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1合集)党建评论汇编(完整),供大家参考。
D建评论汇编(15篇)
目录
1.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2
2.清醒和坚定:百年大党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6
3.为何强调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12
4.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精神基础15
5.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19
6.坚持系统观念 实现宏伟蓝图22
7.内外监督相结合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关键27
8.营造风清气正节日氛围31
9.坚定不移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青春新作为35
10.扎根基层 一路生花41
11.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43
12.从三个维度牢记“国之大者”48
13.弘扬真理精神 掌握历史主动51
14.用好群众路线传家宝55
15.以“五域五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路61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发表时间:2023-01-03
元旦、春节双节来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和各地持续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坚守节点,开设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已成为中央纪委监委和各地纪委监委的固定动作。始终保持高压震慑态势,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经验。
今年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10周年。时间回到十年前,新时代伟大变革正是从革除“四风”这个党的自我革命“第一刀”开局破题。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以好作风好形象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四风”问题树倒根存。从2022年特别是近期通报曝光的案例看,“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隐蔽性和变异性,稍有合适的时机就会变换“马甲”反弹回潮,几乎所有案件都是由风及腐、风腐一体,一些党员干部在违规违纪的泥沼里越陷越深。与此同时,面对作风建设的成效和人民群众的赞誉,在一些地方产生了盲目乐观、骄傲自满、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少数人仍然存在“小节论”“行业特殊论”“影响经济发展论”等错误认识甚至心存变调降调的错误期待。
党的20D从关乎党的兴衰存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政治高度,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新部署。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专程赴延安瞻仰革命纪念地,再次释放出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强烈信号,展现出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党的20D部署要求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纠治“四风”工作的意见》,强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只能紧、不能松,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更不能有降调变调的错误期待。在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MZ生活H上,***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央政治局同志要对照新修订的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一条一条严格对标对表,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党中央和***总书记以行动作号令,以身教作榜样,改进作风,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总书记做起,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纠治“四风”、寸步不让的鲜明态度、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以实际行动为全党立起标杆、做好榜样。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只管五年、十年,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十年磨一剑,中央八项规定的“金色名片”来之不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牢记“三个务必”,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一刻不停地吹响作风建设的冲锋号,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要充分发挥“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作用。“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是一个地方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上级党组织决策的第一责任人,是推进作风建设关键少数中的少数,要通过强化党组织自上而下的监督,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层层落实,做到勇于担责、敢于斗争;
要加强警示教育,及时梳理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发挥典型案件警示作用。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不断增强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准确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及其背后的腐败问题,坚决斩断由风及腐链条,健全风腐同查工作机制,从腐败案件中深入分析作风新动向,有的放矢深入整治,纠树并举、破立并进,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不断压缩腐败滋生空间,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攻心战,抓作风建设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永远吹冲锋号,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抓到底。
清醒和坚定:百年大党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
发表时间:2022-12-30
***总书记在党的20D报告中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对于我们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保持政治清醒,坚定百年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总书记曾殷殷告诫,要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昏官、懒官、庸官、贪官这“四官”都要不得,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这记警钟可谓敲得及时、敲得响亮。政治标准是首要标准,政治清醒是最大清醒。历史沉痛的教训一再表明,当政治上的糊涂虫,必然会成为思想上的“空心人”、政治上的“假面人”、行动上的“稻草人”,久而久之,甚或沦为连自己都不认识的堕落之人。党组织之中,既没有脱离政治的人,也没有脱离政治的事。党员干部要时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老实人、生活上的干净人。保持政治上的清醒,首先是对党忠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突出优势,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和坚实底色。新时代承担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毫不懈怠、毫不放松地锻造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履行政治责任政治使命,保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从指挥,走在前列。
保持理论清醒,坚定百年大党继往开来的理想信念
***总书记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当前,加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20D精神,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是我们的第一任务、第一使命、第一追求。保持理论的清醒,是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基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必须时刻保持理论清醒。百年DS反复印证: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革命、建设、改革,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使命任务,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在新征程上,伟大的强军事业必须贯彻落实好党的20D精神,必须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官兵头脑、凝心聚魂,不断提高全军官兵的理论思维能力,永远保持理论的清醒。
保持历史清醒,坚定百年大党永远奋斗的生机活力
