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光要有不怕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还有有勤奋的努力,科学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即使我们的成绩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附答案,供大家参考。
【导语】学习不光要有不怕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还有有勤奋的努力,科学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即使我们的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有心想要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笨鸟先飞,所谓"勤能补拙“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天才,他们都是经过秦风的努力,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能坐等自己那天突然变成天才,而是要点燃自己的力量之火,寻找自己的天才之路,努力奋斗。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附答案》,供大家查阅。
【篇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分“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王亚平进行讲课是在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考点:声与信息;声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我们能通过王亚平讲课获得知识,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振幅大、响度大,与频率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借助“神十上天、天宫授课”这一历史事件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科技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2.2分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A.摩托车消声器B.道路的隔声板C.防噪声耳罩D.噪声监测仪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答: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不符合题意;
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不符合题意;
C、工人用的防噪声耳罩就是从人耳处减弱的,不让或少让声音传入人耳.不符合题意;
D、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只是检测噪声大小的程度,并不能减小噪声,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考查的比较直接,是一道基础题.
3.2分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汽化吸热
B.制冷剂在冷冻室内液化放热
C.打开冰箱门时看到的“白气”是冰箱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制冷剂经过冷凝器时内能减小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电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在汽化时吸收热量,把电冰箱内的热带走;液化时放热,把电冰箱内热散发到空气中.
解答:解:如图,液态的制冷剂通过电冰箱冷冻室,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把冰箱冷冻室内热带走;制冷剂气态进入冷凝器,气态的制冷剂变为液态的制冷剂,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把冰箱内热散失掉.
故选D.
点评:生活处处皆物理,利用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考查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4.2分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次声波、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A.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次声波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专题:声现象.
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1次声波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通过真空区域,所以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故D选项符合题意;
2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都是电磁波,能通过真空区域,所以接收器B能接收到信号,故A、B、C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电磁波的传播的条件,注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5.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
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结合题目提供的生活实际情况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现象,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汽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6.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
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B.
湿裤子晾干
C.
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D.
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熔化、汽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需要放热,弄清楚四幅图中的物态变化再去判断吸放热情况.
解答:解: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嘴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湿裤子晾干,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B符合题意;
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是钢水变成固态钢件的过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物态变化概念及其吸放热情况的理解和掌握,弄明白四幅图中的物态变化名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2分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的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该材料熔化的是
A.B.C.D.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1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在图象中有一段时间温度曲线与时间轴平行.
2要区分是熔化过程还是凝固过程,关键是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温度随时间有上升趋势为熔化图象;有下降趋势为凝固图象.
解答:解:A、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而题目要求的是能描述该物质凝固过程,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此图表示的是晶体的熔化图象,而题目要求的是能描述该物质凝固过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此图表示的是晶体的凝固图象,而由题意可知,此物质是非晶体,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图象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以及对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的理解.此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判断出此物质是非晶体,然后即可做出选择,此题有助于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
8.2013年CCTV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O℃,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考点:熔点和凝固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状态.
解答:解:1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O℃,因此温度低于或者等于1064.6℃时,铱一定处于固态,而黄金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
2温度都等于或高于2443.O℃时,黄金处于液态,铱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
3当温度高于1064.6℃而低于2443.0℃时,黄金全部处于液态,铱处于固态,因此这个温度范围内如果有铱颗粒,说明黄金制品中掺入铱颗粒.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点的知识,知道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状态.
9.2分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树荫下圆形光斑B.
幕布上的手影C.
日食的形成D.
水中倒影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解答:解:A、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形成的太阳的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幕布上的手影,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日食的形成,典型的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了解词语意思,二是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10.2分如图是一张令人惊讶的照片,茶色玻璃板后面有一支蜡烛,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烧.关于玻璃板后面的水和烛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烛焰是虚像,水是实物B.水是虚像,烛焰是实物
C.水和烛焰都是虚像D.水和烛焰都是实物
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茶色玻璃前面有一支蜡烛,蜡烛在茶色玻璃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茶色玻璃另一侧有一个水杯,水杯的位置正好和烛焰像的位置重合.
解答:解:茶色玻璃前面有一支蜡烛,蜡烛在茶色玻璃后面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茶色玻璃后面有一个杯子,并向杯子中倒水,杯子的位置正好是蜡烛像的位置,所以可以看到蜡烛在水中燃烧,茶色玻璃后面的杯子和水都是实物,烛焰是虚像.
