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2月3日在毕节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市长陈昌旭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一、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节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2月3日在毕节市第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陈昌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5”重要批示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中央、省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继续深化“三大主题 ”,按照“稳中求进、转中求优、改中求活”的总体要求,围绕“打造毕节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的目标,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稳中向好、改革活力增强、产业优化升级、城乡协调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干群精神振奋”的良好局面,向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一是抓增量、扩总量,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1.3亿元,增长21.2%;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6.7亿元,增长14%;财政总收入357. 6亿元、增长6.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6.1亿元;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304.3亿元,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3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31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23元、增长14.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916.8亿元、贷款余额689.5亿元,分别增长9.3%、25.9%。
二是抓创新、求突破,改革开放扎实有效。统筹推进8大类、10个重点领域、38个专题改革试验。整合不同渠道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发展民生事业的做法得到汪洋副总理的充分肯定;成功探索推广“四位一体”农村基层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得到中央第四巡回督导组张维庆组长的高度肯定;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农民讲师团、教育工程“五统一”和“六零六好”社会治理等经验在全省推广;工商登记“先照后证”改革走在全省前列;金沙县探索行政公益诉讼机制引起较大反响;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完成,行政区划调整稳步推进。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786.72亿元;毕节内陆港建设加快推进,利用外资1.5亿美元,完成进出口贸易6.1亿美元、增长450.7%。
三是抓质量、增效益,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41.3:38.7。完成工业投资630.11亿元、增长18.7%;12个产业园区完成投资527.7亿元,实现税收37.13亿元,新增就业2.27万人;金沙县产业园区被评为全省10个样板示范产业园区。粮食总产量达250.1万吨、增长9.7%,种植烤烟70.9万亩、收购烟叶138.9万担,粮经作物种植比例从48:52调整到45:55;27个省级和33个市、县(区)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织金竹荪(蔬菜)产业示范园、金沙台金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园跻身全省10个样板示范农业园区;“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特产品公共品牌效应初显。12个省级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成功举办了全市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百里杜鹃、织金洞被评为全省“十佳景区”,油杉河大峡谷成功申报为国家森林公园,金沙台金、威宁泰丰荣获全省“十佳农业旅游景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5.6亿元、增长23.1%,服务业增加值491.2亿元、增长15%。
四是抓统筹、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完成城乡建设投资513.11亿元,新增城市道路108.67公里,城镇化率达33.97%。双山新区完成投资55.2亿元。16个城市新区和10个省级城市综合体建设稳步推进,七星关区远航七星万象城被评为全省10个样板示范综合体。50个示范小城镇完成投资45亿元,大方县黄泥塘镇被评为全省10个样板示范小城镇。启动实施城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程。“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完成投资68.05亿元,其中建设通村油路(水泥路)6000公里。
五是抓基础、强支撑,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76.8亿元,铁路在建297.8公里,高速公路在建182公里、新增通车188公里;飞雄机场新增4条航线,旅客吞吐量突破37万人次。完成水利投资15亿元,新增水库库容3527万立方米,发展耕地灌溉面积13.38万亩,实施31.43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工程。加快电力通讯设施建设,实施电网建设项目272个、投资7.48亿元,完成700兆频段4G组网试点任务,新增216个自然村通电话、586个行政村通宽带。
六是抓绿化、治污染,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完成造林119.2万亩,重点区域绿化2.81万亩,新建特色经果林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23%;治理石漠化面积149.9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76.78平方公里。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新建成污水处理厂15个、在建12个,启动东华新能源、金河化工等重点污染企业搬迁工作;抓好三岔河、乌江、赤水河流域污染治理;扎实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和环保执法行动。
七是抓民生、办实事,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省级“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145.43亿元,市级“十件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投资177.52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101.99%。以“六个到村到户”为抓手,探索创新精准扶贫“十子”机制,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5699户,改造农村危房7.18万户,新增2个县、18个乡镇“减贫摘帽”,46.06万人脱贫。教育“9 3”计划和“4 2”突破工程有序推进,在全省排名上升2位;毕节职教城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入使用,“一体两翼多节点”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毕节学院转型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全票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功设置并实现招生。城镇新增就业5.8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5万人,被评为“省级创业型城市”。成功举办第二届文化艺术系列大赛,大型音乐舞蹈诗《索玛花开》在贵阳大剧院展演,彝族古剧《撮泰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将赴港澳台进行文化交流汇演,电影《凤凰台》在全国公映。毕节籍运动员在国际体育赛事上勇夺金牌12枚。完成卫生计生机构整合,加快推进市一医双山分院、市二医和妇幼保健院建设,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4.18%。