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政府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促进就业创业的举措
就业创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保障。为了促进就业创业,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
政府加大了对创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如创业补贴、创业贷款、创业培训等,为创业者提供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创业的风险和门槛,鼓励更多的人走上创业之路。
政府加强了对就业的引导和培训。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如就业服务中心、职业培训机构等,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政府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增长。政府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同时,政府加强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政府加强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和优秀人才来华创业和就业。同时,政府加强了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为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促进就业创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保障。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为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就业创业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篇二:政府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论政府在当前就业形势下的作用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特殊双高时期,而就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必须发挥促进就业的主导作用,以实现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就业形势
政府
促进就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在政府的有效宏观调控下,继续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尤其是2004年和2005年GDP的增长分别达到10.1%和9.9%,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居世界第四。但是,经济增长并没有相应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而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城镇失业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的趋势,2004年达到4.2%,2005年也是4.2%,就业弹性系数降到了0.1以下,未来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有14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亿左右需要转移,我国正面临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已经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已是政府的当务之急。①
一、当前的就业形势
㈠、人口规模继续扩大,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由于历史原因,政府未能及时重视控制人口的规模,导致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劳动力总量大。现在我国正面临着第三次人口高峰,每年劳动力新增量都超过1000万人以上,人口的增长速度和劳动力的就业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带来新增岗位的速度和就业的需求量,形成目前全国范围内巨大的就业压力。
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对过剩人口增多。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对原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必然。在传统产业采用旧技术的领域,由于资金存量的调整,高新技术的推广,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许多旧的工业岗位被淘汰,劳动力需求下降。
㈢、城市规模扩张迅速,吸纳就业能力不足。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功能的加强,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边缘的大量农业人员失去土地,被迫进入城市,这些原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可能在短期内立即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就业范围十分狭窄。而城市本身就面临巨大的就业问题,原有的就业容量已趋饱和,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再吸纳众多的新增劳动力的就业。
㈣、“二元”经济结构解体,就业缺口继续增大。城乡二元制经济为建国
初期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有过突出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改革步伐的日渐加快,二元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大批从第一产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我国特有的“农民工”现象。
㈤、高校精英教育泛化,就业观念转变滞后。近年来,不仅本科生找不到工作,研究生也开始面临失业问题。这并不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人才过剩,而是随着教育产业化发展,高校逐年扩招,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达到350万人,造成大学精英的“泛化”。许多高校毕业生未能摆正位置,他们的就业思想仍然滞后,对用工管理、社会保障、劳动条件、工资报酬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普遍存在较大的距离。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众多为搜寻更好的工作机会,暂时放弃现有的工作机会,成为自愿性失业者。
二、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主导作用
亚洲博鳌论坛的秘书长龙永图曾说:“中国这几年吸引外资,最大的成果不是得到几千亿美元,最大的成果是解决了几千万人的就业问题,要牢记我们还是一个穷国,我们所有的政策目标当中,最重要的还是就业。”②在西方经济学中,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中第一位的就是充分就业,可见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解决当前严重的就业问题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㈠、发挥政府推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有一致性的规律,保持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是绝对必要的。只有经济持续增长,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在宏观调控经济时,要突出创造就业岗位和扩大就业的战略目标,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并体现到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上来,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促进就业的双重目标。
㈡、发挥政府优化配置劳动力的作用。政府要合理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在三次产业部门的比例,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劳动力的优势。一是保护农牧业、稳定农牧业,切实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二是加大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坚持走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适时推进企业集中、产业集群和土地集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下岗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体制改革,全方位的优化劳动力的配置。③
㈢、发挥政府拓展就业渠道的作用。政府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拓展就业渠道,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实现就业,关键在岗位,中小企业促进就业的最大贡献就在就业容量大。统计表明,中小企业的单位投资容纳的劳动力和单位新增的劳动力,在多数领域要高出大企业一倍以上。可见,中小企业担当着调节劳动力的“蓄水池”和社会就业的“稳定器”的角色。因此,政府应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利用税收、信贷、财政等经济杠杆给予中小企业发展必须的资金支持。④
㈣、发挥政府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已与目前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悖,严重阻碍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协调城乡统筹发展,政府第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程,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因素,打破体制障碍,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㈤、发挥政府引导自主创业的作用。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创业不仅是自身就业,还将带动更多人就业,政府继续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鼓励自主创业。第一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淡化“精英情结”。政府指导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丰富创业知识。帮助毕业生利用自身优势,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第二,由政府出资,成立创业培训中心,对下岗和失业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创业培训,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并为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带动更多人员就业。天津市政府成立的创业培训中心,2003年培训失业人员2766名,有1050名学员成功开办了企业,带动7900余人就业,在此之后每年又直接或间接带动2万多人就业。⑥
㈥、发挥政府健全促进就业保障体系和法律法规的作用。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失业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资本和劳动力跨区域、跨部门地流动。政府部门就需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第一,改变现行的省级社会保障统筹,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稳定劳动力市场。第二,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尽快把失业保险面扩大到城镇全体职工和所有农民工,突破行业、所有制限制,从单一的国有企业扩大到集体企业、中外合资、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经营者和劳动者。⑦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为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提供根本保障。
㈦、发挥政府强化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作用。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目前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严重滞后,导致非熟练,低技能的岗位,人满为患,大量出现“有人无岗”的现象,而众多需要专业技术的岗位,则出现“有岗无人”的矛盾现象,以至出现了“技工荒”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职教职训的投入,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调整教育培训结构,指导职业学校按市场需求,优化培训资源。如在高中阶段可以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分流,特别是要转变传统的成才观念,不能仅仅分流那些考学无望的学生,更应动员一批素质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注重专业的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成为“既能动脑,又能动手,长于实践,善于经营”的实际应用型人才。
篇三:政府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简析如何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性、历史性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会产生一系列影响,那么就意味着很大一部分人会下岗失业。就业难,是社会比较普遍的问题。我们这个超级人口大国正经受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猛烈冲击,就业更难。造成人员下岗失业的主要类型包括:规章制度性下岗事业、组织结构性下岗失业、周期人员下岗失业、事故人员交接性下岗失业等等,另外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其人员下岗失业的特点也会有所区别。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在职员工下岗失业的主要类型应该是结构性失业与体制性失业。因此,结合我国下岗失业人员的类型,对下岗失业人员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再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标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一、下岗失业人员的特点
(一)下岗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普遍较为单一,虽然一些下岗失业职工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专业素质与职业技能,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太快,他们目前所具备的能力与现代产业发展要求并不符合,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一些大城市的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对一些大组织生产有着比较丰富的职业经历与经验。其中还一些下岗失业人员在某些生产领域中拥有比较娴熟的操作技能。由此可见,虽然这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确实拥有较高的劳动素质。但是由于受粗放式工业发展模式与大工业相结合的影响,导致其经历与形成都比较单一化,所以职业技能也就比较单一化。面对以新技术、低能耗、高效益为特点的现代企业,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就业资本。因此,下岗失业人员专业技能单一化是阻碍再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就业观念与劳动力供给处于失衡的状态
随着人们对就业观念的改变,会逐步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出现失衡,无论是在就业矛盾非常尖锐的区域,还是就业矛盾不显著的区域;无论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还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情况基本上是一样的,就业观念与劳动力供给处于失衡的问题尤其在城镇就业人员中比较明显。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城镇地区比较缺乏就业机会。
(三)下岗失业人员的年龄普遍较大,再就业能力较差,下岗失业人群中女性人数比男性要多,而且他们的年龄都是集中在40~5O岁,及50岁以上的年龄层次。近几年国家对企业的改革和产业结构加大了调整力度。代表着农村劳动力、新兴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等等人群交织在一起。与此同时,由于下岗失业的人员年龄都比较的大,而且没有拥有再就业的新技能、没有新的就业观念等等,因此为新时代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二、优化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建议
(一)及时改变陈旧的就业观念
1.对于传统就业观念关于这个问题,要追溯到改革开放前。那时中国的社会属于二元社会,所有国内的格局就是乡下农民与城市职工。这就能够代表当时社会的最为重要的两个群体。于是社会性格也就分为农民人格与单位人格。从城市职工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在事业单位上班有着不同的标志。他们所属单位主要是功能泛化能力的社会组织。比如国有企业、行政机关、事业机关等等。在单位制度中还会体现出家庭的本质。特别是在单位成员与单位组织的关系上:一要确保基本生活能够单位化、二要确保福利能够单位化、三要确保人员管理制度要单位化、四要确保个人合法证明单位化。因此可見,单位人格对于下岗失业人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消除“靠、等、要”的这类消极思想,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要及时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积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才能真正解决就业问题。
2.要积极主动的树立自主就业观念,下岗失业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与工作目标。在选择职业上要尽量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从而确定合适的就业方向。对于下岗失业人员来说,只要认识到再就业的重要性与迫切性,那必须要做到拥有积极进取的思想,保持乐观的态度,要坚持依靠自己,要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尽可能地从多个方向考虑,然后作出合理的就业选择。另外,国家政府也会为有就业积极性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优质的再就业环境,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可以在就业服务机构的帮助下顺利实现再就业。
(二)再就业培训要做到有序发展
●建立并完善再就业培训工作: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形成培训合理,将再就业培训工作做到完善,做到精致。例如,各个地区的人力资源局与社会保障局要主动积极负责再就业培训工作。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起带头领导的作用,因为再就业培训的对象是下岗失业人员。但要将相关政策全面落实到实处,必须要得到多个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所以,地区社会保障局与人力资源局要对任务进行合理分配。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要做好协同的工作,需要协调部门、各级政府教育部、人力资源局、社会保障局以及农委等等。以此同时,还要加强与各大企业单位、培训结构之间的合作。在实现过程中,可以让一些培训结构与企业参与进来,从而一起讨论解决就业培训工作困难的问题。
●建立再就业培训系统:从我国社会保障工作来看,建立并完善信息系统是当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优质的构架信息系统才能进一步提升再就业培训工作的效率与针对性。因此,政府需要快速建立再就业的培训系统,从而最大限度保障再就业培训工作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具体的做法是:一实现信息的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所具备的共享性,让中心网络信息系统、劳动服务中心信息系统以及社保局信息系统等等实现资源共享的功能,使其信息达到共享的目标。这样就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效率与质量,而且能够简化一些政策操作程序;二建立专业网站,主要作用是对培训机构、劳动供需情况以及相关政策进行及时的发布。
同时在网站上设立对应的职业服务功能和信息填报功能,一方面让下岗失业人员在了解相关政策的同时,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求职业;三是创新和维护,不管什么系统在建成之后,必须要做好创新与维护,确保系统功能达到最新标准,提高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三)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随着GDP的快速增长,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意味着失业率会大幅度下降,假如能够实现GDP每增长2%。那么相对应的失业率就会降低一个百分点。这一定律在西方很具有适应性的。但在中国就不是那么具有适应性。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它甚至完全失灵了,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创造出与之相对应的就业岗位。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很多研究人员进行了分析,为什么这个定律在中国会失灵。原因主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体生产模式都将自动化、规模化、智能化。这就意味着对劳动力的需求便会越来越低。属于服务产业,而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大的劳动力资源。这一基本属性也就可以看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将是最大的。因此,为了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为他们创造出更多的再就业机会。
根据以上的阐述,我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仍然是我们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当然下岗失业人员自身也必须要明白自身的实际情况。要积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参加再就业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另外,国家、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机构要拧成一股绳,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一个优质的再就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柏莉.积极开展职业指导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2]唐锡伟.如何指导下岗职工重新定位[J].中国教育创新,2011(11).
