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专题范文 > 策划方案 > 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8篇

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8篇

时间:2023-08-20 10:55:02 策划方案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药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药人才培养方案

  一、通过考核,选拔使中医科科室人员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使拥有一批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床业务能力突出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能开展继承工作和技术创新。

  二、定向培养人才。中医科定时选派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深造。根据专科专病建设急需的人才有针对性的选择业务素质好、有敬业精神、爱学习、肯钻研的业务骨干进行外出进修学习。

  三、鼓励自学造就人才。鼓励在职学习、自学成才。

  四、招录人才。有选择的招录硕士、博士研究生,充实临床,为医院的长期发展储备技术人才。

  2015-10-302015年中医药人才培训方案2017-01-0311:52|#2楼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人才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与措施。

  一、重要意义

  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诸因素中,人才始终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这一系统工程,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计划,是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具体措施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基层学科带头人培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为重点,加大基层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继续实施“学科带头人建设”工程,扩大名医培养覆盖面,培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学术、技术带头人10名。

  (二)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按照要求,调整医疗、护理、防

  保、管理人员结构,满足服务职能;落实《基层卫生基本专业技术普及计划》,加强农村卫生人员“三基”知识培训,普及基本专业技术;建立卫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巩固和更新医疗卫生知识,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卫生行政部门每两年组

  织一次岗位培训综合考核,并与专业技术人员聘任挂钩;建立逐级进修学习制度,接收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安排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临床进修和短期培训。有计划地选派业务骨干到市级培训基地免费进修学习。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鼓励在职人员通过自学考试和职业教育,提高专业学历水平;继续引进本、专科中医类专业毕业生,进一步我院卫生人才结构,满足城乡居民健康需求。

  (三)加强预防保健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救治、卫生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基层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培养,提高妇幼卫生工作水平。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吸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四)加强社区卫生人才培养。满足基本服务职能;通过全科医师转型培训和规范化教育,建立和发展城市全科医师队伍,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五)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强化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形成一支知名的中医药专家队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结合中医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大力推广适宜技术,使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在农村和基层医疗市场得到充分发挥。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提高对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贯彻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成立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工作领导组织,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结合实际制定科学、规范、系统的卫生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探索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人才培

  养体系。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卫生人才培养环境,努力培养一支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切实加强对依法执业的监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未取得法定执业资格的卫生专业人员,需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相应的临床工作,未取得法定资格者,不得继续从事临床诊疗活动,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占用卫生技术岗位。要把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加强督导、检查,重点加强人才服务工作,通过政策支持、精神激励,不断改善卫生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切实解决基层卫生人才的后顾之忧。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稳定基层卫生队伍。研究制定多种激励政策,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工作力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大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力度。要多渠道增加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人才培养资金和项目,加大对卫生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强监管,确保有效实施。

  (三)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我院的技术优势,加强培训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利用国家、省人才培养项

  目,加强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能力。

  (四)建立健全卫生帮扶制度。深入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等卫生对口支援活动,逐级选派医疗卫生人员到基层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并进行技术培训。严格执行城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的规定。制定城市卫生人员尤其是年轻医护人员定期到农村、社区巡回医疗制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引导高层次卫生人才到基层从事卫生人才短期培训和技术带教工作。

  (无)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充分发挥医学(协)会的优势,借助远程教学和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高层次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落实卫生部关于在医师注册中增加岗位培训要求的规定,对不能参加岗位培训和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予注册。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和专科医师培训的管理,并与职称晋升相结合,全面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规范化管理

  水平。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01-0315:30|#3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中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始终以防病治病、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己任。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和社区群众健康利益,较好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3.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病人、家属、同事等沟通与合作。

  4.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具有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

  6.主动获取各专业信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7.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一般专业外语书刊。

  (二)专业知识要求

  1.具有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

  2.熟悉西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3.熟悉中医养生、康复的理论和方法。

  4.具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能顺利地阅读中医古籍。

  5.了解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三)

  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能熟练运用望、闻、问、切等基本技能诊断疾病的能力,具有全面、系统、正确采集病史和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2.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

  3.具有较好的中医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具有对危急重症的一般处理能力。

  5.较熟练运用西医的诊疗技术处理一般疾病。

  【中医药人才培养方案】

篇二: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301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办学特点,以及“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岗位为前提、能力为重点、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学生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沟通能力。

  专科中医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时,专业水平应达到以下要求:(一)基本知识

  1、掌握必备的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各科基本知识,熟悉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

  2、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实训操作知识。

  4、了解医院管理、医疗卫生法规等基本常识。

  (二)基本技能

  1、掌握中医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论治能力以及急症的预处理能力;具备适应初级卫生保健的实践能力。

  2、具有计算机操作及应用的能力,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实际应用,达到云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一级B水平。

  3、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应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4、能借助辞典查阅外文医学资料;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必需的英语基本应用能力。应取得两种以上技能证书:英语应用能力(A级)、计算机(一级B)、保健按摩师资格证(中级)、药品营销员资格证等。

  (三)基本素质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医学道德和综合职业素质。

  2、通过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具备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品德。

  3、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向学生开放校内实训基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扎实的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

  三、职业领域

  (一)专科中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

  (二)中医药行业内的药品营销、医疗器械销售、医疗咨询等工作。

  (三)医疗、卫生保健、药品营销等行业的自主创业。

  (四)其它行业。

  四、学制与招生对象

  (一)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应届、往届高中毕业生、三校生。

  五、主要专业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

  六、主要实践环节

  包括军训、社会实践、专业课程实验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毕业实习、顶岗实习、职业资格培训等。

  七、教学周数分配

  表1教学周数分配表

  学期

  123456总计

  在校教学周数

  18181818--72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周数

  ----201434毕业

  周数

  -----44考试

  周数

  2222--8学期

  周数

  202020202018118假期

  周数

  66666636总计

  262626262624154八、中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进程

  表2课程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课类别

  程编号

  思想道德修养与1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2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3公共必修课

  6体育

  职业生涯规划、7三生教育

  及就业指导

  8专业基础91军事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

  √

  √

  1551088考核

  课

  程

  名

  称

  考

  考学分

  总学时

  理论

  学时分配

  比

  例

  %实践

  比例

  %第一学年

  一

  二

  第二学年

  三

  四

  第三学年

  五

  20周

  六

  14周

  试

  查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

  356447912214/2√

  47262861014形势与政策

  大学英语

  医学计算机基础

  √

  √

  √

  √

  √

  16242010836722010810161001002822在四个学期期间以讲座形式授课

  毕业或顶

  265672784222岗实习

  34周

  45课

  23636100/22/10100828军事理论课在军训期间完成

  9304/66/4891709264课

  01中药学

  √

  480607520258/11人体解剖88与√

  61088074282662组织胚胎学21生理学

  √

  360406720336/31√

  病理学

  4725678162241√

  生物化学

  348326716330/651微生物

  √

  3484083810/66与免疫学

  1方剂学

  √

  480708810120/171西医诊断学

  √

  6108545054581√

  药理学

  36048801226/92√

  医古文

  36060100006/02机能实验

  √

  0.12001213次

  12522西医内科学

  32中医外科学

  4专业课

  52中医儿科学

  62西医外科学

  72中医五官科学

  √

  484083810/6√

  588中医内科学

  √

  610886802226√

  6108726736336√

  47258114142中医妇科学

  √

  472547518254√

  36052878136/052593664/6续上表

  课类别

  程编号

  29必修专业3031针灸学

  推拿学

  √

  √

  44727246466464传染病学

  课

  程

  名

  称

  考考试

  查

  √

  232考核

  学分

  总学时

  理学时分配

  比实比例

  %253636第一学年

  一

  20周

  二

  第二学年

  三

  四

  第三学年

  五

  20周

  六

  14周

  论

  例%践

  24758262620周

  20周

  20周

  0/44毕业或顶

  4岗实习

  34周

  课

  课

  303233基本护理技术

  中医伤科学

  √

  √

  23118.4048104025837514/00/68总学时及学分

  21461570576各学期周学时数

  各学期开设课程门数

  人际交流

  1与沟通

  现代应用文

  2公共选修课

  4导讲座

  选修课

  67专业选修课

  9与医学伦理学

  10医学心理学

  卫生法规

  8古典医籍选读

  5讲座

  医用写作

  八段锦易筋经

  计算机辅导

  英语A、B级辅3面试技巧

  写作

  28/3028/2830/3030/3981012120.510.510.51111202021218.516166总学时及学分

  注:1、毕业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针灸学。

  2、1—4学期每学期安排20周,实际教学18周,最后2周安排考试、考查;第5学期安排20周、第6学期安排14周为毕业实习或顶岗实习。

  九、分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

  表3课程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项序目

  号

  学时

  课程类别

  学分

  比例(%)

  1418.82必修课

  34公共实践课

  专业理论课

  专业实践课

  10412644724.554.720.466827.5118.小计

  214692.855选修课

  6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小计

  合计

  课内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

  合计

  96701662312173657623124.23.07.210075.124.910053.58.512795.531.51273.92.86.710075.224.8103.92.86.7104.23.07.21093.393.392.84.753.674.52175.117.学时

  比例学分

  (%)

  30613.217学分比例(%)

  学时比例(%)

