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式现代化素材(7篇)

中国式现代化素材(7篇)

时间:2023-07-21 13:0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中国式现代化素材

  

  中国崛起作文素材[中国崛起高考作文素材]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沉睡百年的巨龙再次屹立于世界东方。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改变。华西村就是以现代化新农村呈现在中国和世界面前,成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的一面旗帜。旧貌换新颜,我的家乡也经历着华西村式的变迁。

  听父母说,在他们小时候,家家是用辘轳打水,打井技术落后,水质很差,只能喝到带沙子的水;用柴禾做饭,烟熏火燎;特别是到了夏天,蚊虫叮咬,酷暑难熬,扇子成了每个人的护身宝,一扇就扇到了秋后。如今,家家只要一开水龙头,就会有干净的自来水流出来,再高级些的还用上了饮水机,冷热适宜,液化气和电磁炉代替了烧大锅,既节能,又环保。

  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多了,电视,让我们从远古到未来,上下五千年纵横驰骋;电脑,让我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晚饭后,不再是点灯上炕,而是在一起跳舞、扭秧歌……在夏季,人们可以摆脱高温的肆虐,享受着空调带来的清凉。

  小时候,我家住的平房一下雨就漏水,屋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盆儿,使人手忙脚乱。房子后面有一个大垃圾堆。夏天散发出的臭味,招来一群一群的苍蝇,令人生厌。现在好了,我们搬进了家属楼,新家冬暖夏凉,我也有了自己的小屋。周围环境大大改善,小区对面就是美丽的新容花园,人人保持着快乐心情度过每一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民富裕了,教育水平也提高随之。改革开放初期,无数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孩子上不起学,仅2元钱的学费也拿不出,以致于长大后没有文化,被社会所抛弃。学校里,危房处处可见,光线昏暗的教师里只有些水泥桌凳。而如今,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不但减免了学杂费,而且发放免费教材,家庭困难的孩子也可以有学上了。一排排教学楼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新课桌。多媒体教室的建立,远程教育网的开通,让我们的学习更直观,更有趣。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科技,以科技带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三十年中,我国科技事业日益腾飞:南极科考站的建立,“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成功研制,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都标志着中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改革开放,神州巨变。三十年的春华秋实,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人民的生活会愈加富足,中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没有曲折哪来平直?没有困难哪来发展?没有风雨哪来彩虹?这不仅体现在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更体现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从落后挨打,到今天的国力雄厚;中国从经济贫乏,到今天的繁荣昌盛……何处不体现风雨,何处又不体现彩虹?

  在清朝时期,伟大的中国遭受了一系列的侵略和打击,“伟大”已是名存实亡。而正是经历了这些侵略和打击,中国这条巨龙也然觉醒,加快发展步伐,使得“伟大”再次回归。

  曾记否,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曾记否,二鸦战争打破了中国封建的传统,签订了《北京条约》,割让了库页岛;曾记否,甲午战争破灭了中国伟大的传说,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岛;曾记否,八国联军撕毁了中国仅存的颜面,签订了《辛丑条约》,赔了约4万万两银子;曾记否……

  清朝统治者采取闭关锁国的封闭政策,以至于落得个被动挨打的结局,更直接导致中国的发展至少落后西方国家50年。

  因此,固步自封的统治,只会让自己的国家落后,只会让自己的国家挨打,只会让自己的国家更加“沧桑”!所以,清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崛起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1912年,中国在孙中山同志的领导下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1949年,中国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获得了独立,赢得了主权;1978年,中国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大刀阔斧地进行历史性的改革和根本性的开放……

  经历了风雨的吹打、历史的考验,才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才会有正确的发展道路。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的程度越来越盛,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拿来主义”也将实现。

  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伟大的祖国是我们强硬的靠山;在亚洲人民的心中,强大的中国是他们安定的保障;在世界人民的心中,发展的中国更是他们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今天,中国正式崛起!伟大的祖国会更加繁荣!

  今天,中国正式崛起!繁荣的祖国会更加昌盛!

  今天,中国正式崛起!昌盛的祖国会更加伟大!

  不知不觉,如今已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里中国经历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取得了怎样令世界瞩目和惊叹的伟大成就?

  “五一”期间,我仔细阅读了《我的祖国》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些年我们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到农业发展,到“神七”上天,再到家家户户生活条件的改善……这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

  在这不平凡的岁月里,有多少人为了中华崛起奉献一生!《托起“嫦娥”的“70后”》这篇文章吸引了我。为了实现”嫦娥奔月“的梦想,科技人员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辛勤地工作,牺牲了许多休息的时间,他们是多么令人敬佩啊!即使是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他们依然毫不懈怠,忘我工作。这样的人们不计其数!

  《“神六”升空》。多少年以来,飞上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如今,中国人凭着自己的实力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航天技术,让神话成为了现实。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短短七八年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此后三年,中国又连续成功发射神舟二、三、四号无人飞船……”

  看着一段段资料,我不禁感叹:中国真的发生了很大变化!

