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19篇

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19篇

时间:2022-11-15 10:4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19篇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互联网”时代中小学家校共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朱静来源:《成才之路》2018年第1期  摘要:“互联网”家校共育是一种新方式、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19篇,供大家参考。

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19篇

篇一: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互联网+”时代中小学家校共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朱静来源:《成才之路》2018年第1期

  摘要:“互联网+”家校共育是一种新方式、新平台,开启了家校共育的新时代。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做到家校之间随时随地沟通交流,更好地发挥家校共育的优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9;G6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1-0088-01

  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改革迎来了全新的挑战。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代为监管。以通渭县为例,现有学校322所,在校学生51338人,其中高中13648人,初中12210人,小学16778人,学前8702人。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4875人,占16.8%。“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的出现,为破解留守儿童教育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中小学“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

  “互联网+”的潜在含义,可以用一个“互联网+?=?”的公式来表示。互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加完之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互联网+”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被互联网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学校网站、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共同探讨教育方法,从而使传统的单点家校沟通变成多点交织的网状结构。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做到家校随时随地沟通交流。

  二、搭建平台,畅通“互联网+”家校共育新途径

  (1)建立班级QQ群和微信群。在家校共育中,要通过建立班级QQ群及微信群,让家校联系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家长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QQ群和微信群等交流方式,拉近了家长和教师的距离,他们能够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交流,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建立班级博客。教师可以把班级发生的事情发表在班级博客里,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动态,并针对事件和现象发表自己的评论。利用博客进行互动,能让家长和教师及时有效地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同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家长的评论,从中获得教育,学生为了回报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在班级管理上,家长可以各抒己见,帮助班主任出谋划策,从而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3)建立校讯通。“校讯通”是一套集先进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信息交流系统。“校讯通”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各种表现,及时向老师提出建议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校讯通”可以使家校共育更加及时、快捷、方便、有效。

  三、系统构建,创新“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机制

  “互联网+”家校共育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要借助“互联网+”的手段搭建管理、教学、学习、测验和评价各类平台,并逐步进行整合,以实现家长多渠道多形式地参与管、教、

  学、测、评等活动,构建管、教、学、测、评数据库。学校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基础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教学的科学评价,实现家校共育系统化、常态化。

  (1)搭建网上家长学校,推进线上线下家庭教育的开展。学校要在传统家长学校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建设、合作开发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整合搭建区域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和开发家庭教育公众号。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发丰富网上学习内容,确保实现家庭教育线上学习、线上交流、线上评价的目标,为家长学校提供信息化学习、交流和研讨平台。同时,还要结合学校特色和家庭教育实际,定期推送具有学校特色的家庭教育知识,为家长学习提供资源支持,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和效率。注重发挥网上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公众号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网上家长教育活动制度化、体系化、常态化。

  (2)搭建家校沟通云平台,实现及时沟通。学校要遵循学生特点,全面构建并完善分年级、分学期、涵盖所有事件节点和时间节点的家校沟通体系,实现沟通内容的规范化、系统化。借助家校沟通云平台有序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实现家校沟通的及时、高效,为实施家庭教育和交流学生教育情况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家校共育。

  (3)组建家长委员会网络交流群,实现家长在线交流。学校要重视并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传统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活动组织形式。采取现场活动和网络交流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开展家庭教育论坛、主题交流、集体学习等活动,以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引导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家长共同学习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要注重发挥班级家委会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重要作用,认真研究班级家长群体特点和需求,引导班级家委会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探讨家庭教育方法,促使家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家校共育是一种新方式、新平台,开启了家校共育的新时代。只有充分发挥“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做到家校之间随时随地沟通交流,才能使家校共育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明灯.挖掘家长资源促进家校共育[J].中小学德育,2016(04).

  [2]高王卿,田颖.农村中学“互联网+”家校共育研究[J].吉林教育,2017(02).

  

篇二: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

  浅谈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摘要:互联网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就,它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教育方式、工作方式、休闲娱乐方式、家庭教育方式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传统的家庭教育提出了挑战.家庭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是本文的中心.

  关键词:家庭教育网络时代互联网多元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逐步融入了国际一体化的洪流之中,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时代.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上万家,上网人数达到1.37亿,其中18岁以下青少年网民达到17.2%,约有2300万之众,高中学生的普与率超过50%.由这被称为第四大传媒的互联网所建构的网络文化使传统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网络对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冲击

  90后出生的孩子基本上是网络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具有年轻人求新求异的特点,对网络技术,他们没有成年人那样怀疑、观望甚至排斥的态度,年轻人永远是网络技术的拥护者、推动者、受益者.由于年轻人和父母在对网络技术的接纳上存在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传统家庭教育出现了发展中的断裂,表现为家庭教育陷于茫然、被动、无力、苍白的状态.具体的讲,网络对传统教育的冲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的知识权威性受到了网络的空前挑战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格局中,家长作为家庭的长者,他的知识、经验本身就是一本沉甸甸的教科书,家长是孩子的百科全书,在纸质媒体时代,孩子有什么知识方面的问题,基本可以从父母或长辈那里得到答案.但在网络媒体时代,这一切都被颠覆了,孩子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寻求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学习,选择学习."问父母不如上网〞,这已成为子女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学生们把电脑称为"放在

  1/6

  .

  家里的图书馆〞.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子女的知识传承性被互联网无情地切断了.家长知识权威性的丧失削弱了父母人格的魅力,加大了家庭教育的困难.

  <二家长向子女传递信息的过滤性与网络复杂性的矛盾

  一般来说,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或知识是经过过滤的,尤其是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副作用或危害的信息,家长是不会给子女传播的,父母在家庭起着一道"防火墙〞或"隔离墙〞的作用.但在网络时代,家长的"防火墙〞、"隔离墙〞已形同虚设,孩子上网,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网络技术尚不能完全做到对黄色或##信息的屏蔽,另外,网上一些对未成年学生有诱导误导的不良信息,也容易扭曲未成年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网上信息的杂博,鱼龙混杂和家长给子女传递知识的过滤性、单纯性产生了矛盾,直接侵蚀和抵消家长的教育效果.

  <三家长和子女的亲和力受到了网络的冲击

  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本途径,良好的有效的亲子沟通有助于家庭建立和睦的教育关系.在网络时代,未成年子女把相当多的时间用在上网上,他们和父母交谈沟通的时间相对减少.网络作为"第三者〞介入家庭生活,使得家长明显有了被淡漠、被边缘的感觉,上网—看电视—睡觉是网络少年家庭的生活轨迹.值得注意的是,在上网未成年学生中,他们喜欢使用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如"菜鸟〞、"大虾〞之类使得听不懂网络语言的父母

  一头雾水,破译不了网络语言的语义信息,谈何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二、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思路

  <一网络时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指导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网络时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对传统的家庭教育进行改革.面对网络带给孩子们的正负效应,我们必须提高孩子们对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力和自我强化的成长力.使他们吸纳其成长环境中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基本规X,养成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2/6

  .

  并在社会化进程中确定自我成长的目标,规X自己的言行,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努力的能力,从而体现家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二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施教者——家长的转变

  在网络时代,父母与孩子们面临的是同一崭新的世界,同一全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家长们在孩子们面前不可能永远保持权威者的形象,孩子们在学,父母们更要学,而且要有勇气和孩子们一起学,甚至向子女们学,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电脑互联网为孩子们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指导他们从电脑网络中利用各种资源,逐渐成为孩子们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督促者、辅导者甚至咨询者,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三采取"导〞的软办法,解决互联网络对孩子们负面影响

  1、对孩子进行信息德育教育,提高他们识别、抵制负面信息的能力.

  有学者曾指出:人们屡屡指出青少年有自己的文化,或曰青少年在创造着自己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中不乏道德取向和道德规X成分的.网络时代的网络道德也是如此,儿童、青少年与网络联系日趋密切,可以说他们正在创造着自己文化,即网络文化.网络社会的形成在客观上提供了青少年网络道德赖以生存的条件,青少年群体在网络社会生活中日益显示出来的地位与作用也为其德性的创造奠定了基础.因此,家庭教育一定要注重

  孩子们个人修养的培养,使他们能做到自律,以增强遵守网络道德规X的自觉性,这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儿童、青少年道德规X的重要保证.

  2、加强网络立法,规X和保护儿童的网上行为,净化家庭教育的大环境.

  目前在中国,国家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管理办法》、《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而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l月21日就审理涉密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做

  3/6

  .

  出司法解释,这一司法解释说明我国政府在建立和完善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法律法方面又前进了一步,这也为网络时代中国家庭教育大环境的净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加快儿童、青少年的建设,占领网上的教育的阵地,为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篇三: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家校共育点亮未来-----“互联网+”

  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实践研究

  1.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安徽合肥230000

  2.2.合肥市师范附属第四小学安徽合肥231200

  摘要:构建“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搭建家校沟通桥梁,促进家校和谐,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在互相交流和相互学习过程中共进步。利用“互联网+”平台,使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更加紧密、融洽,让孩子充分沐浴在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下,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为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整合资源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最终让学生朝着立德树人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实践研究

  “互联网+”技术使教育环境更加的开放、及时、包容。“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实践研究依托“互联网+”环境,围绕学校教育,拓宽了教育的途径,将家庭教育融进教育机制中,极大限度地发挥了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促进了家校共育工作的融洽发展,“互联网+”为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一、“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实践研究概念的界定

  互联网+:“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发挥互联网在教育管理中的优化作用,利用“钉钉”、“腾讯会议室”、“智慧校园”等网络平台,与家庭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共育:就是家校双方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在教育思想上、内容上、方法上互补,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道德品质培养、知识能力获取等方面共同努力,

  家校双方目标一致,从而达到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最佳效果,实现具有长期和终身影响的教育。

  互联网+家校共育:即学校和家庭因互联网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互联网搭建各种网络交流平台,最大化开发和利用互联网资源,共同探讨教育方式、方法,使传统的家校沟通变成“互联网+”多点交织的网状结构形式。

  家校共育机制:是指能够影响家校共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的结构、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在发挥功能时的运行方式。

  二“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实践研存在问题

  1.“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落实不到位

  目前“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不断发展,常用的有QQ群、钉钉、微信群、腾讯会议等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得到确切的落实。部分家长对这种沟通模式缺乏深入地认识,没有当作沟通的方式,在和学校配合方面欠缺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一些家长虽然加入了班级各种群,但对群消息的查看和重视度都不够,有的一言不发,缺乏交流,沟通交流的平台变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在用腾讯会议开线上家长会时是离线状态,“互联网+家校共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部分家长缺乏“互联网+家校共育”的意识

  在“互联网+家校共育”实施过程中,很多家长“互联网+”认识不深刻,认为这就是教师发布信息和通知的工具,并没有把它当作是家校共育交流沟通的平台,他们还是依赖传统的面对面沟通的家校共育方式。因此,家长对“互联网+家校共育”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上传下达的一个通讯工具,而不是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3.缺乏完善的“互联网+家校共育”平台

  目前“互联网+家校共育”常用的平台是家长QQ群,微信群,钉钉等,这说明“互联网+”广阔的网络平台没有被挖掘并应用,家长和学校还没有通过互联网+真正地形成一股合力,实现共育共成长。

  三、“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实践研究的意义和作用1.理论意义立足于“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实践研究,在实践成效与经验教训反思的基础上探索存在的问题,并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指导下推进家校共育的有效实施与发展,丰富“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的案例,推进理论思考。2.实践意义构建“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搭建家校共育心桥,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家校紧密衔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健全学生思想品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四、“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1.“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理论基础共同责任理论、分离式影响理论、交互作用理论等。2.“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理论分析维度主体参与机制、活动展开机制、网络平台运行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等。3.“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从社会、学校、班主任、教师、家长、学生等层面分析原因。4.“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构建从社会支持、组织保障、网络平台建设、活动展开机制等层面进行构建。

  五、“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实践研究的思路方法

  1.研究的基本思路

  首先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综合多学科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探讨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维度框架。其次,调查研究“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现状,结合案例分析,构建“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最后,进行试点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法,验证修正机制,区域性推行“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实践路径。

  2.具体方法

  (1)文献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EBSCO、PROQUEST和JSTOR等数据库,学术Google图书查询,以及图书馆、相关中小学的网站等获取中外文资料,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文献参考基础。

  (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家校共育机制存在的问题,为家校共育的高效实施与长久发展提供实践基础。

  (3)行动研究法:在完成E、F、G学校家校共育机制的初步研究后,以若干中小学为试点对象,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进一步完善修正家校共育机制,区域性推进“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

  (4)案例研究法:在总结“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有代表性经验时,研究优秀典型案例,为课题假设提供实证性分析。

  3.科研手段

  (1)加强理论学习、研究。班主任在制定的研究方案指导下,改进家校共育工作方式、方法,及时补充学习理论,同时,根据学生发展实际结合理论研究,及时调整和改进研究方案,改变方法。

  (2)重视实践过程。研究小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加强理论学习,规范研究过程管理,注重生成研究指导,重视团队深度研讨。

  (3)强化总结反思。通过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案例的研讨,归纳典型经验供全体教师共享。再结合研讨会、汇报会、专题讲座、媒体报道,交流总结家校共育的具体做法、效果、反思等,推广成果。

  通过“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实践研究,切实改变家长对“互联网+家校共育”的认识,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家校沟通模式。合理有效利用“互联网+”拓宽家校共育网络平台,完善“互联网+家校共育”沟通的平台,利用“互联网+”搭建的家校共育平台,教师与家长高效便捷地沟通,有助于形成家校之间的教育合力,提高沟通交流的实效性,精确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开辟家校共育新路径、新空间、新模式,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同步发展。

  六、主要参考文献:

  [1]曾结仪.利用现代技术促进家校共育[J].基础教育论坛,2019,35:77.