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4049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参保299.52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08.6万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集成创新和“平安毕节”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6.38%,同比上升4.65个百分点。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工作,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民族宗教、妇女、青年、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八是抓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行政效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严厉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及公款吃喝、高档消费、滥办酒席、干部“走读”等不良现象;积极清理清退公务用车、超标办公用房,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精简文件,压缩会议,全面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强化正风肃纪,查处“四风”违纪违规行为956起1281人次,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1135件,建立健全30多个专项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1件、省人大代表建议7件、市人大代表建议96件,省政协委员提案48件、市政协委员提案261件,办结率100%。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我们坚持把探路子、作示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把抢机遇、抓项目作为提升经济实力的重要引擎,坚持把强基础、调结构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坚持把生态美、百姓富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底线,坚持把扶真贫、真扶贫作为加快小康进程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惠民生、保稳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切实增强政府工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回顾过去的一年,让我们最为振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3次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特别是“5·15”批示,充分肯定了毕节试验区建立26年来的建设成就,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李克强总理、俞正声主席、张高丽副总理、栗战书主任等中央领导也分别作了重要批示。张德江委员长、李源潮副主席亲自深入试验区视察工作。省委、省政府召开“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源部牵头组织在我市召开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新增7个部委出台8个差别化支持政策。这些重大机遇和政策,为毕节试验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赶超跨越、同步小康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不竭动力!这一年,我市赫章县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省委作出“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的决定,中央组织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我们的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国家有关部委和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深圳市、重庆市的倾力帮扶;得益于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与支持;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驻毕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驻毕单位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毕节改革发展的各级各界、各行各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催人奋进,问题不容忽视。我市在推进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进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受国内外经济下行传导的影响,煤炭、电力和烟草等传统支柱产业增长乏力,新型能源化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尚在培育发展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占比过高;现代高效农业起步较晚,农业基础地位不牢,服务业带动能力不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滞后,资金、人才等保障要素跟不上发展需要;思想解放不够,一些关键领域改革不够深入,改革红利未能充分释放;扶贫攻坚任务重,教育、卫生、保障、就业等公共服务水平还不够高;个别群体信访问题比较突出,落霞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压力较大;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少数干部工作作风飘浮、服务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力。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二、2015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各位代表!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毕节试验区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和省“两会”及市委一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深入挖掘国办函35号文件的政策红利,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断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按照“稳中求进、进中求转、转中求改、改中求活、活中求实”的要求,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生态新兴产业,狠抓改革攻坚,推进依法行政,突出创新驱动,强化基础设施,注重生态建设,加强民生保障,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4%、力争增长14.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25%、力争增长30%,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确保增长13%、力争增长14%,招商引资引进省外到位资金960亿元、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和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国家和省下达计划范围内。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良好开局至关重要。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点的“新常态”。全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毕节试验区的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主动把试验区改革发展放到全国、全省新常态的大背景中谋划和推动,结合中央和省的要求,立足试验区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好五个“新常态”。一是突出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强化产业转型、生态优先。