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读《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研读心得,供大家参考。
研读《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研读心得 篇一,共七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上”与“下”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上”不是“随便上”,下也不是“任意下”,要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具体化的制度成为调整干部的具体抓手,立起考核“指挥棒”、打造一线“赛马场”、打破只上“单行道”,让干得好的“往前站”,让做得差的“往后靠”,让干部“上”有底气、“下”能服气,让能上能下的“同频共振”起到激浊扬清、提振干劲的作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立起考核“ 指挥棒” ,形成优劣“ 分流线” 。要为干部明责定标,建立具体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上”与“下”的标准必须准确、依据必须真实、结果必须可靠,坚决防止失察失误。要丰富识别干部的考核手段,不可“述职一说”下定论、“测评勾选”出结果,而要以“事”察人,坚持考在细处、考在实处,结合工作目标、岗位实际凸显“差异化”,将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将考强项专长与考短板弱项相结合,将日常研判和专项研判相结合,将一贯表现和重点工作中的表现相结合,以“四个结合”精准高效开展考核。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对“考卷”进行优化设计,精准画出干部的“立体像”,让“成绩
单”成为干部的“衣冠镜”,让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能上”,让干事创业中“耍态度”“拯挑子”“没状态”的干部“必下”。
打造一线“ 赛马场” ,涵养风气“ 生态林”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越是知之深、情之切,越是信之笃、行之实。因此,要把服务群众的一线作为领导干部的“赛马场”,细观服务态度、岗位表现、工作细节和事业实绩以拓展“考核深度”,近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的表现以拓展“考核广度”。考一考干部对待群众有没有真挚对待的“耐心”,对待问题有没有滴水穿石的“恒心”,能否真心实意地付出,能否全心全意地奋斗,从“干事热情足不足”反观“为民情怀深不深”。同时,要从基层群众的口碑中看干部“廉”的防线牢不牢、“洁”的作风强不强、“律”的开关紧不紧,以“民意测评”督促干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以“实绩账本”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找准考核“切入点”,涵养一心为民、真抓实干的好风气。
打破只上“ 单行道” ,架起上下“ 立交桥” 。针对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干部不愿下、不能下、下不来的“能上不能下”问题,归根到底,主要还是由于渠道不畅、方法不对。“下”涉及干部的切身利益,不可不慎、不能不严,必须注重程序和方式的规范严谨,在制度的落实上需谨防“变软”和“走偏”,保持程序上的刚性和调岗上的弹性。常刮“人情风”必将助长“官本位”思想,唯有真管真严、
公平公正,发挥“铁规”的力量,坚决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组织调整,方能形成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促使干部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干实事、出实绩上。“下”也不能简单粗暴地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结合干部的性情、能力和长处,将其调整到合适的岗位上,放在更有益于成长的平台上,让干部能够施展所长、增进才能,把“下”作为撬动干部队伍活力的“杠杆”。
2 2022 年领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学习心得篇二
党员干部是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鲜明亮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能上能下”选人用人的标尺,切实让担当有为者有位、消极无为者失位,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让干得好的“有位子”,对干得不好的“打板子”。
整治“ 混日子” ,让其“ 丢位子” 。党员领导干部一路走来,无论是组织培养还是选举任免,确属不易,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没有优胜劣汰的机制保障,干部队伍必然缺少活力,《规定》重在让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领导职务作组织调整,让该“上”的干部及时“上”得去,让该“下”的干部随时“下”得来,主角随时转配角,配角也可成主角,警示各级干部时刻保持“赶考”状态,防止一些“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装腔作势“混日子”,让不适应、不作为的干部受惩戒、丢位子。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
党的重要职能部门,不仅要把好干部选上来,也要把差干部拿下去,谁在混日子就摘谁的“帽子”,让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岗位职责,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增强干事创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挤压“混日子”干部的生存空间,铲除“混日子”干部生存的土壤,让“混日子”干部面临“下课”的结局,倒逼领导干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
担当才“ 有位” ,无为必“ 无位” 。人岗相适,岗位就该发挥岗位的功能。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县担任县委书记时提到,“衡量一个干部的好与差,就是看他能不能办实事,能不能打开局面”。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会形成“千里马”竞相奔腾的正向激励效应,“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组织部门作为选人用人的“守门员”,肩负着为党和人民选拔优秀干部、为宏图伟业输送“源头活水”的重大任务,及时发现能干会干肯干的干部,量能用材、用得其所,将他们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对担当者既要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到上级部门或同级部门挂职锻炼、交流学习,又要鼓励担当者到重大斗争一线、到艰巨复杂的地方历练摔打,让担当者有甜头、有奔头。“为官不为”者,不但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占着位置不干事”,吃不起苦、受不住累,贪图安逸不作为、忍受不了急难险重、担受不了压力责任,无担当不成事,越是急难险重,越看干部担当,让无为者“无位”,引领干部“竞相为”,推动干部“勤作为”。
打破“ 铁交椅” ,常坐“ 小板凳” 。“能上能下”是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髙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需要,有的领导干部身居高位,常年“占山为王”不挪窝,习惯“养尊处优”熬日子,工作中没有任何闯劲和想法,稳坐“铁交椅”,久而久之,滋生出“官本位”思想,全然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兵、服务员”身份,干群关系距离越来越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像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一样,从不留恋“铁交椅”,而是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常与人民群众一起同坐“小板凳”。正因为如此,《规定》的出台,明确了“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公道正派”的选人用人体制机制,通过“能上能下”的制度约束,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铁交椅”思想少一些、“小板凳”的情结多一些,用“德能勤绩廉”的髙标准始终作为工作的尺度,不负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信任,始终经受住人民群众的检验和评判,以有所作为、勇往直前、真干实干的底气,赢得百姓的“点赞”。