  [2]李潮海,徐文娜.新时代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论基础与策略创新[J].现代教育管理,2019,11:12-17.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机制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K20087。

  合肥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互联网+”视域下家校共育中提升家长教育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DJ20021

  

篇四: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互联网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作文范文(通用6篇)

  毫无疑问,中国社会在形态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无论是网民数量还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速度,均堪称世界第一。而当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且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新概念后,更是每天引来上百万网民的点赞。可以说,“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不但提升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的层次,也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机遇、希望与挑战。那么对于中国教育领域,“互联网+”又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一言以蔽之,中国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中。

  互联网+教学,形成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等诸多全新的概念,由此,不但帮助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手段,大大提升了教学素养,而且,更令人兴奋的是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才真正成为现实。同时,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流于形式,通过互联网,完全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与同伴沟通,与老师交流。在互联网天地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最高限度,教师通过移动终端,能即时地给予学生点拨指导,同时,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灌输知识,更多的是提供资源的链接,实施兴趣的激发,进行思维的引领。由于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教学的触角伸向任何一个领域的任何一个角落,甚至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各行各业的名家能手进行即时视频聊天,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更为自如,手段更为丰富。当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获得他们想要的知识,能够见到自己仰慕的人物,能够通过形象的画面和声音解开心中的各种疑惑,可以想象他们对于这一学科的喜爱将是无以复加的。

  这十多年物流仓储的热门行业除了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变动较小外(冷链除外),仓储管理系统由医药、食品零售、服装轮流引领风骚,到了这两年,普遍认知应该首推互联网B2C行业,衍生到O2O以及跨境等领域,尤其在淘宝与京东的上市、BAT的逐鹿中原以及并购大战,對於IT信息以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与娱乐,逐渐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上,手机APP更是现时风投资金的万众焦点,耽耽逐逐,深怕错过机会。那么在物流领域呢?当然也是受到的极大的影响,配送系統(TMS)的手机公众平台、快递信息的手机推送、货运订单的网上接单、配送状态与位置的实时广播,都是互联网热火朝天的产物。但是在仓储管理的领域?在物流中心使用手机管理并不是一个好主意,顶多是将仓内的作业状态实时推送到管理者的手机上;但这些电商相关产业确实让更多人注意认知到仓储管理的重要性,需求也呈现高成长的趋势,这个电商的年代也带给仓储管理系统一些不小的影响:(一)参与到仓储系统的用户越来越多,有许多用户深刻理解到套装软件的功能,操作起来并非如宣传的吻合;(二)电商的竞争里,业务需求每天都在改变,比拼的是速度,比拼的是谁能更快实现,错了再改,改了再试,这种环境下每个需求光是找厂商开会都有困难,因此国内的大型电商的主力产品都采取自行开发的策略(除了非主营业务可能找厂商),诸如京东、一号店、当当等;(三)IT团队的丰富,国内中大型电商都陆续建立自己庞大的IT团队,因此对于仓储物流方面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希望能由自己团队打理;(四)许多电商的入门公司,没有办法预期业务的增长速度,互联网的爆发性已经不是传统零售等行业能够比拟,因此对于例如三年后的物流中心应该采用什么系统或者功能,各IT总监心中并非都有个非常肯定的答案,有些企业负责人采取"先选个便宜可用的,等做大再换好点的系统"策略,但切换系统的阵痛期与不确定性也是个公认的问题。

  互联网的兴起,对于国内物流软件厂商尤其是个良好的契机,事实证明也确实扶植滋养了许多国内仓储管理软件,使个仓储系统的入门降低,这也与众多曾在国外大型物流软件公司工作的谘询与技术人才投入国内厂商不无关系,但主要原因仍为上述几点互联网带来对物流软件的影响:例如淘宝卖家自建仓储衍生的需求增多、电商入门者的急需低成本物流软件、快速上线对于传统国外大型仓储系统的困难等,助浪现今仓储物流软件的普及化,也更重新让业界人士思考何为最佳的仓储管理系统模式。

  互联网“+”时代对教育的影响

  西胡垌小学靳素云

  毫无疑问,中国社会在形态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无论是网民数量还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速度,均堪称世界第一。而当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且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新概念后,更是每天引来上百万网民的点赞。可以说,“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不但提升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的层次,也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机遇、希望与挑战。

  那么对于中国教育领域,“互联网+”又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一言以蔽之,中国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中。

  互联网+教育不仅仅产生网络课程,更重要的是它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因为具有海量资源的互联网的存在,才使得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诸多前沿知识能够及时地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篇五: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探究“互联网+”时代下中学家校共育的有效策略

  就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身心正处在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除了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学习之外,还需掌握生活中的常识以及人际交往技巧。同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侧重于对学生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做到家校共育,对教学资源予以全面挖掘,以此来增强中学生的教育培养效果。基于此,文章探究了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学如何开展家校共育,以供参考。

  标签:“互联网+”;家校共育;策略

  一、建设网站,增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

  学校可以通过博客这一平台来增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并让家长也能够参与到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中来[1]。家长可以说是学生人生当中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属于学校教育的基础,可以和学校教育之间相互补充与联系,以此让教育体系更加完整。首先,构建班级网络家园,实现网络化的开放教学,让家长更为简单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校和家长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形成合力,实现共育。比如,教师可以创建班级博客,把学生在学校当中的表现、教师评语、临时通知以及学校活动上传到博客当中,让学生家长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与了解。其次,学校家长在登录博客之后,还可以向班级留言,和教师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方式。如部分学生存在偏科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博客上和家长进行深入了解,共同寻找解决方式。最后,教师还可以在博客当中设置家校交流平台,探讨学生在德育方面的问题,协助家长解决问题。例如,部分家长不知道怎样去解决学生早恋的情况,想知道其他学生家长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此时家长就可以在博客当中进行交流,之后教师再对家长探讨的方式进行分析,积極和家长配合,确保在不让学生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的基础上,让学生的精力集中到学习当中。

  二、开办网络课程,让家长监督学生学习

  “互联网+”教育会对教育教学理念产生影响,同时还会让应试教育更快地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2]。在时代不断变迁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网络演变为了中学生学习与休闲娱乐的主要工具。互联网除了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之外,还可以让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课后学习当中,协助与督促他们学习。因此,通过对互联网的有效运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利用网络课程来让学生进行学习,被称为“远程开放式教育”。就远程开放教育而言,学生可以在家中利用网络设备来观看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学生家长也能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和他们一起观看学习视频,以此来拉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这有利于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并应用现代技术、所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使家长也能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从而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三、建立微信群、QQ群,促进家校共育的成效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和网络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微信群与QQ群可以多人会话聊天,是现阶段深得人们追捧的聊天交友工具,这主要得益于其让人际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在家校共育中运用微信群、QQ群可以充分展现出其所具备的重要作用。教师邀请学生家长进入群聊,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与发展,密切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能够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感受。教师可以将家庭作业发送到微信群与QQ群当中,学生家长只需要查看群聊信息就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作业内容,以便于家长能对学生予以及时的辅导与监督。通过群聊,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些实际行动上的作业,让学生家长拍摄视频发送到群聊当中,由教师进行验收,如小实验、做家务等作业。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能够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于更好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并且,家校共育还能够为学生创设优良的成长和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在教师与家长的监督下茁壮成长,同时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以便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以“互联网+”为背景的家校共育,能够让学生的知识与素质教育在网络当中开展与流动,让学生除了在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品质之外,在网络环境中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包玲.无“网”不胜——浅谈新媒体时代家校共育的策略[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7(2).

  [2]王培颖,姜仁健.“互联网+”家校共育实证研究中的行与思[J].现代教学,2017(18):65-68.

  

篇六: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论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家校共育

  作者:杨喜兵来源:《成才之路》2018年第3期

  摘要:通过互联网+教育活动开展家校合作,不仅可以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而且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最大效能。文章从“互联网+”时代中小学家校共育研究价值、“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的现状、“互联网+”时代下的家校共育策略三方面,研究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家校共育。

  关键词:互联网+;中小学;家校共育;关注

  中图分类号:G459;G636;G6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3-0035-01

  孩子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成功的家庭教育,好的家庭能使孩子得到更多的关注与认可,促进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当然,学校教育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应当与家庭教育相互补充,借助于互联网技术让教育模式更加适合当今时代的孩子的需求。

  一、“互联网+”时代中小学家校共育研究价值

  本文试图通过互联网组织、实施家校共育实施策略的构建,探索开展家校共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进行初步的理论概括,拓展和丰富现代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从而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向纵深方向发展。通过互联网+教育活动开展家校合作,不仅可以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而且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最大效能,通过互联网将家庭和学校连为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二、“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的现状

  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将会使学生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得以提升,作为新时代下教育的新型模式,其本身也是对教育的很好补充。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部分家长的认识度与参与积极性不高,致使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继而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一是家校合作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孩子的成长环境可分为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以及社会教育环境。其中,家校合作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家庭教育环境与学校教育环境之间的配合更为密切和恰当,以此来帮助孩子发展和成长。二是家长主体结构性缺位。在开展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家长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主体。但是,在我国,家长对家校共育的参与度明显不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容乐观。根据调查,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家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所有活动,而超过二分之一的家长都有过缺席学校家校共育活动的经历,甚至有十分之一的学生家长从未参加过学校活动。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家校共育策略

  (1)构建“互联网+”家校共育机制。一是管理方面,要建立学校管理平台。在完善教育内部管理评价机制的基础上,要逐步深化教育外部管理评价,并积极开发各类“互联网+”管理平台,如开放家校通、微信、QQ群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管理的信息化。二是教学方面,要搭建学校教学网络资源平台。采取“购买+自建+APP推荐”的方式,建设全覆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微课程资源体系。三是学习方面,要采取复合式学习策略。这样,学生借助网络和数字终端可以实现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协作学习、移动学习、自组织学习。

  四是测试方面,要实现个性化策略。借助作业盒子APP推进优化作业项目,实施作业推送、提交、批改网络化和学生作业大数据分析评价,实现个性化策略。

  (2)引领构建“互联网+”家校共育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多项功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实验过程要将调动学生、家长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于整个研究过程,彻底改变传统的家校共育模式,更好地激发家长和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家长、学生的思维。

  (3)构建“互联网+”家校共育评价体系。学校应自主研发平台,实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网络化。通过探索实施学生和家长网上评教,实现评价方式的全员化、社会化;通过大数据支持下的评价项目数据库的构建、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和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呈现,实现评价结果的数据化、可视化,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进而实现对学校管理工作的精准指导。在“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联系可以让两者的教育资源得以完美整合。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优化,能使教育活动的开展评价机制拥有更高水平的精准度。当然,这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测,也是对学生的成长、心理发展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具体评价。评价体系也不只是局限于学生,还包括家长与教师。

  四、结束语

  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信息化教育极其发达的今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人成才的三大支柱。家庭和学校只有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实现创新,其不仅仅是对教育意识与教育理论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家校共育,继而实现教育活动开展质量的提升和飞跃。

  参考文献:

  [1]黄锦锦.论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J].成才之路,2017(26).

  [2]安晓燕.“微时代”下的家校共育[J].中小学电教,2017(01).

  

篇七: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家庭教育的新趋势

  新特点新策略

  摘要:学生教育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并不是学校,而是家庭教育。学生最先接触的也是家庭教育,家庭在学生初期树立良好的教学理念,那么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就会变得较为顺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有了全新的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综合教育,对此本文以小学家庭教育为例,对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走向进行研究。为相关的教学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及往后未来更加长远的发展。小学生思想、学习等各个方面都不够成熟,这个阶段的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最好的教育需要学生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合起来进行。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互联网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对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更科学、更全面。

  一、小学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

  小学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主要时期。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家庭教育主要分为父母对子女的单向教育和父母与子女的相互教育。在当代社会,家庭教育更倾向于第一种:父母对小学生的片面教育。父母不需要孩子接受教育的时间和地点,尤其是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可以随时随地教育孩子。孩子犯错后的内疚感,会让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产生比没有犯错的孩子大得多的影响。此外,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是固有的,无法改变。因此,家庭教育也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家庭是小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温馨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活泼可爱、积极乐观的性格。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才层出不穷。他们追求自我愉悦,忽视家庭因素,所以我国的离婚率越来越高。这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直接影

  响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除了家庭氛围,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为了不给孩子留下遗憾,孩子轻松快乐的童年就会变得忙碌起来。更重要的是,当孩子的自身条件被直接忽视,盲目培养,让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时,他们的技能既不低也不高。除此之外,个别父母溺爱他们的孩子。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快乐的童年,他们并没有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孩子可以为所欲为,无条件地满足他们的要求,从而导致他们的坏习惯的养成。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

  1.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建立专门的家校互动资金

  充足的经费是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所以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应有所加强。首先应该选拔大量的人才投入教育事业,解决教师资源紧缺的现状,合理划分班级规模,使班级中的老师有时间和精力与家长交流沟通。给每个班级分配两名班主任,一名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另一名主要负责学生思想品德及心理健康方面问题。分工明确不代表两名班主任没有交集,相反要相互配合,共同对合作活动的开展负责。学校可以在每学期的绩效考评中把老师在家校合作中的成果表现列入考评标准中,以此激发老师对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其次还可以成立家校合作的专项基金。缺乏专项基金的支持,家校合作难以实施,一些项目也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国家应该成立家校合作专项基金,这样可以激励家校双方组织更多有关的教育活动,逐渐提高家校合作的层次。此专项可以来源与国家投入,也可以由社会捐款,由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共同管理。