***总书记指出,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保持历史清醒,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历史是教科书,也是营养剂。作为重要思想武器,历史经验发挥着认识论作用,认识自己的时代方位要明晰过去。作为重要遵循,历史经验是行动指南,能够启示我们怎么干才对、怎么干才能成功。作为重要依据,历史经验是“定盘星”,能够指导我们判断方向性、原则性重大问题。作为重要指引,历史经验是“试金石”,能够检验我们党性的成色以及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水平。伟大的党和英雄的人民军队有着历史上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支军队都没有的光荣历史和光荣传统,革命前辈创造的红色基因就是我们的教科书、清醒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做红色基因的建设者、维护者、传承者和弘扬者,必须时刻保持历史清醒,这既是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奋斗精神的自信,更是奋斗的生机活力。
保持团结清醒,坚定百年大党敢于胜利的自信自强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领导着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否保证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使全党拥有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是我们这个百年大党面临的独有难题。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拥有坚强领导核心和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使我们这个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团结统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体现了百年大党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的清醒和坚定。在新时代,“两个确立”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
保持实践清醒,坚定百年大党实干兴邦的意志决心
***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是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实践的清醒,立足岗位做好自己的事情,成为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真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好干部。一要勤于学习,做想干事、愿干事的干部。要将学习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全过程,体现在推进工作各方面,不断增强干事本领,杜绝遇到好事、喜事就争先恐后“抢篮板”,一见烦心事、麻烦事就互相推诿“踢皮球”的投机思想。二要善于创新,做能干事、真干事的干部。面对新问题、新挑战,要立足向战为战、聚焦备战打仗,主动迎难而上,善于攻坚克难,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在困境中发现机遇;
要敢闯敢拼敢尝试,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举措要实;
要扑下身子、沉到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用心用情去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打通基层官兵的“最后一公里”。三要敢于担当,做干好事、干成事的干部。敢于担当是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鲜明品格和政治本色。我们要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负其责。坚定实干兴邦的意志决心,就是要勇挑重担,提前备战,做到未雨绸缪、胸有成竹,方可干好事、干成事,在实践中磨砺出担当重任的优秀品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奋发、砥砺前行,贡献力量。
为何强调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
发表时间:2022-12-30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是党的20D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总书记在党的20D报告中强调,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是新时代从严管党治党思路的系统性深化,是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遵循。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关键靠纯洁的党性、优良的党风、严明的党纪。党性、党风、党纪作为政党产生、发展、壮大的基本要素,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党性是政党固有的本质特征,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净化党风、严明党纪的内在依据。党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党纪是做合格党员的基本条件,对锤炼党性、净化党风具有制度保障作用。党性、党风、党纪的内在一致性,决定了三者必须“一起抓”才能见效。反之,执政党如果不加强党性锤炼、不注重作风建设、不严明党的纪律,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回顾百年DS,我们党之所以历经坎坷而巍然屹立,栉风沐雨而更加强大,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党性党风党纪问题,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共产党人的终身必修课。
值得注意的是,“一起抓”并不意味着“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把握党性党风党纪内在联系,盯住主要矛盾。***总书记告诫我们,“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性党风党纪之中,党性居于根本地位。三者一起抓,首先要扭住党性修养这个“牛鼻子”,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在纯洁党性的基础上,贯通做好作风和纪律建设。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各级干部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无论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念,从解决“思想深处”的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使党风得到全面净化,使党纪得到全面贯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紧盯工作中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科学精准靶向整治。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切实为锤炼党性、净化党风奠定制度基础。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越要锤炼党性、净化党风、严明党纪,坚持三者一起抓,坚持不懈把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推进。
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精神基础
发表时间:2022-12-30
党的20D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定向、凝心聚力、铸魂育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利于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基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定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每个国家推进现代化都有自己的特殊发展模式,都要基于自身的国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老路、歪路和邪路,也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等方式,通过古今中外的纵横比较,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来源、特色等问题讲清楚,把中国式现代化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的区别讲明白,让人民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民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是共同发展的,不同于“串联式”的西方现代化。“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我们绝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否则只能是削足适履。只有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向人民宣传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提高人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深化,增强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认同,才能使人民群众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用实际行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历史前进的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开展群众工作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成一股力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思想觉悟,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主动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教育,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融入人民群众,促使全国人民紧密团结为共同理想而奋斗。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紧迫感,必然能够团结人民、凝聚人心,克服困难,取得胜利。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把爱国热情落实到本职工作中,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铸魂育人。党的20D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很大程度依赖于教育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人才资源的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任务,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青年确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为青年的思想和行为提供精神支柱;
