏联真心示好,这就是经典的关于杜勒斯的“内在邪恶的信念”模式。认知相符趋向影响决策者对形势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政策的结果。它认为人一般自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合乎逻辑的,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他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外证明这一点,他通过将自己的内部状态与外部行为保持一致,避免逻辑矛盾来维护自己的理性形象。就像赌徒在输得越多的情况下,越不愿放手,因为“满盘皆输”的局面实在是自己不能接受的。

  三、理性相符

  相符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一种强烈的认知取向,即人们趋于看见他们预期看见的事物,趋于将接收的信息归入自己原有的认识中去。杰维斯指出,无视与自己认识不一致的信息和将这样的信息纳入原有的认知框架之中,会使不正确的意象得以延续,使不明智的政策得以继续。例如,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制定其中国政策时,是基

  于这样一种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弱小的一方,所以只能接受蒋介石的建议。他缺乏对中共实力的准确估计,也没有去捕捉可以导致准确结论的信息。

  知觉的相符性与经验一致,与逻辑推理也有关系。通过经验,我们预期事情会是这个样子的,这是一种出于理性的推断。正如光环效应所揭示的,对于一个人某些特征的判断影响到对这个人其他个性特征的认识,当知觉者有证据认为某些特征是相互关联的,光环效应就能使人以低代价产生相对准确的知觉[2]。而逻辑推理则是出于情感的需要。当我们信任或喜欢某人时,那么他所喜欢的东西将会使我们产生莫名地好感,而我们不喜欢或不信任的人所做的行为,或他所喜欢的东西,将会使我们产生反感。这是一种基于情感的简单逻辑。

  上面提到,情感在知觉形成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威廉·斯科特曾说:“人们很容易将自己喜欢的特征归于自己喜欢的国家”[3]。也就是说,当出现认知-情感相符的状况时,其中存在理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认其他因素的作用,比如国家的利益及意向。就像在二战时,出于情感因素,美国是不可能给予苏联任何帮助的,但正是出于利益的考量,美国不得不放下情感问题,对苏联提供援助,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人们总是趋向于追求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对人最有利,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格式塔”,往往会产生认知相符。理性相符简单来讲,就是对待事情我们预期是怎样,而由于经验、逻辑推理或者情感因素,我们倾向于发现或认为,事情的确是这样。如果事情由于利益等因素影响并没有按照我们想象的进行,认知的平衡结构就会被打破。理性相符下容易产生错误知觉,这个原因可以用图示理论来解释。图式即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储存方式,它是一种认知结构,代表着某个特定概念有组织的知识,图示是旧知识与新信息相联系的途径,通过同化和顺应,是对以往经验进行成功联结和重组的结果。所以不难理解,在这个重组过程中,由于受到经验和旧有印象的影响,新形成的图示往往会出现偏差。这便是在理性相符不能构造条件下,产生错误知觉的原因。而在错误知觉的产生过程中,信息

  的真实性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就受到了质疑,即使这二者并没有问题,也容易受到知觉的影响,产生信任或者不信任的不同结果。

  四、非理性相符

  非理性相符是指,如果某人支持一种政策,他通常会认为存在许多在逻辑上独立的原因表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这个人因此会寻求许多信念来支持他的政策偏向,这些信念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这种信念体系往往会造成过激行为。简单来说,就同一问题,如果某人支持一方,那么他会认为对方所有支持的理由全部都是错误的,并且他会相对应的提出理由进行反驳。而这些理由之间往往是缺乏逻辑性与关联性的,甚至会出现某一些理由同时适用于双方,比如支持和反对自由贸易的人都认为他们的政策有助于国际和平,都是

  经济

  发展的最佳政策。除此之外,哪怕是在决策中确定了同一个目标,就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也会产生诸多分歧。比如,在维也纳体系建立后,如何维护美国在美洲的利益就成为了各方努力的焦点。美国前总统杰克逊和约翰逊认为与英国结盟是最好的途径,而国务卿亚当斯则坚持认为美国应该保持独立,实行孤立主义。在前者看来,保持孤立代价太高,而且容易与强大的英国产生纠纷,美国可能会付出代价;而后者则坚信美国可以实现孤立,可以掌握地区霸权,与英合作只会损害美国利益。这样的针对外交政策的辩论体现了目标的重要性和实现目标的预期代价之间的反向关系,也体现了非理性相符中政策的角逐。

