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心得体会 > 2023学习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全面领导心得体会【五篇】

2023学习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全面领导心得体会【五篇】

时间:2023-09-05 08:33:01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学习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全面领导心得体会【五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3学习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全面领导心得体会【五篇】

学习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领导心得体会5篇

学习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领导心得体会篇1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心得体会(一)

  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对国际议程的设置能力、对国际政治的操作能力、对国际舆论的控制能力以及对世界理念的贡献能力等,它本质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权利结构中的地位影响力。国际话语权和国家软实力之间存在着深切联系。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和重要表征,国家软实力蕴含着国际话语权的发展资源,国家软实力的壮大有赖于强大的国际话语权作为依托支撑。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努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中国话语的感召力、公信力和亲和力,进一步强化中国话语的辐射力、创造力和影响力。

  提高国际话语权,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媒体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并重,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着力打造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不断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要大力推进国际传播本土化,善于利用对象国的传播条件、人才资源和游戏规则,善于运用市场化、商业化等方式,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手段实现海外广泛覆盖、有效覆盖。要积极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共同做好国际传播的大格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市场机制的活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引导它们把企业经营活动与展示国家形象结合起来。要扶持一批面向国际的智库和非政府组织,鼓励和支持它们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在更多国际场合发出中国声音,在国际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

  提高国际话语权,需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要坚持"内外有别"、"外外有别",把握规律、讲究艺术,针对国外受众的不同需求,用他们喜欢接受的方式,谈他们关注的话题,讲他们懂的语言,防止概念化、程式化,避免对内传播简单对外转化。一方面要坚持和发扬中华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和精神标识,以中国核心价值观为支撑,在对外传播中充分体现我们自己的价值理念、实际情况和立场主张;
另一方面要以开放包容姿态,积极反映中国对人类共同命运和全球事务的认识、思考和担当,多反映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话语共同点、利益交汇点,多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对外传播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深入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争取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上有所突破,在更广泛领域构建起既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又能与国际社会开展有效对话的话语体系。

  提高国际话语权,需要掌握新闻议题设置主动权。增强议题意识,提高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把我们想说的与国际社会关注的有机结合起来,使我们的立场主张吸引国际舆论关注、影响国际舆论走向。做好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重大理论观点出台时的议题策划,找准宣传的切入点和侧重点,放大正面舆论效果。善于把西方设置的议题拿来为我所用,引导国际社会理性看待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做好突发敏感事件舆论应对,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境外舆情研判,做好舆论引导预案,增强工作前瞻性。健全突发敏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及时组织重大突发敏感事件的舆论引导,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深度解读,把握好时、度、效,掌握好主动权。对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以开放的姿态为记者提供服务,依法依规加强对记者的管理。

  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勤奋务实,开拓创新,切实担负起相关工作的重要职责,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心得体会(二)

  通过学习十八大报告,我真切认识到,文化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而学校是青年学生的集中地,是培养祖国未来的园地,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力军。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更加重视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三个坚持"为我们学校工作者如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们首先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对德育工作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通过校园络、校报、宣传栏,各种文化活动等途径引领大学生思潮,()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全面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求实创新、文明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和氛围,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文化素质。首先提高老师个人的品德素养,积极引导学生严谨、逻辑、脚踏实地工作与学习的求实精神。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充满朝气和创新精神的科技学术活动,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以不断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建设。

  3、丰富大学生业余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广校园普通话,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社团,各种比赛和社会实践机会,来满足不同需求的大学生文化生活。

我们一定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心,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前进!

