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俄罗斯教育见闻和给我们启示(完整文档)

2023俄罗斯教育见闻和给我们启示(完整文档)

时间:2023-06-05 14:2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俄罗斯教育见闻和给我们的启示俄罗斯教育见闻和给我们的启示一、俄罗斯印象--高贵的俄罗斯民族“洁净”在俄罗斯我们看不到街上有保洁员出现,也看不见学校校园里有清洁工的忙碌,可我们眼里最震撼的俄罗斯元素就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俄罗斯教育见闻和给我们启示(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俄罗斯教育见闻和给我们启示(完整文档)

俄罗斯教育见闻和给我们的启示

俄罗斯教育见闻和给我们的启示 一、俄罗斯印象--高贵的俄罗斯民族 “洁净” 在俄罗斯我们看不到街上有保洁员出现,也看不见学校校园里有清洁工的忙碌,可我们眼里最震撼的俄罗斯元素就是“洁净”。在俄罗斯有着两三千名学生的学校,环境不仅仅是一尘不染,即使在拥有近百年建筑历史的学校,古老的艺术墙面上也没有一丝岁月带来的尘迹。据说在俄罗斯有着“不允许用手触碰玻璃和艺术品”的传统习惯和要求,大概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学校门窗玻璃、橱窗等“几乎连一点被擦拭的水痕都看不见”的一个重要原因。 俄罗斯人惯用地毯,在学校,教师和学生进入教学活动区,都必须更换室内专用鞋,偶有来访者必须穿鞋套,学校的地毯不可思议地始终保持着如新的状态。窗帘以浅白色调为主,散发着古朴宁静的清新,而窗台上创意新颖的盆栽植物,则为这略显肃穆的清净增加了一丝生命的灵气。 无论是在校园、宾馆,还是大街上,垃圾桶只有一个空桶,竟不见里面放置任何垃圾。所以,在整个“布市”,我们都找不到他们的生活垃圾在哪里,俄罗斯有句民族谚语:“干净不在于打扫,而在于不扔垃圾!”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句话包含着意味颇深的内涵。 有人说,俄罗斯人都有“洁癖”,言语中有一点戏谑,但无不渗透着惊诧和佩服。俄罗斯妇女料理家务的能力极强,这与养成教育密不可分。从幼儿园起,俄罗斯女孩子就要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上了小学,她们在手工课上学习各种家居技艺,中学毕业,俄罗斯美女差不多已经准备好做贤妻良母了。 “洁净”,作为俄罗斯民族的习惯,已经成为俄罗斯拥有高雅文明生活空间的重要因素。对于俄罗斯如何保持环境的洁净,很多具体的做法我们此行未能琢磨透彻,给我们留下继续探索的欲望。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洁净”作为一种素质,更是一种教养、修养、习惯,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息息相关。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我们需向俄罗斯民族学习的实在太多,“从养成教育促进文明卫生习惯”成为此行教育局留给自己的第一个“作业”。 “尊严”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高贵到有一点高傲的民族,俄国如此,苏联如此,解体后还是如此,这一份高贵令人羡慕,也让我们汗颜。有人用“悲情的民族,高贵的苦难”来诠释俄罗斯民族精神,无论走过怎样的苍桑,俄罗斯人都不肯丢掉历史,更不肯放下血统中带着的高傲。 在一所学校门口,我们看见进出校门的学生们,无论是小小的“洋娃娃”,还是漂亮的俄罗斯少女,他们都是一样的神态,似他们的国花向日葵,头扬向太阳的方向,从眼角斜下方不经意流出这个民族特有的傲慢。 据说布接戈维申斯克的本意是“统治东方”,虽未深入考证,却也就相信了这一说法,因为它实在是体现着这个民族的血性和国人骨子里的高傲--仅管这里的物质生活如此简单,我们仍从女人傲慢优雅的步态里读出她们那种原始的高贵,再加上男人们虽然情格粗犷但礼仪上之于女士无处不在、无微不至的绅士风度,使得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呈现出一种有序、文明的状态。让你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民族,无论走过怎样的苍桑,血统中带着的骄傲与高贵,会是他们永久的财富。 “高雅” 有人分析,俄罗斯民族的尊严,发源于内心里的对艺术的热爱。俄罗斯的全民艺术性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化沉淀。俄罗斯人对“美”的教育高度重视,“美女”教育从幼儿时就开始了。她们很小就在父母的引领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或练体操,或跳芭蕾,或演奏乐器,或学绘画。这些孩子不一定都会成为明星,但大多会成为剧院里合格的观众。这就是为什么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时,吃不饱饭的俄罗斯人仍会盛装去看芭蕾、听音乐会的原因。 