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专练 文本一:
西湖梦 余秋雨 西湖的文章实在作得太多了,作的人中又多历代高手,再作下去连自己也觉得愚蠢。但是,虽经多次违避,最后笔头一抖,还是写下了这个俗不可耐的题目。也许是这汪湖水沉浸着某种归结性的意义,我避不开它。
初识西湖,在一把劣质的折扇上。那是一位到过杭州的长辈带到乡间来的。折扇上印着一幅西湖游览图,上面清楚地画着各种景致。图中一一标明各种景致的幽雅名称,凌驾画幅的总标题是“人间天堂”。乡间儿童很少有图画可看,于是日日逼视,竟烂熟于心。年长之后真到了西湖,如游故地,熟门熟路地踏访着一个陈旧的梦境。
明代正德年间一位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写过这样一首诗:
昔年曾见此湖图, 不信人间有此湖。
今日打从湖上过, 画工还欠费工夫。
的确对许多游客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这简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常用意象,摩挲中国文化一久,心头都会有这个湖。
奇怪的是,这个湖游得再多,也不能在心中真切起来。过于玄艳的造化,无法与它进行家常性的交往。正如家常饮食不宜于排场,可让儿童偎依的奶妈不宜于盛妆。
西湖成名过早,遗迹过密,结果成了一个象征性物象非常稠厚的所在。它贮积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就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缈。
西湖的盛大,归拢来说,在于它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
一切宗教都要到这里来参加展览。佛教胜迹最多,不必一一列述了,即便是超逸到家了的道家,也占据了一座葛岭。作为儒将楷模的岳飞,也跻身于湖滨安息。宁静淡泊的国学大师也会与荒诞奇瑰的神话传说相邻而居,各自变成一种可供观瞻的景致。
绿绿的西湖水,把来到岸边的各种思想都款款地摇碎,溶成一气,把各色信徒都陶冶成了游客。①它波光一闪,嫣然一笑,科学理性精神很难在它身边保持坚挺。
也许,我们这个民族,太多的是从西湖出发的游客,太少的是鲁迅笔下的那种过客。过客衣衫破碎,脚下淌血,如此急急地赶路,也在寻找一个生命的湖泊吧? 多数中国文人的人格结构中,对一个充满象征性和抽象度的西湖,总有很大的向心力。社会理性使命已悄悄抽绎,秀丽山水间散落着才子、隐士,埋藏着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点。②景点,景点,总是景点。修缮,修缮,再修缮。
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纯粹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清人查容咏苏堤诗云:“苏公当日曾筑此,不为游观为民耳。”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他们有他们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③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极偶然地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的水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作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
也许正是对这类结果的大彻大悟,西湖边又悠悠然站出来一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隐居孤山20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的诗写得着实高明,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咏梅,几乎成为千古绝唱。在后世文人眼中,白居易、苏东坡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然而,要追随林和靖却不难。哪儿找不到几丛花树、几只飞禽呢?在现实社会碰了壁、受了阻,扮作半个林和靖是最容易不过的。…… 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
与这种黯淡相对照,野泼泼的,另一种人格结构也调皮地挤在西湖岸边凑热闹。
西湖所接纳的一具可爱的生命是白娘娘。虽然只是传说,在世俗知名度上却远超许多真人,因此在中国人的精神疆域中早就成了一种更宏大的切实存在。人们慷慨地把湖水、断桥、雷峰塔奉献给她。
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可是,法海逼白娘娘回归于妖,天庭劝白娘娘上升为仙,而她却拼着生命大声呼喊:人!人!人! 在我看来,白娘娘最大的伤心处正在这里,而不是最后被镇于雷峰塔下。她莫大的遗憾,是终于没能成为一个普通人。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界的怆然象征。