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壮大生态新兴产业,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经济强、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二是突出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抓手,着力做大总量、夯实基础。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突出重点、紧盯节点、主攻难点,努力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全力做大总量、提升均量,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突出改革开放这一关键,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敢于打破陈规,破除思想障碍,突破利益固化,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跨越,加快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四是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推进精准扶贫、同步小康。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准确把握民生工作的整体性、均衡性和连续性,把更多的财力物力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是突出弘扬毕节精神这一支撑,坚持攻坚克难、奋力赶超。大力弘扬“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的毕节精神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的文朝荣精神,继续深化“威宁精神”、“金沙之路”,提振精气神,汇聚正能量,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不断谱写改革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牢牢把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我们将在“稳中求进、进中求转、转中求改、改中求活、活中求实”五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立足经济发展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特征、双重任务,坚持“稳”为前提、“进”为要求,稳步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坚持进中求转。既让“老树开出新花”,又让“新芽长成大树”,加快促进煤、电、烟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生态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坚持转中求改。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推出既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使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四是坚持改中求活。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放开市场“无形之手”,做实行政审批、管理制度的“减法”,做好市场空间、创业天地的“加法”,激发市场活力,创造更多机遇。五是坚持活中求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攻坚克难,积小胜为大胜,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三、2015年政府工作重点任务
在今年工作中,我们一定坚持“两条底线”不含糊、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坚持生态新兴产业不滞后、坚持改革开放不退缩、坚持保障民生不懈怠、坚持风险防控不减压,立足新起点、务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生态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作出“努力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的重要指示,就是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促进煤、电、烟等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化、集聚化、绿色化的生态新兴产业,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使产业和生态相得益彰、互动融合,为“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奠定基础。
一是把生态建设作为生态新兴产业的“源头活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当务之急,就是抓好以绿化毕节、环境保护、草海治理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大力实施绿化毕节工程。紧紧抓住国家部委将我市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和省实施“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的机遇,突出荒山绿化和退耕还林两大抓手,把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城镇园区周边、景区景点周围、重要水源地(河流)四个重点区域的荒山绿化作为突破口,整合政策、项目、资金和技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确保今年完成造林绿化141万亩,以良好生态环境营造发展优势、吸引要素资源。大力实施环境保护工程。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流域污染防治,积极推进金河化工、东华新能源搬迁工作;扎实抓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管理,按国家“农村垃圾五年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做好城乡垃圾处理工作;有效治理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全面加强赤水河、六冲河、三岔河和乌江流域“河长制”管理,切实构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严防死守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坝区耕地红线,扎实推进资源环境保护,优化国土生态空间建设。大力实施草海治理工程。抓住省统筹草海综合治理的历史性机遇,争取国家或省立法对草海进行依法保护,完成草海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重点围绕退耕还湿、污染治理、植被恢复、村庄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不断推进草海治理与保护工作。
二是把七大产业作为生态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着眼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依托我市独有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拒绝流着污水、冒着浓烟、飘着雾霾的GDP。加快发展新型能源化工产业。打好煤炭资源优势这张“牌”,“吃干榨尽”、拉长“链条”,确保黔西黔希煤化工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实质性投产,加快推进中石化织金一期60万吨/年煤制聚烯烃、纳雍200万吨/年煤制清洁燃料、华润(毕节)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切实推进贵州海通能化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重庆三峡燃气20亿立方/年煤制天然气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把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作为生态新兴产业的一面“旗帜”,积极推进已入驻的添钰动力、兴国新动力、力帆新能源、澳能空气动力、雅贝新能源汽车、宝迪汽车、深圳巴斯巴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和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力争完成投资20亿元、产值30亿元。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把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污染小的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生态新兴产业的关键,支持中安永恒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园、奥斯科尔电子信息产业园加快发展,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服务外包和呼叫中心建设,确保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达95亿元。