  2.发挥研究人员力量,对学校进行指导教育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家校合作,国家新兴其大量的优秀研究人员,这些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国内外的差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出了许多优秀的理论成果。所以我你们应该发挥这些研究人员的力量,派遣这些优秀人才去学校指导。这些研究者可以对学校的领导者、老师、家长进行培训指导,使他们对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还可以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把自己的理论研究作为指导,为学校创造适合自己的一些活动及组织,为教育的发展作贡献。在指导学校的过程中,

  研究者又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修改,使之更加完善,也使得家校合作的理论成果更加丰硕。

  3.小学和家长要经常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长能否保持积极的参与态度,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合作关系,以及小学生教育的质量。家长对小学教育的支持、理解和信任,是确保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共同发展的基本前提。小学生教育涉及方方面面,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小学要担负起小学生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家庭也需要更加重视小学生教育,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只有相互合作与沟通,才能充分了解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确保教育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在小学交流时,家长需要主动交流。不要只接受小学老师的意见。面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可以及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小学也需要接受和采纳家长的意见。只有当双方处于相对平等的状态时,才能帮助双方搭建信任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结语: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关键。我们要以学校为龙头,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平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关爱,关注社会、奉献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绍忠.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探讨[J].新校园(阅读),2018,

  

篇八: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小学家校共育

  摘要:2020年让人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病毒的到来,出现了新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从当前来看,线上教学对于小学家校共育的要求是及其高的,其中对于家庭和学校之间信息传递与交流是极其重视的,家长的配合以及学校的组织方式等制约着家校共育教育的教学效果,而小学班主任以及教师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家校共育这一方式,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学结合的教学现状分析出发,从而提出具体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措施,旨在保证小学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小学;家校共育

  前言: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确实没错。家长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交往方式、思维观念与行为举止,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学校以及家庭都密切关注的,就更需要家庭和学校进行配合,给予孩子一致的教育。因此,就需要当地小学教师和父母双方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最新式的教育方式运用到学生的教育之中。

  一、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小学家校共育的好处

  1、转变教育理念

  互联网所具有的灵活性与便捷性为我国各个地区的小学家校共育工作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与有效尝试。家长还可以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共同参与微信班级共享交流平台,通过每周或每月固定展示优秀学生的作品或考试卷面,使学生增加班级责任感,进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凝聚力与活跃度。其次,对于个别情况特殊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在跟家长了解情况之后的基础上私下找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对班主任和父母的亲切关心,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们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于班主任的认识和信任度也得到了提高【1】。这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的出现都对教师和家长这种新型教育理念有了改观。

  2、拓展教育途径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家校共育,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小学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学生园工作团队的凝聚力,小学教师的心连在了一起,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大有裨益。也能用心感受学生的内心真实感受,对于其合理的情感需求积极满足,可以帮助教师其将关注度放在学生身上,也可以让小学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通过不间隙地学习,将学生理论知识很好地与工作实践相内化。此外,在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中,大多数家长都普遍存在着愿意多花钱,但是时间投入少的特点,缺少一起阅读和学习的时间与机会。尽管父母求成心切,在教育投入上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却十分缺乏在时间上对孩子的陪伴。因此,如果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学生园的家校共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加与孩子一起的机会,还能升华自己与孩子的感情,从而促进家庭关系更加融洽、和谐【2】。

  1.理解家长的期望

  目前,在后疫情时代下,有的家长要出去复工,有的家长在家办公,有的家长不复工在家照顾孩子。为此,小学提出的的家校共育教学模式,应该要结合当下的家庭生活来进行,不能将家庭教育中的内容搬到学生的教学课堂之中,而是要理解家长的期望,让家长能够真正参与家校共育活动。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家长主动去挖掘生活教育中的价值,小学教师们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活动,从而与学生家长有一个良好的互动体验【3】。

  二、在互联网+时代下开展小学家校共育的策略

  1、构建“互联网+”家校共育机制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家校共育教育工作也逐渐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学校话可以构建“互联网+”家校共育机制,来促进小学教学质量的发展。教师在疫情期间通过一些微信小程序布置学习任务,与家长通过微信群沟通,指导家长帮助自己的孩子完成相应任务,再通过微信拍照提交,家校共育促进了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4】。这种对家长的指导既是一种亲职教育,也是一种成人教育。而教师作为亲职教育的受教育者和家庭教育的施教者,都要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在正确理解家长和教师的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

  1.搭建网络平台

  在网络社会中,互联网已经成为小学家园共育工作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宣传阵地,网络所具有的共享性、快捷性等特点能够为人们及时传递信息,加快信息接受的速度。因此,小学在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网络来建立教育、宣传和管理等功能的家园共育思想体系,并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来建立一个健康、开放的小学家园共育网站,并根据党中央和上级的政策和文件,精心策划网络宣传页面和内容,定期公开家长和老师所关心的难点和重点,从而扩大小学家园共育工作的宣传力度【6】。

  1.促进管理信息交互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深入推进,小学教师还和班主任可以借助校讯通平台等多媒体来及时发布每天的作业布置以及相关的班级通知,从而促进管理信息的交互。同时,家长可以通过校讯通平台这种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的日常表现,并通过校讯通进行及时的指导。最重要的是,校讯通不仅有电脑端还有手机端,这两个终端的出现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部分家长家长没有电脑的问题,还可以让家长通过一个手机就可以与教师进行实时的交流,增加与教师互动的频率,了解孩子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从而促进彼此关系的进一步发展【7】。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当前教师和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考虑,小学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去挑选和收集一些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内容并且推荐给家长。作为一位合格的家长,要在孩子面前发挥榜样作用,从日常的小事做起,规范自身行为,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处事方法,践行正确的素质,只有父母做到了这些,才可以要求孩子也做到,而不是口头说说,利用家庭的熏陶,学生园的家校共育才能更好的得到发展【8】。教师应该定期观察学生在课堂和课下的表现,从而明白学生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互联网时代下的家校共育工作。不仅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教学目标与家庭教育相契合,还应促进家长、教师以及学生三方的联系配合,有效促进家校共育策略的发展和完善。提高对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学习与各方面的联系下,积极地引导孩子投入与学习当中去,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万婷婷.互联网+时代的小学家校共育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9(17):0053-0053.

  [2]许芳.乘"互联网+"之风,扬家校合作之"帆"——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家校结合教育方式[J].学苑教育,2020(16).

  [3]黄冰."互联网+"时代中小学家校共育的探索与实践分析[J].下一代,2019,000(005):1-1.

  [4]杨月静.互联网时代下家校合育模式会议的特征分析[J].家长,2019,000(018):P.62-63.

  [5]李治刚."互联网+"时代,城郊小学生r家校共育实践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00(004):109.

  [6]朱静."互联网+"时代中小学家校共育的探索与实践[J].成才之路,2018,000(001):88.

  [7]张慧敏."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构建方法[J].甘肃教育,2020,No.664(20):44-45.

  [8]马国义."互联网+"背景下促进家校共育的困惑及对策[J].2021(2019-15):26-26.

  

篇九: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改进策略互联网在短时间内铺天盖地的笼罩,无论在生活方面、学习方面还是军事政治方面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家长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领路人,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如何做好“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一、“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1.网络逐渐影响着家长对学生的监督家长是子女的监护人,并且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因此家长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监控孩子,比如:不给家里电脑装宽带、禁止孩子去网吧等。但这些方法都治标不治本,家长不可能永远盯着孩子,孩子也有很多的法子来应对家长的招数。而且网络行为具有隐蔽性,孩子在哪里上网、上网做了些什么,父母是不能知道的,这就使父母的监督成了泡影。2.父母知识的权威性遭到挑战在没有网络媒体只有纸质媒体的时代,家长扮演着多重角色,不仅是经济的来源还是知识的权威。孩子有什么知识方面的问题,基本都可以从家庭长者处得到答案,或者与家庭长者进行讨论交流。但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这一现象,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孩子们不再依赖父母,小猿搜题、作业帮,答案解析全都有。孩子们不再需要向家庭长者请教,也失去了与人探讨交流的思维,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慢慢降低。

  一般而言,家长教育子女的权威性有三个组分:人格权威性、源于血缘亲情的权威性和拥有知识的权威性。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子女的知识传承性被互联网无情地切断了。家长知识权威性的丧失削弱了父母人格的魅力,加大了家庭教育的困难。

  3.网络复杂性影响正能量传递毋庸置疑,大多数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或知识都是经过过滤的、正能量的,是对孩子身心发展没有副作用或危害的。家长是不会给子女传播对身心发展有危害的知识或信息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充当着一道“防火墙”或“隔离墙”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家庭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家长的教育素质的不断提升,他们很注意不良信息对子女的影响,注重在家庭倡导健康文化氛围。但互联网中的信息良莠不齐,信息量庞杂不说,更有不少有害的内容充斥其中。4.互联网影响着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交流沟通能够建立和睦的家庭教育关系。互联网的诱惑使得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中,网络作为“第三者”介入家庭生活,使得家庭氛围明显有了淡漠的感觉。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多有叛逆的心理,更是把更多的课余时间给予了网络。另外,孩子们喜欢使用网络用语,文化的代沟往往使得父母一头雾水,破译不了网络语言的语义,与孩子的沟通更是无从谈起。二、“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改进措施

  1.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现代人自我能力提高还是离不开学习,互联网时代,家长要有利用互联网学习的意识,要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是化解互联网时代给家庭教育带来冲击的前提条件。家长要学习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对学生的成长规律做到心中有数。对很多家长来讲,他们对于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孩子的知识是欠缺的,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凭借着自己的感性体会,这是不符合家庭教育需求的,是不合格的。对家长来讲,他们要学习科学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清楚孩子各个阶段生理和心理变化,然后对症下药,做到因材施教,避免盲目施教,避免这样的教育观念对孩子带来的伤害。家长要努力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要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例如互联网,在互联网时代,家长要努力学习互联网,科学合理的使用网络,把自身网络素质提升一个档次。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家长适应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可以更好的指导教育孩子。

  2.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

  互联网时代,家长要努力做好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调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面对互联网给家庭教育带来的冲击的一个重要手段,家长要努力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互联网时代下的家庭教育,首先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建立平等的相处环境,家长要尊重孩子使用互联网的权利,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平等的开展交流。当孩子有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当他们在上网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家长要

  充当孩子的倾听者,对孩子所犯的部分错误,家长要包容,当孩子学着用网络解决遇到的困难时,家长要鼓励孩子,激发孩子利用网络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家长要利用网络做好亲子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把自己好的观点传递给孩子。这种利用互联网迂回的教育方式,与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相比,有独特的教育效果,对解决亲子关系弱与互联网吸引力强之间的矛盾有很大的帮助。

  3.教会孩子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待网络

  家长要身教言教,在使用互联网时,家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对孩子要求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给孩子做好榜样。可以想象,如果家长不合理利用互联网,整天沉迷于网络,在网上玩游戏等等,而去教育孩子要合理利用互联网,教育效果是不会可观的。家长要结合实际,运用一些身边的事例分析,让孩子知道,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便利和收获的同时,也可能让我们受到伤害,甚至是走向犯罪。通过这样的分析引导,能给孩子树立一种选择意识、防范意识,这对他们躲避不良信息的侵袭有莫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网络已经离不开我们的生活,近些年也逐渐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我们既要认清其对孩子发展的巨大的正面作用,也要认清其带来的种种问题,当然,负面作用是可以规避的。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要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互联网教育,通过春风化雨式的教育引导孩子合理的利用互联网,让孩子在互联网时代下健康学习和成长。

  

篇十: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互联网+家校,合力共育出成长

  摘要:孩子的成长成才备受社会关注,汇聚多方期待,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尤其是置身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增进家校联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互联网+家校中心”这一新型家校共同体的形成,最大程度地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策略互联网+简单说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家校沟通合作的方式也正进行着一场巨变。让互联网为家校沟通服务,正好可以弥补传统家校沟通模式的弊端,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互联网+家校联系的重要意义1.家长多途径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诱导孩子的健康成长。“互联网+家校互动”让家长多途径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并且能够通过获取的信息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通过网校、校讯通、微信群等家校互动的方式,家长可以了解到学校、班级近期的教育内容,孩子成长的教育氛围和孩子在校的表现,同时又根据教师提供的一些孩子的具体问题,结合自己对孩子的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同时,将这些信息通过互动方式反馈给教师,使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心理变化的原因,开展针对性的教育。2.形成合力,对孩子开展针对性教育。“互联网+家校互动”为学校、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更加多元、便捷的沟通途径和交流方式,尤其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交流互访成为现实。学校将孩子在校的表现、突发的问题、学习的近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接收到信息之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或者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对于孩子存在的问题交流看法,听取班主任的建议。另外,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给教师,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教育,如此一来,教师与家长互动互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教育合力,对孩子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提高教育的效果。3.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孩子和谐健康成长。“互联网+家校互动”为教师和家长搭建了互动互通的多种途径,教师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没有私心,共同围绕孩子教育的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家长倾诉教育中的问题,教师和其他家长共同讨论和出主意;教师组织活动,家长们协调时间,踊跃参加,彼此之间成为亲密的朋友,相互支持、互树威信,共同研究教育措施。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促进孩子和谐健康的成长。二、“互联网+家校共育”的新模式1.结合拇指家校理念,定期开展“空中课堂”。家校共育的开展可以借助于对QQ群的运用来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让学生家长得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通过让学生家长、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得以加强联系来让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在QQ群中,家长可以分享自身的教育经验,互相学习,教师也可以提供专业化的教育建议,让教育经验的共享得以成为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方式。同时,家长也能够因此加深对自己孩子了解程度,明白孩子的需求所在,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认可,而教师也就可以更好做到因材施教。再次,建立家校互动短信平台。即使目前新媒体很发达,要考虑到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忙、知识能

  力有限、手机设备落后等因素。2.打造学校特色公众号,增强互动性。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校园微