[3]傅朝升.试论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指导的方法与实施2010
篇四:政府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疫情到来之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城镇失业人员正在不断增加,要想对失业人群进行有效帮扶,国家政府需要出台相应政策,根据城镇失业人群现状,为其提供再就业服务。人社局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管理时,需要对失业人群进行准确定位,根据不同人群发展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服务。政府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扶持微小企业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对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进行全面解决。本文就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及对策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对策研究
我国正处于重要发展阶段,在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解决时,需要对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因为当前我国城镇就业环境正在不断改变,传统领域就业机会也在逐步减少,增加了城镇人群就业压力,且社会竞争环境比较激烈。在对再就业问题进行处理时,政府需要出台相应规则,还要创造良好就业环境,确保失业人员能够获得再就业机遇。但因为各项岗位对工作人员能力存在较高要求,因此要做好失业人员技能培训,确保失业人员能够充分把握再就业机会,从而获得更好发展
[1]。
一、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疫情时代到来之后,各个产业的发展难度正在不断加大,城镇失业人群也在不断增多。在对失业人群再就业问题进行解决时,国家出台的支持政策存在不足之处,无法为所有失业群体提供充足保障。因为当前再就业岗位比较少,失业人群过多,在为所有失业人员提供岗位时,无法根据不同失业群体能力提供相应岗位。大多数失业人群综合素质比较低、专业技能不足,在参与岗位竞争时,因为自身问题导致竞争水平下降,长期以往失业人群会出现心理问题,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大学生就业难度比较大,应届大学生已经成为城镇失业人群主力军,一
些大学生受传统理念影响不愿回农村就业,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再加上社会就业岗位不足,导致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2]。
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救济制度
在对市场经济进行改革时,产生了大量失业人群,这些人群再就业率比较低,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一些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下岗之后,不仅生活存在困难,且存在严重心理落差。在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时,需要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为所有失业人群提供生活保障,同时要为丧失劳动能力需要救济人员,提供合适经济收入来源。要为所有人群提供合适岗位,才能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还要对被救济人群心理进行充分照顾,确保所有人群都能适用新常态下市场经济变化规律
[3]。
(二)建立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在进行失业保险制度建设时,可以降低失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还可以预防失业问题发生。目前我国已经逐步拓宽了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但未能实现社会面全覆盖,一些已经参加失业保险的劳动者,大多是已经参与工作的劳动人群,没有参与过工作的劳动人群,没有纳入到失业保险范围内。即使参加失业保险的劳动人群失业之后,保险金额也无法为失业人群日常生活提供充足保障,需要对失业保险制度内容进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作用。在进行制度建设时,政府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拓宽保险人群范围,可以将困难群众和富余劳动力纳入到保险范围内
[4]。
(三)设立专项创业基金
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就业优先战略,并且出台了相应政策法规,提高了就业质量。在对再就业问题进行解决时,需要通过市场调节,为劳动者提供自主就业机会。政府要简政放权,为再就业资源整合搭建信息化平台,通过对平台功能进行持续完善和优化,为失业人群提供更加优质服务。政府还可以设置专项创业基金,对存在市场发展前景创业项目进行大力扶持,还可以出台创业孵化政策,同
时要对各项工作程序进行简化处理,为创业人员提供一条龙服务。在对创业人群进行管理时,还可以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可以扩大创业人群融资渠道,确保更多社会资金能够注入到创业途径中,为创业政策实施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政府要营造良好创业环境氛围,促进相关工作进行更好发展
[5]。
(四)创建培训班
大多数失业人群是因为自身技能水平,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出现了失业问题。因此政府要积极举办培训班,为失业人群提供针对性技能培训服务,在对失业人群进行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时,不仅要增强失业人群基本素质和品质以及能力,还要强化培养人群创新性就业意识,要对失业人群潜能进行充分挖掘,使得失业人群在参与培训活动期间,能够掌握基本岗位知识。政府还可以鼓励失业人群积极参与教育活动,通过对失业人群进行职业教育,改善人力资源供给,要为这些人群提供招生培训体系。在对失业人群进行教育课程设置时,还要增强实践课程,并且建立健全评价指标,还可以鼓励失业人群积极创业,并且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持续改进,通过对创业实例进行讲解,使得失业人群能够明确自主创业方法和过程以及规律,帮助失业人群掌握基本创业知识技能,增强失业人群再就业自信心
[6]。
(五)加大微小企业扶持力度
政府在对微小企业进行扶持时,不仅可以对企业利益进行全面保护,还可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从而增加就业岗位。政府在进行政策实施时,需要对微小企业进行公平对待,需要根据企业项目特点以及实际发展要求,设置技术和资金支持标准。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还需要对微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重点关注,通过出台相应制度,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导向,扩展企业发展规模。在对微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进行解决时,需要激发企业市场活力,并且构建统一融资平台。如果企业对资金需求量比较大,可以为其提供相应信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确保企业能够不断壮大,从而对再就业问题进行全面解决
[7]。
(六)加强企业管理
微小企业要根据政策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还要对所有岗位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划分,通过制定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目标,根据市场形势对发展战略进行适当调整,实现转型升级。企业在加强自我管理期间,需要扩大建设规模,从而为城镇失业人群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微小企业还要加强工作人员技能培训,并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给予工作人员精神和物质奖励,营造良好形象,从而获得更好发展
[8]。
(七)加大农业建设力度
目前在进行就业机制建设时,我国城乡建设处于不对等状态,因为农村区域土地正在不断减少,但农民很难获取再就业机会,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区域农民,难以参与到再就业竞争环境中。且当前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城镇劳动力处于富余状态,在城市区域就业岗位大多适合于年轻群体,一些农民就业岗位属于体力劳动行业,例如保洁服务和建筑等。这些行业体力劳动过重,但报酬偏低且岗位有限,无法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再就业需求。在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时,需要根据各个农村区域特色,对原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开发农村产业,为失业人群提供更多再就业机会,同时要构建一体化城乡就业体系,通过对城市和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应用,促进各个区域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真正实现农村和城镇平等就业。
(八)拓宽大学生就业途径
目前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再就业大多是通过公开招聘和社会推荐参与岗位竞争,一些猎头公司和中介公司无法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大学生难以在人才市场环境中,获得良好岗位竞争机会。因为在对人才市场进行管理时,大部分职能划分并不明确,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人才信息更新速度比较慢,求职和供职渠道不通畅,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发展,政府需要出台相应法律措施,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还要建立健全数据库,通过对大学生供求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和完善,并且构建针对性就业岗位资源库,确保大学生能够了解各项岗位要求,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招聘机会,提高大学生群体就业率。在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进行解决时,还可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为其他失业人群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创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缓解社会环境下就业压力。因此国家政府要
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并且给予创业人员政策和经济扶持,同时要加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时,不仅要增强大学生不屈品质和精神,还要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确保大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并为大学生群体就业提供更多路径。
结语: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城镇失业人群再就业压力正在不断增大,失业人群正在不断增多,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在对再就业工作进行创新性管理时,要想从根本上对失业问题进行全面解决,就要对失业人员进行专门技能培训和教育,确保失业人员综合素质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还要增强失业人员心理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失业人群社会竞争实力。人社局要从多个角度对这些市场进行拓展,还要为失业人群提供多渠道就业途径。通过为失业人群提供技术指导,并给予更多岗位和机会,对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进行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芮国星,高立威.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失业人群再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1,42(06):663-668.
[2]孙守纪,杨一,方黎明.失业保险的参保再就业效应与道德风险效应——城镇职工和迁移工人的异同[J].江汉学术,2021,40(03):5-19.
[3]张夏峰.就业视角下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分析[J].明日风尚,2017(09):368.
[4]王阳.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困难群体失业趋势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04):5-18.
[5]邱福林.高校毕业生规模对城镇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02):43-47.
[6]邱福林.城镇失业人口结构特征、变化趋势及其治理对策[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7(04):50-55.
[7]史册,杨怀印.我国社会再就业心理辅导服务模式完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247-251.
[8]殷俊,陈天红.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需求影响因素以及方案设计——基于武汉市城郊的调查数据[J].当代经济管理,2014,36(08):87-91.
篇五:政府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政府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就业问题主要应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引导就业,不应该也不可能由政府包下来。但是,由于就业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社会公平的实现,又不能只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政府要有所作为,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优先目标,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就业,避免市场失灵。根据我国当前面临的就业形势,政府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促进发展,扩大就业。失业问题的产生,首先是因为就业需求不足,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保证经济较快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今后几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将升至峰值,每年增加近1000万人;“十五”期间约有1.5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随着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深入,还有职工要下岗分流;从去年开始,在“中心”的下岗职工陆续到期,出“中心”进入高峰。这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压力加大。在世界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通货紧缩压力依然存在,社会投资还没有真正启动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中央确定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必须坚持,特别是扩大内需的方针不能改变,积极的财政政策短期不能淡出。
调整结构,增加岗位。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主要是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只能带动17万人就业,而第三产业可以带动85万人就业。从1991年到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2850万人,第二产业净增2350万人,第三产业则净增7728万人。从1996年到2001年,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增加了近3000万人,约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75%。全国工业部门1.5亿劳动力中,有1.1亿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提供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达到80%。促进新形势下就业问题的解决,应注意调整经济结构,哪些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政策引导就要跟上去,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建设市场,连接供求。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架起沟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桥梁,是政府促进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加大投入,搞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建设,使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覆盖所有街道、社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在用工信息的采集发布、劳动力供给信息的分析预测上下功夫,把供需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要打破地区封锁,为劳动力跨城乡、跨区域就业创造条件。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就业,而且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既能增强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竞争力,也可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这方面应尽快完善政策,加强管理,使跨城乡、跨地区劳动就业有序化、规范化。
抓好培训,改进服务。我国城镇部分人员失业,是由于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知识技能不适应造成的。要解决我国城镇失业问题,就要着力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再就业能力,并提供全面的就业服务。一是各级财政增加投入,建立就业培训中心和各种培训机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就业培训,形成公平竞争局面。二是在大型企业普遍建立培训中心,对下岗职工实行转岗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再就业。同时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对职工进行在职培训,预防失业。三是建立就业服务机构,为各类下岗和失业人员求职和自主创业提供全方位、全程式服务。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做到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把就业服务覆盖到基层和全社会。
制定政策,帮扶特困。一些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完全靠市场调节很难实现再就业。对这些人员,在鼓励自主就业的同时,政府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做法,我国一些地方的经验也值得参考。一是对吸收困难人员就业的企业给予一定经济补助.如英国对雇佣长期失业者6个月以上的雇主,给予每周75英镑的工资补贴;韩国政府对雇佣55岁以上老年失业者达到职工人数6%以上的企业,每雇一人补贴9万韩元和工资的三分之一.二是对企业特别是新办企业、吸收就业困难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一定时期内给予税收优惠。三是对自谋职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免收税费。四是对特困人员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五是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和服务,如上门指导、送岗位、贴近服务、接续社保关系等.
