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学校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发展规划10篇

学校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发展规划10篇

时间:2023-08-02 11:33: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学校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发展规划

  

  xx学区教育信息化2.0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上级有关信息化教学文件要求,全面加强信息技术职称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加快我学区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速度,按照xx县教体育局《xx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方案》指导精神,结合我学区设计,特制订学区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新时代关于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主要论述,落实教育部关于出台“互联网+教育”发展指导意见的建议,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全学区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创新发展,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最大程度地继承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

  二、现状分析

  我学区共xx名教师;45周岁以下教师占xx%;中级以上(含中级)教师xx%;近五年入职的新教师占比xx%。

  从信息化教学环境来看,我学区有xx省中小学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平台;各学校均有200兆以上校园网和无线网络,并配备能够满足日常教学活动的电子白板、数控一体机等教学设备。

  从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开展信息化教学的SWOT分析如下:

  (s)优势:各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环境条件比较好;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比较合理,老中青教师比例合适,均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且具备一1定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各校均有参加过教育信息化1.0培训的骨干教师。

  (W)劣势:教师们教学经验丰富,但固有的教学习惯不容易改变;各校信息化环境均是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此环境下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参与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O)机会: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会有抵触情绪。

  (T)挑战:各校信息化环境制约了教师的应用热情;教师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学习信息技术。

  三、发展目标

  根据我学区信息化环境以及教师队伍情况,确定如下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

  (一)

  三年信息化教学发展总目标

  随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学生接收程度的不断提高,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方面着手,使教师研修、业务能力、课堂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

  各年度发展目标

  1.

  第一年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

  (1)

  初步建立校本教学资源库;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有效补充。

  (2)

  分层培训信息技术,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3)

  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使管理信息化;对已有的备课制度、上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等进行修订,使之符合信息化教学要求。

  (4)

  定时更新已有的多媒体设备,淘汰老旧设备,提高师机比例,2使之符合信息化教学要求。

  (5)

  不断改进探究教学的设计,提高探究在教学中的比例;改善信息化演示课件、微课等的质量,增强课件的实用性。

  2.

  第二年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

  教师利用多媒体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率稳步提升;进一步推进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自愿,提高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力。

  3.

  第三年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

  利用现有资源,探索跨学科教学和智能化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类网络资源,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网络研修、校本研修的质量。

  四、方法措施

  (一)

  成立信息化管理团队

  序地县区

  整校推姓名

  身份证号

  进校名称

  包含的学校

  手机号

  职务

  是否需要学时

  号

  市

  分工备注

  (二)

  不断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

  加大数字化校园投入,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富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教育系统。是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优化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二是用好已有的信息化资源,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教学信息流通功能,形成大容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建设开放式的网络教室,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虚拟环境;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优化组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服务。三是加强管理自动化。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评价实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

  (三)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研修,不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精心编制学区年度信息化校本研修方案,确保校本研修方案不流于形式,可操作、有效果。每一年度开始,学区将综合评估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对上一年度的信息化校本研修方案、校本应用考核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使之符合学校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四)分步骤实施,逐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各学校拟通过三年的时间,使所有教师掌握三十个微能力点的应用。具体推进进度如下:第一年:全体教师围绕学校确定的微能力点,开展学习。教师掌握自己选择的能力点应用方法;第二年:从剩余的能力点中,再选择总微能力点的2/3供教师选学,确保每一名青年教师能够达到运用70%的能力点开展教学;第三年:把全部能力点向教师4开放,学校灵活运用能力点教学的教师达到全校教师的60%。

  (五)以创新教学模式为目标,以微能力点学习为基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区经综合研判,模式选择“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加大探究教学的探索,提高探究活动的质量”;在完善性项目,“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并且已经形成了制度”的基础上,增加突破性项目“开展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开展智慧教学”。

  (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建立校级研究团队

  各校成立信息技术应用融合团队,以打造校本专家队伍为目标,以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着力点,以创新学校教学特色着眼点,通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引领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七)加强校本研修,确保校本研修的针对性

  1.拟开展的校本研修主题如下:

  各校通过电子集体备课、主题任务研讨、视频案例教学观摩与研讨的方法落实教育教学任务。

  2.加强校本研修管理,确保校本研修实效

  加强教研管理,建立运行良好的教研网络。制定规划,统筹安排各项教研活动。基于信息技术支持,搭建教研平台。制定和完善相关信息化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

  3.对现有制度进行调整,拟修改完善的制度如下:

  完善制定《xx学区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xx学区信息化教学工作方案》、《xx学区校本研修活动方案》、《xx学区校本研修应用考核方案》

  (八)利用全员培训,为教师在线学习、网络研修提供条件

  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提供的移动听评课工具、课例分析工具开展教研活动,促进学校教研工作由经验教研转向实证教研,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夯实责任。成立学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团队,为信息化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二)落实经费,加大投入。落实上级经费投入制度,规范使用信息化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三)加大考核,严格奖惩。学区将依据年度信息化教学发展情况,编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方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xx学区

  2022年x月xx日

篇二:学校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发展规划

  

  学校名称:

  一、基本情况

  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

  小学于1943年建校,我校现有1--6年级教学班6个,共224名学生,现有教师11人。学校接有中国电信网络专线200兆,覆盖教学楼12间教室。

  六年级教室配备有无线网络,能保障教室互联网信号有足够强度。教室设备较为先进,都是17年以来配备的希沃白板,都能正常使用。学校有电脑室配备电脑25台。我校有1个教师办公室,办公室配有一至两台教学专用电脑,人机比例约为2:1。

  二、SWOT分析

  (一)S优势

  1.校长重视并亲自参与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积极筹措资金组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2.2017年秋季期学校引进了希沃白板,教师通过学习基本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3.2019年我校尝试使用贵港市智慧云平台进行辅助教学,经过一年多的磨合,都能运用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及线下作业布置。

  (二)W劣形势

  学校信息化发

  1.我校教师多为50岁以上的教师,占学校教师比例的40%,这些教师接受展现状描述与信息技术能力不强,教师的教学仍用传统教学模式,局限于课堂和教材的知识学习和巩固,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呈现方式、学生学习巩固知识的简分析

  单应用。

  3.教师外出学校信息技术的培训少,此类的专项校本培训也少。

  4.学校没有配备有相应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

  5.大部分教师只是被动接受培训,主动学习新理念和新技术的意识不强。

  6.学校教学、教研、培训等各类信息化软件平台还有待发掘和开发。

  (三)O机遇

  1.贵港市智慧云平台和信息技术2.0工程的搭建,将会促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2.市局、区局举办的各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比赛活动,以及其它方面的教育信息化的培训和竞赛活动,为提高教师基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与机遇。

  3.我校重建后,各类信息技术设备将能够得到更新。

  (四)T挑战

  1.社会和家长对信息化教学特别是利用智慧云平台布置课后作业是否会对学生身体及自控力产生不利影响仍有争论和疑虑。

  2.地处乡村,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家长信息素养不高。

  学校信息化

  学校发展定位

  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发展愿景

  到2023年,将我校打造成一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教学情境,促进师生合作,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学生获得全面知识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学校。教师将在学情分析、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导入、课堂讲授与展示、微课制作等方面有明显进步,学生将能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支持鼓励下,通过信息技术网络的环境方便地获得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利用学乐云平台空间自主开展学习。

  学情分析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A4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学法指导: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学业评价: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1.教师寻找适用的网络资源较为困难,筛选与甄别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A2)

  2.教师对演示文稿的制作技术水平不高,设计缺乏创意(A3)。

  3.教师对课堂导入不能激起学生兴趣、缺乏创新(A5)

  4.教师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不够熟练。(A6)

  5.本校使用的学乐云教学平台进行学情分析(A1)需要家长移动端的支持,我校学生多为农村家庭子女,家长支持度不高。

  微能力点选择

  未来3年学校信息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差距分析)

  2021年

  1.80%教师学会通过门口易测、学乐云平台人人通空间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A1),有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教师能利用网络较快捷熟练地获取需要的资源,并能依情况取舍整合到希沃互动课堂平台上。(A2)