  备注

  1公共理论课

  其中

  十、实践性教学

  (一)社会实践、军训

  表4社会实践、军训安排表

  考核学期及周数

  序号

  项目名称

  执行系(部)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教务处、学生处、1社会实践

  444团委

  2合计

  军训

  426武装部、学生处

  (二)专业课程实验实训项目

  表5专业课程实验实训项目安排表

  课程编号

  123456789101112课

  程

  名

  称

  中医基础理论实训

  中药学实训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实验

  生理学实验

  病理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

  方剂学实训

  西医诊断学实训

  药理学实验

  中医诊断学实习

  中医内科学实训

  学分

  0.511.51110.50.530.51.51学时

  8202820161681054122822学期

  121231223323地点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西医内科学实训

  中医外科学实训

  中医妇科学实训

  中医儿科学实训

  中医五官科学实训

  传染病学实训

  针灸学实训

  西医外科学实训

  推拿学实训

  基本护理技术实训

  中医伤科学实训

  机能实验

  合计

  2110.50.50.51.521.51.50.50.52636141888826362630812472444443344333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三)专业综合技能实训

  表6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考核安排表

  序号

  12345实训项目

  中医诊断

  中药

  方剂

  中医内科

  技能考核

  实训内容

  中医四诊的方法及应用

  常用中药的识别及应用的实训

  中医72首常用方剂的临床应用

  中医内科27个病症的辨证论治

  以上内容

  学时

  10881424地点

  中医综合实训室

  中药标本馆

  中药标本馆

  中医综合实训室

  中医综合实训室

  (四)毕业实习(34周)

  表7毕业实习安排表

  序号

  12345678项目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中医儿科

  伤科

  针灸科

  推拿科

  中药房

  周数

  13(中医部分7周、西医部分6周)

  7(中医部分3周、西医部分4周)

  4(中医部分2周、西医部分2周)

  32221学期

  55666666地点

  校外

  校外

  校外

  校外

  校外

  校外

  校外

  校外

  (五)顶岗实习

  表8顶岗实习安排表

  实训项目名称

  顶岗实习

  考核学期及周数

  执行系(部)处

  教务处、学生处

  一

  二

  三

  四

  五

  20六

  14(六)多证(外语、计算机、职业资格)项目

  表9多证考核时间表

  序号

  12计算机等级证

  3√

  √

  √

  √

  名

  称

  外语等级证

  考取学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

  √

  √

  √

  开课系(部)

  备注

  人文社科部

  实验与现代教育技术

  中心

  保健按摩师资格证

  √

  √

  中医药系

  114药品营销员资格证

  √

  √

  基础医学部

  十一、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一)中医基础理论

  88学时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本课程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人体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疾病的防治及康复原则等。

  (二)中医诊断学

  92学时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它系统讲授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上篇:诊法;中篇:辨证;下篇:综合应用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介绍四诊、辨证、辨病、病案书写四大内容。

  (三)中药学

  80学时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性能和临床应用等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辩证思维方法阐述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阐明各章药物的含义、性能功效、适应证、分类、配伍原则及使用注意;阐明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阐明各种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四)方剂学

  80学时

  方剂学是阐明方剂的组方原则和配伍规律,讲述临床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方解、运用及用法等的一门学科。

  (五)中医内科学

  108学时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内脏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主要介绍内科疾病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常见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重点讲述中医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

  (六)中医外科学

  72学时

  中医外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主要阐明本科各类疾病,如外疡、乳房疾病、皮肤病、肛肠疾病、性传播疾病、男性前阴病、肛门直肠

  12疾病、其他外科疾病等辨证施治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掌握本课程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施治技术。

  (七)中医妇科学

  72学时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主要介绍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重点讲述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和辨证施治原则。讲述相关的西医学妇科知识和诊疗技术。

  (八)中医儿科学

  60学时

  中医儿科学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和提高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主要讲述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讲述儿科常见病证、时行疾病、新生儿疾病等病证的诊疗知识。

  (九)中医伤科学

  48学时

  中医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防治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和疾患的重要临床学科。主要讲述伤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重点讲述常见伤科学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十)针灸学

  72学时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来防治疾病、康复保健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经络腧穴,主要讲解经脉的循行、主治概要、腧穴的定位、主治及腧穴的针灸操作方法,并作划经点穴的实践练习。中篇为针灸操作技术,主要讲解针刺方法中的亳针刺法、灸法、拔罐法、其他刺法和实践操作练习。下篇为针灸治疗,主要讲解针灸的治疗作用、原则、辨证方法、临床治疗的配穴处方及特定穴的应用。

  (十一)推拿学

  72学时

  推拿学是中医学类专业的一门临床主干课程,是研究推拿方法与技能、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及保健养生的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从事推拿职业的专门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并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打下一定基础。

  13(十二)中医五官科学

  48学时

  中医五官科学系统讲授中医五官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五官科学的基本特点,眼、耳、鼻、咽喉等器官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五官病变的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十三)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108学时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前者按运动系、内脏学、内分泌系、脉管系、感觉器和神经系顺序叙述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等内容;后者按头面部、颈部、胸部、上下肢等。

  (十四)西医诊断学

  108学时

  诊断学是一门关于诊断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检查方法的课程。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也是学习各门临床课的入门和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其他检查等。

  (十五)西医内科学

  108学时

  西医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法的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讲述绪论和内科多发病、常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和预防等内容。

  (十六)西医外科学

  88学时

  西外科学是研究以手术或手法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疾病诊断、预防、治疗知识和技能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无菌技术、休克、损伤、感染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颅脑、颈、腹等部分和泌尿生殖、运动等系统的常见病诊治原则和技能。

  十二、实训基地及实训项目

  (一)人体标本陈列室

  人体标本陈列室实训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41、大体标本,陈列有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神经等人体八大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大体解剖标本。

  2、断层标本,陈列有人体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等断面标本,为解决临床影像学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3、塑化标本,采用当前国内最前沿的标本制作和保存技术制作而成,具有无味无毒、易保存和易清洗的优点。

  4、综合标本,包括人透明标本,实用解剖标本展区,不同胎龄的胚胎标本等。

  (二)中医综合实训室

  实训内容包括: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伤科学等课程的基本技能的实训。

  (三)针推技能实训中心

  实训内容包括:推拿手法实训室的推拿手法及推拿治疗训练;针灸实训室的点穴练习、刺灸法练习及针灸治疗;综合理疗室的足疗、熏蒸、刮痧、牵引等训练。

  (四)中药标本馆

  实训内容包括中药学课程中的饮片、生药标本的识别与鉴别;方剂学课程中常用方剂标本的识别等基本技能的实训。

  (五)校内中药种植园(百草园)

  完成中药学课程的中草药活体的识别、中药栽培学课程中的中草药栽培技术、药用植物学课程的药用植物鉴别、标本制作等内容的实训。

  (六)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包括心肺腹检查实训室、内科基本诊疗实训室、心电图B超X线实训室、心肺复苏实训室、外科技能实训室、模拟手术室、妇产科技能实训室、模拟产房、综合实训区(儿科、五官、预防),成为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示范性临床技能实训基地。

  智能化心肺检查、腹部检查教学辅助系统可供教师教学和学生自

  15助学习,熟练掌握心肺腹各项检查的操作;电子标准化病人可清晰显示体表准确解剖位置,明显感知各个部位,实施各项诊疗操作,供教学及学生自主练习;高级多种心电图模拟人及B超教学辅助系统和多台X线读片器可供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助学习;智能化心肺复苏训练系统可提供教师和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教学和训练,实时显示、记录和评估教学和练习效果;各种仿真标准化病人和模型可提供内、外、妇、儿科各项技能操作的教学和训练,满足专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操作需要和考核要求。提高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能力。

  (七)护理技能实训中心

  设有护理示教室两间,配备有多媒体投放系统,可同步进行录、播、投放,以增强示教效果。护理综合实验训室一、二;设置模拟护理病区、护理操作间一、二、三、四,模拟ICU病房一间、配药准备室一间、护士工作站、护理模拟病房等。基本能够满足现有规模护理专业学生实验实训要求。学生通过教师示教,可及时在此练习各项护理技能操作,进行角色扮演,熟练掌握各种常见护理技术技能。

  (八)毕业实习医院及顶岗实习点

  1、在全省范围内有实习医院11所,即保山市中医医院、楚雄州中医医院、玉溪市中医医院等;省外实习医院有江苏省建湖县医院、兴化市医院、沭阳县医院、盱眙县医院等4所。进行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儿科、中医伤科、针灸科、推拿科及中药房轮转实习。

  2、顶岗实习点10个,即北京三世逸园休闲健身馆、杭州天易行、厦门扶元堂中医医疗机构、厦门华医馆、厦门聚元和堂、福建漳州世新集团养生馆、北京圣宫·布达拉养生会馆、广州康宝中医推拿养生馆、昆明佳华集团、昆明足生堂。主要进行中医保健、中医诊疗的实习。

  十三、成绩考核

  (一)课程教学考核

  课程分为考试课程和考查课程,具体考核原则一致。

  1、考试课程:学习成绩根据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包

  16括平时技能成绩、平时理论测验、完成作业、课堂讨论等)综合评定。基本原则: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分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两部分,其中理论成绩占50%-70%,技能成绩占30%-50%。无技能考核的课程,学习成绩根据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包括平时理论测验、完成作业、课堂讨论等)综合评定。基本原则: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2、考查课程:具体考核原则与考试课程一致。

  (二)实践教学环节考核

  1、实训实习

  (1)课程实训:根据《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实训实习教学工作规范》,学生按照每门课程实训实习大纲要求完成每项实训实习项目后,撰写实训报告,由任课教师批改后,记入平时技能成绩。

  (2)毕业实习:根据《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实训实习教学工作规范》,本系制定本专业毕业实习计划及实习大纲,学生在实习医院经过一学年的毕业实习,经所在各科室考核合格并由医教科最后填写《实习鉴定表》认定实习合格者,方允许毕业。