  近几年了,我们家也发生了许多改变,两次搬家,生活条件变好了,小区环境美化了,邻居们和睦相处,一片美好的景象。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最辉煌的30年。我们要努力把自己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将来用我们的双手建设伟大的祖国。我们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们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会更加辉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

  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二:中国式现代化素材

  

  作文素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值得2022高考语文关注的话题!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里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国道路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逻辑、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的全面阐释。

  这里有三个相关但也有区别的概念需要弄清。“走自己的路”是从共性角度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角度讲的,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现代化的具体实现形式角度讲的,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创造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如果说“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对注重“中国国情”的话,那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也注重“中国国情”,但更突显其彰显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属于“现代化”道路,当然要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既要在从农业化到工业化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必然注重工业化,工业化进程必然注重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内在要求注重政治领域的民主法治、文化领域的自由平等;也要首先注重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再进一步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当动能不足、发展失衡时,要注重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的道路,在政治上体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在经济上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在文化上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社会上体现为坚持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生态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也是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走出来的,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中国道路而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其中最基本的经验,就是中国道路既要符合中国国情,也要坚持社会主义。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丰富内涵: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与时俱进的开放性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路;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整合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人民主体力量的道路;注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把动力、平衡和治理有机统一起来的道路;把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保持持续有序生产、保护生态统一起来的道路。

  这里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而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并垄断话语权的格局,打破了“全球化=西方化、西方化=现代化、现代化=市场化”的思维定式和“美丽神话”;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注重运用市场和资本但不被市场和资本所俘获,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在实质上讲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成果及其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优质时评

  01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语重心长地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人间正道是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会对这样的历史启示有更加深刻的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这条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道路的坚持与宣示,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实现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世界近代以来各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但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向全党、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阐明这样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中国道路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广阔前景证明: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是条条道路通罗马。

  中国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条道路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一条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道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过上现代化生活,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这是一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富裕;这是一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这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把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有机统一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坚持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不断以现代化的成就造福自己也惠及世界。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顺应历史潮流和发展大势,符合人民期待,始终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社会主义旗帜高高飘扬,而且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当今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无论遇到什么风浪,在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上都将一以贯之,决不因各种杂音噪音而改弦更张,始终把握正确方向砥砺奋进。

  人间正道开新篇。今天,可以告慰历史、告慰先烈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通往民族复兴的光明大道。

  02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成功开创了这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既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又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现代化之路

  一百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开创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道路是既蕴含中国特色、又顺应世界现代化时代大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充分体现了“三大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独具特色、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方向,立足中国超大规模人口的基本国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这条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适合中国需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这一现代化新道路,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病,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世界历史的坐标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中国没有对西方发达国家沿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串联式”顺序发展的现代化模式亦步亦趋,而是发挥后发优势,立足中国实际,走自己的路,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叠加发展实现现代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全速奔跑在现代化的赛道上,从“现代化的迟到国”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充分表明,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既追求全面发展、又注重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突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这一道路是既追求全面发展、又注重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追求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包括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及其内容构成的认识,由最初相对单一的经济指标,拓展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现代化的五个前置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对应着需要建设“五个文明”,充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五个文明”共同推进的现代化,全面性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鲜明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注重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社会有机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而各个部分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部分出了问题都会危及整体。因此,协调性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意味着要着力补齐现有的短板和弱项,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层面相互适应、彼此促进、均衡发展,实现系统有机的整体现代化。因此,坚定不移走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突出发展的协调性,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

  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将造福人民作为目标,努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不懈追求的价值理想。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有了现代化的人,才会有现代化的活动,才会有现代化社会的建立。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归宿,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前提,不全面发展,不改善人的素质、能力、生活、思维方式和各种社会关系,就无法实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最高价值理想变为现实的社会实践,坚持不懈地为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人的全面发展只能在社会全面进步中实现,只有实现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落到实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人民立场在发展成果、财富分配上的体现。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在现代化进程中要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成功开辟了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作为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全新道路,这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

  中国坚定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谋求自身发展。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取得了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

  中国以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和促进全球发展繁荣的中坚力量。中国坚持开展对外援助,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将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将为全人类和平与繁荣不断作出更大贡献。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03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再创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世界现代化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基础上,探索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圆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全面动员,面向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把这条道路坚持好、实践好、发展好。

  目标体系:“五位一体”现代化强国

  目标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向,它指明现代化建设的奋斗方向。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时代要求,科学设定奋斗目标,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要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提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定位在目标内容上增加了“美丽”二字,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在具体要求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现代化建设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在目标定位上从“现代化国家”变为“现代化强国”,在世界现代化坐标中我国将从“跟跑者”成长为“引领者”。这一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实现了从“物的现代化”到“制度现代化”再到“人的现代化”的飞跃发展,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仍然停留于追求“物的现代化”的模式。

  战略安排:新时代“两步走”战略

  根据奋斗目标,做出合理战略安排,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战略安排以明确的奋斗愿景、稳定的未来预期、科学的行动指南,引导亿万人民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激发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党的十九大针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制定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描绘了2020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道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阶段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到了2035年,较以往的发展战略提前了15年;第二阶段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放在世界现代化体系中进行定位,提升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世界高度。这一战略安排,既实事求是,又面向未来,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明确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环环相扣、稳步推进。

  指导原则: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现代化的主题。实践表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如何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指挥棒、红绿灯,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作为现代化的指导原则,创新和升华了传统现代化理念,不仅为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而且深刻总结了国外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

  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体把特定的价值作为行动的准则和追求的目标。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形成独特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价值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尺度,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我们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最高理想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就要求我们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实现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辩证统一、协调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作为判断现代化建设成败得失的标准,突出了现代化的主体意识,开辟了理解现代化的新维度,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性。

  重要特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并明确规划了时间表,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激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实现路径: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结合上,拓展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解决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既注重总体谋划,又注重牵住“牛鼻子”,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而且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风景这边独好”,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篇三:中国式现代化素材

  

  2022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最新优秀范文4篇

  2022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最新优秀范文4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升与概括角度讲的,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1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特征,即“走中国自己的路”。其涵义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要依据中国国情,我们走的是中国自己的路,不是他国的路,尤其不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在道路问题上,要把“中国自己”确立起来;在中国道路问题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历史结论,旨在破除中国道路问题上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与独断主义、拿来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在走自己的路问题上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源于走自己的路,又发展了走自己的路。内涵是:走中国自己的路;赋予走自己的路以新的具体实践和理论内涵,即中国特色之路,中国特色本身具有丰富内涵;在走自己的路的历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基本经验,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也要适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这条道