  信公众号,但是其推送内容往往是校园新闻、教师风采,而缺乏对学生的关注与对教育活动的关注。其具体做法如下:

  (1)将学校的特色体现到公众号之中,并且通过对菜单的个性化打造来提高公众号的表现力。

  (2)需要让公众号能够被专职管理。3.“互联网+家校合作”理念下强化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技巧。社会的发展,使得家长本身面临着来自于社会压力的影响,继而很少花费精力在孩子的成长中。特别是随着孩子长大,家长可能愈加难以做到对孩子的严格管教与悉心照料。其中,一些孩子带有的逆反心理也让家长十分头疼。针对于这样的现象存在,家长需要懂得学习科学的教育意识与教育技巧,以此来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健康成长。4.构建“互联网+家校合作”教育评价体系。在“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能够让二者的教育资源得以归纳整合。其通过对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优化来让教育活动的开展评价机制拥有更高水平的精准度。其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与评测,也对学生的成长、心理状态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分析。当然,评价体系本身也不再是局限于学生,其还涉及了家长与教师。在以往的教育评价体系中所难以实现的全面性,在“互联网+家校合作”能够被很好实现。这一评价模式使得教育评价的融合程度更高,对基础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家校沟通反馈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也是对学生成长的有益臂助。参考文献[1]章深婷微信在小学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技术,2016,(06)。[2]吴成峡“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与家庭协同育人探析[J].学院学报,2016,(10)。[3]邱文“互联网+”时代的家校合作教育及其优化路径研究[J].科技论坛,2016,(23)。

  

篇十一: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互联网+家校共育”实践研究

  作者:于海来源:《学周刊》2020年第24期

  摘要:步入“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动本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密切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建立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联互通的桥梁,为学生的健康生活和快乐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4-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4.094

  “互联网+家校共育”教育模式扩宽了家庭和学校之间沟通的渠道和途径,使得家校沟通更为顺畅,促进了家校共育工作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同步提供便捷的平台。

  一、推行“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学生所受的教育不仅仅包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往往是脱节的,人们只注重学生的学校教育,而忽略了家庭教育,造成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到位。而“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的出现,可以加强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从而在课下加强监督和辅导,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二、“互联网+家校共育”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落实不到位

  目前“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贯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许多家长对这种教育模式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和学校配合方面欠缺积极性,家校共育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开展和落实,实施效果不佳。比如,一些家长虽然加入了班级交流群,但很少关注群里的消息,也极少在群里发言,“互联网+家校共育”的效果不明显。

  (二)许多家长“互联网+家校共育”的观念淡薄

  在“互联网+家校共育”实施过程中,很多家长对它认识不深刻,认为“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就是简单的教师通过微信群或者QQ群向家长发布信息和通知,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意义了。因此,家长对“互联网+家校共育”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浅显的层面,缺乏明确的观念。

  (三)“互联网+家校共育”的任务较多较重

  从实际情况来看,要促进“互联网+家校共育”的高速发展还有很多任务要做。一方面需要更加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以及更加便捷的互联网交互平台作为支撑,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家长和教师对这种模式的认识,可谓是任重道远。

  三、开展“互联网+家校共育”实践的策略和方法

  (一)增强教师和家长的观念,推动家校共育发展

  1.对教师和家长进行理论培训,增强家校共育理论观念。提高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是顺利开展“互联网+家校共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校要经常组织和开展家校共育的理论培训和讲座,培养并树立起教师和家长积极进行家校共育的理念,提高教师及家长对家校共育的重视程度。首先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学校每年应定期组织家长开展相关的理论讲座,引导家長提高对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视,加强和教师的交流沟通。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培训,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提高教师对家校共育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教师探索“互联网+家校共育”途径和方法的积极性,提高教师进行家校共育工作的素养和能力。

  2.利用互联网建设家校共育讲堂。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建设一个互联网家校共育讲堂,便于教师和家长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提高家校共育的有效性。增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同配合,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的观念。利用网上讲堂把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授给家长和教师,为顺利开展家校共育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促进家校共育的顺利开展和健康发展。

  3.建立一套有效的表彰激励机制。学校可以每年评选出一些在家校共育教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家长和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树立家校共育的典型和榜样,提高全体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重视程度,增强家校共育观念,推动家校共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拓宽家校共育的路径和渠道

  1.建立家校共育委员会,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每年选举出新一届的家校共育委员会,挑选出在家校共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家长组成家校共育委员会的成员。家校共育委员会的成员和教师一起指导其他家长进行家校共育工作,给班级中的家长讲解最新的家校共育的理念和知识,提高家长对家校共育工作的认识,增强学生家长在家校共育工

  作中的积极性,促使家校共育工作的有效性。家校共育委员会的建立有利于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共育工作,提高家长的配合度,加强对学生的家庭教育,进而促进家校共育工作的发展与落实。

  家校共育委员会在每年的固定时间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和交流家校共育工作中新的策略和方法,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通过微信、QQ等平台开展家校共育。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发展迅速,几乎每个网民都有自己的微信号或者QQ号,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建立一个家校共育群,在群里及时分享学生在学校的一些精彩表现,让家长知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提高家长参与家校共育的积极性。家长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家校共育群了解和获知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和教师进行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了解,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学习。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微信群或者QQ群里展示自己的作业,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疑惑等。

  3.借助翼校通实施家校共育。翼校通平台是信息化时代应用于教育系统的一款非常好用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它可以实现家庭和学校之间更加方便的互动和沟通,推进家校共育工作更好地开展。教师可以通过翼校通平台方便快捷地发布班级通知,进行日程点评以及作业布置等。翼校通平台还可以上传照片,因此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一些精彩瞬间进行拍照并上传到翼校通平台上,这样家长就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通过翼校通建立班级日志以及照片墙,能够加强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同时,翼校通平台还支持视频讲课,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翼校通平台对学生进行视频讲课,指导学生做好课程的预习和复习。

  

篇十二: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实用范文】

  在新时期,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何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互联网时代抓好家庭教育的文章3篇,欢迎品鉴!

  【篇1】在互联网时代抓好家庭教育

  经济的快速进步,社会的发展增速,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家出台多项政策进行教育改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改革浪潮汹涌澎湃,然而,由于家长自身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知识的缺乏,导致一些悲剧仍在上演或加剧,因此,一些学者提出,教育改革应从家长改起、从家庭改起,那么如何着手改革,有必要再次来拜读“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的《家庭教育》,让我们重新认识“孩子”、“婴幼儿”,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找到改革的源头。

  一、陈鹤琴与《家庭教育》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省上虞县人,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以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儿童发展研究,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著有《家庭教育》等著作,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家庭教育》全书共12章,订立家庭教育原则101条,讲述了儿童心理及普通教导法,解释了各项建议的涵义。内容涉及小孩子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撒,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并进行充分的讨论。

  二、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

  1、家庭教育要讲求科学规律。陈鹤琴作为中国现代第一位从科学角度认识儿童、教育儿童的先驱者,其教育思想首要强调要科学认识儿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儿童不是缩小版的大人,他与成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身心特点(1)儿童是好游戏的。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儿童能从中认识自己、认识事物、认识世界,促进其情感与思维的全面发展。儿童喜欢玩的游戏没有有意义与无意义之分,只要是游戏他们都是爱的。(2)儿童是好模仿的。儿童的模仿力是令我们成人惊讶的,通常情况下,1-2岁的孩子就能进行简单模仿了,比如模仿大人说话、扫地、拿杯子喝水等;2-3岁,随着大脑皮层的飞快发展,能模仿的动作、神态也越来越复杂。(3)儿童是喜欢合群的。人本身就是群居的,儿童生来也自带这种特质,他们喜欢三五成群的陪伴,孩子生来就是“交际高手”,而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发现孩子不喜欢和人交流的问题主要根源还是来自家长,家长在孩子交往中往往因为害怕孩子受欺负或欺负他人,就会过多干涉孩子间的交往,久而久之就弱化了孩子的交际能力,把他们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变成不合群。2、树立正确远大的家教观。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早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奠基作用。家长应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深层意义,在家教目标上尽快摆脱个人家庭的束缚,树立为国教子的大教育观,将能否为社会作贡献作为衡量孩子成材的标准,由“为个人型”向“为国家型”转变。孩子虽然是小家庭的一员,在家庭中受到照顾和关爱,慢慢长成具有独立思想与意识的个体。作为个体,接受教育有助于儿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成为独立的个性的他自己;作为家庭成员,接受教育可以帮助家庭完成优良品质的传承或阶级的跨越。基于这两种的家教观,陈鹤琴认为家教目标过于狭窄,应该树立正确远大的家教观,在家庭中培养一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氛围,而不是教导孩子只考虑到小我,而不知大家为何,这样的家教观对民族发展和国家复兴是不利的。3、重视父母的作用。陈鹤琴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作用。对于父母,他提出了以下要求(1)父母要尊重儿童的人格。虽然父母是儿童生命的给予者,但是一旦降生,孩子首先是他自己的,他拥有独立的人格,父母无权将个人意愿强加给儿童,随着慢慢长大,儿童拥有表达独立想法和意见的权利,父母应该去尊重,对于不合适和偏执的可以正面去引导。(2)父母步调要一致。在家庭教育中,陈鹤琴特别强调父母教育步调的一致性。家庭就像一艘船,父母是这艘船的掌舵人,当两位掌舵人步调不一致时首先会导致家庭氛围的不和谐,直接影响到孩子接受教育的效果,这就需要父母在教育理念上常沟通、常联系。(3)父母要给儿童以真正的爱。父母当然是爱孩子的,但是却存在着“以爱之名绑架孩子”的现象,现在社会愈甚。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投射到教育中就是越来越的家长给孩子报辅导班“加餐”,有些孩子能消化,而大多数孩子却处于反抗无门的边缘,这些孩子家长的理由往往却是为了孩子将来好,对孩子的反抗视而不见或强行镇压,这样不是真爱孩子。真正的爱应该站在孩子角度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给予,而不是利用家长权威强塞,少一些“以爱之名”,多一些平等对待。

  三、对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1、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家庭教育。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位成人被各种网络信息包围着,包括各种育儿信息,家长在提高家教意识的同时又出现盲目模仿与跟风的现象,如各种不合时宜的晒娃与亲子综艺节目,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陈鹤琴认为,应该创设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包括物质的环境与人的环境,而人的环境尤为重要。现如今,经济收入提高,物质环境大大改善,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给孩子购买各种益智玩具或带孩子去各种人工游乐场,孩子接触了更多的人工的、非生命的物质,却忽视了与大自然的亲近,内心从小缺乏生命力的流动性。同时,陈鹤琴特别强调在家庭教育中人的存在比优渥的物质环境更重要,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用以支持他们的模仿,诸如良好的精神环境、游戏环境、艺术环境和阅读环境等。父母应随时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儿童以很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互联网时代几乎颠覆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家庭智能越来越受青睐,然而在智能家庭中有些家长过多地用智能家电和玩具替代他们陪孩子,让孩子在看似聪明、实则冷冰冰的智能中成长,慢慢的把孩子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培养成了新一代的“冰人”。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教育需提防过多智能取代人的环境的创设,让孩子在真正的有爱的家庭中成长。同时,由于现代生活与工作的压力,父亲更多地忙于工作,导致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这对儿童的成长,尤其是性格品质的形成是不利的,陈鹤琴作为一个父亲,给予孩子很好的父性教育,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尤为重要。2、提高家教观中的精神内涵。国家经济实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成长,家长也越来越慷慨地投资教育,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生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家庭中关注孩子个人的成长固然是件好事,但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出现“太自私”的现象,只顾个人成长与发展,说明我们的家庭教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唯个人化”。孩子首先是他个人和家长的,其次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不能一味地只为个人发展考虑,告诉孩子你过好自己就好,这是狭隘的。家庭教育应树立大家教观,提高家教观中的精神内涵,除了要教育孩子用知识武装与强大自己以外,也要教育孩子“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学习”,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有一颗宽广的心,为孩子做好人生的指路人。3、父母应做好“互联网时代好家长”的师范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变成了人们必不可缺的必需品,方便了生活的同时也让我们被网紧紧套牢,成为了手机的“囚徒”,无法自拔。然而家庭是一个需要网但更需要人存在的地方,儿童具有极强的模仿力,他们模仿着家长的一举一动,当家长无法逃离网时,孩子也必然会发现网的乐趣,进而模仿着你的痴迷,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家长别让自己被网套牢而要求孩子不要沉迷于网络,首先要从自身找根源,在孩子面前尽量不去玩手机,陪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运动、一起探险,在孩子对网络成瘾之前培养起他对其他事物的乐趣,师范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尤为重要。

  【篇2】在互联网时代抓好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现状与挑战

  (一)垃圾信息泛滥

  网络信息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变化更新,起初我们会认为发布在网络上的信息都是真实有效的,实际不然,网络上的信息不完全都是可信的,有错误的当然也有正确的,有消极的自然也会积极的,有培养情操、增长知识的,也有诱人犯罪、下流低级的。只有经过正确的过滤和筛选互联网信息,它才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反之,他就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垃圾场”。

  (二)色情信息频发

  目前,由于各个国家政府对色情信息存在不同的法律界定,还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利益链条的存在,导致无国界的网络信息传播中,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色情信息,更加无法阻挡对青少年的危害,青少年在浏览过一些色情信息后,极容易弱化性道德的认识,容易导致性取向选择上出现问题,性心理情感发生淡漠,更加有可能发生性犯罪等违法行为。如今,手机网络色情视频泛滥成灾,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浏览色青淫秽信息也越来越隐蔽和便捷,手机党随处可见,青少年人人都在使用手机,如此,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暴力与血腥信息