  未来3年学校2022年

  信息化发展目3.90%教师能设计与制作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A3)

  标

  4.80%教师熟练使用希沃白板5、学乐云平台进行课堂讲授(A6)5.通过集体备课模式,开展集体备课,建成3-6年级数字教育资源库(A4)

  2023年

  6.使100%教师能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并实施课堂导入。(A5)

  7.使100%教师学会使用学乐云平台进行教学教育资源的获取与评价(A2)

  (第1页,共4页)2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行动计划

  对应各项目标,把为实现该项目标拟采取的活动措施填入表中,并确定活动措施时间安排、需要的资源、负责人、活动方式。

  上表中的目标

  对应左栏目标拟采取的措施

  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1.利用校本研修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90%教师能利用学乐云平台技术支持熟练地分析学情,并能依情况取舍整合到平台上。(A1)

  希望产生的预期结果

  成立领导小组

  活动方式

  会议

  参与人员

  信息技术团队

  信息技术培训团队

  信息技术团队全体教师

  全体教师

  全体教师

  全体教师

  全体教师

  全体教师

  全体教师

  全体教师

  组织责任人

  活动时间段

  2021年下半年

  资源配给

  提供领导小组名单

  提供智慧2021年下半年

  教研团队成员名单

  2021年下半年

  活动材料

  2021年下半年

  会议材料

  每个人提2021年下半年

  交个人研修计划

  2021年下半年

  2021年下半年

  2021年下半年

  2021年下半年

  2021年下半年

  成立智慧教研团队

  成立智慧教研团队

  会议

  解读信息化2.0文件专题培训

  解读30个微能力点

  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解读制定评价标准

  初步了解文件精神

  初步了解30个微能力点

  全体个人撰写研修计划

  初步了解评价标准

  培训会

  培训会

  培训会

  培训会

  培训

  培训

  集体备课

  平台操作

  2.教师能利用网络较快捷熟练地获取需要的资源,并能依情况取舍整合到希沃互动课堂平台上。(A2、A4)

  门口易测、学乐云平台基本操作使用培100%使会用

  训

  通过学希沃5、学乐云平台获取网络教100%使会用

  学资源培训

  网络教学资源分享会

  开展学乐云等平台资源上传培训

  整合教学资源

  学会数据上传方法

  3.90%教师能设计与制作课件,应用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培训

  于课堂教学中。(A3)

  4.80%教师熟练使使用希沃白板5、学乐云平台授课培训

  用学乐云平台进行课堂讲授(A6)使用希沃白板5、学乐云授课课堂比赛

  5.使100%教师能合理利用信息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并实施课堂导术手段设计并实入培训

  施课堂导入。(A5)

  6.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资源整使用希沃白板进行学生学习数据统计合,以及学生学习分析

  大数据可视化呈现和解读。(A13)

  教师都能熟练掌握课件设计与制作

  教师能熟练使用学乐云平台授课培训

  开展各科教学比赛

  教师能熟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并实施课堂导入

  培训

  全体教师

  2022年上半年

  培训

  教学比赛

  培训

  全体教师

  全体教师

  全体教师

  2022年上半年

  2022年上半年

  2022年下半年

  教师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辅助学情分析

  平台操作分析

  全体教师

  2022年下半年

  学校信息化发展工作周历表(2021年下半年)

  周次

  预备

  12日期

  8.30-9.39.6-9.109.13-9.17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成立智慧教研团队

  工作内容

  主管领导

  责任人

  解读信息化2.0文件专题培训

  67891011129.20-9.24解读30个微能力点

  9.27-10.1制定学校、教研组、个人研修计划

  10.11-10.15解读制定评价标准

  10.18-11.19学希沃白板5、乐云平台基本操作培训

  11.22-12.12通过希沃白板5、学乐云平台获取网络教学资源培训

  12.22-12.26网络教学资源分享会

  12.29-1.3开展学乐云平台资源上传培训

  学校信息化发展工作周历表(2022年上半年)

  123456782.15-3.123.13-4.164.17-5.145.15-6.116.12-6.256.26-7.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培训

  课堂教学比赛

  使用希沃白板5、学乐云平台授课培训

  三个微能力点作业的提交培训

  教师提交三个微能力点作业,完成自评、互评

  学校完成三个微能力点作业评阅、推优工作

  (第3页,共4页)

篇三:学校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发展规划

  

  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

  (2020-2022年)单位(公章):

  负责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2020年9月30日

  -1-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根据市、区教委文件精神,结合我校软硬件环境,特制定《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2020-2022)》。

  一、管理机构

  (一)学校能力提升工程2.0领导小组

  姓名

  职务

  校长

  副校长

  副校长

  副书记

  副校长

  信息处主任

  教务处主任

  教科室主任

  督导室主任

  小组

  组长CIO副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联系电话

  (二)主管处室

  姓名

  职务

  信息处主任

  指导团队组长

  信息教研组长

  教务处主任

  处室

  信息处

  信息处

  信息处

  教务处

  联系电话

  教务处副主任

  指导团队成员

  教科室主任

  教务处

  教务处

  教科室

  二、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我校创办于1925年,历经沧桑巨变,现为本区教委直属高完中学校。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统领全局,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将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升内涵,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我校在彰显体艺特色的基础上,注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发展成为一所学子向往的现代学校。

  (二)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

  目前,我校所有教室配备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功能室配有多媒体,学校有录播教室、会议室、报告厅、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师办公设备等信息化设施设备齐全,建成了标准化考场、新的广播系统和监控系统,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了较高标准的信息化条件。

  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硬件建设,提高网速带宽,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学校把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和智慧校园纳入了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正在积极构建现代学校教育信息化体系,希望大幅增强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们正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更加开放的教育,更加重视促进-3-

  学生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教育,更加重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快乐学习的教育,更加重视智慧教育。

  (三)教师及信息化教学应用现状

  老师们以课题研究为依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努力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快捷互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最终目标。疫情期间,老师们人人开展在线教学,使用微课辅助教学,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经验。

  但是,目前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化设备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不少教师停留在把电子白板作为屏幕投放PPT课件,其内置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交互功能还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学校信息化办公、管理等平台的功能发挥还不够,学科教学资源更新不够。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还缺少引领,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作用发挥不够。我校教师中老年教师居多,能在短期内快速成长的年轻教师还不多。

  学校按30项微能力要求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呈现报告。

  姓名

  学历

  年龄

  教龄

  任教年级

  学科

  微能力点

  (四)问题与对策

  我们根据30项微能力的调查问卷,列出存在问题,并逐一拟定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难点

  虽然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滞后性:一方面是学校网络建设亟待加强,另一方面是学校空间设置不够合理。虽然大多数教室均已接入互联网,但是网络带宽难以满足师生方便快速获取信息的实际需求。另外,虽然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学校未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移动学习、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无法顺利开展。在校园空间设置方面,存在空间尺度不协调、空间浪费、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数字校园在建设中面临物理空间受限的难题,而空间多功能化将成为解决该难题的有效路径。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主要问题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教育信息化认识、教育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教师群体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科学引导,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有待加强。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工作思路

  (1)加强宣传引领。从管理层到一线教师深入学习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我国在历史基础上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2)全员培训提升。根据教师信息应用能力现状,从多媒体教学、混合式学习、智慧学习等方面为切入点,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学生,推动整校改进,建成“互联网+教育”的大平台。

  三、发展目标

  学校目标:

  在培训管理实践中锻炼强化两支队伍;在“整校推进”培训管理与指导实践中,锻炼强化培训团队和学校管理团队两支队伍,-5-

  生成可推广、借鉴的培训管理、指导经验;构建信息化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整校推进机制下全员参与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新常态,建立以校为本的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模式。

  生成一批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融合的本土资源;生成一批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融合的本土信息化教学资源,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经验和方法,建立精品资源库,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创新。

  通过模式打造促进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培训模式打造、培训成果提炼、交流经验等方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分批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培训总目标:

  培训总体目标概括为:“三提升两建构一全面”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建构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建构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新模式;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学员目标:

  1.提升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技术人员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

  2.每位教师均能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50学时以上的线上与线下混合培训学习;

