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26日在阳山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县长罗胜壮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阳山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26日在阳山县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长 罗胜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及“十一五”发展成就回顾
2010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以建设粤北“绿色经济强县、旅游休闲胜地、山水宜居城市”为目标,以“工业年、加速年、和谐年”为主线,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加速、社会和谐稳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4.5亿元,增长2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亿元,分别增长9.5%、33.2%、1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7亿元,增长21.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亿元,增长20.3%。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亿元,增长40.26%。在岗职工年均工资2.9万元,增长11.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665元,增长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 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6亿元,比上年末分别增长21.8%、20.7%和27.7%;实现出口贸易创汇529万美元,增长22.7%。2010年,我县主要抓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推动工业突破,工业经济大幅增长
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工业增加值13.9亿元,增长3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40.5%。
特色工业发展有新突破。依托资源发展特色工业。成为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矿产资源型企业发展到123家;碳酸钙粉体产量突破一百万吨大关,增长75%;金属精矿产量45万吨,增长9.8%;小水电上网电量达9.3亿度;联合铸锻、金淘精密制品等精密制造业有新突破,荣璟鞋业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连江梯级电站改造工程完成二次招标,风力发电、秸秆发电已开展前期工作,“上大压小”扩建1×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扎实推进。
工业集聚区建设有新成效。七拱工业集聚区各项基础设施初步完善,新联兴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粤晟陶瓷有限公司相继落户,目前已有7家企业进入集聚区经营,工业产值达5亿元。黎埠碳酸钙粉体产业区、小江工业产业带、杜步工业走廊等产业集聚区稳步推进。
招商引资有新进展。全年新引进项目79个,合同投资70.2亿元,增长127%;实际投资15.7亿元,增长59.5%。合同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31万美元,增长8%。成功举办了2010年重点项目庆典活动。
民营企业有新发展。出台《阳山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实施方案(试行)》,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争取到上级扶持资金496万元。新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1274户、私营企业123 户、内资企业16户,新增注册资金2亿元,户数和注册资金大幅增长。
二、重视发展农业,农村工作不断进步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27.9亿元,增长9.9%。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入1862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7个,整治农田1.5万亩,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11.7万亩。我县被省授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示范县”称号。城市防洪达标工程基本完成;曹田坑等5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沙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总投资81%。完成了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和“三旧”改造3000亩。
农业产业化建设成效显著。出台了《关于阳山县扶持奖励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办法》。新增1个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7家。形成了“南果北菜”两大产业带、10大特色种养基地,建成了6个万亩出口蔬菜基地。阳山鸡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成为省级示范区,生猪饲养量达75万头,家禽饲养量达1000万只。农业品牌建设稳步推进, 5个有机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获得认证,粤峰牌沙糖桔获“中华名果”称号。建立农超对接关系,帮助果农销售柑桔超500万吨。新种油茶1.2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3000亩。
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狠抓森林防火工作。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全年造林1.5万亩,完成县级以上公路527公里补植任务,投入1500万元对县城主要道路实行立体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74.6%。
新农村示范建设成绩显著。完成了10个省级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投入1530万元加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建成农家书屋159个,实现了村村通宽带。建设了黎埠镇界滩村太阳能利用示范村,新增沼气用户1263户。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新农村示范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年发放农资综合、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各种补贴3760万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面积63万亩,实现节本增效2520万元。对省确定的贫困村给予每村2万元办公经费补助。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产业不断壮大
积极扩大内需,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实现增加值26亿元,增长18.4%。
旅游品牌建设上新台阶。大力打造生态和人文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提高景点建设规模和档次,引入专业公司策划引导旅游业的发展。阳山宾馆综合楼扩建工程、第一峰太平洞瑶族休闲度假屋等多个项目建成,阳山国家地质公园、北山古寺三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整合优质旅游资源,石螺温泉整合开发项目筹建工作加紧推进。广东第一峰创国家4A旅游风景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成为我县历史上首个4A景区。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253.4万人次,营业收入2.1亿元,旅游收入9.6亿元,分别增长25.1%、36.9%、25.1%。
商贸流通业发展加快。完善商贸流通平台建设。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松荣农贸综合市场,规范了农产品市场流通秩序。引导大型超市、小区农产品市场合理分布。积极开展“扩大消费、创新生活”促消费系列活动。城乡消费畅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大幅增长。