故选A
点评:本题确定玻璃板后面的水和烛焰,烛焰是像,杯子和水是实物.
11.2分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A.研究光时将它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C.通过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程度来判断温度高低
D.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考点:物理学方法..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首先明确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实验,采用的是转换法,然后对每个选项中的探究过程进行分析,明确采用的方法,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
A、研究光时将它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采用的是分类法;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引入光线,采用的是模型法;
C、通过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程度来判断温度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
D、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故选C.
点评: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识别和应用.
12.2分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C.假设从顾客脚部发出的光线,与平面镜形成30°角;而反射光线进入顾客的眼睛时,和水平形成70°角,则θ=75°
D.假设从顾客脚部发出的光线,与平面镜形成30°角;而反射光线进入顾客的眼睛时,和水平形成70°角,则θ=8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先根据反射电路画出光路图,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θ角.
解答:解;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错误;
B、像与物大小相等,人远离平面镜或靠近平面镜像不变,错误;
C、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60°,反射光线进入顾客的眼睛时,与水平方向成70°,根据图示可知,人眼在A点,入射点为O,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知,则∠ABO为40°,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50°角,故镜面与水平方向成80°的角;
如图所示:
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3分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男高音与女低音的不同在于二者的音调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声现象.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抓住以上知识,并深入体味生活中的一些说法,就可解题.
解答:解: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男高音与女低音的不同在于二者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音色;响度;音调.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4.4分真空中光速是3×108m/s.真空中声速是0m/s.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你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1020m.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并上放置了一套反射光的装置,地球上的科学家向它发射了一束激光,测量出激光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约2.56s,则由此可计算出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约3.84×108m.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根据光速与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答题;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距离.
解答:解:真空中光速是3×108m/s.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声速是0m/s.
由速度公式:v=可知,闪电发生处的距离:s=vt=340m/s×3=1020m,
s′=ct′=3×108m/s×=3.84×108m;
故答案为:3×108;0;1020;3.84×108.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速、声速、求距离,知道光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条件,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15.2分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消失,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出现,这表明用压缩体积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物态变化名称.
考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使液化的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解答:解:推活塞,使气态*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距离拉近,体积变小,又变成了液态,这是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液化.
点评:能进行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并能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只要勤于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
16.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物质凝固点/沸点/
酒精-11778
水银-39357
180℃的酒精是气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酒精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量液体.
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专题:信息给予题;定性思想.
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液体的沸点及凝固点,然后根据生活实际以及物理规律,进行对比.
解答:解:1查表可知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沸点是78℃,80℃明显超出了它的沸点78℃,因此是气态.
2判断用什么材料,关键是要看在实际应用测量时,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会不会汽化或凝固,通过对比表格里面的两种材料,可以看出,若用水银,则会在-50℃以前就会凝固,而酒精就完全符合实际要求.
故答案为:1气;2酒精.
点评:这类试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沸点和熔点的理解,在生活应用中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在中考中,这类题目也是经常出现的,因此要格外重视.
17.3分人工降雨时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使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北方寒冷的冬天,房间的玻璃窗上有冰花,是由水蒸汽凝华形成的,冰花凝结在窗户的内内/外表面.前两空填物态变化的种类
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发生升华现象,同时吸收热量;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发生凝华时放出热量.
解答:解:人工降雨时喷洒在云层中的干冰固体二氧化碳会迅速的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使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增大,从而形成降雨;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是因为室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凝华成冰花,会附着在玻璃窗的内侧.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内.
点评: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温室效应已经引起全球人们的关注,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的变化,考查与我们环境变化的试题越来越多,同学们要有环保意识.
18.3分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低,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蒸发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考点:蒸发及其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知道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进行的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
解答:解: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湿度越大.
故答案为:低;蒸发;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9.2分遥控器发出的不可见光是红外线,验钞器荧光管发出的不可见光是紫外线.
考点:红外线;紫外线..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能制成热谱仪,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紫外线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
解答:解: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实现对电视的遥控作用.
钞票中含有荧光物质,而验钞机荧光管发出的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能检验钞票的真伪.
故答案为:红外线;紫外线.
点评:分清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对比记忆比较好.
20.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
2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水星凌日现象.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太阳、金星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解答:解:1“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是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
2据图分析,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水星,所以水星有可能转到太阳与地球的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水星凌日”现象.
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水星.
点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知道“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的成因.
21.1分将铅笔紧贴平面镜,测出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距离是1cm,铅笔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这块平面镜的厚度是0.5cm.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由于铅笔尖垂直接触玻璃镜面,笔尖的像到笔尖间的距离,即玻璃的厚度应为物距和像距之和.