  美国领导人的观点非常典型地表现了非理性相符的现象。这与美国的国情相关的。在美国人看来,经济实力强大就意味着只要把蛋糕做大,就会有无穷的办法。同时,自由主义对利益和谐性的强调不利于权衡重要利益的取舍[5]。美国的地理因素也起到了巨大影响。优越的位置因素使美国有了极大的选择余地,他们需要做出的利益牺牲是很少的。基于以上三个原因,美国的决策过程中极容易出现非理性相符现象。

  那么,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非理性认知相符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事实上,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决策者往往首先考虑一两项重要的利益。当他们开始偏向一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这些有限利益的政策的时

  候,他们开始调整原先的认识,并产生新的认识,使尽可能多的理由能够支持选定的政策。如果一个决策者考虑多种利益,他就不可能在某一政策上面表现出如此的一致性[1]134。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坚定地支持结论、改变理由,甚至用相互矛盾的理由来支持同一问题。例如,1917年黑格将军最初的声明是

  计划在佛兰德地区的进攻是否进行取决于法国是否提供支持性进攻,但是后来却认为“法国军队可能崩溃,迫使我实施进攻计划”。当一定的目的已经确定下来之后,具体如何用理由去阐述只需要随时间场景变换即可,一切皆以服务目的为最终目标。

  非理性认知相符会产生不幸的结果,其根源来自于对利益的比较与权衡。如果政策偏好建立在某一特定情境的一两项主要利益之上,那么很容易出现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境不相符现象。不同利益之间存在矛盾,而其中的轻重缓急只能由决策者判断,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牺牲某些利益以实现另外一些利益或追求利益间平衡的事情。为减少利益的牺牲,为了提出更合理有效的政策,决策者有必要审视自己的政策,寻求可替代的政策和解决方案

  五、结论

  认知相符理论是错误知觉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在理性和非理性下,产生的错误知觉也存在不同。理性认知相符侧重在认知-情感的平衡体系下,按照自我预期去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在图示形成过程中,实现知觉的偏移,产生错误知觉。而非理性认知相符则是侧重于利益间的权衡。这种认知相符是基于特定目的而进行解释,以期得到他人的理解支持,至于解释则是缺乏理性,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一切唯目的为重。这种目的性通常会导致非理性认知相符的不幸结果。所以决策者有必要对此提高警惕。

  可以说,错误知觉的产生根源于人性的弱点,不止是决策者本身的弱点,更有集体

  环境下的人性影响。人非圣贤,错误知觉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以史为鉴,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错误知觉形成的机制并有效利用,对于减少错误知觉的产生,增强政策的效力具有重要意义。

篇三:政治学论文范文

  

  大学与政治有关的论文

  作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也别忽略了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加以了解。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与政治有关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大学与政治有关的论文篇1浅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感

  摘要:大学生政治认同感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对政治实体、政治目标、政治效能的体验与意识,是指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精神力量。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感存在着政治实体上的国家高度认同与政党低度认同并存,政治价值上的核心价值观低度认同与价值观西化并存,执政效能上公平性与效率性的冲突等现状。在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政治认同感,要积极发挥青年正式群体的引领作用,注重青年非正式群体的渗透作用,加强青年文化建设,通过三者的有机配合建构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感。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认同;青年群体

  大学生是否对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政治实体,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价值目标,对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代表的政治效能具有积极的政治认同,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发展前景和社会稳定。因此,正确分析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现状,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认同感概念辨析

  认同即主体对客体在同一性上的情感归属,是对“我是谁”“我们是谁”的最终信仰。不同学者从认同概念出发,对政治认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美国政治学家罗森堡姆较早提出这一概念,指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1]薛中国认为,“政治认同是政治主体(个体的或群体的)对政治体系的能动的认识、判断、评价和行为反应过

  程,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伴随着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并经过一定的政治意志努力而形成的对一定的政治体系的价值认可、赞同和确信,并自觉地按政治体系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积极地参与、维护和促进政治体系的运行、稳定和发展的一种政治心理过程,体现着政治主体的政治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政治心理因素的统一。”[2]基于以上分析,作者认为,政治认同是在政治社会化实践中产生的对政治实体、政治目标、政治效能的体验与意识,是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力量源泉,是指导人们政治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认同危机: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

  总的来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积极的,但是当代大学生认同存在危机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突出表现在政治实体组织上国家高度认同与政党低度认同、组织价值上核心价值观低度认同与价值西化、政府效能上公平性与效率性的冲突。

