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基层减负建议
基层减负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压力落在基层工作者身上,特别是政府部门的基层员工,其压力实在太大了。因此,有必要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减负,下面我就给出一些减负建议:
首先,政府部门应定期对基层员工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查,确定他们的工作负荷,合理安排人员和工作量,确保基层员工不受过度压力。
其次,在管理方法上应当改革,以科学化、有效性为原则,逐步推行企业管理模式,保证政府部门能够更有效地工作,减轻基层员工的压力。
再次,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文书处理制度,对将要提交的文件进行审核,以确保文书质量,减少员工手上的文书数量。
最后,要检查工作环境,确定是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有,就及时加以预防,使基层员工的工作环境能够更加安全舒适。
总之,基层减负建议不只是减轻工作负担,也是改善工作环境,给基层员工提供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更佳的工作条件,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帮助他们做出更多更有效的实践。
篇二: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为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1)加大对基层干部的激励,增加他们的实际回报,包括提高基层干部的薪酬、福利待遇等;
(2)建立机制,把基层干部的劳动成果纳入考核、考察衡量;
(3)完善任务分解体系,推动层级职责分置,减少基层活动的重复和厌烦;
(4)健全“一标多责”落实机制,使各层级各部门的职责得到有效的隔离;
(5)重视改善下放行政审批程序,将一些行政审批工作网络化和自动化,推进“放管服”改革;
(6)完善审批及指标考核机制,畅通审批投资渠道;
(7)积极发挥企业善款贡献社会、多元投资融资模式,;
(8)培育当地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重视改善社会服务体系的良好氛围;
(9)加强基层机构技术续航能力建设,提供优质的支撑服务;
(10)完善领导干部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乡村服务能力提升。
篇三: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基层减负合理化建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各行业都在追求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但在此过程中,基层工作人员面临着繁琐的手续和繁重的工作压力,导致基层减负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
1.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对于各行业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基层工作人员,实现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工作负担,避免重复性工作和手工操作。因此,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系统,摆脱繁琐的办公流程,实现电子化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2.引导部分业务向社区转移
一些基层工作人员需要在机关和社区之间穿梭,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存在时间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引导业务流程向社区转移。这不仅可以节省相应的交通成本,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时间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3.实行降低中间环节的工作流程
在一些工作中存在很多中间环节。
通过消除或简化中间环节,可以减少基层工作人员的人力和时间负担。因此,实行减少中间环节的工作流程,以达到工作高效的效果,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有助于提高组织绩效。
4.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时间表
随着工作要求不断增加,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时间表也成为了基层减负的关键。这通常需要基于一个健康的工作计划,对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安排,以便工作人员按时完成任务,达到既定目标。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制定一些可操作的指导方针或清单,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分配时间和完成工作任务。
5.提供教育和支持
负载减轻不只是一个任务,更是一个全面性的认识和行动。除了改善行政手续和工作方法,组织和管理者还应该关注基层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支持和鼓励制度,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培训,可以给予员工信心和动力,使员工感到自己受到关注,进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总之,在基层减负方面,攻击问题,采取各种合理化措施,考虑工作流程,优化资源分配,可以有效地缓解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这些建议有助于解决文件冗长、繁琐的手续、重复性工作等问题,使基层工作人员能够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提高其绩效和工作积极性。
篇四: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为基层减负的几点建议
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后公里”,基层治理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与各项任务相伴随的,就是各种工作总结、统计报表、资料台账数不胜数,各种会议、文件、考核评比检查活动此起彼伏,有的还交叉重叠,造成基层单位重复劳动、不胜其烦、不堪其累,广大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苦不堪言。因此,基层减负势在必行。在这里我为基层减负提几条具体建议:
一是减少督查频次。严格控制督查数量与频率,减少重复督查。督查时要少看表格资料、少听汇报,多到实地现场检查、多听群众声音,将是否解决实际问题、群众评价怎么样作为考核标准。提高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力,避免同样的数据反复填报,同样的资料重复填写,同样的会议不停参加,从根本上为基层干部减负。
二是细化目标考核。实现从粗放型模糊管理到目标量化管理的转变,结合基层工作特点,采取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类考核,避免“把尺子量天下”,对各项考核指标的设计都力求清晰、具体,量化到数字,细化到行为。
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强化经费保障,落实费随事转,人随事走,对下放给基层的事务,要相应的给予人力和财力保障。拓宽基层干部发展空间,逐步减少上级机关直接招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数量,从基层遴选,既避免上级机关工作人员缺乏基层经历,又能扩大基层干部的交流途径。
四是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和共享资源。为了减少甚至杜绝材料的多头和重复报送,切实减轻因人为因素对基层造成的不必要的负担,上级机关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加强机关内部的协调配合,对基层报送的材料和数据,在不影响保密的前提下,进行系统整合,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具体来说,就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设立机关内部局域网,机关各股室将可用于机关内部共享的下级报送材料和数据,放置于共享文件夹中,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从技术上来说,这已经不是问题,而问题就在于机关有没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真心为基层减轻工作负担的决心。
希望上级部门能真正为基层干部松绑,解放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让其更好的服务百姓,让为基层减负的“天籁之音”温暖每个基层干部身与心。
篇五: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各项政策也纷纷推出,让社会的发展更加健康有序。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减负问题也成为一个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
首先,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工作量过大,任务负担过重,有时甚至无法让基层民众做到完成任务就是本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变革的迅速,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现实生活中处处环环相扣,而基层民众在技术和报表制作等方面,识破门路却难以把握,因此造成了民众对新技术的抵触,也增加了他们的减负压力。此外,社会发展的一些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制度,也给基层民众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缓解基层减负的压力。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基层的投入,提高基本薪酬,激励基层的技能学习,提高基层的能力;其次,政府应完善工作制度,加强督导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追求发展的环境;第三,基层应抓住机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技能,加强团队合作,在沟通、心理和职业规划等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此外,政府也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基层支持机制,制定基于社会发展的政策,加强基层的经济支持,提高基层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基层减负的大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政府、社会各界和基层民众应当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使基层民众
-1-
能够轻装上阵,克服困难,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减轻基层民众的负担,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
篇六: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5篇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篇一】5篇基层减负年已过大半,多地采取措施解决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督导检查过多过滥等问题,成效显著,然而仍存在三点问题,影响基层减负实效,亟需关注解决。一是“应减未减”。有的部门决策随意、闭门指挥、强迫命令,导致执行无序,产生问题后又要求基层整改;有的部门从基层随意抽调人员,导致基层人力欠缺;有的单位“只讲奉献不谈权益”,长期不执行年假制度;有的活动并不要求延伸进基层,上级部门却依然下达给基层。二是“时减时增”。基层需要整治“展示牌多”的现象,门考核办法又规定要“制度上墙”,但有的部基层只好视情况把牌子“有时摘掉,有时挂上”;有些责任是“不出事时减了,出了事仍跑不掉”,例如环保污染、交通安全、卫生防疫等,基层没有执法权,无法整标治本,但按照“属地原则”,一旦出事,基层相关单位就得跟着“背锅”。三是“此减彼增”。正式发文少了,但1/13
篇七: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为基层减负合理化建议
基层干部是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是连通上级政策执行与基层群众反应的桥梁和纽带。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基层工作负担越来越重,不少基层干部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压力和无尽的任务,如何为基层减负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问题。
7个合理化建议,为基层减负
1、减少会议次数。将会议调整到月度或季度召开,将主题确定好,提前在微信/邮件等渠道上沟通清楚。
2、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合理精简工作流程,尽可能把繁琐的事务向下分解,给予基层干部更多自主安排时间的权利。
3、取消不必要的考核。考核标准应该体现工作绩效和产出,而不是过程。建议取消冗余的表格、报告和绩效考核;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安排和排名。
4、支持基层建立基础设施。要发挥技术优势,建议为基层干部提供高效的学习平台,或者提供更加恰当的软件工具。
