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2000字7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2000字篇1
一、对高考的认识。
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高考的资料,企图通过一年到两年的努力就能考出好的成绩。或许这些资料确实很有用,很多家长也给孩子买,但是孩子能学到多少,愿不愿意学里面的知识,很多家长是无能为力的,驾驭不了的。我从书中学习到,学生的高考,不仅需要一些好的战术(补习班,各种资料,等等),更需要一些好的战略(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心态,思想境界等)。这些战略性的教育,是需要时间、经历、心思的,也需要家长,老师的思想意识到位,同时对学生,小孩的影响也会更大,更深远。虽然我不知道书中的方法,手段对不对,对小孩有没有效果,但是我能肯定作者的思想境界还是蛮高的,看问题的角度也很独特,可以对广大家长、老师(不单是妈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二、对小学教育的认识。
现阶段,小学教育很多问题。这个论点我没有调查,但是结合我自己小学时的经历,以及最近看到的小学语文课本,确实感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的浅薄,太浪费小学生的大把时间,因此对作者对小学教育的一些看法深表赞同。作者在书中对小学教育中的一些常见情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感觉还是很尖锐,很有意义的。我自己确实感触良多,其中的一些观点本人觉得不仅家长、小学老师需要了解,一些领导,管理者也需要了解。
三、教育小孩的方式对我影响很大。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和小孩子交流的方式,以及小孩子的心理、想法等。对于有小孩的父母的,还是很有一些帮助的。里面的一些方式方法我感觉是有效的!
以上只是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书中提到好多的观点,好多的思考,我觉得都是很不错的,但是我不能一一列举出来,甚是遗憾。最后说一句:此书值得收藏,历久弥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2000字篇2
寒假中认真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
首先这本书让我感觉是那么地亲切而又贴近我的生活;其次,我是一名教师,虽然这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给出了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读过之后觉得不但对自己如何做好一个母亲有帮助,还对自己如何教育好学生也有很大的帮助。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
书中还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要想有一个又乖又聪明的孩子,除了先天条件以外,最最重要的是妈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素质。孩子就是一张纯洁的白纸,他的人格,智力,情感等等都是在周遭的环境中慢慢建立和培养起来的。如果小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出让大人们认为不好的行为,其实那些都称不上是错误,只不过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小事。硬是归结为错误的话,也应该先寻找错误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先从大人们身上去找问题的根源。大人们的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说好妈妈是个关键。每个妈妈都想当好妈妈的。可是往往到最后总是会抱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这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我想今后我应该把手中的锄头换成刻刀,力争既做一个好妈妈又做一个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2000字篇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第一次读是在我女儿一岁半的时候。第二次读是今年年初,这时我儿子恰好一岁半左右。为了这次交流,我又读了第三遍。
这本书非常适合家长读,而作为老师就更有读的价值了,因为我们身为人师又终会为人父母。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把自己分成两个角色的,一个是妈妈,另一个自然是老师,我发现这两个角色丝毫不冲突。我想,因为无论是妈妈还是教师,我们的目标和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所以老师和家长应该是最亲密、最有合作力的同盟,而好老师应当是好妈妈,好妈妈也会是一位好老师。
这本书应当是写给家长这个群体的,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一些教育的智慧和理念,有些是侧面反映的,而有些是直击现在存在的一些教育问题。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真正关爱、理解、尊重孩子,积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阅读兴趣和健康人格,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这本书不仅提高了我的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
作者尹建莉,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16年的老师,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同时这又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育书,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此外作者的文笔也颇为人称道,娓娓道来,不华丽不枯燥,平实近人,让人有一口气全部读完的冲动。
书里面好多观点和例子引人深思。比如第二章,尹老师非常重视孩子的阅读,她在书里一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这与我们学校的理念不谋而合,我记得很多年前王主任跟我们分享育儿经验时,她以自己女儿华琳为例子,讲了她爱读书和不读书的前后差距,一再嘱咐我们要给孩子养成从小读书的习惯,因此我们学校的老师都特别重视给孩子读书,咱们的孩子是受益最大的。当然,对于学生,培养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也是很重要,这一点我们学校一直在做,我们年级王延凤老师做得特别好。尹老师的另一个观念就是让孩子轻松快乐学习。她说,“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为学习而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以变得轻松愉快。”学习不能太功利化,不读“有用”的书,不上所谓的作文速成班,替孩子写作业,不写“暴力作业”等等,怎么识字?在读书中识字,生活中识字,而不是用卡片把字当作枯燥的没意义的符号,让孩子死硬记。数学怎么教?开个小卖部,让孩子当老板,“把学习做成酒心巧克力而非牛黄解毒丸”。如果把尹建莉当作家长,我们身为老师听到家长的声音,是不是也应当有所反思?我们推荐孩子读的书是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我们布置的作业有没有机械无用的甚至暴力作业,我们是否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我们有没有因为各种名目惩罚或者奖励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动力不是来自于内在而是来自于外力?我们有没有因为内心的焦虑而把这种焦虑传递给学生,忘了其实可以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有趣的事?我们有没有为了分数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我们成年人心目中的“正确答案”里,否定学生“粉色的河流”?
