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2010年,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和严峻的挑战考验,在市委的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葛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和严峻的挑战考验,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任务。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57亿元,同比增长13.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6.3%;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9亿元,同比增长1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同比增长25.3%;全社会用电量16.6亿度,同比增长18.6%,其中工业用电量13.3亿度,同比增长23.3%,居许昌市第一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2.6亿元,比年初增加21.9亿元;贷款余额86.2亿元,比年初增加15.1亿元,贷款余额及新增贷款均居许昌市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亿元,同比增长20.2%;农民人均纯收入7385元,同比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45元,同比增长10%;城镇化率达到43.3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3‰。
(一)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市产业集聚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6.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十强,被省政府表彰为知识产权优势产业集聚区,荣获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产业集聚区。大周产业集聚区新上项目15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个;采用“BT”模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区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亿元,工商税收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4亿元,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园区。8个专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上项目25个,建筑卫生陶瓷、胶印版材、人造板材3个专业园区通过许昌市评审,在省发改委备案。全市“2+8”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成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专利申请量达到1009件,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森源公司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天地公司、众品公司设立博士后研发基地;6项成果获许昌市科技进步奖,新天地公司、森源公司分别被确定为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和全国第四批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黄河公司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新组建县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9家、许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1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9个产品荣获省名牌产品,森源公司荣获许昌市市长质量奖。
产业提升迈出新步伐。通过实施产业提升工程,8个产业特色优势更加明显,竞争力显著增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0%。4家企业进入河南省民营百强企业,3家企业进入河南省原材料利用50强企业,卫生陶瓷、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个行业纳入河南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黄河集团金刚石品级进一步提升,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位;电瓷电气行业GN系列隔离开关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真空断路器产量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汽车产业实现由单一的三轮汽车向电动汽车、专用汽车、轻型重型卡车等多种车型的转变;定达公司的产品打入奔驰、陕汽、二汽等知名企业,日月神公司生产的车桥总成占北汽福田单型号轻卡需求量的70%以上;不锈钢加工能力达到60万吨,居国内同行业第三位,铝加工能力突破60万吨,达到PS版基和箔材的生产水平;食品加工、建筑卫生陶瓷、建筑机械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成功举办2010年全国秋季建筑机械交易会,我市被命名为“全国小型建筑机械产业基地”。
项目建设和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年初确定的40个重点建设项目已竣工19个,累计完成投资41.6亿元,圆满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签约合资合作项目136个,总投资237.9亿元,居许昌市第一位。省外资金实际到位78.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067万美元。共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6.6亿元,一批新的中央投资项目落地长葛。对外贸易总值首次突破1亿美元,与新疆乌苏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在广东佛山建立了办事处。我市被省政府表彰为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
(二)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牢固,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1.8亿元,同比增长15.1%。高标准规划建设万亩示范方12个,总面积达14万亩。农田水利建设第15次荣获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粮食总产达到52.6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共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5236.7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798万元、良种补贴1157.6万元;发放家电下乡补助1622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助2025万元。
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新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家,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2家。8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7亿元,出口创汇1298万美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壮大。畜牧业健康发展,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新建“万村千乡”农家店36家,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7万人,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2040座。完成了大周镇、后河镇农村污染连片治理,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2个、环境优美生态城镇1个、林业生态示范村53个。全市所有乡镇、行政村全部实现电气化。第一批移民安置任务顺利完成,第二批两个移民安置点已开工建设。
(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更趋优化
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钟繇文化广场主体工程完工,澳门大酒店投入运营,香港国际大酒店、葛天生态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官亭乡秋庄村被确定为河南省“百村万户”旅游富民示范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众品冷链物流港项目列入国家食品物流发展规划,长葛物流园区、众品冷链物流港列入许昌市重点建设的六大物流园区,大周有色金属物流中心列入许昌市十个特色产业物流中心。
房地产市场加快发展。成功举办春秋两季房展会,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达到40余家,房产销售面积、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4%和56%。
现代金融业健康发展。注册成立了4家投融资公司和3家担保公司,浦发、中信、交通等多家银行已在长葛开展业务,金融服务更加有力,我市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城市”。
(四)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规划体系更加完善。编制完成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12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城市住房建设规划、城镇污水处理规划、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为城镇化建设绘就了蓝图。