  青少年在看过暴力与血腥的信息后容易心跳加快、情绪激动,在心理上和视觉上都会产生刺激。现在很多青少年经常会玩一些暴力的网络游戏,浏览很多暴力与血腥的信息,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很容易增强青少年的暴虐性和攻击性,在不断寻求刺激的状态下,想要追求兴奋感和真实的体验,会把这些作为个人发泄仇恨的渠道,实践种种暴力和血腥的行为。青少年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会因为生活中出现的不尽人意的挫折,或者所谓的江湖哥们义气,走向犯罪之路,出现暴力行为。

  (四)诈骗信息和消极思想

  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导致网络上出现很多诈骗信息和消极信息,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各抒己见,言论自由,通过对问题的不同的看法、过度引申、不断的夸大和缩小,由于自己的消极思想的存在,导致看问题的方法不同,这些都很容易影响青少年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比如“这件事根本没法解决”;“我怎么做什么都不行”;“我这辈子算是完了”等等。青少年往往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又比较欠缺总是想通过做一鸣惊人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网络诈骗团伙通常是抓住了这一思想使青少年成为了他们的“猎物”。

  (五)危险与非法信息

  通过互联网散布谣言、宣传邪教思想、传播非法言论无疑是最快捷、最便利的途径。很多恐怖分子或者是狗仔都会通过网络传播来制造这个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混淆视听,通过制作虚假视频和图片来传播违法信息,这些违法分子针对的对象就是容易动摇信念,知识不健全的青少年。

  二、互联网时代下开展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教育”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国家教育和家庭教育。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该做的事,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从出生的那一刻,甚至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父母的教育,也就是所说的胎教,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受父母的影响,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榜样。还有很多父母觉得对孩子严加管理就是对孩子有利,有很多青少年无法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导致沉迷网络无法自拔。家庭教育是起点,父母要与孩子树立平等的关系,家庭和睦,这样才有利于青少年成长。

  (二)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警惕网瘾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作为家长想要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首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事物,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的涌现出新的技术,新的名词,家长要谦虚主动的向孩子学习新的东西,通过学习新鲜事物共同进步,与孩子寻找共同话题,主动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兴趣爱好,建立平等的家庭关系,家长要掌握网络法律法规,不能简单的禁止孩子上网,要认识到互联网的实用性和工具性,正确看待孩子的“网瘾”问题,上网本身不是错,需要的是把握好上网的“度”,家长不要进行粗暴的干涉,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交往,及时的与孩子进行沟通。

  (三)积极鼓励,树立理想

  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长要从小就引导孩子确定人生的目标,没有理想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遭遇不同的或多或少的挫折,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很多青少年不想面对现实的挫折,就会选择网络来麻痹自己的思想,作为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伸出援手给与帮助,不断的鼓励孩子勇敢的克服困难,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陪伴孩子共同坚持面对挫折。

  结论

  家庭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遇到了新的挑战,但是这些新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是无发逃避的,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会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作为家长只有不断的学习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的认识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趋利避害,通过网络信息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助学习关系,通过互联网与孩子成为良师益友,完善家庭教育方法。

  【篇3】在互联网时代抓好家庭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已经与互联网紧密相连。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学生的教育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学生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家庭教育;对策

  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保证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家长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当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孩子都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老师与家长要相互配合,关注学生在互联网影响下的成长。

  1“互联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与孩子不能有效沟通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类似于上下级,家长在庭教育中起着权威性的作用,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好,很多孩子都惧怕家长,遇到问题不敢告诉父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孩子很快的接受互联网,在日常对话中经常使用网络用语,语言变化很快,但是家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慢,他们学习互联网的速度跟不上子女,这就造成了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出现隔阂,存在着沟通问题。

  2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

  很多家长还局限于过去的教育观念,认为子女必须服从自己的安排,家长总是认为自己的经验多,自己为子女选择的路就是最正确的路,但是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大,很容易与父母激化矛盾,做出过激行为。现在互联网走进每个家庭,子女能够利用互联网了解更多信息,但是一部分家长却认为互联网只会让孩子沉迷网络,排斥子女接触互联网。

  2“互联网+”家庭教育的对策

  1更新家长教育观念,转化家长的家庭地位

  要把“互联网+”多元融合的思想融入到家庭教育中,首先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能够正确认识互联网。家长可以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构建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此外,家长应该学习互联网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互联网的用途,能够正确看待互联网,利用互联网进行家庭教育,而不应该让互联网成为家庭教育的阻碍。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转变自己的主体地位,和子女平等地交流,要和子女成为朋而不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当子女把家长当成同龄人以后,就会对家长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有效沟通的前提就是双方处在同样的地位。

  2构建互联网的思维,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很多孩子不愿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接触、交流,他们把自己局限在网络的虚拟世界,喜欢与屏幕对面的陌生人交流。在网上能遇到和自己有共同話题的人,但是网络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也尝试注册一个网络平台账号,走进他们孩子们常常登录的网络世界,了解现在互联网下孩子们关注的热点,关注他们的网络动态,努力寻找到与孩子同一频道的共同话题,从而打开与孩子沟通的话题。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也能及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及时作出一些引导。

  3净化互联网的环境,提供健康的教育资源

  网络空间包含的信息丰富,其中有些信息能够帮助孩子们成长,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与身心健康,但同时,网络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良信息,这些信息很可能使孩子误入歧途。老师和家长要合作,为孩子创建干净的网络环境,提供健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康的教育资源。家长在家里要监督孩子的网络,既要留给子女一定的私人空间,同时也要限制子女的上网时间、浏览的网页等,避免孩子接触到不良。青春期的孩子心智发展不成熟,很容易外界的影响,互联网信息不可控,这些信息对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来说是很大的隐患,家长和老师都要努力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4做好家庭建设工作,构建完整的教育系统

  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要与孩子良好沟通。在一些情况下,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矛盾,家长不理解孩子,孩子也接受不了家长的做法,这样就会双方就会出现问题。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家长应该逐渐转变教育观念,做好家庭建设工作,利用互联网正确引导子女,让子女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家长应该在平时多陪陪孩子,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比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观看有意义的家庭教育片,在观看的过程中与孩子交流,表达内心的想法,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家庭问题。定期开展亲子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交流,还能利用这个时间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尝试让孩子理解父母,明白父母的一番苦心。家长也要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互联网的影响和诱惑下,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比较大,他们很容易产生叛逆情绪,家长要在孩子的这个关键时期对孩子多加引导,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互联网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每一天都离不开互联网,家长要学会利用它多元互联的思维,对孩子进行多元的教育,让互联网成为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翟德玉.“互联网+”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J].教书育人,201

  [2]马小莲,王敬川,陈光.“互联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

  

篇十三: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21世纪被喻为网络时代,我们的生活正逐渐被网络所影响。网吧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网吧作为发展中国家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入口,在客观上让很多还没有富起来的人提前走进了网络世界,增加了一个了解社会进步的窗口。但是,网络时代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其存在及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说它有利,通过它可以推动全民上网工程,促进现代信息化;不利的是对于缺乏足够辨别力和控制力的学生,会造成某种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有损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而增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难度。因此,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青少年上网类型

  当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这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学生对电视、电影的迷恋。一些孩子将电脑既作为必备的学习用具,又作为高级的玩具,无形之间,“玩电脑”就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以致有的孩子成癖上瘾,荒废学业之患便成为人们的心头之痛。一时间,青少年上网的利弊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透过青少年上网的现状,归纳起来,不外有如下几种类型:

  1.开阔视野型互联网把世界变成地球村。在美国很多小学生一有机会就上网,美国教育界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不少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认识了世界的博大与神奇,懂得了我们如何影响别人、别人如何影响我们的又一途径和方法。正是这种“网上冲浪”,促进了孩子们适应人才标准国际化,人才流动全球化的角色转换。而了解互联网功能的教师、家长也希望孩子加入到无国界活动中去,探寻奇妙的世界,从中获取知识的营养。

  2.沟通情感型互联网是个神奇的世界,它将天各一方的人连在一起,彼此了解,互相关心,尤其对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来说,互联网成了维系感情生活的纽带。建立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个人网站,代替信件、电话的发送,既经济又直观,还可以欣赏对方的数码照片,增添生活情趣,随时了解最新信息,分担忧愁、分享快乐。

  3.诗歌会友型同学之间以网会友,以诗歌相聚,寻找和制作诗歌俱乐部、诗歌论坛。有人喟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颗热爱诗歌的心灵,该有难得的纯粹与寂寥,也该有一方精神的乐土。于是在网上将诗歌、歌词、流行歌曲、卡拉OK以及触目皆是的广告联手聚集,呈现莺歌燕舞的气派:“月落乌啼”启用了唐诗流韵,“涛声依旧”截取了宋词风格……。网络诗歌的出现如同一匹黑马,对陈腐的诗坛进行着无情的践踏。诗歌搭乘无所不在的网络快车,势必为这诗情消隐的岁月注入强大的兴奋剂。

  4.知识学习型信息网络时代取代了传统的学法、教法,无数倍地提高学习效率,为有条件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例如:北京海淀区推出的“科利华电脑家庭教师”,提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供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普遍性而带来的一些不利结果,随着软件的使用,它让孩子在有趣、新奇的游戏中学习,巩固知识;以特有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在乐中得知、在得知中求乐。

  5.情绪宣泄型现代社会,家长的工作节奏增强,难有更多时间与小孩交流、沟通思想,疏于对小孩的教育,小孩体验不到家庭的温暖,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学校学业的压力日益沉重,孩童的好奇、天真的天性便转移到网上,他们对上网抱着幻想,在内容丰富、刺激的网上游戏和甜言蜜语中获得发泄和安慰的满足。孩子们认为:“可以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网络是自由天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的对自己网上言行极不负责任,在聊天室里与人对骂,出言污秽,在BBS公告栏里捏造事实公然侮辱、诽谤他人;通过EMAIL发送些低级、无聊的东西对别人进行骚扰,破坏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青少年上网的利与弊

  (一)青少年上网有利于掌握海量信息,提高效率,实现教育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个性化

  21世纪中国教育面临新的时代挑战,无论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体制方面都存在着不可等闲视之的弱点,其中忽视个性化教育是一个由来已久而又积重难返的弊端。现代教育要敢于对传统教育进行批评与背叛。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使人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实现社会化过程,而社会化过程,就是使人具备某种能力,在社会中有生存、竞争的能力,在未来数字化时代,孩子需要具备如下能力:

  1.使用海量信息的能力。了解网络,会熟练使用搜索引擎,这是最基本的能力。每个学习者都要有自己的数据库,并且能全部使用大型数据库。

  2.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跳出杯子里只能装水,水只能装在杯子里的误区,让思维活跃起来,有较强应变和创新能力。

  3.沟通能力。一定演说才能与口才能使别人在一段时间内认识你的价值,从而给你带来很多机会,在网络上,可以通过制作网页,发表言论讨论问题等方式与别人沟通,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才能,还有利于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

  4.决策能力。正确的决策能改变你的一生。决策能力包括理性思考和正确判断,这是人最好的精神财富。独生子女在这方面能力较差,成年之后很多事还要父母作主。自身独立决断,正确主张的能力有待增强。

  5.自我保护能力。网络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社会,人称“虚拟世界”。在网络上学会自我保护,是每个孩子必须懂得的基本知识。

  6.责任感。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负有必然的责任。青少年上网是有效培养他们这些能力的方式之一,值得肯定和提倡。而网络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就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只要青少年善于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获取知识,这对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李锋教育网瘾专题http://www.hnlfjy.com/wtzl/wyzt

  于他们个性的形成,无疑是有益的。

  (二)青少年上网控制力差,良莠不分,家庭教育不力,出现负面影响

  1.有的学生控制力差,经不住网吧游戏和不良信息的诱惑,不惜掏钱沉溺于网吧。网吧业主为追逐高额利润,不择手段赚钱。许多网吧业主瞄准网吧是一个赚钱行业这个商机,为早日收回投资,往往采取边经营边申办执照的手法,进行非法营业,这就导致无证照的“黑网吧”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将网吧开在城郊结合部或乡下等管理薄弱的地方,以逃避监督与检查。一些经营者在相关部门的严查下,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严重扰乱网吧管理秩序,有的网吧业主还提供食宿,使青少年通宵达旦,沉迷其间,一发不可收拾。

  2.网吧违规经营,超范围经营的现象严重。由于许多网吧的经营变味,网络游戏泛滥,网吧已失去了本来面目,变成高科技武装起来的电子游戏室。网吧业主用令人迷醉的联网游戏吸引客人,经营含有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健康内容的电脑游戏,大量的未成年人经不住诱惑而流入网吧,沉迷于电脑游戏中,导致他们夜宿网吧,荒废学业,学校、家长意见纷纷。如前一段时间,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外围密布网吧,有1500台机子,对学校形成重重包围,加上学生宿舍的电脑,沉迷其间的学生有2000余人,家长、学生声讨玩电脑荒废学业,认为上网等于堕落。荔浦县公安计算机监察科于2002年4月查获郑某某经营的“时代网吧”,擅自联入台湾色情站点,经营网络色情麻将游戏,在网吧里上网的21人中,有13人是在校中小学生,这种网吧完全背离了原来人们对互联网服务社会的期望,成为毒害青少年的场所。

  3.良莠不分,不思进取,荒废学业,沉溺于网吧不能自拔的学生既有动机好、结果差的一面,更有动机差、结果差的情形。从种种现状看,90%的家长反对青少年上网,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沉溺于网吧的学生不能自控,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有的家长忧心如焚,或逼孩子转学就读,或对孩子进行日夜监视,种种举措,反使孩子形成逆反心理,加剧学生上网;而教师严厉批评、学校警告处分,则加剧了学生的对抗情绪,结果导致小孩无心学习。因此,95%的学生家长纷纷呼吁:“我们盼着彻底整顿网吧”,“拒绝污染,整治网吧”,“不造成孩子进网吧”,等等,真有谈网色变、因噎废食之势。

