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今年小麦越冬以来,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3℃,且出现连续七个旬的温度偏高现象。气温偏高,不仅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也有利于病虫草越冬,小麦病虫草的威胁将增大。据植保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方案】2015年邯郸市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2015年小麦重大病虫害
防控技术方案
今年小麦越冬以来,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3℃,且出现连续七个旬的温度偏高现象。气温偏高,不仅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也有利于病虫草越冬,小麦病虫草的威胁将增大。据植保部门综合分析,2015年全市小麦病虫害呈中度局部偏重发生态势,防控形势严峻。为有效防控小麦病虫害,保障夏粮生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小麦重大病虫草害防治效果达85%以上,病虫草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坚持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理念。采取绿色防控与配套技术相结合,应急处置与长期治理相结合,专业化防治与群众联防相结合的防控策略。注重安全用药,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安全。
三、防控技术措施
今年,全市小麦群体偏大,个体发育旺盛,随着早春气温升高和小麦起身拔节生长,麦田病虫害也将呈现迅猛繁衍危害的态势。主要防控技术措施,以防治麦蚜、麦蜘蛛、吸浆虫、地下害虫、纹枯病、白粉病、麦田杂草为主,兼顾条锈病、赤霉病等。
1、小麦返青期-拔节期
主要防治对象:纹枯病、麦蜘蛛、地下害虫和麦田杂草等。
重点监测小麦纹枯病和麦蜘蛛,⑴当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10%以上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等,进行叶面喷雾。当平均33cm单行长麦蜘蛛达200头以上时,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喷雾防治。田间监测到金针虫、蛴螬、瓦夜毛蛾等地下害虫危害时,应及时用辛硫磷、二嗪磷、毒死蜱等进行灌根或毒土防治。冬前未化学除草的麦田,当杂草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根据不同草相,选用使它隆、使甲合剂(使它隆与2甲4氯混配)、苯甲合剂(苯达松与2甲4氯混配),也可使用苯磺隆以及苯磺隆系列的混剂进行防除。
2、小麦孕穗期-扬花期
主要防治对象:小麦吸浆虫、麦蚜、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等。
针对病虫害发生种类,实施“一喷三防”措施,选用相应的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合理混用。⑴重点抓好小麦吸浆虫蛹期撒毒土和成虫羽化初期喷药。小麦孕穗期当每小方土样(10cm×10cm×20cm3)有虫蛹2头以上时,可选用毒死蜱制成毒土,或选用辛硫磷、二嗪磷、毒死蜱、敌百虫颗粒剂拌20公斤细土,顺麦垄均匀撒施,撒毒土后浇水效果更好,并借助树枝、扫帚等及时弹落沾浮在麦叶上的毒土。在小麦抽穗期,每10复网次有成虫25头以上,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头以上成虫时,立即选用有机磷类、菊酯类等农药喷雾防治。重发区要连续用药2次,间隔3天,消灭成虫于产卵之前。⑵当田间百株麦蚜量达500头以上,益害比低于1:150时,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⑶当田间小麦叶锈病病叶率达1%以上,应及时挑治,控制病点。药剂选用三唑类杀菌剂。当小麦条锈病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以上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治药剂选用三唑类药剂。⑷小麦赤霉病采用主动预防,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2天以上,应于小麦扬花初期主动喷药预防,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对高感品种,首次施药时间提前至抽穗期。药剂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多菌灵、烯唑醇、氟环唑、己唑醇、腈菌唑、丙环唑等,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⑸当小麦白粉病出现发病中心时,应及时挑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等。
小麦锈病和麦蚜混发区,建议选用三唑酮、抗蚜威混配进行防治;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粘虫混发区,选用三唑酮、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混配防治;赤霉病、白粉病、麦蚜混发区,选用多菌灵、三唑酮、抗蚜威混合施药。
3、小麦灌浆期
主要防治对象:麦蚜、白粉病、叶锈病、纹枯病等,预防干热风。
小麦灌浆期主要防治蚜虫、白粉病、叶锈病和纹枯病。实施“一喷三防”措施。当田间发生单一病虫时,则进行针对性防治。当小麦叶锈病病叶率达3%以上时,或白粉病病叶率达10%以上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止病害流行危害。防治后田间病虫数量仍高于防治指标时,应进行第二次防治。当麦蚜百株蚜量达800头以上,立即喷雾防治,此时严禁施用氧化乐果等剧毒和高毒农药。当遇到干热风(气温30度以上、风力3级以上、空气相对湿度30%以下)时,要及时喷施1%尿素水+0.2%磷酸二氢钾液(或相应的抗干热风增产剂)等,一般每5天喷一次,连喷2次,增加小麦的抗逆性和千粒重。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重大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防控方案,细化防控措施,强化政府行为,做好组织发动和督导工作,做好补贴物资的发放使用工作,确保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监测,及时预警。要采取系统监测和大面积普查相结合的措施,突出做好小麦吸浆虫、麦蚜、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等暴发性、流行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特别是小麦吸浆虫,虫体小,隐蔽性强,幼虫上升化蛹受气候影响较大,预测发生期难度较大。各县一定要组织精干力量,加大调查监测力度,增加调查取样点数,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准确预测防治适期,科学指导大面积防治。
3、多渠道搞好宣传。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病虫信息电视预报、手机短信和网上发布,努力提高病虫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其次,要在病虫发生防治关键期,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介,加大对防治小麦重大病虫草害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宣传力度;同时,要通过现场会、培训会、示范田、明白纸、乡村集市、专家讲座和技术人员蹲点包方等多种途径,开展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专业化防治组织、科技示范户及广大群众的防治技术水平。
4、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白粉病、赤霉病、条锈病、麦蚜、吸浆虫等多种病虫交织发生危害的关键期,选用对路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合理混用,既可防病治虫,防早衰,又可抵御“干热风”等自然灾害,达到“一喷三防”、省工节本和增产保产的目的。吸浆虫重发区,充分利用药剂持效期,适当前移防治时间,在成虫发生主峰期用药。同时,各县要发挥好示范方的样板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5、加大专业化统防统治力度。要按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的惠农政策,积极扶持发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特别是高产创建示范方,必须保证全部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同时要积极发挥村级基层组织的作用,发动组织群众开展统一防治。努力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科学化水平,提高防治效率,保证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