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青年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世界、高尚优秀的道德品质;
通过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使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通过引导青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青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革新创造的重要力量。
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
发表时间:2022-12-29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要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D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较为严重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屡禁不止的“四风”问题和触目惊心的贪腐问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创造性提出“党的自我革命”这一重大命题,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深刻把握党百年自我革命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鲜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坚定纪检监察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重大判断。党的20D报告对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作出深刻分析和科学判断,要求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还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战略定力,把严的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不断清除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深刻把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自我革命的职责使命。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在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中承担重要职责。我们要深刻把握党的20D作出的战略部署,把握自身在管党治党中的职能定位,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对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侵蚀党的执政根基的人和事,旗帜鲜明坚决斗争,确保党的20D战略部署落实见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在全面从严治党革命性锻造中经受考验,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砥砺斗争意志、练就斗争本领,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自我革命,努力把D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往开来、行稳致远。
坚持系统观念 实现宏伟蓝图
发表时间:2022-12-29
***总书记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方法论,系统观念是指用系统思维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站在整体和全局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党的20D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科学思想方法之一。坚持系统观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前提所在,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关键一步,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要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和宏伟擘画,全党上下、全国人民必须以系统观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以前瞻性思考推动顶层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打有准备之仗。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长远的事业,需要前瞻性思维、问题意识、忧患意识的支撑。过去5年和新时代以来的10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但我们最终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这十年,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十年,是全体人民接续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十年,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十年。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从十三大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到十五大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从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我们党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高瞻远瞩,表明党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观念,要求我们要自觉抛弃狭隘思维,把眼光和境界放长远,从理论的高度、历史的深度、实践的广度中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以全局性谋划把握大局大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某一方面的“一枝独秀”,而应该是“春色满园”的和谐景象。***总书记强调:“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坚持系统观念,要准确把握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微观与宏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的关系,只有注重全局谋划,才能兼顾局部与整体,才能协调个人与集体。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谋划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皆是大局意识、全局思维的深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都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总书记在20D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这一新的历史任务,就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全局性谋划,凝聚社会共识。
以整体性思维全面系统施策
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以系统全面的思维谋划发展,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大幅度攀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得到提升。新时代,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效实现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还存在一定差异,人民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以“高颜值”“高品质”为首选。这就要求党从系统角度把握差异,贯穿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联系国内与国际,认真思考,系统分析,真正做到未雨绸缪,精准施策,推动发展的协调性、统筹性。***总书记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奏响多措并举的协奏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快乡村振兴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新时代十年,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未来,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我们仍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立足全局性谋划,把握整体性原则,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自觉将系统观念贯穿到谋划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内外监督相结合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关键
刘可道
