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心得体会 > 2023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六篇】

2023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六篇】

时间:2023-09-10 10:11:01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六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3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六篇】

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6篇

第1篇: 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

(1)气候背景: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

(二)人文背景:

(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二、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和形成原因:

1地震:

①我国典型地区: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断裂带的分布;南北地震带:东经105附近是我国地质构造的东西分界,正处在地形的转折地带,构造活动频繁,地壳脆弱,地震灾害多发。

②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断层发育。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
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
经济发达;
浅源地震;
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
诱发其他灾害等

2 滑坡、泥石流

时空分布特点:①具有突发性,雨季更易发生。②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及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以西至北京-兰州-昌都一线之间。

爆发的条件:自然原因: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坡度大);
岩石(物质)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地质条件导致)植被条件:植被覆盖率较低(注意关联性)气象条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砾石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灾害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或坡度增大

区别:滑坡多发生在陡坡,泥石流多在山谷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

②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④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西南地区由于多地震、多山、多暴雨,是滑坡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3.旱灾(我国气象灾害之首):

(1)时空分布特点:①各地均可发生,频率不同,黄淮海最重、华南西南次之、再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全年均发生,南北差异大,北方春旱、长中下夏秋旱,华南秋冬旱。

原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2)①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

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是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我国的旱灾与涝灾在时间上交替、在空间上交错出现。

②华北地区:产生原因:自然原因:a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b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水污染严重;
c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
b修建水库;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d减少水污染;
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f发展节水农业;
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
g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海水淡化等。

思考:华北春旱原因: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b夏季风弱,雨季未到c春耕需水量大.

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a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b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但东北地区在盛夏季节,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起的旱灾。

③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④广东冬旱:a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b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c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

⑤西亚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降水少。

⑥中亚干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影响小,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

⑦解决干旱措施:a修建水利工程,引水灌溉;
b农业:营造防护林;
选择耐寒作物;
改进耕作制度;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4 洪涝

①我国典型地区:东部季风区(东北、黄河、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等)

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a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导致河流水量大;
b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
副高弱:南涝北旱);
c台风的影响; d 厄尔尼诺现象(地形)e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地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是导致涝灾的根本原因)(水系)f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

g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h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人为原因:a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b围湖造田,使湖泊调洪能力下降;
c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③治理措施:a中上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
b退耕还湖;
c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
d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e开挖入海河道(淮河);
f修建分洪蓄洪区;
g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
h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拟订撤离预案、实施防洪保险)等.(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5 沙尘暴(1)时空分布特点:①多发生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 ②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春季最盛(2)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
②地面干燥;
③碎屑物质丰富;
④多大风天气;
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过度砍伐④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6台风世界:台风多发生夏秋季节,主要发生海域为:西北太平洋(最多)、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各省区受影响最大

形成原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要和图联系),水温26摄氏度;

台风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台风眼区晴朗无风)

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如何减小台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

建设沿海防风林、防波堤等生物和工程措施。

7寒潮:
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

我国冬半年常发,每年秋末、冬季和初春。

影响范围大,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受影响较小,滇南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被认为寒潮影响更小。

形成原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①距西伯利亚寒冷中心近,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风强烈。②青藏高原地势高,冬季风爬升受阻,东西向高大山脉的层层阻挡。

灾害特点:降温辐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大风、降温、霜冻、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尤以春季和秋季对农作物危害较大。

寒潮的利:冰杀害虫;
大雪缓解春旱。

第2篇: 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

减灾与防灾的心得体会

【篇一:防震减灾心得体会】

防震减灾心得体会

自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人们就做了各种各样的防备地震的仪器。但是灾难还是接二连三地发生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许许多多的生命被死神夺走,一切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防震减灾刻不容缓。

为了在地震时保护好自已的生命,有些知识我们还不知道,转载请著名来自:(言小)所以在2月1日我和罗茗仪走进绍兴科技馆,参观防震减灾科普展。

科普展的内容丰富多彩,最让我震惊的是在青海玉树地震时,我们救援队花了4个小时救了一位小姑娘,这种不怕苦、不怕累、永不放弃的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刹那间,我真正体会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被困难打垮的那种奋斗精神,我爱我们的祖国!