学习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领导心得体会篇2

【篇一】

自从学习以来,我坚持每天学,见缝插针的学习,深刻感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火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元素。

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

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间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

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分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其义教的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作为一位幼儿教师,深感重任,为我国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昂扬奋进的中华民族要闪烁着文化自信的光芒。

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底气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造创新的活力。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的文化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还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盛唐时期的中国,国富民强,通过由国都长安直抵地中海沿岸的陆上丝绸之路,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众多的国家的国君、使臣、客商、僧侣、学者、工匠、医生、胡姬纷至沓而来,在长安完成了经济,文化,手工,乐舞,民族大融合。这一切都得力于大唐政治开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换言之这不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吗?因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所以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

与文化自信的大唐盛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朝末年的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是中国各方面的文化都得不到发展,甚至还用一些方法束缚国人的思想,使中国逐渐落后于其他国家,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更是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使文化自信的缺失现象日益严重,让近代中国一度衰弱落后、被动挨打!

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可以带领当时千疮百孔的中国一步步的取得革命的胜利,到新中国的建立,再到今天的繁荣昌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源于中国共产党内心的那份自信与信念!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对新中国的信念!

因为文化自信出现了鲁迅等一批以笔为武器的战士!因为文化自信出现了《新青年》等文化战场!更因为文化自信出现了聂耳、田汉诞生了《义勇军进行曲》。太平盛世需要文化自信,革命战争年代更需要文化自信!他们创作的不是一首歌、一篇文章,而是一个民族的情怀、信仰与自信。正是这份自信支撑着共产党人带领着当时一盘散沙的旧中国一点点取得革命的胜利!

红色文化自信的传承与发扬

文化自信需要建立,红色文化自信更需要发扬!因为只有牢记历史,才能让国人居安思危,只有让国人更深刻地感受那份红色文化信念才能激起内心的信仰,那份爱国情怀!才能让新中国稳健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很开心、很骄傲成为国歌馆的一员,国歌馆是我们上海红色文化自信的表现与宣传阵地!《国歌故事进课堂》更是我们红色文化自信弘扬的天地!

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时代责任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发展!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求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文化自信之光烛照文化强国之路,是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

不忘本来,在传承弘扬中夯实根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保障和灵魂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坚决抵制和批判马克思主义“过时”“终结”等错误论调,针对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学说,加大辨析和驳斥的力度,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主导和文化多元发展的统一,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持续发展,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处理好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辩证扬弃、推陈出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创造创新中不断丰富和拓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最优秀的文化基因在当代社会得以发扬光大。

吸收外来,在对外开放中增强影响力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坚持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是激发文化生命力、提升文化创造力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我们对自身文化的信心,以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诉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我们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全面客观地认识外来文化,坚持洋为中用、博采众长,求同存异、辩证取舍,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同时,面对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以文化手段来达成政治目的,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来塑造和主导世界秩序,对我国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这些论述,充溢着坚守自身文化的底气,并将开放与包容贯穿其中,彰显了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高度的文化自信。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尽管近年来我国国际话语权有了较大程度提升,但我国的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相称,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不相称。推动文化“走出去”,增强国际影响力势在必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树立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精选优化传播内容,提升国际交流水平,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伟大旗帜。我们要分析和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所以成功的深层底蕴,提炼和阐释其之所以成功的文化新质,把这些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传播出去。要重点塑造和展示我国文明、开放、和谐、包容的形象,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

面向未来,在固本开新中不断发展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可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深切呼唤,是应对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挑战和考验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我们民族和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通过宣传教育、实践锤炼、体制构建等手段,进一步将其落细、落小、落实。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当代中国人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自信。这一自信,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来自xx00多年连绵不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来自创造文化新辉煌的强大物质基础、精神积累与制度保障,来自勇于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面向未来,我们要准确把握文化发展的大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大胆探索,提出新思想、构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
要着眼未来,固本开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里的自信,就包含了文化自信。只要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就能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四】

