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学习徐川子同志事迹心得体会,徐川子先进劳模事迹心得体会(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老百姓看你做事认真,就会增加对我们的信任。”徐川子深知,信任同时也意味着责任。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学习徐川子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徐川子先进劳模事迹心得体会,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学习徐川子同志事迹心得体会1
近期在公司工会的组织下,我对徐川子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学习。徐川子同志的劳模事迹让我受益良多,主要心得体会有以下三点。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尽管电能表的安装对女生而言是一种体力与腕力的考验,徐川子总能把线路排布整齐,横平竖直,转角基本达到90度。这样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吸引了公司“沈加鑫”电能计量示范工作室的带头人沈加鑫师傅的注意,成为了沈师傅最小的徒弟。就这样,徐川子一次次穿街走巷,为客户解决用电难题,被大家亲切称为“小徐师傅”。她曾说“基层一线的工作虽然很苦,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很多的乐趣,我觉得就像开盲盒。每天用户会有很多的问题、包括他们有一些不理解的,我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这很有成就感。”我们电力工作者应当深刻学习徐川子扎根基层,任劳任怨的品质,将基层一线工作作为我们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的“练兵场”,保持定见定力,将肩负的责任转化为勇于担当的动力。
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为了精确划分区域内的居民人员分布和流动情况,2020年2月,徐川子利用覆盖到户的智能电表系统对试点区域160个小区产生的用电数据进行云端采集,并研发出全国首个“电力大数据+社区网格化”算法,构建了居民短暂和长期外出、外出频次、举家返回、暂未返回、隔离人员异动等6个场景13套算法模型,准确率超过97%。该项应用在浙江11个地市的供电公司上线,被列为全省各级政府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参考依据。在2019年9月,徐川子受邀参加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第九届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会上,她分享了一张让联合国全球契约总干事赞叹不已的电子“碳单”。这张用能表单,通过电力大数据,游客扫“单”入住后,就能知道自己在住店期间的能耗和排名。徐川子的一张小小的“碳单”为浙江500多家酒店降低能耗约10%。徐川子的事迹让我们领悟:作为电力工作者的我们应当时刻保持开拓创新的姿态,坚定革故鼎新的意志,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以坚定昂扬的姿态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奋斗不止,报效家国。徐川子曾说:“杭州就是我的故乡,从出生、读大学,到如今工作,我一直在杭州,对她的感情很深。杭州是一片充满创新和机会的热土,数字经济在全国也是领先地位。我自己现在的很多工作就是和数字化密切相关的。我愿意扎根在杭州,为杭州数字赋能服务,让杭州这座城市更聪明、更智慧。”祖国见证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当学习徐川子不懈奋斗,回报家乡的热切情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以聪明才智服务人民。
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无奋斗,不青春,我们当深入学习领会劳模工匠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为实现中国梦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顽强奋斗,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学习徐川子同志事迹心得体会2
山一社区是杭州市滨江区唯一的农居点,分布着章苏村、孔家里、陈家村、柴家坞4个自然村以及2个安置过渡点。社区开放本是好事,然而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初次暴发时,当地“小路多、流动人口多、外地租户多”的特点,给社区疫情防控带来不小麻烦。
“不像城市小区,我们没有围墙,也没有智慧门禁系统,社区上下只有15个人,哪怕在路口设岗,也只能控车,只能挨家挨户排查,大喇叭喊,压力特别大。”山一社区党委书记来庆峰说,“返岗返工返学人员一来,社区的防疫压力就更大了,但人手还是那么几个,怎么办?”
在一次用电诉求电话征询中,徐川子发现了来庆峰的难处。她很快想到用电力数据监控人员流动:家家户户都有的智能电表,借助每5分钟采集一次的家庭用电数据,可以帮助社区解决流动人口难发现、隔离人员难预警、三返人员难预控的问题。
说干就干。徐川子和一支以“90后”为主的青年党员突击队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书房里几天不出门。作为发起人,徐川子5天5夜只睡了不到10个小时,一遍又一遍与社区校对数据、微调模型。“最大的困难还是这种‘不见面办公’的方式和紧迫的时间。”提到研发的5天5夜,她说,“这次开发是真正的与时间赛跑,覆盖面大、基础数据统计量又非常庞大,只能豁出去拼,才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开发上线应用。”
短短120个小时,徐川子和青年党员突击队完成了15.7万户业主12天1200余万条日用电量数据的云端采集,还对普通住户、群租住户等用电行为设计了大数据画像等计算模型,建起了“电力大数据+社区网格化防疫”大数据应用,可以及时预警人员流动。
对来庆峰而言,以往开展一轮社区人员返程情况摸排需要3天,现在只要15分钟,并且能确保100%覆盖,准确率至少在97%以上。
就这样,“电力大数据+社区网格化防疫”顺利在2020年2月6日上线试运行,通过一轮轮迭代和推广,迅速在当地364个社区投入使用,为社区防疫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不少和来庆峰一样的社区干部说,用上“电力大数据+网格化防疫”,既能节约人力,还能有效避免社区人员挨家挨户询问,防止交叉感染风险。
随后,杭州市滨江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印发《关于深化用电大数据应用进一步提升社区防疫能力的通知》,标志着全国首个“电力大数据+社区网格化防疫”进入实用化推广。
此后,随着疫情形势转好,经过第一轮复工备案核准,杭州部分企业正式“开张”。徐川子却发现,很多企业由于产业链、物流链、销售链的种种问题开不了工、卖不出货。杭州市滨江区经信局办公室主任许江鸿说,政府部门很需要一个能够有效监督、有力验证复工复产率的实用工具。
为此,徐川子把杭州滨江区前一天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复工率、复产率数据分门别类算出来。林林总总1900多个数据,汇聚成了每天1份、每份33页的《杭州企业复工生产情况分析报告》。收到这份报告,当地政府就能按图索骥摸排产业链上下游的堵点、断点,更聪明更智慧地指挥当地“两线作战”。
徐川子曾先后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建功标兵,即便有着诸多光环,徐川子内心最热爱的依然是钻研技术难题。她深信,正如安装电表时那样,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专业专注、创新创效才能最大程度实现自身价值。
2013年,浙江省电能采集项目建设进入高峰期,面临着手工资料差错率很高、检修找路困难、维修设备繁多等问题,形势非常严峻。徐川子凭借多年基层电工的经验和专业能力,针对性地研发了第一代“E路小黄蜂”,通过这个设备可以同时检查出数十种电路故障,极大提高了电力检修的效率,保障了客户在高峰期的用电需求。
在一线接电装表的时候,因为农村地区农户分散,很多地方还缺少明显的标识和门牌号,徐川子和同事到田间地头执行任务的时候往往还需要找本地向导。受朋友圈流行的跑步线路启发,徐川子带领团队开发了农村台区导航系统,他们从零起步连续攻克了采集设备检修难、采集运维派工粗放、计量装置缺陷判别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用经纬度加图片和文字的方式,真正做到了精确到户。经鉴定,这项技术属于国际领先,获得国家创新成果五项,申请发明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像这样的创新成果,在以“徐川子”命名的工作室里不断孵化。工作室成立以来,徐川子大多数时间都在这里,查看专业书籍、进行装表接电、运行电能信息监测各项实训创新。不少促进产能、减少消耗的设备都被一一研发出来。
技术创新,就是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和勇气。而这份勇气,来自扎根基层的苦干实干,来自为民服务的初心本色。在徐川子身上,有着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坚韧不拔的毅力,有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蓬勃朝气。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