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教学设计 > 水浒传阅读课教学设计7篇

水浒传阅读课教学设计7篇

时间:2023-08-31 08:55:02 教学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水浒传阅读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店铺。

  一、预设目标:

  1、通过阅读《水浒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

  1、学生自带《水浒传》。

  2、课件一套。

  三、阅读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1、书籍是知识的源泉。我们除了学好课本外还要多读课外书。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知道哪一部?2、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其中的一部名著,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好汉歌》

  3、这部名著是?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

  《水浒传》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

  1、学生展示手中的《水浒传》,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水浒传》?书主要内容是什么?《水浒传》主要写了哪些人物?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

  生交流,师适当引导个别学生介绍精彩故事的部分情节,引起阅读兴趣。

  (三)精读片段贯穿全书

  1、指导精读《三打祝家庄》精彩片段,抓题眼产生疑问读懂其中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

  ⑴交流描写三次攻打祝家庄的句子,穿插介绍原著的精彩描写,体会原著的精彩,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

  ⑵交流描写“三打”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体会情节描写精彩的特点。

  2、体会全书反复叙事的写法。引导可用精读的"方法读《水浒传》中其它精彩故事。

  四、鼓励探究拓展延伸

  1、讨论:书中的人物各有特点,你欣赏谁的什么特点?为什么?结合理解宋江做事有恒心的特点。

  2、介绍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对《水浒传》不同的解读。

  3、继续阅读《水浒传》,推荐阅读书籍。

  下载全文

篇二:水浒传阅读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阅读教案

  第一篇:水浒传阅读教案

  读古典名著《水浒传》

  评点独臂英雄武松

  泰兴市新街镇中心小学

  蒋兆平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基础上,了解主要人物武松的特点,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丰富优美的语言营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教学重点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武松;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水浒传》的一些艺术手法;

  活动准备:

  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选择描写武松的故事情节加以深入探究,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过程:

  一、了解水浒英雄,引出人物武松

  1、播放《好汉歌》。

  2、导语: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们的眼前就会仿佛浮现出许多水浒英雄的形象,你能说出你最喜欢的水浒英雄吗?

  3、学生自由交流。

  二、讲述武松故事,感悟英雄形象

  1、看来很多同学都喜欢武松,武松的故事流传很广,你能说说有关武松故事的名称吗?

  2、你能讲述武松的故事吗?

  3、学生讲述武松的故事。

  (1)景阳冈打虎;(2)斗杀西门庆;(3)醉打蒋门神;(4)

  大闹飞云浦;(5)血溅鸳鸯楼;(6)夜走蜈蚣岭;(7)单臂擒方腊

  三、评点英雄武松,提高感悟层次

  1、过渡语:同学们将故事讲得多精彩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你的心目中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能告诉大家吗?

  2、交流阅读感受。

  四、了解真实武松,感悟文学艺术

  1、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武松吗?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武松。

  2、真实的武松与《水浒传》中的武松有那些是一样的,有那些是不一样的?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呢?将文学艺术与生活故事相结合,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也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

  五、总结人物形象,学习英雄精神

  这节课我们全面分析了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知道了他的优点和缺点。因为武松有优点而使我们感到可敬,因为他有缺点而使我们感到可爱。《水浒传》为什么魅力十足,会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青睐?就在于施耐庵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具有人性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找到影子的。对于英雄我们不能太迷信,因为他是人,而不是神,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他积极健康的一面,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第二篇:水浒传教案

  《水浒传》课外阅读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深化学生对《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认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同时,潜移默化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学习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的欲望。

  导读难点

  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导读过程:

  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课前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2、它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刚刚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也选自《水浒传》?《林冲棒打洪教头》,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小结:《水浒传》里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虽然大家以前通过电视、书籍对其中的故事有所了解,但把这本书全部读下来的人不多,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的更是不多,要想读好这部巨著不容易,所以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同学们能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然后真正走进《水浒传》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了解《水浒传》的地位

  1、《水浒传》曾是我国解放后印数最大的一部古籍著作,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此书,不管老的少的都喜欢,它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如此厚爱?请看各家各派对水浒的评价。

  2、多媒体出示:

  (1)清代著名小说推理家金圣叹将《水浒传》、《西游记》、《庄子》、《离骚》、《史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六才子书”。

  (2)清代文艺批评家卧虎浪士言:我国小说,汗牛充栋,而其尤甚,莫如《水浒传》、《红楼梦》。

  (3)胡适认为:在5000年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非四书五经,也不是性理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红楼梦》、《水浒传》??

  (4)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称:《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无前例的杰作。

  (5)《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评价是:《水浒传》是14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

  3、真是一本杰作,是谁创作了这本杰作?

  三、出示:走近作者。

  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本书没有对作者作具体介绍。请看大屏幕,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施耐庵。

  2、出示施耐庵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关于其生平,至今尚无确切的资料,据说他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原名耳,又名子安,祖籍苏州,曾出仕钱塘,又传他曾参加张士诚军。但这些都还待证实。

  四、出示:走近文本

  1、请同学们拿出《水浒传》,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出示“阅读前言、序言、说明等等”,出示“浏览目录”。

  2、其实水浒传的版本有很多种,有的书还会有序言、说明等等,拿到一本书我们都要读一读。因为阅读这些都是我们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写作特色、写作背景等等最快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3、我们来交流一下(了解一些要点)。

  4、除了前言,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书本的主要内容。目录的内容就是故事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请同学们浏览一遍目录,了解水浒有哪些故事,读一读你最感兴趣的故事目录。

  5、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些故事呢?(简单交流)

  6、这一个个小标题里包含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今天我们不可能一一来欣赏,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大家都会喜欢的《景阳岗武松打猛虎》。出示“走进文本”。

  五、出示:走进文本,讲述故事

  1、请同学们翻到76页《景阳岗武松打猛虎》。

  2、请同学们用速读的方法了解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出示:了解主要内容。这则故事有六页,很长,但是有很多同学对它却有所了解,如果把已有的认识加上现在的认真阅读,相信你会读得又快又好。

  3、看后交流,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介绍。

  六、出示:欣赏精彩。

  1、请同学们联系平时读书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欣赏一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圈划批注、好词好句摘录、比较、朗读、联想、写读后感??)

  2、荆小的书香校园工程使同学们积累了许多有效的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出示:自主读书: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欣赏这一章节你认为最精彩的一面。

  3、小结:名著就是名著,它带给我们的是一道丰富的大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品尝品尝呢?

  4、同学们,武松只是108个好汉中的一个,你还认识水浒中的哪些人物呢?简单交流。

  5、请看大屏幕,我们来欣赏一下主要人物的形象。

  6、小结: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诨号,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会深刻地认识他们,也一定会被108个人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课后请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继续阅读这本书,相信这部名著会使你收获多多。

  七、阅读结束语,以歌结尾。

  第三篇:水浒传教案

  阅读指导课教案

  走近名著

  读《水浒传》

  永年县第六中学

  高丽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读《水浒传》,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使用分析、探究法,促进对经典作品的交流与共享。发展听读说写的多种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经典的魅力,感受经典的的价值与意义,提高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形成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敬态度。教学重点:

  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教学难点:

  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教学设想: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元末明初,和《三国演义》同时出现的《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的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它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作者以见于史书的材料为主要依据,结合民间传说、戏曲、话本中的有关故事,经过选择加工和再创造而成。它为后世的小说、戏曲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为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开拓了广阔的道路。《水浒传》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小说的结局充满着悲剧气氛,把作品“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方法指导

  据了解,大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不感兴趣,思想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时间去认真地阅读名著。所以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和方法。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徜徉于古典文学的海洋。

  三、简要介绍《水浒传》其中一故事

  《武松打虎》是学生最熟悉的故事,也是最喜欢读的故事。所以我选择这一故事情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运用阅读方法去读懂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细节,认识人物形象特点。

  课前准备:

  1、《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青少年版)

  3、《水浒传》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很骄傲,因为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古代文化,在世界上很出名,每个朝代都有在文化方面的杰出成就,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四大名著为杰出代表作。那么谁知道四大名著是什么?

  生:《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师:学习名著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提升自己语文素养,开拓视野,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名著,阅读《水浒》,学习怎样阅读名著的方法,怎样读书的方法。

  二、阅读指导

  (一)、同学们,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了解它的作者、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主题思想等。指出《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时代背景是写于元朝末年战乱纷纷的年代。主要内容歌颂农民起义的文学著作。主题思想是《水浒传》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小说的结局充满着悲剧气氛,把作品“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了解了这些内容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小说?采用什么方式去读呢?

  师:在这些著作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呢?

  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个故事)

  师:“这些故事你们都看过吗?你还知道哪些精彩的故事?”

  “是啊!要想读懂《水浒传》这个就必须首先读懂其中的故事!”读时我们可以速读的方式。

  (板书:读懂小说就要读懂故事)

  (二)、在这些故事情节中有哪些主要人物呢?这些人物各有特点,他们的绰号表现出来。你知道哪些人物及他们的绰号吗?

  智多星吴用

  入云龙公孙胜

  小李广花荣

  小旋风柴进

  花和尚鲁智深

  行者武松

  青面兽杨志

  神行太保戴宗

  黑旋风李逵

  九纹龙史进

  立地太岁阮小二

  豹子头林冲

  “这些人物就是故事中的人物。所以我们要想读懂故事就要读懂这些人物。读时可以速读,也可以细读。”

  (板书: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三)、师:“那么如何读懂人物呢?如何了解这些人物的特点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猜一猜,这一片断描写得是谁?”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个片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

  “请大家读一读片断,找一找表现武松动作的词语,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勾划下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能够看出武松什么样的特点,把你对词语的感受写在片断旁,做一个眉批。”(注意提示“四闪”、“抡”、“劈”、“揪”、“按”、“踢”、“提”、“打”)

  “这些都是文章的细节,读懂细节就能读懂人物。”

  (板书:读懂人物就要读懂细节)我们通过文中的语言、动作、心里等描写了解人物形象,这时我们应精读。

  三、总结方法

  1、读阅读古典小说要:

  了解文章故事内容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分析重要的故事情节

  2、阅读方式有:泛读、精读、速读、跳读等。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

  精读:也就是细读一字一句地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圈点批注,体会文章内容,划出文章的妙词佳句。

  速读即快速地阅读。

  跳读:找出需要的有选择的去读。

  我们要针按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读书,读书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当我们读到精彩的情节或优美的语句,或自己喜欢的,写作时能用上的是我们会反复去读,反复理解。这时我们要做好读书笔记。

  四、做好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可以用摘抄式、列提纲式、批注式、体会式等

  针对本课《水浒传》片断中你最喜爱的人物,写一段人物评析,内容、形式和字数均不限。最后这几句话赠言给同学们: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第四篇:水浒传教案