四、建设宜居城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建设山水宜居城市。实施县城规划区城北片、城南片及城东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乡镇的总体规划编制。筹措资金5.9亿元,全力推进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拉通阳山大道,完成城北主要道路黑底化和思贤路等10条街道市政工程建设,县城主要建筑及沿江路景观亭安装了灯饰。贤令大道、城南主要道路黑底化、新城南市场、消防大队和看守所迁建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建成运营,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设扎实推进。全县1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投入约5.2亿元,新开工面积35.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4.4万平方米,销售额2.6亿元。总投资约5000万元、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第一回迁安置小区已建成入住,第二、第三回迁安置小区正在加紧建设。
提升城乡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切实加强对“脏、乱、差”等的整治;投入1亿多元推进“三边”环境整治,美化山边、水边、路边环境。强化建筑行业管理,依法依规查处县城规划区内违法违章建筑356宗。
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全年投入5.4亿元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韩愈大桥、新青莲桥、省道260线和347线大中修工程、县道833线高山至石螺改建工程、省道114线三山仔至文塔大桥公路连接线等重点工程建成通车;连江渠化枢纽加固及航道整治主体工程已完成;阳山大桥改建工程正在加紧推进;超额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改造建设任务。乡镇客运站场建设项目正抓紧进行前期工作。
电力能源建设不断加快。投资4亿元,新建和扩建小水电站35个。投资3.3亿元加快电网建设,完成了110千伏黎埠贵龙输变电工程等6个工程建设和改造任务;新增35千伏以上主网线路152公里,建设改造10千伏以下配网线路220公里。供电可靠性和环网供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大力改善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注重改善民生,大力加快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投入3467万元,建设高中阶段学校校舍,提前一年实现“普高”目标。投入3237万元加强义务教育校舍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新增水口、黄坌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成功创办我县第一所民办完全中学——清远市博林实验中学;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完全小学减少到172所,教学点减少到8个。黄坌镇创建成为市教育强镇。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9%、97.2%。高考本科以上总上线率为79.7%,比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投入1773万元推进医疗卫生资源整合。黄坌、杜步卫生院升级改造完成,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黎埠卫生院门诊楼正抓紧建设。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积极开展重点疾病防治;做好妇幼保健服务,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6.9%。做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达99 %,落实了门诊补偿和住院即时补偿制度。
社会保障能力增强。加强劳动就业服务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全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县发放低保金2112.8万元,发放五保供养金523万元,救助城乡贫困医疗对象656人次。健全救灾应急机制,共发放各种救济款物价值201.1万元,帮助159户全倒户建好新房。投入1499万元建设108套廉租房和35套公租房。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残疾人就业达3020人。扎实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等工作。
“双到”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双到”扶贫工作先行先试,探索出“帮大户带贫困户”、“集约式扶贫培训基地”等成功模式,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县在全省考评中荣获优秀等次。全县9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万元以上,7600户贫困户2.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人口占贫困人口67%。高寒山区移民工作扎实有效,黄坌、岭背、秤架等乡镇移民点建设快速推进,县城“四洲苑”高寒山区移民示范点建设基本完成。
人口计生工作不断进步。人口计生例会制度建设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得到省的高度评价。全县167个行政村(居)均配备了文化素质较高的计生专干。率先在全市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全县计生率95.12%,性别比109,创建“无政策外多孩出生镇”8个、“无政策外出生村”98个,共落实“四术”6138例,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1308万元,查处“两非”案件4宗。
环境保护全面加强。坚持“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对排污企业、饮用水源、尾矿库环境安全、畜禽养殖业开展环保排查整治,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目标任务,全县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日常监管,加强隐患治理,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投入420万元解决部分国有转制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创建了7个“六好”平安和谐社区;投入550万元建设县、乡镇、村(居、社区)三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站);深入开展“创平安、迎亚运”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财税工作不断进步。实现财政总收入14.5亿元。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严格落实征管措施,堵塞征管漏洞。构建绩效优先、约束有力、规范透明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收支两条线管理。
其他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一是文化体育事业不断进步,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四驱越野车节,县文广新局被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二是“四个创建”(广东省卫生县城、全国科普示范县、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有效,切实做好产品质量和农资、烟草等打假工作。四是国防双拥工作成绩显著。争创第九届省双拥模范县工作扎实推进,投入2000多万元的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县民兵轻舟分队被省评为先进民兵轻舟队伍。五是县政府任期届满粮食安全工作顺利通过了省、市的考核。六是深化殡葬管理改革。累计建成公益性墓地18个,火化率100%。七是档案馆目标管理晋升为省一级。八是县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中心基本建成,应对灾害性天气能力进一步提高。九是发展改革、统计、审计、物价、工商、民族宗教、对台、邮电、广播电视、打私、外事、侨务、供销、人防、县志、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保险等各项事业也取得显著成绩。
六、加强自身建设,政府执行力不断提高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建设高效廉洁政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公务员全员培训。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40件,答复率100%,满意率97.5%,办理县政协委员“提案”88件。成立“阳山县政府领导重点企业服务团”,将县政府工作要点、重点项目建设、主要经济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乡镇、各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强化督查,确保有关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积极稳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力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进一步理顺了政府职能,加快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了“一网式”全流程行政审批系统建设。