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关于端午节的故事5篇
屈原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篇1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说起端午节可能会让你想起一个故事: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恶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
屈原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篇2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去姥爷家吃午饭。一开饭,姥姥就端上来一盆自己包的粽子。我见后很高兴,急忙伸手拿了一个大的,剥开粽子叶就咬了一大口。姥姥包的粽子里有蜜枣、花生和红枣,非常好吃。
这时,姥爷说:“先别忙着吃,谁能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呢?”
我忽然想起了前几天看过一本关于端午节传说的书,于是我便脱口而出:“我知道!我知道!”。
原来,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春秋五霸”之首。因为楚国的实力大,有雄兵百万,战马无数,战车千乘。
屈原就是楚国的一个大臣。屈原给楚王献了许多有利的政策,昏庸的楚王都没有采纳。有些大臣对楚王说:“大王,如果你听了屈原的话,楚国将毁在屈原的手里,连您都活不成了!”
楚王便将屈原削职为民,逐出京城。从此以后屈原便被流放在一个小村庄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屈原也老了。在屈原晚年时,楚国被秦国灭亡了,屈原很伤心,便来到汨罗江边,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投江自杀。
人们听说屈原投江了,便跑到江边,往江水里仍许多粽子,以免江里的鱼把屈原的尸体给吃了。屈原升天以后,玉皇大帝便将屈原封为“江神”。因为屈原投江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以后人们每年这天都包粽子来纪念屈原,这就是现在的端午节了。
我边吃着粽子,边给大家讲屈原的故事。这时,妈妈又问:“那屈原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的呢?”
我冥思苦想,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
姐姐则若有所思的说:“我们要学习屈原宁死不屈的精神。”
我忽然心头一亮,接着说:“还有坚持真理的精神。”
大家纷纷说对。姥爷又说话了:“过端午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粽子,更重要的是要把屈原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屈原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篇3
粽叶飘香,又到端午。关于端午的种种传说,又再现脑海。望向湖畔,忆起楚国一代伟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关于屈原,连他是哪朝人自己都不大清楚,能够明白的,就是屈原不忍看自己的国家灭亡,投至泊罗江。上历史课,说屈原大无畏,拥有大胆质疑的理性精神,屡次劝说楚王莫信秦。可提议不被认可,反遭迫害,流放人间,直至江中,以示清白。
相传屈原投江前遇一渔夫,渔夫惊讶:“子非三闾大夫也?”可想当时屈原苦笑,浅浅摇头。遇问之为何落得如此田地时,无奈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夫反问:“何不与世推移?”屈原不从,大叹:“安能以皓皓之白,而以蒙世俗之尘埃乎?”至此稍觉屈原似乎太过自负,而且暗想屈原也傻,为何不看大局之势而行,非得自寻死路?留得青山不怕没柴,日后再细想怎样挽局不好吗?
关于疑问,自看前人评价屈大夫,至王逸叹:“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方才明那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苦心。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五月初五,泊罗江畔一声水响,既而化为宁静。已明白屈原的志向,投江乃示忠心,明清白,便想明为何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一直不见尸体,于是后人为寄哀思,于此日荡舟之上,投掷米团,免遭鱼虾攻其身。
细想屈原投江时,又是怎样一种情怀?是心中大释?还是含悔而死?想到渔夫走时的莞尔笑歌环绕江前,便明屈原带上清白而去,留下淡然而离。他笑叹今朝,笑看释怀。不与多言,只以《离骚》献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惜未将真理求出,自先奔赴湘江,留下离骚,让世人明孰是孰非。
屈原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红尘一瞬,两千多年的岁月也是转眼即逝。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那众人皆醉我独醒,不允世俗尘埃染皓皓之白的屈原,终将留予世人心中,一代又一代地看其释怀一切,淡然一切。
粽叶飘香,又到端午。端午之际,屈原仍在。沧浪之水,或清或浊,难以明确。只能遂去,不再复言。
屈原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篇4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音波起伏,乐谰铿锵!