  《水浒传》阅读教学指导

  导读目的1、知道《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深化学生对《林冲棒打洪教头》

  一课的认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同时,潜移默化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导读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的欲望。导读难点

  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课前准备:让学生重点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武松打虎》两个片段

  指导时间:40分钟

  导读过程:

  课前准备:

  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哪部名著?与学生闲谈四大名著。

  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说评书):“今天这回书,说的是北宋年间,内有奸臣当道,外有盗贼横行,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却说那山东境内水泊梁山,方圆八百里,中间一处高地唤作宛子城,又叫蓼(liǎo)儿洼,端是块好地方。其聚集了一伙儿热血汉子,他们上应天象,下顺民意,替天行道,结义梁山。奸臣们叫他们为贼寇,百姓们称他们为好汉,秀才们唤他们为水浒英雄,实在是了不得啊!且让我们抬起头,昂起胸,大话水浒,走近英雄!(拍醒木)

  2、《水浒传》里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虽然大家以前通过电视、书籍对其中的故事有所了解,但把这本书全部读下来的人不多,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的更是不多,要想读好这部巨著不容易,所以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同学们能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然后真正走进《水浒传》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了解《水浒传》的地位

  1、《水浒传》曾是我国解放后印数最大的一部古籍著作,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此书,不管老的少的都喜欢,它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如此厚爱?请看各家各派对水浒的评价。

  2、多媒体出示:

  (1)清代著名小说推理家金圣叹将《水浒传》、《西游记》、《庄子》、《离骚》、《史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六才子书”。

  (2)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称:《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无前例的杰作。(3)《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评价是:《水浒传》是14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

  3、这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光耀千秋的杰作,是谁创作了这本杰作?

  三、出示:走近作者。

  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本书没有对作者作具体介绍。请看大屏幕,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施耐庵。

  2、出示施耐庵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关于其生平,至今尚无确切的资料,据说他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原名耳,又名子安,祖籍苏州,曾出仕钱塘,又传他曾参加张士诚军。但这些都还待证实。

  3、一本书如果没有介绍作者,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去知道?关于施耐庵的故事很多,传奇更多。他与水浒传之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施耐庵,请运用上网、查课外书、询问等方法去获得信息。

  四、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师:“同学们,《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刻画英雄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说,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既可以领略英雄的风采,了解的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课前,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读过水浒故事,有的可能读得是删改版,有的可能读得是少年版,还有的可能读得是原著,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

  (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个故事)

  “这些故事你们都看过吗?”

  “喜欢它吗?”

  “是啊!要想读懂《水浒传》这个就必须首先读懂其中的故事!”

  (板书:读懂小说就要读懂故事)

  “请大家接着往下看,他们是谁?”(水浒英雄)

  “大家都认识,谁能将这些水浒英雄与这些故事联起来?”(学生做题)

  “这些人物是这一故事中的人物之一。我们要想读懂故事就要读懂这些人物”(板书: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三打祝家庄

  吴

  用

  大闹五台山

  武

  松

  误入白虎堂

  宋

  江

  醉打蒋门神

  李

  逵

  大闹清风寨

  花

  荣

  扯诏骂钦差

  鲁智深

  智取生辰纲

  林

  冲

  2.悲和怒

  共议豹子头,褒与贬

  同论呼保义

  与学生共同阅读林冲和宋江的简评。

  3.师:“那么如何读懂人物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

  看武松图片,然后读武松打虎片段,完成练习。

  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个片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

  “请大家读一读片断,找一找表现武松动作的词语,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勾划下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能够看出武松什么样的特点,把你对词语的感受写在片断旁,做一个眉批。”(注意提示“四闪”、“抡”、“劈”、“揪”、“按”、“踢”、“提”、“打”)

  “这些都是文章的细节,读懂人物就要读懂细节。”

  (板书:要读懂人物就要读懂细节)

  五、总结,拓展训练。

  1.《水浒传》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小说的结局充满着悲剧气氛,把作品“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2.作业布置:

  读一读

  按要求精读《水浒》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片段。

  写一写

  针对本课《水浒》片断中你最喜爱的人物,写一段人物评析,内容、形式和字数均不限。

  演一演

  在《水浒》中找一篇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的故事,与你的好朋友一起排练一出小说剧。

  虎极博

  123第五篇:水浒传教案

  名著推荐与阅读

  《水浒传》教学设计

  社旗县郝寨镇第一初级中学

  宋建山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阅读古典

  名著的兴趣。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分析人物形象。(3)、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4)、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5)、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欲望。

  教学难点

  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出示一组人物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些人物是谁,出自哪部作品,还知道哪些人物。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名著,走进《水浒传》,领略传奇人物的英雄风采。

  (二)、主要内容讲一讲

  《水浒传》是一部老少皆宜,雅俗皆爱的名片巨著,他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塑造了不少的不计其数的人物,个性之鲜明,在文学史上首屈一指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三国出智士,梁山多勇夫。

  二、学

  (一)故事内容读一读

  通过阅读,请同学们说说你心目中的梁山英雄好汉。学生活动:

  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梁山英雄好汉的名字及其绰号。

  (二)、精彩故事聊一聊1、2、同桌之间聊一聊自己所喜欢的水浒人物的故事,并简要说说理由。简要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人物——故事情节——人物性格

  (1)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

  谋、豁达明理

  (2)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3)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4)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

  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5)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6)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7)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三、悟

  人物形象辨一辨

  分析人物形象。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英雄性格的异同,加深理解。(以鲁智深、武松、李逵三人为例)提问: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三人都是经典的英雄形象,你能说说他们的异同吗?明确:他们都是性情刚直,好打不平,不畏强暴,不避危难;但他们又各有其特点,鲁智深是军官出身,阅历较深,富有正义感,痛恶社会的不平,他虽然性格急躁,行动莽撞,但在斗争中有时又很细心机智。如拳打镇关西,这些都说明他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武松性情刚强,好打那些不明道理的人,死也不怕。在行动上有时表现得粗鲁蛮横,象是有意的寻衅生事,如快活林对蒋门神;有时是装出假象迷惑与麻痹对手,如十字坡对孙二娘。他为了替兄报仇,考虑得极为周密,从调查情况入手,到杀嫂逼取口供,杀西门庆,自首县衙,一步步按着他的安排都做到了。这又说明他很有心计。而李逵则和两人大不相同,憨直、刚强、粗心、大胆,极忠于梁山事业,反

  抗性最强,打起仗来,赤膊上阵,勇猛无比。他是个真正的粗人,一味蛮干,不计后果,又有几分天真,好管闲事,又常常惹出事端,在江州因夺鱼和张顺撕打,被张顺骗到水里,淹得他两眼发白;去蓟州搬取公孙胜,路上偷吃酒肉,受到戴宗的惩治;斧劈罗真人,被真人罚到蓟州大牢里受苦;打死殷天锡,连累柴进坐牢,差点送了性命。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得十分准确和细致。《水浒传》对这些英雄人物个性特点的描绘,真正作到毫发不失,这就更加强了这些形象的动人力量。

  四、链

  人物描述猜一猜

  人物竞猜:

  他时任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两院节级,他与吴用是旧交,自幼练就一身行走如飞的功夫。人称“神行太保”。宋江浔阳楼题反诗,蔡九曾经派他捉拿,他让宋江披头散发,把屎尿坡在身上,装疯逃过捉拿,他曾经被蔡九派往东京送信,在朱贵的酒店里被蒙汗药蒙倒,后背连累入狱,获梁山好汉营救,排梁山好汉第20位。受招安后,被封为兖州府都统制,他不接受,在泰安岳庙陪堂,了此一生。

  此人是梁山好汉:戴宗

  2.此人在梁山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生的豹头环眼,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曾得鲁智深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雪夜入梁山,为白衣秀才王伦不容,后火并王伦。三打祝家庄擒获扈三娘。极力反对招安,在征讨方腊时,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合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他就是豹子头林冲

  3.此人在梁山好汉36名天罡星中最后一位,在梁山十名步军头领总排行第六位。他从小死了父母,被卢俊义收养,吹箫唱歌样样能行,又射一手好箭,他曾经放冷箭救主人,曾和李师师拜为姐弟,面见皇帝,传递梁山消息,为宋江招安立了大功。受招安后他预感卢俊义前去受封没有好的结果,独自离去。

  他是浪子燕青

  4.他是梁山第25条好汉,步军头领第四位,原是郓城县步兵督

  头,打铁出身,学了一身好武艺。宋江怒杀阎婆惜后,奉命追捕,和马兵督头朱仝一起放了宋江,后来因为母亲遭到白秀英侮辱,一气之下,打死了白,被朱仝放走。他的绰号“插翅虎”。

  他就是雷横

  五、小结

  《水浒传》中108将各个人物性格鲜明,同中见异。如果同学们想更深刻的了解他们,就仔细的读一读这本书吧,相信你会收获更多,希望同学们在我们的读书汇报课上再展风采!

  六、作业

  1、阅读《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和《拳打镇关西》的故事情节,分析它们各自的精彩之处并归纳阅读的方法。

  2、谈谈你读《水浒传》的感受。

篇三:水浒传阅读课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1【设计说明】

  课外阅读是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我们存在一个思维误区,认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只能在课外,课堂上对这一问题连有效的指导都没有,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处于自发、盲目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这种情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能否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如果可行,又该如何去上阅读指导课?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我首先选择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因为多数高年级学生对这部作品是比较感兴趣的,语文教材也选择了其中一个片段:《景阳冈》,这样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显得更自然。我先安排学生在课下自读这部作品,然后准备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了解其阅读的收获,检测其思考的深度。

  《水浒传》作为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而又繁杂,对其主题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对于学生来说,要想真正读懂这部经典名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读《水浒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去关注紧张的情节和感兴趣的人物,而忽视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探究,使得自己的阅读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分析,没有读懂作品的精髓。

  因此,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要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努力,通过较为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深入思考,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读出精彩,读出收获。

  【教学目标】

  1.学习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2.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学习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画像激趣。

  用多媒体显示戴敦邦所画的水浒人物,重点展示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主要人物,同时说明:戴敦邦是当代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所画的水浒人物,造型生动而又略有夸张,表现了水浒好汉的个性和英雄气,在电视剧《水浒传》(央视版)片尾出现的水浒人物画像,就是他的作品。老师对《水浒传》大概介绍,然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之后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

  问题一:读了《水浒传》之后,你的头脑中会出现一些主要人物的形象,看一看画家笔下的水浒人物,同自己想象的人物形象是否一致?

  问题二:同自己的想象相比,你认为画家所画的人物有

  哪些好的地方或者不好的地方?