  路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升与概括角度讲的,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内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源,是基础;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说把“中国特色”转换为“中国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为现代化道路,同时又突出了“新”。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2任何国家要在一定历史时期取得实实在在的长远发展,都离不开必要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使得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够结合发展阶段实际制定国家战略规划,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道路上接力奋斗,展现了独具特色的“接力赛”模式。而西方国家则陷入政党相互倾轧的“拳击赛”内耗中无法自拔,一切以选票为中心,既不对民众诉求进行及时回应,也不对国家发展进行整体布局,无法实现长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构建新型政党制度,用“接力赛”超越西方的“拳击赛”,始终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接力赛”模式有利于推进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统筹规划;

  有利于统筹效率与公平,不仅做大蛋糕,同时也分好蛋糕,构建初次、再次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有利于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机统一起来。中国式现代化新模式,以“五年规划”为抓手,开展国情调查和发展规划,凝聚全民族智慧和力量,沿着行进路线图,朝着奋斗目标不懈奋斗、接续奋斗;

  在各个发展阶段披荆斩棘,在不同历史时期迎难而上,跨越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在既定的奋斗征程中马不停蹄“接力”赛跑,呈现出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现代化宏壮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3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关系到中国的存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新升华。

  党的领导、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属性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属性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发展了中国。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创造世界经济奇迹、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命脉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概括为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步达到发达社会标准的过程。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五个前置词,对应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我们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演变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累加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打开了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政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精神文化现代化是深度的精微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标准。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出社会健康发展中的和谐、互容与共享。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最好诠释,是生态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命运与共、再造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世界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体现为一个不断向世界开放的过程。人类文明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现代化需要中国积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就必然包含对“世界将向何处去”、“人类将向何处去”的回答。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是相统一的,这就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促使我们不断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努力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对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以资本为中心,走扩张掠夺殖民的现代化老路,而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坚持胸怀天下,用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置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之中,既立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

  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重大突破,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应以更加自信、自豪的心态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4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在于有别于西方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依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实现的。但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具有难以克服的弊端:由于社会大部分物质生产力以资本的`形式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生产目的不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少部分人、少部分国家的发展以大多数人、大多数国家的欠发展为条件,这种现代化不可能成为全体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西方发达国家顺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串联式”发展过程改造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发展方式,让科技发展由“跟跑”逐步转向“并跑”和“领跑”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在于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既发挥其发展生产、创造财富、提供就业的积极作用,又克服其消极作用;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消除西

  方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及国家关系造成的消极影响;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互利共赢。

篇四:中国式现代化素材

  

  中国现代化的事例素材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现代化的事例素材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来展开。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中国现代化的事例素材。

  一、政治方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结合世界发展趋势而形成的一条新型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特点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和平发展。

  2.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国农村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央一号文件从1984年开始发布,每年发布一次,至今已经发布了超过30个年度。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为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特点是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施,为中国在国际上

  -1-

  的地位提升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经济方面

  1.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对外开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改革开放的实施,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政府调控为手段,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

  3.互联网+

  互联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互联网+的主要特点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开放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促进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2-

  三、文化方面

  1.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既要坚持传统文化的价值,又要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教育,促进文化交流等。

  2.中国的城市化建设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中国的城市化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可持续性,推进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3.中国的全民健身计划

  中国的全民健身计划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政府提出了“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口号,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体育场馆建设,推广全民健身活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提高人民身体素质等。

  四、科技方面

  1.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

  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的主要特点是自主创新,以载人航天为重点,推进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3-

  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2.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

  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世界领先的高速铁路技术。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以高速列车为核心,高速、安全、舒适、便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中国的5G技术

  中国的5G技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在5G技术方面取得了领先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早商用5G的国家之一。中国的5G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高速、低延迟、高可靠性,为数字经济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结

  中国现代化的事例素材是多种多样的,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来看,中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要继续发扬中国精神,勇攀中国梦的高峰。

  -4-

篇五:中国式现代化素材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今昔中国式”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中国式”的说法最初源自王海鸰的小说《中国式离婚》,改编成电视剧后曾火热一时,衍生出“中国式XX”等说法。2012年,网友提出的“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成为“中国式”爆发的导火线。有网友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开车强行变道称为“中国式并线”,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2022年2月4日大年初四,立春,第24届北京冬电全成大开幕。开幕式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倒数,历经二十四个节气,最终落至“立春”,盛会缓缓拉开帷幕。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数,惊艳世人,被誉为“中国式浪漫”。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复合式材料作文,两则材料对比鲜明,说明“中国式”有利有弊,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辩证思考,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树立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其次,材料一是2012年,材料二是2022年,中间十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大环境在改变,我们对文化的认同感也在发生变化,文化自信在逐步增强。

  【立意参考】

  1.让“中国式”充满正能量。

  2.为“中国式”注入新的内涵。

  3.让“中国式”变成文明、秩序的代名词。

  4.丰富“中国式”正能量,弘扬民族自信自立自强精神。

  5.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文素材片段】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演绎了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折柳寄情”,以中国式浪漫表达了对所有参与人员的深厚情谊,寄托了中国人民对全世界团结与友谊的美好祝愿。北京冬奥会注定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又一座丰碑。自信而胸怀宽广的中国,与世界一起向未来,拥抱人类命运与共的光荣与梦想。