发表时间:2022-12-29
***总书记在党的20D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是毛泽东同志给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回答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历史兴衰周期率”问题时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窑洞对”提出了依靠民主、依靠人民监督政府,防止消极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对封建王朝兴衰更替规律的深刻借鉴、对人心向背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深刻思考,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宝贵经验。
让人民监督党和政府,是一种外部监督。这种外部监督包括国家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是推动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充分体现。
党的自我革命,是一种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根本。只有执政党敢于刀刃向内,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形成制度规范体系,才是永葆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胜法宝,才能避免落入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之中。
外部监督与自我革命,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打出“组合拳”,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内部监督也好,外部监督也好,说到底讲的是如何处理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早在1871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的基础上,就提出无产阶级新型的国家机器及其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中国共产党确认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公仆,都应坚持人民至上,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要永做人民的忠实公仆,不能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自己的私利,要把我们从事的职业真正当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这就从理论上进一步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理顺了政党与人民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必须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始终坚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确保在治理国家服务社会中行使好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正确处理坚持依法治国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党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科学界定公共权力的边界,合理配置公共权力,有效保证人民公仆及其权力的“公共性”;
保证公共权力在法治规范下正确行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纠正和追究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广泛运用法治之力实现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更加注重在法治和契约规则上全面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益,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方式推动执政党系统运转,逐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党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强化人民群众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批评和监督政府,找到了保持政权生机活力的“秘诀”。
我们党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标本兼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我们党始终强化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重塑政治生态,确保我们绝不重蹈覆辙,确保历史周期率不会在当代中国重演。
营造风清气正节日氛围
发表时间:2022-12-29
元旦、春节将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坚定不移、严之又严。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协同发力,要求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中共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正风肃纪工作的通知》,对节日期间强化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节日氛围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此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上海、安徽、山东、河南等地也陆续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紧盯节点通报曝光、印发通知,彰显了纠“四风”寸步不让的鲜明态度。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必须永远吹冲锋号,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抓到底。近期各地通报的典型案例反映出,在持续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意识缺失,特权思想严重,不收敛不收手,花样翻新搞“四风”。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4264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25226人。这都表明,纠治“四风”工作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的情绪。党的20D对锲而不舍纠治“四风”作出新部署,释放了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强烈信号。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
严字当头、一严到底,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既对享乐奢靡问题露头就打,又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要紧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者福利、公车私用等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力度,对快递送礼、收送电子红包、在隐蔽场所吃喝等隐形变异问题早发现早纠治,对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行为从严从重处置,及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要聚焦岁末年初以总结部署工作等名义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着力纠治随意向基层派任务、要材料过多过频、同一内容视频会议层层套开、“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注意发现和解决“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现象,保障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紧盯节点、寸步不让,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节假日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节点,也是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考点”。要精准研判所在地区、单位“四风”形势,结合实际深化运用节前教育提醒、通报曝光,节中监督检查、明察暗访,节后严查快处、推动整改等经验做法,抓住节日期间易发多发的问题深化整治,切实把节点变成作风建设的“加油站”。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从领导机关抓起、从领导干部严起,推动其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动各级清廉过节、节俭过节。要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决防治年底突击花钱搞“四风”,节礼过度包装、渲染奢侈氛围等问题。
深化治理、涵养正气,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推动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团结奋斗。党性、党风、党纪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党性、党纪的外在表现,党纪是党性、党风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既让铁纪“长牙”、生威,又让干部醒悟、知止。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20D精神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记“三个务必”、践行“三严三实”,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严格家教家风,力戒奢侈浪费,以好作风好形象奋进新时代。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20D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正风肃纪工作,对于推动全党以优良作风、严明纪律奋进新征程至关重要。要时刻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进一步增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斗争精神抓作风、反“四风”,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永远吹冲锋号。