  2、专业综合技能考核

  根据毕业实习所需专业技能操作的要求,制定方案,进行技能考核。

  3、多证(职业资格、计算机、外语)项目

  实行多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多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水平的体现和证明,特别是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因此应实施多证制。

  (1)外语等级证书: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前应获得云南省高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合格证书。

  (2)计算机等级证书: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云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一级B考试合格证书。

  1(3)职业(从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前获得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保健按摩师资格证、药品营销员资格证。

  4、军训实践

  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军训并完成规定的训练科目方能毕业。

  (三)毕业综合考试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针灸学。

  十四、毕业条件

  本专业的学生在全学程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考试考查合格,完成毕业实习所规定的实习任务,实习成绩合格,毕业综合考试合格,方准予毕业。

  18

篇三: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1版)

  中医药系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坚持以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医药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实用性中医学专门人才。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中医学专业代码:520401K、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修业年限

  三年(可实行弹性学制2-5年,以修满规定学分为准)。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表

  1中医学专业职业面向

  序号

  对应职业(编码)

  对应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中医临床岗位群

  针灸推拿岗位群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医师

  医师

  专业方向

  中医医师

  2-05-02中医医师

  2-05-02中医学

  针灸推拿

  保健服务

  4-10-04健康人员4-14-02健康服务岗位群

  保健调理师健康管理师

  健康服务

  五、(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面向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基层医疗、预防、康复、养生保健服务等工作,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必需的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专业

  —2—

  知识,具备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施治的专业技能和从事健康服务业的中医养生保健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性中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3)

  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

  (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

  (6)具有一定的中医药文化素养、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中医药道德观与价值观。

  2.知识要求

  (1)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法律知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学的基本知识。

  (3)

  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

  (4)

  掌握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针灸推拿技术、西医内科、西医外科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

  (5)熟悉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伤科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

  (6)熟悉药理学、免疫等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

  (7)熟悉医学心理学、常用护理技术、医学统计学的一般原理。

  (8)熟悉基层卫生工作的管理规范与程序。

  (9)了解中医养生的基本知识。

  3.能力要求

  (1)能够借助辞典阅读、翻译外文专业资料。

  (2)

  能够利用图书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中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

  (3)

  能够运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对农村和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

  —3—

  和处理,对常见危重急症能够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处理。

  (4)能够书写规范病历和有关中医临床医疗文书。

  (5)能够自主继续学习以更新知识、适应职业变化。

  (6)

  能够熟练而准确地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农村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

  (7)

  能够熟练而准确地运用针灸推拿技术对农村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

  (8)

  能够在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开展卫生宣传、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工作;能够在康复养生及健康相关产业机构开展中医养生工作。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三全育人”改革等要求,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本类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含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二类)。

  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开设职场通用外语

  1、信息技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系概论、体育与健康、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军事理论军事技能等入学教育和安全教育劳动教育与实践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课课程。

  2.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并涵盖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以下主要教学内容: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10门,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预防医学、免疫与病原生物学。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6门,包括: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针灸推拿技术。

  —4—

  (3)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设置

  门,包括: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黄帝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全科医学导论、中医养生学。

  (4)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医学心理学、妇产科学、健康照护技术、儿科学、传染病学、产后恢复、中医体质评估与应用、医养个案管理、体重管理、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评估、口腔常见疾病预防(线上)、孕妇及婴幼儿口腔健康教育(线上)、牙齿美容医学。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

  表2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

  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中医学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中医诊法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辨证部分包括八纲

  辨

  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等。

  中药学基本理论包括中药的起源和发展概况、产地、采集、炮制、药性理论、配伍、用药禁忌、用量用法等基本知识;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及某些特殊

  用法等。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

  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方剂的起源发展概况、方剂与治法、方剂的分类与组成、剂型等;代表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等。

  肺病证、心脑病证、脾胃肠病证、肝胆病证、肾膀胱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经络肢体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

  防与调摄。

  西医内科学

  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与代谢疾病、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传染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

  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女性解剖生理、诊治规律、预防保健等知识;中医妇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辨证论治和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等。

  中医儿科疾病的分类、特点;中医儿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及部分疑难病、急危

  重症的诊冶等。

  —5—

  针灸治疗的作用、原则,针灸辨证论治,针灸配穴处方。急症、内科病症、妇科病症、儿科病症、皮外骨伤科病症、五官针灸推拿技术

  科病症辨证要点、针灸治则、针灸处方、操作技术、预后及调护方法。推拿治疗的应用基础、临床常用检查方法、临床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预防保健推拿。

  4.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和跟岗实习等。实

  验实训可在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完成,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了解本专

  业的职业面向,掌握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提高临床诊疗、针灸推拿、中医养

  生保健能力,增强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等;社会实践由学生在寒、暑假完成;跟

  岗实习由学校组织可在以二级甲等及以上为主的中医医院(西医院要求有中医科、针灸推拿科)完成。社会实践由学校组织可在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及康复养生

  机构等完成。应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见表

  3。

  课

  公共基础课程

  职场通用外语105020信息技术

  体育与健康

  思想品德和法律

  基础

  特色理论

  形势与政策

  军事理论课

  军事技能课

  入学教育和安全

  教育

  050201050001.21.21.264464424162461611204000104000404000050052001001464323411232524342.31-40010031~4(第二课堂)

  0.5就业指导与职业

  100900011~6(第二课堂)

  规划课

  16164121211劳动教育与实践

  0900031~4(第二课堂)

  —6—

  12医古文

  ZHY00012.027.53.03.04.03.03254048486448324832323232416.0484880486496384.03232321632323232240.01083226648404442244024282424338.0404476325262306.02628301632323224220.020678.016102466.0620.01080模块小计

  中医基础理论

  ZHY0002中医诊断学

  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

  病理学

  药理学

  组织胚胎学

  生物化学

  ZHY0003ZHY0004ZHY0005ZHY0006ZHY0007ZHY000专业5基础6课程

  2.03.02.02.02.02.026.03.03.05.03.04.06.024.01ZHY000微生物与免疫学

  ZHY00110预防医学

  ZHY0011模块小计

  专业核心课程

  中药学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

  诊断学基础

  西医内科学

  ZHY0012ZHY0013ZHY0014ZHY0015ZHY0016针灸推拿技术

  ZHY0017模块小计

  中医骨伤科学

  ZHY001中医妇科学

  ZHY001ZHY002全科医学导论

  ZHY0021黄帝内经选读

  ZHY0022中医儿科学

  伤寒论选读

  金匮要略

  外科学

  ZHY0023ZHY0024ZHY00252.02.02.01.02.02.02.0专业拓展课程

  2.015.0模块小计

  实践

  见习及顶岗实习

  学分小计/周学时

  选修

  课

  343413.5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21622415201489629721121440总学分/总学时

  八、实施保障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由学校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人才需

  —7—

  求能力调研、行业反馈基础上,总结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设置,并在理论教学、实践、实习等环节认真组织,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一)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

  中医学专业教学团队是一支“双师”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学生数与教师比例适当,教师均具备执业医师或技师资格和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中医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中医学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3.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

  专业教室配备黑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和wifi全覆盖,完全满足日常教学需求。

  2.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设有形态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康复治疗实训中心等15个校内实践基地,建有两处中医药技能实训中心,配备专业教学必备的仪器设备,设备配套台数能满足学生开展中医四诊训练、中药辨识训练、中医脉诊训练、针灸推拿练习、针灸推拿手法测试、功法锻炼、传统特色疗法、中

  —8—

  医体质辨识等实训项目的教学与实训,也可以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

  3.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我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直属康复养老护理中心1所,非直属附属医

  院3所,教学医院、实践教学医院184所,其中三级医院43所,实习病床71400余张,具有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能提供中医、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保健调理等相关实训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训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见习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能够满足学生的见习、实习需要。

  (三)教学资源

  我校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建立了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了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选用基本要求

  图书馆现有各类中医及中医相关图书6.4万册,中医专

  业图书7981册,光盘

  134张,中医相关期刊2622册,中医类专业期刊二十余种。

  拥有电子图书51万余种,其中中医类图书1001种,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订购有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个全文数据库,以及超星期刊数据库和读秀知识库,同时拥有博看资源库、中科VIPExam考试学习数据库等免费试用资源,为查阅中医学专业相关资料提供方便,也促进了中医学网络课程的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数字教学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我校中医学专业专兼职教师参照中医学专业职业面向,设计职业情景、职

  —9—

  业标准,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釆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以及模拟职业项目实战教学和岗位实习教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

  (五)学习评价

  釆取多元化考核,课堂教学釆用过程性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线上测评与线下测试结合的方式,实习实训釆用理论考试与实操考核相结合,校企共同考核等方式,促进教师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质量管理

  釆取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学校和系部成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考核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

  严明教学纪律,加强对学生管理,强化教学组织功能,树立“以人为本”教学质量管理观念,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

  九、毕业要求

  学生应当参加修读的所有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成绩及格者方可获得该门课程的规定学分。

  中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最低合格学分为

  14学分,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取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最低总学分,毕业考试合格,准予毕业,发放毕业证书。详见表4。

  表

  中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学分要求毕业学分(148)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27.52624153413.5148总学时