  问题三:大家都看过电视剧《水浒传》,你认为剧中的人物造型好不好?举例说明。

  这些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兴趣,要敢于拿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对于学生的表达,凡是言之成理的看法,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二、表达思考与发现。

  要求:用“假如我是_____(宋江、武松、鲁智深、李逵……)”这样的句式说一段话,要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结合人物的特点,展开想象,说出人物另外的结局。

  创意说明:一千个读者,便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读经典最忌人云亦云,要读出自己的独到发现。读《水浒传》之后,很多人都会对主要人物的结局不甚满意,用上述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也利于其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活动过程

  1.每组确定组长和记录人,每个成员自己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2.每一小组推选一人向全班同学展示。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做好笔记,然后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秀者。

  三、用比较法分析人物。

  创意说明:在学习小说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小说的异同,加深对小说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

  能力,通过比较,能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在阅读中开发思路,能对不同的文章进行审察、分析、综合,透过现象挖出本质,从而提高阅读水平,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A.武松、鲁智深、李逵的性格都有粗鲁豪爽的一面,但又有哪些不同?

  B.在《水浒传》中,吴用是智慧的化身,其足智多谋堪比诸葛亮,但是,与诸葛亮相比,他又有哪些不同?

  2.小组内围绕问题畅所欲言,通过集体探究达成共识。

  3.各小组在班内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四、学习创造性阅读。

  创意说明:所谓创造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度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阅读材料,通过质疑、解疑,通过多角度思考,能提出某些新见解或论述某种新观点,独特地感受文本,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小说,对人物形象、主题与环境的理解,不仅要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打破思维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去看问题,发现有价值的创新成果。我们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见解,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学会于无疑处生疑,走出一条与前人不同的路来。

  活动设计:在当前的《水浒传》研究中,对于作品主题思想的判断,对于主要人物的评价,是存在很多争议的,我准备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的探究(多媒体显示):

  问题一: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你认为宋江是英雄还是奸雄?请结合其主要事迹进行说明。

  问题二:联系你所学习的历史知识,结合梁山泊聚义的过程和结局,你认为梁山泊聚义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吗?

  问题三:《水浒传》里有一些英雄滥杀无辜的描写,如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后滥杀张督监家人,李逵劫法场之后滥杀围观的百姓,对此该如何评价?

  问题四:在《水浒传》里,晁盖与宋江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想一想:为什么晁盖死时不直接把山寨之主传与宋江?

  对于上述问题,学生不一定全部回答,可选择其中一两个来回答。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重点,提出其他问题。

  五、小结。

  小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学会阅读和欣赏更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学问。对我们来说,采用上述方式思考问题,可能会有些难度,但关键在于尝试,关键在于创新,做到了这一点,就会读出自己的精彩,就会别有一番收获。

  6、布置作业(多媒体显示)。

  1、如果没有读过《水浒传》平时要读且平时要多读四大名著。

  2.你对课堂上哪一个问题最感兴趣?认真思考这一问题,把你的思考写进日记里。

  3.用一周的时间,查找资料,进一步修改,看能不能针对这一问题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尝试提出个性化见解,在课外阅读中能够有自己的收获。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这一目的。但是,《水浒传》这一古典名著博大精深,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实在太有限了,深入探究作品的精髓也是很难完成的。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方法自然有很大的不同,故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思考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探究讨论停留在表层,一些学生纠缠于某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使得课堂教学难以驾驭,这些问题也是存在的。所有这些,都非常值得总结,也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对《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和细节描写。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水浒传》中的人物画像。(这些人物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前面我们刚学过《智取生辰纲》导入《水浒传》的学习)

  二、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学生介绍:施耐庵、《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

  (告诉学生阅读一本书可以借助前言和目录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

  三、讲述故事

  《水浒传》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演绎了无数精彩绝伦的故事,请讲一讲你们所知道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

  (武松景阳冈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教师适时评价。

  四、指导方法,赏析片段

  1.默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学生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默读。

  (文章较长,告诉学生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文中的精彩之处,可以圈画批注。)

  教师巡视。

  2.学习细节描写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3.分析多角度描写和人物形象。

  (问题设置:

  鲁提辖一共打了郑屠几拳?分别打的是哪?用的是什么手法?

  通过这部分的.描写,表现了鲁提辖什么样的性格?)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评价人物、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鲁提辖这一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怎样评价鲁提辖,怎样评价鲁提辖三拳打

  死镇关西这一事件。)

  学生圈画批注自己喜欢的句子。

  学生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刻画人物的方法:

  语言:鲁提辖大骂郑屠(正义、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嫉恶如仇)。

  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成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将郑屠被打后的狼狈相表现出来,运用味觉、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被打者的感觉,使读者产生痛快、解恨的快感,这些表现手法突出了鲁提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性格。)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英雄观。)

  我们欣赏小说时,要学会概括故事情节,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要学会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分析,去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品味词句,从细节描写去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5.归纳写作特色,学习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总结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欣赏小说和描述人物的能力。

  6.有奖竞猜

  学生猜人名(杨志、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宋江等)

  通过人物画像,让学生猜人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练习)

  1、写一篇小作文《我最喜爱的水浒英雄》;

  2.用今天所学的阅读方法,课下读《水浒传》中自己喜爱的章节。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

  4.学习作者通过具体情节、事例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

  2.通过朗读、默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通过默读、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4.通过品读具体情节、事例、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

  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录音、灯片。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默读,适当点拨,在读中体会、领悟、理解。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画出足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3.自己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4.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四、熟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交流读书感受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体会到作者喜欢读《水浒传》?

  (1)学生交流。

  (2)出示重点语段。

  “九岁时,我读四年级了,……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看下去。”

  “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从“尽管…仍然…”这两个分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早上在晨曦中……看个没完。”

  从中得到的体会。

  (3)自由读这些重点语段。

  二、质疑探究

  1.质疑:文中的第1、2、3、6自然段,与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围绕一个中心选材,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叙事结构完整,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三、指名口述作者的写作思路

  四、小结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篇四:水浒传阅读课教学设计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水浒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研读典型片段,使学生认识到《水浒传》这部经典名著百读不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二、教学重点:

  1.抓住细节体会人物形象。

  2.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PPT;学生完成前置作业。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单田芳说书《水浒传》。导语:说起《水浒传》,那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是有重要地位的。前面一段时间,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阅读了《水浒传》,今天,让我们一起——大话水浒,走近英雄!(课前板书)

  二、初步了解。

  1.你对这部小说有了一些了解吗?(让学生交流故事主要写了什么及作者)

  点拨:是四大名著之一;是四大奇书之一;还是英雄传奇的代表作。

  2.说到英雄传奇的代表,老师想问问:《水浒传》有多少位英雄人物啊?(108将,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刻画英雄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说)梁山好汉聚义以前,还有一位英雄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牺牲了,他是谁呢?(生:托塔天王晁盖)

  你能说说梁山上都有哪些好汉吗?如果可以说出绰号就更好了。(学生说,教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相机问问重点人物的绰号的含义、来历等)

  九纹龙史进

  花和尚鲁智深

  豹子头林冲

  青面兽杨志

  神行太保戴宗

  行者武松

  母夜叉孙二娘

  智多星吴用

  黑旋风李逵

  拼命三郎石秀

  3.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既可以领略英雄的风采,了解的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走近人物。

  1.《水浒传》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无疑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作者以其对社会生活的广泛了解、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在这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水浒传》的一大特点,就是人物众多,而各自的身份、经历又各异,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金圣叹所说的“人有其性情,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请同学们猜猜他们是谁?【逐一出示幻灯片】

  (1)“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李逵)

  (2)“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绒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粗犷豪放,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粗中有细。”(鲁智深)

  (3)“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吴用)

  (4)举止得体,风度翩翩。逆来顺受,一身正义,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代表。(林冲)

  (5)“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气宇轩昂,胸襟秀丽”

  (宋江)

  2.刚才这些英雄大家都认识,谁能将下面这些水浒英雄与这些故事联起来?(学生做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打祝家庄

  吴

  用

  大闹五台山

  武

  松

  误入白虎堂

  宋

  江

  醉打蒋门神

  李

  逵

  大闹清风寨

  花

  荣

  沂岭杀四虎

  鲁智深

  智取生辰纲

  林

  冲

  请将下面《水浒传》与武松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①景阳冈打虎;②血溅鸳鸯楼;③醉打蒋门神;④斗杀西门庆。

  ①→④→③→②

  “大家看,要读懂水浒,必须读懂这些故事(板书),而我们要想读懂故事就要读懂这些人物”。(板书: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3.那么如何读懂人物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请大家把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选自《水浒传》中的那段话拿出来读一读,然后再小组内交流问题。

  《水浒传》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拿起那根哨棒,闪在青石边。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子在地上略按一按,纵身往上一扑,从半空中蹿下来。武松一惊,酒都变作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便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便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了起来。武松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没掀着,大吼一声,好似半天里响起个霹雳,震得山冈都在动。大虫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这三招落空,气性先去了一半。那大虫剪不着,又吼了一声,翻过身来。武松见了,双手抡起哨棒,使出平生的力气,一棒从半空劈下来。只听得一声响,正打在枯树上,把哨棒打成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一扑。武松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正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就势用两只手把大虫头顶皮毛紧紧揪住,一把按了下来,然后用脚朝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身底下扒出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乘机把大虫的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武松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右手攥成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身力气,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武松放了手,到松树边找到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用哨棒又打了一会,那大虫连气都没了。

  (1)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个片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

  (2)“请大家读一读片断,找一找表现武松动作的词语,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勾划下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能够看出武松什么样的特点,把你对词语的感受写在片断旁,做一个眉批。”(注意提示“三闪”、“抡”、“劈”、“揪”、“按”、“踢”、“打”)

  (3)片段中描写了老虎的凶猛,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欣赏《武松景阳冈打虎》视频片段。)

  小结:这些都是文章的细节,读懂人物就要读懂细节(板书)。

  4.请大家打开手中的《水浒传》,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P13中间2段)并完成两个小问题。

  (1)鲁提辖给了镇关西几拳,请划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作者这样描写

  其主要用意是什么?(不是简笔勾勒,而是淋漓尽致地详细描写,突出鲁智深嫉恶如仇、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性格特点)

  (2)那么,从鲁达的语言,你又读出了什么?(性格粗鲁、率直粗犷)5.请大家看目录,观察目录,有什么发现吗?

  (明确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典文学特有的文体,每章都有一个题目,并且以对仗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的形式出现)

  四、走进经典。

  1.大家对《水浒传》的了解又进一步加深了,你们这么喜欢读水浒,到底它有什么吸引你们的地方呢?(英雄勇武,急人之困,抱打不平,替天行道)

  2.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因为《水浒传》中有很多暴力的描写,你觉得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你觉得我们应该读《水浒传》吗?