  2.“中国式探月”“中国式航天”,我们要学习袁隆平、杨振宁、黄大年等前辈的光荣事迹,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心中种下强国的种子,日日浇灌,待长成枝繁叶茂,正是你我报效祖国之时,而现在,愿君立下强国之志,行强国之实。

  3.张文宏在《2021年终提问》中谈到:“走过的路就是把不确定变成确定的过程。”在这场追求确定性的征程中,我们一次次的回答也正重塑着“中国式”的内涵。“每一种爱都刻进武汉的心脏”的中国式守望,“守岛是一生的事”的中国式信仰,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中国式浪漫……我们摒弃或改良那些曾经的“民族劣根性”,换而展现更加优质的民族精神,终于,我们的努力让一件事有了确定性——中国式蝶变。

  4.为中国式定义,当坚守文化自信,将爱国精神深植于心。“敦煌苦,孤灯草菇伴长夜”,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壁画医生——李云鹤却将自己一生为之奉献。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大火,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等人的工作走入大众视野,也带火了大量故宫文创产品,掀起国潮之风。他们或燃烧自己点亮中华文化瑰宝,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中国式”添加新义。弘扬“中国式”,正需要我们坚持坚定文化自信,发扬光大中华文化。

  5.无论是外国景点用中文写标语提醒中国旅客注意文明礼貌,还是网络上爆发的形形色色粗野的“中国式”行为,都令正在构建文明大国的中国被冠以“中国人低素质”的帽子。而要改变这一偏见,唯有将素质教育贯彻始终,提升国民素质。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每个个体的参与,需要每一个“我”在反思自身不文明行为的同时,制止每一个“他”的不文明行为。“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只有经过长期的共同努力,让社会形成崇尚文明,抵制不文明的氛围,“中国式”才可能成为中国名片。

  6.“中国式”精彩的背后是对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数,惊艳世人,被誉为“中国式浪漫”,这种“中国式浪漫”源于中华血脉中流淌的文化基因。每一场“中国式”的燃烧,都绚丽似漫山遍野的金盏花,耀眼如一望无际的璀璨星河。

  7.时代的河流奔腾不息,一路上,更多的“中国式”精彩纷纷呈现。君可见,“雷神山”、“火神山”的快速建成展现“中国式速度”;君可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中国式团结”;君可见塞罕坝沙地一寸一寸绿化诠释“中国式奋进取”……

  8.中国青年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能有所作为,也该有所作为。正如鲁迅先生所言:“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正逢“中国式”内涵被重新定义之际,中国青年当抓住先机,积极主动奉献于时代。抵制不文明的“中国式”行为,继承并发扬值得赞颂的“中国式”精神,为“中国式”成为中国名片注入青春力量。

  9.“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青年一代的我们,作为中国的名片,应踵事增华,踔厉奋发,以向上、倔强的姿态,为“中国式”注入新的色彩,去用响亮的声音告诉世界,关于中国式蝶变。

  【优秀范文】

  1.千年梦薪火相传,新时代重奏古韵

  嫦娥奔月,蛟龙潜海的古老传说寄托着薪火相传的千年梦,指引着当代前行的方向;人造卫星绕月,载人潜水器入海的匆匆时代脚步后,不忘回首古人的风韵,奏响“中国式浪漫”。

  古老传说为千年梦播下浪漫的种子,在世世代代的沐浴栽培下,破土而出。

  放眼望,在广阔无垠的深空,“天问”探火,“羲和”逐日,“墨子”探微,“悟空”探索暗物质;在碧波万顷的深海,“蛟龙”游向深海探秘海底世界。何其壮也!而在这令人赞叹的巨大发展背后,是千年梦想的智慧引领,是民族精神的激励鼓舞。广阔的森林茂感高大,而力量来源于种子强大的生命力以及日后不惧风雨的坚韧,飞速的科技诚然可歌可敬,而于年梦的力量支撑更值得薪火相传。“中国式浪漫”震撼人心,归功于千年梦的不懈坚守以及新时代下的砥砺奋进。

  新时代的高频步点伴随着浪漫的中国传统古韵,以更有底气的声音向世界呐喊。

  细心观,航天工作者潜心研究一代代载人飞船,伴随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神州”浪漫;科考人员顶住严寒建立南极考察站,伴随着《山海经》中“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的“昆仑”浪漫。之所以将现代科技与独特的中国浪漫有机结合,源于对文化的绝对自信,几千年的积淀,已经将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深地刻进每一位中华儿女的骨髓。喊出大国重器的名字,喊出的是日益提升的综合国力,更是几千年的文化底气。

  接过千古文化的火炬,以新生的激情让炬火更加猛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文化可喻之为山。壁立千仞,挺拔巍峨。青年人当接过千古文化的火炬,与新的思想,新的创新相碰撞,让“中国武浪漫”的火焰永不熄灭;明千年梦的美好希冀,不忘初心,砥砺奋斗,让青春的创造力助力国家实力,让青春的激情助力中国文化的韵律,奏响于新时代,奏响于世界,让“中国式浪漫”的火焰熊熊燃烧!

  千年梦薪火相传,等待我辈凌云腾飞去书写更烂灿的一笔!