在这次防震减灾科普展和3d电影的展出给我了启示:珍爱生命,我的责任!

【篇二:防震减灾心得体会1】

防震减灾心得体会

练如意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另外,室外的人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如遇燃气、毒气泄漏、火灾,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风绕到上风方向。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要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切不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要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生”、后救“人”;
要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只要沉着、冷静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震成功。

【篇三:防灾减灾读书笔记】

防灾减灾工程学读书笔记

学号:132081400011 姓名:林鹏 班级:1301班

灾害是指那些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人与自然综合的原因,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害的各种现象。灾害的类型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灾害;
一类是人为灾害。自然灾害又可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天文灾害以及其他;
人为灾害又可分为生态环境灾害、工程事故灾害、政治社会灾害。这些灾害对人类社会主要有以下影响:造成人员伤亡;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破坏环境资源,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

从人类已付出的巨大代价的史实中吸取宝贵的经验与教训,给予人们对付灾害的最新的科学知识和一些应急、自救、互救的方法,以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抗灾的能力,提高国民的灾害意识,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为抵抗各种灾害、降低灾害损失筑起一道无形的新的长城。这就是灾害教育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也是开设《防灾减灾学》这门课程的宗旨之一。

从自然科学方面看,各个学科分支对各单种灾害的成灾机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希望从中找到预测规律,用于预测预防。现在这种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而更加深入地进行。灾害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也十分重要。

从工程科学方面看,从防灾规划、工程抗灾技术、工程防灾减灾技术、灾后工程建筑修复技术以及各种灾害预测预报的仪表、仪器及系统等均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从经济学方面看,研究的课题有灾前物资储备、灾害损失评估、灾害保险、灾害对生产发展的影响等。

从社会学方面看,对灾害预报、灾情发生时的政策制定、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灾害时保持社会稳定、灾害时人的心理行为研究等问题均应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

火灾的危害及特点

火的使用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然力。可以说,没有火的使用,就没有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也就没有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然,火和其他物质一样也具有两重性,它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幸福,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但是火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由于人类自身的不慎和其他自然原因,火也会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火灾是各种自然灾害中的最危险、最常见、最具毁灭性的灾种之一。火灾出现的概率之高,以及它对可燃物的敏感性和燃烧蔓延的快速性都是十分惊人的。自从人类发现火以后,在长期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已经同火结下不解之缘。当今,火在人类的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等许多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已经发挥出巨大作用,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火的利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火灾是各类灾害中发生最频繁,并极具毁灭性的灾害之一。火灾发生频繁为各种灾害之首,我国每年约发生3万次至7万次。火灾是指失去控制的火,在其蔓延发展过程中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一种灾害性的燃烧现象。它可以是天灾,也可以是人祸。因此火灾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火灾灾害的属性按照物质运动变化产生燃烧的不同条件可以分为自然火灾和建造物火灾。

自然火灾是指在森林、草场等一些自然区发生的火灾。这类火灾的起因有两种,一种是由大自然的物理和化学现象引起的,有直接发生的,如火山喷发、雷火等,也有条件性的次

生火灾,如干旱高温的自燃、地下煤炭的阴燃等;
另一种则是由人类自身行为的不慎所引起的火灾。这类火灾发生的次数不多,但其火势一般都较大,难以扑灭,例如森林、煤矿火灾等。

建造物火灾是指发生于各种人为建造的物体之内的火灾。事实证明,最常见、最危险、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最大的还是这类发生于建造物之中的火灾。

火灾的危险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

随机性是指火灾在何时、何地发生等是不确定的,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它却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

确定性是指可燃物着火引起火灾,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果在某一场合下发生了火灾,火灾会按基本确定的过程发展,火灾燃烧、烟气流动等都遵循确定的流体流动、传热物质、物质守恒等规律。人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研究火灾。

2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火灾的发生首先与建筑科技、消防设施、可燃物燃烧特性,以及火源、天气、风速、地形等物理化学因素有关。

但火灾的发生决非是纯粹的自然现象,还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修养、操作技能、教育程度、法律知识,以及规章制度、文化经济等社会因素有关。