  (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真正应该看到的,不是那些暴力描写和打斗场面,要明白这些英雄人物为什么要打,是为了对抗恶势力,是为了打抱不平,除恶惩奸。明确正确的阅读方向和正确的人生观)

  五、总结课后延伸

  1.《水浒传》这部书,同学们到目前为止的阅读还很肤浅,大家可以利用寒暑假再好好读一读,相互交流,并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说书比赛,像单田芳一样,眉飞色舞,再现一个个经典故事,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排演一个水浒传故事短剧。

  2.希望大家和更多的书,好书,经典书交上朋友。最后让我们在高亢雄壮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播放主题曲目《好汉歌》)

篇五:水浒传阅读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本书的作者和时代背景。

  2、了解本书的体裁及主要内容。

  3、赏析文中的精彩片断,感悟人物的个性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快速浏览、精读片段、观看视频、品析交流,点评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深入理解文中对人物的表现手法,达到有方法、有目标阅读。

  —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水浒传》的传奇魅力,激发学生阅读我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结合名著的故事情节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了解《水浒传》社会背景,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非常喜爱课外阅读,尤其喜欢看一些情节曲折、生动有趣的故事,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相对还小,阅历尚浅,深度理解能力不足,尤其是对中国和世界古典名著的阅读,他们很难完全读懂,这就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以帮助帮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读好更多的作品。

  【

  五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准备人手一本《水浒传》,课前阅读《水浒传》,观看电视剧《水浒传》,了解故事内容。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通过歌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师:这高亢激越的歌声,相信一定给同学们带来了强大的震撼!听着听着我们好像被带进了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年代,是吗

  听到“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一句歌词,我们的眼前好像浮现出一个个武功高强、行侠仗义梁山好汉。那么,你们会想到了其中的哪些好汉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打虎英雄武松、智多星吴用等。

  (师: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景阳冈武松打虎、吴用智劫生辰纲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经典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英雄风采吧。(板书:水浒传)

  【设计意图】通过高亢激越的《好汉歌》,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阅读心境,从而激发他们读好该书的欲望。

  (二)、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你了解作者多少呢

  作者介绍:(多媒体显示。)(板书:施耐庵)

  施耐庵,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祖籍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2、时代背景:(多媒体显示。)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在位皇帝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蔡京、高俅、童贯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

  【设计意图】1、读一本书,了解作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作品的阅读也很有帮助;2、学生阅读古典作品有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社会背景,他们还没学过历史,他们生活的今天离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都很遥远,因此,对当时的社会制度、人文思想、官场的黑暗等知之甚少。所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对学生读懂作品很有帮助。

  (三)、借助目录,了解《水浒传》的体裁和主要内容

  1、现在我们人手都有一本厚厚的《水浒传》,你知道他属于什么体裁吗

  生回答后,师引导大家翻开书的目录,课件出示:把不同的故事或内容分成若干的章节来叙述的白话小说(一个章节叫作一

  “回”),这种体裁就是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分回标目,标题对仗,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板书:知体裁:长篇章回(120回))

  2、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能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

  (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目录,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2)目录的内容就是全书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就可以大体了解水浒有哪些故事,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3)再读一读目录,说一说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及其故事。(师提示模式:绰号+人物+事件,学生个人讲人物故事)

  —

  (4)师小结

  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武松、李逵、石秀、杨雄、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是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二部分从第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起义军同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是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和梁山好汉的集体传奇故事;第三部分从八十三回至一百二十回,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奉命征辽、征方腊(一百二十回本包括征田虎、王庆的内容)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义的最终悲剧结局。(板书:懂内容:108好汉

  农民起义)

  【设计意图】读书分两个步骤:一、把书读薄;二、把书读厚。《水浒传》

  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故事内容太多,字数几十万,要读懂它,必须首先学会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设置这一环节正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把书读薄。

  (四)、指导阅读,归纳方法

  1、师:《水浒传》这本书之所以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就是因为故事引人入胜、语言丰富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我们要学会欣赏这部名著,通过语言文字去感受名著的巨大魅力。

  2、请同学们联系平时读书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阅读一篇文章(圈划批注、摘录好词好句、读中比较、读中联想、写读后感……)

  3、师:“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个故事片断:《景阳冈武松打虎》”,课件出示故事标题及阅读提示:(1)了解武松打虎的线索及经过;(2)抓住文本对打虎前店家与武松的对话、打虎时武松和老虎的相关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4、请大家按照上面的阅读提示先阅读这个片断,读完后,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武松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5、生精读,交流。

  6、师总结引导“刚才大家运用了多种方法去阅读,终于读懂了这个精彩的片段,很好!那么,归纳起来,我们要读懂人物故事,一是要抓住情节;二是要抓住细节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形象”

  (相机板书:会阅读:抓住情节;抓住细节(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设计意图】读书能够取得效果,关键在于方法的运用。这个环节,正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法可试。

  (五)、运用方法,自主阅读

  1、课件出示故事标题《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生运用刚才的方法自主阅读。

  3、交流反馈阅读所得。预设:学生会回答出以下几点:鲁智深是一个行侠仗义、嫉恶如仇、武功高强的人;他是一个扶危济困、锄强扶弱、胆大心细的人;镇关西是一个欺负弱小,凶残狡诈的恶人等。(师点评小结)

  【设计意图】古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本环节就是想通过上面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

  (六)、价值导向指引

  1、师提出问题:小说中好多章节中都有描写到众多好汉杀人、打人的场面(如鲁智深、武松、李逵、杨志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交流汇报(学生应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3、达成共识:小说中好汉杀人、打人那是让读者看到恶有恶报,大快人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绝对不能因为跟别人有意见、闹矛盾就随便打人、伤人,因为这样做是犯法的。

  【设计意图】《水浒传》中好多章节中都有描写到好汉杀人、打人的暴力场面,本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就是为了让学生明辨是非,避免随便模仿。

  (七)、课堂小结:

  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绰号,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会深刻地认识他们,也一定会被108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课后请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继续阅读这本书,相信这部名著会使你收获满满。

  板书设计:

  (水浒传

  识作者:施耐庵

  明背景:奸臣当道,官逼民反

  知体裁:长篇章回

  懂内容:108好汉

  农民起义

  抓住情节

  会阅读

篇六:水浒传阅读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阅读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预想

  《水浒传》是古典章回体长篇小说,阅读教学的整体设计大致包括四个阶段:

  1.导读阶段,应注重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一课时)

  2.通读指导阶段,阅读进度和课时内容的划分,建议按照《水浒传》的链式故事结构,以重点人物/重点情节为划分依据,设置思考问题,指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讨论和交流。(十课时)

  3.重点突破阶段,建议进行专题式分析讨论,或相关资料的勾连延展,对小说情节、人物、主题进行解读,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两课时)

  4.内容统整阶段,可通过制作水浒人物卡、自主选题写作等活动,引导学生整理整本书的阅读收获。(一课时)

  大致需要十四到十五课时,两个月时间。

  第一课时

  导读:走进水浒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精彩情节,产生阅读梁山伯故事的兴趣。

  2.通过回忆以往阅读经历,了解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好汉歌》入手

  2.活动:《水浒传》资料卡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调研完成下面的预习表格。

  《水浒传》

  图书类别:

  创作背景:

  你所知道的水浒好汉和精彩情节:

  同学最熟悉的情节故事:

  3.回忆以往的阅读经历,讨论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明确:

  (1)从描写解读人物形象

  (从外貌、语言、行为等描写看;从正面、侧面描写看;从人物绰号和称谓词看;从不同人物视角看……)

  (2)从情节解读人物性格(关注主要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变化)

  相关回目

  性格特点

  作者(朝代):

  情节

  (3)联系类似人物,从横向比较解读人物性格

  人物

  相同点

  不同点

  (4)活动:“我为立传”(通读完成之后,可做专题课时交流)

  先梳理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再通过自己的理解,用立传的形式整合并加以呈现。

  4.补充了解《水浒传》的四点:

  (1)英雄传奇小说

  英雄传奇小说是古典章回体小说的一个类别,以一定历史时期为背景,由重视历史事件叙述转向描绘英雄人物命运,从以帝王为中心转而描摹草泽英雄的传奇事迹,故事有虚有实,能体现社会问题和阶级矛盾。宋元之交,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了人民群众对英雄的渴望,从而推动了英雄传奇故事的大量涌现。梁山英雄形态各异,他们的“仗义疏财”、“见义勇为”表现了那个时代善与恶的斗争。

  (2)链式结构

  链式结构指作品的线性走向并不是从开始直接走到终点,而是在某个地方绕成一个环,到另一个地方再绕成一个环,形成链条一样的结构形式。每一环既是独立成篇的故事,又与下一个环的情节相连接。《水浒传》每数回出现一个中心人物,成为一个环。同时环环相扣,各自集中描绘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众多人物连缀起来,通向共同的归宿——梁山。《水浒传》的情节结构以单线纵向进行,前七十回以人为单元,后三十回以事为顺序,连环钩锁,层层推进。

  (3)注意语言的深层含义

  金圣叹认为:“古人著书,每每若干年布想,若干年储材,又复若干年经营点窜,而后得脱于稿,裒然成为一书也。今人不会看书,往往将书容易混帐过去。于是古人书中所有得意处,不得意处,转笔处,难转笔处,趁水生波处……悉付之于茫然不知,而仅仅粗记前后事迹……”《水浒传》中深藏意味的内容比比皆是。以书名为例,“水浒”一词源于《诗经·大雅》,“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中的“水浒”是周族繁衍生息之所,之后周人向殷商政权发起挑战,最终取而代之,建立了周朝。孟子称商纣王是个“独夫民贼”,将周人反抗殷商的举动视为正义之举。小说家把宋江等人的反抗故事以“水浒”命名,正是隐喻梁山好汉为正义之师的赞语。

  (4)创作背景

  《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罗贯中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

  5.明确阅读进度

  俚语?俗语?(积累)

  拓展资料(一):

  金圣叹总批

  哀哉乎!此书既成,而命之曰《水浒》也。是一百八人者,为有其人乎?