1924年9月,雷峰塔终于倒掉,一批“五四”文化闯将都不禁由衷欢呼,鲁迅更是对之一论再论。鲁迅的朋友中,有一个用脑袋撞击过雷峰塔的人,也是一位女性,吟罢“秋风秋雨愁煞人”,也在西湖边上安身。我欠西湖的一笔宿债,是至今未到雷峰塔废墟去看看。据说很不好看,这是意料中的,但总要去看一次。
(有删改)
文本二:
余秋雨对文化人格存在内蕴的深刻探寻,已经突破了散文长期被拘禁于个人生活琐事及人生常态的狭窄视界,冲破了散文以所谓“小感触”“小哲理”见长的旧审美规范,而以启人深思的力度实现了散文界追求多年的审美超越。多少文人作家写过西湖,但真正从西湖的碧水柔波看出它在中国人文景观上独具的内蕴的又有几位,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只是人对自然的浅层次情感反应,只有以这种激动为情感唤起,并能进而深刻地体悟自然独具的人文内涵,生命意味者才真正感知了自然的生命力。层次多而厚重是《文化苦旅》的一个创作特色,《西湖梦》增加了西湖的厚重感。
(节选自施旸《简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创作特色与文化内涵》)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说写西湖的文章太多,再写就是愚蠢;
结尾又说雷峰塔的废墟不好看,但总要去看看,看似矛盾的话正表明西湖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和作者的文化责任担当。
B. 白堤和苏堤有名气又美丽,但并不能将两位文化巨人的天下意识、主体精神得以充分彰显,因而作者发出了“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的深沉感叹。
C. 从西湖出发的游客与鲁迅笔下的过客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悠闲自在,以西湖为信仰寄托,精神世界丰富;
一个衣衫破烂,急匆赶路,精神迷茫。
D. 该篇散文与一般写西湖的文章有所不同,作者没有单单把西湖作为一种自然景观去描写,也没有刻意诗化、美化西湖,而是从文化理性角度进行审视。
7. 下列对文中引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写的诗歌,意在表明西湖具有巨大的声名,在历史上早已盛名远播,吸引着中外游人前去游玩。
B. “苏公当日曾筑此,不为游观为民耳”既表现了清人查容对苏东坡为民造福的赞美,在结构上也有承上启下作用,便于下文作者对白、苏精神世界的挖掘。
C. 林和靖看透世态,隐居西湖,文中引用他的诗句,表面是对精妙的咏梅诗句的赞赏,实则表达了对以林和靖为代表的文人隐居生活的肯定。
D. 文本一结尾引用鲁迅的一个用脑袋撞击过雷峰塔的朋友吟咏的诗句,表现了“五四”时期广大民众强烈追求生命自由的意识,突出了雷峰塔具有的象征意义。
8. 余秋雨在散文创作上常运用修辞手法,以使语言凝练,更富表现力。请你从文中画线句①②③中任选两处进行分析。
9. 文本二阐述了余秋雨在散文创作中突破旧有的“个人”审美规范,实现了审美超越。西湖在中国人文景观上独具内蕴,具有层次多而厚重的特征。请结合文本一,对西湖具有的“人文内涵”进行分析。
【答案】6. C 7. B 8. ①处:使用拟人手法,通过“嫣然一笑”这一极具动作性、人格化的词语,将西湖兼容科学理性精神等各种思想的状态生动贴切地呈现了出来。②处:通过“景点”“修缮”两个词语的反复使用,增强了作者抒情的语势,强化突出了西湖的景点对传统文化、历史的消解。③处:使用借喻手法,“僵硬机体”喻指封建王朝,“被随处装上拆下”的“零件”喻指在政治上失去自由的白居易、苏东坡,这里形象地写出了他们精神世界遭受到的迫害,表现了作者极大的惋惜。
9. ①西湖是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意蕴的重要意象,也是历朝历代许多文化人的“梦”。②西湖是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它以博大的胸怀将各种思想兼收并容,融为一体。③西湖凝聚着中国历代文化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担当,白居易、苏轼修筑白堤、苏堤肩负使命,筑成生命长堤,影响后人。④雷峰塔等人文景观和白娘子所代表的对真正的普通人的生命价值的追求,成为民族精神界的怆然象征,而具有了永恒价值。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游客“精神世界丰富”,鲁迅笔下的过客“精神迷茫”曲解文意,根据“太多的是从西湖出发的游客,太少的是鲁迅笔下的那种过客。过客衣衫破碎,脚下淌血,如此急急地赶路,也在寻找一个生命的湖泊吧”“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点。景点,景点,总是景点。修缮,修缮,再修缮”可见,作者认为西湖的游客过于浅薄,而过客“寻找一个生命的湖泊”,才是精神世界丰富的。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修辞手法的能力。
A.“意在表明西湖具有巨大声名……”错,诗句写“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日本使臣并不相信真的有西湖存在,说明当时的西湖并没有声名远播。