广造舆论,转变观念。应动员新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力量,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劳动者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制度的竞争性、流动性、市场导向的特征,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就业的观念.改变依赖政府安排就业的观念,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自己主动寻找就业机会或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摒弃把工作分为贵贱高低的陈旧观念,改变只有在工业部门就业才算就业的观念,主要转向在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就业.
篇六:政府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浅谈我国就业政策
一、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又称劳动就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和保护劳动者权利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就业社会政策包括了就业政策和劳动保护两方面。
二、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1、促进就业机会增多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机会。
就业机会是社会中提供就业岗位的可能性,就业机会的增多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劳动力可以实现就业。因些各国都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以下方式:
(1)通过经济政策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经济增长才能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增加就业机会。
(2)由政府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岗位。
(3)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鼓励失业人员版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就业。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积极的干预措施,培育劳动力市场,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2、合理分配就业机会的政策
就业社会政策的对象是社会中的所有劳动者,不能只考虑到部分劳动者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劳动者的利益,因些政府要对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的那些人员给予他们更多帮助,避免歧视。
3、通过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更多的活动和提高劳动服务部门的工作指导和监督,通过职业培训,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提高,使他们上具有更强的就业能力,以更好的利用就业机会,实现就业。
4、对劳动者的就业保护政策
就业活动关系到劳动塲切身利益,是他们的基本权利,要维持劳动关系,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要就制定相应的法律对劳动者的各项劳动权利如:工资,休息,晋升等权利进行保护。
5.与劳动者就业有关的其他政策(税收、财政、产业政策)
除了专门的就业政策以外,其他的公共政策会对劳动者的就业产生影响。首先,政府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就与劳动者的就业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政府在人口流动、人事制度、社会保障、教育方面的政策也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就业。
三、当前我国就业问题
㈠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是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也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矛盾主要表现为“技工荒”和“民工荒”现象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大规模转移
(三)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作为劳动力市场的新加入者青年就业的脆弱性不断增强。
(四)失业人员再就业普遍比较困难再就业率低下
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失业人员主要是国有企业的大量的下岗工人。当然失业还包括摩擦性、结构性和季节性失业的共它劳动者。
(五)就业岗位供给不足。
(六)工作安全性差。据统计,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72.8万起,死亡126760人,同比分别下降9.4%和7.3%。
(七)工作稳定性低。灵活就业者约占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20%,其工作性质本身带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八)工资水平低,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长期徘徊不前、劳工权益缺乏保障。据广东省劳动部门对“珠三角”300多个企业的调查,多数企业劳工平均月工资在600元以下,92%以上的受调查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加班,其中近7成企业每周加班超过10小时,个别企业每周加班多达28小时。
(九)劳动关系缺乏规范。劳动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劳动合同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据估计,目前进城就业的农民工约80%从事建筑行业,其中80%以上没有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
(十)社会保障覆盖面低。社会保障主要覆盖国有部门,私营企业、灵活就业者、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很低。
五、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建议
(一)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落实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保持就业增长的原动力,努力扩大就业。
(二)建立行业预警和就业监测机制
建立行业预警和就业监测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波动带来的就业风险。
(三)重视工人劳动权益的保护
加强重点行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落实企业劳动保护各项措施;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建立相关责任人的问责机制。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工会等劳工组织的职能,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完善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
(四)建立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逐步消除就业政策差别,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非国有企业职工、待业状态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纳入统一的政策体系。
(五)我国现行的户籍制
度户籍制度对就业及劳动力流动影响较大尤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巨大。户籍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愈发明显地表现出来刚性户籍制度的软化是大势所趋。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要想融入主流社会取得当地户口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若不能取得所在地户口首先在劳动者心理上形成了一种被歧视的感觉不会对当地社会产生认同感其次在实际用工市场、工作待遇、养老退休待遇及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也存在种种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限制了公民选择工作及生活环境的自由。
(六)中国工会的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工会制度发展不健全不能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会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职工是维权的对象工会是维权的主体。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不断涌现劳资关系呈现复杂多样的态势利益矛盾表面化业工会未能随之发展维权工作不到位。
(七)用人单位改变用人观念
(八)加强就业的培训指导
(九)毕业生应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
五、日本的就业制度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日本的就业市场情况一向比较好,失业率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低位一、建立完善的就业安全网
日本在二战战败后不久,失业问题严重,就业市场混乱。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创造良好的就业市场建立起一张稳定牢固的就业安全网,这张安全网的中心就是公共职业安定所。
二、建立职业培训制度建立职业培训制度建立职业培训制度建立职业培训制度
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进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期。
三、鼓励自由流动的就业政策
日本的经济状况,一般说来是从泡沫经济崩溃以后就陷入了严重境地,失业者增加,就业形势严峻。
四、确保老龄者稳定的就业
进入70年代,随着日本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开始凸显,中老年的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日本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五、女性就业对策女性就业对策女性就业对策女性就业对策
1984年,日本女性就业人数已达到1518万人,大约是1960年的2倍。
六、年轻人的就业对策年轻人的就业对策年轻人的就业对策年轻人的就业对策
日本年轻人(20~34岁)的人口由于受到少子化的影响,从2000年的最高峰之后开始转为减少。
七、残疾人的就业对策残疾人的就业对策残疾人的就业对策残疾人的就业对策
日本在二战后,通过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措施,为推进残疾人的就业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为了根本性地改善残疾人的就业,就必须采取立法的方式来制定残疾人就业政策。
篇七:政府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中国的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5篇
第一篇:中国的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
1、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上升时期,形成持续的巨大的就业压力。
基本国情:中国用世界的3.4%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额)来提供和创造世界上迈1/4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岗位。
——劳动年龄规模扩大
——总人口就业率大幅度上升,属于“高就业”模式;
——我国妇女就业参与率过高,大大超过经济发展阶段;
——15—24岁青年人口就业比例过高。
2、我国正处在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下岗职工激增表现为持续长期性的结构性失业。——农业部门由新增就业机会主渠道之一变为排斥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
——就业结构变动呈加速过程。伴随着经济迅速增长而来的是快速的结构调整。——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在下降。
——我国制造业已由“短缺经济”向“供大于求”类型转变,正在经历极其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过程,使传统工业部门企业关、停、并、转、破,促使下岗职工急剧增加。
——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会加剧结构性失业,结构变动较快时期正是失业率高峰期。
3、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国有经济占总就业人口比重迅速下降,而非国有经济还无法吸纳全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必然出现真实失业率上升阶段。
4、我国经济增长正经历迅速“资本深化”过程,吸纳新增劳动力能力正在减弱。
四、中国就业战略与基本思路
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最优先的目标和任务,它与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的经济改革的最
优先目标和任务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主要思路是:
——使持续高速经济增长成为持续性创造就业过程。
——大力发展带动密集型产业,选择“节省资本、多用劳动”的工业化技术路线,有选择地发展资本密集、资源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基本群众的基本利益,实行中国式的“新政”政策。
——促进劳动力要素流动,通过市场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结构的变动,既促进经济增长,又促进就业增长。
五、中国就业政策及其相关政策
——把降低城镇真实失业率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央及各级政府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统计城镇真实失业率,像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一样定期公布。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
积极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贸易。
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有步骤、有组织地促进劳务出口。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小型企业。
——积极发展城镇非国有经济,鼓励非正规部门就业。
积极鼓励国有企业职工向非国有企业流动。
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鼓励下岗职工自我就业、家庭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
——尽快建立社会失业保险制度。
扩大失业人员保险费覆盖面。
——开辟再就业资金新渠道,有效使用再就业基金,开展大规模城镇基础设施,作为战胜失
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
我国结构性失业大体可以分为市场型结构性失业、制度型结构性失业和观念型结构性失业,前者又分为供给滞后型结构
性失业、需求变动型结构性失业和机制不灵型结构性失业。根据不同的结构性失业类型,应采用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业
一、结构性失业成为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
总量性失业一直是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而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这一状况已经有所改变。一方面,人口出生率降低,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减缓。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很快,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供给的缓慢增长与需求的快速增长,缩小了劳动力供求缺口,我国的总量性失业问题不再突出。现存的较高失业率,主要体现为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即结构性失业逐渐成为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
二、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结构性失业类型。按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大体可以分为市场型结构性失业、制度型结构性失业和观念型结构性失业。
1.市场型结构性失业
(1)供给滞后型结构性失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当供给方和需求方无法完全匹配时,就产生了失业和职位空缺并存的现象。假定需求方的要求和条件不变,而供给方达不到需求方的条件而产生的失业,就是供给滞后型结构性失业。也可以说,当求职者不具备用人单位所要求的条件,即使空缺、也不会录用该求职者。实质上,该类型失业是由于劳动力本身的知识、技能等素质较差所致。
(2)需求变动型结构性失业
(3)机制不灵型结构性失业。需求方和供给方在技能方面匹配,但受某种因素的阻碍、双方无法实现对接,就形成了机制不灵型结构性失业。
2.制度型结构性失业
3.观念型结构性失业
由于就业观念或就业预期超出了现实、从而不接受现有的用人单位而导致的失业就是观念型结构性失业。其实质就是,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变化,由于对就业单位的设想太高而导致的失业。
三、解决我国结构性失业的对策
1.抓好教育和技能培训
2.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解决机制不灵型结构性失业的关键,在于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清除阻碍因素,为劳动力的自由匹配与流动提供条件。首先,培植就业中介服务机构。成立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加速就业服务的社会化进程;并鼓励竞争,以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尤其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无形市场建设,完善政策咨询、信息收集发布、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组织招聘会等服务功能。其次,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系统。开拓信息渠道,利用现代化信息分析与处理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系统。再次,加强法律环境建设。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3.加快就业制度改革
4.引导就业观念与预期
解决观念型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适应市场的就业观。首先,树立灵活就业的观念。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就业预期、尤其是保留工资水平。其次,树立多样化的就业观。现在就业形式日趋多元化,再次,树立动态就业的观念。随着市场体制建立和经济发展,就业不再是从一而终的、可能会经常转换工作,如果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妨采取“骑驴找马”的方式,先找个次优的单位干着,等有机会再做调整。
三、中国失业与就业问题的现状及严峻性
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为:(1)城镇失业率加快上升。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97-2000年一直保持在3.1%,2001年上升到3.6%,2002年升至4.0%,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目前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大约为8.3%;(2)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我国经济结构变化上看,我国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工业化加速时期最显著的社会变化就是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比重持续下降。1978年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2%,到现在是45%左右,未来30年中,中国农业人口还要再下降30个百分点,未来农村转移人口的规模和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大。据统计,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向城镇转移;(3)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庞大。目前全国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1300万人左右,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4)城市新增就业岗位的供给出现减缓,就业弹性呈不断下降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但自90年代以来逐步缩小,我国目前总体就业弹性为0.1,即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带动0.1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大约是8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弹性大约是0.3-0.4。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技术选择战略,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经济增长并不会自然导致最大化就业;(5)失业与空位并存的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以最终解决。我国劳动力总量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又有限,存在大量没有受过培训的简单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素质问题是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四、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1.调整发展观,把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