坚定不移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青春新作为
发表时间:2022-12-29
党的20D报告举旗定向,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擘画指引,***总书记专门寄语青年一代,为广大青年在新征程上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是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大时代。广大青年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接力奋斗的历史主动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担当,擦亮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底色,坚定不移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青春新作为。
做铭记初心、坚定信念的理想者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目标,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心愿。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过去100多年里,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中国青年矢志奋斗、顽强拼搏,传承五四传统,高扬理想主义旗帜,坚定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拼搏、奉献、牺牲,散发出青春热度、理想光芒,唱响了一曲曲崇高壮丽的青春之歌。
“今日中国如你所愿”,无数先辈一生追求的理想,已经慢慢变为现实。今天的青年,最应该从先辈身上传承的,就是理想的力量。可以告慰先辈的是,当鲜艳的党旗、国旗、团旗、少先队旗在青少年心中高高飘扬;
当广大青年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等原则问题上团结一致,绝不让步;
当青春的身影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新时代的青年正昂扬勃发地宣誓青春理想。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党的科学理论就是青春理想的指航灯。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广大青年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必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坚定信念、逐梦前行,在奔赴理想的征程上,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让理论之光、理想之火照亮新征程上青春奋进的脚步。
做勇当先锋、勇挑重担的担当者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在党领导下始终站在社会变革的最前列,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烽火连天、枪林弹雨,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荆棘载途、困难重重,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吐故纳新、建设“四化”,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伟大梦想、伟大使命,一代代中国青年总是责无旁贷、奋勇争先,觉醒在第一刻、冲锋在最前线、奋战在最前沿,书写了可歌可泣、光耀史册的青春篇章,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厦中的青春支柱和栋梁。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当代青年要担当的是在高处爬坡过坎、翻山越岭、激荡前行的民族复兴使命。这种担当是在内外复杂环境考验下的担当,是在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冲击下的担当,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青春之担当也是胸怀天下、脚踏实地的团结之力、勇毅之力。青春之担当,是扎根于祖国大地,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扛起新一代中华儿女如山的青春责任。新时代呼唤有大格局的新青年,新时代成就有新视野的新青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新青年”去奋力开拓,需要青年闯将、模范和先锋来引领,需要青年弄潮儿、追梦人、生力军接续奋斗。
做坚毅不拔、锻炼意志的吃苦者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无论是经历井冈山时期的“红米饭、南瓜汤”,还是经历长征路上的“啃树皮、嚼草根”;
无论是经历延安时期的“住窑洞、开荒山”,还是经历解放战争时期的“小米加步枪”;
无论是经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把炒面一把雪”,还是经历“嫦娥”、“神舟”团队“逐梦星河”……无不诠释着中国青年用血水、泪水、汗水写就的苦难辉煌,无不凝结和展示着各个时期中国青年不畏艰险、不怕苦难的吃苦精神。
当代的青年,沐浴着新时代阳光雨露,享受着幸福的生活。但当代青年吃苦精神的本质没有变,吃苦精神绝不能丢。吃苦,能够让人锻炼意志、强壮筋骨。青年面对复杂艰难的困境要做到不退缩,看清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从短板入手、向弱项用力,多“蹲苗”、狠“扎根”,不断积累向下的力量,练就“十八般武艺”。吃苦,能够让人提升能力、提高本领。要自觉往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走,往基层和艰苦的地区走,主动在脱贫攻坚一线、疫情防控一线摔打磨砺、锤炼本领,在吃苦中成长。
***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已经清晰,这份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中国青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紧密相连,是青年与历史的双向选择。广大青年只有敢于穿梭“荆棘林”、跨越“大沙漠”,方能经得起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才能让中国这艘巨轮在新征程上唱响青春壮歌。
做奉献祖国、绘就青春的奋斗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青年有着永久奋斗的优良传统。回首新时代十年,广大青年都是亲历者、见证者、受益者,许多场景历历在目,许多画面镌刻于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见证者,更是全过程参与者、奋斗者和创造者。
一个国家的进步,印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国家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矢志奋斗的广阔舞台,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建功立业的梦想导航。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追梦之旅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宏伟背景和鲜亮底色,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推进也为全面提升青年工作提供了厚重基础和强大依托,为青年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有利条件和一切可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35岁及以下党员共2367.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4.9%。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新发展党员中35岁及以下党员占比均超过80%。
奋斗精神一以贯之,奋斗内涵与时俱进。我们奋斗为了收获一个理想,我们拼搏为了创造一个永久的辉煌。奋斗,永远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有奋斗、有创造、有追求、有贡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广大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以奋斗之力谱写青春华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扎根基层 一路生花
发表时间:2022-12-29
党的20D报告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既是对青年干部的殷殷期望,也是对青年干部的严格要求。
立足初心,绽放“一寸丹心图报国”的信仰之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我们前进方向的标杆。青年干部“听党话,跟党走”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最好表现,就是守初心的最好体现。花朵需要养护,需要我们时时关注,经常浇灌,初心使命亦如是。青年干部要常常“回头看路”,时时“抬头远眺”,牢记出发时刻的铮铮誓言、报国初心,坚定矢志不渝的前行方向、为民情怀。在基层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升理论素养、筑牢思想根基,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心中有大局、眼中有事业,扎扎实实扎根基层,勤勤恳恳立足初心,走好脚下的路。
立足守护,绽放“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之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青年干部要“置顶”人民的利益,要懂得奉献、乐于奉献、甘于奉献,担当作为,尽心干好每一份工作,用心处理好每一个难题,贴心服务好每一位群众。在基层工作中,青年干部要主动作为,努力提升,善于谋划,敢于担事,真抓实干,不断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磨砺自身、攻克难关,脚踏实地当好“螺丝钉”,耕好“责任田”,把敬业奉献、为民情怀书写在基层建设中。
