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表 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简报,供大家参考。
《合肥市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表》
主要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根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的通知》(合政办秘…2009?22号)精神,合肥市残疾人联合会制发了《合肥市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表》(合残基调1表)。
为了帮助调查人员正确填写该表,准确理解表中主要指标,特作以下解释和说明。
一、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合肥市行政区域内常住人口中的“疑似残疾人”、未领或已领第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
常住人口=合肥市户籍人口+居住在本地区半年以上的外县(区)人员和外地户籍人员。以瑶海区为例:1、户籍在瑶海区,但调查时已在蜀山区居住半年以上,则由蜀山区负责调查登记;
2、户籍在瑶海区,但调查时不在合肥行政区域内居住的,由瑶海区组织调查;
3、户籍在外地市,但调查时已在瑶海区居住半年以上,由瑶海区负责调查登记;
4、对手持户籍迁移证、出生证、退伍证、劳改释放证
等尚未办理常住户籍人员,即所谓“口袋户口”人员,调查时居住在瑶海区的,由瑶海区负责调查登记。
采取入户调查方式进行。
二、调查表的填写方法
调查表填写方法有两种:一是有标准选项的,据情圈填;二是没有标准选项的,用文字或数字填写。
标准选项之间有相互排斥性的,只能就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圈填一项;没有排斥性的,可以多选。
三、入户调查须知
调查人员入户调查,应注意和被调查人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主动出示调查证件,说明此次调查是市委、市政府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关心残疾人民生而作出的重要举措,对于本次调查所获信息将严格保密。请被调查人及其家庭成员主动配合做好调查。
四、填表注意事项
填写《合肥市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表》是此次残疾人调查的基础环节,也是关键环节。调查表的填写质量决定着调查工作成败。调查员应当认真、准确地填写表中每一个项目。要避免折叠、破损和污染调查表格,保持调查内容的完整和清晰。调查表统一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不得使用圆珠笔。
《合肥市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表》指标解释
一、表头信息:
1、户编号:(此项必填):前三位“□□□”是按照“001、
002、……999”的顺序,在本社居(村)委会入户普查登记全部结束后,以社居(村)委会为单位统一编写。一户有二个或两个以上被调查对象的,应分开填写两份或两份以上表格,但前三位“□□□”只能编写同一个号;后一位“□”由调查人员在入户调查时填写,如该户有两个被调查人,则在第一个被调查人的表格上填“1”、第二个被调查人的表格上填“2”,依次类推。例如:第137户家庭中,哥哥和弟弟均为被调查对象,则该户需要填写两张调查表,其户编号分别为:哥哥表格上户编号为137-1、弟弟表格上户编号为137-2。
2、户残疾人数(此项必填):是指一个户口簿内的家庭成员中的残疾人数量,包括疑似、未领取和已领取第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人员。
3、被调查人姓名(此项必填):填写残疾人的正式姓名(以户口簿或身份证为准,户口簿姓名与身份证姓名不一致时,以身份证为准)。
4、户主、非户主(此项必选):指被调查人在家庭中的角色,以户口簿上载明的为准。被调查人是户主的,圈选1,不是户主的,圈选2。
5、性别(此项必选):指被调查人的性别,男性圈填“1”,女性圈填“2”。
6、身份证号(此项必填):指由公安部门颁发的被调
查人15位或18位身份证号。未办理身份证人员,从户口簿上查此号码。
7、行政区域代码(此项必填):指被调查人的实际居住地的行政区域代码,按国家统一规定填写。
8、行政区域(此项必填):按被调查人的实际居住地址填写,具体到X X乡镇(街道)X X社居委(村委会)X X 小区(村民组)X X栋(户)X X 室。