5、支持基层服务。要注重基层服务,要明确职责范围,利用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支持,让基层干部不会遇到种种难题。
6、尽量避免领导干扰。要避免上级对于基层干部过于强制、频繁的干扰。要充分信任基层干部的智慧、能力和观念,放手让这些基层干部自主运作。
7、强化团队协作。我们提倡强化团队协作,建立互学互鉴的工作氛围,基层干部之间要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借鉴、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
总之,基层干部是为社区、为人民服务的,让基层干部得到尽可能的减负能力,不仅能提升基层干部的工作效率与效益,还是对基层工作重视的体现,展现出对基层干部的关怀与关注,为基层服务有力度,让基层干部突破困境,更加关注民生,愉快地工作,为社会的发展建设出贡献。
篇八: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精选5篇2021最新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基层减负一直是广大基层干部重点关心的问题,各级工作人员心里都清楚,基层减负关键就在一个“实”字,切忌“雷声大、雨点小”。2019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并提出,“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对实际工作评价”等减负“礼包”,获得基层的广泛点赞。可这一年多来,各地是不是真正落实基层减负举措,只有在基层亲身经历过,才最有说服力。
我们都清楚,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不是基层部门单位和基层干部说了算。现实情况是,不少地方工作中始终盯着上级要求,不管基层是不是能承受得了,或是不是在弄虚作假,时常“自以为是”过度解读上级部署,大搞“政绩工程”,只图让上级满意,不求群众认可,让不少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诸如,今年这场新冠疫情,基层工作人员最辛苦,全员都赴在抗疫一线,正常的春节假期取消、年假探亲
假均停休、周末休息日就更别想了。同时,在一线抗疫的人员还要接受上级机关各种检查、抽查,确实是“忙”得不亦乐乎。参加抗疫的基层干部天天处于超负荷状态,“基层减负”还从何谈起?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根基在基层,基层各项工作不仅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的巩固。给基层减负,必须坚决剥离一些与实际工作脱离和无关紧要的事务,让基层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为民服务当中,而不是整天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抽查,参加各种可开可不开的部署会、小结会,上报各种千篇一律的“假、大、空”材料和本表薄册,评价各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项目。因此,要做到真正给基层减负,上级机关的领导干部必须带好头,从改作风、树新风抓起,基层工作才会有奔头。比如,在关键环节,必须强化主体责任,把量化的减负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一级看一级的示范效应。通过实实在在的减负,让“跑会”变少、表格“精简”、考核“合并”、工作群“瘦身”,基层干部工作才有干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减轻基层负担,必须鲜明地树立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当前正处于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还有很多难关要攻克、不少“硬骨头”要啃,必须切实提升基层政府行政效能,完善督查检查考核机制,激励基层党员干部主动
担当,确保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因此,各地要坚持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重拳整治文山会海、督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事过留痕等突出问题,有效遏制“一票否决”“责任状”满天飞,让基层干部能够沉下心来促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让办实事、求实效、重实绩的实干作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如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或者“会工作不如会汇报”“干得好不会汇报得好”,势必会让基层党员干部失望寒心。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一直以来,压力大、任务重、问责多是不少基层干部的真实工作状态,加之近年来基层形式主义的不断滋生,愈发让基层干部被束缚在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脱不开身。为基层减负,要敢于直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场“持久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比如,对基层负担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全面摸底,结合各部门实际,厘清责任边界,规范责任事项,制定责任清单,以问题为导向,出台系统减负措施和办法,抓深入抓具体,切实让基层干部多些务实、少些事务,防止“一人干活、九人督查”“材料政绩”“数字政绩”等问题,切实做到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能够把心思集中到抓落实上,把精力聚焦到干事业、促发展上。
另外,想要给基层减负,就要彻底破除“无痕迹则无政
绩”的考核评价“硬杠杠”,从源头改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调查研究,科学部署安排,以实际成效为导向,重在看实际落实效果、看百姓评价口碑。只有做到真减负、少折腾,让基层干部体验到实实在在减负的获得感,更多想干事、能成事、群众中有口碑的干部有奔头、能脱颖而出,群众也才会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2基层“减负”是好事,效果到底如何?可谓好处多多。一是时间利用率大幅提升。对安排工作的乡领导而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事情安排好并非易事,务必要言简意赅短小精悍,这倒逼乡领导要做足“功课”、字斟句酌。二是节省开支节约时间。一些村道路偏远,来一次政府耗车耗油耗时间,来去一趟总要小半天,把多次会议压缩到一次,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支出、经费支出。三是凝聚力有效提升。多次开会部署多项工作,一些乡村干部因理解不同势必会工作重视程度不一、工作进度不一,后期的工作衔接与调度不会十分通畅。一次会议、多个部署、统一强调,镇村两级干部思想上会高度一致、行动上会步调一致,结果自然更加可期。
那么基层减负从哪里开始入手呢?