立足实践,绽放“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之花。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巨大,这就要求青年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精神投身基层工作,能吃苦、干实事、会干事,从实干中善于汲取养分,不断滋养自身,以吃苦耐劳的态度和“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精神将工作向前推进。奋斗不是费力蛮干,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深刻反思过往的教训,立足工作实际,多思多想,善借“他山之石”,善用“前车之鉴”,融会贯通,拓宽思维方式,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表时间:2022-12-29
党的20D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新时代10年以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全面提升,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解决温饱、实现小康靠的是发展,实现现代化、建成现代化强国更要靠发展,尤其要靠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实现2035年和2049年的战略目标,还需要保持比较长时间的稳定增长。在土地、资源、劳动力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要素驱动为主的传统发展方式显然已难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唯一出路。另一方面,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面对的是全球经济竞争,尤其是来自发达经济体的竞争,这种竞争本质上是高质量和创新能力的竞争。
必须坚持以***经济思想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经济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道路,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1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50多万亿元增长到110多万亿元,人均GDP跨越12000美元,接近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门槛,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且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与现代化国家特别是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总体发展水平依然不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迫切课题。
实现高质量发展,首要的是坚持***经济思想的指导。***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经济思想涵盖了一系列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原则和举措,其中最根本的是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入新时代以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主题主线,并为此提出和实施了包括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内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升级、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最鲜明的特征。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这五大新发展理念既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目标,也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要克服和集中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通过创新发展,不断在理论、技术、制度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大动力,特别是通过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二要通过协调发展,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三要通过绿色发展,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提升环境质量,努力朝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迈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四要通过开放发展,以不断扩大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竞争力。五要通过共享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以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不断提供高品质生活。
必须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启示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加固。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的跨越;
在工业制造领域,正在实现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变。
但是,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各地高质量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不充分性。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也主要反映在高质量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上。与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比较而言,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差距。为了尽快缩小差距,在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硬件条件改善的同时,要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的改革成果,并重点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建设步伐,加快消除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从而同步实现2035年和2049年发展目标。
从三个维度牢记“国之大者”
发表时间:2022-12-28
***总书记指出,所有共产党员都要牢记“国之大者”,永远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党奉献,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面向新征程,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实际行动将党的20D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工作中。
牢记“国之大者”,要把握政治方向。“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党员干部要对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重大立场和重大利益做到心明眼亮,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做到既在本职工作上有所建树,更能为党和国家大局添彩。党员干部要在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的复杂交织中,深思熟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国之大者”,准确把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对粮食安全、民生福祉、教育人才、大国重器等“国之大者”真正做到夙夜在“思”。
牢记“国之大者”,要永葆为民情怀。“民之所忧,我必念之。”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党员干部要保持真挚朴素的家国情怀,时刻不忘“人民”二字,事事以“人民”为中心,“坐”到群众板凳上、“想”到群众心坎里、“干”到群众家门口,把人民群众的期望记在心上、握到手中,脚踏实地干实事,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要时刻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把为民情怀书写在履职尽责的岗位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主动担当书写好“为民答卷”,在解决“急难愁盼”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党员干部不仅需要固本强基,更要着眼大局大势。要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握好乡村全面振兴的大局;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把握好疫情防控这一大局;
粮食安全大于天,把握好稳定粮食产量、严守耕地红线的大局。
牢记“国之大者”,要严于修身律己。“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党员干部要涵养“新风正气”,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将手中的权力用在正道上、用在人民群众心坎上,在利益诱惑面前心如止水、波澜不惊,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平稳驶好人生之舟。要持续锤炼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谨记“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教诲,始终自重、自省、自警,时刻慎独、慎微、慎初,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自觉净化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把握好感情分寸,守好交往规矩关。
弘扬真理精神 掌握历史主动
发表时间:2022-12-27