  2.今昔中国式,时代注新风

  “横眉呐喊人间路,荷戟彷徨月下窗”,曾经,鲁迅以如椽巨笔抨击暗晦的旧中国,描摹人的劣根性,他说:“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2012年,“中国式”被评为年度热词,风靡一时,“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跨栏”“中国式并线”“中国式堵车”----这绝不是自嘲,这标记着人的“劣”性的标签,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躬自省。

  驰隙流年,时序更迭。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中国式浪漫”,以“二十四节气倒数”计时,惊艳世人,赋予了“中国式”新的内涵,丰富了“中国式”正能量,弘扬了民族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式”让我们骄傲自豪,“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发展速度”“中国式救援”“中国式抗疫”----今昔中国式,时代注新风。

  筑精魂豪情万丈,襄盛世书写辉煌。充满正能量的新式“中国式”是我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的表现。振叶寻根,蹑迹求源,经济飞速发展,国力日强,伴随而来的是我们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在乎我们的民族复兴、中国梦圆,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我们新式“中国式”根基。从国潮热,到故宫文创产品的爆红,到冬奥会开幕式上,“黄河之水天上来”幻化成冰五环,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火焰打造的“空中迎客松”,中华文化元素演绎的“中国式浪漫”,打造中国式品牌,成为实现我们伟大复兴的助推器。

  追星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如何给“中国式”注入新的内涵,让“中国式”成为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需要从文化的源头出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与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打造出新时代的“中国式”,需要发挥传统文化对当今时代发展的指导作用,以引领“中国式”的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注入时代的内涵,不断向上,传递文明有序的时代元素。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以“中国式浪漫”为代表的新式“中国式”正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中国元素,吸收借鉴,为“中国式”注入新的内涵,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赓续传统的同时,还应锐意创新,与世界接轨,如此才能打造出磅礴东方的“中国式”,与世界接轨,“中国式”的独特才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从世界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智慧,用创意激活、融入中国特色,既不忘本来,又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就能让“中国式”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助推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

  今生有愿追桃李,同荐轩辕血一腔!鲁迅先生已作古,然世殊事异,如果先生能于九泉之下观今日之“中国式”必会为之高歌而欢欣,今昔相形,不可同日而语。让标识着“劣”的中国式彻底消失,让彰显民族自信力的中国式熠熠闪耀,星辰大海,云月长空,我辈将不懈努力。

篇六:中国式现代化素材

  

  2013年高考作文热点(rèdiǎn)素材解读

  ——盘点(pándiǎn)“中国式XX”

  【开篇(kāipiān)语】

  2012最火的词莫过于“中国式”,“中国式过马路(mǎlù)”、“中国式接孩子(háizi)”、“中国式治堵”……国人无奈自嘲也好,刻意调侃也罢,越来越多的国人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流行语折射社会心态。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通过流行语,我们多少能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看出人们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无论是过马路、接孩子、治堵、送礼、相亲、慈善、买房、离婚等等,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平常事,然而经过一些人的“提炼”、“加工”和“总结”,似乎得出了一个普遍规律,反倒变成“中国特色”了。

  比如“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此类行为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有网友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开车强行变道称为“中国式并线”,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将随地吐痰称为“中国式吐痰”。然而,种种的不良陋习虽然反映出国民的一些特点和弱点,但也应该看到“中国式好人”、“中国式微笑”、“中国式礼仪”等美好精神和品格的存在。

  一、“中国式XX”现象

  1.中国式过马路

  〖定义〗

  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原因〗

  某些中国人缺法治精神;中国社会法则失范;闯红灯“违法成本”太低;行人的从众心理;以及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与城市建设落后等深层次矛盾。

  〖措施〗

  加大对闯红灯的行人的惩罚力度,严惩重罚违章行为,增加其违法成本;法律只能为民众的行为划一个限制性的框框,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丑陋习气,还得靠民众自觉自律,提升文明意识、道德素质与责任感。

  2.中国式接小孩

  〖定义〗

  每到下午放学时间,全国各地小学门口,便会上演“中国式接孩子”,家长们开着二轮、三轮、四轮等各式交通工具,早早就在翘首以待,人群之众、秩序之嘈杂彷如集贸市场。与之相对照,在国外多数地方的小学门前,几乎不可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原因〗

  归结起来看,除了孩子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问题外,家长坚持接送还有多项原因,诸如城市交通复杂,不按规矩(guīju)行驶的车辆很多;路边有些“不良(bùliáng)”小店,担心小孩学坏以及孩子还没长大(chánɡdà),还不能独立回家等等。

  〖措施(cuòshī)〗

  如果有既不超载又安全负责的校车,如果车辆(chēliàng)都有礼让行人的良好驾驶习惯,如果少一些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谁愿意每天这样在校门口苦苦守候?

  如此看来,要消除“中国式接送孩子”背后的不安全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整体发力。特别是要弥补在交通、治安、卫生等多方面的社会公共政策缺失,才能为孩子的上下学之路筑起安全“防火墙”。

  3.中国式治堵

  〖定义〗

  这是由于近期“中国式治堵”在各地“高招”不断:有谏言收“拥堵费”的,有传言收“排污费”的,北京市有关部门则再次提出将评估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的可行性。与此同时,上海的车牌拍卖均价超6.6万元又创新高……

  〖原因〗

  在各地治堵“高招”连出、风声四起的背景下,人们不难发现治堵公共政策的制定目前缺乏一套科学、民主的流程,多可以形容为主管部门“摸着石头拍脑袋”,民意、民智并未得到充分的尊重。

  〖措施〗

  “中国式治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中国汽车社会爆炸式增长和城市半径野蛮快速扩张形成的顽症,限行绝不是“治堵一贴灵”,治堵需要从交通文明、社会管理创新、城市功能再规划、公交优先建设等多个方面下刀用药。要按照方便群众、综合衔接、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由

  轨道交通网络、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组成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同时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是大城市治堵的正面战场和根本解决之道。