3 随时代进步而增大

火灾的发生频率与损失随着经济的活跃和财富的增加而增大。

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火灾的抗御能力不断提高。但伴随着高层建筑、大型化工企业、大型商贸大厦、大型宾馆、大型饭店和写字楼、大型集贸市场等涌现;
新工艺、新设备、新型装饰材料的广泛使用;
用火用电量激增,火灾的发生也相应增加。

火灾防制

1 建立消防队伍和机构

人类用火距今已有180万年以上。我国人民同火灾作斗争的消防工作有文字记载的也有2600多年历史。到了南宋,我国民间出现了“水铺”、“冷铺”、“义社”等群众救火等群众救火组织。明、清、民国年间群众救火组织有了较大发展,一些城市和乡村成立了“水会”、“水庄”、“水局”、“救火会”以及各种名目的“义勇救火队”、“救火委员会”等群众救火组织。

近代在西方国家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大规模的工矿企业越来越多,城市人口更加密集,火灾的危险性也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出现了更加正规的消防队和消防机构等,如英国在1850年出现了公用消防公司,美国在1896年成立了全国消防协会。它们与其它保险机构相互融合,使救火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我国在清代末年开始出现西方的消防体制。

2 研制各种灭火设备

用桶、罐之类的生活工具运水灭火是人类最先想到和使用的方法。我国唐代人开始用油

布缝制的水袋来运水灭火,宋代人成功地用竹制唧筒喷水灭火,尽管其射程和喷水量有限,但与靠近火焰泼水或向火中投掷水袋等灭火方式相比,的确是一个大的进步。

十八世纪内燃机在西方国家出现后,人们很快制造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消防车、消防艇及消防泵等可移动式机械灭火设备。近代自来水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又给人以启示,使消火栓成为建筑物的重要消防设施。本世纪以来,许多现代建筑中开始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种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
利用飞机进行灭火和营救;
化学药剂灭火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消防安全措施还将进一步得到改进和发展。

3 制定有关防灭火法规

我国很早就提出了“立火禁”、“ 修火宪”,即发布防火政令、建立御火制度和制定用火法律,依法治火。十七世纪中期起,人们逐渐对火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法规和标准,并且随着对火在认识的加深而不断修订和完善。1904年美国颁布了第一个较为完善的建筑消防法规,1928年进行了第一次建筑结构耐火实验。这些法规和标准包括城市、乡村、民用建筑、高层建筑、仓库、石油、化学易燃物品等多种消防法规,以及材料分类、建筑构件耐火等标准。

4 建筑防火规范体系

消防技术规范是对工程建设活动中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调一致,由公安部等有关部门主编,建设部和国家标准技术监督检疫检验总局批准,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形式发布,作为全国或某一行业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第3篇: 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

防灾减灾、应急处理专题学习

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由xx组织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理专题培训班,在为期2个星期的专题培训中,学习了各种防灾减灾及其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在此,谈一点自己的感想体会。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冰雪灾害、5.12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及云南刚刚发生的9.7彝良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使得我国遭受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自1949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农作物受害面积年均超过4000万公顷,受灾人口年均超过2亿。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是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重点,因此,加强防灾减灾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具有重大意义。

一、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监测预报预警体系。

为有效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使损失达到最低。一是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实行固定监测和流动监测相结合、传统监测与现代监测相结合、专业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灾害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监测,要加强监测台、站、网、点的建设,建立以主管部门为中心、专业监测台站为主体、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监测网络;
大力开展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等项目的研究、示范、运用和推广。对重点时段、重点工程、重点部位、重大隐患要重点监测,防患于未然。二是加强预报体系建设。要面向社会公众,建立完善的灾害预报服务系统,开展短时、短期、中期连续滚动灾害预报。不断推进灾害性天气、有害生物、地质灾害、森林火灾、交通和煤矿安全气象等的综合预报;
要全面提高预报,特别是短临灾害预报的精准度。力求将灾害发生的范围圈得更准,灾害发生的强度估计得更确切,将灾害发生的预警时间提前更多。三是加强预警体系建设。要广泛采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电话传真、报刊杂志、高音喇叭、 手机群呼、鸣锣示警等有效形式,将重大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防洪防汛、防雹防雷、防疫防火等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发送到公众,特别要重点关注警报盲区和老、弱、病、残、幼人群,要编写详尽专业而又通俗易懂的防御灾害指南,引导公众科学避灾减灾。