提高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能力,组建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及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各位代表,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五年来,我们经历了洪灾、旱灾、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经受住金融危机的重大冲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建设全面进步。全县GDP从28.5亿元增加到64.5亿元,年均增长18.6%;人均GDP年均增长17.8%(当年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1%。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7%。工业化建设快速推进,全县共引进项目409个,合同投资167.9亿元,实际投入资金79.7亿元,已投产项目309个;实际利用外资累计3596.4万美元,年均增长130.3%;外贸出口总额1097.2万美元,年均增长47.4%。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11亿元增加到4.5亿元,年均增长3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2.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1.7%;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7%。获得“中国反季节蔬菜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中国淮山之乡”、“中国阳山鸡之乡”、“中国绿色名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国四驱之城·越野之都”等殊荣。“十一五”时期是阳山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态环境和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各项事业进步最大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中更新观念、在科学发展中锻炼提高的五年。
各位代表,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我县历届党委政府励精图治、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监督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和衷共济、干事创业、务实争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省市驻阳单位、驻阳部队官兵和参与、支持、关心阳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与兄弟县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少,产业化程度较低,发展后劲有待增强。二是个别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存在服务意识淡薄、执行不力、效率不高、思想不够解放等问题。三是发展意识不强、自我发展动力不足。对此,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阳山将步入“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的快车道。未来五年,是我县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县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全县干部群众务必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团结奋进,抢抓机遇,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更加文明和谐、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突出“抢抓发展机遇、建设幸福阳山”这个核心,继续深入实施“四个化”战略,在更高层次上建设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新阳山,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建设粤北“绿色经济强县、旅游休闲胜地、山水宜居城市”为总体目标,通过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使我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进一步改善、社会更加和谐、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显著增加。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水平和效益明显提高,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分别达到131亿元和3万元左右,年递增15%、14%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0亿元,年递增1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递增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递增15%以上。
——城镇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核两极”城镇格局基本形成。新区开发、老城提升全面突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综合生产力显著增强,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总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36:4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综合指标达90分以上,城镇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和能耗下降达到国家规定的功能区标准,全县地表水质达标率为100%。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需求进一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递增1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4%和4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30平方米和25平方米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平方米以上。
——社会和谐明显提高。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经济、社会、文化、行政等体制更加健全。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形成文明法治、稳定和谐、宽容诚信的社会环境。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8%以上,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4‰以下。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良好。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抓好五个方面的建设:
——突出主体功能区建设,努力追求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秀美的新阳山”。牢固确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形成南部“生态工业集聚区”、中部“山水城市建设区”、北部“绿色产业发展区”等三大主体功能区。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南岭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与森林生态建设。
——突出转型升级,加速打造现代产业,建设“更加富裕的新阳山”。着力构建绿色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的“双重跨越”。
——突出城镇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建设“更加宜居的新阳山”。提高城镇化水平,发挥县城和中心镇的龙头带动作用,引领城乡发展,把阳山建成“山水宜居城市”。
——突出创新驱动,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建设“更具活力的新阳山”。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等领域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突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建设“更加幸福的新阳山”。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建成幸福安康和谐宜人的新阳山。
