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党史学习教育第三阶段检查总结7篇

党史学习教育第三阶段检查总结7篇

时间:2022-03-10 15:42:53 党史学习 来源:网友投稿

党史学习教育第三阶段检查总结7篇

党史学习教育第三阶段检查总结篇1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继开设“中国精神”学习专栏后,投资公司将继续推出“百年征程”专栏,选取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值得纪念的党史大事件,在字里行间,追寻党的足迹,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以昂扬的风貌迎接建党100周年!今天让我们走进第三十讲: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中国面临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历史抉择。

  1997年金秋,党的十五大在京召开。大会报告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旗帜鲜明地宣示了我们党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离开会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数百名中外记者便已簇拥在大会堂东门外的台阶上”“北京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簇拥在巨大的电视屏前,长安街上行色匆匆的京城百姓放慢了脚步”……1997年9月1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记录下了国内外对大会的瞩目。

  党的十五大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着全国5800多万党员。

  翻开历史的照片。人民大会堂庄严雄伟。大礼堂主席台正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巨幅会标。大礼堂二楼上挂着“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巨型横幅。

  历史铭记,党的十五大作出的一大历史贡献,就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五大无疑将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大会认为,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对于保证我们党领导人民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是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五大代表、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邓小平同志向人们展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构想。”李忠杰说,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表明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吃了‘定心丸’,思想更解放了”

  1997年9月29日,三秋大忙季节。山东省最大的私营农场胶州市环海农场,机声隆隆,一片繁忙,近千亩稻田金浪翻滚。当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开荒大户放手大干》记录下了这样的场景——

  地头上,场长徐宝荣正拿着“大哥大”指挥收稻子。这位种粮大户投资300多万元,承包了胶州市近海1万亩荒滩进行改良开发。十五大报告提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这下,我的信心更足了。我要放开手脚大干。”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释放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少人感到,“吃了‘定心丸’,思想更解放了”。

  “十五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大问题作出新的阐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主任罗平汉表示,这些论述,体现了党在探索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这个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罗平汉说。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回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我国实现跨世纪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几代人接续奋斗

  朝着21世纪阔步前进,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展望:“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

  忆往昔、看今朝。如今,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展望很多已经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后,在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党史学习教育第三阶段检查总结篇2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继开设“中国精神”学习专栏后,投资公司将继续推出“百年征程”专栏,选取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值得纪念的党史大事件,在字里行间,追寻党的足迹,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以昂扬的风貌迎接建党100周年!今天让我们走进第三十讲: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中国面临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历史抉择。

  1997年金秋,党的十五大在京召开。大会报告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旗帜鲜明地宣示了我们党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离开会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数百名中外记者便已簇拥在大会堂东门外的台阶上”“北京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簇拥在巨大的电视屏前,长安街上行色匆匆的京城百姓放慢了脚步”……1997年9月1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记录下了国内外对大会的瞩目。

  党的十五大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着全国5800多万党员。

  翻开历史的照片。人民大会堂庄严雄伟。大礼堂主席台正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巨幅会标。大礼堂二楼上挂着“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巨型横幅。

  历史铭记,党的十五大作出的一大历史贡献,就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五大无疑将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大会认为,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对于保证我们党领导人民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是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五大代表、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邓小平同志向人们展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构想。”李忠杰说,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表明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吃了‘定心丸’,思想更解放了”

  1997年9月29日,三秋大忙季节。山东省最大的私营农场胶州市环海农场,机声隆隆,一片繁忙,近千亩稻田金浪翻滚。当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开荒大户放手大干》记录下了这样的场景——

  地头上,场长徐宝荣正拿着“大哥大”指挥收稻子。这位种粮大户投资300多万元,承包了胶州市近海1万亩荒滩进行改良开发。十五大报告提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这下,我的信心更足了。我要放开手脚大干。”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释放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少人感到,“吃了‘定心丸’,思想更解放了”。