加快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顺应现代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绿色、环保需求,大力推进中药材种养、医药科研、医药制造、医疗流通、医疗服务、大健康休闲养生等业态加快发展,推进试验区同心药品食品产业园、乌蒙山生物医药、新加坡国际健康产业园、术汇芳香产业基地、深圳药业、同威药业等产业项目和中药材交易中心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新医药龙头企业和名贵中药材种植基地,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70万亩,其中党参、天麻、杜仲、半夏、当归、三七、灵芝、金银花等名贵中药材17.9万亩。加快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立足良好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方面,继续稳定粮烟生产,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29万吨左右、种植蔬菜400万亩以上、收购烟叶142万担以上,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大力加快现有27个省级、33个市县(区)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织金九丰、金沙台金、威宁泰丰、赫章鲁源、七星关星丰、纳雍江田等农业园区示范作用,推动雪榕食用菌深加工、蓝雁农牧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快发展,力争新增10个省、市级农业园区,确保完成投资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精致绿色农产品种养、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休闲避暑养生“三大基地”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新增标准化示范基地100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7亿元以上。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特产品公共品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按照抓“龙头”、连“金线”、带“亮点”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认真挖掘山水风光之“秀”、 地方风物之“味”、人文风韵之“厚”、民族风情之“彩”,重点打造12个省级旅游景区,提升百里杜鹃5A级景区服务质量,加快推进织金洞申报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支持草海、慕俄格等景区创建4A级景区,举办好全市第九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辐射带动旅游产业大提升、大转型,实现旅游总收入300亿元以上,真正让游客“游在毕节饱眼福、吃在毕节享口福、住在毕节全家福”。探索“景区 演艺”模式,推动文旅融合、以文促旅,力争“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黔西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国家文化部批准实施;组织拍摄《文朝荣》《天上草海》等影视剧目,继续推动“戏剧活化石”——《撮泰吉》和大型音乐舞蹈诗《索玛花开》等精品剧目走向世界。深入实施“引金入毕”工程,确保浦发银行毕节分行正式运营、大方农商行获筹建,新增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各2家以上。继续保持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高速增长态势。加快发展新型建筑建材产业。强化建筑企业服务和监管工作,发展壮大建筑产业。加快推进金日久新型装配式建筑、皇冠新型建材、“地球卫士”石头造纸、金威冷弯型钢等新型建材产业项目,积极推进粉煤灰、脱硫石膏、矿渣、建筑垃圾等资源综合利用,推广新型环保节能墙材和建材,大力发展环保节能产业。力争环保节能产业产值达50亿元以上、增长22%。
三是把科技创新作为生态新兴产业的有力保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推进科技管理改革。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农科所、牧科所、林科所、中药研究所和“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搭建科技公共服务、技术交易、人才创业、科技金融服务、知识产权和科技资源共享“六大平台”,建立健全统一的市级科技管理平台,积极开展对外科技项目合作,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创新科技投入机制。继续将2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服务业发展,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促进公共科技服务发展;充分发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转化技术成果,扎实抓好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基地建设。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围绕生态新兴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需求,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工程,有计划从重点高校引进一批优秀博士、硕士和急需专业技术人才。
(二)聚焦通道经济建设,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我市“北临蜀水、西拥滇山”,堪称“鸡鸣三省钟灵地”,是川、滇、黔三省交通要冲,秦开“五尺道”、汉修“南夷道”、隋筑“石门道”,以至明代兴建“龙场九驿”“茶马古道”,由此可见“通道”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今天的毕节,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承东启西、接北通南,具有非常广阔的腾跃空间。向东,可通过便捷的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快速融入黔中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直至“海上丝绸之路”; 向南,可通过在建、筹建的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与六盘水、黔西南连接,携手打造“毕水兴经济带”;向西,可通过杭瑞高速公路和机场融入滇中经济圈、走向东南亚;向北,可通过厦蓉高速公路、毕节至叙永铁路、成贵快速铁路和机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圈。我们要善于把握大势、洞察未来、抢占先机、排兵布阵,按照“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无缝对接、借力发展”的思路,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纽带,以经济合作为依托,在省际、城乡、产业之间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逐步形成“点”“轴”“片”有机结合的“通道经济”发展格局。