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阳山加速崛起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思想解放力度,牢牢把握机遇,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201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市委五届十二次和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建设“绿色经济强县、旅游休闲胜地、山水宜居城市”为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抓发展机遇,建设幸福阳山”,落实“工业年、民生年、提升年”的工作部署,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强势开局。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6%,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长20.7%;农业增加值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9%;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达到上级指标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必须着力做好七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在建设主体功能区上开创新局面
按照省级生态发展试点县的定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推动工业发展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打造西南部生态工业发展引擎。加快建设粤北能源基地,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利用、小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加快发展粉体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五金制品、装备制造、健康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的产业转移。
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投资和消费拉动转变,加快中部山水宜居之城建设。按照“山环水抱,绿色家园”、“一环、两岸、三桥、四纵、五横”的城镇总体规划要求,加快相关项目建设,促进人口聚集,发挥县城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提高消费水平和档次,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山水宜居之城。
推动发展思路由以经济发展为主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转变,提升东北部生态发展水平。严格保护环境,继续实行封山育林,造林绿化,做好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碳汇林工程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大力推进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搞好风景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推行生态区移民搬迁,减少人类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将优良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生产力,引导社会资金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及相关产业,为人们提供多种类别、多个层次的绿色产品和服务。
二、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努力在工业经济发展上开创新局面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设立企业发展基金,进一步宣传推广我县的投资优势,充分利用本县及周边配套资源,借助专业机构编制包装有吸引力、操作性强的招商引资项目。突出优势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加强与台商协会、外地商会、产业协会、企业家和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做大粉体产业,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0亿元。
强力推进工业集聚区建设。加快七拱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集聚区主干道,完善供水、供电管网,为企业提供服务。国土部门要加快土地调规,园区办要加快项目引入。力促新联兴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粤晟陶瓷有限公司、南方风机、温氏饲料等项目建成投产,秸秆发电项目、新润兴陶瓷公司二期等项目落户集聚区。引进上下游企业落户黎埠、小江、大崀碳酸钙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全年要完成碳酸钙粉体产量150万吨。
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帮助企业创优品牌、提升档次、做强做大。加强“政、银、保、证、企”合作,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帮助解决企业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努力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上开创新局面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扶持力度,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抓好专业村和种养大户的发展。突出抓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优质水果、淮山、生猪、阳山鸡等五大特色产业。创建农业品牌,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等认证工作,提升农产品档次。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开拓珠三角、港澳台市场。力争全年家禽饲养量超1200万只、生猪饲养量超100万头,打造畜牧养殖大县。
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想方设法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做好农田小水利建设和渠道清淤。完善6个省人大议案项目和2个省级农田整治项目的建设,做好县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扫尾工程。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能力,重点开展秤架河、七拱河流域综合治理。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五小工程”工作。发展农村户用沼气600户。完成“三旧”改造3000亩。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各乡镇要建设好2—3个示范村;科学规划,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建房点;加大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绿化村庄,整治村容村貌,逐步提升群众的生活质素。
大力推进“双到”扶贫工作。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进一步加大投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管理和考核,推进贫困村支柱产业建设,确保村、户稳定脱贫。大力实施“高寒山区移民”工程,在县城规划200亩土地建设高寒山区移民新村。
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建设。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扎实推进“一河两岸”防护林、绿色通道的建设;抓好乡镇和村庄的绿化工作,提高城区绿化率,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四、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在第三产业发展上开创新局面
推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加强旅游硬件建设,力促石螺森林温泉资源整合项目、神笔山休闲度假大酒店早日动工建设,全面完成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加强学发公祠、七拱国际赛车场等优质项目的招商力度,引导各旅游景区景点进一步完善设施,提高档次。以广东第一峰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为契机,加快神笔山、贤令山创建国家4A景区步伐,整合以县城及周边的贤令山、神笔山、北山古寺、鸟鸣涧、渔水旅游风景区、小北江画廊等景区景点为核心的旅游线路,完善自驾车游服务,吸引更多旅游团、自驾车游客到阳山游览观光,使阳山成为旅游目的地。力争全年旅游人次增长30%,旅游总收入超11亿元。
进一步做旺流通服务业。加大投入,争取更多资金支持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全力推进新城南市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扩建集贸市场,逐步形成分布合理、货畅其流、市畅其场、便民利商的县域商贸市场体系。用足用活用好扩大内需的政策,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推进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拉动农村消费增长。建设阳山禾泰硕汽车城、华翔汽车城和时代建材广场,推动我县流通商贸业升级。扎实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积极实施质量兴县、名牌带动战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大力推进打假、打传、打私工作。