二、加强应急救援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处置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要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不周密,到时就不可能从容镇定、很好地应对险情灾情,因此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同时,要加强预案演练,通过演练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等工作,确保自然灾害发生时预案启动快、反应灵、运转顺。二要有应急队伍。要按照装备精良、技术先进、训练有素、反应快速的要求抓好抢险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以管理部门、专业队伍为主体,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公益组织为补充,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为基础的抢险救灾队伍体系,要充分发挥驻地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抢险救灾工作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同时,要制订完善的军队抢险救灾行动方案。三要有应急物资。要健全完善市级和县区级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增加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建立健全地区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当灾害发生时确保有货源、调得动、用得上。四要有应急指挥信息平台。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统一规划、保障安全的原则,通过整合、利用、盘活大量已经建成的信息化基础资源,尽快建立包括信息采集、预警预报、灾害评估、远程指挥和灾害救助在内的以图像监控、无线指挥调度、有线通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综合保障五大技术系统为依托的指挥平台,实现救灾现场与指挥部的视频、音频、数据信息的双向传递,灾害与应急指挥信息的共享和灾害管理远程指挥。五要有应急救援救助。当自然灾害发生后,要及时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应急处置工作的首位,抓住黄金72小时救助时间,紧急疏散转移险区群众,搜救失踪和被困人员,对因灾转移出来的受灾群众,必须为他们提供食品、衣被、帐篷等生活必需品,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医疗保障、学生有书读。

三、加强灾后恢复重建体系建设,维护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

灾后恢复重建是救灾工作的继续,它是对灾毁家园的基本恢复,也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恢复重建工作必须在灾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周密规划、科学引导、增大投入。一是要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重建方案。首先要抓紧城乡供水、供电、供气、通信设施工程的恢复。其次要制订卫生防疫总体方案,确保灾区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灾后无疫。再次要加强治安巡逻和物价检查,加大对欺行霸市、造谣惑众、偷盗抢劫等不法行为的打击,确保灾区社会稳定。二是正确引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受灾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激发广大群众互助互济,奉献爱心,各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典型事迹、英雄人物,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切之情迅速转达到受灾群众,把抗灾救灾措施落实到受灾群众,增强战胜灾难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三是完善机制,要切实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负责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机制,要建立领导责任制,签订责任书,要落实“四公开”(即公开发放规定,公开救济对象,公开救济数额,公开发放程序)制度;
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帮助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救灾投入机制,用足用好中央对地方的救灾补助专项经费,进一步加强救灾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要加强督促检查,纪检监察机关、审计等部门要加大救灾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救灾资金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第4篇: 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抓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森林草原防灭火

xxxx对去年凉山木里“3·30”森林火灾、今年西昌森林火灾先后作出重要指示,对开展科学施救、全力组织灭火、严防次生灾害、抓实安全风险防范各项工作、深入排查各类隐患等提出重要要求,字字千钧、振聋发聩,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各项工作,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必须痛定思痛、举一反三,时刻谨记xxxx的郑重告诫,从思想上真正警醒起来、在行动上坚决落实了下去,做深做细做实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用实际行动检验践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政治忠诚。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XX,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近期xx又连续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体现了xx对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xx心系人民群众,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价值取向。现在正值暴雨洪涝灾害频发的时期,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要充分认识严峻形势,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坚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学习领会贯彻xxxx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按照党XX、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防风险、保稳定、建制度、补短板,统筹抓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各项工作。

  二、工作上要抓实抓细

  安全生产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对我们应急抢险能力的考验,工作必须要做实了做细、安排部署到位、统筹调度科学。一是要加强灾害隐患排查。在排查中,不遗漏一个盲点、不留下一片空白,对发现的灾害隐患点要加强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二是加强协调配合。灾害防范工作,需要各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加强与应急、水文、气象等部门的联系,坚持联合会商机制,准确掌握灾害多发易发区域,强化监测预警及时掌握气象水文预报,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及时、准确、有效做好应急处置。三是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建立完善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切实把责任落实了到岗到人,健全值班值守制度,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在接到灾情命令后能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做好救助。