  5404163842401080216962972实践学时

  27478662210801520课程类别

  必修课(比例

  85.5%)126.5学分

  专业素质拓展课

  毕业实习

  选修课(比例14.5%)21.5学分

  合计

  注:实践包含实验、实训、见习、实习

  —10—公共基础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十、附录

  附录

  1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附录

  2中医学专业选修课安排表

  —11—

  附录1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按学期

  学时数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Ⅰ学年

  实验实训

  课程类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Ⅱ学年

  2学期

  16周

  3学期

  16周

  4学期

  16周

  Ⅲ学年

  学时

  数

  考试

  考查

  学分

  总计

  理论

  1学期

  16周

  每周学时数

  每周学时数

  职场通用外语

  1信息技术

  体育与健康

  思想品德和法律

  基础

  特色理论

  形势与政策

  军事理论课

  军事技能课

  入学教育和安全

  教育

  就业指导与职业

  规划课

  050200050201050001.264486448244162461.21.2公共基础课

  程04000104000404000705005200100100100322.31-41~4(第

  二课堂)

  1~6(第

  二课堂)

  1~4(第

  二课堂)

  4864323411232582434166—12—2跟岗实习

  1080学时

  1120.50900011161211劳动教育与实践

  090003ZHY00012.027.5163254043226612274212医古文

  小计

  101010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

  病理学

  药理学

  组织胚胎学

  生物化学

  微生物与免疫学

  ZHY0002ZHY0003ZHY0004ZHY0005ZHY0006ZHY0007ZHY000ZHY000ZHY001ZHY00113.03.04.03.02.03.02.02.02.02.0263.03.05.03.04.06.02442.02.02.01.02.02.02.048486448324832323232416484880486496384323232163232324840444224402428242433840447632526230626263016323232206781624666专业基础课程510预防医学

  小计

  中药学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

  诊断学基础

  西医内科学

  针灸推拿技术

  小计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全科医学导论

  黄帝内经选读

  伤寒论选读

  金匮要略

  101141414142ZHY0012ZHY0013ZHY0014ZHY0015ZHY0016ZHY001—13—

  专业核心课程

  1414141410102ZHY001ZHY001ZHY002ZHY0021ZHY0022ZHY0023ZHY00244专业拓展课程3外科学

  小计

  ZHY00252.01534.013.521.5148322401080216963122972242182169631214402210810101212践实1见习及顶岗实习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小计

  选修2课

  总学分/总学时

  152020202222222222222222202022222020—14—

  附录

  中医学专业选修课安排表

  课程

  性质

  课程名称

  妇产科学

  儿科学

  医学心理学

  中医养生学

  健康照护技术

  牙齿美容医学

  中老年缺牙就医指导(线

  上)

  孕妇及婴幼儿口腔健康教

  育(线上)

  口腔常见疾病预防(线上)

  传染病学

  产后恢复

  中医体质评估与应用

  医养个案管理

  体重管理

  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评估

  课程编码

  执行学期

  学分

  学时

  xx1302xx1303xx1805xx0031gx0061xx1785学分

  要求

  3,43,411,23,41,21,21.2.3.41.2.3.443.43.43.43.43.4xx1786163232161616专业选修课

  xx1787xx1788xx180611616163232323232xx0201xx0209xx0213xx0216xx0226—15—

篇四: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中药(1018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同等及以上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1.

  就业范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药剂科(或药房)、医药公司、制药企业、中药饮片厂、社会药房等。

  2.

  就业岗位:从事中药生产、中药检验、中药调剂、药品营销、中医药保健、储藏于养护等相关中药专业的工作,或从事保健品、化妆品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所属专业所

  属

  专

  业

  对应行业大类(代类(代码)(代码)码)医药卫生类(10)主要职业类别(代码)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或技术领域)级证书举例主要岗位类别中药调剂员、中卫生专业技中药学士、中药购销员、中药中药医药制造

  术人员(2-05药调剂员、中检验工、中药材(101800)业(27)药炮制工等(GBM1-9))种植员等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德技并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掌握中药鉴定、中药调剂、中药制剂、中药炮制及医药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能从事中药材的鉴定、中药的生产与检验、经营、临床应用工作的实用型技能型中药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

  遵守职场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并能团结协作开展工作;

  (4)

  具有理智、乐观、豁达的心态,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

  (5)

  热爱中药事业,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能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中医药学特色;

  (6)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能达到规定的标准。

  2.知识

  (1)

  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包括中医学基础理论、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

  (2)

  掌握中药制剂、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养护、药用植物学等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3)

  熟悉中药处方审核、调剂、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

  (4)

  熟悉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

  (5)

  了解中药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发展趋势;

  (6)

  掌握一定的公共英语和计算机知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7)

  了解中药饮片及中成药零售服务的方法和服务规范知识。

  3.能力

  (1)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搜集专业信息的能力;

  (2)

  具有良好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交流沟通的基本能力;

  (3)

  能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现代中药的相关知识;

  (4)

  能运用中药性状鉴定技术快速识别150种常用中药,做到见

  药知名;能说出50种重点中药的来源、道地产区及与常见伪品的鉴别要点;

  (5)

  能从事中药制剂的制备、分析检验;

  (6)

  具备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贮藏养护能力,包括药品存放、出入库管理等;

  (7)

  能运用所学中药基本知识、药品营销基本技能,进行处方审核、调剂及用药指导服务;

  (8)

  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的中药制剂、中药炮制的设备,并能进行简单的日常维护;

  (9)

  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六、课程设置

  中药课程体系结构主要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其中公共课和专业课涵盖部分选修课程。

  在教学进程安排上,注重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公共课原则上安排在第一、第二学年完成,主要是使学生能具有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专业基础课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程原则上安排在前3个学期完成,少数安排在第4学期完成,保证在进入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时,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中医及中药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一)公共课

  1.

  公共必修课

  (1)

  德育

  中专的德育课一至四学期分别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

  教学要求:教育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教育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基础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通过经济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通过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民族、宗教、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教育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与他们关系密切的有关基础知识,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语文

  教学要求: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3)

  数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要求: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学习必须的代数、三角、几何和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英语

  教学要求: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专业,为学生走入社会打好一定的英语基础。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理解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幻灯片PowerPoint。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计算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

  体育与健康

  教学要求: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努力增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强化学生的体育与卫生保健意识,给学生以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指导他们实践锻炼。同时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以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落实。

  2.

  公共选修课

  有应用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就与与创业指导等。学生可自主选择选修时间及课程,但必须至少修满6学分,108课时。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正常人体学基础、药用化学基础、药用植物学基础、中医学基础、微生物基础、中药学。

  1.

  正常人体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正常人体的宏观和微观结构与功能有一定的认识,为中药药理学、中医临床常见病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臵、毗邻及结构与功能,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如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等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具有的功能,功能如何实现,以及调节和控制的因素等,人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传递与调控等方面的内容。

  2.

  药用化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常用的无机药物的基本特征、结构特征、性质及作用,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熟悉缓冲溶液的组成及其应用。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其官能团,了解由于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而引起的各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了解各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在医药中的用途,掌握这些理论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定量分析方法,各种标准溶液的配制,正确分析操作。

  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溶液的组成和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等化学基础知识,还包括定量分析的步骤及误差表示方法、滴定分析法基本原理及计算。

  3.

  药用植物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掌握药用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的重点科和代表植物特征,能使用显微镜辨别药用植物的各种组织及后含物特征,能辨析常见的药用植物,具备熟练制作临时标本片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常见药用植物种类的原植物来源、形态学特征、产地、药用部位等。

  4.

  中医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八纲辨证等,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概况,了解中医预防与治疗的原则,为学习中药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等知识。

  5.微生物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特点、形态结构、营养要求、生长繁殖、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态环境等内容,为学习中药制剂技术、中医临床常见病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基本知识。包括医学微生物、免疫学基础和人体寄生虫三大部分。

  6.中药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280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分类及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历代本草代表作及作者、成书年代、学术价值,中药的功效分类及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三)专业课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必修课

  中药专业必修课共8门,包括:中药制剂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鉴定技术、天然药物化学基础、中药药理学、药事法规、方剂学与中成药、中医临床常见病。

  (1)

  中药制剂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熟悉各种常用剂型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质量要求,掌握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会正确使用中药制剂常用设备,熟悉药剂常用辅料,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研究新进展。能查阅药典等工具书,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简单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各种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中药粉碎、筛析与混合、无菌和无菌操作、浸提与固液分离、蒸馏、蒸发与干燥、各种常用辅料等基本知识。

  (2)

  中药炮制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常用炮制方法、常用辅料及其应用要点等理论知识,熟悉常用中药炮制品的质量规格、炮制作用及炮制研究等,掌握常用炮制方法的基本操作技能。

  主要内容包括中药炮制学的基本理论,常用炮制方法、常用辅料及其应用要点以及炮制目的及炮制现代研究概况等。

  (3)

  中药鉴定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概念、目的、依据、方法等基础知识,掌握中药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的必需理论知识,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采制、贮藏等基本知识,掌握150种常用中药的性状鉴定技术及显微鉴定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鉴定和研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究中药品种和质量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中药鉴定的规范化操作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中药鉴定的基础知识,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采制、贮藏等基本知识,常用中药的鉴定技术、中药鉴定技术操作技能训练等。

  (4)

  天然药物化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常用中药提取方法及分析鉴别方法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中药中各种不同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加深对理论课所讲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结构与性质间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应的提取分离方法。

  (5)

  中药药理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及代表药功效主治的药理学基础、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熟悉中药配伍、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药理实验的一般方法、技能及其他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

  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中药配伍、中药作用的基本特点、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中药药动学和中药毒理学研究方法等内容。

  (6)

  药事法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的内容、药事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药品注册管理、药品使用管理、特殊管理药品和管理办法。了解中药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及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医疗器械管理的相关知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主要内容包括药学实践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原理,我国药事体制及组织机构,药品质量与管理的关系规律,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和药师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等。

