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心得体会 > 培养技能人才的心得体会3篇

培养技能人才的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2-03-09 09:14:22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培养技能人才的心得体会3篇

培养技能人才的心得体会篇1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土人才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头雁”,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在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处乡村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因此,要打造平台,下好“聚、强、用、留”四步棋,激活乡土人才“引擎”,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显身手、大展才华,为乡村振兴“赋能加速”。

  构筑“蓄水池”,唯才是举,把乡土人才“聚”起来。乡土人才大多致力于自身岗位,专注于某项工作,行事较为“低调”,常隐匿于乡间田野。把他们“挖掘”出来、“汇聚”起来,就要在做好摸底调研、拉网排查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实地考察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把致富能手、种植大户、经营人才、养殖专家、能工巧匠等“找出来”。同时,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广发“英雄帖”,打好“亲情牌”“乡愁牌”,把高校毕业生、在外务工人员等“请回来”就业创业。把致力于乡村发展的“田秀才”“土专家”“新农人”,按照生产类、经营类、技能类、服务类等不同类型进行动态管理、精细划分,做好台账,建立人才信息库,确保人才“蓄水池”源源不断。

  打造“练兵场”,靶向培育,让乡土人才“强”起来。多数乡土人才虽有一技之长,并已在相关领域获得相应成绩,但总体来看,仍然存在业务不精、文化水平偏低、技能偏弱等情况,不能实现“大跨越”,只能“小打小闹”。要让这些行家里手真正成为“领头雁”,就必须加强人才培育。做好定期培训需求调研,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既注重个性,又突出差异,着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其茁壮成长。把“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相结合,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让专家学者与“田秀才”“新农人”面对面交流,进行“集中会诊”答疑解惑;结合培养要求,制定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乡土人才外出学习,通过实地考察、经验交流来开拓眼界、提高技能。举办各种技能赛,在干中学、在战中练,干练结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练有所成”。

  推向“实践地”,激发活力,把乡土人才“用”起来。人才引进,精准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用”上。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在职称评定、发展晋升上给予突破,对做出优异成绩、突出贡献的加大宣传、给予奖励,增强荣誉感和获得感,激发其内在动力。把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与吸引外界投资打造产业结合起来,让通过前期培训获得专业技能的乡土人才以“练什么、干什么”的原则填充到产业发展中,使其能够有事做、有奔头。强化村与村、镇与镇横向联合,实现信息共享,鼓励乡土人才根据自身优势及所精技能进行自主创业,优势互补。将成绩突出、政治素质高的乡土人才作为党员发展对象,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引进村“两委”班子,发挥最大的人才效应,由“个人带头富”向“群众共同富”转变,做到“用当其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营造“栖息地”,完善服务,把乡土人才“留”下来。要留住人才,必须充分应和人才各类需求,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痛点发力,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创业创新“人才生态”。不仅要给乡土人才搭建大胆干事创业的“平台”,还要为人才夯实追梦圆梦的“后台”。在政策优惠、资金补贴、技术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给想干事、敢干事的乡土人才“保驾护航”,让他们放心投资、安心经营。打造“田间学校”“科技小院”,让乡土人才就近实操实训,克服“本领恐慌”,始终保持“充电”状态。定期开展评先评优活动,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营造“尊才、爱才”的良好氛围。用心解决人才在住房保障、生活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优化配套设施,完善服务体系,让乡土人才工作上有劲头、发展上有盼头、经济上有保障。

培养技能人才的心得体会篇2

  20xx年x月15号,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目的是让我们这些刚接触职业教育的老师更快的了解学校、了解职业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先后听取了xx大学肖教授、王教授关于《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等讲座,通过培训,使我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开阔了职业教育的视野,在教育理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仿佛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的“更新。这次培训与以往的教师培训不同,不单单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进行操作。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让人信服。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

  目前我校正在积极申办全国示范职校、迎接xx市教委的评估检查,准备今年x月的全国技能大赛,这些重大事情,促进我校的向前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奋斗的方向,就不能团结和凝聚教职工。我们要把学校的发展目标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进行落实。办学理念是学校的根本,一个没有自己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学校,很难想象会办成一个有什么特色的学校。

  我校学生中学厌倦了学习生活,被家长送进中职学校;这些学生主要还不是身体的残疾,而是在学习的压抑中长大,许多学生的文化程度、专业意识、学习品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职校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毕业后就业。所以我校采取“校企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做中教、做中学、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政、行、企、校”的联动办学模式,力争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二、以高涨的工作热情投身职业教育

  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教师做事懒散,处世消极,那么,势必会使祖国的花朵耷拉着脑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壮成长。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学习,我们要饱含热情,努力工作,追求卓越。

  三、宽容公正的对待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成长

  我们必须学会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职专孩子呢?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它能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田,开启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安慰和力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我们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接受所有的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注意时时处处在细节中体现出公正的意识。

  我们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这是我们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我们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改变“冷面孔”和居高临下的姿态,在感情上温暖他们,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在心理上开导他们,在目标上指引他们,在学习上激励他们。

培养技能人才的心得体会篇3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提供了根本遵循。“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把开发人才视为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当今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招才引才、近补内育、识才用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招才引才,用开放视野广下“求贤令”。《条例》指出要“树立全球事业和战略眼光,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放之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最大的财富。习近平同志在正定时,制定了“人才九条”,并身先士卒,诚邀各界专家人才,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各领域的50多位专家成为了正定经济顾问团的首批成员。有了他们的支持和关心,正定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重点厂家等相继与正定挂了钩。要念好一本“人才经”,创造人才集聚的先决条件,塑造人才“强磁场”,吸引天下“英雄”主动来约。要实施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人才不分国界,能够创造价值的都是可以为己所用的。要敢于“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广下“英雄贴”,广发“求贤令”,推进人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引导人才在区域范围内实现有效流动,打破人才“洼地”效应,释放人才能量。

  近补内育,用开放思维下好“先手棋”。《条例》指出要“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谋划,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要善于发现身边人才,用好本地人才。要切实发挥高校育人育才功能,强化地区自身人才培育机制,运用现有人才,发挥人才扩大和人才释放效应,要协同周边共同培育人才,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加快院校合作育才模式,学校专家学者可以到企业进行现场实践教学,企业人才亦可“重返校园”实现知识再造,及时更新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验证中得到能力提升。以攻克区域产业重大技术瓶颈、解决行业重大科技问题为使命,推动科研与产业有效衔接,不断扩大各类交流平台,深化国际国内合作办学机制,实现企业、学校人才的“双向”流动,通过激发“内生动力”稳定人才队伍。

  识才用才,用开放胸襟打好“主动仗”。《条例》指出要“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古语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善于识才,敢于用才,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等为导向的科学人才评价体系。要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运用动态人才研判机制,将人才纳入“市场化”运作,同时也要有适当的容错纠错机制,“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才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要适才而用,用其所长,并在选人用人育人的过程中积极开拓全面型、复合型人才,为未来人才发展铺就“高速路”,以“大肚量”“宽胸襟”,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从根源上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激活人才队伍的“一池活水”。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技能 培养 培养人才的感悟 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做法 人才培养方面的心得体会 高技能人才心得体会 对人才培养的感悟 技能人才培养建议 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 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心得体会 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培养经验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