这次考察正遇俄罗斯的教师节,我们参加两个学校感恩文艺演出,三个俄罗斯孩子就能唱出很完美的和声,柔术、芭蕾、大提琴、宗教歌曲抑或是街舞、吉他流行乐,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艺术天空。 俄罗斯人讲究艺术,更注重“色彩”给人感官上的体验,所以不论是充满童趣诱发食欲的幼儿餐厅壁画还是格调高雅内涵丰厚的学校走廊,色彩浓郁而不杂乱,给人整洁感受和艺术熏陶,无不体现出设计者理念上的艺术层次。 二、俄罗斯教育现状--高度重视教育的国家 教育制度--注重梯次、均衡 俄罗斯联邦从前苏联继承了内容丰富、先进的教育制度,学校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优良,实行三个层次十一年免费义务教育。学生6岁入学,多数学校是中小学连在一起的普通学校,实行11年一贯制,1~4年级为普通初等教育阶段(小学),5~9年级为普通基础教育阶段(初中),10~11年级为普通完全教育阶段(高中)。除普通学校外,还有侧重某些学科的专门学校和不设小学的重点中学与不设初中的高级重点中学。基础教育完成后,可直接进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我们考察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素有“学生城”之称,在布市有6所高等院校和15所中等专业学校,有30所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学校。单是列宁大街上就有阿穆尔州国立师范大学、国立农业大学、阿穆尔工业大学、阿穆尔国立医学院和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还有两所军校即高等指挥官学校和红旗坦克指挥学校等,如此可见一斑。 课程设置--注重多样、实践 俄罗斯联邦的教育课程共分为两种: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包含婴幼儿的学前教育、初级教育(小学)、基础(初中)和中级(完成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包括初级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 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强调多样化,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俄罗斯的教育注重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人格品质,我们所了解到的青少年体验基地就包括少年宫、儿童健康夏令营、植物园等科技工作基地、儿童图书馆、儿童小火车、结雅河海员俱乐部等。 素质教育--注重养成、体验 俄罗斯的素质教育早已遐迩闻名。学校提倡“教育第一、教学第二” ,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让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在素质教育上一以贯之。在我们所到的俄罗斯学校里,一般没有看见学校把德育独立出来,似乎不如我们那样重视,但又可随处看到他们对学生成长的关心,体现出重视养成教育的传统。走进学校,我们看见学生们十分遵守俄式的礼仪规范,举止大方文明,在十几岁的少年身上亦能体现出绅士风度。学校从小培养学生勤劳的习惯,很多事情都要求学生自己做。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自己亲手整理自己的活动空间,学校环境一尘不染。 以“夏令营”和 “俱乐部”等基地为代表的“附属教育”,为俄罗斯构建起教育体验的基本模式,我们所到的“儿童健康夏令营”是一个以促进身体健康、磨练意志、培养团队精神为主要目标的游戏基地,而“少年海员俱乐部”则是中学生利用暑期接受“军事化”管理,同时获得“海员职业资格”的培训基地。在“植物园”,学生参加农业劳动,从播种到采摘,一直到成果的出售,培养学生实用农业技术。暑期,在这些“基地”,学生们选择接受喜欢的“附属教育”的同时,体验到在学校教育中无法获得的意志磨练和德育体验。 家庭的熏陶也是俄罗斯人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前苏联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国度,许多家庭的藏书量多得惊人,孩子们往往在耳濡目染中继承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在俄罗斯的学校,为孩子们准备的读书空间更是随处可见,以至于后来我们见到那位在咖啡厅品一杯红酒度过一下午读书时光的女士,又一次被俄罗斯人的传统的生活情趣所折服--这就是这个民族的读书情结。 教学设施--注重适用、实用 俄罗斯学校在教学设备配置上具有非常务实的精神。他们的设施设备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一定是最实用。