学习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感悟心得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规定》吸收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鲜经验,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对于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 能上能下” 要贯彻新思想。做好新时代干部工作,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条主线,体现到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新修订的《规定》,给了我们对推进领导干部“能下”的新认识。比如,“政治能力不过硬,缺乏应有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实际推动落地见效上存在明显差距的”“理想信念动摇,在涉及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不坚定、态度暧昧,关键时刻经不住考验的”这两种情形排在“不适宜担任现职”15 种情形的最前面。这充分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对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从政治层面提出了新要求。
新时代“ 能上能下” 要运用新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做好新吋代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要充分吸收和借鉴最新的经验。这次新修订的《规定》,一方面,认真吸收了干部工作的制度成果,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等文件相衔接,充分体现了干部政策制度的延续性、权威性、规范性、严肃性。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干部工作的实践成果,聚焦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这个重点和难点,对具体情形、分析研判、核实认定、调整程
序、调整方式、工作责任等内容进行优化完善。可以说,近几年来组织工作进行的有益探索、积累的丰富经验,为新修订《规定》提供了扎实沃土和源头活水。
新时代“ 能上能下” 要解决新问题。应该看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改进。做好新时代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基层探索、大力实践的同时,加强顶层设计、进行高位推动。这次新修订的《规定》,注重奔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朝着问题改,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能够更加体现时代性、富有实效性。《规定》将明确的领导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情形,从原来的 10 条,修订为 15 条。从新增加的条款,以及对原条款的修订看,内容更加广泛、全面。如“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或者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基本称职,以及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得票率达不到三分之二,经认定确属不适宜担任现职的”,等等。这些新增加的内容,进一步增强了选人用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破解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新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操作性。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新修订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鲜明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彰显思想光芒,体现时代脉动,烙下实践印记,对于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开启
新时代吏治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既要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 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调整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作为全面从严管党治吏的重大举措,出台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等法规制度中也都明确作出了相关规定,对促使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树立了鲜明导向、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在选拔和任用干部中存在“好人主义”,能上不能下问题仍然存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此次《规定》进一步明确了 15 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亮明优与劣的标尺、明确上与下的准绳。此外,《规定》对分析研判、核实认定、调整程序、调整方式、工作责任等内容进行了优化完善,进一步提高了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在实践中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和考核,为解决人员能上能下问题提供操作指南。
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根本目的是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对于少数平日里习惯庸懒散拖的领导干部而言,《规定》无疑是一剂“清醒针”。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按照规定予以调整,就是要树立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打破一些尸位素餐者“只要不犯大错误就不会下”的美梦,
打消一些碌碌无为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让领导干部跳出舒适圈,自觉摒弃怠政懒政之风。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让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那些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岀力的干部受到警醒,遭到淘汰,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做好深入细致思想工作,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对下的干部不搞“一棍子打死”,做好后续跟踪教育管理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对贯彻落实《规定》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不折不扣执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促进担当作为、严厉治庸治懒,确保干部德配其位、才配其位。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千丝万缕,基层干部处在化解群众问题纠纷第一线,积极担当作为尤为重要。要以有力举措锻造基层干部的担当“铁肩”,推动基层干部把责任记在心上、抓在手上,勇于担当、奋发作为。
培养“ 枝叶关情” 的为民奉献情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牢固树立“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正确政绩观,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的生动实践中,自觉将广大群众的身边事作为心头事,不断巩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建立“ 挑好担子” 的激励问责机制。基层工作大多事关百姓切身利益,要千方百计激励基层干部担责、负责。坚持定岗定责,常规性工作落实到岗,临时性工作落实到人,既防止人浮于事,也防止鞭打快牛。坚持问绩问效,严肃工作落实成效考核,防止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提高工作待遇,切实解决基层干部工资福利、晋升空间、配偶工作等问题,畅通干部交流成长渠道,使基层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
创新“ 放开手脚” 的减负容错办法。基层工作繁杂,基层干部精力有限,要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