2.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3.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就业岗位
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是:(1)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3)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4)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5)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这些解决的方法符合中国国情。
4.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良好的环境
一是要推进城镇化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内的工业小区集中,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二是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
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取消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歧视性、排斥性的管理审批等规定和收费项目,变限制控制为放开鼓励,变审批收费为维权保障。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
5.培育统一开放、依法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6.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西方国家的失业类型
根据引起失业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把失业大体上分为三类:摩擦失业、结构失业与周期失业。
摩擦失业(frictionalunemployment),是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动工作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说,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总有一部分人或自愿或被迫离开原来的地区或职业,从离开旧工作到找到新工作之间总有一段时间间隔。这—时期中,这些人就处于失业状态。当他们离开原来的工作时,就流入了失业队伍;当他们找到新工作时,又流出了失业队伍。这种劳动力正常流动造成的失业,也正是失业队伍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
结构失业(structuralunemployment),是劳动力的供求结构不一致时引起的失业。此时,劳动力的供求在总量上也许是平衡的,但在结构上不一致。这就一方面出现了有人无工作的失业,另一方面又存在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某种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另一种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例如,随着电子工业发展对电子技术工人需求增加,而随着纺织业衰落对纺织业工人需求减少。但劳动力的供给由于各种限制条件而无法相应地迅速做出调整。这就形成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出现失业。由于这种失业的根源在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的变动,所以,称为结构失业。
周期失业(cyclicalunemployment),是由于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减少(而不是个别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而引起的失业。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整个社会的总支出和产量水平下降,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减少,这就必然产生普遍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经济活动的周期
性波动所引起的,在经济中也具有周期性。
要明确的是,充分就业并不是说人人都有工作,在任何一个经济中存在一定的失业是难免的。这种在实现了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的失业被称为自然失业(naturalunemployment),自然失业是由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因素所引起的,是无法避免的失业。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都属于自然失业。
2.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类型,区分为五种存在形式:
(1)公开性失业。这种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指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拒绝考虑这种工作,而暂时处在闲置状态;非自愿失业,指积极寻找工作,但仍无工作可做的人。
(2)就业不足。指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们希望工作的时间。
(3)表面上是在工作或愿意工作,但利用不充分。这种失业包括:
第一,变相的就业不足。一些人看起来全天在农场、工厂和政府部门工作,但实际上他们提供的服务只要更少的时间就能完成。
第二,隐性失业。有些人因找不到工作不得不选择非就业活动,典型地就是去接受教育和从事家务劳动。如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本想参加工作,但因就业机会缺乏而被迫继续上学;妇女本来愿意参加工作,但因受传统风俗习惯和道德因素的影响而找不到工作,她们不得不围着灶台转。这样,教育机构和家庭就成为这些“愿意就业者最后的场所”。
第三,提前退休。这种现象在公务员中特别明显,而且呈上升趋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人们的寿命在延长,但退休年龄却在逐渐下降,这主要是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就业和提升的机会。
(4)损伤。指本来在整个工作阶段都能工作的人,但由于营养不良或缺乏正常的卫生保健条件而致身体欠佳,或者不能做全日工作。
(5)生产无效益。指本来有生产性的劳动者,但因补充性的物质资源不充分,生产率极低,生产出来的成果甚至还不能补偿他们的生活必需品。
第二篇: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
摘
要:依据当前
中国
的失业形势,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和
发展
趋势,提出了缓解失业的建议。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有人将其称为没有就业机会增加的经济
增长。这意味着,对于得不到就业机会的人来说,经济增长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怎样认识当前
社会
出现的失业
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中国失业;问题;对策
目前,失业(包括下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对此寻找答案。
一
按照劳动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3—2007年,当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是4.3%、4.2%、4.2%、、4.1%和4.0%。单从这些数字看,中国的失业率似乎还保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较低的水平上,警报并未响起。然而,事实并非乐观。中国目前
计算
城镇失业率主要用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就业人数这两个总量指标,其公式为:
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城镇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数]×100%
其中:城镇就业人数,指在城镇范围内,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城镇私营
企业
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其他社会劳动者)。城镇失业人数,指劳动年龄内(男16~50岁,女16~45岁)的城镇居民,具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而未就业,并已在劳动部门进行登记的人数。目前统计上对临时安排了工作,劳动收入达到最低一级工的收入水平,或虽无职业,但不要求就业者,不作为失业人员统计。统计失业人员数和计算失业率,一般以年末为时点。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率的统计口径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以这样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来评估中国的失业状况,不仅缩小了中国的失业人口的统计范围,也低估了中国真实的失业规模和失业程度。对此,一些国内外的学者
和
研究
人员对官方的失业率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将以下几种因素包含在内: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包括
农村
的剩余劳动力。据估计,目前中国农村约有农村约有1亿~1.2亿富余劳动力,主要是中年以上的劳动力,并且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的形式存在。他们是中国最庞大的但没有正式被统计的失业大军。其次,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局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最后,国家统计局的失业人员没有包括下岗职工。而下岗是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特有的失业现象。将以上三种因素考虑在内,按照他们的估计,目前全国的失业率为20%~2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计,中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到20%,失业人数约有4000万~5000万,他认为,中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都在30%以上。这个数字可能过高,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失业现象比国家公布的数字要高得多,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新一轮失业高峰至今仍无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的信息表明,2003—2007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是10%、10.1%、10.4%、10.7%、和11.4%,按照这样的增长率,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比较理想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失业是与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的,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规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就业情况也就好转。所以,经济的增长会扩大经济规模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反之如果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恶化。因此,严峻的失业只会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出现,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然而中国近年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却表明中国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情况快速恶化的现象,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失业人数呈加速上升趋势。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来看,2003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20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9万,20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这些统计数据表明,经济增长已经不能增加就业机会。
二
那么这一反常的经济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中国自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在人口政策方面的决策失误,使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亿,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5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而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根据有关预测,到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9.73亿,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为9.39亿。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中国就业议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力将增加7000多万,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10年左右。如果考虑到提前就业和目前许多职工在退休后仍然另外就业的现实情况,把劳动力资源的统计口径界定在16~65岁的年龄段,那么,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还要大。劳动年龄人口的大量膨胀,给今天和明天带来巨大的失业源。由于劳动力资源供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上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越来越多的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资本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必然导致失业增加,因此,中国的失业,具有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特征。
(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中国1952—1978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农业在为
工业
化提供资本积累的同时又承担着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形成了严重的隐性失业。目前,中国农村有1亿~1.2亿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仅靠当地用乡镇企业或其他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消化。其中大部分将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事实上,近年来,每年流向城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在5000万以上。这都加重了城市的就业负担。
(三)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内容
是对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在这项工作中,十分艰巨的工作是处置大量的不良资产,压缩某些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这就必然使
许多企业的职工调整和转移就业岗位,从而形成了劳动力的流动。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显著提高,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密集型相比在数量上大为减少,质量上大为提高,客观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结果大量的不符合要求的劳动力被排挤出生产过程,加入失业者的行列,从而出现了学者所谓的结构性失业。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结构调整,在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大量摧毁了旧的工作岗位,而且摧毁的速度远远大于创造的速度,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突发性的“失业大军”。
那么,这种状况是否正在改变呢?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因为:
1.中国现有的经济格局将面临重组,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失业问题不可避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约和挖潜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对
历史
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伴随新生劳动力进入新一轮高峰的背景,将使就业矛盾加剧。
第三篇: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
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
摘
要:依据当前中国的失业形势,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缓解失业的建议摘
要:依据当前中国的失业形势,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缓解失业的建议。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有人将其称为没有就业机会增加的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对于得不到就业机会的人来说,经济增长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中国失业;问题;对策
目前,失业(包括下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对此寻找答案。
一
按照劳动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3—2007年,当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是4.3%、4.2%、4.2%、、4.1%和4.0%。单从这些数字看,中国的失业率似乎还保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较低的水平上,警报并未响起。然而,事实并非乐观。中国目前计算城镇失业率主要用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就业人数这两个总量指标,其公式为:
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城镇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数]×100%
其中:城镇就业人数,指在城镇范围内,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其他社会劳动者)。城镇失业人数,指劳动年龄内(男16~50岁,女16~45岁)的城镇居民,具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而未就业,并已在劳动部门进行登记的人数。目前统计上对临时安排了工作,劳动收入达到最低一级工的收入水平,或虽无职业,但不要求就业者,不作为失业人员统计。统计失业人员数和计算失业率,一般以年末为时点。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率的统计口径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以这样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来评估中国的失业状况,不仅缩小了中国的失业人口的统计范围,也低估了中国真实的失业规模和失业程度。对此,一些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对官方的失业率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将以下几种因素包含在内: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包括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据估计,目前中国农村约有农村约有1亿~1.2亿富余劳动力,主要是中年以上的劳动力,并且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的形式存在。他们是中国最庞大的但没有正式被统计的失业大军。其次,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局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最后,国家
