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过去的五年,是我市负重爬坡、艰苦奋斗、走出低谷、加速发展的五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界首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负重爬坡、艰苦奋斗、走出低谷、加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市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创先争优,全面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科学发展、率先崛起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扩总量、调结构、保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这五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全都实现两位数增长,多项指标翻了两番以上。2011年,预计实现GDP85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年均递增14.3%;财政收入9.68亿元,是2006年的5.1倍,年均递增3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亿元,是2006年的5.4倍,年均递增3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递增17.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2.9亿元、贷款余额34亿元,年均分别递增17.9%、11.6%;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是2006年的2.1倍,年均递增16.1%。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产占GDP的比重由32.8%上升到50%。工业总量在阜阳市保持领先位次,综合实力由全省下游上升到中游水平。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强载体、育龙头、兴产业,工业经济快速扩张
园区建设成效明显。“一园四区”总体规划面积40.02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0.4平方公里,完成财政投入15.1亿元。2011年,“一园四区”实现产值188.5亿元、税收6.1亿元,比2006年分别增加146.1亿元、5.4亿元;靳寨、颍南等六个工业小区竞相发展,实现产值19.8亿元、税收3843万元。
企业培育成果丰硕。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3家,实现产值161亿元,其中产值超5000万元的25家,超亿元的10家。进入阜阳“百强”企业、“百家培育”企业29家。25个新产品通过省级鉴定,华信药业、云龙集团等5家企业获省级技术中心称号。232家企业完成改制,一批老企业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主导产业支撑有力。再生金属、再生塑料两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实现产值169.7亿元、税收5.4亿元,比2006年分别增加130.2亿元、4.7亿元。再生资源年保有量达170万吨以上,其中再生铅33万吨、再生铝铜17万吨、再生塑料120万吨;极板、蓄电池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7000万套、3000万只。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抓投入、夯基础、促统筹,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68451公顷、总产39.8万吨,比2006年分别增长5.2%、40.4%。小麦平均单产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阜阳市第一。新建规模种植养殖小区543个、农产品加工企业14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0家。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7万亩,农田防护林网植树60.5万株。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发放农业补贴资金3.69亿元,新建“村村通”公路325.7公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道路112万平方米,建设和除险加固桥涵831座;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73个,新建垃圾中转站8个、农村户用沼气池7751口,完成农户改厕5000座,改造农村危房1100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投入规划经费1122.1万元,编制完成各类规划870个。建成区面积达18平方公里,人口18万,城镇化率38%。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8亿元,改扩建城市道路25条38.4公里,硬化小街巷120条36公里,铺设各类管网150公里,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新装和更换路灯4800盏;完成了沙颍河近期治理,改造了城市北大门,实施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重点工程,建设了东城农贸市场、中南商城、新世纪商城、法姬娜商业街、华信购物广场等一批商贸工程,新建商品住房80万平方米、规范化住宅小区26个,东环线路桥、界洪河景观治理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与五年前相比,城区扩大了,高楼增多了,道路平坦了,街巷干净了,管网畅通了,路灯明亮了,城市形象明显改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文明创建扎实有效。深入开展了“爱家乡、建界首”、农村“五创”、“道德模范”评选等文明创建活动,被评为第二届安徽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和首届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县。成功举办了中国·界首首届钓鱼文化节,彩陶、再生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再生金属、再生塑料恳谈会等一批重大节会和赛事,界首的知名度明显提升。推行了城市管理和城区主干道路保洁市场化运作,积极尝试柔性执法,城市秩序进一步规范。依法开展“打非拆违”,拆除违法建筑6.1万平方米,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蔓延的势头。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引资金、上项目、增后劲,开放水平明显提升
招商引资成效斐然。引进招商引资项目654个,到位资金42.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82个,到位资金23.2亿元。浙江天能、深圳达实、南都电源等上市企业成功落户,华宇、新能、中能电源和冠泓塑业、东锦化纤等投资超亿元企业相继建成投产,金盈铝业、枫慧金属、蒙特普渔具等企业顺利引进,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项目建设规模空前。201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是2006年的6.2倍。五年累计争取上级项目336个,到位无偿资金7.8亿元。田营工业区被批准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全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光武再生塑料产业园被批准为安徽省首批创业基地,西城工业区被批准为安徽省特色产业基地、省生态(低碳)示范基地,光武、田营被认定为省首批产业集群专业镇。20个省“861”行动计划项目、92个阜阳市“6611”工程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4.7亿元、42.9亿元。