日前,《求是》杂志2019年第8期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近些年,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大量文艺作品呈“井喷”式涌现,文艺创作形式多样,各类“小众”、“边缘”文化层出不穷,一时间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荣”景象,然而在面向青年群体的作品上却鲜有观照现实、触及民生,深刻反映时代精神和奋斗实践的“灵魂”之作。无论火爆荧屏的大ip大制作,还是高排行高销量的畅销力作,极尽夺人眼球之功,却缺乏思想深度和现实意义,绕来绕去走不出“身边的小小悲欢”。榜上有名的作品尚且如此,榜下的难免出现一些低俗、粗劣、质量不高的庸作。这种现象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代青年人的精神生活浮躁,往往陷入随波逐流、跟风逐潮的怪圈,缺乏坚定的、强有力的灵魂向导。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忠诚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身为党员干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肩负着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使命和艰巨任务,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品质,铸就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因如此,党员干部要守护文化灵魂,推崇优秀文化,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工匠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学习“改革先锋”,为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正导向、带好路,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青年人的灵魂向导,成为“百花齐放满园春”中最具文化价值的“一花”。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红色力量。“红色基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厚植于每个革命志士心中的信仰之力,“红色基因”也是深藏于新时代每一名党员血脉中的灵魂烙印。保护红色旅游、教育资源,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等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传承党的优秀文化,使红色资源变为活跃于大众视野的主流文化和精神食粮,为凝聚心向人民心向党的红色力量铺路,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送上一道“红色文化”的饕餮盛宴。

培养“工匠精神”,提升专业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过眼烟云”。优秀作品的诞生需要倾注创造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优秀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也是因为“工匠精神”。身为党员,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奋斗者和实践者,要带头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专业素养,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弘扬“劳模精神”,明确价值取向。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所以,党员干部必须学习“劳模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己奉公,勤劳勇敢,崇德尚礼,知行合一,为弘扬“劳模精神”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学习“改革先锋”,勇于开拓创新。xx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李谷一、李雪健、施光南、蒋子龙、谢晋、路遥、樊锦诗、厉以宁、林毅夫、王家福、胡福明、许崇德、杜润生、郑德荣等100名文学艺术家、社会科学家受到表彰。也许我们无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瑰丽殿堂添上“金砖碧瓦”,但我们可以学习“改革先锋”紧跟时代、奉献时代的精神,立足本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奉献人民,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

【篇五】

2019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人民孕育梦想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久,只有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地位,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坚持好,发展好。

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应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善于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是文明古国,许多宝贵的东西都应该珍惜,但是也不能厚古薄今。我们应该客观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坚定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需要信心,也需要实干。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青年应该有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不断激发文化创新的活力,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篇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显著的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是在我党提出三个自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肯定与认同,是对自己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与敬仰,是更持久、更基础的自信。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我们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视公共外交,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学习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领导心得体会篇3

领导干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心得体会

8月31日上午,在县委中心组(扩大)理论学习会上,省统计局夏局长给我们做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监测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使我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标体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是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难点是实现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着力点是改善民生,促进民富。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农村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实现农村全面小康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如果没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稳固的物质基础;
没有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就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没有农民的普遍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因此,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以考虑,切实在建设和投入上向农业倾斜,给农民实惠。把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劳动力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城乡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是实现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欠发达地区全面小康建设任重道远。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差、起点低,决定了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欠发达地区。要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调整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快欠发达地区交通、电力、水利等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发展项目建设,缩小与发达地区居民公共服务差距;
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以城带乡,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着力点是改善民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民生,关键要靠发展。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只有经济增长与民众福祉增长趋同,经济发展速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这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因此,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去,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改善民生,体制改革是保障。破解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改善民生的关键。必须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问题的投入力度,把更多的财力投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建立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必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加强劳动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
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健全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使城乡居民得到较为平等和充分的就业。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让日趋庞大的公共财政完全"用之于民";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救助制度;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高公共福利水平。改善民生还须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妥善处理各利益群体的分配关系,进一步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在保持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调整城市不同层次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努力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

学习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领导心得体会篇4

如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_对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心得体会

各级领导班子是民主党派组织的核心,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对于将民主党派建设成为高素质的参政党至关重要。可以说,领导班子建设如何关乎民主党派的长远发展、关乎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关乎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行。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对于我们民主党派各级组织进一步搞好政治交接,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继承传统,弘扬爱国、民主与科学精神,是建设政治坚定的领导班子的关键

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主线,其核心问题就是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我们各党派基本上都是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自由的背景下成立的,从建立至今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形成了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我们只有进一步继承和弘扬这一优良传统,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坚定不移地坚持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信念,才能带领广大成员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此,领导班子成员一要加强理论学习。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用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要加强社章、社史的学习。要深入学习社章、社史以及多党合作的有关政策文件,正确认识新时期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划清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原则界限。三要继承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弘扬爱国、民主与科学精神,在工作和实践中不断赋予优良传统新的时代内涵,使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要深刻理解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丰富内涵,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团结和带领自己所在班子成员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中国...