统计局的失业人员没有包括下岗职工。而下岗是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特有的失业现象。将以上三种因素考虑在内,按照他们的估计,目前全国的失业率为20%~2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计,中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到20%,失业人数约有4000万~5000万,他认为,中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都在30%以上。这个数字可能过高,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失业现象比国家公布的数字要高得多,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新一轮失业高峰至今仍无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的信息表明,2003—2007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是10%、10.1%、10.4%、10.7%、和11.4%,按照这样的增长率,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比较理想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失业是与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的,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规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就业情况也就好转。所以,经济的增长会扩大经济规模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反之如果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恶化。因此,严峻的失业只会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出现,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然而中国近年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却表明中国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情况快速恶化的现象,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失业人数呈加速上升趋势。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来看,2003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20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9万,20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这些统计数据表明,经济增长已经不能增加就业机会。
二那么这一反常的经济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中国自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在人口政策方面的决策失误,使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据世界
银行统计,200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亿,农村劳动年
龄人口为5.5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而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根据有关预测,到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9.73亿,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为9.39亿。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中国就业议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力将增加7000多万,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10年左右。如果考虑到提前就业和目前许多职工在退休后仍然另外就业的现实情况,把劳动力资源的统计口径界定在16~65岁的年龄段,那么,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还要大。劳动年龄人口的大量膨胀,给今天和明天带来巨大的失业源。由于劳动力资源供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上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越来越多的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资本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必然导致失业增加,因此,中国的失业,具有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特征。
(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中国1952—1978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农业在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同时又承担着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形成了严重的隐性失业。目前,中国农村有1亿~1.2亿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仅靠当地用乡镇企业或其他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消化。其中大部分将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事实上,近年来,每年流向城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在5000万以上。这都加重了城市的就业负担。
(三)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对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在这项工作中,十分艰巨的工作是处置大量的不良资产,压缩某些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这就必然使许多企业的职工调整和转移就业岗位,从而形成了劳动力的流动。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显著提高,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密集型相比在数量上大为减少,质量上大为提高,客观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结果大量的不符合要求的劳动力被排挤出生产过程,加入失业者的行列,从而出现了学者所谓的结构性失业。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结构调整,在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大量摧毁了旧的工作岗位,而且摧毁的速度远远大于创造的速度,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突发性的“失业大军”。
那么,这种状况是否正在改变呢?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因为:
1.中国现有的经济格局将面临重组,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失业问题不可避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约和挖潜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对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伴随新生劳动力进入新一轮高峰的背景,将使就业矛盾加剧。
2.农业就业机会较大幅度减少。加入WTO后,国外有竞争力的粮食等农产品将替代中国部分不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因此农业的就业,将面临需求数量减少和素质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由于加入WTO后增加的就业岗位大都在二、三产业,相对有利于城市就业,城乡比较利益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避免地会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前面所述一亿
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3.劳动者自身素质影响就业机会。中国劳动者素质从整体上来说不是很高。现在,全国仍有8500万文盲,据调查,中国失业、下岗人员中女性居多(约占60%)、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约站72%)、文化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约占62%)。近年来,受年龄、技能水平以及总体就业环境、再就业优惠(尤其是行政性收费)落实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难度加大。这些人员由于种种原因,要想使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困难,他们面对知识经济的大潮已显力不从心,除了一些最基本的诸如清洁、门卫等体力劳动之外无法寻找更好的工作岗位。而这些工作岗位又受到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的有力挑战,悲哀的是他们在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
极小。虽然预计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能够得到发挥,但第三产业中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金融保险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比较高,更适应较年轻的高素质劳动力就业,第一、二产业调整出来的劳动力很难在第三产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就读人数激增,这虽然在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就业压力,但国家马上将面临另一现实,即将有一大批拥有高学历的劳动力涌向劳动力市场,他们之间对工作岗位的争夺会更加激烈和残酷。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失业状况是非常严重的。
三
失业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政策的社会都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同时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必要、合理的失业能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到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此,社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中国的失业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程度内才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些:
(一)加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步伐。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合理的配置。在这方面,劳动力市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目前所形成的就业市场,还是一种断裂的和残缺的就业市场。首先,城市和农村断裂成两个就业市场,在农村就业市场,就业要求比较高的城市户籍人员几乎不参与竞争,其次城市就业市场又被认为分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块,前者专为有文凭的或有职称的专业人员准备,后者为既无文凭也无职称的人员准备。后者要想进入前者的领地非常困难,同时,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的时候还设置了诸如年龄、性别、身高、地域甚至血型、容貌等方面的规定。这些就业歧视现象对人员的流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制约作用。因此,在目前尽快规范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营造公平合理的求职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知识经济社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就业增长最快,能有效扩大就业容量。在知识
经济中第三产业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吸纳劳动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经济国家的第一、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完全是由第三产业吸纳的。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相当与美国的1/20),加入WTO能够推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速发展。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从业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7%,远低于国外60%~80%的比重),可能为外资看好,有利于改善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第二产业的4倍~5倍。一般说来,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约可吸纳200万人就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社区服务业更是吸纳
最多的领域。目前发达国家的这个比重在50%左右,而中国社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只占20%,发展潜力相当大,社区服务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具有种类繁多、资金投入少、技术要求低、不受年龄限制、工作灵活等特点,比较适合中国目前大部分失业者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
(三)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入WTO引入的国际规则以及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必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空间。目前,中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约有3570万,其中,7人及以下的注册微型企业为2570万,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72%,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总数的12%,从业人员5070万,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2%,户均从业人员2人。现有8人及以上的中小企业1000万,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28%,共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近年来出口总额的60%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可见,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拉动民间投资,带动地区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稳定农业就业量。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并适当向城镇集中。通过发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国家在西部开发中,要把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作为开发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通过信息引导和有序组织,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和调节农村劳动力向城
市、向发达地区流动就业。加大统筹城乡就业力度,推进劳动力就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标号的能力。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针对中国劳动力的特点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新型就业观的教育,使之首先从思想上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要围绕加入WTO之后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情况安排培训计划,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机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步伐。大力推进创业者培训,为更多劳动者创业和自谋职业准备条件。
(六)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改革的代价,失业所引发的后果不应该由失业者独自承担,而应由政府,改革收益者以及富人阶层来共同承担。要在全国特别是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行业、地区建立相应的失业预警系统,预测失业变动情况并及时报警。针对具体情况,准备应付的预案和计划。失业保险要准备足够的资金,尽快解决失业保险覆盖面太窄,资金不足以及失业保障金给付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提高抗失业风险的能力,保证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其中主要是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3—2006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告[R].[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M],2002.[3]2006: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2007: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四篇:失业问题
姓名:陈一衡班级:08级英语
国内与国外失业问题的分析
失业问题、职工下岗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十分突出的问题,其发展的潜在趋势也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为什么失业问题如此严峻?究其原因主
要有如下几点:
一、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供给人口相对过剩。国家就业状况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平衡情况,劳动力供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等。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新增劳动力绝对数仍将大幅度增加。这就会形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就业压力。从劳动力参与率的状况来看,由于我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生产资料社会所有,每个公民对生产资料有无差别所有权,这种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方式实质上是每个公民都具有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的权利。同时,由于在社会主义阶段,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客观上也要求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的权利转变为劳动者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福利,形成社会主义国家独具特色的权利-福利型就业,劳动力参与率极高。劳动力供给人口总量过大和劳动力参与率过高是形成我国劳动力供给双重压力的主要原因。
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量体制性冗员释放。我国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劳动者的素质较差,是导致体制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人口增长较快。就拿城镇居民来说,每年新增大量劳动力,而城镇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劳动力又相对过剩,使新增的这一部分劳动力无法顺利安臵。另外,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据统计,我国企业现有职工队伍中,初中文化以下者高达68%,全国700万青年职工中达高级工者仅占3%。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劳动力资源配臵和使用实行统一招收、统一调配、统一使用和统一管理,企业只能作为国家机关的一级派出机构执行上级劳动部门的劳动计划,没有任何用工自主权,也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企业效率低下的责任。国家通过下达劳动计划指标把大量劳动力向企业安臵,造成许多单位人浮于事,生产效率低下。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只是国家大工厂的一个车间,只是国家机关的一个派出机构,能否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下达的产值、产量和劳动等指标,是评价和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最主要标准,企业领导人的升迁也和企业的生产规模、职工人数、计划完成程度等密切相关。职
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严重妨碍了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组合。劳动力流动时滞和流动风险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养老、失业、医疗和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业减震系统。解除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这不仅是近现代经济社会的普遍法则,也是近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就我国而言,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的严重滞后,社会保障覆盖面太窄,社会化程度太低,社会保障功能分散于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内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对所有职工的生活从养老、住房、医疗、食堂、子女入托上学到职工的生、老、病、死全部包下来,各单位都办成一个独立的“小社会”,既浪费了资源,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经济结构调整产生大量结构性失业和下岗人员。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实现经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不仅体现在工业产值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单纯的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演变和升级。经济结构的演变和升级是工业化的实质性进展,也是评价和衡量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最重要标志。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一些产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状况开始出现,国民经济逐步从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产业缩减和产业优化升级