  为无其人乎?试有其人也,即何心而至于水浒也?为无其人也,则是为此书者之胸中,吾不知其有何等冤苦,而必设言一百八人,而又远托之于水涯。

  吾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一百八人而无其人,犹已耳;一百八人而有其人,彼岂真欲以宛子城、蓼儿洼者,为非复赵宋之所覆载乎哉!吾读《孟子》,至“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二语,未尝不叹。纣虽不善,不可避也,海滨虽远,犹纣地也。

  二老倡众去故就新,虽以圣人,非盛节也。彼孟子者,自言愿学孔子,实未离于战国游士之习,故犹有此言,未能满于后人之心。若孔子,其必不出于此。

  今一百八人而有其人,殆不止于伯夷、太公居海避纣之志矣。大义灭绝,其何以训?若一百八人而无其人也,则是为此书者之设言也。为此书者,吾则不知其胸中有何等冤苦而为如此设言。然以贤如孟子,犹未免于大醇小疵之讥,其何责于稗官。后之君子,亦读其书,哀其心可也。

  古人著书,每每若干年布想,若干年储材,又复若干年经营点窜,而后得脱于稿,裒然成为一书也。今人不会看书,往往将书容易混帐过去。于是古人书中所有得意处,不得意处,转笔处,难转笔处,趁水生波处,翻空出奇处,不得不补处,不得不省处,顺添在后处,倒插在前处,无数方法,无数筋节,悉付之于茫然不知,而仅仅粗记前后事迹,是否成败,以助其酒前茶后,雄谭快笑之旗鼓。呜呼!《史记》称五帝之文尚不雅驯,而为荐绅之所难言,奈何乎今忽取绿林豪猾之事,而为士君子之所雅言乎?吾特悲读者之精神不生,将作者之意思尽没,不知心苦,实负良工,故不辞不敏,而有此批也。

  此一回,古本题曰“楔子”。楔子者,以物出物之谓也。以瘟疫为楔,楔出祈禳;以祈禳为楔,楔出天师;以天师为楔,楔出洪信;以洪信为楔,楔出游山;以游山为楔,楔出开碣;以开碣为楔,楔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此所谓正楔也。中间又以康节、希夷二先生,楔出劫运定数;以武德皇帝、包拯、狄青,楔出星辰名字;以山中一虎一蛇,楔出陈违、杨春;以洪福骄情傲色,楔出高俅、蔡京;以道童猥獕难认,直楔出第七十回皇甫相马作结尾,此所谓奇楔也。

  第二课时

  通读指导(一)

  第一章至第十二章

  思考问题:

  1.108位好汉,开篇却写高俅,你能猜到作者的用意吗?

  2.鲁智深是小说开篇细细描述的人物,请你结合他所经历的大事小情,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场上,用一句话评价鲁智深。

  我眼中的鲁智深

  人物

  史进

  郑屠

  店小二

  金老

  赵员外

  智真长老

  寺僧

  刘太公

  周通

  众泼皮

  林冲

  评价

  引导:想想是否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分析其他人物?

  3.金圣叹说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上上人物,论粗鲁处,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请仔细阅读第三到八回,结合书中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4.长老赠给鲁智深的四句偈子——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有何深意?

  引导:小说中还有类似的偈子吗?

  5.请用折线图或流程图展示林冲落草的全过程。图中要标明重点事件和重要人物。

  引导: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梳理情节。

  第三课时

  通读指导(二)

  第十三章至第二十二章

  重点突破(一)

  智取生辰纲(章节阅读、情节解读)

  思考问题:

  1.阅读第16回,说说你从老都管对杨志的称谓变化读出了什么,讨论是否可以如下表一般修改原文。

  原文

  提辖,端的热了走不得。

  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

  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

  修改后

  杨提辖,端的热了走不得。

  提辖且住!你听我说。

  量你是个提辖。

  引导:小说中同一人物的社会称谓词多有不同。你在阅读中还能找到其他例子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情节的发展变化;人物社会地位的不同)

  2.水浒故事中的人物大都只有一个绰号,只有宋江有三个:“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如果建立一个“梁山伯”微信群,请你为宋江创作一段入群时的介绍词。(或仿照小说行文中穿插的诗词,自己创作一首描写宋江的诗词。)

  3.请你说说杨志从“失意”到“得志”再到“幻灭”的全过程(展现形式不限)。

  4.“智取生辰纲”既是杨志人生的转折点,是他落草的导火索,同时又是水浒英雄从单打独斗到集体反抗的首次“亮相”。这一章回充分展现了环境渲染、情节推进、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请围绕章节中的一个字,设计思维导图,呈现“智取生辰纲”的情节过程。(思维导图要包含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5.勾连阅读:由“生辰纲”事件又引出了哪些故事?请阅读第十七至二十一回,完成下面的几个表格。

  由“生辰纲”引发的种种血案

  血案一:夺取二龙山

  参加者

  被害者

  案件起因

  案件经过

  案件结果

  血案二:血染石碣村

  主谋

  参加者

  案件经过

  被害者(被害方式)

  案件结果

  血案三:火并王伦

  主谋

  参加者

  案件经过

  被害者(被害方式)

  案件结果

  血案四:怒杀阎婆惜

  主谋

  参加者

  案件经过

  被害者(被害方式)

  案件结果

  5.互文阅读:郑振铎称《宣和遗事》是“最初的《水浒》雏形”,请对比节选段落与《水浒传》第十六回,谈谈“成形”后的水浒故事有哪些妙处。(可从角色安排、情节设置、叙事技巧、细节描写等角度进行比较,也可自选角度)

  拓展材料(二):

  宣和遗事(节选)

  是年,正是宣和二年五月,有北京留守梁师宝将十万贯金珠、珍宝、奇巧匹段,差县尉马安国一行人,担奔至京师,赶六月初一日为蔡太师上寿。其马县尉一行人,行到五花营堤上田地里,见路傍垂杨掩映,修竹萧森,未免在彼歇凉片时。撞着八个大汉,担奓一对酒桶,也来堤上歇凉靠歇了。马县尉问那汉:"你酒是卖的?"那汉道:"我酒味清香滑辣,最能解暑荐凉。官人试置些饮?"马县尉口内饥渴瘐困,买了两瓶,令一行人都吃些个。未吃酒时,万事俱休;才吃酒时,便觉眼花头晕,看见天在下,地在上,都麻倒了,不知人事。笼内金珠、宝贝、匹段等物,尽被那八个大汉劫去了,只把一对酒桶撇下了。

  直至中夜,马县尉等醒来,不见了那担仗,只见酒桶榼在那一壁厢。未免令随行人挑奓酒桶,奔过南洛县,见了知县尹大谅,告说上件事因。尹知县令司使辨认酒桶是谁人家动使,便可寻觅贼踪。把酒桶下验,见上面有“酒海花家”四字分晓。当有缉事人王平平到五花营前村,见酒旗上写着“酒海花家”四字。王平直入酒店,将那姓花名约的拿了,付吏张大年勘问因由。花约依实供吐到:“三日前日午时分,有八个大汉,来我家里吃酒;道是往岳庙烧香,问我借一对酒桶,就买些个酒去烧香。”张大年问:“那八个大汉,你认得姓名么?”花约道:“为头的是郓城县石碣村住,姓晁名盖,人号唤他做‘铁天王’;带领得吴加亮、刘唐、秦明、阮进、阮通、阮小七、燕青等。”张大年令花约供指了文字,将召保知在,行着文字下郓城县根捉。

  有那押司宋江接了文字看了,星夜走去石碣村,报与晁盖几个,暮夜逃走去也。宋江天晓,进将文字呈押差董平引手三十人,至石碣村根捕。不知那董平还捉得晁盖一行人盖?真个是:网罗未设禽先遁,机阱才张虎已藏。

  那晁盖一行人,星夜走了,不知去向。董平只得将晁家庄围了,突入庄中,把晁盖的父亲晁太公缚了,管押解官。行至中途,遇奓一个大汉,身材迭料,遍体雕青,手内使柄泼鏔铁大刀,自称“铁天王”;把晁太公抢去。董平领取弓手回县,离不得遭断吃棒。

  且说那晁盖八个,劫了蔡太师生日礼物,不是寻常小可公事,不免邀约杨志等十二人,共有二十个,结为兄弟,前往太行山梁山泊去落草为寇。

  预设:

  角色改变,使“生辰纲”事件成为杨志人生的转折点;

  情节优化,由“八大汉”到“七星聚义”凸显的是由个人英雄主义到集体反抗的转化;

  叙事高超,原本平铺直叙的故事因加入伏笔、蓄势、渲染,变得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细节加入,一路行进所见、所感、所遇,都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享受阅读。

  拓展材料(三):

  《水浒传》中的称谓词

  称谓词是语言词汇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称谓的主要功能是标志人的身份,如辈份、职业等,并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水浒传》中的某些称谓词,尤其是许多亲属称谓词比较稳定。某些词的使用情况与现代汉语相同。如“父亲”、“丈夫”、“女婿”、“叔叔”、“外甥”、“妻子”、“老婆”、“嫂嫂”、“婶婶”等等。

  由于时代的发展,《水浒传》中使用的诸多社会称谓词已被封存了起来,如“天子”、“宰相”、“参知政事”、“太尉”、“押司”、“里正”、“提辖”、“知府”、“知寨”、“押番”、“节级”、“观察”、“虞侯”、“都管”、“过卖”、“牙子”、“顶老”、“待诏”、“端公”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社会称谓,如“博士”、“学士”、“教授”、“教师”、“学究”、“院长”、“夫子”、“先生”等,现代汉语虽仍在使用,但内涵不同。如:

  (1)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十八回·231页)“博士”在书中称具有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类似于后世的“师傅”。现在则指学位的最高一级。

  (2)门吏转报小苏学士,出来见了高俅,看罢来书,知道高俅原来是帮闲浮浪的人。(二回·17页)“学士”,书中是官名,如大学士,翰林学士等。现在则为学位中最低的一级。

  (3)雷横便道:“教授不知,这厮夜来赤条条地睡在灵官殿里,……你道这厮大胆么?”(十四回·181页)“教授”书中称私塾先生,现在则是高等学校教师头衔。

  (4)宋江答道:“教师,量这些东西直得几多,不须致谢。”(三十六回·490页)“教师”书中指教授歌曲、戏曲、武术等技艺的人,现指向学生传授知识,执行教学任务的人。

  (5)吴某村中学究,胸次又无经纶济世之才。(二十回·289页)“学究”原指应试学究科的士子,书中是读书人的通称。现则指迂腐的读书人。

  (6)酒保答道:“不敢瞒院长说,这鱼端的是昨夜的。今日的活鱼,还在船内,等鱼牙主人不来,未曾敢卖动,因此未有好鲜鱼。”(三十八回·519页)“院长”是宋时湖南一路对节级的称呼。现指某些机构或公共场所的负责人,如科学院院长,电影院院长。

  (7)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十六回·202页)“夫子”即“子”,指挑夫、脚夫。现指读古书而思想迂腐的人。