  4.中国式晾晒

  〖定义〗

  晾衣服、晒被子是全民必备的生活技能之一,赶上哪天放晴了,抬头见秋裤、低头看棉絮也早成了人们见怪不怪的“风景”。近日,一组铺天盖地的“中国式晾晒”照片在网上走红并引起热议,有媒体评论是“陋习”,遭到大批网友炮轰,争辩晾晒“天然消毒,节省能源”,更是一种优良传统。

  〖原因〗

  天然消毒,节省能源的优良传统;地域不同导致的气候差异。江南的冬春两季多雨潮湿,气候湿冷,如果不趁着某天风和日丽晾晒衣被,生活舒适度就要大打折扣。

  〖措施〗

  一些居委会沿街安置一排专门晾晒的铁栏杆,或许是个“过渡”之道。同时,市民们也应该自觉,晾晒衣物被褥时不要私自横向牵线,以免妨碍人行道上的路人通行。

  5.中国式焦虑

  〖定义(dìngyì)〗

  青年白领穿行在拥挤的地铁里,发愁买不起房子(fángzi);大学生害怕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甘愿接受“零工资(gōngzī)”的试用(shìyòng);……随着(suí

  zhe)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而渐成一种普遍心态。

  〖原因〗

  焦虑于生活中,无处不在。烈日之下久等不到出租车且又急着赶时间的时候,会感到焦虑;工作任务重时间要求紧的时候,会感到焦虑;经济紧张生活压力大的时候,会感到焦虑;夫妻关系不协调的时候,会感到焦虑;孩子不省心的时候,会感到焦虑;亲人身体有问题的时候,会感到焦虑……许多人的生活就经常被这焦虑折磨着。

  〖措施〗

  人生短暂,只要我们的心态正了,一些莫名的焦虑,我们要让它们离我们有多远,它们就会离我们多远。

  6.中国式陪读

  〖定义〗

  最近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组织的对792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2.5%的人感觉当前“中国式陪读”较为普遍,84.9%的人说自己身边就有陪读的家长。其实只要留心,我们就能发现身边的陪读家长比比皆是。若说孩子刚上小学,一时不能适应校园生活,家长陪读一下也在情理之中。至于中学生,理应能够独立学习,家长为何还要陪读呢?

  〖原因〗

  客观:

  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一直处于稀缺状态,跨区就读早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导致孩子们花在上学路上的时间大大增加,有的甚至长达一两个小时。为了节省时

  间,一些家长索性在学校附近租房,陪孩子一起学习。由此看来,在“中国式陪读”的背后,有着“中国式”的无奈。

  主观:

  一:家长越来越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了确保孩子不为学习之外的事情花费时间,一些家长干脆当起了“陪读族”。

  二: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为了不让孩子吃苦受累,一些家长就选择了陪读。

  〖措施〗

  一方面,需要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优化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让就近入学成为大家的共同选择;另一方面,更需要家长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独自成长,让孩子独立面对学业与生活。同时家长也应当力求上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人生榜样,引领孩子努力向上。

  7.中国式作业

  〖定义〗

  据媒体报道,河南洛阳市民甄女士近几日正在被孩子作业的事情困扰。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每天女儿放学回家,她就变身“第二任老师”,陪孩子做作业,辅导孩子复习、预习。因为孩子每天带回的家庭作业都有老师留言,要求帮助孩子完成。家长变身“第二任老师”,“中国式作业”引发网友热议。

  〖原因〗

  重复性、机械性甚至是惩罚性的作业;一到考试,乌压压的考试资料、课业(kèyè)繁重。

  〖措施(cuòshī)〗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官员、校长、老师都应该一同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最大程度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fùdān)和精神压力,让孩子们尽可能地快乐成长,不要以考试分数来看待孩子的优劣。

  作业(zuòyè)缺乏原创性也就失去了生机。只有不拘泥于书本读写、注重实践、走出户外、能够调动多种感观的作业,才更易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家长们的欢心。

  8.中国式插队(chāduì)〖定义〗

  继“中国式过马路”后,“中国式插队”也成为网上议论的话题。生活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灵活多变、见缝插针的“中国式插队”早已司空见惯,无人制止、顺水推舟的“中国式帮忙插队”更是屡见不鲜。

  〖原因〗

  部分人自利致社会秩序失守。

  〖措施〗

  出行人有一点计划、早一点出门、多一点尊重秩序和体谅别人的心,就不该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而公然破坏已有的良好秩序。

  9.中国式饭局

  〖定义〗

  在中国,办事吃饭是常事,但这样的饭局往往是不好应付的,诸多的潜规则等待你去体味。为了不出丑,还是提早学习下为好。

  〖原因〗

  接待应酬频繁,“三公消费”泛滥。

  客观上,由于转型期的社会贫富差距增大,而劳动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当中的比重过小,很容易滋生好逸恶劳的情绪;主观上,由于社会道德水平偏低,拜金主义严重泛滥,导致金钱成为衡量是非得失的唯一标准。

  〖措施〗

  今后,我们要解决公款吃喝问题,向下必须尊重民意,向上必定要改革治理体制。从根子上改革治理体制,才能真正管制官场大吃大喝,遏制“三公”消费,遏止各种腐败和亚腐败,否则这一切很可能又会变成镜花水月。

  10.中国式送礼

  〖定义〗

  现实生活中,送礼真的是太普遍了,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办事就要送礼,送礼未必办成事,不送礼肯定办不成事。当然,送礼也是一种精神煎熬。但就实用主义讲,送礼一时煎熬,不送礼一辈子煎熬;送礼一时没面子,不送礼一辈子没面子。送礼之风吹拂,并没有想象中的狂风暴雨,更多时候表现一种和风细雨的状态。也正是这样一种和风细雨,让人害怕,让人无力,让人臣服。

  〖原因〗

  “中国式送礼”源于制度建设的无力;礼尚往来背负了人情、面子和利益。

  〖措施〗

  送礼应该回归最初传情达意的本义;应该把人情往来和利益交换区隔开来,破除传统文化中利益往来也披着虚假的情感外衣的旧俗(jiùsú),礼文化才能升华。送礼更加坦诚和实际,本着守望相助的君子之风,将纯粹的利益交换划出

  “礼”的范畴(fànchóu),情比利重,也许送礼人和收礼人都会少了焦虑、后悔和忧心。

  二、中国式xx成为(chéngwéi)“中国(zhōnɡ

  ɡuó)问题”代名词?