成为我国产业政策的新目标。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使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涌现,老的产业不断被淘汰,职工就业转移时滞和部分职工技术技能相对落后,使结构性失业人数不断增加。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合理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不断城镇化,既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是我国跨世纪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我国采取就地实行职业转换的方式实现农村人口流动,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臵,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但从80年代后期开始,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不断降低,进入调整时期,就业容量不断下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和流动,加剧了城镇已经存在的失业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还依靠其特有的能吃苦耐劳、不挑挑拣拣、没有城镇居民的优越感、好管理等竞争优势占有了大量城镇就业岗位。
六、经济周期性波动也是带来失业问题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周期性的,基本上划分为收缩、低谷、回升、高涨四个阶段。在收缩、低谷阶段,由于市场需求疲软,银根紧缩,投资下降,企业产品积压,企业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均有下降,直至裁减工人,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失业人数增加,国民经济相对萧条。在回升、高涨阶段,高增长是高投资带动起来的,这时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任务充足,企业中不仅隐性失业会减少,而且还会扩招正式工以及临时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企业投资扩大,居民消费增加,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这样待业、失业人员就会减少,失业率下降。可见我国城镇失业率的高低与经济的周期波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而近年来国外失业问题也呈现出一些引人注意的特点。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具有普遍性,即失业问题在各国普遍存在,并且居高不下。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仅在2001~2002年期间全世界新增失业者就达到2000万人,累计约有1.8亿人;另外还有约8亿人为非完全就业者,可见其数量之可观。2001年欧盟国家的失业率达到了7.8%,2002年底提高到8.5%。有些发达国家,如西班牙、比利时和德国等的失业率甚至超过了10%。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地区国家2000~2002年期间的失业率也超过了10%。总之,很少有哪个国家能够不受失业问题的困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二、失业的时间延长。有些国家失业者的年平均失业时间从几天增加到上百天,而且年长的长期失业者居多。如芬兰在20世纪90年代末有86.4%的长期失业者(即失业一年以上者)是45岁以上的职工。失业时间的延长与新技术的推广和劳动组织管理体制的变化有密
切关系,许多工人特别是年长者难以适应新技术的要求而成为长期失业者。失业时间的延长给失业工人造成巨大精神压力,甚至导致自杀事件增多。
三、青年和妇女等弱势群体失业者有增无减。如2001年欧盟国家的青年失业率达到了16.3%,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甚至超过了30%,远高于平均失业率。而且其中青年长期失业者的比例很高,不少发达国家超过了30%。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造成犯罪现象剧增。虽然妇女占人口的一半,但在许多国家的就业人口中却只占1/3左右。即使妇女就业率较高的欧洲,女工也只占就业人口的41.1%。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失业现象更为严重。
四,处于半失业状态的职工增多,“非标准”和“非充分”就业现象普遍存在。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定,凡是工时、劳资关系和社会保障等不符合标准条件的就业都是“非标准就业”;凡周工时不超过30小时的都是“非充分就业”(包括临时工、季节工、替班工和兼职工等)。全世界半失业工人有几亿人,多数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不乏其人。如德、法、意、荷等国的这类工人都超过了
全国劳动力的16%。其中妇女占了很大比例,英、德、日和瑞典等国都超过了30%。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失业和下岗问题的发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既有体制性的、结构性的因素、也有周期性的、人口的、经济发展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体制性因素是现阶段我国失业和下岗问题最主要的原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产业面临萎缩、淘汰,部分从业者由于缺乏高科技发展需要的技术和技能,导致失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失业者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而且也制约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第五篇:失业问题
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人口就业压力
最大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尽管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但过高的失业率会危及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寻求一条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失业;现状;原因;对策
一.中国的失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建立。但目前我国的就业现状情况不容乐观,总体特征是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供大于求[1]。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但是就业方面却增长缓慢。我国的就业现状堪忧。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有限的耕地必然导致农业排挤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据数据统计,中国农村人口达8.6亿人,为全国总人口的70.9%,农村从业人员为4.9亿,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72.2%,除去失业人员外,农村中尚有近4亿人口无所事事。除去老人,丧失劳动力及未达到劳动年龄的儿童外,农村中富余人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据专家估计,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1.9亿。
(二)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已不再是用人单位争着抢着要的香饽饽了,很多大学生毕业出来找不到工作,甚至包括名牌大学的学生。据统计,2010年中国内地约有63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这些毕业生中又将有大部分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于是,“知识失业”的情况就越来越多。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足,缺乏实践技能。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的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这就造成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的现象。对此,高校应联手社会、企业积极拓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偏差,自我认识不清晰,自我定位不明确。许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期望值太高,好高骛远,在面对选择时左顾右盼,存在攀比心理,白白浪费了很多就业机会。大学生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感,不断在应聘与选择的矛盾中浪费机会、资源。
3.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中出口贸易受损严重,造成大量加工制造业企业倒闭。同时,许多大型企业也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纷纷裁减员工数量。另一方面,企业对招聘人员的学历、素质要求却大幅提高,许多高校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这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压力。
(三)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而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就业竞争能力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养成了这些人过分依赖企业或政府安置的思想,对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吃苦不愿自找出路。有些人缺乏自我提高意识,不愿接受培训,而择业期望值过高,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加大了其再就业的难度。
二.造成失业现象的原因
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失业问题已经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我国失业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认识和工作方面的原因。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国职工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劳动力增长快,但素质普遍较差
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人口增长快,数量大,劳动力供过于求,劳动力人口和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高技术人才供不应求。据统计,我国企业现有职工队伍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68%,全国7000万青工中达高级工的仅占3%。经济发展居前列的广东省也不例外。据有关部门统计,广东省受过正规培训并通过国家考核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不足60万人,占总人数的10%左右。其它一般省市更不及这个比例[2]。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员工因此失业。
(二)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没有用工自主权,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招工用工,而是实行统包统配,由国家统一调配,并且职工一旦进入企业,企业就一包到底,“只进不出”,甚至还要负责其子女就业。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和劳动者在市场上主体地位的确立,对原来的安置就业模式提出了挑战。企业出于效益和效率的需要,就势必对自身的就业存量进行必要的调
整,“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成为必然选择。这样,企业中的冗员、隐性失业必然公开化,造成失业现象。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相应调整
新兴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大解放,促使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从而引起劳动力结构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并对劳动者的文化、技能等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部分职工由于一时难以适应这种新情况,不得不暂时与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状态,下岗失业就不可避免。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以其高效性、廉价性逐步取代人力,在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
(四)企业经营失误,金融危机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企业经营者若跟不上经济发展的变化,管理不力,经营不善,就有可能使企业出现亏损、破产的情况。对于站不起来的企业,只能让它破产或被一些好的企业兼并,这样就可能使一些职工下岗失业。同时由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些外向型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并因此造成一些工人失业,大部分农民工
返乡。金融危机也引发了IT业裁员潮,一些朝阳产业也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对于那些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和工作技能的大学生来说,就业难度大大增加。
三.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呈正相关的关系。据有关部门统计,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机会130万个左右,而经济增长体现在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长上。因此,我们应将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由最终消费的扩大带动投资的增长,促进经济回升。一是要稳定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变其收入下降和前景不稳定的心理预期;二是要提供与居民消费需求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使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匹配;
三是要采取信贷消费、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刺激居民对住房、汽车、家用电器、农用机械等高档耐用商品的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换代[3]。
(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从根本上讲,失业属于经济问题,最终必须运用经济手段予以解决。中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但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则相对贫乏。在这种状况下,应该考虑用劳动力资源来替代资本、技术等稀缺资源,在继续保持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尽快地健康地发展起来,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方向。除此之外,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扩大就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既可以创造社会
财富,又有利于为下岗职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4]。国家应该支持并鼓励人们自主创业,为发展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缓解失业的治本之策。一是通过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起社会化高效率的就业信息网络,促进就业岗位信息的充分传达。
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
手段,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还可以促进失业者就业,减少在职者的失业[5]。失业者失业的原因往往是缺乏一技之长,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学会一门技术或手艺,能增加再就业的机会。
(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与大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
1.合理调整大学生就业意愿。大学生应该把眼光放得宽一些,远一些,在不同层次和类型上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防止出现“一棵树上吊死”的情况。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如网络、学校就业服务中心、社会关系等,结合自己目前的实际能力,顺应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意愿,适度选择就业职位。
2.调整就业期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人才、精英人才。大学毕业不等于能力和技术就适合社会的要求,大量的职业能力都是要通过实际工作经验慢慢培养起来的。因此,大学毕业生应当正确估计个人价值,提出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适合企业实际的期望,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总之,失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过高的失业率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灾难。它会危及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给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严重的隐患[6]。解决好失业问题是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成.关于当前的就业形势.时事报告,1998.2412(03):1435-1437.[2]李晓峰.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原因及治理对策.经济体制改革,第5期;2001.[3]丁天.论当前我国的再就业工程.经济纵横,1997,34(05):543-548.[4]张春煜,喻桂华.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就业变动[J].财贸研究,2004,294(03):232-234.[5]张怡.有关中国失业问题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第12期;2009.[6]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篇八:政府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论政府如何促进就业工作
论政府如何促进就业工作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口发展变化,给劳动者就业造成不利形势,论述了政府部门为提高就业率,从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采取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性干预,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发展职业教育,发挥失业保险政策的作用,从而促进新增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关键词:促进劳动力市场政府失业保险就业再就业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这为我们当前及今后做好就业工作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现在大家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判断不是很一致,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在相当长时期内,谈论就业问题都不会很轻松,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就业工作。
在促进就业过程中,政府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倡导和坚持市场就业的方针,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由于就业难的问题目前较为突出,因而出现了重新回到“政府主导型就业”老路上去的苗头或倾向。因此,把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定清楚很有必要,即在促进就业过程中,哪些事情应当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不能“越俎代庖”;哪些事情市场做不了,政府应当承担,发挥职业部门作用。
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及产生因素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有1100万新增劳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去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2004年年底8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者需要就业,还有270万没有登记的失业者需要就业。
由于中国还处在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扩张期,劳动力供给由劳动年龄人口决定。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外推,2005年有1100万新增劳动力有就业要求。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去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2004年年底8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者需要就业,还有270万没有登记的失业者需要就业。2005年主辅分离和产业结构调整大约有300万人需要换岗。这三类合计:2005年需要就业的人员仍然保持在2500万以上。就业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从供给方面来看,就业主要面临这样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新增劳动力数量,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三是城镇的下岗和裁员。