  (8)那先生听得,便把后窗关上。(三十一回·420页)“先生”书中指道士,现则为对他人的尊称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9)施恩便对武松道“兄长:,这几位郎中,是张都监相公处差来取你。他既着人牵马来,哥哥心下如何?”(三十回·397页)“郎中”书中用来尊称别人家的亲随。现代汉语方言中指中医医生。

  书中“老人家”、“老子”、“小子”、“小人”等社会称谓,同现代汉语的表达大相径庭。如:(10)阎婆道:“押司不要跑了去,老人家赶不上。”(二十一回·268页)书中“老人家”是老年人的自称。现代汉语中用于对老人的尊称。

  (11)王公道“恩主如常觑老汉:,又蒙与终身寿具,老子今世报答不得押司,后世做驴做马报答官人。”(二十一回·275页)书中“老子”一词是老年人的自称,如同“老汉”(二十八回)、老身(二十一回)等,现则为自高自大的人的自称。在《水浒传》中,“老子”一词除具有以上的自称意义外,还有

  “老人家”、“老头儿”、“老人”、“老汉”等这类社交称谓的作用。如:(12)知府却才开厅,一行人跪下告道:“这老子挑着一担糕粥,泼翻在地下。”(四十六回·642页)(13)武松捋起双袖,握着尖刀,对何九叔道:“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二十六回·354页)书中“小子”属晚辈或学生的谦称,现代汉语则为他人的蔑称。

  (14)小二哥道:“官人低声些,不要连累小人,不要耍处!你便有一万人马,也近他不得!”(六十一回·852页)书中“小人”是男子对地位高于己者自称的谦词,现则指人格卑鄙之人。不过,也有少数亲属词跟现代汉语用法不同。

  《水浒传》中,“哥”可指兄弟对次男的称呼,“公公”指祖父,“爷”指父亲,“大伯”专指妓院中鸨母的男人,“小舅”也指妻子的弟兄,“姑娘”指姑姑……,如:(15)武大撇了老婆,来到武松房里叫道:“二哥,你不曾吃点心,我和你吃些个。”(二十四回·314页)(16)原来这方杰是方腊的亲侄儿,乃是歙州皇叔后长孙。闻知守兵卢先锋杀了他公公,正要来报仇。(九十八回·1353页)(17)李逵哭道:“干鸟气么!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四十二回·588页)(18)大伯见是史进,吃了一惊,接入里面,叫女儿出来厮见。(六十九回·955页)(19)忽一日,小王都太尉庆诞生辰,分付府中安排筵宴,专请小舅端王。(二回·17页)(20)解珍道:“我有个房分姐姐,是我爷面上的,……原来是我姑娘的女儿,叫做母大虫顾大嫂。”(四十九回·685页)由于《水浒传》在成书前即在民间广泛流传,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是现传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元代又有许多水浒戏,加之书中写到了五湖四海的英雄好汉,因此,宋、元、明各代词汇以及各方言区的词汇(尤其是苏北方言)在书中交错出现。故较之现代汉语,《水浒传》中同一称谓(尤其是亲属称谓)的使用很复杂。称“丈夫”,《水浒传》中共出现“丈夫”、“老公”、“盖老”、“孤老”和“大哥”五种说法。称“妻子”,《水浒传》中共出现“妻子”、“妻”、“宅眷”、“老小”、“浑家”、“老婆”、“宝眷”、“恭人”、“拙荆”、“荆妇”、“拙妇”、“姐姐”、“大嫂”、“大姐”、“娘子”十五种说法。例如:

  (21)梁中书喝道:“如何说得过!你在梁山泊时,若不通情,如何住了许多时!见放着你的妻子并李固出首,怎地是虚?”(六十二回·864页)(22)林冲告道:“恩相明镜,念林冲负屈衔冤,……为是前月二十八日,林冲与妻到岳庙还香愿,正迎见高太尉的小衙内把妻子调戏,被小人喝散了。”(八回·108页)(23)宋江看见那妇人,便问道:“娘子,你是谁家宅眷?”(三十二回·437页)例(21)、(22)、(23)中的“妻子”、“妻”、“宅眷”为叙称,但较之“老小”、“浑家”、“老婆”这三种俗称,显得较为正式。如:

  (24)武大道:“……想你时,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不怯气,都来相欺负,没人作主……”(二十四回·306页)(25)说犹未了,屏风背后走出娘子来,乃是卢员外浑家,年方二十五岁,姓贾,嫁与卢俊义才方五载,琴瑟谐和。(六十一回·820页)(26)王婆道:“大官人怎么不认得他老公?便是每日在县前卖熟食的。”西门庆道:“莫非是卖枣糕徐三的老婆。”(二十四回·320页)(27)王婆哈哈笑道“:好教大官人得知了笑一声。他的盖老,便是街上卖炊饼的武大郎。”(二十四回·320页)例(24)、(25)、(26)中的“老小”、“浑家”、“老婆”,也为“妻子”的叙称,例

  (26)、(27)“老公”、“盖老”为“丈夫”的叙称。不同的是,现代汉语中,“老婆”、“老公”还常为面称。

  (28)晁盖道:“贤弟既有宝眷在京,如何不去取来完聚?你快写书,便教人下山去,星夜搬取上山来,以绝心念,多少是好。”(二十四回·254页)(29)宋江道:“你恰才说是清风寨知寨的恭人。”那妇人道:“大王不知……文官便是侍儿的丈夫知寨刘高。”(三十二回·437页)例(28)“宝眷”为对他妻子的敬称,例(29)“恭人”一词则为对官吏之妻的敬称。例(29)还表明“丈夫”一词也是一种正式的叙称,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是,该词还可面称,如:(30)贾氏道:“丈夫,虚事难入公门,实事难以抵对。你若做出事来,送了我的性命。自古丈夫造反,妻子不首,不奈有情皮肉,无情杖子。你便招了,也只吃得有数的官司。”(六十二回·864页)(31)林冲答道“怜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得使棒,看得入眼,着女使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还香愿。”(七回·99页)(32)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拙妇,时间无礼。(七回·100页)(33)安道全道:“若论宋公明天下义士,去走一遭最好。只是拙妇亡过,家中别无亲人,离远不得,以此难出。”(六十五回·906页)例(31)、(32)、(33)表明,地位高者,如80万禁军教头林冲或读书人,如重生扁鹊安道全等,在叙称自己的妻子时,常用“拙荆”、“荆妇”、“拙妇”等谦称。这也是由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相反地,对“丈夫”则不可能有这一类的称呼。较特殊的是对于非正式婚姻关系而结识的男方的叙称,即“孤老”,如:

  (34)金老道:“恩人在上,……我女儿常常对他孤老说提辖大恩。(四回·52页)(35)宋江道:“好姐姐,不要叫。邻舍听得,不要耍处。”(二十一回·278页)(36)转过两个湾,来到一个茶坊间壁,武大叫一声:“大嫂开门!”只见芦帘起处,一个妇人出到帘子下,应道:“大哥,怎地半早便归?”

  (二十四回·306页)(37)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的不尴尬。”(十回·133页)(38)林冲见了,起身接着道:“娘子,小人有句话说,已禀过泰山了。”(八回·111页)例(35)宋江情急之下叫阎婆惜为“姐姐”,可见是一种昵称。在“大嫂”、“姐姐”、“大姐”、“娘子”和“大哥”这五个面称词上,“娘子”一词还用于叙称,如:

  (39)阎婆道:“宋押司下处不见一个妇人面,他曾有娘子也无?”(二十一回·265页)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宗法观念极强,人们说话很讲究辈份和地位的区别,“称呼时喜欢故意抬高对方,压低自己,以表示对对方的格外尊重,谦词敬词特别多”,几乎涉及对方的都用敬称,涉及自身的都用谦词。故而《水浒传》中的称谓词多为敬称,谦词,辅之以自称和个别蔑称。相反地,人称代词“你”、“我”等不是尊称,不能满足当时表达的需要,故而该书中的人称代词使用较少,这一点是同于古代汉语而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列表如下。

  称呼对象

  老年男子

  青年男子

  老年妇人

  青年女子

  尊称

  太公、丈丈

  阿公、长上

  太郎、小郎

  小官人

  太婆

  谦称

  小的、小人、小可

  在下、不才

  奴、奴家、侍儿

  自称

  老子、老汉

  老夫、老郎

  老身、老娘、老人家

  老娘

  蔑称

  老婆子

  婆娘,雌儿

  第四课时

  通读指导(三)

  第二十三章至第三十二章

  思考问题:

  1.金圣叹评价武松曰:“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林冲之,杨志之,柴进之,阮七之,李逵之,吴用之,花荣之,卢俊义之,石秀之者也。”请结合武松替兄报仇的经过以及之后的一系列事件,分别在横线上填一个字。

  2.武松入狱后,金圣叹连用25个“妙”,12个“奇”。请你试着在本章相关段落上,以“奇”、“妙”为核心词写一段“才子点评”。

  3.金圣叹点评“武松醉打蒋门神”一回,对情节中的“酒”评论说“千载第一酒人”、“千载第一酒场”、“千载第一酒时”、“千载第一酒令”、“千载第一酒监”、“千载第一酒筹”、“千载第一行酒人”、“千载第一下酒物”。任选其中三点,说说你的理解。

  拓展材料(四):

  《水浒传》中的“酒”

  一

  古诗说:“放胆文章,拼命酒。”

  宋江因题反诗,戴宗搭救宋江事发败露,两人被判斩首,行刑之日,“各与了一碗长休饭,永别酒”。这“长休饭,永别酒”,便是判了死刑的人被处决前的一种照例酒食,端上这永别酒,不仅浓郁的环境气氛渲染出来,而且加强了悬念。有“分例酒”,这乃是梁山酒店,即谍报联络站,接待与宴请新人伙的好汉的一种惯例酒食。如第四十七回梁山专设的石勇酒店接待新人伙的杨雄、石秀,第五十八回李立酒店接待孔亮都饮了“分例酒”。有招待刚上梁山好汉的“接风酒”,如李应、杜兴、郭盛、吕方、汤隆等初上梁山,都高兴地吃了“接风酒食”。有表达欢送辞别情谊的“饯行酒”,那乔道清、马灵二人在“飘外而去”之前,宋江“乃置酒饯别”。还有结为“拜把兄弟”时喝的“结义酒”,庆贺诞辰的“庆寿酒”等等。总之,借助这各色饮酒场面的描绘,都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感气氛的烘托。

  二

  作者不仅把“酒”引入作品中,隐念在人物刻画与情节构思中,使之发挥作用,而且还常常借人物之口直接站出来发议论,多方论述酒的作用与功能。

  第三回:“风拂烟笼锦旆扬,太平时节日初长。能添壮士英雄胆,善解佳人愁闷肠。三尺晓垂杨柳外,一竿斜插杏花旁。男儿未遂平生志,且乐高歌入醉乡。”

  第四回:“昔有一名贤,走笔作一篇口号,单说那酒。端的做得好!道是:从来过恶皆归酒,我有一言为世剖。地水火风合成人,面曲米水和醇酎。酒在瓶中寂不波,人未酣时若无口。谁说孩提即醉翁,未闻食糯颠如狗。如何三杯放手倾,遂令四大不自有!几人涓滴不能尝,几人一饮三百斗。亦有醒眼是狂徒,亦有酉毛酶神不谬。酒中贤圣得人传,人负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醉酒。但凡饮酒,不可尽欢,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

  第五回:“鲁智深道:‘洒家一分酒,只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气力。’”

  第二十回:“自古道:‘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

  第二十一回:“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直饶今日能知悔,何不当初莫去为?”