C.“实则表达了对以林和靖为代表的文人隐居生活的肯定”理解不当,由文中“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可知,作者对林和靖的选择是持否定态度和不满的,认为那是知识分子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D.“表现了‘五四’时期广大民众强烈追求生命自由的意识”分析不当,应是鲁迅的朋友(一些觉醒的“五四”文化闯将)强烈追求生命自由的意识。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和思想意蕴的能力。
①句,“嫣然一笑”,是拟人手法,写出西湖水的魅力,“把来到岸边的各种思想都款款地摇碎,溶成一气,把各色信徒都陶冶成了游客”,甚至连“科学理性精神很难在它身边保持坚挺”,表达出西湖能够熔铸一切思想,包括科学理性精神的特点。
②句,句式上颇具特色,都是短句,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情感;
“景点”“修缮”重复三次,是反复手法,增强了情感表达,也突出了作者对于“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点”的愤慨之情,“景点”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成为对传统文化、历史消解的道具。
③句,“一架僵硬机体”比喻封建王朝,“零件”比喻“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也即苏轼、白居易等人。此处只出现喻体而无本体,采用了借喻手法,通过成为“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等句子可知,作者为他们的才华无法自由舒展,却被任意处置,失去了自由,精神世界遭到了极大的迫害,尽管留下了千古的美名,在作者看来却是极为遗憾的,表现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发掘文学作品意蕴的能力。
“西湖的文章实在作得太多了,作的人中又多历代高手……这汪湖水沉浸着某种归结性的意义,我避不开它”“真到了西湖,如游故地,熟门熟路地踏访着一个陈旧的梦境”“对许多游客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这简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常用意象,摩挲中国文化一久,心头都会有这个湖”可见,写西湖的文章多,游西湖的人玩赏这些文章多了,即使初到,也宛如旧识,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意象,也是中国文人的梦。
“它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一切宗教都要到这里来参加展览”“绿绿的西湖水,把来到岸边的各种思想都款款地摇碎,溶成一气”可见,它是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以博大的胸怀将各种思想兼收并容,融为一体。
从“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纯粹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作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可见,中国历代文化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担当,白居易、苏轼修筑白堤、苏堤肩负使命,筑成生命长堤,影响后人。
“另一种人格结构也调皮地挤在西湖岸边凑热闹”“西湖所接纳的一具可爱的生命是白娘娘……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界的怆然象征”可见,雷峰塔等人文景观和白娘子所代表的对真正的普通人的生命价值的追求,成为民族精神界的怆然象征,而具有了永恒价值。
旷野 余秋雨 街市和寺庙里拥挤着人群,书房里拥挤着书籍,为了摆脱拥挤,我们来到旷野。
拥挤是一种生命的奢侈,在奢侈中很难懂得珍惜。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也许他很少来到旷野。不是田园别墅、远郊牧场,而是渺无人烟的真正旷野,一眼望去,平沙漠漠,地老天荒。
“真正的旷野是生命的负面,连一根小草都吝啬着自己的踪影。对人群来说它是一种陌生,但对地牮来1却是一种巨大的真实。被人类垦殖的地盘实在只是一种狭小的偶然,偶然之外的必然便是旷野。
这种漫无边际的旷野比之于茫茫大海也只是小土一片,再把土地和大海加在一起,放到宇宙间立即又变成一粒尘埃。宇宙的无限空旷已经进入人们的想象,越想象越觉得即便是点滴生命也是最大的奇迹。点点滴滴的生命居然能发育成长得像模像样,真不知该如何来欢呼,如何来呵护,如何来珍爱。
前年,我与贾平凹先生同去新疆,在沙漠会合以后,见面他就说:“我被震撼了。”他说的是沙漠里的胡杨树。“没有一滴水的,它居然能活上一千年,枯死后又挺挺站立一千年,倒下后不散架、不腐朽又是一千年!”由此,我又想到历代的佛教旅行家。他们长年累月跋涉于旷野,说是去取经,而最大的经典便是有关生命的证言。我想,在茫茫旷野里,他们对惜生护生、善良慈悲的体验比哪儿都要强烈。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向另一个生命聚集地走去,把散落各地的生命联结起来,一起投向“同体大悲”。无论是法显、玄奘还是鉴真,居然都以柔弱的躯体把生命群落之间的万水千山一一打通,这实在是一种至情至爱的精神实践。早年读谭嗣同的《仁学》,见他把“仁”的第一义定之为“通”,通中外、通上下、通人我,不甚明了,而当我追寻了佛教旅行家的足迹,便大致有所领悟:只有通,才有一种博大的仁爱;