一是完善脉络打基础。树立以大通道带动大流通、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理念,打通对外出口,连通内部线路,激活通道经济的“经络”。以“三个层级”完善通道网络。注重“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三个层级协调推进,构筑覆盖全市的交通网络体系。接通“大动脉”。立足建立完善综合交通骨架网,形成与各经济圈、经济带之间的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主干通道。确保林歹至织金、织金至毕节、织金至纳雍铁路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成贵铁路毕节段及毕节至叙永、纳雍至六盘水铁路建设,做好昭通至黔江铁路威宁经毕节至遵义段前期工作。新开工建设纳雍至六枝、六盘水至威宁、金沙至黔西、息烽至黔西、织金至普定等5条310公里高速公路,续建贵阳至黔西、毕节至生机(厦蓉)、厍东关至六盘水(杭瑞)、毕节至镇雄、以那至老凹坝(织纳)等5条205公里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0公里以上,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飞雄机场新增2个城市航线,启动2万平方米停机坪扩建工作,力争旅客吞吐量突破55万人次。疏通“中动脉”。立足建立完善区域交通干线网,继续推进新化至雨冲、雨冲至凤山、青山至锅底厂等9条307公里国省干线改造,实施后河至奎香、海子街至小吉场、大锡至甘棠、大方至纳雍等9条317公里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启动“洪家渡—东风湖—索风营—乌江”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水上交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连接城市新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通道建设,实现“中动脉”与高速公路、铁路的快速连接。畅通“小动脉”。立足建立完善农村交通公路网,实施妈姑至可乐、石门至昭通等2条58公里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完成通村公路3000公里以上,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推进邻近乡镇、村组之间“断头路”建设,逐步实现“小动脉”与“中动脉”的无缝连接,使广大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出行更加方便。以“三个同步”强化配套保障。同步推进水利、电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为通道经济提供基础配套保障。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水利建设“三大会战”,确保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实质性投资建设,加快推进黔西樱桃坪、金沙油杉河、威宁小米等11座在建中小型水库建设,新开工七星关龙官桥、大方野螺沟等4座中小型水库建设,完成双山归化、织金白泥坡、赫章河口、纳雍坪山等9座中小型水库建设前期工作,实现水利投资20亿元以上。推进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织毕铁路110千伏大方南牵引变电站、威宁象鼻岭水电站220千伏送出和梅花山风电场110千伏送出等工程项目,推进金沙、赫章、黔西、织金各220千伏变电站和水城至威宁双回路等输变电扩建项目建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着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成全市733个行政村4G组网试点任务,加快完善城乡移动通信、宽带等基础设施,扩大城乡通讯网络覆盖面。
二是壮大节点强支撑。坚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通道经济区域中的重要“节点”,连片开发、联动推进,以城带乡、共融发展,充分发挥城镇集聚资金、产业、物流、人才、技术等经济要素的平台支撑作用。着力建设区域核心城市。加快以双山新区为核心板块的七星关-大方同城化发展,积极推进新双大道、双水大道、飞双大道、同心大道和小竹路建设,统筹推进梨树片区六号路、职教城一号路延伸段、双纵四路、杭瑞高速双山出口连接职教城道路建设,确保新开工建设路网63公里。抓紧完成机场组团至小坝区域的产业布局规划及职教城“一场三馆两中心”、金海湖湿地公园、营盘山森林公园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推进梨树新客站站前广场等项目建设。启动松林、联合片区、机场片区、归化等安置点建设,确保建成安置房600套。着力壮大县级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各县城提质扩容,以七星关德溪新区、大方金龙新区、织金三甲新区、百里杜鹃花海文化城等16个城市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城市品位、增强承载能力。深入推进10个省级城市综合体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0亿元,完成施工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七星关海子街、大方黄泥塘、黔西钟山、金沙沙土、织金桂果、纳雍阳长、威宁迤那、赫章可乐等副中心城市建设。着力培育战略支点城镇。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理念,以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城镇为重点,围绕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特色城镇的目标,加快省确定的11个和市扩大试点的39个示范小城镇建设,确保完成投资35亿元,新增城镇人口10000人以上,带动农村人口转移6000人以上。推进七星关青场、金沙清池、黔西素朴、织金熊家场、纳雍锅圈岩、威宁东风、赫章河镇等边陲集镇建设,不断增强对外吸引力、展示毕节新形象。同时,以“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突出优势增后劲。把通道作为经济发展轴,围绕生产力、文化力、影响力、流通力谋划产业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向通道节点加速聚集,拉动区域经济整体联动发展,真正变“过路经济”为“通道经济”。努力壮大生产力优势。借助通道优势壮大主导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变“交通走廊”为“经济走廊”。一方面,把巩固提升“煤电烟”传统支柱产业作为确保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抓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提质增效,加快国电织金电厂2×66万千瓦、黔北电厂上大压小2×66万千瓦及织金肥田240万吨/年煤矿等煤电项目建设,力争华润大方和黔西各2×66万千瓦火电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争取中电投威宁2×66万千瓦火电项目列入全省火电发展规划,继续推进毕节卷烟厂技改扩能投产达产。另一方面,加快“毕节试验区国家级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和“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两大基地建设,强力推进“毕节千亿元工业经济走廊”和“织金千亿级产业园区”发展,积极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争取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项目核准和企业申报生产资质予以支持,力争我市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纳入国家和省的“十三五”规划盘子。加快完善12个省级产业园区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设施,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新开工项目140个以上,力争完成投资530亿元以上。充分发挥园区承载力强、聚合度高、成长性好的优势,大力引进一批生态新兴产业项目,确保标准厂房入驻率达95%以上,实现工业产值532亿元以上。努力激活文化力优势。把握国家实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的机遇,充分挖掘黔西观音洞遗址、威宁中水遗址、赫章可乐遗址、大方贵州宣慰府、七星关大屯土司庄园、织金古建筑群、黔西象祠、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鸡鸣三省”会议会址等文化遗产和《撮泰吉》《铃铛舞》《滚山珠》《大迁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蕴和魅力,依托“三横三纵”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骨架网络,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培育一批龙头文化企业,加强与巴蜀文化、滇东文化、阳明文化的融合交流,使“文化通道”与“经济通道”相互促进,文化与生态、旅游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影响力优势。牢牢把握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和深圳、重庆等对口帮扶城市参与支持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大力实施央企入毕、民企入毕、外企入毕招商引资专项行动计划,确保实现省外实际到位资金960亿元,引进工业项目比例达50%以上;充分利用“毕节试验区-台湾生态农业合作交流峰会”和 “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生态农业发展峰会”等平台和载体,加大“百企招商”宣传推介力度,推动农业与科技、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切实发挥商会、企业和民间贸易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民间经济贸易合作。努力增强流通力优势。加快毕节内陆港建设,着力建设海关、检验检疫、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外贸综合服务等开放平台,加快推进农产品网上购销平台、中药材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前期工作。