真理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历史主动蕴含于真理精神的持续弘扬之中。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体现和永葆生机的源泉,是增强历史自觉、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支点,是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不竭动力,是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关键所在。弘扬真理精神是增强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的最大主动。
追求真理是增强历史自觉、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支点
追求真理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支点,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首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在探寻真理、追寻梦想的过程中创建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掌握历史主动、承担历史使命、成就历史伟业,之所以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历经考验磨难而无往不胜,就在于它始终以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不断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拓展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做到在追求真理中探索真理,在探索真理中坚持真理,在发展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是历经时间洗礼和实践检验的科学思想,是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永无止境。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才能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坚持追求真理,才能确保我们党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贯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继续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实现理论新的飞跃,确保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根深叶茂、常绿常青,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焕发出更强大的真理力量。
揭示真理是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不竭动力
揭示真理是思想的主动,是我们走真理指引道路的前提,是实现科学真理与正确实践相统一的根本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揭示真理,才能做到以更耀眼的真理之光照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军新路。只有不断揭示真理、认识真理、掌握真理,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深刻把握历史演变规律、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做到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才能做到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独立自主探索自己的成功道路,寻找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我们才得以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牢牢掌握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我们必将凭着不断揭示真理,更加坚定、更加勇敢地捍卫真理,捍卫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捍卫伟大时代产生的伟大理论,真懂、真信、真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真经”。我们必将凭着不断揭示真理,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确保我们的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向前推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笃行真理是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关键所在
笃行真理是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同样也是一场“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真理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用真理点燃初心,在笃行真理的征途上奋勇向前。笃行真理是决定党的组织及成员政治状态和精神风貌的根本,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过去是将来也必然是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固培初心、砥砺本色的源泉和根本,必然是我们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使命的力量来源。那些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党和人民事业顽强拼搏、舍生忘死的一代又一代优秀共产党人,无一不是笃行真理不倦、献身真理不悔的楷模。唯有坚定信仰和忠实实践真理的政党,才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才能始终保持自信果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保持勇于变革的工作态度,保持永不懈怠、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才有敢为人先的气魄,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干前人没有干过的新事。唯有笃行真理的政党,才能胸怀天下,不断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始终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唯有笃行真理的政党,才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才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坚持刀刃向内同各种错误进行坚决斗争,才能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就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历史伟业。
用好群众路线传家宝
发表时间:2022-12-27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始终和最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紧密的联系。***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要切实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贯彻群众路线对夯实群众基础、筑牢执政根基的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增强走好群众路线的坚定信念。
正确对待群众和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进程中,正确对待群众和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群众路线思想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贯穿于党的建设始终。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伊始,就积极投身于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事业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提出了“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经典表述,为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争取革命的伟大胜利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的理论认识也不断升华。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提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中共八大党章第一次写入“群众路线”概念,要求“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邓小平作了进一步阐发,指出“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即“密切联系群众”等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法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新问题、新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群众路线的内涵得到了明确概括,即“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指出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以党的制度形式确定下来。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把群众路线更新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一表述凝练而全面,标志着群众路线理论的成熟和完善。