一、着力缩减会议数量。加强会议统筹,尽量采取合并、套开、视频会议形式,避免重复开会、层层开会。以大会或视频会议形式开到村居站所的会议,提倡会后当场部署具体工作,或现场办公形式解决问题。
二、全面推行网上办公。各部门在办理业务时严格执行流程化、网络化管理,以政务中心无纸化办公系统培训为基础,详细列出业务办理清单,对各村进行业务骨干培训,减少村干部跑腿次数、缩减行政开支,提高办事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大力破除过度留痕。严格要求各部门把工作任务分析、分解、安排到位再布置,坚决杜绝重复布置。对辖区内宣传标语、展示牌进行专项整改,把影响村容的老旧标语及不规范标语拆除,并形成规范化管理。
四、规范基层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提倡不打招呼,直奔调研现场摸实情、听实话,防止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避重就轻,杜绝“蜻蜓点水”、走走过场、做做样子。有针对性地选择调研点,既到工作开展好的地方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工作难度大的地方蹲点调研,解剖麻雀。
当然,基层减负不单单这几件事,它涵盖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给基层党员干部“松绑”,为的是给人民群众“添福”;给基层党员干部“自由”,为的是给社会更多活力。给
基层减负,让我们看到了基层的广阔天地是大有可为的,让我们放下了负重包裹果敢前行。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3这些年来,中央对基层减负,深受广大基层干部赞同,也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但是,有的地方在落实基层减负方面,是越减活就越多,越减就越不能休息,越减压力就越大,如此的减负只会让干部心里发凉。为此,真正为基层减负,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和会议上,也不能止于“一时”和“一事”,而是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落实者,是连接党心民意的重要桥梁纽带。党中央对基层开展减负举措,就是要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有更多的获得感。因此,各地各部门要持之以恒落实基层减负举措,减少文山会海、督查检查、工作汇报等形式主义问题,让广大基层干部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服务群众实际工作中,把党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中去,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在新时代更加崇尚实干、担当作为。
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要向改革要动力,以深化综合治理改革为重心。基层承载着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的职责,基层干部直接服务于群众,应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沉到基层,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诸如,近年来北京推出以“接诉即办”为桥梁的“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就是实施基层治理改革的有效举措,把基层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着力解决民生所需所诉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减负举措的顺利实施。同时,北京还实施街道、乡镇机关“大部制”改革工作,出台《街道乡镇工作条例》,大大地压缩机关职能部门,全面减少各种会议、材料、检查、考核等,有利于工作统筹规划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基层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基层综合治理水平上,既可以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水平,也能确保基层更好地服务于民。
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要完善责权相配,以不断增强制度刚性为抓手。基层负担总是减不下来,与上下权责不匹配,上级领导机关推行工作主要靠开会、发文、检查“三板斧”式的工作路径依赖,有很大关系。因此,就要以责权机制建设为抓手,并强化制度的刚性作用,建立责权相配的基层领导指挥管理体系,着眼于形成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制定改革措施,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推动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倾斜;依法建立健全市、区(县)、乡镇(街道)各级行政权力清单,赋予并明确基
层与其服务范围相匹配的职权;通过规范责任清单,厘清责任边界,规范责任事项,争取责任状“瘦身”,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同时,以转观念、转职能、转方式推动转文风、转会风、转作风,尤其是转变领导方式方法,激发基层工作活力,适度下放权力,赋予基层一定自主权,允许基层就基层治理和自身事务自主探索。另外,还要严格责任考核,强化正向激励,坚持把制度执行力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原则和能力水平的重要尺度,对执行制度走形变味、减负出现反弹的,要严肃责任追究。
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要注重疏堵结合,以推动技术治理创新为目标。信息时代的开启,推进数据治理,精细化、科学化利用大数据资源,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基层治理的必然要求。实际工作中,要让众多科技手段进入社会治理范畴,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大规模的、无处不在的数据,就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不同社会群体的沟通交流,凝聚社会共识,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以科技支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同时,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统筹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各种信息数据的集成运用,实现数据归集和信息共享,为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效能、不断提高现代治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让基层干部不再为文山会海、材料表格而苦恼,就能让他们腾