  1.中国式无序(wúxù)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

  纵观这些中国式,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聚众践踏规则,从而导致混乱无序。中国式的无序现象其实是国人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

  2.“中国式”陋习:不知不觉中“随大流”

  微博上最近流行一个段子,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的陋习:“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并美其名曰:“中国式过马路。”有网友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开车强行变道称为“中国式并线”,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将随地吐痰称为“中国式吐痰”……许多人一边痛恨这些陋习,一边在自觉不自觉中“随大流”。

  3.中国式陋习成为一种习惯性违章

  种种“中国式”陋习和我们的规则意识、从众心理、环境影响、习惯养成都有关系。这些陋习看似无足轻重,但是却对社会环境和国民形象有着破坏性影响,中国式陋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违章。

  三、解读“中国式XX”

  1.网络时代的另类表达

  给社会现象贴上“中国式”的标签,凸显出网络时代公民的一种另类表达风格,目的无非是通过这种“规律经验”总结式的调侃,对现实中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予以揭露。从正面意义看,这样的诙谐表达有助于引起公众对社会现象的关

  注。网络时代,贴标签更多的是一种引人注目的传播策略,如此才能收到引爆网络的奇效。

  2.反思个体的观念与行为

  形形色色的“中国式”里,依稀可见每个人不约而同的“个人式”,正是因为有了亿万“个人式”的整齐划一,才成就了“中国式”的一炮走红。如今,“中国式”之于国人的最大价值,莫过于依照这样的路径,来反思个体的观念与行为。

  3.更应关注背后的民众情绪

  贴标签当然是网民的自由,我们关注的焦点不是标签本身,而是其背后的民众情绪。“中国式过马路”之所以引起热议,乃在于其凸显了现代化背景下民众的心态,情绪化的表达将焦点集中在国人漠视交通规则的劣根性上,并产生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焦虑。

  4.中国式标签凸显从众心理

  “中国式”标签的流行,说明它太投合大家的心理了。心安理得地当标签使用了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旦“中国式”好像就可以划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划出一大片人群了。

  5.转型时期中国特殊社会生态的反映

  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网友评论说这一长期存在的现象折射出的是某些中国人缺法治精神,中国社会法则失范,以及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与城市建设落后等深层次矛盾。

  6.情绪宣泄、娱乐(yúlè)化消费

  当人们(rénmen)把“中国式”上升到思维方法,以扩诸现实时,发现(fāxiàn)其实很多现象问题都可以用以代称。中国式加塞、中国式并线、中国式拥堵、中国

  式送礼……都可以概括(gàikuò)出一些生动形象的字句。从语言学上分析,当一个概念能把诸多现象问题一网打尽时,这个概念往往就失去了专指性,缺乏独特的价值。对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则缺乏建设性。其结果,就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宣泄,演绎为一种娱乐化的消费与调侃。

  四、中国式XX为何难以(nányǐ)纠正

  1.个人角度:

  道德意识不强、文化教育水平低、不良习惯根深蒂固、经济水平低、卫生知识欠缺,等等,都被认为是诸多陋习的根源所在。

  2.外部环境:

  周围的人相互传染影响、社会监督力量薄弱和环境本来就脏乱差则是公认的导致陋习产生的外在客观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周围的人相互传染影响”,而这也是“中国式过马路”的根本原因:大家都在闯红灯,那就无所谓了,而且不闯就好像吃了亏,这也是大家“法不责众”的认识与“随大流”思想的现实表现。

  五、中国式xx何时正名

  1.让“中国式”成为文明交通的代言词

  只要毫不松懈地抓住交通文明问题,让抢行的焦虑少一些,礼让的淡定多一些,占小便宜的心态少一些,注重安全的心态强一些,“中国式”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文明交通的代言词。

  2.莫要将“中国式XX”扩大化

  我们不应该对“中国式XX”进行全盘的否定,对待任何事情的好坏都应该加以了解与分析,不能对任何事物前面加上“中国式”就觉得是不好的现象,就被批评,莫要将“中国式XX”扩大化。

  3.传递正能量的中国式XX事实上,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有着很多很多传递正能量的“中国式”:我们有“中国式好人”可以作为世人学习的榜样,有“中国式最美”诠释人性的无私与大爱,有“中国式微笑”温暖冷漠的心灵,有“中国式好客”接待八方宾朋……如果让“中国式”的符号里多传递一些正能量,多传递一些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则真、善、美的“中国式”将更能攫获人心。

  4.每个“中国式”,都需要一个解决公式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中国式”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追问,而对着一个个问题答案的前面,也都对应着一个个摆脱不掉的“解决公式”。

  六、解决措施

  中国一些城市大力整治“中国式过马路”

  北京市公安局12月6日起发起全市范围内交通、治安、环境集中管理整治专项工作。

  深圳交警的整治行动于12月13日、18日已经开展两期,20日是第三期。统计显示,20日的整治行动,31个执勤点在两小时(xiǎoshí)内查处了377起闯红灯行为,平均每个执勤点每小时查处6人,18日的平均数字为4人。