城建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75亿元,开工建设市政道路项目29项,投资1亿多元的清溢河景观建设工程主体完工,成为城市最靓丽的风景线;“两路一桥”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城区与大周镇、市产业集聚区与大周产业集聚区实现成功对接;解放路立交桥拓宽改造主体完工,市区交通压力将进一步缓解;完成了一号路老城至董村段拓宽改造,东西大动脉更加畅通。立项改造城中村13个,开工9个,累计完成投资7.1亿元。
新城区建设快速推进。年初确定的98个项目已完工21个,在建60个,完成投资33.1亿元。武装部办公大楼、财税大厦建成并投入使用,国防教育中心办公大楼、创业住宅小区一期17栋楼主体已完工;10栋商务办公楼、11条道路、科技文化广场以及英刘社区、香格里拉住宅小区、丽园名城等社区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开挖小洪河河道6.4公里,水清、树绿、景美的生态新城正在逐步形成。
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深入推进,交通秩序明显改观,私搭乱建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应急联动服务系统正在加紧建设。城市经营取得较大突破,土地挂牌出让收入达到6亿元。
(五)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项民生工程及十件实事得到全面落实,累计投入资金9.9亿元。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启动了万名农民读中职学技术工程,与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签订了人力培训合作协议,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88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05人,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226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25508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增参保7586人。新农保参保率达94.18%,累计为60周岁以上参保人发放养老金5856万元。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800万元、五保供养资金500万元,五保集中供养率超过70%,敬老院建设整体达到全省先进水平。我市被评为全国城市民生建设先进市。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设立了每年100万元的教育质量市长奖,建成了职教集团一期工程,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全部偿还完毕。省、市下达的71家村级卫生室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市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主体工程完工,我市被授予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先进单位、村室建设先进单位。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6个、村级文化共享工程72个,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36个。市档案馆顺利晋升为国家三级综合档案馆。《长葛市志》(1986—2000)和长篇小说《乐神葛天》正式出版发行,电影《钟繇》拍摄完毕并进入后期制作,长葛文化品牌更加响亮。启动了乡镇文体中心建设工程,成功举办长葛市第二届运动会,在省运会上我市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3570户,放映公益电影3588场。民族团结进步帮扶及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殡葬改革稳步推进,249个乡村公益性公墓建成并投入使用。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两个乡级服务所被评为全国示范站所,连续五年蝉联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荣誉。第六次人口普查入户调查工作圆满完成。同时,审计、物价、人防、通信、兵役、残疾人、气象、邮政、保险、烟草等工作稳步推进,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六)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发展环境更加优良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3件、政协委员提案99件。“五五”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顺利通过上级验收,后河村等5个村被命名为河南省“民主法治村”。
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行政审批项目精简率达24%,审批时限压缩10%以上。年度和“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圆满完成,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群众来信来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市。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政府网站荣获年度中国政府网站特色奖。深入开展“两转两提”、效能监察等活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效率和执行力明显提升。
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一五”精彩收官,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去的五年,是长葛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五年来,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连续五年保持较快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05年的2.5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十五”末净增60亿元,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前移5个位次。
五年来,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工业增加值是2005年的2.4倍。两个产业集聚区形成规模、8个特色专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高。规模以上企业由218家增至331家,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科技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二位。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河南省产粮大县、畜牧强县。旅游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均实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五年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老城区功能逐步完善,新城区建设全面展开,城镇化率比2005年提高7.6个百分点。城际快速通道、魏武大道、葛天大道、“两路一桥”、清溢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城南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功能和品位明显提升。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县乡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97公里,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超过70%。我市荣获河南省卫生城市、林业生态市。
五年来,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政府机构改革和46家企事业单位改制圆满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众品公司、森源公司成功上市,新天地公司入选省上市企业后备队。五年累计引进省外资金195.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亿美元。
五年来,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城乡中小学生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市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连年保持国优荣誉。建成了市、乡、村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葛天氏传说”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继完成了7家乡镇卫生院病房楼和23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全市医院床位数达到1506张,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荣获河南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五年来,民生民本得到切实改善。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逐年提高,达到6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2.2倍和1.8倍。万村千乡农家店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为全国首批试点。