  (7)

  方剂学与中成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50首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及加减应用,引导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成原理、配伍的基本规律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成方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方剂学、中成药发展概况、组方规律、剂型、用法等一般知识和基础理论以及常用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方解、功效与应用。

  (8)

  中医临床常见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正确诊断并指导合理选用方药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常见病诊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共有8门课程,即会计学基础、药品市场营销技术、中药调剂技术、药物制剂设备、中药储存与养护、药店零售与服务技术、中药分析技术、药膳。中药专业学生专业选修课至少选学5门,合计180学时,至少修满10学分。

  七、学时安排

  (一)学时

  每学年教学时间不少于40周,总学时数约为2976,实践环节的学时占总学时的58.8%。实习40周,每周实习24学时(一共960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

  (二)学分计算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每16~18学时计为1个学分;军训、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毕业教育)等,以1周计为1学分。三年制中职总学分为166学分。

  公共课学时占24.7%,选修课程占总学时的9.6%。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见附表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中药专业师资队伍一览表

  (二)教学设施

  中药专业实践教学校内设施一览表

  实践项目

  中药制剂生产

  参观药用植物园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

  中药炮制

  实践内容

  中药制剂生产

  辨认药用植物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

  炒法、炙法等

  实践地点

  主要实践设施与数量

  设施总值

  (万元)

  158712502药学楼1楼

  制剂设备

  药用植物园

  植物

  基础楼508旋转蒸发仪

  药学楼316中药标本

  药学楼501炮制工具

  中药性状、真伪鉴定

  中药性状鉴定

  注:实践项目与课程设臵进行对接。

  中药专业校外实训实习设施一览表

  主要设施

  配备要求

  各个医院药学部有学生示教室,药店有员工培训室。中药厂有员工

  培训室

  均有投影、电脑、多媒体

  住宿,空调、水、电齐全

  教学用房

  教学设备

  住宿条件

  图书阅览室

  有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就餐条件

  文体活动场

  地

  餐厅能保证学生按时就餐,做到饭菜卫生。价格合理。与本院职工同等待遇

  均有活动室供实习生活动。

  (三)教学资源

  中药专业教学资源一览表

  资源项目

  主编,标准书号)

  出版社

  资源内容

  教材选用情况(书名,出版社,1.药事法规,9787117199605,王蕾,人民卫生2.中药鉴定技术,9787506749619,丁冬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中药与方剂学,9787513225489,杨扬,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

  校本教材选用情况(书名,主编,出版时间)

  1.

  天然药物学实训手册,吴琪珍,20172.

  药剂学实训手册,邹毅,20183.

  药事法规实训手册,李明,2018教学文本准备情况(教案、课

  均电子化

  件、测验题、作业题、试题)

  教学图像准备情况(图片库、动画库、视频库)

  其他(如案例库等)

  有

  自建有药事管理、药理学案例库

  (四)教学方法

  中药专业构建以实践课程为主线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具有医药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使教学更加进一步贴近医院中药房、中医药保健及中药生产,并与国家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建立和完善以校企联合招生为代表的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校院(企)合作共同开发中药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把学校的教学过程和医院及企业的岗位流程紧密结合。

  (?)教学评价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

  1.

  突出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体现对综合素质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评价,同时把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学习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进取精神等纳入评论内容。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主要从学生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主要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试两类。考试形式灵活多样,如:笔试、操作考核、综合考评等,均严格按照课程考试大纲规定的标准执行。

  2.

  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方式,探索学校、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评价的教学质量多主体评价模式,吸纳更多行业企业和相关组织参与考核评价。在企业顶岗实习环节上,以企业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突出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评价。

  3.

  毕业考试形式实科目: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

  (六)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校“系(部)-专业”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筹管理专业建设团队、教研室、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十、毕业要求

  完成了规定的教学环节,并符合国家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厅及我校对中专学历管理的要求,授予国家全日制普通中职中药专业毕业文凭。3年修满总学分至少达到166学分。且毕业考试合格。

  十一、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高职:药学、中药

  本科: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药品营销

篇五: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

  中医学

  (二)专业代码620103K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3年

  四、就业面向

  表1中医学专业就业方向

  就业岗位

  主要工作任务

  职业资格证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保健机构

  针灸推拿、保健按摩

  保健调理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等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医德素养良好,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毕业生。具有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适应中医药卫生事业、大健康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发展潜能的高素质基层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素质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坚定的意志和牢

  固的专业思想和健全的人格,愿意贡献社会及服务人群。

  (2)热爱中医学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3)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4)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自尊自爱,谦虚正直,积极向上,有创新意识。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

  (6)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团结、协调、配合团队成员,共同开展检验工作。

  (7)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2.知识

  (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尤其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哲学、文学、史学等内容,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疗实践。

  (2)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基本知识。

  (3)掌握中医经典理论,了解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4)掌握中医药治疗各种常见、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基本知识。

  (5)掌握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基本知识。

  (6)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7)掌握必要的药理学知识与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8)熟悉必要的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知识,了解减缓病痛、改善病情和残障、心身康复及生命关怀的有关知识。

  (9)熟悉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知识,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和防治原则,以及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

  (10)熟悉卫生法规,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

  3.能力

  (1)具有中西医收集病情资料和诊断的能力。

  (2)具有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推拿、康复技能。

  (3)具有识别常用中药的能力。

  -1-

  (4)具有数理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5)具有基层医疗机构及保健机构基本的管理能力。

  (6)具有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能力。

  (7)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由5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

  、能力拓展课。

  表2高职中医学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军事课之军事技能

  军事课之军事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形势与政策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创新与创业教育

  大学英语

  大学美育

  正常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医古文

  西医诊断学

  针灸学

  推拿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临床医学概要

  预防医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内经选读

  康复医学

  -2-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方向课

  能力拓展课

  常用护理技术

  急诊医学

  传染病学

  伤寒论

  温病学

  金匮要略

  中医全科医学

  综合技能训练

  应用写作

  医患沟通

  医学英语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一)公共课模块(学时620,学分34.0)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6学时,4.0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理论创新,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由来和前景,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学时,3.0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认识大学生应具有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法纪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修养;法律基础部分内容由三部分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宪法、基本法律制度和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法律制度。

  3.《形势与政策》(32学时,2.0学分)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一是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二是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在其指导下根据我国特有国情而制定的民族政策与实践,对于推动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对于维护我国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和民族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是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

  4.《大学英语》(48学时,3.0分)

  《大学英语》是各专业学生必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实施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以阅读和听说为主,进一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听、说、写、译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英语读写和英语听说,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词汇和语言技能。

  5.《计算机应用基础》(68学时,4.0学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和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以适应现代医疗单位对医护人员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要求,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等。

  6.《体育与健康》(108学时,6.0学分)

  《体育》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努力增进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给学生以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指导他们实践锻炼。同时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以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落实。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田径(跑、跳、投)、球类(篮球、排球、兵乓球、羽毛球)、形体健美操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等。

  7.《大学生心理健康》(32学时,2.0学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

  》是各专业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以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的,以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内容组织依据,-4-

  力求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述,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重点是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成长能力,并有助于他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形成。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协调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认识与识别心理导常现象;大学生普通存在的、较为集中的心理问题等内容。

  8.《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2学时,2.0学分)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职业发展意识,树立科学就业观;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引领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正确认识自我,提升内在素养和品质,从而有效安排大学生活,合理规划未来发展。

  本课程内容包括自我认知、认识社会、人职匹配、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

  9.《创新与创业教育》(34学时,2.0学分)

  《创新与创业教育》包括创新创业的关系、技术创新与创业、创业环境分析与创业者素质的要求、创办企业的知识、新创企业的管理、创业政策与法规、创业生涯的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旨在通过普及创新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学生实现理想。

  10.《军事课之军事技能》(112学时,2.0学分)

  《军事课之军事理论》(32学时,2.0学分)

  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1.

  《大学美育》(36学时,2.0学分)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专业基础课程(628学时,37.5学分)

  1.正常人体解剖学(96学时,5.5学分)

  -5-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运动系统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呼吸系统组成和功能、泌尿系统组成和功能、生殖系统组成和功能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配布、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为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2.生理学(64学时,4.0学分)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各种生命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机体各系统在内、外环境变化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和人体所做的相应调节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现象及其产生的机制,从而为揭示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生理现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动物实验常用的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参加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基础。

  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34学时,2.0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三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将来学习药理学,传染病及临床各门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着力培养学生严密的无菌观念。

  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34学时,2.0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疾病概论、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内容。按照现代医学模式应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为疾病诊断、治疗和临床各课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5.药理学(68学时,4.0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胆碱受体阻断药等内容。药理学使学生充分了解如何观察药疗和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起到药疗监护作用,使治疗药物能发挥最佳和减少毒副反应,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6.中医基础理论(48学时,3.0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基本特点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中医的基本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藏象、精气血津液、体质、病因、发病、病机;对疾病的防治原则。使学生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外、妇、儿临床各科打下基础。

  7.中医诊断学(48学时,3.0学分)

  -6-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辨证、辨病、病案书写、四诊与辨证、辨病综合运用等内容。其中诊法部分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辨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其他辨证方法。

  使学生获得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8.中药学(68学时,4.0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各类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运用、用量及运用注意事项等,使学生掌握常用中药的功效与主治,能够认识和正确临床运用常用中药治疗疾病。

  9.方剂学(68学时,4.0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方剂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各类常用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临床运用、及运用注意事项等,使学生掌握所必需的有关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一定数量的成方,具有分析、应用成方和独立处方治病的能力。

  10.医古文(32学时,2.0学分)

  《医古文》是研究中医药古籍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医古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古代医药文选和古汉语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借助工具书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同时,通过医古文课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领悟中医药学的精髓,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学好中医药学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11.西医诊断学(68学时,4.0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其他检查、常用诊疗技能、医疗文书与诊断思维等。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检查方法。

  (三)专业核心课程(484学时,29.5学分)

  1.针灸学(68学时,4.0学分)

  内容包括中医针灸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运用中医针灸技术处理临床各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推拿学(34学时,2.0学分)

  内容包括中医推拿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运用中医推拿治疗技术处理临床各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7-

  3.中医内科学(72学时,4.0学分)

  内容包括中医内科各脏腑系统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知识以及部分难治病、急危重症的诊治技能,熟悉中医内科的临床思维及实际操作程序。

  4.中医外科学(68学时,4.0学分)

  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各常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外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方法、预防与调摄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5.中医妇科学(44学时,2.5学分)

  内容包括妇科常见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及诊治规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方法、预防调摄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6.中医儿科学(30学时,2.0学分)

  内容包括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及诊治规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儿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方法、预防调摄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7.临床医学概要(90学时,5.0学分)

  主要内容包括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使学生获得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原则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专业方向课(学时368,学分23.0)

  1.