外贸发展突飞猛进。2011年,全市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104家,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5亿美元,是2006年的95.4倍。进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出口区域有效拓展,基本形成了以调味品、钓具、家俬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出口产业集群。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挖潜力、破瓶颈、激活力,发展环境日益改善
融资能力有了新提升。引进了徽商银行,成立了阜康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和政府主导的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和贴息制度,累计筹措建设性资金近10亿元,为企业解决担保贷款15亿元。
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2011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持续开展了再生资源行业环境专项整治,对所有涉铅企业严格落实“两项监测、三个隔离、五个统一”,无一家企业因环保问题停产;对再生塑料加工企业严格落实废水循环利用等环保措施,企业生产行为进一步规范。华鑫集团先后投入7.8亿元改进冶炼工艺,华翼集团实施了煤转气技术改造,治污效果明显提高。
土地管理实现新突破。加大了土地报批和收储力度,累计盘活土地1170亩,获批土地10325亩,收储土地12250亩,出让土地7458亩;深入开展砖瓦窑业治理,复垦整治土地6696亩,有效缓解了用地压力。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办实事、解难题、惠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14.5亿元,惠及群众60多万。发放低保资金1.58亿元、新农合资金2.65亿元、新农保资金1.5亿元、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4.26亿元。新增就业岗位41800个。新建廉租房1332套、经济适用房125套、公租房710套。人民群众反映的看病难、就业难、住房难等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累计建成农家店86个、农资店53个,兑付家电下乡补贴资金7547万元。
社会大局更加稳定。坚持依法治市,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公民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坚持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制度,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队伍建设,一批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严打整治,多次荣获全省平安县(市)称号,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逐年上升。
社会事业更加繁荣。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先后被省和教育部评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市。科技实力明显增强,连续三次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考核,先后被授予全国防震减灾综合评比先进单位、安徽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称号,专利申请跨入全省十强。市文化活动中心和15个乡镇文化站相继建成,扎实开展了网吧、文化市场专项治理,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多彩。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城乡“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市医院东城分院、妇幼保健所、计生服务站相继建成。群众性体育活动全面开展。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明显,由皖北23个县(市)第19名提升到第7名,先后被评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人防、拥军优属、物价、广播电视、统计、审计、气象、档案、地方志、残疾人等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建机制、转作风、提效能,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办理人大议案6件、建议238件,政协提案421件。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国库支付、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8个、村级代理点163个。推行了“两集中、两到位”,创新了并联审批、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服务方式,初步建立了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对269个基层站所进行了评议,49家单位参加了“政风行风热线”上线活动,部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加强了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推行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工程标前审核及竣工决算审计。完成招投标工程254个,节约资金1.16亿元。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行政权力运行更加透明。积极开展“抓落实、办实事、解难题”活动,推行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政府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团结协作、干事创业已成为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追求。认真执行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惩防并举,政府廉政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界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六项主要经济指标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即人均生产总值、人均银行存款突破万元,人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两万元,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进出口额突破千元,人均粮食产量突破千斤。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只有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把上级政策与界首实际有机结合,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加快界首发展探索新路子;二是只有始终坚持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实现新跨越;三是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有限的财力最大限度向民生倾斜,才能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迸发出建设界首的巨大激情;四是只有始终坚持拼抢赶超,真抓实干,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才能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庄严使命,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