  3.每位管理人员及教师掌握3项以上能力点,并会熟练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4.每位教师结合“亲证”学习范式研究进行融合创新实践,并收集相关印证资料;

  5.每位教师有一项以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成果(应用教学设计、论文、课题、课堂实录、……)四、实施规划方案

  (一)学校推进举措

  1.学校管理团队建设及培训(主要举措及工作安排等)

  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负责整体的组织管理、总体协调;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主要负责对参培教师的组织、管理及后勤保障;信息处主任主要负责信息化设备管理及信息技术支持。

  2.学校培训团队建设及培训(成员遴选标准、管理机制及工作安排等)

  培训团队学科负责人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担任,主要负责各学科的组织管理、协调、落实、检测、资料收集等;学科培训组长由各学科种子教师担任,主要负责本学科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培训,培训调研、痛点解决、工作坊研讨等;信息技术保障员由信息技术教师(按学科落实)担任,负责对信息技术硬件及软件的维修,辅助种子教师解决各学科的软件学习、使用等,提供软件工具的推荐及工具学习方法的指导。

  具体管理机制:(1)培训团队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总体管理,教科室、信息处具体安排工作任务并进行专项考核。

  (2)培训方式主要以校本培训为主,采取线上专家课程推送、线下集中讲授、实际操作练习,教研组内研讨、教师相互交流等方式开展培训。

  -7-

  (3)考核方式采取阶段性培训效果监测和终结性培训效果监测进行,培训考核结果与教师资格证重新认定、教师绩效、评优、职称评定挂钩。

  工作安排:(1)组建学校培训团队。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学科教研组长、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为核心成员的学校培训团队。

  (2)开展校本培训:设置政策理论、信息素养、培训能力、应用测评等课程模块。采取专家引领、经验分享、主题研讨、任务驱动和实践锻炼五位一体培训方式,重点提升其培训规划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指导能力和校本应用考核实施能力。

  3.整校推进安排(按学期拟定)

  学校的整体推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全员培训及校本应用全员考核工作本着“立足应用、目标学习、全员参与”的原则,围绕目标规划,切实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支持教师参与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组织实施本校应用考核。

  实施时间:2020年9月-2022年6月

  培训人数:共计174人,推进学科占比100%,培训教师占比100%。

  2020年1-7月(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1.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前的教师调查;

  2.拟定推进能力提升工程2.0规划方案;

  3.组建学校信息化团队;

  4.遴选学校校本研修培训团队;

  5.启动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学校校本研修培训团队、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培训;

  6.启动学科教师培训(政策、形势、实施方案、明确培训主要内容)。

  2020年7-12月(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总结前期试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经验,提炼成果,在不同学科内开展经验交流,实现同伴互助。

  2021年1-12月:开展校内各组的赛课、分工作坊研究如何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2022年1-12月:继续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应用的融合实践,同时进行资料的汇总与总结提炼。

  4.学校推进与教学常规要求、教学展示、教学比赛、教研活动、特色发展、校本资源建设、校本课题研究、校本研修等常规工作结合起来拟定。

  (1)在线培训内容

  我校以混合学习环境和教师应用需要为依据,基于本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在项目专家指导下选择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点范围,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组织教师基于诊断测评结论,在学校所选范围内确定4个微能力点,覆盖“四学维度”,展开研修,完成线下5天+线上25学时的混合研修任务,生成高质量培训成果,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2)专家进校指导培训内容

  培训设计两次进校指导,分别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教师校本研修实践应用开展现场诊断示范与针对性指导,确保培训实效。

  (3)校本研修与实践应用活动安排

  ①以活动促应用:本次培训采用坊校联合的形式,以“整校推进”研修为主,以区域学科工作坊研修为辅,结合项目的整体规划,预设校本研修活动促进学员实践应用。

  -9-

  ②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定位。

  (4)预期成果

  A.微能力点实证材料

  B.一份信息化教学创新课例资源包,要求:a.信息化教学创新课例资源包,含①教学设计、②教学课件/微课、③课堂实录、④微能力使用说明等内容;

  b.研磨的信息化教学创新课例需至少含2个教师所选信息技术微能力的使用。

  (5)开展信息化教学创新听评课活动

  ①教研组内循环听课。

  ②以竞赛促应用,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成果的集成与推广。

  (6)工作坊研修活动安排

  本次培训采用坊校结合的形式,以“整校推进”研修为主,以学科工作坊研修为辅,工作坊研修活动配合“整校推进”培训的实施,旨在突破校本研修的局限性,发挥学科研修的专业优势,创新工作坊研修应用性成果的打磨、生成和分享机制,建立竞争学习机制,促进学员深度研修。

  (二)校本应用考核

  (校本应用考核的内容方式、开展计划、结果应用。)

  1.根据培训内容,教师提供课堂设计文稿,教学用的课件、微课(微视频)、家校合作案例以及跨学科活动案例等,通过开展学科技能竞赛,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全员参赛的方式进行,组内成员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共同进步,为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上一级参加比赛。

  2.全体参培教师必须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和网络研修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网络研修和线下实践应用任务,培训结果与教师职称评定和年度考核等挂钩,凡未合格者或被上级通报影响学校考核的,一律按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处理。

  3.根据教育部三十个微能力点的检测标准及其它相关文件,制定适合本校的考评细则,以个人自评、教研组组评、学校核查的方式完成全体教师的合格性评测;在评测过程中,发现优秀教师的优秀案例,收集整理推广。

  (三)支持保障

  1.组织保障

  成立信息化2.0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CIO),全面负责本轮培训的统筹与管理工作,并结合我校发展规划,持续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

  成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指导团队,负责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的规划、实施、调整、推进提供建设性意见与发展性建议。

  学校信息组担任技术支持。科组长和骨干教师分别担任工作坊主和主力,领导建立教师引领团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学科和年级为单位,加强信息技术融合教育教学应用指导。

  2.制度建设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情况纳入过程性绩效考核;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分和骨干教师考核内容;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学时)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对优秀个人和优秀教研组、年级组进行表彰。

  -11-

  3.课程资源建设

  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契机,教学副校长统筹规划,教务处组织实施,建设学校课程资源库。

篇四:学校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发展规划

  

  学校信息化2.0发展方案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我校本着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目的,为了使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真正实现融合,全面使我校信息化工作有一个新的进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目标

  逐步实现学校集管理、教学、后勤等工作为一体的现代教育信息化网络体系,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具体目标

  1、硬件建设方面

  (1)为1-6年教室、多媒体教室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投影等教学设施;

  (2)建设高质量的微机室一间;

  (3)购置其它信息化设施。

  2、软件建设方面

  (1)逐步购置必要的网络管理、教学应用软件,以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2)合理使用湖北教育云,提高数字化校园水平;

  (3)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健全资源建设、应用、管理制度,制定教学资源征集、筛选、开发和奖励等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三、具体措施

  1、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相关规章制度,努力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成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进步的有效载体,成为现代学校管理、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良好平台。

  2、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分步购买各种正版教育教学软件,加大软件的投入比例,用足用好教育信息化经费。

  3、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提高教师驾驭信息化的水平。加强电子白板等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课件制作比赛,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信息技术比赛。

  4、坚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优秀课件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应用能力。

  5、学校信息化设备专人负责管理,专人负责维护,确保正常使用。加强学生机房的管理和维护,要保障有足够的电脑用于课堂教学,学生进入教室活动必须在教师的陪同下进行。

篇五:学校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发展规划

  

  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

  一、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学校负责人:

  xx项目联络人:

  xx

  联系电话:xxxxx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

  姓名

  年龄

  学历

  二、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专业

  职务

  xxxx所涉学段

  xx1.网络条件:学校已接通互联网,WIFI覆盖教室、办公区。

  2.硬件环境:学校每间教室都已配备投影仪,电子白板(大部分不能使用):有一间信息技术学生终端教室;教师配备办公电脑比例达到100%。

  3.软件平台:无办公软件平台。有wps应用软件。

  4.教师队伍:40岁以下教师占比26%,45岁以上年龄教师占比48.33%,教师年龄偏高,接触新事物困难。

  5.学校办学理念:改变现有教学方式,探索适合于信息时代的教学。

  基于以上分析,我校选择特色项目类别为“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优化特色”