着眼于扩大通道流量、加快通道流速,推进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争取国家商务部将我市列为“国家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城市。扎实推进临空经济区和毕节粮食产业仓储、织金东昌、威宁五里岗、金沙洪星等物流园建设,加快推进双山新区竹园物流园、黔西循环经济物流园等前期工作,大力构筑通道经济物流体系。深入实施“引贸入毕”工程,积极推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三)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广、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认真贯彻落实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精神,根据《毕节试验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以“六个到村到户”为统揽,继续推行精准扶贫“十子”机制,深入推进以村为单位的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大力开展党建扶贫、社会扶贫和对口扶贫,重点扶产业发展、扶基础设施、扶民生改善,加快扶贫开发向造血式、精准式、问需式、参与式、整体式转变。
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走均衡发展、内涵发展路子,继续实施教育“9 3”计划和“4 2”突破工程,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切实抓好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建设,启动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促进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质量提升,切实做好幼儿师范升格为师专的各项工作。以生态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按“一体两翼多节点”职业教育布局,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职教城各职业院校、县(区)职业学校及劳动力培训中心为平台,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三是强化卫生计生服务。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根本,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巩固发展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规范和优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就医报销程序,提高大病救助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市一医双山分院、二医和妇幼保健院建设,抓好各县(区)人民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以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和“三按月”绩效管理为抓手,完美世界小说 加大人口计生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双降”目标;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实施“计生家庭圆梦小康行动计划”,优先解决计划生育家庭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促进社会就业创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开展各类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活动,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力度,统筹抓好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着力提升民营经济比重,全面实施产业升级、总量提升、企业培育、市场开拓、服务优化、引贤育才“六大工程”,切实兑现“3个15万元”等各类奖励扶持政策。抓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有效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五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各县(区)新建儿童福利院全部投入使用,养老床位达2.4万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3%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用率控制在90%以内。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启动威宁、赫章两县地震带8.78万户土坯房改造工作,力争今年完成3.5万户以上。
六是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认真举办好乌蒙文化节·第三届文化艺术系列(戏剧小品和器乐)大赛活动,组织参加好全省第九届运动会。推进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抓好县(区)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馆)、体育活动中心建设,盘活公共文体场馆、文体设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公共设施服务。大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切实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支持军队、武警部队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司法行政、双拥优抚、工会、妇联、共青团、民族宗教、老龄、残疾人、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档案、统计等工作。
(四)聚焦社会治理创新,着力营造稳定、文明、和谐的发展环境。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创新社会治理,强化风险防控,注重安全生产,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生产安全可靠。
一是强化债务风险防控。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4〕43号文件精神,正确处理 “量入为出 ”与 “量出为入 ”的关系,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建立健全规范的举债融资和债务规模防控机制,将政府性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举债程序。制定“借、用、管、还”措施,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偿债准备金制度。按照国发〔2014〕62号文件要求,清理规范招商引资中的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是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严厉打击“两抢一盗”、赌博、黑恶势力等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对各类重点人员、危险物品管控,严防暴力恐怖活动。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加大禁毒预防教育宣传工作力度,形成全社会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加强互联网管理,打击网络犯罪。强化应急管理,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针对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水库移民、矿群纠纷、民间借贷、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做好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的排查化解工作。全面推进“平安毕节”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是更加注重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不断提升安全生产质量和水平。重点抓好煤矿、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危爆物品、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打击非法采煤采矿等工作,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是加大文明创建力度。