  北京将用3个月整治(zhěngzhì)中国式过马路等9类行为

  从2012年12月21日起至明年3月,北京(běijīnɡ)将集中整治“中国式过马路(mǎlù)”、闯红灯、加塞并线、占用应急车道(chēdào)等9类易致拥堵和影响城市秩序的违法行为。

  七、专家意见

  1.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马广海教授

  在中国,根除陋习应该主要依靠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公众之间互相影响监督、个人洁身自好、媒体的舆论宣传以及家长教育和政府引导。

  2.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迟毓凯

  种种“中国式”陋习和我们的规则意识、从众心理、环境影响、习惯养成都有关系,我们从小偏重于宏观方面的教育,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强调得太少。这些“中国式……”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共性,就是目前中国处在一个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所有的陋习几乎都是对这种高速发展的“不适应”。一个成熟的现代化社会是完备的规章制度、高度的公民素质与发达的物质水平的统一。现在我们的物质水平发展最快,而规章制度与公民素质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这种不协调造成了“中国式过马路”等种种“不适应性”的出现。

  3.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

  不管怎么样,“中国式”现象成为网络热点总体而言是一件好事……而这种中国人以调侃的心态进行自我反省的现象,甚至可被视为是一种文化自觉的体现。也许,问题与进步的穿插,也是一种“中国式”。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发现,乱象和积极因子总是相互纠缠,实现着社会的盘旋式上升。

  4.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李洪昌

  第一提高法制化水平;第二完善本身系统性;第三要考虑人性化问题;第四是社会成本。

  5.媒体人朱海

  舆论在用“中国式”标签自我解嘲、警醒世人的同时,能否给我们生活中一些扶贫积弱、伸张正义、朴实善良、勤劳勇敢的中国式行为冠以名副其实的“中国式”标签呢,让我们身边多一些“中国式好人”成为世人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用几千年的“中国式礼仪”去接待八方宾朋,让无处不在的“中国式微笑”温暖冷漠的心,用我们实实在在的“中国式行动”给“中国式”标签正名。

  6.媒体人傅达林

  在公共传播领域中动辄打上“中国式”的标签,极可能造成偏见性的误解,干扰公众对解决违法现象的信心与方向。就此而言,集体闯红灯的行为当批,但“中国式”的标签不宜泛滥。

  7.媒体人何悦

  “中国式”讨论的最大价值,莫过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推动文明意识的觉醒,来促进社会管理的不断完备,让“中国式”的标签不再沦为中国问题的代名词,而是越来越彰显一个大国风范和魅力。

  8.媒体评论人邓海建

  中国人的问题,不只是素养问题。在这个瞬息万变又惶惑犹疑的转型期,高流通、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体制机制的转身与调整,都可能衍生(yǎnshēnɡ)或放大一些中国式“瑕疵(xiácī)”。

  9.媒体人王家(wánɡjiā)宏

  无论是调侃、玩味(wánwèi)、反讽,还是直接的批判,都反映的是社会公众或不解、或焦虑、或无奈、或担忧、或失望的情绪。从这些情绪和问题作为出发点,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竭力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加强情绪疏导和思想引导,呼吁公众理性看待和对待社会问题,避免情绪消极和情绪偏激,避免盲目从众和跟风,才是解决好这些社会问题,让社会拥有更加良好风貌的正确途径。

  10.财经(cáijīng)评论员徐绍林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包括媒体、学校学生和幼儿园;二是执法持续化;三是逐步完善交通设施。

  【编后语】

  “中国式”的标签其实未尝不可以有,我们讨论的目的也并非一味地追求去标签化,而是希望“中国式”的标签别再总沦为“中国病”、“中国问题”的代名词,而希望其所担当的“式”的象征意味,能当之无愧地顶起大国风范,能顺理成章地展现权威庄重,能更多地彰显一个国度的魅力感与先进性,能更多地传递正能量……但愿,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式”的符号意义里,有的是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是国家文明进步的荣光。

  内容总结

  (1)2013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解读

  ——盘点“中国式XX”

  【开篇语】

  2012最火的词莫过于“中国式”,“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治堵”

  (2)2013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解读

  ——盘点“中国式XX”

  【开篇语】

  2012最火的词莫过于“中国式”,“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治堵”

  (3)8.中国式插队

  〖定义〗

  继“中国式过马路”后,“中国式插队”也成为网上议论的话题

篇七:中国式现代化素材

  

  一、中国文化结构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地处东亚大陆,在人类交往能力较为低下的时代,这是一种半封闭性的地理环境。在这种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

  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形成之后,还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在先秦时期,华夏族与戎狄蛮夷各族不断交融,思想上百家争鸣,经济和政治制度不断调整。自汉至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并带给汉文化许多新鲜的思想成分,北方游牧民族进一步与汉族融合杂处,西域文化也大量传入,直到唐宋之时,又经历了第二次大调整,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已经形成。在元、明、清三朝,汉文化不仅在更大的空间和更深的层次上,经历了与北方民族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而且开始与西方文化产生激烈的碰撞,从清末到民国又进行了第三次全方位的调整。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性格

  l、求实入世的生活态度

  2、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认识

  (二)基于宗法—专制体制的政治文化模式

  1、“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模式

  2、层叠有序、尊卑分明的等级结构

  3、“大一统”的理想目标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现代化,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创造新文化2.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以至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活动建议:

  l、主题中国各区域文化的特征差异

  概括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地理因素

  方法:观看录像,分组讨论

  能力训练:获取多媒体信息的能力

  要求:

  分组讨论,每种区域文化一组,完成1份作业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推荐访问:中国式现代化素材 素材 现代化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