  三、责任上要严格落实了

  要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党委、政府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做好人员和力量的统筹调配,在发生灾情的时候紧急响应、快速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坚守工作岗位勇担重任。要牵住落实了责任的“牛鼻子”,严格落实了属地管理责任,开展专项检查,加强部门监管责任,狠抓一批典型违法违规事故处理,严格防汛救灾纪律,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玩忽职守,加大安全生产考核权重,以铁的纪律保证防灾减灾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切实增强抓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5篇: 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


我们不甘心,虽然我们不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是我们却可以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来准确地防止与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一起来看看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欢迎查阅!

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1

防震减灾自从四川地区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人心惶惶,不过大家没有束手待毙,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支援这就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怎样防震减灾。如果地震来了,要怎样躲避?还要提前知道地震到来。

首先,如果地震来了,我们要怎样躲避?我有5种可能:

1、如果在教室里,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在课桌底下,注意保护头部。

2、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

3、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等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员撤离现场。

4、如果在商场发生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体。

5、如果在公共汽车里发生地震,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次,就是要提前知道地震到来。如果地震来之前,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蜜蜂会惊飞;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会到处窜跑;老鼠们会急急忙忙地搬家。如果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让我们记住这些防震减灾的知识,并且好好练习,让灾难远离我们,让我们这个世界永远平安、幸福!

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2

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类的敌人。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引起部分地面快速的震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约有500万次,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只有5万次,能造成破坏性的强力地震每年约有十几次,破坏性特大的地震每年约有一次。

在地震时,我们须知的有十条分别是:一、躲在桌子等坚困的家居的下面。二、摇晃时灭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的地方。六、在百货公司、剧院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禁止停车、行驶。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小限度。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要在地震时关火?因为假如不关火的话,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情,这样会使危险变得更大。

地震是有前兆的,一些微观前兆,例如地变形、地应力、地磁、地点等这一类是不能被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巨额超导的。而能被觉察到的前兆有: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光、地色等。地下水异常的现象有:干旱井水往外冒、反常升降还有规律;雨水变浑浊,有臭味并且难闻。在地震前动物还能给我们一些前兆:家禽上树、骡马不进圈、猪往外逃、老鼠搬家、狗狂叫……

因此,我们要多多观察,注意防震减灾!!

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3

20__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也就在这一瞬间,汶川周边地区变成了废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有多少人离开了人世,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残疾人……这场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给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难于挥去的阴影。

根据有关人员统计,在地震发生时,真正由于灾难本身造成的伤害并不大,那又是什么使这么多人遇难呢?原来,真正的“杀手”是惊慌。惊慌使得许多人只会随别人行动,而不能冷静地思考。由于逃身的本能驱使,使得人们不是仓皇跳楼,就是相互拥挤踩踏而死,或是在楼房垮塌前没有及时躲避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假如人类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与地区,假如我们学会了自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我们不甘心,虽然我们不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是我们却可以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来准确地防止与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那么,当地震灾难降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灾难是人们预测不到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防止与地震造成的伤害,与其惊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还不如全力自救。

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4

5月12日快到了,然而在去年的这一天,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面对难以抗拒的巨大天灾,人类又一次表现出渺小与虚弱。我们除了震惊、悲哀、坚强之外,也需要反省,比如面对地震、海啸、水灾,如何自救?世界三大自然灾害中,地震高居第一。

据《减灾必读》一书的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灭的城市就占了27个,超过一半;其余25个城市受毁于地震以外的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等。因此,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群灾之首”是名副其实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为了不让美丽的城市变成废墟,为了不让拥有幸福家庭的孩子变成孤儿……我们从小就要知道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场景随处可见,有教师、有消防员、有母亲……其中让我最感动的就是一位50岁的男教师—谭千秋。他用自己的生命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展开双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4名学生。最终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是我们的责任。

所谓“防震减灾,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小学习地震知识,学会如何预防地震。让这知识伴随着我们一辈子,让我们把这些知识传给每一个人,让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知道防震意识,心中有“防震减灾,人人有责”的想法,共创美好明天!