  预防医学(34学时,2.0学分)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通过学习,学生获得公共卫生基本措施。

  2.

  医学心理学(16学时,1.0学分)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心理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作用方式、途径与机制,更全面地阐明人类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本质,协助医学揭示-8-

  人类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规律,寻找与丰富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的更全面、更有效的方法,提高医疗水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3.

  医学伦理学(16学时,1.0学分)

  通过学习,使学生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

  4.

  卫生法规(16学时,1.0学分)

  主要内容包括卫生法的概述及基本内容,学生重点学习中医药法。

  5.

  内经选读(34学时,2.0学分)

  《内经选读》是高等中医院校专科教学重要的必修课程,也是《中医基础理论》之后的提高课程,对于提升中医理论水平,训练中医辩证思维,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主要内容由绪论、原文选读两部分组成,附录包括五运六气和《内经》十三方,部分篇章在按语后附有医案,以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于《内经》的理解。

  6.

  常用护理技术(16学时,1.0学分)

  主要内容有铺床、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特殊口腔护理、床上洗头、床上擦浴、预防压疮、为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晨间护理、鼻饲法、热水袋使用、酒精拭浴法、导尿术、灌肠法等。

  7.

  急诊医学(16学时,1.0学分)

  主要内容有心脑肺复苏、休克、昏迷、常见的急救术、机械通气、ICU的设置与监测、急性腹痛、急性中毒等。

  8.

  传染病学(30学时,2.0学分)

  主要内容有各种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合并症、治疗、预防和预后。

  10.伤寒论(34学时,2.0学分)

  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9-

  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11.温病学(30学时,2.0学分)

  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总论、各论、附篇。总论部分是认识和处理温病的理论基础,属基本理论;各论部分是阐述四时温病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治疗原则及各类温病的主要证治和临床运用指导,为总论内容的具体应用。总论和各论互相交织,共同构成温病学说的完整体系;附篇名著选为明清温病学家叶天士、薛生白和吴鞠通的代表医著,对深入了解温病学理论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12.金匮要略(30学时,2.0学分)

  《金匮要略》是《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

  13.中医全科医学(32学时,2.0学分)

  主要内容有中医全科医疗的原则、社区常见的健康问题的中医药治疗、中医全科医学科研、教育、医患关系等。

  (五)能力拓展课(学时84,学分5.0)

  1.医患沟通(32学时,2.0学分)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生活、学习礼仪素养,使其能和父母、同学、老师、患者快乐相处。

  2.经典诵读

  (晨读,不占课时)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表3学时分配表

  学时数

  理论

  实践

  31451229224426-10-

  模块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方向课

  能力拓展课

  实习

  性质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占总学时的理/实比例

  百分比(%)

  1.03/14.41/12.56/12.71/14.33/120.2422.3213.9912.51.1926.19306116114906132其他教育

  合计

  必修

  1520280.57/1表4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实训

  11583.57100.0教学学期

  123456合计

  教学周(含节假日)

  1618181668考核

  入学教育军训

  毕业教育

  12227222毕业实习

  机动

  11001114合计

  202020201384(二)教学进程安排

  教学进程表及说明见附件。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有高级职称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3名、在相关行业企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专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

  2.专任教师队伍数量足够,年龄、学历结构合理,专业骨干教师5-8名。专业课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占80%以上,具有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达100%,高级职称的比例达30%以上,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50%以上。

  3.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4-6名,同时初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和跟岗实习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指导的机制,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3:1左右。

  4.校内实训指导教师具有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2年以上相关企业工作经历。(二)教学设施

  1.

  校内实训

  专业与中心医院及残联医院等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系统设计、实施实训,建立校内及校外实训基础。学校按照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实践教学课时数不得低于总教学时数的50%)设置与本专业所开设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实验实训基地,-11-

  购置必要的实验实训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实训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800万元,中医学专业教学仪器不少于130万元,并且根据学校五年规划本专业招生总数,生均不少于0.5万元。

  表5中医学专业主要仪器设备汇总表

  序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实训室名称

  中医基础实训室

  中医骨伤实训室

  针灸实训室

  中药标本室

  模拟中药房

  康复技术实训室

  临床技能实训室

  急救实训室

  护理技术实训室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

  病理学实验室

  生理/药理学实验室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

  生物化学实验室

  计算机1室

  计算机2室

  计算机3室

  监控室

  共建直属附属医院主要设备

  合计

  仪器设备金额(元)

  559350.00126000.00153920.0182381.035683.0306330.0611700.0939815.088200.01742215.0471460.00331350.00775868.50257000.00515807.00783514.00300832.00132300.00301540.008215265.54备注

  2.实习、见习

  有长期、稳定的教学实训和毕业实习医院(二甲以上),均签订有协议,制定完善的实习制度并建立专门机构(实习办公室)管理实习,最后一年,实习办安排学生在医院检验科的技术岗位实习,满足本专业学生实习的需要。

  (三)教学资源

  已建成本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的蓝墨云平台、制定各门课程标准、专业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了实训指导及制定各门课程试题库、习题库的建设等。

  (四)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师根据高职教育和行业的特点,充分利用各个专业实训室、医院等校内外实训基地,在专业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仿真技-12-

  能训练、情景教学等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项目教学法: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相关知识→学生查阅资料→完成设计方案→教师指导下实施方案并进行考核→整理记录和完成实训报告→综合考核和评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施方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

  (2)仿真技能训练:主要专业课在各个专业实训室中进行,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学边练”,“教、学、做”为一体,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技能训练的效果。

  (3)情景教学法:部分专业课程组织学生到医院进行现场教学,行业专家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边讲、边示范,学生边听边实操,使学生置身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提高了学生对行业企业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4)专题讲座及授课:邀请医院一线人员,对师生进行专业知识、技术新进展、职业素养培养等问题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教学评价

  1.课程考核:将各课程考核方式分为两部分,一是形成性考核,占科目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考勤、学习态度、平时理论和技能考核等;二是终结性考核,占科目总成绩的60%,包括:期末理论考核、期末技能考核。

  2.实习考核:以实习单位为主,主要考核学生跟岗实习中的岗位职业能力、职业态度、团结协作、人际沟通能力等。

  3.评价: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教学秩序良好。通过巡课、听课、召开师生座谈会、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等活动,采取学生、同行、督导小组三层次评教,形成了科学的评教运行机制。

  (六)质量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为课程改革、教与学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1.成立由行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整体教育教学指导。

  2.教学管理工作应在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原则下,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资源,体现专业特点,保证“教学做”三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为实现学生的早接触实际工作、-13-

  多接触实际工作,应合理安排课程,调配教师,组织与管理好教学,提高校内实训室课内外的使用效率,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协调合作,完成见习、实习计划。

  3.聘请中级以上职称的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共同保证本标准的实施质量。

  4.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教科研体系,设立教学督导与教研管理机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九、毕业标准

  1.修满本专业规定的学分,完成了规定的教学环节,符合国家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及学院对大专学历管理的要求,授予国家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

  2.学分计算方法:每学科每18学时计1学分,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社会实践等每1周计30学时,计1学分。毕业实习一学年安排44周实习。

  十、附录

  教学进程表。

  -14-

  -15-

篇六: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

  一、总体培养目标及政治、体育、劳动等教学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培养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医药卫生事业振兴而献身,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国家健康发展战略需求,具有中医文化特色和全球化视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的专业人才,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二)政治、体育及创新创业等教学基本要求

  1.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2.国防、体育教育等

  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国防观念、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养成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全面贯彻“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学注重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以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为特色,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体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竞争的品质及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遵循“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艺术与人文素质教育,突出中医文化教育,培养中医大学生的审美修养、职业道德与人文精神。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团体训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培养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实现身心健康。

  3.素质拓展教育

  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设计开展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学校实施学分化管理,主要从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方面实施素质拓展各项训练,帮助学生树立公民

  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

  4.创新创业教育

  以“求真、求实、求发展”的理念,引领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开展创新创业思维和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反思批判精神,推进研究性学习,引导广大学生开拓学科视野,投身科学研究和创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和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和成果的转化,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1)掌握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中医基础理论以及四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中医诊断学内容;

  (2)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常用中药的药性、药味、功效、主治等中药学知识及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配伍意义、功效、主治等方剂学知识;

  (3)掌握《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经典着作的理论知识,熟悉中医各主要学术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