我国就业严峻形势产生于三个因素,需要从三个层次上和三个时间的维度上认识这一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战略思路。
首先,我国从90年代后期开始失业、下岗问题的严峻化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由于从短缺经济转到相对生产能力过剩,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实际经济增长速度没有达到潜在速度,致使失业和下岗现象严峻化。虽然相对来说这是一个比较短期的原因,但是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开始遇到了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面对的共同问题--与经济周期相伴随的失业现象。
其次,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特殊问题导致失业、下岗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大,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产业结构,在面对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下面临着紧迫的调整需要。这种调整在90年代之前主要是通过新增资源的重新配置进行的。例如,不符合比较优势、经不起竞争的产业结构主要是通过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用增量的方式进行调整的,相应地,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主要是通过发展非国有经济而得到改善的。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任务日益紧迫,改革和调整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资源存量。进一步提高效率以应对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要求通过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在产业和部门间进行调整,同时需要对就业制度进行改革。在这个过程中,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地出现。由于改革和调整是比较长期的任务,就业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假以时日。
第三,我国二元结构转换的发展阶段特点导致失业、下岗问题解决起来的长期性。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
程就是一个不断地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非农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通常这表现为一个相当长期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过程。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劳动力转移过程被阻断,这种二元经济转换的任务格外紧迫,造成我国就业问题的突出性和长期性。
二、市场配置劳动力的基础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涉及政府干预,政府不能包办劳动就业,解决就业问题主要依靠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基本出发点仍然是让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标志是劳动力更充分的流动,以及工资由市场上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决定。我国改革前后的经验与教训,揭示了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从而突出就业创造和再就业效果的重要性。
改革以前的就业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第一是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在城乡隔绝地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情况下,由于农业中剩余出来的劳动力无法向工业和城市转移,造成产业结构的扭曲,即不仅表现在初级产业份额下降缓慢,城市化水平低,更主要地反映在结构变化中就业转换滞后于产值转换。第二是缺乏激励机制。由于城市实行全面就业的政策,劳动者就业的惟一条件是具有城市户口,因而企业职工没有失业的顾虑,感受不到就业竞争的压力,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水平以及享受福利水平也与职工工作努力脱离了联系。一旦改革开始进行,这些旧体制便逐一被突破,对传统就业制度的改革就开始了。
第一,农村劳动力不再局限于从事农业劳动,其就业已经广泛地分布在城乡各种行业中。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就业,并且在经历了离土不离乡的阶段之后,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部门转移。2001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约4.8亿人,超过33%的农村劳动力已经转移出农业,在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等部门就业,其中很大部分转移到本县以外。与改革以前的情况相比,农村就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二,城市职工现在不仅不再享受传统就业体制的“铁饭碗”,而且面临着就业岗位的竞争。国有企业劳动制度的第一轮改革开始于1987年。当时针对的是固定工的雇用政策改革,第一次动摇了存在了几十年的终身雇用制度,即"铁饭碗"。同时,从80年代后期开始,农村劳动力中的一部分转移到城市,参与了城市就业机会的竞争。虽然这些外地劳动力大多从事那些城市居民不愿意接受的工作,但潜在的工作竞争毕竟已经出现,劳动力市场开始发挥其功能。
第三,国有经济不再是劳动者就业的惟一渠道,国有经济吸纳劳动力的比重大大下降。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大,吸收了大量城市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和农村转移劳动力。而随着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趋于下降,其就业比重也相应下降。例如,在1978-2001年期间,国有企业就业比重从占城市全部就业的78.3%下降到31.9%;城市集体经济就业比重从21.5%下降到5.4%;其他城镇非国有经济的就业比重则从无到有,2001年达到62.7%。正是在国有经济和传统集体经济就业比重的这种下降中,城乡劳动力市场开始形成。
三、政府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
政府促进就业主要应该通过三种政策形式进行。首先,实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指由党和政府做出的有关经济增长和产业调整的战略性决策,应以创造就业和扩大就业为中心。具体来说,创造和扩大就业机会应该是制订产业政策的依据,以及评价各种建设项目的标准。其次,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反周期政策。这是指由中央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手段,应该对于就业状况做出直接的反应。第三,针对特殊困难群众的就业扶助政策。这是指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主的跨部门协调,以帮助特殊困难群众就业、再就业为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把就业问题仅仅提到宏观调控目标的高度,恐怕只能解决如何增加劳动力需求,大量的涉及劳动力供给方面的问题是不能完全解决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应该把促进
就业当作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登高望远”,从更高的层面上、更大的背景下谋求促进就业之策,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供求矛盾。把促进就业当作宏观调控目标,还有另外方面的担心。比如,人们为了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把增加就业岗位凌驾于其他宏观调控目标之上,似乎是不恰当的,因为经济发展是“皮”,就业岗位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002年9月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部署了政府积极就业促进政策的战略方针和具体措施,并且形成了这一政策的基本框架。随着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积极就业促进政策将逐步完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新一届中央政府把新增就业800万人和经济增长率7%,同时作为2003年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标志着政府政策给予了就业问题更高的优先地位。贯彻、落实相应政策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首先,把解决再就业问题与整体就业战略相结合。就业战略是一个整体,积极的就业政策也应该是针对全社会的。因此,在重点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同时,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也值得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城乡统筹的整体就业战略,并且应该有相应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紧迫性在于,一方面,入世后农业中需要转移数百万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目前农村人口比重高达64%,却只购买了1/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这一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城乡分布不对称的现象,抑制了内需的扩大。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拆除劳动力市场发育制度障碍的突破口。家庭承包制保证了中国农民最基本的生存手段,因此他们的流动是在比较了务农、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机会和收入之后做出的决策。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在获得足够的关于迁入地信息的前提下,并把出发地和迁入地的各种情况进行充分比较后做出的理性决策,因此,只要户籍制度的改革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可以避免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城市病”。
第二,积极的政策措施与劳动力市场作用相结合。在建立目标考核制度,把增加就业岗位、提供再就业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再就业等内容纳入政府政绩考核时,避免妨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行政措
施。一些地方政府担心外来工与本地劳动者竞争就业岗位,采取了一些歧视性的就业政策,或者为了减少下岗数量,对企业进行行政干预。这都是违背市场导向改革精神的,从长期看,可能过早地是一个地区丧失自身的比较优势,因而也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第三,积极的就业政策要重点突出,着眼于实现“一代人”的平稳过渡。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都有义务针对特殊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女性在40岁以上,男性在50岁以上的人员,提供特殊就业扶持。这些人就业的特殊困难,导致问题
不能靠市场自动解决,需要政府和社区有相应的政策扶持。扶持这"一代人",既要靠社会保障又要靠再就业。因此,应通过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向他们提供专门的培训,给予创业融资、开业注册等方面的优惠等,甚至直接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
四、劳动者素质是就业之本
世界各国政府面对就业问题的挑战,都把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素质作为促进就业战略的重要支柱。各国的经验都证明,劳动者的素质对于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以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的普通和职业教育、培训计划普遍成为政府扩大就业和治理失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我国情况来看,劳动力素质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就业机会的获得从而人力资源的利用。
首先,从一般的教育水平看,我国城乡劳动力素质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全国15岁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5.2%,初中以下的劳动力比重高达79.0%。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7.1%,初中以下的劳动力比重高达91.2%。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城市为9.8年,相当于高中一年级水平;县镇为8.7年,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农村为6.9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水平。城乡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显然不利于推进未来城市化的发展。
其次,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从职业要求来看,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十分不平衡。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者素质不能得到适应性调整,就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实现
就业,人力资源就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从目前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特征,可以看到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引起的就业机会差别。调查表明,在城市劳动力市场总体上需求小于供给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人力资本特征的劳动者获得的就业机会不尽相同。例如,2002年第二季度城市总体的就业岗位需求与求职人数之比为74%。但是,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个比例明显提高。
最后,目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难度主要在于其人力资本较低。在下岗职工中,40-5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而这一代人的人力资本形成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影响。由于“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破坏,导致那一代人的人力资本获得成为异常的,直接表现为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减少。今天最容易遭遇下岗或失业而最难实现再就业的,恰恰是这一群体。
要发展壮大就业指导队伍,加强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沟通。就业指导员是沟通劳动力供需双方的桥梁。培养一支专职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内在要求,也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目前,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对扩大就业是十分必要的,但加强劳动力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也是同样重要的。发展壮大就业指导队伍,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非政府性的职业介绍机构,并加强监管。
解决我国的就业难题,不是一个短期的任务,甚至不是一代人的问题。因此,一方面
所有的政策都应该着眼于长期,另一方面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所有政策中最长期化,也最具有可持续性的战略。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我们的实际,都要求我们把提高就业能力确定为教育的目标。
五、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岗位之源
在劳动力总供给既定的情况下,不同的产业结构能够形成差异很大的劳动力需求水平。在计划经济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就造成经济增长吸纳就业能力低,与轻重工业平衡发展的情形相比,就业减少了40%。而改革以来就业的增长,则主要是
通过矫正这个扭曲的产业结构实现的。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构成了中国仍然处于劳动力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是我国比较优势所在。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比较优势指示的方向进行的。在2020年之前,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会一直保持很高,意味着丰富的劳动力供给源泉不会枯竭。只要劳动力市场发育良好,劳动力资源的丰裕就会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从而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面的比较优势。鉴于我国当前的比较优势,所以应该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首先是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三次产业比较,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且就业弹性最大。在1979-2000年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06,第二产业为0.34,第三产业为0.57。其次是发展非国有经济。把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行业结构比重由高到低排序,并与各个行业的资本节约程度排序,作相关分析,得出国有企业与资本节约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535,非国有企业为0.535。可见非国有经济具有较强的创造就业能力。第三是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单位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多于大企业。
在非正规经济中的就业,进入成本低、市场化程度高,这些特点特别适于在二元经济转换过程中创造就业机会。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后,大都先在非正规经济中找到工作或自我雇佣,这部分人占到城市就业的40%以上。近年来,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面对日益增长的全球化竞争,也开始注意利用灵活经济的形式来应对。表现在就业形式上,就是减少全日制工作和就业岗位,越来越多地采取临时性、合同制、自由职业和非全日制等形式。这特别表现在新兴产业集中的地区,如"硅谷"地区。例如,在美国加州的圣塔巴巴拉县,目前全部就业中的27%-40%,新增就业岗位的几乎100%属于临时性工作。
六、加强失业保险就业促进作用的有效办法
科学的失业保险应具有双重功能,一是确保失业者的基本生活;
二是提高失业者再就业的竞争能力,后者是失业保险的目的所在。虽然失业保险主要是为保障失业者的基本
生活而建立。但从根本上讲,失业保险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它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时间上都是有限的,促进失业者就业才是根本目的。从发展方面上看,用积极的促进再就业来代替单纯发放失业保险金,用严格保障条件,缩短保障期限,提高转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补助的办法来督促失业职工再就业,是当今许多国家改革的最新趋势。因此,改变制度根本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功能,探索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有效办法要集中力量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从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出发,扩大保障范围。要使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跟上城镇就业面的扩大,使失业保险成为更多劳动者的就业保障。目前城镇就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多种就业形式发展迅速。失业保险要根据这一发展,主动扩大保障范围,按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多种就业形式和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这些领域和行业上来,把更多的劳动者纳入失业保障的体系中。要采取多种措施,巩固原有参保单位和职工,同时,通过新的经济成份和就业单位加强政策宣传工作,树立典型,带动更多单位和职工参保。要妥善解决职工在不同经济类型单位之间转换过程中的关系接续问题,适应他们流动性大、就业形式灵活的特点,采取便利有效的办法,保证失业保险的及时接续,也防止参保资源流失。通过努力,逐步实现将城镇绝大多数工薪从业者纳入失业保障的范围,促进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发展和完善。
二是从增强保障能力入手,规范基金征缴和使用管理。要在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使用、管理、调剂上下功夫,保证失业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不出问题。要进一步规范缴费基数,加强稽核,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加大欠费加收力度。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在基层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基金的安全。要增强基金的调度调剂能力,认真研究设区的市实行全市失业保险基金统筹的有效实现形式,明确区(县)级和市级的责任,并加大省级调刘金的筹集力度,增强基金调剂余缺的能力。要密切关注并轨、企业关闭破产等情况下