学生可不可以批评老师?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老师,我们都爱自己的子女及学生,但爱并不代表会爱,在爱的名义下,我们做了多少让孩子伤心的事情。书中“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当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家长训斥孩子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其实不然,每次发脾气只是作为老师或是家长情绪的一种宣泄,并不能达到预设的结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不被孩子接受的想法或做法,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会以失败告终。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是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作者也是秉承这一宗旨来教育孩子的,把生活中的孩子的一切事都按照这去做,确实不容易,能够做到大爱无痕地爱孩子,才是一个成功的教师和母亲。因此,十年的教师生活,让我慢慢的学会了对孩子的理解,我把信任和理解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对待每个孩子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不仅是我们的,但他更属于他自己,他是个有思想,独立的个体。我希望在他眼里的角色不仅是他的母亲,还是他的朋友。随着儿子的成长我读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我越来越感受到:身教胜于言传,在教育儿子方面这一点尤为重要,儿子现在的模仿能力很强,正是开始学习的时候,比如读书,他什么时候想读了,自己拿书来读,如果不想读,你让他做他也不愿做,当然很多的时候由于孩子的天性,儿子不会自己自觉的进行读书,这个时候,我总是在一边自己拿起一本书来读,小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当他看到你在读书时,他也会自觉地进行阅读,当孩子不喜欢读书的时候,我会尽量和儿子做他喜欢的游戏。作为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这本书给我另一个感受就是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不仅能增大小孩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思维,并丰富他们的情感。有过大量阅读经验的小孩学习的后劲大,学习的爆发力强,能后来居上。尹建莉说:爱阅读的孩子就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会暂时落后,但一用力,很快就可以赶上来。同时,作者认为阅读是需要诱惑的。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让孩子本身对阅读有兴趣,从阅读中得到快乐。在对书的选择上,作者提出,不看“有用”的书。不看“有用”的书,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大人所谓的“有用”为选择标准。反思与对照我们在学生的读书活动中,也给学生推荐了一些书,有文学名著、诗词等。这可能是从老师的角度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狭窄,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不利的。我们学校阅览室有许多关于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故事等方面的书,我们应该交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的自由与权力,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相信喜欢阅读的学生一定会更多,阅读的兴趣也一定会更浓厚。
我是一个比较挑剔的读者,我觉得尹建莉的教育是成功的,但并不是唯一正确的,比如她在第二章第1节“让孩子识字不难”中提到通过读书时的指读让孩子识字,我不是太认同,因为我几乎从未给我女儿指读,但是到她五岁多的时候就能识很多字了,基本能自己读简单的绘本。指读实际上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幼年时会更多地关注画面,他们虽然会听书的内容,但也会根据画面有自己的想象,不应该把他的注意力强行引到文字上来。
通过读这本书,我更深的感受到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我想今后我应该把手中的锄头换成刻刀,力争既做一个好妈妈又做一个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2000字篇4
暑假的一天,无意中从同事处看到一本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家庭教育类图书。写书的作者既是一位老师,教育硕士,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我粗粗翻看了一下目录,发现有一篇题为《不是电脑游戏的错》的文章。我正为儿子总是千方百计想玩电脑之事所困扰,于是赶紧翻到那一章,只见上面写道:“一个孩子如果长期钻在游戏里不肯出来,以至于成为一种病态,那是因为游戏外的世界让他感到枯燥、不快或自卑。我坚信使人堕落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心灵的空虚,或某些素质的缺失。那些在游戏中堕落的人,即使没有电脑游戏,也会有另外的什么东西使他不可自拔。”看了这段文字,非常敬佩作者,真是分析得太好了!事实上,电脑游戏已成为当代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无论家长喜欢不喜欢,他们最终都是要玩的,所以,在要不要让孩子玩电脑游戏的问题上,家长已基本上不需要决策。大势所趋,挡是挡不住的。因此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孩子既能玩游戏又懂得自我约束,怎样才能娱乐、成长两不耽误?作者提出了几条建议,如家长要对网络游戏有正确的态度,坦然接受它只是孩子的一个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不要让孩子玩的时候有内疚感和负罪感,不要让你的态度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逆反情绪只能强化他玩的欲望。二是要让孩子有丰富的课外阅读。网络游戏只有在精神空虚的孩子那里,才变成鸦片;丰富的课外阅读会让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更聪明更理性,形成更好的道德意识,它强大的力量会挤占阵地,不给游戏留下更多的空间。最关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这也是最难的。绝大多数网络成瘾的孩子,他们家长的共同特点就是经常去“管”孩子,对孩子不断提出限制性要求。他们的目的也是想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就经常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单看家长给孩子提出的安排,确实是很好,很合理。家长正是由于相信他做出的安排会变成孩子自己的安排,所以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该做这事了,该做那事了。事实是,你把所有的“管理”都肩负起来了,孩子哪里还有机会去学习自我管理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提出的是在具体言行中多运用逆向思维,如把上网作为惩罚手段,而不是奖励手段来运用。我觉得很受启发。在平常中,我也经常会用这样的手段来奖励儿子。一方面我告诉儿子玩游戏是不好的事情,一方面又作为一种奖励的形式,这就让孩子会产生疑问;“到底玩游戏是好的还是坏的?”