  (4)掌握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5)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6)掌握中医学相关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

  (7)熟悉医学伦理学、循证医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8)熟悉国家医药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规;

  2.能力结构要求

  (1)具有较熟练的中医四诊、辨证能力;

  (2)具有较熟练的中医遣方用药能力;

  (3)具备能够运用中医药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4)具备应用临床医学知识和诊疗技术处理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具有对急、难、重症进行初步诊疗的能力;

  (5)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英语书刊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

  (9)具有进一步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1)专业素质方面,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医思维方法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职业素质方面,热爱中医事业,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

  (3)人文素质方面,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的业务技能,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授予学位

  医学士

  四、主干学科

  中医学

  五、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基础、针灸学临床、推拿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

  六、业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主要课程模块

  1.中医基础模块

  该模块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基础课程构成,通过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常用中药的药性、药味、功效、主治等中药学知识及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配伍意义、功效、主治等方剂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中医临床各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该模块以课堂教学为主,中医诊断学课程可安排部分实训,中药学安排部分实践课利用药植园与标本馆辅导学生辨识中药原植物及饮片。方剂学要求学生背诵药性赋、汤头歌。

  中医基础模块(共18学分)

  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学分

  学时

  646488学期

  性质

  必修(考试)

  必修(考试)

  必修(考试)

  必修(考试)

  2.经典理论与学术流派课程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经典着作及《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构成,通过对经典着作的学习,使学生强化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养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水平和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能力。该模块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自学研读,要求学生背诵重要经典原文。

  经典理论与学术流派模块(共12学分)

  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性质

  内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学

  中医各家学说

  3.中医临床模块

  32443232必修(考试)

  必修(考试)

  必修(考试)

  必修(考试)

  限选(考查)

  该模块课程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模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中医药知识处理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能力。由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基础、针灸学临床、中医骨伤科学等中医临床课程组成。

  该模块主要采用床边教学,半天理论课,半天临床见习,实现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中医临床模块(共32学分)

  名称

  中医内科学

  针灸学基础

  针灸学临床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推拿学

  4.基础医学模块

  学分

  2.52.5学时

  11244644644323232学期

  性质

  必修(考试)

  必修(考试)

  必修(考试)

  必修(考试)

  必修(考试)

  必修(考试)

  必修(考试)

  必修(考查)

  必修(考查)

  必修(考试)

  该模块主要由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基础医学课程构成。

  该模块教学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研制CAI教学课件,为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医学课程模块(共29学分)

  名称

  人体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

  微生物与免疫学

  病理学

  药理学

  预防医学

  5.临床医学模块

  学分

  学时

  8326464648432学期

  性质

  必修(考试)

  必修(考查)

  必修(考试)

  必修(考试)

  必修(考查)

  必修(考试)

  必修(考查)

  必修(考试)

  该模块主要由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内科学、传染病学、急诊医学、外科学等临床医学课程组成。

  除了课堂教学、床边教学以外,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利用“模拟医院”开展临床模拟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直观感受和动手训练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临床技能。

  临床医学课程模块(共25学分)

  名称

  诊断学

  学分

  学时

  96学期

  性质

  必修(考试)

  医学影像学

  内科学

  传染病学

  外科学

  急诊医学

  6.医学人文模块

  4963284必修(考查)

  必修(考试)

  必修(考查)

  必修(考试)

  必修(考查)

  该模块主要由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医患沟通学等课程组成,学生可根据需要和兴趣选修部分课程,帮助学生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全面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医学人文课程模块(共8学分)

  名称

  医学伦理学

  医患沟通学

  卫生法规

  医学心理学

  7.专业综合实训模块

  学分

  学时

  32323232学期

  性质

  限选(考查)

  限选(考查)

  限选(考查)

  限选(考查)

  该模块主要由中医经典诵读、医院见习、中医方药实训和中医临床技能实训等实习、实训环节构成,帮助学生熟悉中医经典内容、早期接触临床、掌握更多识药组方能力与临床常用技能,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与提高奠定基础。

  专业拓展模块(共10学分)

  名称

  中医经典诵读

  医院见习(1)

  学分

  学时

  3232学期

  1-性质

  必修(考查)

  必修(考查)

  医院见习(2)

  中医方药实训

  临床技能实训

  323232必修(考查)

  必修(考查)

  必修(考查)

  (二)主要专业实验(实训)

  1.基础医学实验

  解剖学实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正常人体各个系统内不同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实验中力求以学生观看尸体标本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通过实验为其它基础医学课和临床医学课奠定形态学基础。

  生理学实验:使学生掌握坐骨神经和腓肠肌肉标本制备、刺激与反应、反射弧分析;血型测定、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血沉测定等生理学基本实验,了解动脉血压调节;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影响心脏活动的体液因素。

  微生物学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强烈的无菌意识,掌握灭菌及微生物培养的基本实验原理和实验技能。实验内容包括: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细菌的培养、分布、代谢、药敏;中药抗微生物实验等。

  病理学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验证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内容包括:动物实验、大体标本、切片标本、教学录像片等,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药理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药物作用机理,药物毒理,内容包括:动物的选择、捉拿、编号、给药方式等基本操作;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哌替啶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抗惊厥和抗激怒作用;硝酸士的宁的半数致死量的测定;药物对小鼠的耐缺氧作用;地塞米松的抗炎实验等。

  2.中医基础实验

  中医经典诵读:通过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热论》等四大经典重要条文的诵读与记忆,加深对中医学的理解与认识。

  中医诊断实训:利用数字化舌诊系统、脉诊仪、远程诊断系统等对学生进行实训,培养学生中医四诊、辨证的基本能力。

  中医方药实训:利用药植园、中药标本室,开展中药的形象化教学,强化、巩固中药基本知识。利用“模拟处方与方证辨识平台”,引导学生融会贯通中医基础理论,培养良好的辨证思维、识证选方、遣药制方、随证化裁等临床思维能力,为学习临床课程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3.中医临床实训

  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实训: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西医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培养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实验内容包括吸氧术、吸痰术、导尿术、注射术、动静脉穿刺术、骨髓穿刺术、引流术、隔离术、绷带包扎术、刮痧术、捏脊术、药熨术、敷贴术及ECS综合训练等。

  中医外科学实训: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外科临床技能,培养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外科实验内容包括:箍围药的摊制及敷贴、外粘药捻的制作、肛门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探针检查、背疽的提脓祛腐疗法、背疽(背痈)的切开排脓、肛瘘挂线疗法、乳痈(急性乳腺炎)切开排脓后的换药、乳痈袋脓的垫棉疗法、腹壁窦道的药线引流、臁疮(下肢慢性溃疡)的换药。

  中医骨伤科学实训: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骨伤科临床技能,培养扎实的临床基本功。骨伤科实验内容包括:小夹板外固定技术、石膏固定技术、骨外固定器技术、手法和器械牵引技术、各种外用药使用技术、常见骨折的手法复位技术、常见筋伤疾病的手法治疗技术、开放性创伤的清创缝合技术。

  针灸学实训: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针灸临床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用穴位的定位分布。主要实验实训项目包括:十四经经穴和经外奇穴

  的点穴操作;毫针刺法;艾灸操作;拔罐操作和三棱针操作;头针法和耳针法;经穴脏腑相关性研究实验。

  推拿学实训:目的是使学生能掌握推拿常用操作方法。主要实验实训项目有:成人推拿基本手法,包括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等;成人复式推拿手法;人体特定部位特殊手法和操作;小儿推拿常用方法。

  4.临床医学实训

  诊断学实训:通过诊断学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物理诊断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巧,熟悉心电图机操作和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实验内容包括:一般状态及浅表淋巴结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心电图检查。

  外科学实训: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外科临床基本技能,培养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实验内容包括:无菌技术;手术器械识别与使用;换药术;模型材料缝合术;外科技能。

  医学影像学实训: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技能。实验内容包括:呼吸系统读片;循环系统读片;消化系统读片;泌尿系统读片;中枢神经系统读片;骨骼与肌肉系统读片等。

  内科学实训: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内科临床技能,培养扎实的临床基本功。西内实验内容包括:心电监护技术;心脏电复律;简易呼吸机使用;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运用ECS进行临床诊疗模拟训练。

  急诊医学实训:使学生掌握常用急救基本技能。实训内容包括:人工气道建立(气管插管);洗胃术;复苏术;创伤现场急救技术等。

  (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实训)、实验室开放与社会实践、见习、床边教学、毕业实习。

  课程实验(实训):前期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主要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以课程内实验教学为主,后期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主

  要在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各附属医院分中心进行,课程内实验与独立实验课程实验相结合。

  实验室开放与社会实践:在正常教学以外,将实验教学中心向学生全面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技能训练的时间和机会,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并积极联系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场所。

  医院见习:第二、三学期各用二周时间组织医院见习,使学生能够在基础课阶段接触临床,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作为床边教学的补充。

  床边教学:第六、七学期在各附属医院安排主要临床课程的床边教学,选择典型病例在床边讲授,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临床诊疗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毕业实习:第九、十学期安排毕业实习,主要在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中医临床科室轮转,加强学生中医临床技能训练,全面培养学生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能。同时安排急诊科、西医外科、心电图、放射科实习,培养学生内、外科常见病的诊疗技能以及急、重症的急救技能。中医学专业实习期间实行毕业实习导师制。

  (四)毕业考核

  学生修满规定课程和学分,毕业实习成绩合格,方可参加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分为综合理论笔试、实践技能考试。理论考试卷和技能考试要求以当年最新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为准。