  “十五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大问题作出新的阐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主任罗平汉表示,这些论述,体现了党在探索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这个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罗平汉说。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回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我国实现跨世纪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几代人接续奋斗

  朝着21世纪阔步前进,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展望:“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

  忆往昔、看今朝。如今,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展望很多已经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后,在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党史学习教育第三阶段检查总结篇3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在全民族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余次,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一、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一,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契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进行过多次抗争,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而抗日战争则取得了第一次完全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耻辱,为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画上了句号。这是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的起点。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抗日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正因此,中国的国际地位随着抗日战争的开展和胜利得到显著提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三,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政治力量的对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历史的发展方向。抗日战争不仅是一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追求民主与进步的深刻社会变革。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获得了空前大发展,从4万增长到120万,走向了政治舞台的中央。

  二、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启示

  第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抗日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全民族的团结。毛泽东也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第二,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的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包含了各党派,它们的政治主张各自不同,有时分歧还相当严重,但在抗战期间大多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维护了统一战线,特别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得到维持,这就保证了抗战的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抚今追昔,我们依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留下的这些永恒启示。

党史学习教育第三阶段检查总结篇4

  1930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三年的游击战争,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约10万人,并开辟了10余块苏区。对此,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接连发动了五次对苏区的大规模"围剿",企图在3到6个月内消灭红军。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积极的反“围剿”斗争,前四次都取得了巨大胜利,但“左”倾错误思想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实行检务公开,从新中国初期就开始了。

  有这样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云南省人民检察署楚雄专区分署的第一号公告。公告用的是毛头纸,石板印刷,曾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张贴在楚雄专区的城门口、道口、集市等行人过往较为密集的地方。公告寥寥数语,就将检察机关的办公地、接洽方式和基本职能向社会公布了。没有新闻发布会,没有电视、广播,也不用登报,一纸公告,老百姓就可以口口相传。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检察机关向社会公开的内容和程度都很有限,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知之甚少。以至于在“文革”结束后,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初期,出现过群众到检察院来“检查身体”的笑话。可以说,那时检察机关在群众心目中,是既神秘又陌生的。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依法治国方略和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公开成为各级机关必须直面应对的时代要求。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办事、办案的规章制度要不要公开?检察工作的透明度有多大?随着反思、讨论与探索的不断深化,检察机关从上到下的思想逐渐趋向统一:检察工作是依照国家法律制度的规定开展的,应该让人民群众明白和了解。只要法律规定允许,检察工作的内容公开得越多越广,透明度越高,群众的信任度就越大。

  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实践也同样有一个逐步探索、不断展开的过程。1988年6月29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和地方22家新闻媒体派记者参加了这次新闻发布会。这次新闻发布会还向社会通报了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并公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举报电话。如今,这些措施都已成为检察机关深化检务公开、扩大检察机关社会影响的常见方式。

  在高检院的积极推动下,各地检察院也大胆尝试,探索出很多各具特色的检务公开方式。河北省检察院从河北省委在农村推行政务公开的做法中获得启示,从1997年6月开始,在保定市南市区开展检务公开的试点工作。在南市区检察院门前两侧树立的两个灯箱式广告栏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到了晚上,连同举报中心的灯箱广告一起闪亮,引来不少人围观。这样一来,当地群众知道检察院、了解检察职能的人多了,到南市区检察院来访、举报和咨询的人也明显增多了。据统计,实行检务公开后,南市区检察院接待群众的来访量比上一年同期上升了150%。

  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总结各地经验,于1998年10月25日,发布了《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实行“检务公开”的决定》。《决定》不仅阐明了实行检务公开的积极意义,而且明确规定了检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其后,检务公开在全国检察机关得以普遍推行,“阳光检务”成为新时期检察工作的“主题词”之一。

  2010年5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首次“检察开放日”活动,这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首次向社会公众开放。6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全国检察机关全面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随着越来越多的各界群众走进检察院,检察官在百姓心里又亲了一层,检察机关走向群众的“阳光之旅”也越来越通达。