学习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领导心得体会篇5

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心得体会

一、继承传统,弘扬爱国、民主与科学精神,是建设政治坚定的领导班子的关键

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主线,其核心问题就是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我们各党派基本上都是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自由的背景下成立的,从建立至今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形成了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我们只有进一步继承和弘扬这一优良传统,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坚定不移地坚持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信念,才能带领广大成员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此,领导班子成员一要加强理论学习。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用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要加强社章、社史的学习。要深入学习社章、社史以及多党合作的有关政策文件,正确认识新时期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划清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原则界限。三要继承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弘扬爱国、民主与科学精神,在工作和实践中不断赋予优良传统新的时代内涵,使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要深刻理解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丰富内涵,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团结和带领自己所在班子成员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夯实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根本原则的问题上,做到旗帜鲜明、是非分明,立场坚定。

二、发扬民主,加强集体领导,是建设开拓创新型领导班子的根本保证

民主党派的领导班子体制具有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特点,加强集体领导、发扬民主,充分调动每名班子成员的能动性,善于集中班子成员的真知灼见,形成合力,是建设坚强有力、创新发展领导班子的根本保证。加强集体领导,发扬民主,首先要在领导班子中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政治氛围,倡导说真话、讲实情、做实事,不搞“一言堂”。实践证明,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只要坚持集体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善于吸取各方的意见,那么最后决策就经得起推敲,就经得起检验,就是最佳决策,工作就会做好。否则,搞“一言堂”或否定集体领导,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其次,要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程序办事。在议事和决策过程中作为主委要当好班长,充分发扬民主,善于听取和吸收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要真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在决策前做到充分协商讨论。把决策的过程作为集思广益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的过程,做到既有民主,又有集中,形成科学合理的最终决策。决策形成后,班子成员就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决策权威性、严肃性,应当步调一致地贯彻落实,做到令行禁止。第三,要健全领导班子例会制度,完善领导机制。要从领导班子成员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特点出发,健全各项领导班子制度,完善领导机制。做到按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形成高效、务实、科学的领导机制。要根据工作实际,健全分工负责制度,合理分工,明确班子成员的职责,做到每名班子成员有职有权,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相互取长补短,形成工作的合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发展型领导班子。

三、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参政议政能力是建设新时期高素质参政党的重要环节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一项主要职能,是各党派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础和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建设具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领导班子是我们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必然要求。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是新时期各党派履行职能的主攻方向。这就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提高认识、拓宽视野,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把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要增强政党意识、责任意识,实现从技术专家向政治家转变,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本职工作上成就事业,还必须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必须能为发展和建设提出建议。要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带领广大成员在参政议政方面取得新成绩,以彰显民主党派的价值,提升党派的社会影响。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学习研究国际国内形势和基本国情,学习经济、法律、环境、人文、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拓宽视野,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二要深入实践,提高本领。要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态度投身社会实践、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要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来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帮助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既能敏锐地捕捉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又能恰如其分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措施。领导班子成员既要挂帅又能出征,发挥表率作用,集中广大成员的智慧,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作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我们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不动摇、坚持集体领导不折腾、坚持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不懈怠,以顾全大局的意识参与集体领导,以民主大度的作风带好班子,以真抓实干的行动做好工作,积极引领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始终与中共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拍、行动上一致,不断朝着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目标奋勇前进。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建设 党对 学习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全面领导心得体会【五篇】 学习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领导心得体会 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认识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