  在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家长既要看到孩子成才可以利用互联网学习,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的一面,又要看到网吧存在的负面影响的一面。只有家长与学校保持清醒的头脑,社会、家庭、学校通力配合,加强网络教育,善用网络,正确引导与规范网吧业主的经营行为,就能促进孩子健康上网,才能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获得成功。

  三、网络时代如何当家长

  信息网络时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已受到严重冲击。老师、家长正在接受挑战。要更新观念,重新学习。“望子成龙”是家长的良好愿望,在一定意义上,家庭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不仅取决于家长的动机、态度,更主要的是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取决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方法,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必须从端正认识,改正方法入手:

  1.与此俱进,更新观念,充分加深对网络时代的认识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年代开始,人类对信息的传递逐渐穿越了邮驿、报纸、电台、电视等历程,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以其广泛性、主动性和大众传媒,从投入商业应用到拥有5000万用户,广播花了38年,电视花了13年,互联网仅花了4年,互联网无疑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也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媒体。教育信息网络也正在走向成熟。例如上海即将实现覆盖千余所学校的教育网“校校通”,全市中小学电脑总量多达15万台,已经达到“高中每8人一台,初中每10人一台,小学每15人一台”的标准。全市拟建成视频会议、网络电话、资源共享等高级功能的教育信息网络,通过区域教育信息中心,实现高速、安全上网。“校校通”工程使中小学实现了教学工具的现代化,“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将逐渐消失。现在有的教师走进教室,已不再夹着一叠厚厚的讲义,而是拿着一张薄薄的软盘,再加上多媒体等技术的运用,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直观,也更富于“动感”,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电脑和网络为中小学创造了一个无边界、无时限的大课堂,引发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校园网建立起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开辟了教师备课、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广阔空间。在电脑普及的今天,学生通过互联网在校内外学到跨时间、跨空间的书本知识,这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为日后走向社会,适应信息时代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懂电脑、用电脑是学生的必要技能,那种谈网色变、因噎废食的做法显然只是权宜之计,不利于孩子接受新知识,家长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来,正确引导,不能一禁了之,等闲视之。

  2.家长要多学习、多实践,成为网络行家一位先人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但要对孩子真心实意的负责,必须要费一番心血。北京的一位网虫母亲——曲兰,把一位热衷玩网络游戏的退学中专生教育成亚洲最年轻的数据库专家,她把孩子的成功归结为利用互联网学习,发现并挖掘了孩子的创造潜能。她的成功经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家庭的网络教育成为青少年发展的重头戏。在国内学校教育普遍滞后于网络发展的今天,需要家长在子女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中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了解的更多,做的更多,付出的更多。

  上网孩子的家长普遍有这样的担心,即孩子迷恋游戏,上网时间过长,影响休息,成绩下降,孩子上网出现叛逆性格,明显不听话……等等,孩子玩的就是家长的心跳。如何教育好下一代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是众多父母亲的心头大事。从这个角度而言,家长也要认识网络,多学习、多实践,成为网络行家,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在这个信息时代,一个家长如果不懂网络,最多只能接触1%的人类文明。因为不懂网络的家长不敢面对网络,对“网络问题孩子”一筹莫展,他们对网络的排斥、仇恨实际来源于恐惧和缺乏网络知识。人对陌生的东西常常会恐惧,陌生产生恐惧,恐惧造成躲避,躲避又加重恐惧,造成恶性循环。许多家长对网络的评论,在“网童”看来非常可笑。孩子不屑一顾,因为家长说的是外行话!孩子尝到了网络的甜头,家长却一味喊“禁上网吧”、“整顿网吧”,这显然无法沟通。其实网络和枪炮一样,是一种工具,它既可以用来造福,也可以用来作恶,而要想发挥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李锋教育网瘾专题http://www.hnlfjy.com/wtzl/wyzt

  它的正面作用,前提就是不要怕它,排斥它,要走近它,了解它,掌握它。

  事实上,孩子们对网络的了解已远远超过家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建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需要我们家长再次社会化。如果我们不懂网络,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讨论如何引导孩子?只要两代人互相学习,都成为网络行家,这才是大变迁时代处理好代沟问题的唯一方法。现在需要抢救的不只是孩子,还有家长。家长要面对挑战,适应挑战,接受挑战,努力学习,正确引导,督促孩子健康上网。

  3.优秀家长要善用网络,当好孩子的有效导师未来总是难以预测和把握的,有的家长下决心改变孩子的未来,却无从改善孩子的现在,来自社会上的声音一般是疏而不堵,不能因噎废食,但具体采取什么措施来疏导引领成了问题,很多作家、学者、媒体、老师、家长都会含糊其辞。优秀家长曲兰告诉人们,家长是可以施加影响和有所作为的。如果现在不行动起来,你所期待的那一刻将永远无法到来。

  传统的教育使孩子的潜力没有被社会、家长、教师有意识地挖掘出来,信息时代,“无网不胜”,一个孩子4岁就可以引导他上网,至18岁,如果家长引导得好,将潜力无穷。怎样才能让孩子正确获取互联网的知识和应用技能呢?

  (1)家长引导孩子选择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网络。孩子开始接触网络,就选择国外儿童网络站,因为接触这些网站有三个好处:一是内容健康;二是对孩子英语有好处,比如互联网上有的游戏内容既可开拓孩子的智力,还可以提高英文的阅读能力,这些游戏通常是用英文书写名称和内容提要的,孩子在玩游戏时,随时查阅英文字典,识记新单词,其效果往往比死记硬背好;三是图文并茂,孩子看起来有滋有味,当然网络上阿里巴巴的宝藏和洪水猛兽共存,孩子接触了也未必不好,重要的是家长要及时给予引导,有时要“恩威并重”,多与孩子交流。

  (2)适时监督,把握质、量、度。孩子的自制力不足,综合判断能力差,要经常予以正确的引导。家长也要换位思考,只要孩子上网后养成好的习惯,就不必要当专门的监督者,要与孩子一起学习,既当导师,又当伙伴,同声交流。

  4.配合社会各部门做好网吧管理的监督工作网吧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包括网吧管理规章的制定、网络守法、网吧执法和网吧管理监督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各部门的共同协作。最近,国家已经将“网吧”的日常管理权移交文化部门,从根本上消除了网吧日常无人管理的这块死角。各营业性网吧要制定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吧工作人员要岗前培训,负责对网吧的网络资源进行管理,通过设置密码来对上网上员的权限进行限制,禁止其它人员对网吧服务器的内容进行随意增、删、改,从而防止前来上网的人员在网吧的机器上安装内容不健康的游戏、黑客程序,保护各监管部门安装的监控软件的正确运行,维护网吧的网络安全。

  河南省教育厅为了规范在校中小学生上网,下文提出了关于加强校园网建设和学生上网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管理的若干意见,有关文件的出台,给中小学生上网套上了“紧箍咒”。该文件规定,在校未成年中小学生不得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室”,在网上发布信息应文明礼貌,不允许发送商业广告信息,不允许查找和散布黄色、反动信息等。家长应了解政府关心学生的有效举措,给予支持与配合,耐心做好孩子的教育、疏导工作,使其健康上网,全身心投入学习。

  网吧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要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就要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目前,应家长和社会的要求,荔浦县公安、文化等网吧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已经成立了县级监控中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控制度。公安部门在网吧的电脑上安装了“任子行NET110”软件,在网上对全县各营业性网吧的有害信息实行24小时监控,对网吧里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文化部门安装了“守护神”滤黄软件,对网吧里的色情、暴力、迷信内容进行封堵。热心的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各网吧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密切关注“黑网吧”的出现,有情况及时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这不仅与各守法经营的网吧业主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更关系到荔浦县网吧业的生存发展。由于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荔浦县的网吧管理工作已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有关举措使网吧杜绝了“无度游戏、色情、暴力”的危害,一个连通世界而又健康、文明、诚信的网络文化环境正在形成。网吧也正在变成更快、更亲、更便利的信息服务行业。规范的管理不仅没有给网吧业主造成损失,反而促进了网吧业的发展壮大,推进了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稳步向前。合格的家长将与孩子一起用鼠标点开丰富多彩的互联网络,与孩子共同畅游网海,在扑面而来的信息风暴中确定自我的坐标和找到有益的真知及学习的乐趣!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篇十四: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家校共育的策略探究

  作者:黄继宏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147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与外界产生联系的渠道和途径也变得更加广泛,学校教育也面临新的局面。“互联网+”时代下,学校教育要转变观念,重视家校共育,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以小学武术教育为切入点,探讨如何以家校共育来提升学校教育实效。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小学;武术教育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和创新,构建以家校共育为核心的教育生态,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展小学教育实践的趋势和必然要求。互联网+家校共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机遇,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互联网+家校共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重新建构,乃至于一场教育裂变,将有效突破传统教育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引发更为先进的、意义深远的教育革命。下面以小学武术教育为例,浅析“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开展家校共育。

  一、家校共育的内涵及优势

  (一)家校共育的内涵

  结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家校共育的内涵应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身心健康、有理想、有担当、负责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是育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是相互补充的合作关系。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的现代教育,目标在于培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单一的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本身具有的片面性无法完成这一重要目标,所以需要二者相互配合,建立家校共育的教育新形态,以满足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需要。

  (二)家校共育的优势

  1.家校共育促使教育目标连贯性的保持。尽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各有不同,但两者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其根本任务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综合能力,使其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学校和家庭建立合作联系,形成家校共育合力,能够促使教育目标保持连贯性,促使学生健康、有序地成长。

  2.家校共育促使教育共同体的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各有侧重,但是也相互交叉,涵盖其中。家校共育充分利用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自的优势,在充分沟通、充分合作、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机会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教育共同体,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3.家校共育促使教育时效性的保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动,形成家校共育,则有利于对学生开展及时施教,从而确保教育保持时效性,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

  (三)从武术教育的角度开展家校共育的优势

  家校共育的形式与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但从体育角度切入家校共育却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武术教育是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有效形式。以武术教育为切入点开展家校共育,具有易于施行、易于见效、持续稳定等特点。以中华武术为例,中华武术不但技艺高超,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仁义正直、勇敢坚韧的精神以及保卫国家、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教导学生学习中华武术,就是发扬、传承武术精神,教导学生做一个讲礼仪、守孝道、懂感恩、有担当、有骨气的中国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健康的身体,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武术教育重在武德教育,而武德与社会道德又是一脉相承、互相适应的,这一教育优势也是武术教育区分于其他教育的重要标志。

  二、武术教育在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武术教育与家校共育理念难以达成共识

  1.学校层面。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上未能很好地达成共识。有的教师认为,大部分学校的常规教学和体育教学不需要家长的参与。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均不了解,给家长普及相关信息既费时又费力,无疑是给教师自己增加了负担。有的教师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无法带来实质上的帮助,而部分家长则会因此质疑教师工作的不足。二者之间因未能在教育上达成共识,导致问题和矛盾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2.家长层面。大部分家長因为时间和精力等原因无法与学校教育进行实际合作,教育态度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尤其是体育教育。片面的认识是严重忽视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表现。特别是小学生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弱,尤其需要家长和教师之间相互配合。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需要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缺少其一的支持,教育都难以高效完成。

  (二)家庭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一方面,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与学校沟通欠缺主动性。大部分家长送学生上学后很少能与学校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这一消极态度导致家长对学生在校的表现、个性、兴趣、心理发展状况了解不足。家长除了从成绩单上反馈的单一信息外,对学生在校的

  行为习惯知之甚少。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沟通,容易导致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无法同步发展的情况出现,也就形成了学生教育真空。另一方面,家校沟通方式单一。传统家校的交流方式是把全班家长集中起来,统一通知,教师向家长传递信息,有效地实现单向沟通的需求,但很少有机会从家长那里获得有效信息反馈。

  三、以武术教育促进小学家校共育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建立家校共育的基点

  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将其运用于现代教育实践中。在小学武术教育方面,学校可定期举办家庭学校武术教育讲座,指导家长对学生开展武术教育,从而促使家长与学校建立共同的武术育人观,以此建立家校共育的基点。同时,学校应重视师资培养,积极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了解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开展武术教育理论知识学习,指导教师在“互联网+”下积极探索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与措施。

  (二)建立网络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系

  以武术教育为载体,建立网络家长学校平台,使家校共育朝着丰富、多元、开放的方向发展。透过家校平台,家长可在宏观上参与学校发展与建设、武术教育、日常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讨论,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通过家校网络平台,学校还可以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及时推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家长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从而吸引家长积极参家校合作教育,扭转当前小学教育的被动局面。

  四、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家校共育的教育能力

  基于“互联网+”大背景下开展的家校共育,提高了教师的应用率,因此也要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配套资源。网上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师开放教育培训、建立教师终身培训体系和学习体系,以促进家校联合教育的持续、有效发展。参与培训的教师应不断掌握互联网技术下的家校联合教育模式,以先进、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丰富、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与此同时,家长也要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下的家校平台学习,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实践家庭教育方法,从而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步调,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能够相互融合、通力配合,促使家校共育取得更好的实效。

  五、“互联网+”背景下未来家校共育的发展思考

  当前社会,互联网与市场经济正不断地融合、深化,互联网也将成为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并成为改进教育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校更要重视通过互联网开展家校联合教育。首先,要使家校共育设计沿着科技技术的方向进一步提高,实现网上家长教育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其次,要适时开展家校共育普及,使家校共育获得足够重视,使家庭与

  学校的沟通更加顺畅,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及时、顺利沟通,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最后,家校共育需要进一步开放和包容,要消除妨碍家庭与学校沟通的因素,提高认识,优化环境,使家校共育系统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支持。

  六、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资源、科技手段是完善家校共育生態的有力保障。在网络信息技术支持的家校共育生态中,信息技术是家长和学校沟通的重要纽带,可实现家校及时沟通、有效互动、同步教育。因此,在以武术教育为载体的家校共育尝试中,学校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让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通力指引下同步接受武术教育,培养学生持续、稳定的品质和性格等思想品德,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萍.“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家校共育发展方向[A].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二),2020.