以“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为引领,以“三创一建”工作为统揽,切实抓好 “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五好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引导和鼓励形成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合理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聚焦深化改革和依法行政,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坚决按照中央、省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增强改革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是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坚持战略、系统、辩证、法治、底线“五种思维”,围绕8大类、10个重点领域、38个专题改革试验,切实处理好全局和局部、长远和近期、“显绩”和“潜绩”、先难后易和先易后难“四个关系”, 谋定而后动、蹄疾而步稳,努力在全省改革发展中闯新路、作示范。突出试验区“三大主题”实践改革。总结推广威宁扶贫开发工作试点经验,全面推行精准扶贫“十子”机制,以海雀村为试点探索创新连片集中扶贫攻坚新机制;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森林资源收储制度,搭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平台;进一步深化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机制,以实现“双降”为核心,健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管理机制;加强与统一战线的对接联系,启动党外干部实践培训中心建设,协调各方力量推进试验区改革发展。突出实体经济发展改革。不断深化工商登记“先照后证”改革,推进“三证合一”改革;探索创新城乡统一用地市场、土地经营权流转、支农资金管理、投融资、招商引资和PPP模式等体制机制;总结推广小微企业创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等创业就业新机制;加大对外开放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积极争取国家在我市设立“综合保税区”。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推进行政审批权限相对集中改革,组建市行政审批局,逐步实行一份清单管边界、一颗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总结推广织金县诉讼与信访相分离的经验做法,健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提炼总结百里杜鹃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经验,探索创新园区管理、城乡统筹、文化与旅游融合等体制机制。突出社会事业发展改革。继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六零六好”经验,推进以村(社区)为框架、村民组(楼群、院落)为单位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广“四位一体”农村基层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改革经验及“五关爱”救助体系、“七有”保障体系等成功做法;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村老年公寓“老少共融”工作机制创新。
二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围绕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目标,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要求,合理划分、依法规范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职能权限,推进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落实政府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从源头上保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正确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合理配置执法力量,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领域综合执法,减少政府执法队伍种类。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坚持文明执法,正确适用行政执法措施,强化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教育、引导、服务、帮助等职能。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制度建设,防止权力滥用。深化巩固“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改革成果,总结推广金沙县检察院破解“公益诉讼原告困境”的成功经验。健全纠错问责机制,完善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坚决杜绝执法犯法等现象。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健全完善政务公开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大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涉农资金电子监管、建设工程项目信用信息公开等系统平台,让行政权力“阳光运行”。依据权力清单,主动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权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及时、权威、全面、准确发布政务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执行力和落实力。严格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做好转作风、促政风、带民风等各项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行政问责,确保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科学统筹编制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办好“十件重点民生实事”。(1)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公里,铁路通车里程突破400公里,毕节飞雄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55万人次。(2)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0万人以上,实现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3)完成造林绿化141万亩,实施石漠化治理142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平方公里。(4)完成扶贫生态移民搬迁3000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万户,新建保障性住房32189套(户)。(5)实现职教城及一中新校区全面搬迁入住,各职校及一中原校区改办中小学并实现招生,切实解决毕节中心城区“大班额”问题。(6)建成35个乡镇“四位一体”农村医疗保健服务体系。(7)建成50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5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8)建设150个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9)建设农村敬老院9个,对80万城乡低保对象全部实行临时价格补贴。(10)新建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及垃圾收运系统项目10个、农贸市场3.2万平方米、停车场3.3万平方米、公厕32座以上。我们要努力把上述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切实兑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推动新跨越。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增强活力、依法行政,全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同步小康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毕节市 政府工作报告 毕节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