各位代表,五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各位委员以及市人大、市政协全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群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奋勇拼搏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界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投身界首改革发展的建设者、投资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依然较小,与奋力崛起的目标不相适应;二是引进的大企业、大项目依然较少,龙头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三是城市建设步伐较慢,城市管理有待加强;四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五是可用财力依然有限,收支矛盾仍很突出;六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七是一些部门和单位执行力、落实力不够,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
按照市十二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结合“十二五”规划,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在淮北平原率先崛起,奋力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目标,大力实施“双轮驱动、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和谐发展”四大战略,坚持以落实项目为总抓手,以破解瓶颈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推动力,努力打造金属之都、塑料之城、文化之乡、宜居之地,全力建设实力界首、繁荣界首、幸福界首。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到2016年,实现GDP年均增长13%,达到17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达到1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达到24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达到85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达到3.1亿美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达到64亿元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县域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上中游水平。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双轮”驱动。继续把工业化、城镇化作为今后五年的重中之重。培育壮大再生金属、再生塑料两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食品酿酒、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休闲渔具、生物保健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推进“一园四区”扩区升级,到2016年,力争建成田营“三百亿产业园区”和西城、光武、市工业园三个“百亿产业园区”。扶持壮大骨干企业,到2016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00家,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10家;5家以上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2家以上企业成功上市。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着力实施“345678”建设计划,不断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打造宜居宜业滨水城市;按照“一核心、两中心、多集镇”的发展定位,构建以界首城市为中心、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半径的半小时经济圈,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到2016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7平方公里,人口达27万,城镇化率达48%。
(二)坚持跨越转型。加大农业基础投入,推行规模种植养殖和基地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科技含量。到2016年,力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80家。科学编制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建成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物流枢纽和集散中心,打造全国知名的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等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标准化体系。深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探索开发以代桥镇“两湾一河”为代表的沿泉河自然生态风景区和湿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坚持开放合作。突出产业招商和招商选资,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和产业集群。到2016年,力争累计引进外资280亿元,投资超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对重点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到2016年,力争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150家以上。着力引进一批央企、名企,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实施“引金入界”工程,到2016年,力争引进股份制银行3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担保公司5家以上。
(四)坚持改革创新。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推进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等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建立人才培训机制,着力引进新型实用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用好用活现有人才,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实施品牌创新,到2016年,力争培育2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8个以上省级名牌产品,2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10个以上省级著名商标。
(五)坚持和谐发展。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坚持“高标准、大投入、严监管”。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挖掘界首历史文化资源,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做好彩陶、苗湖书会、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高标准建设彩陶产业园,规划新建和修缮名街、名寺,全面繁荣文化事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争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访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打造“平安界首”。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率先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坚信,有中共界首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全市78万人民的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实力、繁荣、幸福的界首一定会在淮北平原率先崛起!