社会保险累计参保24.7万人,城乡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敬老院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五年来,面对严峻形势和多种挑战,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民生第一任务,牢牢把握稳定第一责任,牢牢把握和谐第一追求,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真抓实干,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天的长葛站在了历史发展的新起点,步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群策群力、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驻长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在座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长葛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稳而不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步伐不快;工业多而不强,提升层次、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任重道远;服务业发展滞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仅占生产总值的16.3%,低于许昌市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基础设施标准低、档次低,功能不够完善。重大支撑性项目不多,特别是能够促进转型升级、拉长产业链条、纳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的重大项目较少。资金、土地供给不足等要素制约依然存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期、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葛仍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以及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长葛发挥产业优势,积极承接转移,全面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将在资金、政策和重大建设布局上重点支持中部地区的发展,有利于长葛发挥比较优势,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国家批准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长葛作为连接许昌、郑州的重要节点城市,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十一五”积累,我市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跨越发展的势头日趋强劲;特别是当前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奋进,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形成了强大的内在动力,为加速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和区域竞争的压力日益凸显,面临加快发展和全面转型的双重压力,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创新能力、统筹城乡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握发展规律,适应环境变化,利用有利条件,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更好更快发展。
“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技进步,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长葛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富裕文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十二五”全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可概括为:“扭住发展不放松、改善民生不惜力”,这是引领未来五年长葛发展的总纲。“扭住发展不放松”,就是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以“三化”协调为路径,以新型城镇化为重点,以经济转型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发展、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不惜力”,就是围绕“以人为本,惠及民众,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的发展目的,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惜精力、不惜财力,使政策更多地倾向民生,使发展更多地立足民生,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十二五”时期长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上级确定的目标任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到“十二五”末翻一番,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群众幸福感明显提高。
《长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及说明已发给各位代表,请一并审议。
三、2011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许昌市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扭住发展不放松、改善民生不惜力”的总体要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扩大需求,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进出口总额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化率达到4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力争实现“十个百亿突破”:即生产总值达到280亿元,力争突破300亿元;工业产值达到90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招商引资突破150亿元;项目投资突破300亿元;三产物流销售额突破200亿元;黄河、青山金汇、众品三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两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
围绕实现今年的发展目标,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扩大发展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增强投资带动能力。大力实施“613”投资促进计划,即围绕工业、农业、社会事业、交通、服务业、城镇基础设施等6个领域,安排100个以上项目,带动各类投资300亿元以上,保持投资快速增长。其中,计划安排55个重点项目,共涵盖109个单体项目,总投资206.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84.5亿元。工业方面,大力实施奔马公司年产30万辆汽车生产、众品公司年产10万吨肉制品及配套产业建设等28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02.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42.4亿元。农业方面,加快推进众品公司5000头种猪示范场等5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6.6亿元。社会事业方面,扎实推进职教集团实训大楼、一高新校区等9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4.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2.7亿元。交通方面,重点抓好黄金大道北延、汽车新站2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9570万元。服务业方面,加快实施香港国际大酒店等4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8.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3.9亿元。城镇基础设施方面,突出抓好新区热力供应等7个重点项目(含58个打捆项目),项目总投资66.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27.9亿元。要认真落实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市直部门分包重点项目和环境监察、进度督查等推进机制,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增强消费拉动能力。认真落实国家、省刺激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实施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6万台(件)以上。提升家政、养老、商业3大社区服务,加快咨询、餐饮、物流配送等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切实抓好农贸市场、中华名吃一条街、保盛家居购物广场、银泰购物广场、八七家具市场改造、国际知名商业和餐饮企业引进等工作,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巩固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新建农家店20家。组织举办春秋两季房展会,促进房地产市场稳步健康发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价格监管和市场监测,保障市场充足供应,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继续扩大外贸出口。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对有外贸出口苗头的企业,上门协助办理备案登记、海关、外汇管理等各项手续,积极培育、扶持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力争新增外贸出口企业15家以上,出口总额达到8500万美元。