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更好为群众办实事。
基层是治理体系的“底盘”。基层减负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横向需要统筹各部门力量资源,纵向需要上下协调联动,从最简单的精文减会,到减少会议频次、压缩会议时间,再到整治“指尖上”的负担,需要驰而不息、持续发力。因而,各级各部门都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之以恒实施为基层减负行动,进一步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切实让广大基层干部更好地守初心、担使命,在奋进征程上迸发出更大力量。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4“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处于行政体系的“终端”和治理体系的“底盘”,不论是抓紧抓实抓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还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归根结底要靠基层去落实。
一些地方的政策看上去很好,到了基层却难以执行;几个部门的政策相互矛盾,让基层干部无所适从……针对基层干部抓落实中的痛点,不久前印发的《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给予了“靶向治疗”,要求着力提高调查研究实效,避免“空中政策”“本位政策”。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处于行政体系的“终端”和治理体系的“底盘”,不论是抓紧抓实抓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还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归根结底要靠基层去落实。越是在这个时候,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越是要避免不接地气、脱离实际,越是要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越是要加强沟通协调、避免出台的政策相互打架。防止政策在虚耗中陷入空转,就能让基层干部更好轻装上阵。
现实中,一些政策为什么会“空”?为什么会相互打架?表面上是行政体系的衔接和效率问题,根子却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缺乏调查研究,坐在办公室“拍脑袋决策”,脱离现实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把“各负其责”变成“各自为政”,看似履职尽责了,却不顾政策执行的实效,更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总书记强调,“要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近年来,党中央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得到充分检验。但也要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不同程度存在的“空中政策”“本位政策”消耗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成为困扰
基层的一大顽疾。有基层干部说,最怕有的上级部门缺乏调研就出台政策,政策出台之后又一味地强调数字、进度和事后检查。此次《通知》要求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对政策制定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开展靶向治疗,可谓切中肯綮、正当其时。
避免“空中政策”“本位政策”,首先应增强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关键在于全面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加强对调查情况的分析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功。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也能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有的却奉行“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有的即便调研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样制定出的政策难免会“水土不服”。这次印发的《通知》既有“发扬求真务实作风”的宏观要求,也有“多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的方法指导,更有“力戒搞形式、走过场”“不作秀,不走‘经典路线’”等禁止性规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各级干部必须对照《通知》要求抓好落实,真正在调研工作中沉下心来、扑下身子。
进而言之,避免“空中政策”“本位政策”,目的是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在制定政策、分配任务时,必须充分考虑基层实际、理解基层难处,要设身处地为基层干部着想,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这不仅仅是决策方法的问题,也检验着对待基层的态度和立场。作为上级部门,为基层减负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始终和基层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千方百计为基层干部抓落实创造良好条件。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叠加疫情影响,各项工作难度更大。越是任务繁重,越需要增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越需要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就能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大考中,汇聚磅礴之力。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5一、基层存在哪些负担?
近些年,随着脱贫攻坚、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基层工作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标准越来越高,写材料、填报表、开会议、作汇报、迎调研、接督查、过考核、拍照片、截图片、录视频、发定位,一些基层干部为此“白加黑”、“5+2”地忙碌。
二、负担因何而生?