三、2012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加快界首发展、实现率先崛起,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千方百计改善民生,齐心协力促进和谐,确保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完成未来五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GDP增长13%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
——财政收入增长24%;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
——进出口总额增长30%以上;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3%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年内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工业主导,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构筑大平台。一是高起点规划。编制完善“一园四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形成分区合理、产业互补的若干功能区。二是高强度投入。引导全市新上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力争新引进超亿元项目5个以上;同时,推进力伴电源、长广电源、中睿家具、东锦服饰等一批已签约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年内开工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超过40家,竣工投产超过30家。三是高标准建设。市工业园、田营、光武工业区分别扩大100公顷,西城、鸭王工业区分别扩大50公顷。加速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做到“五通一平”。
培育大企业。一是壮大骨干企业。着力实施亿元企业培育工程,从土地、融资、人才、投资等方面全力扶持,力争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0家、超5亿元企业5家;加快华鑫集团改制步伐,加强技术改造和内部管理,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重点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力争强旺集团年内完成上市申请,华信药业进入上市辅导。二是做强规模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实现技改投入10亿元;用足用好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政策,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引导园区外再生资源企业进入园区发展。三是培育成长型企业。选择100家成长型企业作为培育重点,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
发展大产业。一是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产业发展,完善上下游产品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效益突出的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发展传统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培育以华信药业、三宝线业等企业为重点的医药、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酿酒产业,努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机械制造基地、食品生产基地和中原酿酒基地。三是培育发展乡镇工业。继续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力争每个工业小区新入驻投资超500万元的企业5家以上。
推进大循环。一是健全回收体系。出台《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力争再生资源年交易量突破180万吨;加快西城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基地项目建设。二是用好两张名片。围绕做优“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这一目标,进一步扩大宣传,加大投入,着力扶持再生资源深加工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建设,积极推进企业的小循环、园区的中循环和社会的大循环。三是做足循环利用文章。鼓励企业循环生产,做好铅铝铜冶炼尾气回收、余热利用和废水循环使用,努力实现生产“零排放”。
(二)突出规划引领,完善功能配套,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一是科学修编城市规划。聘请有实力的专业团队,全面修编完成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各类专项规划,形成路网、水网、管网、树网布局合理,点、线、面、带、片、区详规完备的规划蓝图;筹建市规划馆。二是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确保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一是完善基础配套。加快推进东环线路桥工程建设,改造或延伸东旭路、东升路、界黄路、界光路、复兴路、胜利路、颍河路、大桥北路和大桥南路及附属工程,完善西环、东环、北环道路网络,年内实现过境车辆从外环路分流;加快推进市场物流区、西城及复兴路提升泵站建设,实施污水提升泵站搬迁;新建城市垃圾中转站3个、公厕3座,全面启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二是实施景观工程。完成界洪河景观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植物园景观及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完善街头绿地及小景点布局,建设一批方便居民休憩的小游园;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继续开展小街小巷治理,逐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三是建设东城新区。启动建设以公安大厦、综合办公大楼、华鑫大厦、会展中心等为主体的政务新区;开发建设近400亩的东天安片区、120多亩的中润·东旭华庭片区,建成一批精品楼盘,加快城市东扩步伐。
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健全城市违章违法建筑网格化管理机制,严厉打击违法建房行为。二是加强城市日常管理。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合理引导夜市摊点、马路市场集中连片规范经营,大力整治交通秩序,全面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进一步规范城市秩序。三是大力推进文明创建。深入开展“爱家乡、建界首”等创建活动,奋力争创安徽省文明县城。
进一步促进城镇发展。一是以超前意识规划城镇。规划建设光武、泉阳两个城市副中心,辐射带动其他乡镇。二是以经营城市理念建设城镇。多元化筹措资金,突出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光武、新马集、靳寨“工业板块”,泉阳、砖集、陶庙“商贸板块”;深入实施“集镇清洁工程”,加快集镇环卫设施建设,引导居民自觉参与集镇硬化、绿化、净化,加快各类生产要素和人气向城镇集聚。
(三)突出富民优先,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抓住基础设施这个关键。一是大兴水利工程建设。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契机,突出抓好农田水利、中小河流域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新争上级无偿资金1亿元以上,改造基本农田2.17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7万亩,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45万亩。二是持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打捆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土地整理和现代农业项目,新增高产高效农田2.4万亩。