  第二十三回:原来武松“但吃醉了酒,性气刚”。

  第二十四回:“酒作媒人色胆张,贪淫不顾坏纲常”,“须知酒色本相连,饮食能成男女缘”。

  第二十九回:武松大笑道:“你怕我醉了没本事,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若不是酒醉后了胆大,景阳冈上如何打得这只大虫?那时节,我须烂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势!”

  第四十三回:“李逵道:‘便是哥哥吩咐,教我不要吃酒,以此路上走得慢了。’”

  著名的评点家金圣叹,亦在“酒”上字大做文章。他对“武松醉打蒋门神”一回,有段十分精彩的酒的评论:

  如此篇,武松为施恩打蒋门神,其事也;武松饮酒,其文也。打蒋门神,其料也;饮酒,其珠玉锦绣之心也。故酒有酒人,景阳冈上打虎好汉,其千载第一酒人也;酒有酒场,出孟州东门,到快活林十四五里田地,其千载第一酒场也;酒有酒时,炎暑乍消,金风飒起,解开衣襟,微风相吹,其千载第一酒时也;酒有酒令,“无三不过望”,其千栽第一酒令也;酒有酒监,连饮三碗,便起身走,其千载第一酒监也;酒有酒筹,十二三家卖酒望竿,其千载第一酒筹也;酒有行酒人,未到望边,先已筛满三碗,既毕,急急奔去,其千载第一行酒人也;酒有下酒物,忽然想到亡兄而放声一哭,忽然恨到奸夫、淫妇而拍案一叫,其千载第一下酒物也;酒有酒怀,记得宋公明在柴庄上,其千载第一酒怀也;酒有酒风,少间蒋门神无复在孟州道上,其千载第一酒风也;酒有酒赞,“河阳风月”四字,“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十字,其千载第一酒赞也;酒有酒题,快活林其千载第一酒题也。凡若此者,是皆此篇之文也,并非此篇之事也。如以事而已矣,则施恩领却武松去打蒋门神,一路吃了三十五六碗酒,只依宋子京例,大书一行足矣,何为乎又烦耐庵撰此一篇也哉?甚矣!世无读书之人,吾未如之何也。

  三

  《水浒传》中酒家的招牌与服务:

  (1)望竿——即用来挂酒旗的竿子。

  (2)酒旗儿——酒店的标志,即酒旗。

  如:“去那树荫之下,挑出一个酒旗儿”。再如,“爷仰面看时,旁边竖着一根望竿,悬挂着一个青布酒旆子,上写道:‘浔阳江正库’。”

  (3)酒望子——酒店中悬挂在竹竿上做招牌的旗子。如:“智深离了铁匠人家,行不到三二十步,见一个酒望子,挑在屋檐上。”“早见丁字路口一个大酒店,檐前立着望竿,上面挂着一个酒望子,写着四个大字:‘河阳风月’。”

  (4)酒保——酒店中的伙计。

  酒保可以有两种身份,一是卖酒的人,二是酒店的伙计。作为卖酒的人,酒保的身份是独立的,是小老板。作为伙计,酒保是被雇用的劳动者。《水浒传》中所遇到的酒保,大都是伙计身份。但林冲发配沧州后所遇的酒生儿李,是双重身份,酒生儿就是酒保,因为店是他们夫妻俩的,所以既卖酒又是酒保,身份也便合二为一了。

  《水浒传》中多次提及酒保,在此仅举几例。如鲁智深、史进来到村中酒店内,“一面吃酒,一面叫酒保买些肉来,借些米来打火做饭”。如陆谦请林冲喝酒,“当时两个上到樊楼内,占了阁儿,唤酒保吩咐,叫取两瓶上色好酒,希奇果子按酒”。

  (5)量酒人——即酒保。

  旧时酒店中吃酒时,酒保要用量酒的工具,进行度量。《梦粱录》中说:“凡分茶酒肆,卖下酒食品厨子,谓之量酒博士。”《水浒传》中量酒人出现过两次。第二十回,刘唐奉晁盖之命酬谢宋江,因为事涉机密,宋江将刘唐带到巷内一酒店一个僻静阁儿内,“随即便唤量酒的打酒来,叫大块切一盘肉来,铺下些菜蔬果子之类,叫量酒人筛酒于刘唐吃”。第二十六回,武松怀疑武大之死蹊跷,将团头何九叔诳到“巷口酒店里坐下,叫量酒人打两角酒来”。

  (6)过卖——酒店中卖东西的伙计,也可以理解为酒保。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叙述李逵把指头捺倒了卖唱的歌女,“主人心慌,便叫酒保,过卖都向前来救他”。在这里,酒保和过卖又是有区别的。《梦粱录》云:“客至坐定,则一过卖执箸遍问座客。”这个过卖是面食店里的伙计,由此可见,其活动范围,当不局限于酒店之中,不过《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武松欲为施恩报仇,到快活林酒店里吃酒,才开始武松嫌酒不好,后来蒋门神的小妾又舀了一等上色的好酒来与酒保,武松吃道:“这酒略有些意思。”问道:“过卖,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蒋。”这里看来酒保与过卖就是同指酒店的伙计了。

  (7)庄家。

  第四回,鲁智深去市梢尽头一个傍村的酒店喝酒。庄家看了一看道:“和尚,你哪里来?”智深道:“俺是行脚僧人,游方到此经过,要买碗酒吃。”庄家也有两种解释:一是农户,二是店家。在这里,称店主为庄家,是因为这里的酒店既是酒店,又是傍村远离闹市的小酒店,颇具乡土气息,称店主为庄家更显得融洽些。又如:“只说杨志出了大路,寻个庄家,挑了担子,发付小喽哕自回寨。”这里的庄家指农民。

  (8)主人家——即店主。

  这个称谓是对于进店喝酒的饮客而言。喝酒的客人称店主为主人家,店主称饮客为客人。在中国传统的商业文化里,无论旅店、酒店、饭店、商店,总是将自己的店称为客人的家,“宾至如归”是主人的自诩,也是客人对他的最高赞赏。《水浒传》也是如此。第二十三回,武松在景阳冈酒店吃酒,对店主的称呼是:“主人家,快把酒来吃。”而店主对客人则是:“客官,要几碗酒?”

  除此之外,在宋时的酒店中还有若干依附于酒店的流动性服务人员。据《东京梦华录》载:至店中小儿子,皆通谓之“大伯”更有街坊妇人,腰系青花布手巾,绾危髻,为酒客换汤斟酒,俗谓之“峻糟”。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

  命妓,取钱送物之类,谓之“闲汉”。又有向前换汤斟酒歌唱,或献果子香药之类,客散得钱,谓之“厮波”......又有卖药或果实萝卜之类,不酒客买与不买,散与坐客,然后得钱,谓之“撒暂”。他们为饮客提供的服务归纳起来主要是:一,量酒、筛酒;二,端送按酒、下饭之类;三,为饮客与歌女之间牵线。郓城县卖糟腌的唐牛儿与阳谷县卖雪梨的郓哥,恐怕就属于此类。以上算是酒店正规的服务人员。

  (9)绰酒座-——亦称赶座子,指串酒楼卖唱的歌女。

  《水浒传》第三回叙述鲁智深与史进、李忠在潘家酒店喝酒,只听隔壁阁儿里有人“哽哽咽咽哭泣”。鲁智深焦躁,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酒保忙上来劝道:“官人息怒……这个哭的,是绰酒座儿唱的父子两人。”鲁智深不听金翠莲父女二人哭诉便罢,听后怒火万丈,立时给金老父女凑了逃走的盘缠,还因此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后亡命天涯。

  在第三十八回,宋江、戴宗、张顺、李逵在琵琶亭喝酒,忽然见一个女娘,“年方二八,穿一身纱衣,来到跟前,深深地道了四个万福,顿开喉音便唱。李逵正待要卖弄胸中许多豪杰的事务,却被他唱起来一搅,三个且都听唱,打断了他的话头。李逵怒从心起,跳起身来,把两个指头去那女娘额上一点。那女娘大叫一声,蓦然倒地”。幸好众人及时抢救,“把水喷噗”。如果没有李逵的粗鲁,照理听罢女娘的曲子,宋江等人是要赏钱的。

  整个过程便如《东京梦华录》所载:“不呼自来,筵前歌唱,临时以些小钱物赠之而去,谓之‘扎客’,亦谓之‘打酒座’。”

  (10)粉头——称打扮讲究而举止轻浮的年轻妇女,也特指妓女。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与西门庆设计将潘金莲诳至家中,西门庆又掏出银子让王婆去买酒,那婆子谢了官人,“起身睃这粉头时,一钟酒落肚,哄动春心,又自两个言来语去,都有意了”。后来武松去狮子楼寻找西门庆,“一直撞到楼上,去阁子前张时,窗眼里见西门庆坐着主位,对面一个坐着客席,两个唱的粉头坐在两边”。

  对于粉头这类人物,南北两宋的史籍中多有记载。据此可知,酒店中的妓女不仅身份不同,提供的服务也不同,有的酒店娼妓在内,可以就欢,而于酒阁内暗藏卧床也,有的酒店“娼妓只伴坐而已”。无论是就欢还是伴坐,都说明宋代的酒店离不开妓女。北宋时开封有一家叫任店的酒楼,妓女多至数百,浓妆艳抹,“聚于主廊檐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