我们特别注意到,几乎在所有学校的整体设计上,都大量采用了古朴却散发着浓郁民族色彩的油漆,不论是墙饰、壁画还是地板、楼梯,无不在油彩漆成的讲述下折射出整个校园的历史以至于整个民族的文化,历经几十年而不见斑驳和褪色,更不见一点污迹和破损。而海盐雕制成的心理调节室,更渗透出整个民族在建筑设计上的生态环保的理念。学生教室的可调节课桌椅更是人性化的经济实惠,高和宽两个环节上的调节杆,解决了我们挠头已久的学生身高的逐渐增长的课桌椅频繁更新换代的矛盾, 俄罗斯学校教室布置得比较温馨。规定一个班不超过25人,不少学校的班额还要小。有些学校,小学班主任的办公桌就设在本班教室里,办公桌上配有计算机。教室里设有书柜,陈列书籍和学生作品。教室后部还铺一块地毯,设置成矮柜沙发组成的休息区,让学生玩耍和累了时躺下休息。教室充满人性化、家庭化和个性化色彩,且班班风格各不相同。 相对于基础设施的经济实惠,俄罗斯在“教育信息化”上则不惜重金,在我们所见的一些学校,每个教室教都已经普及了电子白板,信息化技术已经普及学生课堂。 教育管理--注重内涵、精细 俄罗斯十分注重教育内涵建设,每所学校都有自己深远的校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在校园文化表现形式上,无处不奔放地流淌着浓郁的俄罗斯民族艺术符号。 从讲述校史几十年油彩壁画,到角落里能够述说一个故事的小浮雕,进入一所学校,就如一个艺术的殿堂。一所学校,更像是一个小型教育博物馆,体现了对前苏联教育文化的接受和对校史的传承。 学校里的校史博物馆,更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我们所参观的俄罗斯学校里,教学楼门厅前方,张贴着俄罗斯国旗、国歌和普京总统像,有学校从教70年的老教师,更有学校发展历程中获得的勋章。在这里,学生们可以穿越时空,与创办学校时的老校长老教师们进行无言的交流,更可以走进时代英雄的世界,抒发自己对一个英雄时代的崇敬。 在这样的校园环境里,从进入这个学校第一天,师生的心灵定会被深深地打上生命给予自己的文化烙印,从而使这种文化在自己的学校永远传承下去。 学校管理的精细化更是令人折服,我们惊叹别具匠心的艺术设计、整洁的校园环境,敬佩学校员工的敬业职守、一丝不苟,在教师脸上看到的是责任和微笑,在学生脸上看到的是发自骨子里无法掩饰的民族的自信和高傲。 流连每名教师脸上洋溢着微笑和散发的活力,赞美身着民族风格校服彬彬有礼、可爱活泼的学生,学校的每一处,展现给我们的,与其说“精细的管理”,不如用“管理的精致”来形容。 二、俄罗斯教育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考察俄罗斯教育,给我们的教育发展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现谈几点今后工作方向上想法。 1、建立教育体验基地,重视学生生活能力和意志情感的培养 对比俄罗斯的体验式教育,中国的以“说教式”和“灌输式”为主的单一教育模式日见弊端。当前在我国发达地区,促进中小学生个人能力、素质提高的教育“体验”,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营利性”或“公益性”的体验基地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呼玛县是百年老县,具有坚实的教育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因地制宜建立起适合不同成长阶段的儿童、青少年体验基地。一是依托现有教育资源,如综合实践中心、各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博物馆等,二是建立政府行为“非营利”的学生假期夏令营,建立全日制的集技能培训和德育体验为一体的“活动基地”,以锻炼学生的耐苦、自理、自立能力,培养青少年团队精神。呼玛县是大兴安岭唯一的农业县,在社区与学校实现了“教育双进”的大背景下,依托农业系统建立“农业科普”体验基地,开展中小学生农业职业体验活动实为首选也是必要之选,在这里,学生们不但可以接受农业技术方面的教育,更可通过亲自参与劳作,感知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形成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品德。 2、实施“树人千日行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社会风气的革新 “富而不贵”是形容当前“国人素质”的很无奈的用词,亲身感受过俄罗斯整个民族骨子里的那份高贵,特别是看到俄国的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修养,再一次感受到,我们对青少年行为养成教育的责任还很重很深远。 