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和市场变化,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科学应对、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控调节,全力保障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供应。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全力抓好100家重点企业的服务工作。依法加强企业监管,引导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困难企业扭亏解困。深化政银企合作,全年新增贷款30亿元以上。严格控制评比检查,深入推进“一费制”管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坚定不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市产业集聚区着力实施“412”计划和“六大工程”。“412”计划即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新增就业人员2万人。“六大工程”,即项目建设工程,新上项目30个,总投资达到100亿元,25个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入15亿元,进一步完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建设工程,集中连片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区,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融资服务工程,支持5家投融资和担保公司发挥作用,年内为企业提供担保10亿元,融资15亿元;区域品牌塑造工程,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字化产业集聚区”、“功能集合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产业集聚区”;企业总部基地建设工程,沿葛天大道东段两侧,启动总投资16亿元的25家企业总部基地建设。大周产业集聚区在确保污水处理厂3月底前开工建设、110KV变电站8月份建成、固废处理厂年内开工建设的同时,努力实现“四个突破”、抓好“七个项目”。“四个突破”,即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50亿元,工商税收突破4亿元,招商引资突破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亿元。“七个项目”,即总投资16亿元的葛天再生资源产业基地、金汇不锈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项目。以标准化厂房建设为突破口,认真抓好专业园区规划建设,力争8个专业园区全部完成规划编制上报工作,新入驻规模以上企业40家以上,进一步提高全市产业集聚水平,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打造中原经济区区域工业品牌,着力推进中原不锈钢产业基地、卫生陶瓷产业基地、食品及物流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食品工业等五大战略支撑产业,改造提升建筑卫生陶瓷业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深化产业提升工程,力争人造板行业成功创建“中国中部纤维板生产基地”,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成功创建“河南省汽配铸造业制造基地”,电气装备行业建立两家以上省级研发中心;筹备举办全国卫生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建成长葛市卫生陶瓷质量服务中心,加快实现陶瓷行业由量变到质变的二次提升。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抓好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项以上,组建许昌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以上,组织鉴定科技成果5项以上,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位置。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新培育省级以上名优产品5个以上,著名商标6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1—2件。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强力实施旅游活市方略,按照“老城复老、后河改山、官亭美湖、城区建园”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老城古城文化开发、后河陉山旅游、官亭佛耳岗水库度假区、葛天生态园、钟繇文化广场、清溢河景观带等项目,以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办好全国建筑机械交易会等节会活动,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在新城区规划建设金融一条街,引进一批金融机构到长葛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信息咨询、中介、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全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推进众品冷链物流港、再生金属交易中心、陶瓷卫浴市场、汽车交易市场建设。
全力推动企业上市。以推动企业上市为突破口,促进优势企业规范管理、提档升级、加快发展。年内争取新天地公司成功上市,黄河旋风、众品食业实现再次融资,五家列入许昌市上市后备队的企业全面启动上市工作。筛选10家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企业进入我市上市后备队,进行重点扶持,使企业上市工作呈现梯队发展态势。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加快市污水处理厂技改、白寨污水处理厂深度治理等项目建设步伐,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严格环境准入,严禁高耗能、重污染项目进入长葛,争取大周镇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申报成功。
(三)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按照“中心带动、南北拓展、东西联动、镇村统筹”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区、农村社区”三个层次的城镇体系。
加快建设新城区。认真贯彻许昌带状城市发展要求,重点向南发展,实现与许昌新区无缝对接;有序向北拓展,推动郑许对接,充分发挥长葛连南贯北作用。全面启动市直单位东迁工作,力争两年内基本完成搬迁。扎实推进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投资4.8亿元的27条道路建设工程、投资3.8亿元的新区办公大楼、集中供热、供水、供电、医院、学校等建设项目,积极推进生态水系、科技创业园区、10个集中居住社区、10个商住小区建设。
改造提升老城区。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力争2年内完成老城区和产业集聚区内城中村改造任务。全力抓好益民街跨清溢河桥、新华路连通、解放路升级改造、八一路东延等项目,力争年内基本打通断头路;积极实施新建道路两侧绿化工程,加大城市小游园、小广场、街心花园建设力度,着力打造生态城市,更好地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稳步推进中心镇及农村社区建设。以产城融合为载体,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全力推进中心镇发展。围绕打造副中心城市,强力推进大周城镇建设,为2015年大周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奠定基础。加快后河、石固两个重点镇建设,整体推进其它乡镇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以迁村并点为手段,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今年12个乡镇各确定一个村进行试点推进。从今年起,农村道路、学校、卫生室、安全饮水、文化体育设施等各种资源都要向新型社区集中配置,真正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完善城镇交通体系。按照“干线公路全面整修,城镇道路全面改造,乡乡连、村村通全面实现,国道省道全面提升”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107国道北段拓宽改造、安信公路长葛段、黄金大道北延新郑新港路、三号路升级改造、一号路景观改造、四号路复线、铁佛寺大道等工程,全面提升城乡道路的承载保障能力。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五城”同创为抓手,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数字化、夜景灯饰化,扎实开展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合理设置城市公交线路和公交港湾,切实解决城区部分路段交通拥堵问题。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不断增加政府土地收益。严格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严厉打击违法占地、私搭乱建行为,推动城市健康发展。
(四)坚定不移抓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稳定粮食生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不折不扣地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围绕粮食核心区建设,强力推进万亩示范方高产创建,力争2011年建设示范方20万亩以上,今后每年大幅提升。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达到52万吨以上。