9、邮政编码:指被调查人的实际居住地的邮政编码,按国家统一规定填写。
10、移动电话(此项必填):是指被调查人或能直接联系到被调查人的手机号码。
11、固定电话(此项必填):是指被调查人家庭或能直接联系到被调查人的固定电话号码。
12、残疾人证办领类别(此项必选):
⑴“疑似”:是指被调查人未领取过第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其本人或家庭成员自述身体患有残疾,但经调查人员目测并不明显,必须通过专业医生鉴定后才能确认是否符合发放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标准的人员。对此类人员,调查表中对应的“残疾状况”栏目内“残疾类别”、“因何致残”等内容由调查员根据其本人或家庭成员自述意见填写,等级按“未定”填写(注:调查员应该向被调查人说明,表中所填的残疾类别和等级仅供调查参
考,不作为发放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依据)。
⑵未办证:是指被调查人身体具有明显缺陷的,调查人员通过目测即可确认其身患残疾,但一直没有领取第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人员。对此类人员,调查表中对应的“残疾状况”栏目中的“残疾类别”由调查员按其本人或家庭成员自述或目测后填写,等级填写“未定”;“因何致残”按其本人或家庭成员自述填写(注:调查员应该向被调查人说明,表中所填的残疾类别和等级仅供调查参考,不作为发放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依据)。
⑶已领一代残疾人证:是指已领第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人员。对于此类人员,需查看其证件并按照证件内容填写“残疾证号”、“残疾类别”和“等级”。“因何致残”按其本人或家庭成员自述填写(注:调查员应该向被调查人说明,表中所填的“残疾类别”和“等级”仅供调查参考,不作为发放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依据)。
二、被调查人及其家庭基本信息:
1、户籍类别(此项必选):指被调查人的户口性质,按其户口簿载明的填写,农业户口圈填“1”;非农业户口圈填“2”。
2、户籍地(此项必选):本市户籍圈填“1”;非本市户籍圈填“2”。
3、户籍地址(此项必填):按户口簿上载明的详细地址填写。
4、少数民族(此项必选):指被调查人的民族成份。属少数民族的,不论为何族均圈填“1”,属汉族的,圈填“2”。
5、户号(此项必填):是指户口簿上的户号,按其户口簿载明的填写。户口簿上没有载明户号的,填“无”。
6、文化程度(此项必选):(填写调查人已经取得的最高学习层次,但不包括当前正在就读的学习层次):1)文盲或半文盲:包括不识字或者不能正确书写简单中文的;
2)小学:包括小学毕业、相当小学毕业、小学肄业;
3)初中:包括初中毕业、职业初中毕业、农业初中毕业、相当初中毕业、初中肄业;
4)技校:包括技工学校毕业、技工学校肄业;
5)高中:包括高中毕业、职业高中毕业、农业高中毕业、相当高中毕业、高中肄业;
6)中等专业学校或中等技术学校:包括中专毕业、中技毕业、相当中专或中技毕业、中专或中技肄业;
7)大学专科和专科学校:包括专科毕业、相当专科毕业、专科肄业;
8)大学本科:包括大学毕业、相当大学毕业、大学肄业;
9)研究生及其以上:包括研究生毕业、研究生肄业;博士等。
7、婚姻状况(此项必选):指被调查人在调查时的婚姻状况。依照被调查人的陈述,圈填。
8、身高、坐高:被调查人能够直立的,圈填1,填写身高;被调查人截瘫不能直立的,圈填2,填写坐高。以厘米为单位,据实填写。
9、体重:以公斤为单位,据实填写。
10、就读学校:据实填写。6周岁以下的被调查人,在幼儿园或类似机构接受学前教育的,填写幼儿园或类似机构名称,未接受幼儿园或类似机构教育的,填“无”;6周岁以上的被调查人,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填“无”。
11、专业:据实填写。
12、状态:指学习的状态。正在该校就读的圈填1;已经获得毕业证的圈填2;已经完成学业,但没有取得毕业证的圈3。
13、就业状态(此项必选):已就业指被调查人在调查日前的最近一月内具有取得收入报酬的劳动行为。在农村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女16-55周岁;男16-60周岁)、分有田地的被调查人按“已就业”填写;未就业是指已经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女16-55周岁;男16-60周岁)、有就业要求的被调查人,在调查日前的最近一月内没有从事过有收入报