  [2]丁娴.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互动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2):189-190.

  [3]皮永波,于庆合.开创“互联网+”时代的小学家校共育新途径[A].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2019.

  [4]侯继红.试论“互联网+”时代中小学家校共育[J].学周刊,2018(11).

  责任编辑梁国胜

  

篇十五: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谈网络时代家庭教育LT

  程。并在社会化进程中确定自我成长的目标,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努力的能力,从而体现家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二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施教者——家长的转变

  在网络时代,父母与孩子们面临的是同一崭新的世界,同一全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家长们在孩子们面前不可能永远保持权威者的形象,孩子们在学,父母们更要学,而且要有勇气和孩子们一起学,甚至向子女们学,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电脑互联网为孩子们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指导他们从电脑网络中利用各种资源,逐渐成为孩子们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督促者、辅导者甚至咨询者,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三采取“导”的软办法,解决互联网络对孩子们负面影响

  1、对孩子进行信息德育教育,提高他们识别、抵制负面信息的能力。

  有学者曾指出:人们屡屡指出青少年有自己的文化,或曰青少年在创造着自己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中不乏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成分的。网络时代的网络道德也是如此,儿童、青少年与网络联系日趋密切,可以说他们正在创造着自己文化,即网络文化。网络社会的形成在客观上提供了青少年网络道德赖以生存的条件,青少年群体在网络社会生活中日益显示出来的地位与作用也为其德性的创造奠定了基础。因此,家庭教育一定要注重

  孩子们个人修养的培养,使他们能做到自律,以增强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这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儿童、青少年道德规范的重要保证。

  2、加强网络立法,规范和保护儿童的网上行为,净化家庭教育的大环境。

  目前在中国,国家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管理办法》、《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而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l月21日就审理涉密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问题做出司法解释,这一司法解释说明我国政府在建立和完善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法律法方面又前进了一步,这也为网络时代中国家庭教育大环境的净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加快儿童、青少年的网站建设,占领网上的教育的阵地,为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网络时代,建立诸如“中国少年雏鹰网”、“红泥巴村”、“E童网”和“中青网”等儿童、青少年网站,吸引住儿童青少年的“眼球”,吸引到更多的孩子去捧场,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让儿童、青少年网站为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网络环境,家庭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信息网络时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已受到严重冲击。老师、家长正在接受挑战。要更新观念,重新学习。“望子成龙”是家长的良好愿望,在一定意义上,家庭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不仅取决于家长的动机、态度,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方法,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必须从端正认识,改正方法入手:

  (一与此俱进,更新观念,充分加深对网络时代的认识

  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以其广泛性、主动性和大众传媒,从投入商业应用到拥有5000万用户,广播花了38年,电视花了13年,互联网仅花了4年,互联网无疑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也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媒体。教育信息网络也正在走向成熟。“校校通”、“班班通”工程将使中小学实现了教学工具的现代化,“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将逐渐消失。现在有的教师走进教室,已不再夹着一叠厚厚的讲义,而是拿着一张薄薄的软盘,再加上多媒体等技术的运用,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直观,也更富于“动感”,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电脑和网络为中小学创造了一个无边界、无时限的大课堂,引发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校园网建立起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开辟了教师备课、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广阔空间。在电脑普及的今天,学生通过互联网在校内外学到

  跨时间、跨空间的书本知识,这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为日后走向社会,适应信息时代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懂电脑、用电脑是学生的必要技能,那种谈网色变、因噎废食的做法显然只是权宜之计,不利于孩子接受新知识,家长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来,正确引导,不能一禁了之,等闲视之。

  (二家长要多学习、多实践,成为网络行家

  一位先人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但要对孩子真心实意的负责,必须要费一番心血。北京的一位网虫母亲——曲兰,把一位热衷玩网络游戏的退学中专生教育成亚洲最年轻的数据库专家,她把孩子的成功归结为利用互联网学习,发现并挖掘了孩子的创造潜能。她的成功经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家庭的网络教育成为青少年发展的重头戏。在国内学校教育普遍滞后于网络发展的今天,需要家长在子女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中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多学习、多实践,成为网络行家,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事实上,孩子们对网络的了解已远远超过家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建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需要我们家长再次社会化。如果我们不懂网络,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讨论如何引导孩子?只要两代人互相学习,都成为网络行家,这才是大变迁时代处理好代沟问题的唯一方法。现在需要抢救的不只是孩子,还有家长。家长要面对挑战,适应挑战,接受挑战,努力学习,正确引导,督促孩子健康上网。(三)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沟通,创造相对和谐的家庭环境在学生使用电脑及上网过程中,应采取疏而不堵的策略。比如安装过滤程序或“防火墙”,屏蔽黄色网站;搜索查找孩子经常去的网站和聊天室,给孩子提供一些适合他们上的网站和聊天室,多和孩子一起利用网络查阅信息,一起交流分析,既可防止孩子躲开父母的视线上不良网站和聊天室,还可以在一起上网浏览、聊天、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增加情感,增加共同语言,增强自己的发言权。反之如果父母一味强制“堵”的话,就会给孩子一种误导——他们误认为上网就是找父母不让看的东西,就会把网络当成逃避的港湾。(四)和孩子订好协议

  规定上网不得超过多长时间;上网应该做些什么;电脑游戏可以适当玩一玩,但得有时间限制。如果违反,就将被强制多长时间不许再上网。(五)电脑最好摆在客厅因为在客厅里,家长能及时知道孩子上网的情况,而放在孩子的卧室,孩子就有可能不能自控。(六)增强孩子网上交友的自我保护意识渴望表达、渴望倾听、渴望赞美、渴望找到解决苦恼的办法,是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人的心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可能会更强烈一些。在互联网上,QQ、聊天室、论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们得到满足。加上不用6

  

篇十六: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运用互联网实现家校共育的几点做法

  教育不只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我们更应该重视家校之间的配合,重视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以达到共同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保持一致,会决定教育的成果,如果学校与家庭背道而驰,不能够有一个共性的认识,那么孩子的教育就会走入一个极端,学校教育要重视与家庭教育的紧密联系,才能让自己的教育与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也让我深深理解了家庭与学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

  我是一名乡村小学英语教师,每周每班两节英语课。学生大多数属于留守儿童;另外,家长和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不高,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部分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和老师,家长与孩子脱离,家庭与学校脱离。平时生活中孩子们更多的是在用汉语交流,回到家中既看不到英语也听不到英语。时间久了,孩子们就不愿意主动学习了。孩子们向家长求助时,也经常得不到有效的帮助。面对这样的现状与困难,我尝试着与家长合作,请家长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检查、帮助、督促孩子,以促进他们的进步。

  在当今互联网的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己的隐私,家长们更希望孩子们的问题能够在学校解决。教师的主动联系,会让家长有一些其他的想法,进而琢磨老师的用意。现在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电话、微信等成了和家长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家访形式,不能面与面的交流,不能察言观色,这其中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平时因为工作繁忙,也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家校沟通中。家长也很忙,不能够及时的到学校和老师面对面的进行交流,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我尝试利用互联网来实现家校共育。

  1、通过群聊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教育合力。

  我经常通过班级群向家长分享一些如何与孩子沟通,怎样教育子女的一些想法。我也会在群聊中介绍本学段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及目标,向家长传达我的教育理念,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群内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交流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老师也会及时将孩子们在学校的一些学习、品德、参与的一些活动,跟家长沟通,让家长们了解孩子们在校的情况。再根据教师的一些意见随时的观测孩子,及时的反馈孩子们在家里面的表现,通过家校的互动,紧密的配合,共同教育孩子,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2、让微信群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好帮手。

  小学英语课每个班级每周只有两节,有的孩子在课上学的不扎实,课下想学习又没有人能辅导。有的孩子会在课间到办公室来找我询问,有的孩子胆小害羞,既不问同学也不问老师。面对这些问题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我在优教通中下载单词朗读动画,课文朗读动画,或者将单词及课文的朗读录制成一个个小视频,每天在放学后发布到微信群里。孩子回到家中,遇到不会读的词句,可以在家长的监督下,到微信群中查找我发给大家的小视频。英语学科的教学需要孩子们的亲身实践,增加一些活动,情景对话会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英语。如果没有一些动画的演示,情景的再现,只是教师用语言去描述,去表达一些情境,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空想中去练习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孩子有些死记硬背,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但是如果孩子们通过观看一些动画片,让孩子们能够亲身经历一些情景对话,这样会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提高主动学习能力。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一天孩子们在完成作业时,遇到了名词变复数的问题,孩子们又到群里去求助,可是我在群里发布的视频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讲解。于是我又到优教通中或者是百度中去搜索关于这个知识点讲解的视频、微课等。网上的资源很多,但是每一讲的内容不是过多,超出孩子们目前的学习范围,就是所列举的范例不贴近我们的生活。于是我就每天将所学的新知识点进行认真梳理,制作成一个个的小微课发到群里。

  微课不仅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式很好地弥补了在课堂教知识涉及的广泛性致使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抓不住重点的特点。而且,微课教学有准确的知识点,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讲解、练习,以达到准确掌握知识的目的,弥补

  了小学生长期被动接受学习带来的不足,让小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微课在教学当中更能够让孩子们准确的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既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让孩子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3、提供家庭教育咨询辅导服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除了家访和电话沟通以后,我还在微信群内每周日晚6点至7点之间设立了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时间。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等问题进行辅导。考虑到有的问题家长不方便在群里说,家长们可以微信私聊。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看到了孩子们回家后的生活状态,也进一步了解了孩子们在学习上、在与同们关系上存在的问题。回到学校后,通过与孩子们谈心,通过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及时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在我任教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笑容多了,回答问题也更自信了。

  4、改革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体系,提升小学生英语素养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机制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想品行。传统的评价,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和家长缺乏参与,学生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此外,评价的内容也相对比较单一,老师们一般只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而没有关注学生的品格。利用互联网,可以建立一个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评价信息可以长期留存,也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能够看到。

  我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创建了班级,邀请家长加入班级群,实现了家长、学校间的有效沟通。为了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们在校的表现,我利用班级优化大师专门针对某一个学生的表现,单独给家长发送信息,这个软件方便、快捷,与以往的QQ、微信等均是与班务相关的信息,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涉及较少。而在“班级优化大师”系统中,教师对学生情况做出评价后,可直接同步到家长的手机端软件中,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及时的了解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可以随时查看老师对孩子们各种表现作出的评价,家长们也可以运用班级优化大师,对老师给出的评价作出回应,及时的与老师进行沟通。而且哪个学生家长阅读了信息,哪个家长没有阅读信息,教师端都能掌握,不需要家长回复,对于重要的信息家长

  错过的,教师可以系统再次提醒。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能够让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投身于教师的学习当中,让孩子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对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方式搭建起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也让家长们随时监测、了解孩子,真正实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以达到多方面培养孩子们的教育目的。

  总而言之,我们只有充分、恰当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才能建立有效的家校共育机制,才能为每一名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和成长环境。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大优势,通过教师和家长、学生之间的平等沟通,真正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篇十七: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家庭教育策

  略

  摘要:教育事业一直是国家比较重视的公益事业,其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大教育的范围中包含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就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同,家庭教育属于终身教育,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它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人生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断普及,所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这一模式已然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而家庭教育作为大教育中的一部分,随着这一时代的到来,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针对家庭教育与“互联网+”,“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发展现状概述,“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开展的有效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家庭教育;有效策略

  1.引言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将“互联网+”相关技术与之相融合,对于提升现代家庭教育整体水平以及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方面产生着非常深远的影响[1]。目前值得家长思考的就是如何将“互联网+”与教育进行完美的融合,进而促进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实现个人目标以及更加健康的成长。

  1.家庭教育与“互联网+”概述

  1.