发展现代农业。以公司运作、土地流转为手段,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切实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古桥乡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南席镇蔬菜、中草药种植基地,石象乡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等项目为抓手,加快发展休闲观光、生态、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创建为载体,着力抓好10万头生猪零排放养殖场项目建设和古桥乡农牧结合示范区、坡胡镇农牧结合示范点创建工作,促进畜牧业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力争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以上,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持续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3万人,新修改建农村公路80公里,完成农村改厕2000所。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新建高标准水利示范区3.5万亩,重点抓好双洎河治理、佛耳岗灌区改造等项目。切实做好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和中线工程建设工作,确保官亭、石固两个移民安置点按期建成、移民按时搬迁。
改善农村环境。以文明乡镇、清洁家园创建为载体,17个示范村为重点,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抓好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逐步建立“村收集、乡运输、市处理”的运行机制,力争今年在东部再建一个垃圾处理场、四个建制镇各建成一座垃圾中转站。扎实推进生态廊道、村镇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新建完善林业生态示范村52个、农田林网7万亩,完成廊道绿化2300亩。
(五)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改革改制。以公疗医院、人民会堂、流通企业等为重点,全面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管理创新,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财政投资评审和警务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城市应急联动服务、数字化城管、数字化征税系统建设。加强岗位设置管理,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全力扩大对外开放。健全完善招商政策,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围绕提升产业、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以两个产业集聚区为平台,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全力引进一批高科技、低碳化、有利于拉长我市产业链条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合同引进市外资金150亿元。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家以上,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000万美元以上。加强对外经贸协作交流,扶持我市优势企业积极走出去,在境外承包工程或直接投资办企业1—2家。加快各领域开放步伐,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参与工农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六)坚定不移改善民生,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以落实“十项民生工程”和我市确定的“十件实事”为抓手,加强社会建设,致力改善民生,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切实抓好创业就业。认真落实创业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以“万名农民读中职学技术”、“万名员工进富士康”为载体,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和素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和大学生就业工作,保持城市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以“两馆两中心”为重点,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功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新区三级医院建设步伐,完成2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整合文化体育资源,高标准建设12个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大力推进体育器材进社区和农民体育建设工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发展有线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新增用户3000户以上。
着力加强社会保障。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把五大社会保险覆盖到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确保农民参保率达到96%以上。提升敬老院建设和管理整体水平,五保集中供养率稳定在75%以上。不断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建立慈善捐赠长效机制,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困难家庭的救助力度,重点做好1000户困难家庭的救助工作。抓好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康复设施建设,依法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城市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餐饮等市场监管,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启动安全长葛创建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继续做好信访工作,着力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深入开展平安长葛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加强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重视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认真做好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启动“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地方志、统计、档案、地震、气象、人防等各项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以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为目标,不断转变服务方式,大力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促进文明执法、严格执法。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诚恳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等决策机制,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二)坚持为民执政。坚持重在为民,把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多谋富民利民之策,多做打基础、重长远,惠民生、固民本,解民忧、合民意的实事。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以及政府应尽的责任、政府承诺的事项,都要不折不扣落实,着力打造亲民、为民、诚信的政府形象。
(三)坚持高效施政。围绕提升执行力,大力倡导“看准了就定、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务实作风,进一步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强化部门责任,加强部门协作,杜绝推诿扯皮,防止矛盾上交,保证政令畅通。进一步发挥督查作用,确保部署有动作、反映有回音、工作有落实。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建立完善奖惩考核机制,对不作为、乱作为和工作落实不力、未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部门,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扎实推进“数字长葛”建设,加快政务服务网站化、政务信息公开化、政民互动信息化、政府办公现代化进程。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切实改进会风和文风,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工作、谋发展。
(四)坚持廉洁从政。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预防和惩治腐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和政府采购管理,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执行土地出让、工程承包、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招投标程序,保证行政权力正确行使,努力打造阳光政府、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蓝图催人奋进,事业任重道远,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为实现长葛的加速崛起、为长葛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长葛市 政府工作报告 长葛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