仁爱而不博大,就算不得真正的仁爱。
但是,当旅行家们为了关爱生命面在旷野问跋涉的时候,又必须付出惨重的生命代价。在生命最危急的关头还在XX生命,这种发生在旷野里的故事大多随风飘散、亘古不知,而偶有传闻则总会把忙于世俗的众生惊醒。前些年上海旅行家余纯顺在独身徒步行走了整整八年之后葬身罗布泊,消息传来,一条长迭数千公里的无形杠杆立即架设起来了,杠杆的一端是一个孤独的生命,另一端则是这个星球上最密集的生命聚合地之一——上海。冷漠的上海人被这条杠杆轻轻一撬竟然深切感应,一个小小的遗物展览成天人如潮涌。当时我站在一边曾经困惑:按照这座城市历来极其讲究实利估算的思维逻辑,余纯顺没有做出任何实利贡献,展览中的零星物件也没有什么审美价值.他们这是怎么了?一时间全都变得痴痴迷迷?我想这只能归因于生命信号的深层秘密。
敬畏生命必然慈悲。试想我们天天嫉妒和轻视的对象,也同样是天地间奇迹般的造化,居然与我们存活于同时同地,又同路同行,这实在是太大的缘分。“百年修得同船泣”,这种说法不仅毫不夸张,在我看来还说得不够。请看辽阔的旷野连一点生命的踪迹都找不到,等一只飞鸟都要等上多少年,而要在宇宙f寻找生命,一开口就是多少光年,以光的速度搜索千年万年还未曾搜索到一点依稀的痕迹,我们只修个区区百年竟然能遇到与我们精确对应的生灵同船共欢。万般珍惜还来不及呢,怎舍得互相糟践!为了阻止糟践,我们有时也要高声断喝,甚至施行惩罚,但这全然是出于对生命群体的慈悲。
人类也就是宇宙间一群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宇宙是我们的旷野,我们是宇宙间的法显和玄奘,或者是个余纯顺,但我们的身影比蚊蝼还要细微万倍。曾听到过《出埃及记》那悲怆的歌声,简薄的行囊,粗粝的衣履,苍凉的目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不清楚.在这样的长途闻,我们除了互相扶持、互相援救、互相关爱,还能做什么呢? 人类,伟大而又无奈。只要时时仰望太空,面对旷野,就会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两个字:善和爱。我们因此而还能跋涉,因此而还有喜乐,因此而还叫人类.既叹行路难,又作逍遥游;
身寄星云,爱及八荒;
虽然微若蚁蝼,却也圆融安详——能够如此,善的境界也就成了美的境界。(《余秋雨作品集》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被人类垦殖的地盘只是一种机缘狭小的偶然,而旷野才是确定不移的必然。
B.与无限空旷的宇宙相比即便是漫无边际的旷野加上茫茫大海也好像一粒尘埃。
C.历代的佛教旅行家们长年累月跋涉于旷野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有关生命体验的探索。
D.在无限空旷的宇宙之中,我们能同活于此时此地,又同路同行,实在是一种很难得的缘分,所以我们彼此要慈悲珍惜。
E.人类就是宇宙间一群无家可归的流浪者,长途跋涉中,我们除了互相扶持、互相援救、互相关爱,什么事也做不了。
12.文章以“旷野”为线索,联想到了哪几件事?这样写有何用途?(6分)答:
13.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画线句的含意。(6分)
(1)只有通,才有一种博大的仁爱,仁爱而不博大,就算不得真正的仁爱。(3分)
(2)为了阻止糟践,我们有时也要高声断喝,甚至施行惩罚,但这全然是出于对生命群体的慈悲。(3分)
14.文章结尾,作者说:“只要时时仰望太空,面对旷野,就会什么也不在乎了”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1.CE【解析】C.“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有关生命体验的探索”有误,“有关生命体验的探索”只是他们取经过程中跋涉旷野、遭遇危机时的行为和精神的表现以及感受,不能说是最终目的;
目的应是“关爱生命”。(“旅行家们为了关爱生命而在旷野间跋涉”)E.“……什么事也做不了”理解有偏,不是做不了,而是不应该做。作者意思是人类除互相扶持、互相援救、互相关爱外,再做其他事也没有意义了。
12.联想到了沙漠里的胡扬树,法显、玄奘等佛教旅行家,上海旅行家余纯顺。作者之所以选用这些事例,一是为了渲染宇宙旷野的浩瀚伟大与广博,二是为了衬托生命个体的渺小、孤独与顽强。
13.(1)只有把柔弱的躯体同与生命群落密切相关的社会与自然一一联系起来,通彻中外、上下以及人我之后,那才是一种至情、至爱、至理的仁爱。(2)作为渺小生灵的人能“修得同船渡”,的确不易,所以我们要努力维护人生百年的和平,和谐共处,惺惺相惜,对破坏人类和平、和谐的事情,要敢于阻止并与之斗争。
14.(1)在无限空旷的宇宙间寻找生命,动辄多少光年,耗时千万年尚无消息,然而我们只修个区区百年,就竟然遇到与我们精确对应的生灵同船共欢,何等不易!所以我们应万般珍惜,相互慈悲,切勿互相糟践。(2)在宇宙长河中,人类只是一群无家可归的十分卑微的流浪者,在人类艰难的长途跋涉中,我们唯有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也就是互相扶持、互相援救、互相关爱了。(3)旷野何其博大,人类何其渺小,因此我们既感叹行路难,又要作逍遥游,既要身寄星云,也要爱及八荒,人虽微若蚁蝼,却要懂得安详,既要敬畏生命,更要懂得慈悲为怀。(这是道开放题,意思相近,合理即可)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