  (一)对政治实体组织:国家高度认同与政党低度认同并存

  政治实体认同主要是指对国家政党等实体的归属感。“总体上,国家归属感和国家责任感的加权值在4分以上,这表明大学生对国家高度认同”。[3]大学生大多对中国的国歌、国旗、国徽等象征符号怀有敬重感,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与高度的国家认同相对应的却是,大学生对于政党却属于低度认同,这也许与当前我们的政党腐败问题密切相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官员纷纷利用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行为使政党越来越不信任,虽然以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网络反腐,实现新形势下的反腐常态化,但仍有大学生发表“反腐反腐、越反越腐”等言论,这些折射出他们对于政党的不信任。

  (二)对政治实体的价值目标:核心价值观的初级认同与价值观西化并存

  政治实体的价值目标认同突出表现为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认同。党的明确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国家、社会和个人在当前社会的最大价值共识,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认同指明了方向。但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层次一般处于初

  级,即仍处于被动本能的接受范围,只有少数处于中级情感认同阶段,极少数达到认同的高级阶段,其价值观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其政治信仰还缺乏持久性和坚定性,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灌输、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理想还需要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4]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承载着西方价值观念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入侵,削弱本国文化的凝聚作用,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更易受到影响,从而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多元化与西化的特征。

  (三)对政府执政效能:公平与效率的冲突

  政府执政效能认同是指大学生对政府制定政策的公平性与效率性的认同。大学生作为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享受到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所以大学生对政府政策的效率性是比较认同。但是对政策的公平性却是存在很多怀疑的,这就在总体上使得大学生对政府效能的认同较低。大学生就业面试的不公平待遇更是层出不穷,比如企业面试直接查户口、只要“985”高校毕业生,“农二代”和“贫二代”的能力加学历比不上“富二代”和“官二代”的财富加权力,这些都严重削弱着大学生对政府执政效能的认同。

  三、转危为机:在群体中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感

  青年处在生理性成熟向社会性成熟的过渡阶段,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与弱化的自主能力之间的冲突、高成就动机与低成就感之间的冲突、开放性与闭锁性之间的冲突,所以青年极易形成各种各样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年正式群体的积极引导作用和青年非正式群体的渗透作用,以积极健康的青年群体文化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一)发挥青年正式群体的积极引导作用

  青年正式群体主要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____青年会全国协会等全国性青年组织以及存在于学校系统内部的学生组织如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等,它们的群体意识与群体目标都是由国家机构规定的,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对群体内成员政治观念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学校内部的青年组织如党组织和团组织,要了解青年特点,关注青年身心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

  高大学生政治认知水平,培养积极的政治情感,增加政治参与能力,在大学生群体成员的持续社会互动下构建大学生政治认同感。

  (二)注重青年非正式群体的渗透作用

  青年非正式群体中,影响最大的即网络群体。网络的平等性、匿名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极易是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形成具有共同情感、态度和行为的群体感。这种群体感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感是有正向作用的。建构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我们必须利用微博、微信、QQ、等形成的网络群体,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机制和传播机制,建立与网络领袖的沟通机制,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网络当中。

  (三)增强群体文化的感染力

  青年文化是青年群体在社会实践中,在与主流文化的相互交织中形成的表现青年群体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亚文化系统,对青年群体具有巨大的凝聚力。青年文化建设要贯彻落实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青年文化行动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通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青年文化建设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始终坚持改造现有青年文化和建设新的青年文化精品的统一,探索青年文化建设的规律性,了解当代青年多样化的需求,跟踪青年文化发展动态,以此为依据对现有青年文化加强引导,同时要整合资源,创作、生产、推广青年文化精品,让青年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威尔特.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2]薜中国,政治认同概念解读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7,3.[3]蒋荣,戴均.政治认同结构的实证研究-基于结构方程建模法的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3,3.[4]张继,王娜.基于政治认同视角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6.大学与政治有关的论文篇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视角路径

  摘要:大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影响大学生心灵成长,塑造认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文化空间的关注,其工作开展可以探索空间视角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次路径探索的努力,都关乎大学生成长的此在与彼在,关乎其现在与未来,更关乎作为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视角路径;探析

  大学是作为存在和实践着的文化空间而存在的。教育的目的是人的成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在文化空间存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空间视角切入,探索有效路径,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一、文化空间与大学生成长