酬的劳动行为。
14、政治面貌(此项必选):据情圈填,没有参加各种党派的填群众。
15、住房信息(此项必选):
1)现居住房情况:自有房、父母房、子女房分别是指产权归属被调查人或其配偶、被调查人父母、被调查人子女的住房;租赁房是指被调查人家庭以自有资金租住的住房;政府配租房是指政府以实物配租或者发放廉租房补贴等方式提供给被调查人的住房。
2)“本人或其配偶有无产权住房”栏目(此项必选):据情圈填。
3)“本人或其配偶有无产权住房”选项中选择“1.有”的,则建筑面积、人均建筑面积、建造年限、结构、质量状况等栏目填写拥有产权住房的情况;选择“无”的,则建筑面积、人均建筑面积、建造年限、结构、质量状况等栏目填写目前居住房的情况。
4)已经享受政府以实物配租或发放廉租房补贴等待遇,但调查时然居住在自有房、或父母房、或子女房三种情况之一的,在“现居住房情况”栏中应双选。例如:被调查人领取了政府廉租房补贴,但仍然居住在父母房的,同时圈填“居住父母房”和“政府配租房”两项。
但居住租赁房、居住政府配租房两项不可同时圈填。
5)被调查人本人或其配偶拥有产权的住房被拆迁,新房暂未落实的,其房屋“结构”、“建筑面积”、“人均建筑面积”、“建造年限”、“质量状态”等项目,按照已经被拆迁了的原住房产权证上的内容填写。并在“质量状态”栏目中选“4.拆迁”。
6)建造年限:是指房屋建造至今的年限,如2000年建造的房屋,建造年限就填“9”年。
16、家庭年收入(此项必填):指被调查人及其家庭成员一年收入的总和。
17、家庭收入来源(此项必选):主要包括1.劳动报酬 2.离退休金3.城市低保4.农村低保 5.社会救济6.遗属生活补助7.失地农民养老保障8.各类租金9.其它等方面;
18、本人年收入(此项必填):是指被调查者本人每年直接获取的各类收入。
19、本人收入来源(此项必选):在家庭收入来源的基础上增加了父母供给和亲朋资助两项。其中社会救济包含五保户、抚恤金等;遗属生活补助费与低保齐平。
20、大件生活用品(可多选):1.汽车2.机动代步车3.电视 4.冰箱 5.洗衣机 6.空调 7.电脑 8.电话9.其它。
21、特长爱好(均可多选):
1)生活类:据情圈填,有特别专长可注明;
2)体育类:据情圈填,有特别专长可注明;
3)艺术类:据情圈填,有特别专长可注明。
22、残疾类别(此项必填,同时请参看表头信息第12条说明):包括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七类。对圈填“多重残疾”的,请在后面注明残疾类别代码。例:既有视力残疾又有听力残疾的,应在多重残疾后填“1、2”。对第一代《残疾人证》中残疾类别标注为“听力语言残疾的”,填写调查表时,选圈“多重残疾”2、3。
23、等级(此项必填):设定了1.一级 2.二级 3.三级 4.四级 5.未定等五个等级。对残疾人证领办类型中选圈“疑似”和“未办证”两类的,本项圈选“5.未定”;领取一代残疾人证的,按证件载明的等级填写。
24、因何致残(此项必选):指不同类别的残疾人相应的致残原因,据情圈填。
25、肢体残表现(肢体残疾必选,可多选):据情圈填。
三、被调查人家庭成员信息
1、“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据实填写。
2、“与被调查人关系”:主要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其他(含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关系密切者等。
3、“身体状况”选项是“健全”,不是“健康”,二者
是有区别的。
4、对被调查人本人为“户主”的,按照“残疾人优先、顺序优先”原则填写;
5、对被调查人本人为“非户主”的,按照“户主优先、残疾人优先、顺序优先”原则填写。
6、顺序是指“配偶、子女、父母、其他”这一排序。
7、如遇“配偶、子女、父母”等家庭主要成员与被调查人不在同一户口簿时,也应填写。
8、如被调查人以挂户等形式填列在非家庭成员户口簿上的,则在“与被调查人关系”栏中应当填写该户口簿上的户主姓名,并在“其它”项中注明“挂户X X”。如:“挂户舅舅”、“挂户朋友”。
四、被调查人社会保障信息:
1、城市低保户(此项必选):指经民政部门认定的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
2、农村低保户(此项必选):指经民政部门认定的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
3、五保户(此项必选):据情圈填。
4、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此项必选):已参加的圈填“1.有”,没有参加圈填“2.无”。
5、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此项必选):已参加的圈填“1.