1、政绩观错位,形式主义严重:例如痕迹管理,上级检查工作手段单一,重痕迹、轻质量,重资料、轻落实,让不少基层干部把精力都花在写材料、做资料、填表格上,有的甚至造痕迹、补痕迹,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留痕”,影响了为群众办实事的效率,也挫伤了干部干事的积极性;再如慰问扎堆,每到逢年过节,各部门单位集中到乡村送温暖,乡镇部门疲于接待应酬,有的时候基层干部提前筛选对象,排练好台词,让被“送温暖”对象苦等几个小时后,才能领取一些慰问品。
2、官僚主义作风未止,随意下指令:有的上级机关喜欢频繁向基层“发号施令”,有的部门一有想法就要发个通知、一有事情就要开个会议、一有问题就要“深入”基层调研考察、一有工作就要搞个责任分解、一有项目指标就要签军令状……工作层层加码,责任层层下移,却疏于考量基层一线的实际人力配置,也不重视对执行落实层面的具体指导。
3、“多头领导”的体制弊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些基层干部,一天要参加好几个推进会、部署会,一天要接待好几个检查团、调研组,一天要完成好几个单位要求的材料、报表。一名县纪委书记召集乡镇纪委书记开会,座谈之后发现,这些乡镇纪委书记除了纪检工作,还分管有
大量其他工作,最少的分管有10多项工作,最多的有25项!工作压力大,积劳成疾的情形时有发生。
4、容错与激励机制不完善:早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ZL就指出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基层负担严重,很多体制机制沉疴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正所谓“日月不新,何以光明?”但是面对改革在实践中存在诸多羁绊,有的人信奉“少干少错,多干多失”的法则,怕担责任,怕出乱子,心里隐隐竟然也有“祖宗之法不能变”的迂腐思想。
5、行政管理创新意识不足:互联网时代,一些地方行政单位对信息化的理解和应用还仅仅停留在搭建网站的层次,再进一步则是开发所谓政务APP,集成一些申报、审批功能。然而,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多头管理等问题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改变的了的,如何通过数据共享、平台整合、资源汇总等措施来借助信息化提升办公效率,是需要深入探讨的。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原本就是体制最先普及的会议形式,现如今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远程办公的效率,但很多领导干部已然跟不上潮流,产生了保守沿袭的路径依赖。
三、减负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从以上的因素入手,宣传教育、整顿风气、体制改革、机制完善、创新提效都是解决基层负担过重的有效措施,这里不再重复,大家面试作答时原因与对策也尽量详略有所取舍,不要过多赘述。下面简单介绍几例当前行之有效的其他或更为具体细化的减负举措:
会议讲短话:直奔主题、突出重点,十分钟能讲清的,绝不用半小时;讲精话:练好内功,提升本领,确保“肚子里有货”;讲准话:直面问题、直击要害,把问题说清、原因说透。努力用最少的语言、最准的措辞、最短的时间,确保会议达到最好的效果。
对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中简单以领导批示、填表报数、台账记录、学习笔记、闭卷考试、政务APP上传工作视频截图等做法进行集中清理。
浙江规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讲话通报稿字数控制在6000字以内,其他省领导的讲话通报稿字数控制在4000字以内,各地各单位向省委、省政府报送请示报告要简明扼要,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陕西规定一般业务性会议,不邀请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出席,不要求市县分管负责同志参加,参会人数最高不超过150人、会期不超过半天。省委常委每年调研不少于6天,提倡蹲点式、解剖麻雀式调研和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的随机调研。
结语
老聃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
篇九: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乡村振兴基层减负建议
1.降低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基层干部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需要政府加大对基层干部的支持和关心,降低其工作压力。
2.提供专业培训。政府可以组织专业人士为基层干部提供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水平,减轻工作负担。
3.鼓励基层干部自我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基层干部参与职业发展和创业,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简化基层干部工作流程。政府可以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基层干部工作程序,减轻其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5.完善工作保障制度。政府可以完善基层干部工作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基层工作。
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政府可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基层干部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
篇十: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的工作压力依然增加。各个行业的追求效率,加重了基层员工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员工的身心健康。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基层工作任务量大。今天,许多基层岗位工作节奏加快,工作任务量相对增加,包括产品生产过程、客户服务、管理工作,给基层工作者带来极大压力,影响生活质量。
其次,基层员工有部分缺乏劳动保护的问题。由于部分员工的合同签订存在问题,或者没有及时调整员工的工资和福利,或者工作时间变长,缺乏社会保障,影响到尤其是低收入基层工人的自身权益。
此外,基层员工缺乏发展机会。由于系统工作任务量的加重,许多管理岗位的培训和提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基层员工缺乏发展机会,无法实现自身潜力,影响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公司应该加强对基层员工的管理,确保他们得到合理的报酬,并及时调整他们的福利待遇。同时,公司应建立劳动保护体系,严格安排基层员工的工作时间,以保证他们遵守劳动法规,避免劳动时间过长的情况发生。
另外,公司应该注重基层员工的技能提升。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建立专业知识考核体系,帮助基层员工提升专业技能,改变他们对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的认知,提高基层员工积极性和效率。
-1-
总之,要想解决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着重从劳动保护、技能提升、工资待遇以及工作时间设置等方面考虑,减轻基层员工的压力,提高基层工作的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2-
推荐访问: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减负 基层 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