  大学是文化空间,也是大学生生命体验的重要部分,直接关乎心灵成长,影响人生境界。大学生成长在一定的时空中来完成,大学由人、事、物组成,不仅是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存在,也是重要的文化空间和空间实践。一方面,大学与时推移,处于不断在实践中生成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大学是空间场域,有其共时性、在场性和构成性。文化空间影响心灵成长。大学生成长离不开师生与相应环境的在场性与构成性,离不开学生群体的共时性。文化空间的构成变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成长。学生是大学这一文化空间中最具活力的构成力量,其成长与文化空间相互作用,共塑空间实践过程。文化空间塑造认同。认同是一种情感,使思想有依附。“同学”之称本身就是认同的体现。同在一地一校的人对于校园文化传统多少都有了解,对于校园的文化标志物都有记忆,对于学校重大事件都有记忆等等,这些都建构相同或相似的认知,塑造大学中的根基性的认同。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视角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注心灵成长、塑造认同,其研究离不开对文化空间的关注,其工作开展可以探索空间视角路径。

  (一)注重现实空间与理想空间的分析和表述

  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为价值归宿。大学生成长是在现实空间和理想空间的交织中进行的。现实空间就是大学生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理想空间就是心中想象空间。空间表述影响学生认识和学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空间表述要注意把握方向,既坚持实事求是,又要注意传递正能量。大学生总要有一个地方来寄托精神,陶冶性情。理想空间是现实空间的投影,有理想就不会热情消失。积极的心理暗示在现代人才培养中具有引导作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要充分肯定现实空间中的有利因素和理想空间的积极因素,肯定其追求的方向和力量,又要注意指出道路之上可能需要优化的地方,这样才能在重视学生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学生发展。

  (二)引导主体在文化空间中寻求认同和归属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塑造认同和归属。大学生既作为思想的个体而存在的,又作为思想的群体和集体而存在。作为个体而言,需要寻求认同和归属。大学生成长过程就是大学生对文化空间的不断认知和深化的实践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作为个体又作为集体一员的身份不断得到强化,从而生成出学校、学院、班级和自我同在的心灵归属感。大学生思想引导需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尽快熟悉环境并适应环境,利用有利条件获得自身成长,爱校爱班爱自己,尊重多元化的个体价值。文化仪式是塑造认同和归属感的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仪式,文化仪式应当把握学生思想特点、用心组织、主题鲜明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在网络空间阵地把握主动权,传递正能量

  信息时代人人作为自媒体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影响难以预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占领网络空间阵地,把握主动权。信息扩散具有人际关系链接的特点。网络空间的思想引导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营造红色网络文化氛围,培育健康文明的观念,树立良好榜样;另一方面需要反映迅速,积极传递有效信息,不断传递正能量,尽快消除消极不良信息给学生的心理暗示;再一方面,需要加强信息管控,合理使用新媒体,持续不断的化解危机和传递健康成长的声音。网络思想意识阵地的优化方式值得不断探索和实践。

  (四)注意文化扩散中的中心与边缘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文化扩散规律和特点。文化扩散具有从核心

  到边缘传播的特点,从内向外不断散发出影响力。大学之中,从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的群体来看,辅导员、班干部和党员相对处于文化扩散的中心位置。在实践过程中,辅导员要注意自身言行,开展工作严谨有序。对于学生干部和党员,要加强教育和引导,抓关键少数,抓党员干部,形成凝聚力,发挥影响力,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准确的传递信息给学生,推动工作开展。边缘群体需要特殊关注。

  (五)积极建构记忆空间延续学校文化传统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建构记忆空间延续学校优良传统。大学(新建的除外)一般都有其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大学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在延续传统中继往开来。不管是校徽校歌校训,校风校规校纪,还是学风班风等,都是大学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被提及的,正是文化传承的记忆,不断被文化仪式(如典礼、校庆等活动)所强化的,正是文化传统。传统基于认同,一所大学的发展不仅要继承传统,更要积极创新,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境界,组织起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建构起大学生的记忆空间。

  三、小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视角是一个棱镜,映照出大学作为文化空间的多个侧面。大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文化空间处于稳定性与变化性交织的实践过程之中,这一空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次路径探索的努力,都关乎大学生成长的此在与彼在,关乎其现在与未来,更关乎作为人的全面发展。

推荐访问:政治学论文范文 政治学 论文范文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