强化产业基础这个支撑。一是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基地。加大创建小麦千斤市的力度,实施好2.4万亩高产高效吨粮田项目建设;全面完成3700亩葡萄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二是着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积极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确保全市肉类总产量稳步增长和畜牧业健康发展。三是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强旺调味品、银海集团等一批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品牌建设。四是着力抓好植树造林。突出园区绿化、道路绿化和村庄绿化,重点发展生态防护林、经济林,确保森林覆被率、活立木蓄积量“双增长”。
围绕新村建设这个重点。一是积极推进示范村建设。严格执行新村规划,规范农村建房行为;年内重点实施葡萄场、陶庙陈平营两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继续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提高奖补标准和工程质量,新建农村道路40万平方米。二是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深入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新建户用沼气池2000口、沼气发电工程2处,新解决安全饮水6.9万人。
突出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一是落实奖补政策。建立健全各项惠农资金监管机制,确保及时足额发放。二是强化技能培训。扎实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切实增加农民劳务收入。三是创新生产方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良法和农机作业;支持、引导农民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等非农产业;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特色产业集中连片和规模化发展,新增流转土地5万亩。
(四)突出投资拉动,积蓄发展后劲,着力推进可持续发展
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一是积极谋划项目。加快推进颍南路网、植物园、东升路桥、沙颍河景观治理、沙颍河码头、城乡南北交通等项目的编制工作,为招商引资、争取上级资金和银行贷款提供载体。二是全力争取项目。推行项目争取“一把手”负责制和奖惩机制,力争全年争取上级项目补偿资金2亿元以上。三是认真落实项目。继续实行重点项目“五个一”推进机制,强化项目监督和管理,确保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高强度狠抓招商引资。一是坚持招商选资。建立招商项目落地评审机制,更加注重投资强度、税收、就业和节能环保,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实现突破。二是突出招商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走访对接、洽谈合作,年内争取5家以上央企或名企来我市布点。三是创新招商方式。建立招商资源库和企业信息库,进一步探索系统组团招商、网络招商、中介招商和代理招商等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力争引进外资26亿元以上,其中投资上亿元项目不少于13个。四是挖掘民间资本。坚持外资、内资一视同仁,加大对民企发展的扶持力度,激发二次创业和返乡创业热情,力争返乡创业人士达20人以上。
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一是壮大融资平台。有效整合城市资源和国有资产,不断壮大城投公司规模,力争城投公司资产达25亿元以上,新融资6亿元以上。二是健全金融体系。规范发展阜康小额贷款公司、市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各类融资公司,推进徽商银行界首支行正式运营,完成信用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鼓励市外金融机构和投融资实体落户我市,力争新设立外来投融资机构和银行分支机构2家以上。三是创新融资方式。健全风险补偿和贷款贴息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发行债券、期货等新型融资方式,扩大直接融资。
(五)突出繁荣三产,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推进传统商贸名城建设
打造专业市场群。一是改造提升现有市场。在城区,重点改扩建前进街农贸市场、西城农贸市场,规范管理东城农贸市场;在城外,重点完善陶庙山羊、颍南家具等市场的配套设施,提高辐射、集聚和带动能力。二是加快推进在建市场。力争完成深圳达实·界首商贸城一期工程和阜康农贸市场主体工程,建成颍南农贸市场、泉阳农贸市场。三是规划建设专业市场。依托再生资源产业优势,着力抓好有色金属大市场、塑料大市场的招商和建设,推动大型专业市场集群化、园区化发展。四是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着力构建以大型市场为龙头、区域性市场为支撑、城乡便民市场为补充的现代流通大网络。
拓展商贸新途径。一是拓展商贸业。完善贵源商城、新世纪商城、法姬娜商业街等核心商业区功能,培育壮大界首华联、华信购物广场、万家福超市等大型商贸龙头企业;规划建设商贸步行、休闲餐饮特色街区,着力提升消费规模和档次。二是壮大物流业。支持富源物流做大做强;加快推进黑豹物流园建设,年内投入运营;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规划和建设大型水运码头,强化沙颍河水道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发展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主要形式的现代物流。三是优化服务业。着力引进拍卖、咨询评估、工程设计等新兴服务业,规范发展会计、律师、房地产交易、物业管理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快金融、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星级宾馆、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综合服务实力。
培育外贸增长点。一是推动提速发展。设立进出口孵化促进中心,完善渔具产业集群、食品产业集群,培育光武塑料出口产业集群,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二是强化服务跟进。引导企业走自营进出口之路,力争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50家以上。三是实施出口带动。建立健全外事、侨务等涉外单位联动机制,指导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提高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六)突出资源节约,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一是突出重点企业监管。加强对化工、有色金属、塑料加工等高耗能行业的日常监管,改进生产工艺,全面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引进蓄电池先进拆解设备,改造铅冶炼工艺。二是突出落后产能淘汰。提高新上项目准入标准,严把能评、环评两道关口,控制“增量”;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削减“总量”;同时,扎实推进政府性公共机构节能。三是突出关键领域减排。兴建塑料初加工区,关闭取缔一批严重污染的塑料加工作坊;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监管服务,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一是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对再生金属产业,重点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监管和危险废物处置,确保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对再生塑料产业,实行集中清洗、集中治污,年内建成光武工业区清洗区。二是上马治污设施。扩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建设市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成光武、田营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年内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三是严格环境执法。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体系,确保环境安全。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一是管好用好土地。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把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关,引导新的住房建设项目向多层或高层发展;实施土地复垦,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建立健全土地报批、收储、开发长效机制,年内复垦土地3000亩,收储土地3000亩,出让工业用地2000亩,出让商住用地不少于1500亩。二是抓好节水用水。科学编制水资源利用和管理规划,筹建地表水厂,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工业化、城镇化供水保障能力。