  家庭教育

  所谓的家庭教育,指的就是以孩子为教育主体,以家长为教育活动开展者,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类活动[2]。现在社会发展中,人们更加看重家庭教育,因为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于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联合国将家庭教育定义为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以及学会与人相处,这与我国的家庭教育观念也是不谋而合。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这个词出现的是比较晚的,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国许多文人已经对其下了定义,而且许多教育学家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总之,家庭教育就是要注重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以及如何学习。

  1.“互联网+”对于家庭教育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相关技术也被充分应用于现代的教育中,在家庭教育中,“互联网+”一些相关技术对于整个家庭教育来说是有利也有弊的。首先,“互联网+”技术,它带来了更多的信息,使得家庭教育模式不断被创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然后学生可以在更多的平台上去搜索自己喜欢的知识进行探索,不断创新,而且对于孩子健康成长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互联网+”也是有弊端的,因为“互联网+”它的资源是开放的,一些智能终端设备越来越多元丰富,孩子在轻易地去接触到互联网的同时,也会接触到一些不良的信息,在获取信息时,他们没有正确的辨别是非能力,可能会吸收到一些对其发展不利的信息,进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许多孩子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网络猎奇上,会玩一些游戏,更加贪图享乐,这样对于教育来说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

  1.“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发展现状概述

  1.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落后

  传统的家庭教育中,许多教育方法都是棍棒式教育,利用威胁、恐吓的方法进行教育,虽然短期内会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方法比较粗放,而且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影响。同时,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得到重视,这就使得孩子的行为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许多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会出现各类问题,比如厌学、自卑等,这都会给孩子未来的成长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1.家庭教育传承不连续

  中国人提倡“家风”,一个家族的兴衰常常与“家风”有着紧密的联系,良好的家风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因此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大多是根据自己所受到的教育来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但是随着社会整体地进步发展,整个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许多家长因为一些工作的原因不能对孩子进行及时地教育,这就使得家庭教育传承存在断裂问题,而且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1.家庭教育目标过于形式化

  中国的绝大多数家长十分重视下一代的教育,但是这个教育是十分重视学生的学校的教育,对于家庭教育,其实他们设立的目标都比较形式化。很多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目标设定相对空洞,而且在实现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个超现实性问题,不根据实际出发的设定的目标,会出现“严而出格,或者严不入格”。总之,没有具体的目标或目标不能被实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1.“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开展的有效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构建平等亲子关系

  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都认为他是一个监督者,对孩子的学习以及生活有较大的控制权,这样一个身份对于孩子来说,它是不平等的,在“互联网+”背景下,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不符合时代要求,也不能发挥出互联网技术的作用,难以保证孩子可以真正地参与到“互联网+教育”中。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家长去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家长与孩子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在具体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该把孩子放在家庭教育的主体位置,和孩子像朋友一样去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构建一个平等的亲子关系,这样家长就会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会像朋友一样去提出建议,孩子也会积极的参与到整个“互联网+教育”模式中,家长引导孩子对互联网进行正确的使用,从而保证孩子未来更好的发展。

  1.提高家长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效果

  一些家长,他们的素质是比较低下的,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一些家长对于互联网十分不了解,也不会去挖掘互联网对于教育的作用,因此家长要转变自己的传统观念,提高整体的素质,积极学习互联网知识,正确的使用微信、QQ等常见聊天工具,和孩子一起学习并指导孩子使用一些常见学习软件、小程序等,这样才能使家长更好地去和孩子交流,利用网络进行教育。

  总结:“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家长应该对互联网的作用和弊端有充分的认识,才能采取相应的策略,从而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后辉.“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5):109.

  2.

  [2]翟德玉.“互联网+”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J].教书育人,2019(11):73.

  

篇十八: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网络时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面对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正负效应,家长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放下权威,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子女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让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的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好帮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构建家庭教育新系统。

  手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这使传统教育特别是现代家庭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网络时代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需要面对的问题和肩负的责任。

  一、网络对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冲击

  90后出生的孩子基本上是网络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具有年轻人求新求异的特点,对网络技术,他们没有成年人那样怀疑、观望甚至排斥的态度,年轻人永远是网络技术的拥护者、推动者、受益者。由于年轻人和父母在对网络技术的接纳上存在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传统家庭教育出现了发展中

  的断裂,表现为家庭教育陷于茫然、被动、无力、苍白的状态。具体的讲,网络对传统教育的冲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的知识权威性受到了网络的空前挑战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格局中,家长作为家庭的长者,他的知识、经验本身就是一本沉甸甸的教科书,家长是孩子的百科全书,在纸质媒体时代,孩子有什么知识方面的问题,基本可以从父母或长辈那里得到答案。但在网络媒体时代,这一切都被颠覆了,孩子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寻求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学习,选择学习。“问父母不如上网”,这已成为子女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学生们把电脑称为“放在家里的图书馆”。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子女的知识传承性被互联网无情地切断了。家长知识权威性的丧失削弱了父母人格的魅力,加大了家庭教育的困难。

  (二)家长向子女传递信息的过滤性与网络复杂性的矛盾

  一般来说,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或知识是经过过滤的,尤其是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副作用或危害的信息,家长是不会给子女传播的,父母在家庭起着一道“防火墙”或“隔离墙”的作用。但在网络时代,家长的“防火墙”、“隔离墙”已形同虚设,孩子上网,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网络技术尚不能完全做到对黄色网站或色情信息的屏蔽,另外,网上一些对未成年学生有

  诱导误导的不良信息,也容易扭曲未成年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网上信息的杂博,鱼龙混杂和家长给子女传递知识的过滤性、单纯性产生了矛盾,直接侵蚀和抵消家长的教育效果。

  (三)家长和子女的亲和力受到了网络的冲击

  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本途径,良好的有效的亲子沟通有助于家庭建立和睦的教育关系。在网络时代,未成年子女把相当多的时间用在上网上,他们和父母交谈沟通的时间相对减少。网络作为“第三者”介入家庭生活,使得家长明显有了被淡漠、被边缘的感觉,上网―看电视―睡觉是网络少年家庭的生活轨迹。值得注意的是,在上网未成年学生中,他们喜欢使用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如“菜鸟”、“大虾”之类使得听不懂网络语言的父母一头雾水,破译不了网络语言的语义信息,谈何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二、网络时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对策

  信息网络时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已受到严重冲击。老师、家长正在接受挑战。要更新观念,重新学习。“望子成龙”是家长的良好愿望,在一定意义上,家庭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不仅取决于家长的动机、态度,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方法,网

  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必须从端正认识,改正方法入手。(一)家长放下权威,虚心向孩子请教。

  网络世界人人平等。在网络时代,家长与孩子面对的是同一全新的知识体系,很多时候,孩子对网络技术的学习能力远比家长强,“玩转”电脑、手机的速度常让家长感到吃惊。如果家长还沿袭过去传统家庭教育中的权威角色,对孩子控制管束,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感。卜卫认为,“一个新媒体出现了,同?r,当我们还不太了解它的时候,孩子们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这种情形将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深刻的变化,它将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改变家庭文化及国际关系等。当然,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在孩子们面前,我们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权威。我们需要学习,需要和他们一起成长”。

  多夸赞孩子,虚心向他请教,会让他感到被肯定、被尊重,从而激发他向上向善的决心。有一位家长为了让8岁的孩子走出“网络=游戏”的误区,经常会“请求”孩子帮助他查找一些有用的资料,比如晚上睡觉前,让孩子上网查“第二天的气温”,以确定穿什么衣服;想做某道菜,让孩子查“菜谱”;要外出旅游,让孩子查“旅游攻略”;当孩子询问家长“为什么……”的时候,家长也总是佯装不懂,让他去问“电脑老师”,查完资料再把答案“教”给家长。家长则虚心学习,“崇拜”地

  夸孩子“太厉害”。家长放下身架向孩子学习,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网络技术的操作能力,让他在亲身体验中明白网络是为人类的生活服务的,要懂得利用各种资源;另一方面,家长能学到新知识的同时,又能了解孩子的心灵世界,既能体现平等的家庭关系,促进亲子感情,还能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家庭。

  当然,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不但需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还需要学习互联网有关的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做到言传身教、健康上网。若家长一边要求孩子认真学习,一边玩着网络游戏说“工作累了,要放松一下”,那么,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将荡然无存。

  (二)家长适时监督孩子,与孩子共同制定协议网络空间到处都是新鲜事物,且每天都在不断更新,这对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从而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有关专家分析,儿童是电脑的天生爱好者,最适于在电脑的空间里发挥他们的智慧。在现实中,类似的患上“网络迷恋症”的青少年正变得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容易使他们无节制地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游戏,以致于损害身心健康。

  家长作为孩子的?O督者,需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充分理解

  孩子的需要,给孩子提供生活上的关爱和精神上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孩子正式接触网络前跟他一起制定一份“上网协议”:

  (1)电脑放于公共空间。把电脑摆放在客厅等家人都能看到的地方,不要放在书房或卧室里。让我们的孩子理解,作为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如果上网行动都在家人眼里,自然就会对上网的时间、内容有所约束和控制。

  (2)严格遵守上网时间。在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孩子完全可以上网,但是时间每天需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不能打破正常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如有违反,可限制上网,从原来允许玩两小时减少到一小时甚至取消上网资格。

  (3)明确目的、平和心态。上网要有明确的目的,有选择地浏览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不要漫无目的,为了打发时间而泡在网上。上网过程中应保持平和的心态,消除猎奇心理,不宜过分投入。不迷信网络爱情,不轻易约见网友,不沉溺于虚幻的网络游戏中打怪升级,因为那一切只是虚幻。

  (4)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抽空走亲访友,与亲朋好友联络感情;也可以到周边地区作短途旅行,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还

  可以发展一些修身养性的兴趣爱好,比如养花种草、饲养小动物、做些小研究小发明、看看课外书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将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5)“协议”一旦制定,就要贴在电脑桌旁的醒目位置,且一定要严格执行。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已经对除了网络外的一切事情都没有兴趣,或是一上网就下不来,有成瘾的趋势时,那就建议家长带着孩子找心理老师聊聊。

  (三)增强孩子网上交友的自我保护意识

  渴望表达、渴望倾听、渴望赞美、渴望找到解决苦恼的办法,是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人的心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可能会更强烈一些。在互联网上,QQ、聊天室、论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们得到满足。加上不用面对面,不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怕自己一些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遭到讥笑,所以孩子们喜欢上网交友聊天。

  如果网上聊得开心,就要和网友见面但很多人在见了网友后,发现竟然不是自己欣赏的网友时,心中就特别难受。但是,见网友的危险并不仅仅是难受,有的时候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因此家长须把网上聊天交友的安全原则告诉给孩子,如:1、不浏览不良信息的网站,不进不健康的聊天室。2、保护好自己的密

  码。3、不向别人提供、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名称或电话号码、照片等与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4、不要理睬暗示、挑衅、威胁信息等一切令你感到不安的信息,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告诉自己的父母或监护人。5、有人提出登门拜访或与别人见面,须征得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并由他们陪同,地点要选在公共场所。

  (四)学校领跑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在网络时代的家庭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家长的有限储备已无法满足孩子日益增长的认知需求。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有专业的训练有素的老师以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启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更好地形成家校合力,学校有能力担当起领跑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的责任。如,在学校网站上开设“星期八父母学校”栏目,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文章,开通家校互动问答,帮助家长解决教育中的困惑;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家庭教育正能量,让家长时时能接收到最前沿的亲子沟通理论;利用QQ、电子邮件、家校路路通等方式,让网络陪伴家长面对一切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学校专业教师的领跑,家长不再是孤军奋战,更有力量迎接网络时代对家庭教育提出的挑战。

  三、总之,在网络时代合格的家长将与孩子一起用鼠标点开丰富多彩的互联网络,与孩子共同畅游网海,在扑面而来的信息风暴中确定自我的坐标和找到有益的真知及学习的乐趣。时代的号角早已吹响,网络时代带来的挑战我们无法逃避,家长只能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掌握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方法,才能沉着应对、趋利避害,让互联网成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篇十九: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网络时代家校共育之道

  一、守界明责,和谐共融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场所,家长和教师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两类人。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校关系理应和谐共融。可是,当前家校合作中,常常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家校矛盾时有发生:教师责怪家长对学校和老师过于挑剔、过多干预;家长抱怨学校过度利用家长资源、增加家长负担。和谐共融的家校共育关系,必须建立在边界清楚、职责分明的基础上。一个是时间边界。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等应由教师负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生活等应由家长负责,而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的行为、安全应由家校齐抓共管。另一个是内容的边界。学校教育侧重于课程知识教育,更重理论基础,面向普遍的学生群体;而家庭教育侧重于发展兴趣爱好,更重实践活动,针对独特的学生个体。只有家校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孩子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二、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尽管家长和教师尽心尽力,但有时沟通仍存在障碍,合作仍然困难。比如,有的家长不让孩子穿校服,理由是校服档次低、质量差。再如,同一个班级的家长,有的投诉家庭作业过多,加重了学生负担;有的反映布置的作业过少,老师不负责任。这些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学校和家庭利益不同导致需求不同。家庭教育基于生活和家庭的需要,家长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和孩子的需求,而学校教育必须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考虑的

  是大多数孩子的需求。现代学校制度包含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等,家

  长参与和监督学校教育本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在边界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下,过多地干预学校教育,甚至想当然地向媒体反映、投诉学校问题,会给教师和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就教育教学而言,教师大都有师范专业背景,又经过了职业培训和丰富的教育实践,在家庭作业布置、班级活动开展、养成教育实施、学生矛盾调解、教育理论应用等方面,无疑是专业的。而对绝大多数家长而言,教育仅仅是业余爱好,往往是凭着读了几篇“育儿经典”,就对教师“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是拿自己的业余爱好去挑战教师“吃饭的本事”,应该引以为戒。应该说,绝大多数教师不会把自己应担的任务强加给家长。但是有些政治性、政策性的工作任务,如上级要求的网上投票、网上答题、网上调查,还有网络平台注册、网络平台交费等,尽管会给家长造成一些负担和困难,仍应家校互相包容,守望相助,和衷共济。

  三、守正创新,和美共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每一所学校的不懈追求,“一切为了孩子”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心声。新时代需要高质量的家校合作。这种合作不是開一个家长会、进行一次家访,也不是搞一个形式化的家长开放日,或请几位专家做一场“高大上”的讲座,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边界不分、履职不力的问题。家长要对学校充满信任,对孩子充满信心,自觉履行相应的教育职责。教师要义不容辞地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把家长的主观意愿转化成科学的教育观念。不要把教育的焦虑传导给孩子,如学校努力为孩子减轻“课业负担”,而家长却不断为孩子加重“课外负担”。要大力倡导亲子陪

  伴、亲子共读、亲子作业等良好的家庭教育风尚。学校是家校共育的主角,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要用好用活信息化网

  络平台,建立家校沟通、交流、协调的桥梁,公示办学愿景,发布工作动态,回应家长关切,化解家校矛盾,形成育人共识。家庭和学校只有真诚地秉持尊重与接纳、理解与信任、支持与配合的家校合作观念,同心协力,守正创新,才能把家校共育推向和美共进的佳境。(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新城小学)

  

推荐访问:互联网时代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互联网 家庭教育 学校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