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5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人们经济损失最严重与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与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们要听地震预告,学会看地震发生前的预兆,比如:动物们的异常惊飞、逃窜、狂叫等,也可以预防灾害的发生,以防在先及早报告、撤离。

今天是学校防震演习的日子,全体师生都参加了。具体的情况老师已经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们每一个同学。“地震来了”广播中传来老师急促的喊声。我们迅速将书包顶在头上“嗖”地往外窜,每一个同学都不想落后,发疯似的往操场上跑去,老师则在一旁有条不紊地维

我们还要多看防震减灾的书籍。把防震减灾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些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个人都知道在地震来到时,人人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灾害。让这些知识伴随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防震意识。

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防震减灾,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防震减灾(一)

灾害是人们最大的敌人,比如地震、海啸、火灾等等,发生灾害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包括人的生命,因此我们要懂得防震减灾的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一些灾害都是可以预防的,在我们学校就有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比如学校的楼梯,每次下楼都挤成一锅粥,最容易发生踩踏的"事件。教室里的风扇,开到最大风扇就在屋顶上摇来摇去,像马上掉下来一样。教室的门每次一刮大风、使劲关门,能把门上的玻璃震碎。在楼道里追逐打闹就容易摔倒把对方误伤。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不安全因素,都是可以预防的。看以下几条:

1、不要在学校里追逐打闹。

2、下楼时要一个个下,不要挤在一起。

3、不要使劲关门,刮风时要用椅子把门顶住。

我们要保护学校的公共设施,爱护学校就是爱护自己,让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加美好!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第6篇: 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5篇

5月,我办与各办事处和相关学校进行了协商,就系列活动期间,组织疏散演练等活动进行了协商。各示范学校,均表示支持活动开展。5月8日,我办向73个已建成民防工作站的社区下发了活动通知,明确了系列活动期间,各社区要积极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并在5月9日上午鸣放防空警报时段,统一组织疏散演练。1、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5月3日下午,我办派出人员到下洪社区为居民讲解防灾减灾知识,先后讲解了防空警报的识别、地震逃生、禽流感预防等知识,还在现场向居民发放了人防知识宣传手册,受到了居民的欢迎,日报记者到场进行了采访。
5月9日,津陇和圆梦社区联合组织了疏散演练,日报记者到场进行了采访。
5月12日,区人防办与区相关部门和办事处一起在民富园广场进行了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活动时间共发放传单20XX张、《市民防灾减灾手册》1000本,并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与防空防灾相关的问题,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电视台当晚进行了报导。
5月10日上午,解放路小学组织了全校师生进行了以防震为背

景的疏散演练,演练过程中组织有序,动作确实。同学们表示,通过演练,学会了逃生知识,自己要把这些知识讲给家长和自己的朋友,让更多人受益。区防办副主任带人到现场进行了指导。
5月19日上午,73个社区进行了疏散演练。各社区均组织正规,行动有序,演练达到了预定目的。市办黄书记到绿地南社区进行了指导。
2、保障工作扎实可靠
为搞好此次活动,区防办进行了认真的分工,社区活动和学校活动安排专人负责指导。为解决社区缺乏活动经费的问题,各社区活动用横幅由区人防办统一制作,并一一送到各社区。3、做好媒体宣传工作
系列活动中,我们十分重视做好媒体宣传工作。5月8日《鼓城晚报》A05板和A11板对下洪社区和阳光美地幼儿园的疏散活动进行了报导。5月12日晚电视台《夜新闻》、5月13日《日报》头版和A02版对我区民富园广场的宣传活动进行了报道。5月20日《都市晨报》对钟鼓楼社区的演练活动进行了报道。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范文3
今年的5月12日是国家第x个“防灾减灾日”,5月12日迎春