  理论考试:分四单元进行,总分600分,每单元150分。第一单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第二单元包括中医诊断学、诊断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规。第三单元包括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基础、针灸学临床。第四单元包括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

  实践技能考试:分为三站式考试,第一站考试为书面辨证论治(病历考试),占100分;第二站考试考体格检查和中医、西医基本操作;占240分;第二站临床答辩(含病史采集),占60分。

  医学类专业的毕业考核成绩由综合理论笔试、实践技能考试二部分组成,总分1000分,折算成百分制计为毕业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毕业考试合格成绩为60分。

  七、计划学分

  课程分类

  必修课

  限选课

  任选课

  军训

  安全教育

  形势与政策

  素质拓展

  毕业实习

  门数

  5123学分

  16137.5总学时

  26460说明

  必修

  选≥22学分

  选≥16学分

  522周

  16326周

  52周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毕业总学分为277.5学分,限选课必须修满规定学分,限选课多选学分可替代任选课学分。

  八、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进程表

  学时分配

  课程

  类别

  指理考考学时论

  导试

  查

  数性讲自授

  学

  各学期学分分配

  课程名称

  实九验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见十

  习

  222223.16.1讨1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

  44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

  3232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

  44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496816理论体系概论

  军事理论

  3232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42424公大学生职业生涯

  1616共必课规划

  大学生就业创业修

  1616课指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

  3232教育

  大学英语Ⅰ

  6464大学英语Ⅱ

  6464大学英语Ⅲ

  6464大学英语Ⅳ

  6464体育Ⅰ

  323体育Ⅱ

  323体育Ⅲ

  323体育Ⅳ

  323中医学专业导论

  1616专础业

  人体解剖学

  844课基

  组织胚胎学

  32212床边教学

  毕业

  实习(1五十二

  周)

  生理学

  644生物化学

  644微生物与免疫学

  6446病理学

  85药理学

  432中医基础理论★

  646116241316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645872874方剂学

  ★

  内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学

  预防医学

  诊断学★

  323244443232322632159664433医学影像学

  内科学★

  9696433223急诊医学

  传染病学★

  241616外科学

  专中医内科学★

  业

  中医妇科学★

  课

  8561116455442644424442436中医儿科学

  ★

  中医外科学★

  针灸学基础

  ★

  2.

  中医骨伤科学

  针灸学临床

  2.5中医眼科学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推拿学

  中西临床诊疗技术

  考试门数

  考查门数

  322632261643216432备注:加★者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进程表

  学时分配

  课程

  类别

  各学期学分分配

  课程名称

  卫生法规★

  医

  学医学心理学

  人文医患沟通学

  类

  ★

  医学伦理学

  实指理验

  学考考

  导时论

  见试

  查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数讲性习

  一

  二

  自授

  讨学

  论

  32323232322632321616161616163232323216161616161632416163224文化艺术类

  限

  选

  医课

  学基础类

  中医学类

  音乐鉴赏

  美术鉴赏

  影视鉴赏

  书法鉴赏

  戏剧鉴赏

  戏曲鉴赏

  舞蹈鉴赏

  艺术导论

  细胞生物学

  医用化学

  医学遗传学

  临床免疫学

  全科医学概论

  科研设计与论文

  写作

  医古文

  中医文献检索

  中国医学史

  中医急症学

  中医各家学说

  床边教学

  2.5毕业实习(五十二周)

  16441632161616322322考查门数

  23任选课

  参照各学期全校统一开设的公共任选课

  备注:加★者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

篇七: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人才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措施;一、重要意义

  在我院发展的诸因素中,人才始终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这一系统工程,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计划,是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我院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二、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

  1.建立人才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和政策保障,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健全用人机制,规范人才聘用、聘任工作,建立院内专家人才库,实行人才的动态管理;2.注重现有中医药人才的使用,发挥专家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注重发挥老专家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3.制订中医药人才培养与技术团队建设规划,开展、多形式的知识及技术培训和专业技术研修,巩固和壮大中医药标准化技术队伍规模、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创新;重视和加快技术专家的培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中医药迅速发展的需要;二人才培训方案

  1、鼓励本院医生积极参加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在职培养;2、鼓励本院够资历医生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及市级人才高级研修班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培训,3、组织建设好师带徒传承工作,培养后备中医药人才力量;

  4、对现任科室主任进行专门学科培训,使他们掌握国内先进专业技术,向省内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并充分发挥他们在科室业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5、对主治医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掌握省内先进专业技术,向全市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在科室业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6、积极组织本院学术讲座活动,外聘专家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及由本院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讲,做好全院住院医师及其它专业初级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一般技术工作;三、经费投入

  1、院部从全年业务收入中拿出%作为培训基金,分配在各科室,支持有关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外出进修人员奖金由所在科室及医院按比例分发,享受本院职工一切待遇;

  2、师承工作中,由医院向各名中医师发放特殊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3、被评为医院院管科技人才的医师,由医院向院管科技人才发放特殊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四、管理机构

  成立医院中医药科技人才管理领导小组,在院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由院领导任组长,医务科、办公室、科教信息科、人事科、护理部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日常工作由医务科负责;

篇八: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中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五年制本科)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西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诊断技能,具备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的高层次研究应用型中医学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富有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勇于探索的精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热爱祖国传统医学,具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及献身医学卫生事业的精神。

  2.知识能力

  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与中医药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医学知识;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具有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技能;掌握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学、中医临床各科等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相邻专业知识;具有对中医临床各科病证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和对急、难、重症进行处理的初步能力;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能用外语进行日常交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3.人文素质

  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基本了解文12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有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养成优良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行为端庄、举止文明;具有较强的历史责任感和事业心。

  4.身心素质

  了解体育和军事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合格标准,人格健全,意志坚定,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与社会和环境发展变化相协调,具有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具有强健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修业年限

  五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毕业总学分:275分,课内总学时3987学时,其中:

  必

  修

  课:145.5学分,课内总学时数为2876学时,占总学分的52.91%.专业选修课:51.5学分,课内总学时数为1111学时,占总学分的18.73%.公共选修课:必须选够18学分,课内总学时数为324学时,占总学分的6.55%.专业实习:临床实习52学分,占总学分的18.91%

  创新实践:4学分。具体要求详见《南方医科大学创新学分实施细则》。

  军训与社会实践:4学分,4周。创新课程、军训与社会实践的学分占总学分的1.45%

  实践性教学环节具体安排在教学进程表中体现,占总学分的21.82%。

  五、时间分配

  13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周

  项

  目

  上

  考

  试

  4443116入

  学

  教

  育

  1军

  事

  教

  育

  3临

  床

  实

  习

  164058毕

  业

  工

  作

  11假

  期

  12121241合

  计

  5252525242250数

  学

  年

  课

  3234362130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五学年

  合计

  六、专业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中医学、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学、针灸科学、中医急诊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妇儿科学。

  1、政治理论和人文素质课程模块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发展。培养学生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行为和伦理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价值观和科学态度。锻炼学生协作和沟通技能。主要由思想政治课、大学生心理健康、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模块组成。

  2、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打下扎实的外语、数理化及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由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用物理等课程构成。

  14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3、医学基础课程模块

  构建学生夯实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能力,主要由中医药基础(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药药理学)、中医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人体机能(生理、病理生理、药理)、人体形态(解剖、组胚、病理)、免疫、病原生物(寄生虫、微生物)、生物化学等课程组成。

  4、临床医学课程模块

  学习中、西医内科、外科、专科等临床知识、诊疗技能、临床思维等。主要由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学、推拿学、针灸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妇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眼科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和医学影像学等课程组成。

  5、预防医学和方法能力训练课程模块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基本的科研设计能力。主要由计算机、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营养卫生、职业卫生、毒理学基础、放射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等课程模块组成。

  七、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及教学进程(见附表)

  八、实习安排及基本要求

  毕业实习52周。其中中医内科12周;中医外科6周,西医内科6周,西医外科(含麻醉科)7周;专科(妇产科4周、儿科3周、传染科1周)8周,针灸科4周,骨伤科4周,门诊实习4周,中药房1周。

  要认真抓好实习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工作。通过实习,进一步巩固扩大所学的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承担实习任务医院,要指定有丰富带教经验的教师带教,保证实习质量。

  九、学业考核与学位授予

  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通过课程和毕业考试,成绩合格,修

  15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满规定的学分者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和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者,经学校学位评审委员会批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十、专业发展方向

  在各级医疗、医学教育和科研单位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或研究工作。

  十一、实施要求

  1.在教学过程组织和教学任务安排中,要以培养方案为依据,保证培养方案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执行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不断探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

  2.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德育优先、树人为本”,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业务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基本知识与创新能力并重”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3.从培养宽口径中医学专门人才的目标出发,精选教学内容,注重吸取现代医药科学技术新成就,反映医药科学发展的新水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妥善处理好中医学课程与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的衔接和分工,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突出临床技能训练,指导学生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批判性思维进行医疗实践。

  4.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建立和完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相互关系,采用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如跨学科联合授课、综合实验教学法、PBL教学、SP教学等,部分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大力提倡和普遍推广网络、CAI技术等教学手段,创造生动、直观、活泼的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要加强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加强培养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听、说、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正确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获16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取信息、管理信息的能力。

  6.系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工作和实践。本专业的学生均须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特别是课外科研活动,鼓励学生进入学校创新教育基地学习。通过查阅文献、实验设计、标书撰写、课题申报、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和论文答辩等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亲身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科研思维,激发创新精神和培养动手能力。实施创新学分制度,要求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必须获得4个创新学分。

  17

推荐访问: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学 人才培养 方案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