解答:解:笔尖接触镜面时,笔尖和反射涂层之间的距离为玻璃的厚度,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笔尖的像和反射涂层的距离也是玻璃的厚度,所以题中给出的1cm是二倍的玻璃厚度,玻璃厚度为×1cm=0.5cm.
故答案为:0.5.
点评:此题的难点在于正确理解当铅笔尖垂直接触玻璃镜面时,笔尖的像到笔尖间的距离,即玻璃的厚度应为物距加像距之和.
22.4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竖直向下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0°,若保持镜面不动,使入射光线沿逆时针方向转过45°,则反射光线将沿顺时针方向转过45°;若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使平面镜围绕O点顺时针旋转30°,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6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所以入射角等于0°,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0°.
若保持镜面不动,使入射光线沿逆时针方向转过45°,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45°,则反射光线将沿顺时针方向转过45°;
若如果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平面镜顺时针转动30°;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30°=60°,
则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30°;
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30°+30°=60°;
故答案为:0;顺;45;6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
三、解答题共38分
23.8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请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如图乙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大小.
3如图丙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4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丁中作一条入射光线,使其通过点A,并使其反射光线通过B点.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入射光线.
3人看到球,是球发出的或反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由此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以做出平面镜的位置.
4要使通过点A的入射光线,反射后通过B点,可把A点当作点光源,并知道过B点的反射光线与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的关系.
解答:解:1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2做出法线,反射角等于90°-30°=60°,则入射角等于60°,如图所示:
3球反射出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因此,从球反射出的光线是入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的光线是反射光线.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由此可以做出法线ON,然后作出ON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A点的像点A′,连接A′B,与平面镜的交点O为反射点,连接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1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根据这个特点分别做出物体端点的像,然后用虚线连接起来;
2光的反射光路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入射角的确定,并注意法线要画成虚线.
3本题考查了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可由光的反射定律求作平面镜的位置.
4是光的反射定律与平面镜成像特点相结合的作图题,重点是清楚点光源、像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之间的关系.
【篇二】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注意
事项1.考生要按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
2.考试结束,将试卷和机读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28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A.瓦特B.牛顿C.帕斯卡D.焦耳
2.在图1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撬棒B.镊子C.瓶起子D.钳子
图1
3.电能表接在家庭电路中是为了直接测量[]
A.电流B.电压C.电功D.电功率
4.如图2所示的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四幅图中的AB分别是四位同学画出的AB在镜中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5.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6.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A.熔化、液化、汽化B.汽化、凝固、凝华
C.升华、凝华、液化D.熔化、汽化、升华
7.在图3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8.如图4所示,小刚从滑梯上加速滑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放大镜B.潜望镜C.幻灯机D.照相机
10.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向发涩的拉链上抹一点蜡,拉链就好拉了
B.向生锈的锁孔内滴几滴油,锁就容易打开了
C.向结冰的马路上撒些灰渣,车辆行驶就更安全了
D.在笨重的货箱下装上轮子,移动货箱时就更方便了
11.要直接测出电灯L2两端的电压,如图6所示的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12.在教室里,已经有6盏电灯发光,若熄灭其中的两盏灯,则[]
A.电路的总电阻减小B.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减小
C.通过电路的总电流增大D.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增大
13.两根导线的电阻之比是3∶4,通过的电流之比是4∶3,在相同时间内两根导线中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1∶1B.4∶3C.3∶4D.16∶9
14.图7所示电路中,两个小灯泡消耗的总功率等于[]
A.8WB.4WC.3WD.1.5W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3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可得2分
15.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值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D.牛顿通过大量实验探究,得到惯性定律
1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分子运动一定减缓
B.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一定也对甲施加了力的作用
18.在图8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和灯L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b端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灯L的亮度不变
C.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
注意
事项1.第二卷包括三道大题。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在试卷上按题意和要求作答,在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作图可以用铅笔。
2.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题号三四五总分
分数
阅卷人
复查人
三、填空题共14分,每空2分
1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m/s。
20.我们可以分辨钢琴、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
21.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要获得6.0×105J的热量,至少需要燃烧______g的酒精。
22.图9所示电路的效果可用一个__________的电阻替代。
23.把一个定值电阻R跟量程为0.3A的电流表串联接在电压可变的电源两端。当电压为6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当电压为9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A。
24.骑自行车行驶速度约是人行走速度的三倍。小立步行10min,行程900m。小刚骑自行车行驶10min,行程约是________m。
25.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A、B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两球所处的位置如图10所示。此时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分别为pA、pB。则它们的关系是pA________pB。
填:“>”、“<”或“=”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0分。第31题每空1分,其余各题每图2分,每空2分
26.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共8分,每小题2分
⑴在图11中,物体A重10N,根据给出的标度,做出物体A受到重力的图示。