党史学习教育第三阶段检查总结篇5

  1930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三年的游击战争,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约10万人,并开辟了10余块苏区。对此,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接连发动了五次对苏区的大规模"围剿",企图在3到6个月内消灭红军。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积极的反“围剿”斗争,前四次都取得了巨大胜利,但“左”倾错误思想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实行检务公开,从新中国初期就开始了。

  有这样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云南省人民检察署楚雄专区分署的第一号公告。公告用的是毛头纸,石板印刷,曾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张贴在楚雄专区的城门口、道口、集市等行人过往较为密集的地方。公告寥寥数语,就将检察机关的办公地、接洽方式和基本职能向社会公布了。没有新闻发布会,没有电视、广播,也不用登报,一纸公告,老百姓就可以口口相传。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检察机关向社会公开的内容和程度都很有限,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知之甚少。以至于在“文革”结束后,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初期,出现过群众到检察院来“检查身体”的笑话。可以说,那时检察机关在群众心目中,是既神秘又陌生的。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依法治国方略和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公开成为各级机关必须直面应对的时代要求。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办事、办案的规章制度要不要公开?检察工作的透明度有多大?随着反思、讨论与探索的不断深化,检察机关从上到下的思想逐渐趋向统一:检察工作是依照国家法律制度的规定开展的,应该让人民群众明白和了解。只要法律规定允许,检察工作的内容公开得越多越广,透明度越高,群众的信任度就越大。

  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实践也同样有一个逐步探索、不断展开的过程。1988年6月29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和地方22家新闻媒体派记者参加了这次新闻发布会。这次新闻发布会还向社会通报了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并公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举报电话。如今,这些措施都已成为检察机关深化检务公开、扩大检察机关社会影响的常见方式。

  在高检院的积极推动下,各地检察院也大胆尝试,探索出很多各具特色的检务公开方式。河北省检察院从河北省委在农村推行政务公开的做法中获得启示,从1997年6月开始,在保定市南市区开展检务公开的试点工作。在南市区检察院门前两侧树立的两个灯箱式广告栏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到了晚上,连同举报中心的灯箱广告一起闪亮,引来不少人围观。这样一来,当地群众知道检察院、了解检察职能的人多了,到南市区检察院来访、举报和咨询的人也明显增多了。据统计,实行检务公开后,南市区检察院接待群众的来访量比上一年同期上升了150%。

  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总结各地经验,于1998年10月25日,发布了《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实行“检务公开”的决定》。《决定》不仅阐明了实行检务公开的积极意义,而且明确规定了检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其后,检务公开在全国检察机关得以普遍推行,“阳光检务”成为新时期检察工作的“主题词”之一。

  2010年5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首次“检察开放日”活动,这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首次向社会公众开放。6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全国检察机关全面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随着越来越多的各界群众走进检察院,检察官在百姓心里又亲了一层,检察机关走向群众的“阳光之旅”也越来越通达。

党史学习教育第三阶段检查总结篇6

  1930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三年的游击战争,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约10万人,并开辟了10余块苏区。对此,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接连发动了五次对苏区的大规模"围剿",企图在3到6个月内消灭红军。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积极的反“围剿”斗争,前四次都取得了巨大胜利,但“左”倾错误思想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实行检务公开,从新中国初期就开始了。

  有这样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云南省人民检察署楚雄专区分署的第一号公告。公告用的是毛头纸,石板印刷,曾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张贴在楚雄专区的城门口、道口、集市等行人过往较为密集的地方。公告寥寥数语,就将检察机关的办公地、接洽方式和基本职能向社会公布了。没有新闻发布会,没有电视、广播,也不用登报,一纸公告,老百姓就可以口口相传。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检察机关向社会公开的内容和程度都很有限,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知之甚少。以至于在“文革”结束后,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初期,出现过群众到检察院来“检查身体”的笑话。可以说,那时检察机关在群众心目中,是既神秘又陌生的。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依法治国方略和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公开成为各级机关必须直面应对的时代要求。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办事、办案的规章制度要不要公开?检察工作的透明度有多大?随着反思、讨论与探索的不断深化,检察机关从上到下的思想逐渐趋向统一:检察工作是依照国家法律制度的规定开展的,应该让人民群众明白和了解。只要法律规定允许,检察工作的内容公开得越多越广,透明度越高,群众的信任度就越大。