屈原的悲哀是大悲哀,是彻彻底底的悲哀,是慷慨悲歌之音。那连缀着英雄气短的傲然之气与天、地共鸣。遥想项公,伫立石畔,啸风吟月,剑佩香囊。悠悠江风迎面拂来,吹乱了披肩散发。历史,就像沉甸甸的重锤,给予他深深一击,气象萧萧,他不隐退,不吟诗,不屑一顾。他傲然赋诗“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孱孱流动的汨罗江,感化了逼人的寒气,带走了屈子那傲然的诗,永不停息的奔向远方。
屈子就如同晚霞的余赭,如淡淡的虹,如黄昏里的暮霭。历史存留下的时间与空间,并不慷慨地赐予他。尔后,倏忽,白影,一闪,他的壮举——“纵身汨罗江”!
屈子虽去,其魂不朽!
屈子之魂,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魂!
他喝尽了杯中酒,却挥不尽忧民泪,对于黎民百姓,他只有选择淹涕,是的只有淹涕。他的忧民魂,如北风的声声马嘶,南风的嗷嗷虎啸,东风的凄凄龙吟;他的忧民魂,更如那孱孱流动的汨罗江水,流东留,永不停息!。
屈子之魂,是“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的高洁魂!
他食花饮露,清眼洗耳,“恐俗之污兮”,他新沐弹冠,新浴振衣,“恐尘之染兮”,朝搴木兰,夕揽宿莽,“恐年岁之不与”,他的高洁之魂,如那连天而去的烈雁,丝毫不愿久驻于凡,他的高洁之魂,更如那绿绿的清莲,出淤泥而不染。于是,肃然成诗:“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子之魂,是“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爱国魂!
他重视人才,栽培芳草,却造出了一片荒_--势力小人。他一心辅佐君王,君王却听信_吝将他放逐。他实施美政,联齐抗秦,革新政治,却遭到亲秦派的猛烈迫害。君王闭目塞听将他放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么?孤帐,烛光殉烂,酒令人消魂。他却吟出了“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的诗句!
陆游曾吟颂:“阮湘流不尽,屈原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郢破,国破,人亡,家亡!一幕幕的悲剧,是一曲曲的悲魂曲,竦竦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残阳照着江面,幕蔼笼罩着江身。孰知,寒风过去不是温暖,残阳之后不是满日,幕蔼之后不是黎明?
假使幸如陆郎所言,莫要说历史的动辄巨变,莫要说屈子的悲歌错杂迭出,纵然阮湘能流尽,终究是那句:“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的悲壮之魂!
屈原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篇5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记载屈原生平最早最完整的文献。这篇传记通过对屈原一生事迹的描述,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不同流合污,至死不屈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赞扬了屈原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他“博文志强,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曾经得到楚怀王的信任,24岁任次于宰相的官职:“左徒”,在朝廷内,参与国事,起草法令。宣布法令。接待外交宾客,他主张改革内政,任用贤才,东联齐国,西抗强秦,但是,由于小人离间,楚怀王听信了上官大夫的诽谤,不但疏远了屈原,而且转而亲秦,使屈原的联齐政策终告失败,光明正大,正直无私的屈原,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诽谤,怀着满腔义愤,写出了《离骚》这部伟大着作,他的志向高洁,所以文中多用芳草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
最后,他作了一篇《怀沙赋》,怀中抱石,投汨罗江自杀,屈原的自杀,表现他对楚国热爱,表现他洁身自好的志趣,同时也表现他对楚国朝廷_到底。
屈原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杰出政治家,思想家,他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自始自终与亲秦派作不懈的斗争。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世界和平会号召全世界人民都纪念他。
推荐访问:屈原 端午节 故事 屈原跟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的来历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关于屈原的历史故事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简短几句话概括 关于端午节或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 屈原 屈原和端午节的简短故事 关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传说故事屈原 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