出现的基金支付问题,提前制定应对方案,基金一旦出现缺口要及时采取调剂金调剂,地方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等有效措施,确保基金支付的需要。要通过努力,实现基金有足够能力应对任何情况,为失业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立足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完善管理服务。要围绕帮助失业人员解决困难加强管理服务,保证其基本生活有着落,准备就业有帮助。要结合街道社区平台建设,将失业保险经办业务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在扩面征缴申领登记、待遇支付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及时准确了解失业人员求职就业的状况。要深入关闭破产、改组改制企业开展工作,采取提前介入、及时宣传政策、主动提供劳动保障服务等措施;帮助企业和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失业保险金发放的管理工作,认真总
结地方性政策,及时纠正不规范做法,切实做到应发尽发。同时,还要将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与其参加就业活动的要求结合起来,把他们组织到活动准备中,帮助他们在技能心理方面提高竞争就业的能力,尽快实现再就业。要优化现有的各项传统就业服务活动,如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培训等等,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存在的管理混乱和过于商业化的问题,必须加强管理,减少市场失灵,切实提高这些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就业促进功能得到改善,使失业者、企业、政策等各方面的客户对现有就业服务达到基本满意的程度。要把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纳入“金保”工程和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的总体安排中,完善就业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建立就业信息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动态跟踪系统,并提供失业保险及相关的政策指导、法律咨询等综合信息服务。同时这些动态信息必须要对全社会公开发布,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和信息传送网络化,为失业人员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通过努力,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服务的全程化、个性化,为企业和失业人员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四是在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同时,探索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有效办法。要构建失业保险服务和就业服务一体化的工作平台,根据各自特点,既保持相对独立性,更要有机衔接,形成合力,共同致力
于实现扩大就业和失业调控的目标。要增加失业保险基金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投入,并运用政府购买成果的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研究探索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减肥少裁员,平稳转岗和扩大就业的有效形式,在扩大就业和调整失业中发挥更大作用。总之,要把失业保险工作纳入就业发燕尾服的总体部署,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有效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就业问题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在全国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解决就业这一被称为"全球性难题"的工作上,我们应继续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这一就业方针,为促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逐步形成和市场本身的日益完善。
篇九:政府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地区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的调查(5篇)
[2]白永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3]张秀英《当代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4]潘石
《通货控制论》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张抗私
《就业问题: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5]杨宜勇等
《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五篇: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专业A文史类B工科类C经济D管理F其他
3.您什么时候关注就业信息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4.您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
A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成功求职起到作用B一般,有一定作用
C没有太大作用D不清楚
5.对于高校就业指导,您希望获得哪方面
A应聘技巧B用人单位信息C求职心理辅导
D职业规划辅导E其他
6.毕业后你选择哪种方式就业
A靠关系B自己去找C自主创业D其他
7.你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的态度
A乐观B一般C悲观D迷茫,不清楚E其他
8.如求职较为困难,你对取小城镇、乡镇的态度
A乐于接受B没有其他机会就接受C坚决不接受
9.你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
A企业需要较高职业能力的人才,对应届毕业生需量减少
B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高,择业过于挑剔
C毕业生缺乏经验,没有竞争力
D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通畅
E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沟通、了解不够
F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能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G其他
10.你觉得自己面对就业挑战,最需要哪方面的帮助
A清晰地就业理念疏导B一个具体工作机会或求职理念
C分析和纠正过程中的误区D对自己职业规划的指导
E评价自己的就业准备与心理状态
11.你有关注电视或报刊上有关大学生就业或人才招聘会的信息
A经常关注B偶尔看看C比较少
D几乎没有E从来没有
12.你做过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吗
A有,而且很具体B以前做过,但很空泛,觉得不切实际
C没有,感觉没有实际意义
篇十:政府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2009.8下┃
社会发展
决策探索
创造就业机会
为再就业工程服务
◎文
/张金慧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当今
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也
是难点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渐
深入,城市失业群体的数量不断增长,失
业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过量的失业人口引发社会矛盾,造成劳
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阻碍了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
济负担。失业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镇社
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稳定的一
个
突
出
问
题。因此,解决下岗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所
面临的严峻课题。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和关心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
就业问题,明确提出了做好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笔者根据
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这一问题做一粗浅
探讨。
一、下岗失业是多年积累的深层
矛盾的综合反映
我国过去实行的是由国家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就业
与否,不完全根据企业的技术构成和实际
需要,而是通过行政安置。面对经济基础落
后、人口众多的国情,为保证人民生活和社
会稳定,我国一直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方针,这种就业方式带有极强的福利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劳动力的供给总量,最终导致劳动力在企业的过度投入,形成
了人们熟知的“三个人的活儿五个人干”,甚至“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的局面,以此
来保证大家都有活儿干,都有饭吃。结果
是,非生产人员过多,人浮于事的现象大量
存在,拖了企业技术进步的后腿,从多方面
制约了经济效率的提高。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企业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以
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
和发展,就要减员增效,也就是裁减冗员,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因而一部
分职工的下岗失业也就难以避免。
总的来说,我国企业职工的下岗失业,主要是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层矛盾的综
合反映,也是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
的阶段。因此,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措施,来促进和推动再就业工程。做好再就
业工作,不仅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
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
题,而且是长远的战略问题,是当前关系改
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头等大事。
二、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为下岗
失业人员创造再就业条件
要解决下岗和失业问题,必须从提高
劳动者素质开始。
第一,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素质偏低,专
观,而且还传递着人类各种文明的精华,从而
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显然,当前我国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与这种要求相距甚远。
严格地说,我国的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
民教育,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充其
量只是在教育的某个阶段某个环节不自觉地
体现了公民教育的一些要素,而不是制度体
系层面的公民人格教育。
目前我国教育的官僚化、功利化倾向已
经严重背离了国民教育的规律。连艺术教育
也成了获奖后可以加分的工具,美术被理解
为美的技能而非美的心灵的熏陶。这样的教
育使孩子过早失去了率真,但却不能走向公
民人格的成熟,以致在成人阶段之后其人格
依然被压抑在幼年状态,并无法对自己的社
会行为负责。
于是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这个似乎
最讲爱国主义教育的国家,却到处都是随地
吐痰、随地乱扔垃圾、在文化古迹上到处涂画
的现象,而很少在公共场合国歌响起国旗升
起的时候,看到我们的国民肃穆起立;为什么
我们这个似乎最讲集体主义、最讲纪律教育
的国家,学生们一走出校门却很少具有团队
精神,很少自觉排队、自觉遵守纪律。可以设
想,如果主流社会阶层的国民多是不懂得如
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那将是
民主政治的灾难。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我国教育
理念、教育目标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在继承我
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虚心学习并认真
借鉴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尽快形
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制度。具体而言,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公
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其中特别是要加强宪法
的宣传和普及,让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
和义务成为公民生活的准则。第二,加强公民
的道德意识教育。道德规范分为几个层面,它
的最低原则是不伤害他人,它的最高原则是
要关爱他人。既不能允许人们突破道德的底
线,也不能无条件地用最高道德原则取代最
低道德原则,而是要引导人们从最低道德原
则过渡到最高道德原则。
第三,加强公民的信仰意识教育。信仰不是迷信,因此要倡导公
民建立对于真善美的信仰。同时反对和打击
各种形态的邪教,清除它们的各种生存空间。
此外,要鼓励各种进步的宗教与时俱进,改革
创新,为人们的真正的信仰提供精神资源。其
实我国本来就有着非常丰富的优秀的教育资
源,也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教育传统,特别是我
国知识分子代代传承下来的“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士大夫精神”,如果能从教育制度
和内容等方面与现代公民教育中的民主精
神、法治精神、责任意识等实现有机结合,我
们的国民教育就会成为世界上的先进教育,就会使我们智慧、勤劳、善良、勇敢的人民成
为优秀的公民。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根
基和希望。
(作者单位:新郑市委党校)
72社会发展
┃2009.8下┃
决策探索
业知识老化,职业技能单一,不能适应新
岗位要求这一情况,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加强
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前的职业技术培
训,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符合市
场经济要求,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
条件。
第二,建立以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和技
工学校为主体,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再
决不好,劳动者就等于没有饭碗,这是社
会稳定的大事。要创造就业机会,就要发
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因为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国民经济的长期繁荣。在
当前经济形势下,能够容纳更多劳动力就
业的当属第三产业、区街经济以及社区服
务等,可以发展为新的就业增长点,安置
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国内外的经
验证明,经济越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中
业人员就业,并加强横向联系,组织输送
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经商,实现再就
业。
第五,创造就业机会,要充分利用劳
动力资源,开发就业岗位。实行非正规部
门就业、非全日制工作的灵活就业形式,引导下岗失业人员积极从事阶段性、临时
性、季节性、小时工等弹性工作,可走个体
经营、合伙经营的创业之路,还可从事居
民服务业和家庭手工业,如儿童托管、病
人护理、学生接送、代理收费、裁剪缝纫、清洗服务、编织刺绣、制作玩具、手工加工
等工作。激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实
现再就业。
而作为下岗失业人员,应当看清目前
就业培训基地。坚持“培训为就业服务”的的比重越大,创造的就业岗位就越多。随
指导思想,根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情况,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其解决就业潜力是巨
确定培训专业和内容,开展职业技术培
训、转岗培训、订单培训和创业培训。以需
要定培训,以培训促就业,提高下岗失业
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和培训就业率。
第三,把政治素质教育溶入职业培训
和转岗培训之中。用人单位不但注重职业
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注重就业者的敬
业精神、认真态度、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因
此,要把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政治素质融
入到职业培训和转岗培训中,培养他们爱
岗敬业、团结协作、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精神。
第四,建立就业培训信息网络,使培
训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人单位可以
在网上发布用工需求;培训机构从网上得
到需求信息并开展职业培训;劳动者个人
从网上可以及时得知市场需求和培训信
息;职介中心从网上可以了解市场需要和
培训情况,做好“求职
”和“用人
”两个服
务,避免求职、用工、培训和职介工作的盲
目性。
大的。只要政策对头,就可以开发出更多
的就业岗位,为就业和再就业工程服务。
第二,创造就业机会,需要政府在制
定各项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扩大就业的需要。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条件,严峻的就业形势,不要沉浸于失意和抱怨
因为就业机会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创造
之中,应调整自己的心态,更新就业观念,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保持一定的经济
增长速度就业问题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
解决。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还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经济
结构,需要有一套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
政策、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因此,政府在
制定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时要充分考虑
扩大就业的需要,将能够创造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作为政府批准这个项目的重要
理由。
第三,创造就业机会,需要社会各方
增强创造就业机会的意识,通过参加创业
培训、转岗培训和各种职业培训,提高技
能,完善自我,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为自己寻找新的就业岗位。
总之,创造就业机会,需要政府、社
会、个人等各方面都行动起来,这是治理
下岗失业与再就业的根本。政府应该把握
好宏观调控力度,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进行合理
的政策调整,既要有效克服当前的困难,又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长远要求,改革就业
面都行动起来,成为社会的共同行为。除
制度,调整就业结构,完善市场机制,创造
了各级领导重视,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就业。从社会方面
政策结构调整,拓宽就业渠道外,还需要
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不仅在于向国家
缴了多少税,还在于为社会解决了多少人
的就业问题。企业家们应当有为社会创造
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感。新
闻媒体也应当利用宣传舆论工具,为在全
社会形成创造就业机会意识作出贡献,舆
论推动的力量是不可低估并且是无法替
代的。
第四,创造就业机会,需要各级职业
介绍服务中心、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社区
劳动保障服务站和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等
采取定期举办劳务集市,让劳动力双方直
接进行双向选择等形式,及时推荐下岗失
来说,再就业工程的启动离不开社会的扶
再就业行动搞得好,哪个地方的下岗职工
就心态稳定,社会融入度高。而从个人方
面来讲,也要真正解放思想,彻底转变观
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力争赢得
再就业的优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岗位
的不断增加,再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人
们就业能力的不断增强,下岗失业问题一
定会逐步得到妥善解决。
(作者单位:郑州市职业技术培训教
研室)
社会各界形成一种创造就业机会的意识。
持和帮助。大量事实说明,哪个地方援助
三、创造就业机会,为再就业工
程服务
再就业工程是充分发挥政府、劳动者
和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
各种就业服务手段,实行企业安置、个人
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安置相结合,努力帮
助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一项
社会系统工程。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
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创造就业机
会是我国再就业的最根本的出路。
第一,创造再就业机会,要求我国各
级政府在观念上真正重视就业这项工作。
人民安居乐业是稳定的基础,就业问题解
73
推荐访问:政府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就业机会 失业人员 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