  三、学校发展SWOT分析

  S1.学校大部分教师能够运用ppt课件进行教学;2.网络有基本保障;3.领导重视

  ppt、多媒体使用等浅层应用;W1.很多教师对技术的使用仅停留在制作2.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观念不强,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信息化能力提升速度慢;3.设备老旧,信息化设备需要更新。

  O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教科研、培训、教研资源协同有序推进。

  2.原有的学校研修制度不适应当前形势,借助提升工程2.0梳理和改进原有制度。

  3.借助能力提升工程2.0建设课堂新环境,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T1.教育资源准备与建设不足,部分教师不认同。

  2.部分教师存在抵触情绪,应付了事;

  3.信息课程资源生成质量参差,无法有效推广的。

  四、学校发展愿景

  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生动课堂,引导快乐学习,为每个孩子创造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教育。

  五、学校绩效目标

  1.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观念和能力水平;

  2.各学科教研组积极挖掘并应用相关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教育;3.教师能够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4.整合教育资源,形成精品资源,达到教育资源互用;

  3.通过激励评价,实现学生轻松快乐学习,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六、校本研修方案

  1.提高救师数字资源的检索:

  对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的应用,如利用百度、学科网获得课件材料,利用素材中国、昵图网等专业圈片网站获取图片资源,在公开课、网易云课堂、视频资源平台获取视频课程资源,利用期刊网、百度文库、豆瓣读书获取文献、书籍类资源等。

  2.提高教师演示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水平:

  提高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能力。要注重知识要点的整合提炼,合理进行内容布局和色彩搭配。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演示文稿。在使用过程中,要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打造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教学课堂。

  3.营造学习氛围:

  任课老师,班主任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校本研修绩效目标

  4.利用信息化解决教学中难点和重点:围绕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5.完善本校教学资源库:

  各学科教研组整合完善本学科教学资源,打造本校教学资源库,做到优质资源集中共享。

  6.打造生动课堂,引导快乐学习

  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生动课堂,引导快乐学习,为每个孩子创造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教育。

  7.

  组织各学科录制微课、一师一优课。

  组织优秀教师进行录制,学校整理各学科微课、一师一优课,作为优质教学资源放到教学平台上供学校师生学习使用

  8.师生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满意度超过

  96%研修主题

  数字教学资源的获取与评价、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信息化能力提升

  采用“优化教学模式”为主研修,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又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培养“个性突出,基础全面扎实”的优秀学生。引导学校全体教师和管理层人员思考并探索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对于想要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研修内容

  微能力名称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作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海量的数字资源中找到最适合师生的优质资源,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

  选择理由

  只有学情分析正确,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充分发挥ppt的作用,解决教学在的重点和难点。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内容切合教学的微课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达到能力提升

  互相交流展示。共同提高

  提升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个别化指导

  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B6技术支持的展示与交流

  C5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

  研修形式

  研修形式:在线课程学习+线下课程讨论与教研活动+实践成果展示

  时间

  2022.03.15-2020.03.25内容

  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及研修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及时间节点。

  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启动培训会,选定教师研修的微能力点。

  每个教师选择至少3个微能力进行线上培训,并写出培训心得。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负责人

  校长

  2022.03.15-2020.03.25教导主任

  2022.03.25-2022.05.30教导主任

  研修安排

  2022.03.25-2022.07.30的“一师一优课”活动,让全体教师分层提升,达到学校对不同层次教师推进教学改革的需求。

  根据微能力标准,对标优秀案例,开展教导主任

  2022.03.25-2022.07.30自我反思,相互学习,形成教师自评和互评。

  收集数据和案例,充分挖掘平台数据,2022.03.25-2022.07.30根据微能力标准,测评研修情况、个人信息化规划和实践应用能力。

  教导主任

  教导主任

  每位教师要完成25学时的在线学习;

  每位教师至少通过3个能力点的微认证,提交相应的微认证材料;

  考核要求

  每位教师至少参与3次校本教研活动;

  每位教师要举行一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一师一优课”活动

  测评通过率要达95%以上

  1.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定期举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一师一优课”活动。

  2.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占总课时的60%以上;

  机制设计

  3.积极为区教育资源提供各种优质教学资源,每学期每位教师提交的资源数量不少于五份;

  4.每月向

  区教体局报送不少于1期的工作简报。

  5.学校对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并取得一定效果的教师给予表彰,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比。

篇六:学校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发展规划

  

  附件1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模板(幼儿园)学校信息化应用模式:□智慧教育

  □多技术融合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姓名

  姓名

  性别

  性别

  电话

  电话

  职务

  职务

  邮编

  职称

  职称

  电子邮箱

  电子邮箱

  学校信息化负责人

  信息化管理团队

  XXX儿园创办于XXX年,至今已有近X年的办园历史,占地X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环境优越,设计新颖,外观优美,场地宽阔。目前办学规模

  学校信息个教学班,幼儿XXX余名。幼儿园拥有高品质的教育环境、安全及精细化的保育、化教育教丰富的教育资源与设施配置,旨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学基础

  一、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现状

  (一)专任教师结构分析:我园现有教职员工X人,其中专任教师X人。专

  任教师平均年龄为XX岁,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乐于接收新鲜事物,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教师队伍中本科学历的有XX人,占比XX,有幼儿园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共XX人,占比XX,教师基本能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二)幼儿园信息化现状:本园积极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发展要求,各班级、部门办公室、功能室、生活用房的均已实现光纤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00Mbps,WIFI网络信息点覆盖整个幼儿园。每位专任教师均配备了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我园教师与计算机比例达:1:2。近年来幼儿园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加大信息化硬件投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并逐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园管理。95%的教师能运用常见的办公软件、操作一体机、利用网络搜索资源、制作PPT、录制微课,70%的教师掌握CS基本操作、音/视频剪接技术、音/视频格式转换技术。一体机的日常使用率达100%,60%的学科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大部分教师仅能熟悉运用1种技术工具进行班级的教育教学,如一体机,对其他技术工具的了解流于表面,比较少尝试新技术工具,也未能借助技术开展教学分析、评价,利用数据进行幼儿差异性教学指导的能力需要提高。

  二、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目标

  (一)一年绩效目标:建立适应幼儿园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建构以园为本,基于课堂教学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发展新机制。建立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领导班子队伍与专业能力强的技术骨干队伍,推进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组织实施整校推进的绩效评估。

  (二)三年发展愿景:继续优化幼儿园网络和信息化环境设施,加强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课程,资源机研修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实施“提升园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力、团队信息化指导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工作策略,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幼儿评价等水平,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组建信息化管理团队:基于本园特点,组建由园长领衔,保教主任、骨干教师等3-4人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按学科特点、年龄特点、信息化技术水平掌握的程度等,均衡搭配,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教师研训活动:组织教师重点围绕幼儿园选择的培训模式和自主选择的应用能力点参加相关培训。根据所选应用模式要求,指导本校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应用能力点,制定多方面、分层次的教师研训活动。主要包括:

  (三)加大硬件设备设施的投入:根据实际要求,购买所需设备,营造信息化校园氛围。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利用公服平台、幼儿园录播室设备,通过线上线下研修,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力。

  (五)完善资源平台建设:丰富工作室平台资源,进一步建设园内共享平台,系统整理主题教学资源,真正发挥共享共进的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制定相应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推进计划和制度;组建由园长领衔,保教主任、骨干教师构成的信息化管理团队,靠前指导,把握发展方向;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及培训计划分级别、分层次,针对性较强。

  (二)建立常态化应用机制:将能力提升工程2.0纳入幼儿园日常教研管理和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每阶段的培训、研修成果对应制定相关的评估考核,基于评估分析结果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的针对性指导,提高对教师的个性化服务水平。同时,根据研训进度安排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和优秀课例征集等活动,并遴选优秀作品上传云资源库并推广参加各级评比,评比结果