⑵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12中画出入射光线AO经过平面镜的反射光线OB。
⑶根据图13中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⑷根据图14中通电螺线管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标出螺线管的N、S极。
27.按要求读取并记录下列测量数据。共6分,每小题2分
⑴如图15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
⑵如图16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cm。
⑶图17中,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____。
28.2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某同学做了如图18所示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M,使M依次在水平放置的木板表面和毛巾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18中____________两图的情景,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9.2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填下表。
30.2分图19描述的是小宏同学在浮力探究实验中的两个情景。由此可知物体A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等于________N。
31.共4分,每空1分小英同学在测定盐水的密度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中已经记录了最初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图20表示的是他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盐水的体积,图21表示的是他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请根据图中的情况,帮助小英完成实验数据表格的填写。
烧杯和盐水的
总质量m/g烧杯和剩余盐水的
总质量m1/g倒出盐水的
质量m2/g倒出盐水的
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
/g•cm-3
150
32.4分小军利用图22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值。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端填:“A”或“B”;在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3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值R=________。
33.2分一位同学按照图24组成研究串联电路特点的电路。当闭合开关后,规格相同的两个小灯泡,L1发光,L2不发光,两电表均有明显示数。小灯泡L2不发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与计算题共16分
计算题解题要求:⑴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和变形公式;
⑵代入数据;凡有数字运算的题目,运算过程和结果都要写明单位。
34.3分在寒冷的冬天,我们经常把手放在嘴边向手上“哈气”,这样做可以感到手暖和些。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35.3分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6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6.5分用如图25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G=3200N的重物,当重物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是2000W。忽略摩擦和绳重,求⑴动滑轮总重G;⑵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7.5分如图26所示的电路中,Rl、R2为定值电阻,灯L上标有“16V4W”的字样。电源电压、灯丝电阻均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S1、S2,电流表的示数为0.35A,此时灯L恰能正常发光。⑴求电阻Rl的大小;⑵断开开关Sl、S2,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3.2V,求此时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要求画电路图
【篇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内)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6、下列四种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A、图A实验表明:真空中不能传声
B、图B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C实验表明:固体可以传声
D、图D实验表明:蝙蝠利用发出的次声波导航
7.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
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8.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
B.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
C.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上升
9、一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m/sB、9m/s
C、11m/sD、10m/s
10.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小提琴、笛子、钢琴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靠他们发出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得0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内)
题号111213
答案
11.下列实验与实例中,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信号,却听不到声音
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球,敲鼓时看到泡沫球不停地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1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3、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图1中物体的长度是cm.(2)图2中停表的读数为.
1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16、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min,速度不得超过Km/h.
17、上体育课时,老师吹口哨声是由于空气的,如果这时空气温度是15℃,则口哨声传播速度是
m/s。
18、声音的响度由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声音的音调由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
19图1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0、一辆轿车在公路上行驶,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
(1)左侧标志牌表示:该路段限速,右侧标志牌表示:标志牌距宁德.
(2)如果这辆轿车不违反交通法规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宁德最少需要多少小时.
21.如图是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图片,其中刻度尺的分值为1mm,图中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电子表显示。
(1)该实验根据的公式是;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据图中信息sAB=___cm,tBC=__s,vAC=__cm/s,vAB=__cm/s,小车做____运动。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测到的AC段速度偏(“大”或“小)
22.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分)0246810121416182022
温度(℃)646872768080808084889296
则由上表可知:
(1)此物质一定属于体(填“非晶体”或“晶体”);
(2)此物质的熔点是,开始加热
8分钟时,物质处于态;
(3)在右图中用笔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3.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则
⑴图中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56789101112…
温度(℃)…9193979898989898…
⑵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
⑶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70
温度/℃98715545352824222222
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图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____℃左右.
②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
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ABDBABCDC
二、不定项选择
题号111213
答案ACDBCBCD
三、填空题
14、1.405min37.5s
15、云月
16、1240
17、振动340
推荐访问:期中 上学期 试题 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附答案 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附答案 初二物理期中试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