呼玛教育将以“提升人的文明素养”为目标,在全县深入实施“树人千日行动”, 一是对个人文明卫生习惯的要求,二是对人的内涵和修养的培育,三是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从幼儿园开始,以学校为重点,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每个幼儿园、学校从幼儿、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三年里,从穿校服、规范头型、个人卫生标准、语言规范、形体姿态、交往礼仪、阅读习惯、艺术修养、自我管理、社会责任等方面做出细节性、强制性规定,彻底纠正人的不文明习惯,构建起使孩子终身受益、促进人的“幸福成长”的教育文化,使人能够在文明的生活中享受自己的生命,并能够承担起民族文明进步的责任。 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卫生城(乡镇)”主题实践活动,倡导全体学生争做“文明美德少年”,使每名学生成为卫生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并在社会发挥辐射作用,学校给学生提要求、给家长留作业,从小事、小行为做起,从而达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好效果,全方位提升呼玛县全民文明素养。 3、关注“艺术型”校园创建,实现校园文化品位和发展内涵的提升。 这是对学校发展提出的较高层次的要求,在这个层面,我们考察的俄罗斯学校要比我们的学校高出一筹。考察之后,我们所理解的“艺术性”学校大致包含三个方面,校园环境的艺术性,体现了“文化的艺术”,二是学校设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体现了“生态的艺术”。三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深厚和校园文化元素的永久传承,体现了“管理的艺术”,在我们的学校开展“艺术性”校园创建,把“校园内涵”提升到“艺术”的境界。这虽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因为这需要理念的支撑、资金的支撑和管理人才的支撑,但不可不说是我们教育内涵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 教育局将2014年确定为“学校管理年”,以实现“艺术型”校园创建为目标,要求村屯学校管理达到“精细化”,乡镇中心校管理达到“内涵”化、镇内学校幼儿园管理向“艺术化”发展。 4、立足边境教育特色,有效发挥原有俄语教学资源优势并实现中俄教育深层交流。 俄罗斯与中国山水相连,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交往传统,许多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至今还有着深厚的“俄罗斯情结”。当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使得中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作为边境县,会说俄语,应该是对边境百姓基本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系统地学习俄语,也具有相当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俄罗斯,学校里有专职的汉语教师,我们所到的学校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也都能说上一段比较流利的汉语,一位并非是汉语专业的教师用汉语介绍了她一天的主要工作,一名9岁的小学生还为我们说上了一段汉语绕口令,足见俄罗斯当前对汉语教育的重视。而我们的俄语教育却面临着从“辉煌”走向“褪色”的尴尬,如何尽快恢复普及性的俄语教学,是摆在教育人面前一个严峻的话题。 呼玛县原有的俄语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在学校俄语生源日渐减少的背景下,有效整合和发挥俄语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学校开展“英俄”双语教学和普及俄语教学,并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为当地学生和百姓搭建一个俄语学习平台,为两国人民交往提供最基本的语言基础,应该是呼玛教育的重要职责。 同时,我们应加强中俄教育间的深层交流,回顾建国初期,我们的教育全盘学习前苏联,有利有弊。前苏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至今对我国教育还有着深刻的影响。今天,中俄两国社会情况已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教育问题上共性的和可借鉴的事情很多。借鉴黑河市中俄青少年交流基地"双子城"建设模式,与毗邻俄罗斯城市建立固定的教育共建关系,开展深层次交流互访活动,其意义深远。 县教育局此行已经与“布市”教育局建立联系,在明年和今后的几年里,将有计划派出幼儿园、学校的领导、教师到俄罗斯学校进行“深入式”的考察学习,吸收其文化和教育精髓,提升呼玛教育发展内涵和干部、教师队伍的素质。

推荐访问:给我们 俄罗斯 见闻 俄罗斯教育见闻和给我们启示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