  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考核项目。

  (三)落实经费保障:能力提升工程2.0经费在教师培训经费中列支,确保培训经费充足,保障项目经费都用到刀刃上,为本园教师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我园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园长挂帅组长的信息化建设小组,小组负责园内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组建了由园长领衔,保教主任、骨干教师构成的信息化管理团队,负责带领教师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

  (一)“班班通”教学设施建设:“班班通”是校园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现在建成

  “班班通”教学班15个,均配备计算机、希沃一体机、实物投影等设备,并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保证每个人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情况

  二、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课程资源和研修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一)教师主要应用了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平台实行网络学习:我园大部分教师都借助于广二师加入研修社区,建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坊并在工作坊的社区内分享教学设计、培训心得、提交研修记录等。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成为教师新型网络学习空间、课程资源库:幼儿园信息化管理平台涵盖了办公、教学、家园共育等多种优质的功能模块,逐渐成为了我园教师便捷的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家长和教师加强交流的新型联系乐园、都能灵活运用各类多媒体设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二)信息化教学办公建设:已配教师办公电脑40台,全部采用光纤接入互联网。每个办公室、教室、综合演播厅室都有网络节点,使教师办公、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满足了教师电子备课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

  成为幼儿园实现智能化办公的阵地。

  (三)多种研修管理服务平台结合开展教师专业培训:我园教师主要通过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平台、公需课平台、二师在线平台参加线上专业学习,促进专业成长。秉着“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每学期都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活动。曾多次邀请市教师发展中心的专业技术老师来园给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相关培训。从计算机的运用,到各种网络平台的操作,各种助力教学的软件和希沃一体教学平台的使用,微信公众号的排版,本园的老师都已经能熟练操作。疫情期间,我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利用钉钉APP、亿童学院、微信群、直播网站等信息化技术工具来进行教师培训直播和家长讲座直播。

  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我园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管理,定期开展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培养策略,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我园已完成了信息技术提升1.0工程的培训,教师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熟练应用摄制素材、制作课件、录音、剪辑音乐和视频等技术,老师们通过抖音,朋友圈等自媒体手段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我园已熟练通过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定期直播幼儿园公开活动,供幼教同行交流。

  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管理机制

  1.采取“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园推进、学用融合”的推进策略。

  2.制定了发展目标,制定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推进计划和制度,制定了主要措施。

  3.组建由园长领衔,保教主任、骨干教师构成的信息化管理团队,靠前指导,把握发展方向。

  4.教师的网络学习空间、课程资源平台、研修管理服务平台有相应的研修计划和制度,专人负责后台维护。

  5.组织实施整园推进的量化评估和考核,提高全员教师的信息素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机制。

  一、第一年规划

  由于疫情影响,本市能力提升工程2.0在2021年正式开始。2020年校长熟读关于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相关文件,明确任务。

  二、第二年规划(2021年5月--2021年12月

  (一)准备阶段(2021年5月--2021年6月)组建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拟定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组员分别如下:

  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三年实施安排

  (二)培训阶段(2021年6月--2021年11月)1.组织动员:召开全园教师会议,传达提升工程2.0政策意义和要求,提出开展提升工程2.0试点校的任务要求。

  2.搭建平台:组织全体教师注册广东能力提升工程2.0公共服务平台参加研训,同时利用现有的幼儿园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库。

  3.管理团队能力提升培训:组织幼儿园信息化管理团队参加镇级专项培训项目,提升团队信息化水平。指导教师制定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依据提升教师信息化30个微能力指标要求,制定园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一项一项落实,对教师进行考核,收集相关佐证材料,逐项能力提升,形成教师成长档案。

  4.开展全员教师研修:省能力提升工程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研修25课时,校本研修25课时,共50课时。做好园本研修计划,围绕教师所选至少3个能力点

  进行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活动,并邀请省工程办组织专家到园指导。

  5.完善幼儿园信息化管理平台,由行政智能化办公开始做示范,组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一日活动。

  6.明确学科组的研修的主题和任务,加强集体备课和研讨,每个学科至少上交一份信息技术与班级教学融合的优秀课例。4月前,每个教师至少上一节关于信息技术运用与班级教学活动创新课程融合的公开课,上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以及相关的PPT课件、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微课,鼓励老师撰写相关的教学论文。

  7.建立园本资源库,上传优秀课例、案例、课件等在省能力提升工程公共服务平台,供全体教师学习、研讨。

  (三)考核测评阶段(2021年10月--2021年11月)组织开展教师发展测评,省公服平台完成测评后,向省工程办提出学校“整校推进”绩效考核申请。依据《“整校推进”绩效考核评分量表》,准备好相关材料,迎接省工程办组织专家查看考核材料及到校实地考察评估。

  (四)验收阶段(2021年10月--2022年2月)综合我园具体实施情况,整理考核材料,提交验收申请。

  三、第三年规划(2022年1月-2022年12月):聚焦班级教学,促进多技术融合教学的创新应用,全面提升。

  1.组织信息化管理团队、创新实践共同体成员、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参加省、市、区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知识融合归纳后对教师进行分享教学并指导实操;

  2.网络培训和校本研究的整合培训,采用定时培训和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进行关于信息技术运用与教学创新课程融合的课件制作、微课制作等多种形式,增强教师信息化运用水平。

  3.聚焦教师班级教学活动,建立“骨干引领、教师互助、团队指导”的研修共同体,组织教研组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引领课展示,实行成果自评与互评,进行集体教学评价、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实现典型课例园内全推广。

  4.建立全园化信息化教学比赛模式,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育

  教学比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点带面,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5.继续经费投入,购置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充实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库,丰富教育教学校本资源库。

  6.总结经验,凝练成果。

  遴选优秀案例、课堂实录等上传资源库。总结经验,形成园本特色。

篇七:学校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发展规划

  

  教育信息化2.0?动计划及建设?案教育信息化2.0?动计划及建设?案近?,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动计划》《计划》提出,新时代赋予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必然带动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2.0时代。根据《计划》,将实施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络学习空间覆盖、?络扶智?程攻坚等8??动,到2022年建成“互联?+教育”?平台。具体内容都有哪些,?起来看。主要任务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的发展?标。“三全”:即教学应?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覆盖全体适龄学?、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即信息化应??平和师?信息素养普遍提?;“??”:即建成“互联?+教育”?平台。推动从教育专?资源向教育?资源转变、从提升师?信息技术应?能?向全?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向创新发展转变,努?构建“互联?+”条件下的?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实施?动(?)数字资源服务普及?动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枢纽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32个省级体系全部连通,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开放共享,教育?资源开发利?机制全?形成。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互联互通、开放灵活、多级分布、覆盖全国、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枢纽连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所有省级体系。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发布系列技术和功能标准规范,探索资源共享新机制,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有效?撑学校和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应?。优化“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数字教育资源版权保护和共享交易机制,利?平台模式实现资源众筹众创,改变数字教育资源?产?销的传统模式,解决资源供需瓶颈问题。完善优课服务,发挥“?师?优课、?课?名师”?范引领作?,形成覆盖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段、学科的?成性资源体系。升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职业教育学习资源系统。提升慕课服务,汇聚?校、企业等各??量,提供精品?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达成优质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满?学习者、教学者和管理者的个性化需求。实施教育?资源共享计划。拓展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开放资源汇聚共享,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的传统壁垒,利??数据技术采集、汇聚互联?上丰富的教学、科研、?化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习者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实现从“专?资源服务”向“?资源服务”的转变。(?)?络学习空间覆盖?动规范?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保障全体教师和适龄学?“??有空间”,开展校长领导?和教师应??培训,普及推??络学习空间应?,实现“???空间”。引领推动?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制订?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规范,明确?络学习空间的定义与内涵、?标与流程、功能与管理。印发加快推进“?络学习空间??通”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持续推进“?络学习空间??通”专项培训。继续开展职业院校和中?学校长、??教师的“?络学习空间??通”专项培训,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持下,培训1万名中?学校长、2万名中?学教师、3000名职业院校校长、6000名职业院校教师,并带动地?开展更?范围的培训。开展?络学习空间应?普及活动。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师?开通实名制?络学习空间,促进?络学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的融合互动。开展空间应?优秀区域、优秀学校的展?推?活动,推进?络学习空间在?络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等??的应?,实现?络学习空间应?从“三个率先”向全?普及发展,推动实现“???空间”,使?络学习空间真正成为??师?利?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建设国家学分银?和终?电?学习档案。加快推进国家学分银?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继续教育机构逐步实?统?的学分制,加快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互通,为每?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学习账号,建?个?终?电?学习档案,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统?的认证与核算,使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或转换。被认定的学分,按照?定的标准和程序可累计作为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凭证。