群众路线的理论形态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得到不断创新和完善,在新时代的今天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了长期而坚实的指导,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夯实了牢固的群众基础。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百年DS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赢得人民的拥护与信任,党就能无往而不胜、巩固长期执政地位;
反之,忘记人民、脱离人民,党将丧失力量源泉,从而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
党的20D报告指出,经过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党内许多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但党所面临的危险与考验仍然存在。其中,脱离群众危险与执政考验作为长期存在的难题,是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所必须应对的时代挑战。脱离群众危险作为党所面临四种危险的其中一种,其具体形式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作风问题上;
而执政考验则与新时代党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和独有难题相一致,即党要切实回答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课题,切实解决好长期执政的独有难题。
脱离群众,党将丧失执政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要切实解决好长期执政的独有难题、应对风险挑战,必须切实贯彻群众路线。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只有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夯实群众基础,党才能从容应对长期执政考验;
只有正视并防范化解脱离群众危险,才能逐步筑牢执政根基,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坚持群众路线的五条路径: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
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这五条路径为新时代切实贯彻群众路线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表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
应对长期执政的大党独有难题,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保持清醒与坚定,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要回答好“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政党,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其次,必须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毛泽东指出,要“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
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新时代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怀着崇敬之心,坚定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积极参加党内集中教育,增进对人民的感情,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第三,必须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畅通群众愿望和诉求表达渠道;
要明晰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利益诉求,通过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更好地协调群众的利益关系;
要审视工作格局的变化,通过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作为百年大党,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面对大党独有难题,必须坚持问题意识,着力克服长期执政过程中存在的脱离群众的危险,用好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夯实党长期执政的基础,党的千秋伟业才能代代相传。
以“五域五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路
发表时间:2022-12-26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明显短板。进入新时代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这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20D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中国特色做出全面阐释,理解和把握其中任何一个中国特色都离不开其他四个。比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始终从“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最大国情出发,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解决好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和约束,把“双碳”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再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伴随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倡导绿色消费正当其时,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需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不断提升百姓的生态文明素养,解决好百姓的急难愁盼,建设好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积累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宝贵经验。比如,以行政区域为单元,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在流域层面,注重上下游、干支流协同治理等。在山域层面,针对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三大区域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状况,于1978年由国务院批准启动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征程上,应总结好党领导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五域五治”探索现代化新路子。
一是政域合治,探索“三分靠建、七分靠治”的治理模式。郡县治,则天下安。以行政区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建”“治”结合,要注重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础上,直击“痛点”、消除“痒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环境、良好生态方面的需要。一方面,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
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二是流域同治,建立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生态补偿机制。进入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上是以行政单元和流域单元为支点,形成互为犄角、互为依托的治理模式。流域同治,强调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协同共治的全流域大治理体系,关键是要构建激励与约束、权利与义务双向对称的流域同治机制。
三是山域共治。比如,在青藏高原这个全世界颇具代表性的山地生态系统,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山域共治的关键,要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让盐湖这一宝贵资源永续造福人民。对于青海来说,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如何探索好山域共治的经验和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在这方面应该蹚出新路子。
四是跨域联治,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跨国边境既有河流也有山地,如何进行跨域联治,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好探索。例如,澜沧江与湄公河,一水二名。澜沧江,自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源,流经西藏、云南两省区,出境后被称作湄公河,依次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从越南注入南海。2016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促成了澜湄合作机制,也催生了“六国依托水资源合作、共建次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澜湄文化”。作为上游国家,中国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做好河流的科学治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未来,我们还应积极探索各种合作机制与形式,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五是全域整治。全域整治更加突出系统观念,既要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治理,更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全要素治理;
同时,站在人与地球和谐共生的角度,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智慧和经验,为人类美好未来做出中国贡献。
推荐访问:(1合集)党建评论汇编 党建 合集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