(七)突出以人为本,持续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和谐界首建设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财政分配更加关注民生,财力配置更加向基层和薄弱环节倾斜,以财政投入引导和带动社会投入,继续保持民生工作在阜阳市领先位次。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建设廉租房400套、公租房1200套。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继续搭建政府主导的就业服务平台,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9200个。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积极倡导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全市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焕发创业、创新、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叫响彩陶文化、剪纸文化,培育钓鱼文化、酿酒文化、饮食文化,总结提炼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形成的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敢为人先、干事创业的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发展文化游、休闲游、工业游,努力打造中原文化旅游线路上的新亮点;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水平为重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界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界首”创建,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两抢一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平台和调解员队伍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抓好食品、药品、道路交通、消防管理、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的安全生产,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各类应急事件处置能力。强化市场监管,保障市场供应,严 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构建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加快公共卫生和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坚持“市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的人口计生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出生政策符合率,降低出生性别比。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关注老龄事业,支持关工委工作,加强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抓好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广播电视、人防、物价、统计、审计、地方志、档案和残疾人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八)突出实干高效,切实转变作风,着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在加强学习中谋科学发展之策。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坚持学中干、干中学,让学习成为广大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追求。要坚持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先进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增强才干。要围绕解决制约我市发展的突出问题,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善于运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创新的实践破解难题,不断增强驾驭工作的实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
在转变职能中践法治政府之责。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认真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加大“法治界首”创建力度,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完善重大事项公示、听证、专家咨询等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及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广泛听取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在为民服务中办利民惠民之事。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推进经济发展中,更多地关注民计民生;在加快城乡建设中,更多地考虑利民惠民;在强化社会管理中,更多地体现亲民爱民。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健全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机制。继续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开展“五级书记大走访”,进一步完善市长热线、政务信息公开等制度,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做到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工作措施应民而出、安危冷暖惟民而系。
在苦干实干中兴率先崛起之业。牢固树立“先干不议论、快干不争论、发展做结论”的理念,不埋怨、不懈怠、不折腾,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做到开展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工作雷厉风行。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执行“抓落实、办实事、解难题”月报告制度、指纹考勤制度和重点工程指挥部制度,不断完善督查督办的落实机制,严肃政务纪律,确保政令畅通。
在勤勉理政中树清正廉洁之风。坚持廉洁干事、干净做事,切实把全市广大干部的实干精神,引导到加快界首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管,把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全面落实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一把手五不直管”等制度,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从严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突出勤俭办事,严格控制支出,以高效廉洁的良好形象服务于民、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发展“黄金期”。历史铺垫了坚实的基础,人民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时代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让我们在中共界首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界首在淮北平原率先崛起、奋力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推荐访问:界首市 政府工作报告 界首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