五、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努力在建设山水宜居城市上开创新局面
大力建设宜居城乡。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完成黎埠、七拱等两个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城乡建设步伐,着力推进碧桂园、三泰、三恒、合兴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发展乡镇房地产业,引导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加快推进江滨路、贤令大道、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设;加快县人防应急指挥中心、县社会福利院、县城供水二期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力度,计划完成黄屋新村、江滨路、阳山大道等13.5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房屋拆迁工作;强力推进全县镇容镇貌整治,加强街道、市政设施建设,亮化、美化、绿化、净化城镇,全面提高城镇人居环境质素;强化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加大对重点工程的监督管理力度,强力整治违法违章建筑。
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道323线韶关乳源上围至阳山岭背段公路改造、省道260线清连高速杜步出口至七拱镇白虎峺改建工程,抓紧完成其他续建工程建设,推进乡镇客运站场建设。协助做好连佛高速、柳韶铁路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投资2.3亿元加快电网建设,推进110千伏小江、岭背变电站的建设和110千伏七拱变电站技改、50个10千伏以下配网项目的建设改造,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改造。
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加大生态环境监察、污染源监察和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确保环境安全。切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做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确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
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在建设和谐阳山上开创新局面
建立“民生实事”工作制度。按照“年初要公示,年中抓落实,年底接受群众评议监督”的要求,认真落实好县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一是提前一年完成“双到”扶贫工作任务;二是实施县城移民新村建设工程;三是建设120套以上廉租保障住房;四是完成900户以上农村危房改造;五是强力推进全县镇容镇貌整治工程;六是扩建阳山大桥;七是完成60公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路面硬化改造工程;八是建设文化体育中心公园首期工程;九是创建1-2个省级教育强镇,增创2-3个市级教育强镇;十是建设县科技图书馆。各乡镇也要参照谋划落实2-3件“民生实事”。
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水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高中阶段学校基础建设,增加优质学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抓好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促使办学资源更均衡、更优化。继续招录紧缺学科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设施设备。全面启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程,提升我县办学品位,提高办学水平。
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抓好医疗卫生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力度。
提升社会保障工作水平。继续加大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力度,积极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力争参保覆盖率达60%以上。探索保障失地农民正常生活的综合机制。对低保对象实施分类施保,提高五保供养水平。进一步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上新台阶。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重点抓好“三加强”、“三深化”、“三推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防范、控制事故工作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全力维持社会稳定。坚持打防结合的原则,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继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把各种群体性事件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各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站)的作用,做好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确保全县社会稳定。
推动人口计生工作上新水平。努力争取人口计生工作进入省一类地区水平。突出抓好“两无”创建活动和县、镇、村例会规范建设。扎实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化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素质。加强依法行政,构建和谐计生。
推动财税工作向民生投入倾斜。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公共财政管理水平。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推动“三农”和区域协调发展。积极落实减免税费等惠民生、促经济政策措施。
全面发展其他事业。一是力争完成广东省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确保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省林业生态县。二是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申报建设阳山关历史文化博览园,推进文明镇村、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等创建活动。三是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七、坚持执政为民,努力在打造法治服务型政府上开创新局面
坚持执政为民,多为人民群众干实事、干好事,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县镇村三级换届为契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拔和推荐积极为人民群众服务,落实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定、能力出色、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进入各级领导序列,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不断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
增强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意识。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各部门尤其是窗口单位,要建立健全各种便民利民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增强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用发展破解难题、缩小差距,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服务于、服从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强化法治廉政建设。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依法治县、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防体系,强化效能监察,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肃查处各类腐败案件。
各位代表!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奋力拼博,为建设幸福阳山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阳山县 政府工作报告 阳山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