  (三)?络扶智?程攻坚?动???持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推进?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持“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发展。通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企业和社会机构的?持,在“三区三州”等地开展“送培到家”活动,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导?培训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培训,推动国家开放?学云教室建设,开展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服务等系列活动,落实教育扶贫和?络扶贫的重点任务,助?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才培养能?,服务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坚持“扶贫必扶智”,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络课堂等?式,开展联校?教、数字学校建设与应?,实现“互联?+”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缩?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四)教育治理能?优化?动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全?提?利??数据?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实现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全?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制订进?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优化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教育?数据应?,全?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撑教育业务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等?作的能?。充分利?云计算、?数据、??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撑体系,助?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改?发展。推进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标,完成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作。建?“覆盖全国、统?标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教育政务信息资源?数据,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源和伴随式数据采集。完善教育数据标准规范,促进政务数据分级分层有效共享,避免数据重复采集,优化业务管理,提升公共服务,促进决策?持。推进教育“互联?+政务服务”。连接教育政务信息数据和社会宏观治理数据,建?教育部“互联?+政务服务”?上办事?厅,实现政务服务统?申请、集中办理、统?反馈和全流程监督,分步实施教育政务数据的共享开放,做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审查?作细则化和业务办理协同化,实现“?张表管理”和“?站式服务”,切实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增强?民群众获得感。(五)百区千校万课引领?动结合教育信息化各类试点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范培育推?计划”的实施,认定百个典型区域、千所标杆学校、万堂?范课例,汇聚优秀案例,推?典型经验。建?百个典型区域。通过推荐遴选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典型区域,培育?系列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样本区,探索在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利?信息化优化教育供给的典型路径,为同类区域的发展提供参照,引领教育信息化提质升级发展。培育千所标杆学校。分批组织遴选100所?等学校、300所职业学校、1000所基础教育学校和?定数量的举办继续教育的学校开展?范,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遴选万堂?范课例。汇聚电教系统、教研系统等各??量,以“?师?优课、?课?名师”活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赛教学能??赛、推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为依托,设定专门制作标准和评价指标,遴选万堂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包括1万堂基础教育?范课(含普通中?学校?范课、少数民族语?教材?范课、特殊教育?范课、学前教育?范课)、1000堂职业教育?范课、200堂继续教育?范课,推出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7000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线上线下?等教育精品课,充分发挥?范课例的辐射效能。汇聚推?优秀案例。总结典型经验,汇聚优秀案例,分批出版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系列案例集,并通过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渠道开设专门栏?、召开现场会、举办应?展览活动等?式进?推?。(六)数字校园规范建设?动通过试点探索利?宽带卫星实现边远地区学校互联?接?、利?信息化?段扩?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的有效途径。全?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推进宽带卫星联校试点?动。与中国卫通联合在?肃省?南藏族?治州、云南省昭通市、四川凉?彝族?治州各选择1个县开展试点,每县选择1所主体学校和4所未联?学校(教学点),免费安装“中星16号”卫星设备并连通?络,开展信息化教学和教研,为攻克边远?区、海岛等?然条件特殊地区学校联?问题、实现全部学校100%接?互联?探索路径。促进数字校园建设全?普及。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发布中?学、?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推动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全覆盖。将?络教学环境纳?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数字教育资源列?中?学教材配备要求范围。加强职业院校、?等学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服务信息化教学需要。推动各地以区域为单位统筹建?数字校园专门保障队

  伍,彻底解决学校运维保障?量薄弱问题。(七)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动以??智能、?数据、物联?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范,推动新技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和?态重构。开展智慧教育创新?范。协调有关部门,?持在雄安新区等?批地?积极、条件具备的地区,设?10个以上“智慧教育?范区”,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法的改?创新,提升区域教育?平,探索积累可推?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引领教育改?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构建智慧学习?持环境。加强智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技术开发与实践应?,提??才培养质量。??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的智能化教学?持环境建设,推动??智能在教学、管理等??的全流程应?,利?智能技术加快推动?才培养模式、教学?法改?,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模式。加快?向下?代?络的?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适应5G?络技术发展,服务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智能学习新要求,以增强知识传授、能?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效率和效果为重点,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等建设为载体,加强?容量智能教学资源建设,加快建设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医院)等智能学习空间,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数据等新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记录、转移、交换、认证等有效?式,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教育发展国际竞争新增长极。加强教育信息化学术共同体和学科建设。与有关部门建?联合?作机制,设?长期研究项?和研究基地,形成持续?持教育信息化基础研究、应?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长效机制。在协同创新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布局中考虑建设相关研究平台,汇聚各?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基地,建?学术共同体,加强智能教学助?、教育机器?、智能学伴、语??字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加强教育信息化交叉学科建设,促进?才、学科、科研良性互动,实现?平台、?项?、?基地、?学科整体布局、协同发展。(?)信息素养全?提升?动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于落实?德树??标、培养创新?才的重要作?,制定学?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规模化测评,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制定学?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学?信息素养评价研究,建??套科学合理、适合我国国情、可操作性强的学?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开展覆盖东中西部地区的中?学?信息素养测评,涵盖5万名以上学?。通过科学、系统的持续性测评,掌握我国不同学段的学?信息素养发展情况,为促进信息素养提升奠定基础。??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的意见》,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智能等新技术变?,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启动“??智能+教师队伍建设?动”,推动??智能?持教师治理、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提升素养、增强能?。创新师范?培养?案,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范?信息素养培育和信息化教学能?培养。实施新周期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提升?程,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提升培训,通过?范性培训项?带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教师信息化全员培训,加强精准测评,提?培训实效性。继续开展职业院校、?等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提升培训。深?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培训,全?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信息素养。加强学?信息素养培育。加强学?课内外?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能?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的培育,将学?信息素养纳?学?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课程?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初、?中学业?平考试。继续办好各类应?交流与推?活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全?提升学?信息素养。

篇八:学校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发展规划

  

  XXXX小学学校信息化2.0工程教育教学发展规划

  一、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XXXX小学

  所涉学段

  小学

  学校负责人:XXX

  项目联络人:XXX

  联系电话:XXX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

  姓名

  年龄

  学历

  专业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

  英语教育

  职务

  校长

  副校长

  主任

  副主任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汉语言文学

  数字媒体艺术

  英语教育

  汉语言文学

  现代教育技术

  二、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请描述本校当前的办学特色、信息化条件、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核心诉求,不多于500字。)

  注:该板块的描述,是为了方便找到在此次能力提升工程中与学校发展最为契合且具可行性的努力方向。

  有着百年历史的城郊老校XXXX村小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统领全局,多年来以“务本立人”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升内涵,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前,学校的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学校有录播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师办公设备等信息化设施,广播系统和监控系统设备齐全,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了较高标准的信息化条件。

  目前老师们在教学中使用信息化设备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不少教师停留在把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屏幕投放PPT课件,其内置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交互功能还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学校信息化办公、管理等平台的功能发挥还不够,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还缺少引领,我校中老年教师居多,能在短期内快速成长的年轻教师还不多。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教育信息化认识;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需要科学引导,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有待加强。

  三、学校发展SWOT分析

  (请利用SWOT工具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S

  W

  1、学校信息化条件大1、信息化设备环境更幅改善。

  新缓慢。

  2、软硬件设备配备齐2、缺少规模较大的计全,特别是网络有基本算机网络教室;