  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实践也同样有一个逐步探索、不断展开的过程。1988年6月29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和地方22家新闻媒体派记者参加了这次新闻发布会。这次新闻发布会还向社会通报了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并公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举报电话。如今,这些措施都已成为检察机关深化检务公开、扩大检察机关社会影响的常见方式。

  在高检院的积极推动下,各地检察院也大胆尝试,探索出很多各具特色的检务公开方式。河北省检察院从河北省委在农村推行政务公开的做法中获得启示,从1997年6月开始,在保定市南市区开展检务公开的试点工作。在南市区检察院门前两侧树立的两个灯箱式广告栏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到了晚上,连同举报中心的灯箱广告一起闪亮,引来不少人围观。这样一来,当地群众知道检察院、了解检察职能的人多了,到南市区检察院来访、举报和咨询的人也明显增多了。据统计,实行检务公开后,南市区检察院接待群众的来访量比上一年同期上升了150%。

  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总结各地经验,于1998年10月25日,发布了《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实行“检务公开”的决定》。《决定》不仅阐明了实行检务公开的积极意义,而且明确规定了检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其后,检务公开在全国检察机关得以普遍推行,“阳光检务”成为新时期检察工作的“主题词”之一。

  2010年5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首次“检察开放日”活动,这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首次向社会公众开放。6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全国检察机关全面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随着越来越多的各界群众走进检察院,检察官在百姓心里又亲了一层,检察机关走向群众的“阳光之旅”也越来越通达。

党史学习教育第三阶段检查总结篇7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继开设“中国精神”学习专栏后,投资公司将继续推出“百年征程”专栏,选取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值得纪念的党史大事件,在字里行间,追寻党的足迹,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以昂扬的风貌迎接建党100周年!今天让我们走进第三十讲: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中国面临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历史抉择。

  1997年金秋,党的十五大在京召开。大会报告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旗帜鲜明地宣示了我们党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离开会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数百名中外记者便已簇拥在大会堂东门外的台阶上”“北京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簇拥在巨大的电视屏前,长安街上行色匆匆的京城百姓放慢了脚步”……1997年9月1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记录下了国内外对大会的瞩目。

  党的十五大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着全国5800多万党员

  翻开历史的照片。人民大会堂庄严雄伟。大礼堂主席台正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巨幅会标。大礼堂二楼上挂着“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巨型横幅。

  历史铭记,党的十五大作出的一大历史贡献,就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五大无疑将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大会认为,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对于保证我们党领导人民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是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五大代表、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邓小平同志向人们展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构想。”李忠杰说,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表明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吃了‘定心丸’,思想更解放了”

  1997年9月29日,三秋大忙季节。山东省最大的私营农场胶州市环海农场,机声隆隆,一片繁忙,近千亩稻田金浪翻滚。当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开荒大户放手大干》记录下了这样的场景——

  地头上,场长徐宝荣正拿着“大哥大”指挥收稻子。这位种粮大户投资300多万元,承包了胶州市近海1万亩荒滩进行改良开发。十五大报告提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这下,我的信心更足了。我要放开手脚大干。”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释放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少人感到,“吃了‘定心丸’,思想更解放了”。

  “十五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大问题作出新的阐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主任罗平汉表示,这些论述,体现了党在探索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这个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罗平汉说。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回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我国实现跨世纪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几代人接续奋斗

  朝着21世纪阔步前进,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展望:“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

  忆往昔、看今朝。如今,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展望很多已经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后,在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推荐访问:党史 第三阶段 检查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