有”,没有参加圈填“2.无”。
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此项必选):已参加的圈填“1.有”,没有参加圈填“2.无”。
7、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此项必选):指农民土地依法被征用,等到55、60岁时发给每月260元,与低保水平齐。已参加的圈填“1.有”,没有参加圈填“2.无”。
8、新农合医疗保障(此项必选):已参加的圈填“1.有”,没有参加圈填“2.无”。
9、城市低保证号(城市低保户栏选“1.是”的此项必填):按民政部门颁发的低保证填写。
10、农村低保证号(农村低保户栏选“1.是”的此项必填):按民政部门颁发的低保证填写。
11、就业失业登记证号: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将来取代目前所发放《再就业优惠证》的一种新的证件,和社会保障手册不是一个概念。调查时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证书填写号码。如被调查人没有领取过《就业失业登记证》的,此项不填。
12、社会保障卡号: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社会保障卡填写。
13、《再就业优惠证》号:劳动部门定12位,多一位前去“0”,少一位前加“0”。
14、居民医疗保险卡号:9位
15、《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手册》号:7位
16、新农合就诊证号:按卫生部门颁发的证书填写号码。6-7位,三县各不相同。
17、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储蓄式养老,凡农业户口,16-60周岁都可以参加,无论男女都是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已参加的圈填“1.有”,没有参加圈填“2.无”。
18、失业保险(此项必选):已参加的圈填“1.有”,没有参加圈填“2.无”。
19、工伤保险(此项必选):已参加的圈填“1.有”,没有参加圈填“2.无”。
20、生育保险(此项必选):已参加的圈填“1.有”,没有参加圈填“2.无”。
21、住房公积金(此项必选):已参加的圈填“1.有”,没有参加圈填“2.无”。
22、商业保险(此项必选):已参加的圈填“1.有”,没有参加圈填“2.无”。
23、正三轮代步车牌号:特指2008年取缔正三轮车活动中发放的代步车牌号。
24、其他保障(此项选填,没有的填“无”):是指被调查人目前已享受、但未在上述社会保障项目中列出的其他社会保障项目。
五、被调查人曾经接受的服务项目信息:
1、优待扶助(可多选):没有接受过的选“14.无”;选择“其他”请注明。
2、辅助器具(可多选):没有接受过的选“10.无”;选择“其他”请注明。
3、康复训练服务(可多选):没有接受过的选“15.无”;选择“其他”请注明。
六、被调查人的康复需求信息:
1、提供康复训练服务(可多选):没有需求的选“15.无”;选择“其他”的请注明。
2、学习了解康复知识(可多选):指被调查人或其家庭成员希望通过了解和掌握残疾人康复预防与康复知识的方式。没有需求的选“4.无”;选择“其他”的请注明。
3、提供辅助器具(可多选):没有需求的选“10.无”;选择“其他”的请注明。
4、社会支持(可多选):没有需求的选“6.无”;选择“其他”的请注明。
1)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
配合康复训练。
2)志愿者服务是指以无偿、真诚、助人、奉献方式为残疾人和其他康复对象提供的热忱服务。
3)居家补贴是指由政府或有关机构提供的为照顾家中重度残疾人聘请的护工所需费用的补贴。
4)社会托养是指重度残疾人离开家庭在公办或民营举办的如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接受集中供养的服务。
5)家庭无障碍改造是指为方便残疾人生活起居所进行的居家环境改造,如门口修建坡道、卫生间增添无障碍设施等。
七、被调查人的就业与职业技能信息:
1、已经具备专业技能(可多选):没有专业技能的选“25.无”, 选择“其他”的请注明。
2、就业人员信息:
1)单位类别(单选):据实圈选。
2)从业岗位(单选):据实圈选。