  保障。

  3、很多教师(年轻和3、学校教师积极主动、年长教师均有)对技术好学肯学。

  的使用仅停留在制作4、济南市教育资源公ppt等浅层应用。

  共服务平台学校利用率较高。

  4、教师对校园信息化平台的教学数据分析不够透彻深入。

  O

  T

  1、学校校长高度重视,信息课程资源生成质量信息化技术经费投入足。

  参差,无法有效推广的风险,教师工作繁忙、2、原有的学校研修制时间紧张,没有太多时度不适应当前形式,借间学习,部分教师不认助提升工程2.0梳理和同的风险。

  改进原有制度。

  四、学校发展愿景

  (请根据学校基本情况和核心诉求,明确本校在未来三年中的发展愿景)

  发展愿景:实施信息化教学,为师生发展服务。

  借助信息2.0工程提升办学品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渐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让全体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应用理念、应用习惯等方面提升。

  五、学校绩效目标

  (根据上述发展愿景,确定本校未来三年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具体、可操作,并且必须包含一至两条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联的绩效目标)

  1、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位教师都能完成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每位教师都能利用信息化软件进行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线上沟通平台,将教学成果进行展示。

  3、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每人都完成本学年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级通用授课演示文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个体教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4、每个教师结合学校布置的微能力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年度目标:

  第一年

  1、提高教师演示文稿、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能力,应用于教学实践。

  2、学科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创新信息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鼓励优秀教师技术突破。探索创造智慧学习(个性化)

  4、建立学校学科信息技术三个维度、能力点的课例资源库。

  第二年

  1、借助信息化2.0工程,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2、90%的老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80%的老师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4、全面促进教师全员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第三年

  应用信息化提高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校园网管理,建设学校信息化平台。为每个孩子打造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教育。

  六、校本研修方案

  校本研修绩效目标

  (结合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愿景和能力提升工程2.0的要求,确定学校在校本研修中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与能力提升工程2.0的要求相吻合、具体、可操作。)

  1、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位教师都能完成信息技术的学习

  与应用。每位教师都能利用信息化软件进行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线上沟通平台,将教学成果进行展示。

  3、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每人都完成本学年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级通用授课演示文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个体教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4、每个教师结合学校布置的微能力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基本的绩效目标:

  每个教师完成5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学时不少于50%。

  每个教师要完成25学时的校本实践,并通过三个能力点来证明这些实践,25学时的在线学习。学校层面要提交两个教研活动简报。

  可选的绩效目标

  面向教师:教师完成3个微能力点的认证工作;教师自我效能感表现出明显差异;

  面向学生:学生学习投入度、学习自主性和课堂自信心在得到明显提高

  面向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高于95%以上。

  研修主(请从学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确定能力提升工

  题

  程2.0的本校研修主题,这将作为之后学校能力点选择的依据。)

  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理念与模式:

  研修内容

  采用优化教学模式,关注师生的自主发展,引导全体教师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的能力点范畴,以及选择理由:

  微能力名称

  选择理由

  通过技术手段及时诊断学生掌握知识点情况,丰富测

  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验与练习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从多个方面分析学生的学和教师自己的教学效果。

  演示文稿是实现教学设计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的有力保障,提升信息化能力。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形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

  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形象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化与直观化,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和知识之间的关联。

  通过信息化平台增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合作

  提升评价学生科学性,提高

  B7家校交流与合作

  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

  微能力在线课程学习+线下校本教研活动

  研修形式

  集中+分组

  集中:校内组织全员参与培训

  分组:教研组互助形式,采取分学科教研研修。

  研修安排

  时间

  内容

  全校动员

  教师动员大会,集中培训。

  负责人

  第一阶段

  XXX

  根据教师所选学科成立学科教研组,教研组推选信息化种子教师。

  参与集中培训,并在组内推广所学内容。

  教师研修:

  1、每位教师完成自己的3个微

  第二阶段

  能力点,完成互评。

  各教研组2、每位教师完成1节信息技术组长

  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课。

  研修总结:

  1、根据考核要求完成教师微能力点评分。

  第三阶段

  2、评选校内优秀案例

  3、召开总结大会,优秀案例教师分享微能力制作想法和过程。

  XXX

  考核要(确定本校教师在本年度研修中应达到的考核要求,如

  求

  研修活动参与、研修成果产出、考核微能力数量、测评通过率等。)

  每位教师要完成25学时的在线学习和25学时的校本实践;

  每位教师至少参与2次校本教研活动;

  每位教师至少通过3个能力点的微认证,提交相应的微认证材料。

  (为了使整校推进顺利开展,学校将采用怎样的机制?)

  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评价和激励的双向措施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数据分析技术;

  机制设计

  以赛促学:通过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促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育资源共享化:基于学校的信息化平台,将本校教师优秀的教学设计进行资源共享,提高全校教师的数据分析水平。

篇九:学校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发展规划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模板

  学校信息化应用模式:?智慧教育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学校信息

  ?多技术融合

  姓名

  性别

  电话

  职务

  邮编

  职称

  电子邮箱

  化负责人

  姓名

  性别

  电话

  职务

  职称

  电子邮箱

  信息化管理团队

  可从以下方面填写: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现状,对标选择的应用模式,学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智慧教育建设与实践情况。

  我校始终将信息化的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校长担任组长,负责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对信息化工作实施的指导。主管教学校信息育教学的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规划的推进。信息技术老师为组员,主要负化教育教责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信息技术的培训。学校有电脑室1间,多功能阶梯室一间。配学概况

  备学生电脑52台,教师办公电脑54台,课室多媒体系统24套(其中10套为一体机,其他设备陈旧,亟待更换)。

  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在经过XX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和相关专题培训后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基本能胜任常规信息化教学,但也有一些欠缺和不足,在后期的培训中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学校近几年共有6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论文在《教育技术杂志》发表。

  学校重视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申报的全国教育技术课题《信息化环境下有效拓展阅读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已经进入结题阶段,另外由我校教师参与研究的2020年市级教科研课题《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图形化编程教学案例研究》正在开展实践研究。

  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

  目标

  可从培训总体目标概括为:“三提升两建构一全面”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以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建构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发展下新机制,建构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新模式;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方创新发展。

  面一年绩效目标:1.提升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技术人员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填2.每位教师均能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50学时的网络研修和校本应用研修学习;写3.每位管理人员及教师掌握3项以上能力点,并会熟练应用于课堂教学中;4.每位:教师有一项以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成果(应用教学设计、论文、课题、课堂实学录、……)校三年发展愿景:以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为核心,建立科学、丰富的教育教学信资源库;培养造就一支信息素养高的师资队伍;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息系;保障硬件正常安全运行,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学校化的全面数字化、智慧化。

  教为了让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顺利开展,学校将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育障等三个方面制定相关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学校将成立信息化2.0领导小组,教校长担任组长(CIO),全面负责本轮培训的统筹与管理工作,并结合我校发展规学划,持续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2)制度保障:根据上级文件要发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情况纳入过程性绩效考核;信息技术展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分和骨干教师考核内容;教师完成目培训学分(学时)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标备条件和重要依据。对优秀个人和优秀教研组、年级组进行表彰;(3)经费保障:(学校全力支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开展。

  一

  可从以下方面填写:简要说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概况,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课程资源及研修管理服务平台等建设情况,重点说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

  平与存在的问题。

  老师们以课题研究为依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努力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快捷互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最终目标。疫

  教师信息

  情期间,老师们人人开展在线教学,使用微课辅助教学,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技术应用

  果,老师们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经验。

  能力建设

  情况

  目前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化设备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不少教师停留在把电子白板作为屏幕投放PPT课件,其内置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交互功能还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大部分教师开通了中山市“人人通”网络个人学习空间,但是应用率偏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学校信息化办公、管理等平台的功能发挥还不够,学科教学资源更新不够。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还缺少引领,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作用发挥不够。我校教师中老年教师居多,能在短期内快速成长的年轻教师还不多。

  可结合本校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计划,统筹安排三年的总体规划,重点说明

  第一年的安排。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每阶段的时间、目标与任务、校本研修目标、特色项目规划、具体实施措施等。

  学校的整体推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全员培训及校本应用全员考核工作本着“立足应用、目标学习、全员参与”的原则,围绕目标规划,切实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支持教师参与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组织实施本校应用考核。

  学校信息

  化教育教

  学三年实

  施安排

  实施时间:2021年9月-2024年6月

  培训人数:共计59人,推进学科占比100%,培训教师占比100%。

  2021年9-2022年2月(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1.