社区组织人员在社区门前举行了第x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
按照减灾委员会的要求统一制作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展板,现场发放了相关防灾减灾避险逃生知识手册和宣传资料。并设现场咨询台解答了市民提出的疑问。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固树立“防优于抗”、“减先于救”的思想,要全面提高减灾防灾知识,切实增强自身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尽量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次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出黑板报1块宣传图板6快,通过宣传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遍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心手相牵,团结一致,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努力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让我们远离灾害,共建和-谐!
一年来,西虹社区在雅山片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辖区各单位、各居民住宅小区、广大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西虹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富有成效。、加强组织建设,建立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一是成立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王祝勇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社区开展各种防灾减灾的领导、指导工作;二是建立社区自然灾害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牵头,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协调处理各种灾害发生事件;三是组织社区救援志愿者队伍30人;四是社区健全防灾减灾组织网络图,在宣传栏公布。
、加强制度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为确保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社区着手制定了各种制度,明确职责。1、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制度、职责;2、社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和演练预案;3、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职责;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氛围。
在社区宣传栏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海报,社区充分发挥教育场所作用开展讲座、知识竞赛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活动,使综合防灾减灾知识进家庭,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大大增强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加强应急演练,做好防灾减灾基础保障。
今年来,我社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预案,举办消防安全

讲座一次,实地演练一次,有50余人参加。防汛部门组织应急救援队多次在八尺江水面开展救援演练。社区防灾救灾工作取得成效。
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团结奋战,紧密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二、立足长远,进一步提升我社区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立足长远,加快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长与短,紧与松、急与缓相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断提升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实际举措。
加强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防灾减灾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使防灾减灾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使防灾减灾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加快防灾减灾应急体系队伍建设,推进防灾减灾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加大防灾减灾经费的投入,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范文4
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x街道教育办公室围绕活动主题“减

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四项要求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现就活动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1、提高活动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成立“防灾减灾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并将活动方案要求下发至每一名安全工作人员与教师,按照“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抓关键、抓薄弱环节、抓重点部位,确保活动扎实有效,掷地有声。
2、拓新宣传渠道,活化主题教育内容。学校除充分利用电子屏、手抄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方式外,还通过QQ群、微信等新媒体向学生家长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要求克服内容空泛老生常谈,做到图文并茂形式灵活,真正使学生家长对教育内容入眼入心入行动;积极协调安监、应急、地震、气象、民政等部门,进校、园举办讲座培训,接受防灾减灾工作的专业指导,联合开展“体验式、参与式”防灾减灾活动。
3、组织疏散演练,提升应急避险技能。各学校在防灾减灾周期间要组织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演练前有方案、演练中有秩序,演练后有总结。确保通过演练活动让学生熟悉预警信号、逃生疏散路径和应急避险知识技能。学校的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灾害损失。积极邀请安监部门

现场指导演练,确保演练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4、开展隐患大排查,确保汛期零隐患。结合当前的安全形势和季节特点,“防灾减灾周”集中组织开展校园防汛安全自查工作和校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对各类建筑物、校内树木及消防、避雷、用水、用电、管网、应急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灾害风险评估,梳理安全隐患清单,明确整改治理方案,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校园安全零隐患,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范文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唤起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我校开展了“防灾减灾”的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防灾减灾活动总结。现总结如下:
一,5月11日,学校开辟了“防灾减灾”橱窗宣传专栏,张贴了宣传画,组织全师生观看。同日的升旗仪式上,政教处号召全体师生做到: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积极配合学校的抗灾防灾演练,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从个人做起。

二,拟定“防灾减灾”公约并宣布实施。重点从安全防范和逃生等方面做了要求。
三,重温20x年11月26日的防震防火紧急疏散演练,进一步检验了应急反应力量,提高了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本次重点针对了室内进行演练。
四,5月12日,利用课间操的时间又开展讲座,部署了“防灾减灾”宣传的各项长期工作。
五,5月15日下午班会课,以班为单位召开“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拟定举办“远离灾害一起行动”的知识竞赛。此项工作在进一步落实之中。
六,充分发挥校广播室的喉舌作用,进行了广泛宣传,把“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落到实处,并拟定长期坚持开展下去。
七,进行了校园安全大排查,重点针对饮食卫生,把防食物中毒工作落到了实处。
八,一如既往地把防流行病工作放在了每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第x周“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增强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我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以后的学校工作中,还将一如

既往的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不放松,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上就是xx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心得体会范文,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防灾减灾心得体会,请大家多多关注”“。


推荐访问:减灾 防灾 心得体会 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六篇】 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 社区培训安全生产及减灾防灾工作心得体会怎么写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