另外,书中还谈到了许多的教育观念,也让我受益匪浅:
对阅读极其重视。该书的第二章几乎全部是讲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习带来的好处,各个方面都阐述得很到位,并且举了很多的实例。用作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作者能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家长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以前的做法都是多么愚蠢,家长的功利心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强迫孩子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有时正确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易行。
看完全书,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位非常真诚的,实事求是的教育专家,其观点公平公正,所举的事例切实可行。不是那种只有理论,而不联系实际的书。书里面多次提到她的女儿圆圆,她也和平常的孩子一样有许多的不足和缺点,但作者能读懂孩子的心,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逐步让女儿改掉了缺点。所以,家长不同的教育方法最终导致孩子巨大差异。这样的实例是很有说服力的。
钱理群教授评论说:“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确实如此,作者对现行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并且针锋相对,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中例举了大量的实例,如“暴力作业”“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等我们有目共睹的教育问题,都进行了批判。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有智慧的家长。建议各位老师和妈妈都来读一读,一定会让你有许多的收获.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2000字篇5
我在当当网上看见大家都在推荐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于是就买了一本。看了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到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文中:“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关于家庭教育,我们承认,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书中记叙了许多,作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抵抗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
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甚至我们有的家长或老师对孩子不满了,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足的,简直无懈可击。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习,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习,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2000字篇6
我在当当网上看见大家都在推荐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于是就买了一本。看了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到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文中:“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关于家庭教育,我们承认,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书中记叙了许多,作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抵抗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
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甚至我们有的家长或老师对孩子不满了,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足的,简直无懈可击。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习,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习,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2000字篇7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近年来中国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接受度最高的家庭教育类书籍之一了。尹建莉除了是一位出色的母亲之外,更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结合着自己亲身的教育经历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堪称是通俗易懂,有高度有实践的家庭教育优秀书籍。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对我启发最大的并不是尹建莉如何教育女儿的,而是尹建莉如何保护女儿的。比如又一次,因为自己太忙,所以尹建莉就让丈夫接女儿到单位,等到下班再一起回家。但是这就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有一些好心好意但却不会说好话的同事会“逗”孩子玩儿,小孩子有时候会拿开玩笑的话当真。尹建莉的丈夫一来是没太在意,二来也有点拉不下来脸。为了让孩子不再受到这种负面信息的影响,尹建莉就“剥夺”了丈夫接孩子去单位的权利。保护好了孩子,让孩子在健康、良性的环境中成长,这难道不是同买学区房这样的行为有相同效果的吗?
作为一位母亲,尹建莉并没有把自己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了孩子身上。尹建莉除了想要照顾好女儿之外也希望自己的人生不要由此止步。所以有一段时间尹建莉的女儿在寄宿学校学习,但是假期回到家以后,尹建莉发现自己和女儿之间开始有了隔阂,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繁忙的工作而找借口,一旦发现了问题,立刻就解决了,让女儿回到自己的身边,注重于女儿的沟通和互相理解。
从尹建莉的角度来讲,即使她是家庭教育畅销书作家,获得了教育硕士的学位,也不代表她做的所有的教育和家庭方面的决定都是正确的或者是好的,我们都是在实践中好到更好的陪伴的方法,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而作为成人来讲,做错决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在意或者是不去管……当我们在反思与纠正过去之后,才能够走好未来更长更远的道路。
不仅如此,尹建莉还能够引导女儿,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告诉女儿在一些被动的错误选择中,该如何应对。比如又一次,尹建莉的女儿在学校无辜受牵连,被多遍罚抄。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和老师发生冲撞也许对孩子没有好处,所以尹建莉在平复了女儿的情绪之后选择帮女儿写罚写的作业,让女儿有时间阅读和做更有效果的练习。这才是一位理智、聪明的家长的选择。
推荐访问:胜过 好老师 读书笔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3000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内容摘要和读书心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 好妈妈就是好老师读书笔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分享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摘抄笔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摘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