  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前的教师调查;

  2.

  拟定推进能力提升工程2.0规划方案;

  3.

  组建学校信息化团队;

  4.

  遴选学校校本研修培训团队;

  5.

  启动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学校校本研修培训团队、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培训;

  6.

  启动学科教师培训(线上学,线下用,上传能力点认证材料、考核

  结果、校级绩效评估材料并结项)。

  2022年2-7月(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总结前期试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经验,提炼成果,在不同学科内开展经验交流,实现同伴互助。

  2022年9-12月:开展校内各组的赛课、分工作坊研究如何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2023年1-2024年6月:继续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应用的融合实践,同时进行资料的汇总与总结提炼。

篇十:学校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发展规划

  

  小学校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省地市(县)

  性别

  姓名

  学校

  政治面貌

  职务(职称)

  校长

  学段

  职称

  小学

  高级

  校长

  微信号

  《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工作中的责任分工

  围绕“三提升,一全面”目标,全面负责信息化2.0项目进校的总体规划(含发展方向、目标愿景与任务部署)的制定和落实。

  教科研、办公室主任

  对本校师生信息化程度做全面诊断,对该项目做精细分解、预估困难、并形成阶段性发展计划书,同时建立考评体系与奖励机制;组织与协同项目组全体成员保障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并在过程中负责监督、量化与指导。

  管理团队

  成

  员

  副校长

  落实信息化辅助和应用于教学的问题,将该项纳入教学常规、量化绩效考核等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当中并形成方案、规划、细则等。

  教研主任

  按照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与流程。落实混合式校本研修,制定教师研修计划、打造本校教研特色;协同教务处、信息部等组建学校资源库。(含教学设计、精品课件、优课实录、复习资料等)

  信息技术主任

  安排分工部署相关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操作技能指导、及后期项目实施全程设备排障等服务。

  骨干教师

  在设计并开展好教研组活动上打造样板,推动并助力于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发展,重点在“技术创新课堂”上发挥其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

  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诊断(信息技术应用环境、教师数量、年龄、职称分布等基础数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

  信息技术应用环境:我校属于混合式学习环境。目前我们已基本满足学校的教学硬件需求,教育信息化1.0在我校已基本落地。我校现有的19个教学班均已安装多媒全设备(班班通、音箱等)辅助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拥有1间多媒体教室,19间教室内按装有触控式一体机,可以进行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拥有一间录播室,可以实现教师实时上课录播功能和校园网内直播功能,可以实现课堂实录和教学资源的保存与分享。学校中的师机比已达到1:1,可以满足老师们对计算机的使用和对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条件需求,学校中的生机比已达到了5:1,可以满足学生学习数字化学习需求。

  教师数量和年龄职称分布:我校现在在校教职工48人,其中50岁以上的5人,占教师的比例为10%,35岁以下的教师为33人,占教师的比例为68%,教师的整体年轻化,对信息化的接受能力较快。我校拥有高级职称6人,占总校教师的比例为1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我校教师的年轻人多,对多媒体的使用娴熟,所有的教师可以通用计算机和网络搜索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基本资源,但对于资源的获取容易,大部分老师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微信、QQ等即时交流软件。老师们对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年轻老师有偿试新技术和运用信息化进行教学的需求和愿望,也有偿试和享,比如在录播室进行同屏教学,运用一些教学资源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虚拟场景教学补充等。

  总体来说(swot分析):优势从大的方面来讲--有国家政策的方向性引领;有开放大学等专家组指导;有省厅市局领导重视和组织培训学习等;从小的方面来讲--已拥有行政办公、教师备课的网络环境;辅助课堂教学和开展同步课堂的多媒体专用设备;年轻教师学习能力强,可以带动和帮助年长者学习相关技术。不足之处是信息化程度与投资经费相关联;需要上级部门大力支持;教师全员信息化2所需周期和学校组织培训及课堂教学相关要求有关。挑战在于--可以在应用信息化技术助力于教学质量提升和教研特色打造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

  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和年度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

  依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文件精神,以三年信息化教学发展总目标

  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制定为主线,加大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力度,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2.0的落实实施,建设数字化校园,将学校发展为智慧环境,做到技术创新课堂,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文件政策解读+现状分析诊断+信息化团队打造,各部门熟悉业务+与教学教研结合,制定规划制度、第一年

  年度信息化

  教学发展目标

  细则、激励机制等+宣传动员与组织培训+现有基础上加大信息化设备网络等投资→校本资源库、校本式混合研修初具规模。技术创新课堂”的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年

  各部门略精通业务+教学资源库完善+混合式校本研修质量提升,亮点打造。尝试与其他软件或系统协同办公,共用平台。

  第三年

  根据“光晕效应”,在完成好前两年任务的前提下,逐级进行数字化、智慧化校园的打造和建设,并力争实现打造建设的目标。智慧学习环境的基本实现。

  实现《规划》的问题解决和保障措施

  困难和问题:1、经费保障问题;由学校领导出面负责协商解决;2、针对学习获得信息化技术周期问题,前期动员与培训,中期监督与指导。后期量化与奖评。3、针对分工协作问题,各部门树立全局意识,加大彼此时事联系与业务合作;4、针对设备维护与排障问题,由信息部安排专员负责;5、资源平台建设问题,领导组、教务处、信息部等多部门联动保障其有序进行。6、有关教师信息化能力提高的思路问题,先让老师们体会信息化教学中的优势和亮点,让老师们由易到难,由生活到工作,慢慢的体会到信息化给自己生3活带来的便利,从而让老师们产生自动学习信息化教学的内驱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以教导处为引导,进行分层分组培训;以信息室为依托,分组对各科组老师进行指导和运用;老青教师进行青蓝结对,一一辅导,将一些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一些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进行有机结合。7、设备维护排障问题,由学校信息部和县局班班通维修公司处理。

  建设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制度机制体系:从教师层面来讲--为推动信息化2.0进程,计划采用通用校长统筹,教务执行和考核制度,落实考核细则、监管制度与激励机制,并将此纳入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教学常规量化评比、绩效考核等多项现行体制内,使信息化与现行学校各项制度完美结合;从学生层面来讲--将信息化设备的课间管理与维护纳入班级量化评比体制中;将信息化宣传与应用能力纳入学生信息化素养培养目标之中。综合来讲,将师生有关信息化技术评比赛事纳入教研活动行事历表之中,并积极组织实施。

  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预期成果

  基于我校目前为多媒体教学环境和混合学习环境相结合的现状,陈述如下:我校70%的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技术扶持的学情分析,如使用word,excel进行柱状和折线图分析;95%的教师可以使用ppt进行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进行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及讲授;30%的老师现在可以达到混合学习环境,进行微课设计与制作,利用QQ进行家校交流与合作等。由此可见,排除年龄因素外,伴随着信息化技术难度的增加,教师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掌握度与网络学习空间使用率呈下降趋势,但我们要在利用校本研修的同时加大借用外界资源的力度,通过借力发力,提高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使用率,优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状态,进而提升其能力。

  网络扶智具体指向:“教师知,学生智”齐扶。通过多途径宣传,对教师而言--增强其职业危机意识与更新其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观念,对学生而言--增强其奋斗学习意识和感知应用信息化能力;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等辅助课堂教学,执行学校的相应监督措施和激励机制。积极组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和学生的“信息化设计大赛”;深度挖掘与整合媒体资源,组建学校资源库,将各项活动过程录制分享,请相关专家指导,不断提升相关素养与能力。

  保障措施

  (一)成立校园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二)做好前期师生思想动员工作和信息化相关具体操作技能培训

  (三)优化校园信息化环境

  (四)教务处负责保障信息化辅助于适应学科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

  (五)教研室负责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制度的制定、量化考核测评体系和信息化平台的打造等

  (六)技术部负责学校资源库的建设、对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服务

  (七)后勤部做好一切相关保障

  (八)加强区域间技术交流与合作

推荐访问:发展规划 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