3)人员类别(单选):据实圈选。在职是指与单位建立人事劳动关系的人员。退休是指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并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员。退休中含病退人员。病退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并在劳动部门领取退休证的人
员。内退是指单位内部寻未到退休年龄发放生活费的,含退养,达到年龄办理手续的人员,内退按照已就业填写。协保是指与单位签订了协保协议的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是指在本市从事有收入报酬的类似于农民工的人员。务农在农村以从事种植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
4)参加工作时间(此项就业人员必填):指在被调查者第一次参加工作的时间。
5)退(离)休时间(此项就业人员必填):指被调查者从最后一个工作岗位离开的时间。
6)单位名称:据实填写。外来务工人员填写打工所在单位名称。人员类别选择“7.务农”的,本项目不填。
7)福利企业:被调查人员单位属于福利企业的圈填1,不是的圈填2.
8)安臵渠道:集中就业是指在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托养机构、庇护工厂和其他福利性集中使用残疾人单位就业的残疾人职工;按比例分散就业是指在非福利性一般单位分散就业的残疾人职工;社区岗位是指涉及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非营利性的公共管理和公益性服务岗位。主要包括:社区管理服务岗位;社区安全保卫;社区卫生保洁;公共环境卫生;停车场管理;社区公用设施维护;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保健、托老、托幼服务等岗位;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
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主要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家庭作坊式的就业者;还包括独立于单位之外的就业形式,有个体经营、合伙经营、自由职业者,律师、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中介服务工作者如家庭小时工、街头小贩、其他类型的打零工。个体经营是指已经在工商部门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户。
3、培训意向(可多选):已经就业人员也可填写本项需求。没有培训意向的选“18.无”;选择“其他”的请注明。
4、求职意向:已经就业人员也可填写本项需求。
1)就业去向(可多选):是指被调查人对前往就业单位或机构的期望;没有求职意向的选“8.无”,选择“其他”的请注明。
2)工种岗位(可多填):由被调查人根据自身所具备的职业技能陈述期望从事的工种或岗位,调查人员填写。在“就业去向”中已经选“8.无”的本项目填“无”,选择“其他”的请注明。
3)工作报酬:是指被调查人希望就业后所取得的报酬期望值(2008年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为560元/人/月,肥西县、肥东县420元/人/月,长丰县390元/人/月)。
八、被调查人个性需求信息:
1、个性需求(非必填项):是指被调查人在本调查表所列项目之外,从自身出发,希望从政府、社会得到帮助和支持。
九、其他说明:
1、本户共____页,本页为第___页。如一个被调查户有3个被调查对象,则分别填写为:本户共_3_页,本页为第_1_页;本户共_3_页,本页为第_2_页;本户共_3_页,本页为第_3_页。
2、调查表的签字。调查表填写后,应提交给被调查人或其家庭成员确认签字。监护人并不要求一定和被调查人在一个户口簿上。一般情况下,其配偶、父母和成年子女都可以作为其监护人。
被调查人本人如果不能签字的,可以按手印确认,或由其监护人代签并注明(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