  (11)酒库——宋代酒坊经营的酒楼。

  如,“黄文炳因见天气暄热,且去楼上闲玩一回。信步入酒库里来,看了一遭”。

  (12)阁儿——类于今天饭庄中的单间。

  阁儿也称阁子、阁子儿,是宋元两朝的常用语。在《水浒传》中,第一次出现阁儿,是第三回中,鲁智深拉史进、李忠去潘家酒楼吃酒,“三人来到潘家酒楼上,拣个济楚阁儿里坐下”。阁儿在《水浒传》中出现过多次。第七回“两个上到樊楼内,占了阁儿”。第三十九回“宋江便上楼来,去靠江占一座阁子里坐了”。第六十二回“石秀便来酒楼上,临街占个阁儿坐下”。根据以上所举,可以看出:一,阁儿都在酒店的楼上;二,阁儿有窗子;三,不同的阁儿有不同的用处。说机密事时,要挑选僻静的阁儿,观赏或侦察时要选临江临街的阁儿。当然,并不是每个酒店都有阁儿,小酒店便没有,比如村酒店。

  《水浒传》中对阁儿的叙述,与宋时酒店的阁儿是吻合的。比如,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有的酒店“南北天井两廊皆小阁子”,有的酒店“廊庑掩映,排列小阁子,吊窗花灯,各垂帘幕,命妓歌笑,各得稳便”。而根据《都城纪胜》,我们又可以知道,酒店之中,阁儿又名“厅院”。初入酒店的人不要轻易上楼入阁,以免多花冤枉钱。“如买酒不多,则只就楼下散坐。”楼下散座,楼上单问,今天也每每如此。

  (13)朱红盘碟——在水浒里的酒店里,涉及器皿的地方有两处。

  一处是第三十八回,在琵琶亭,宋江称赞道:“美食不如美器,虽是个酒肆之中,端的好整齐器皿”。第二处是,宋江去浔阳楼吃酒,“少时,一托盘把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般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尽使朱红盘碟”。告诉我们

  盘碟的颜色都是一色的朱红色。宋江见了又不禁赞道:“这般整齐肴馔,济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济楚”是美好的意思。这说明江州的酒楼不仅菜肴丰富,而且器皿华丽,怪不得宋江坐在临江的阁子边面对佳肴美器夸赞好个江州了。

  (14)酒器。

  《水浒传》中的酒器可用一句话概括:“大中小并举,粗精巧兼用”。如“一担酒”、“一桶酒”、“成瓮地喝酒”、“吃杯酒”、“把盏请酒”、“一壶酒”、“一大碗酒”、“一葫芦酒”、“取两角酒”、“舀过半旋子酒”、“一大旋酒”、“酒盅子”、“一樽酒”、“一瓢酒”......这诸多的酒器大致可分为三种:大号酒器是担、桶、瓮;中号酒器是瓢、角、旋、碗、壶、葫芦;小号酒器是瓶、杯、盏、盅。在粗细贵贱方面,酒具也大有区别。有粗俗的葫芦、瓷瓮;有一般的瓷杯、小盅;也有高级华贵的金杯,嵌宝金花盅等。

  作者根据人物不同的气质、秉性、特征而赋予人不同的酒器。如武松痛打蒋门神前,施恩请武松吃所谓“无三不过望”的“一路酒”。施恩惟恐武松多吃致醉,便摆下小盏。武松却嫌不够劲儿:“不要小盏儿吃,大碗筛来,只斟三碗。”于是仆人便排下大碗。惟有此等大碗酒,方能表现武松的英雄海量,方能衬托武松的威武神勇。用同样的酒,“歌舞神仙女,风流花月魁”的李师师,使用的是“小小金杯”,由此反映出她不同凡响的尊贵身价。在荒无人烟的旷野,大雪纷飞的寒冬,一个看守草料场的“犯人”去打酒取暖,也只能用“酒葫芦”吧;而白胜在黄泥冈兜售蒙汗药酒,使用瓢具也很切合环境特点。至于张都监、张团练在鸳鸯楼饮酒作乐,使用的是“小酒盅子”,这倒不是想表明他们酒量小,而是借喝酒来发泄得意,因为他们长时间地悠然喝酒赏月,正等待着杀死武松的喜讯呢。

  第五课时

  通读指导(四)

  第三十三章至第四十三章

  思考问题:

  1.霹雳火秦明是如何在宋江等人的计谋下落草为寇的?你如何看待宋江等人断送秦明妻子一家的做法?假如你是一位记者,请为《大宋晚报》写一版头条消息报道这件事。

  2.关于花荣,金圣叹如是说:“看他写花荣,文秀之极,传武松后定少不得此人,可谓矫矫虎臣,翩翩儒将,分之两隽,合之双璧矣。”结合小说不同回目对武松与花荣的叙述描写,你是否赞同金圣叹的点评?请结合具体情节分析。

  3.世人皆称宋江“忠义”,金圣叹却评其为“权诈”,“单是银子出色”;世人皆称李逵为“莽撞人”,金圣叹却评其为“一片天真烂漫到底”,并用《孟子》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盛赞他。你更同意世人对他们的定位,还是更倾向于金圣叹对他们的评点?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4.同是入牢面对一百杀威棒,宋江与大有不同;同是单人打虎,李逵与亦有区别。请你选择一处对比,谈谈异同。

  引导:小说中还有其他相互类似但又有所不同的情节吗?试作作文段比较,感受作者的锦心绣口,谈谈你的理解。例如“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江州城劫法场”与“大名府劫法场”,“武松发配”与“宋江发配”等等。

  拓展材料(五):

  “同中求异”的写作方法

  一、性格相近却各有千秋

  鲁智深和李逵是《水浒传》作者着墨较多的两个人物,他们的性格极为相似之处,就是性急、鲁莽、二者都嫉恶如仇、仗义救人而不计较个人得失。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二者的性格同中存异,各有千秋。李逵天真率直、心地单纯,有着不羁野马一般的蛮劲;鲁智深虽也性急鲁莽,但却是粗中有细,在他路见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之后,为了脱身,在众人面前指责郑屠诈死,表现了他的精明与睿智。由此可见李逵的鲁莽是率直冲动,而鲁智深的鲁莽则是粗中有细,性格相近却绝不雷同。再如林冲和宋江,二者身在官场,都懂得人情世故,在坐牢的时候,都主动给管营、差拨奉上银两。但林冲表现出的是委曲求全、逆来顺受,而宋江表现出来的则是圆滑世故,不同的性格决定人物不同的命运,二者“定是两个人,定不是一个人。”

  二、身份经历相同却性格各异

  《水浒传》“同中求异”的人物塑造艺术还体现在刻画相同身份和经历的人迥异的个性特征上。如阮氏三兄弟,他们都是渔民,没有受过教育,生活清苦,空有一身本事,却不能像王伦等人一样占山为王,不愁吃穿,因此他们心生抱怨却深感无奈,郁郁不得志。吴用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诱使阮氏兄弟坦露心迹,从三兄弟各种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觉到三者的不同性格:阮小二成熟沉稳、阮小五泼辣自大、阮小七心直口快。李贽在十五回回末评中批道:“刻画三阮处,各各不同,请自着眼。”

  作者能够从细微之处描写身份经历相同却性格各异的人物,实为妙笔。

  三、使用犯笔,却“犯而能避”

  《水浒传》的作者还经常使用犯笔,同样的一件事由不同的人来做,表现不同,体现的性格特点也不相同。使用犯笔但却能巧妙地避免重复,这正是作者技艺高超之处。如武松和李逵,都有打虎一段,读来却并不觉得重复,这是因为打虎的武松和杀虎的李逵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李贽对这两个事件的批语是:“人以武松打虎到底有些怯在,不如李逵勇猛也。此村学究见识,如何读得《水浒传》,不知此正施、罗二公传神处。李是为母报仇不顾性命者,武乃出于一时不得不如此耳。俗人何足言此!”武松是在醉酒后遇见老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与虎奋力搏斗,可见其武艺之高强,李逵则是出于孝道,母亲被老虎吃掉,他心痛不已,为了报仇而化悲愤为力量,杀死老虎凭借的正是一股爆发力。具体环境和情势的不同,同是打虎这件事,两人的行为、心理等表现方式却各异。作者在这里用了犯笔,却“犯而能避”,同中求异,人物个性更鲜明、独特、显示了强烈的审美效果。

  第六课时

  通读指导(五)

  第四十四章至第五十一章

  思考问题:

  1.李逵返回梁山伯诉说自己剪径一事和杀虎一事,众人闻听前者皆笑,宋江闻听后者大笑。你从这两处笑读出了什么?

  2.作者在这些章节中刻画了一位“精细之人”、“机警之人”,他是谁?请你在书中勾画其精细和机警之处。

  3.请细读宋江三次攻打祝家庄的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战争原因

  战争策略

  战争结果

  伤损将领

  撤军原因

  功臣

  一打祝家庄

  二打祝家庄

  三大祝家庄

  4.作者在叙述“三大祝家庄”这般“风急火急之文”时,为什么要插叙解家兄弟和孙家兄弟的故事?

  5.水浒故事中的三位女性形象已经悉数登场,她们是:、和,其中哪位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如果让你给她送一份礼物,你会送什么?请阐明理由。

  拓展材料(六):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十分丰富,有英雄型女性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贤妇型女性林冲娘子;淫妇型女性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卢俊义的贾氏夫人等;有柔弱型女性金翠莲,工于心计、行事刁钻的老虔婆阎婆和王婆等;还有带有侠义之气的名妓李师师,充分展现了以社会底层女性为主的社会各阶层女性群体特征,为古代文学史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刻意增添了一系列细节,丰富了女性形象的个性特征。以小说中的“坏”女人为例,她们的“坏”大多隐含着一定的合理原因:潘金莲是因为

  “女貌郎不才”;阎婆惜是因为宋江其貌不扬且“只爱学枪使棒,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而受到冷落;潘巧云是因为杨雄“一

  个月倒有二十来日当牢上宿”,正常的情欲得不到满足。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她们体现了对人性本能与情感的追求。

  作者刻意增加了一系列细节,丰富了她们由一般女子变成“坏”女人的原因,使女性形象更加丰满。尤其是潘金莲的塑造,在她变“坏”的过程中写了很多王婆、西门庆引诱的内容,为后人给潘金莲翻案提供了蓝本。再如孙二娘,与武松初见的“笑容可掬”,到武松故意挑逗杀意已起时仍“笑着寻思”;被武松按压在地上时,又只是叫“好汉饶我”的圆滑变通;在得知武松的真实身份后,却又说出了“有眼不识好人,一时不是,望伯伯恕罪”的话来。诸如此类,在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是鲜见的。这也是文学史上人物形象塑造的进步。

  《水浒传》作者对“淫妇型”女性也有客观的展示。如潘金莲本是清河县里一大户人家的使女,因其“颇有些颜色”,招致那个大户的纠缠。如果她追求的是荣华富贵,她就会毫无疑问地顺从,从此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她选择了“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可见她强烈追求人格的独立,不愿受到侮辱,不愿顺从。阎婆惜对爱情执着追求,在她认为自己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爱情后,便再也不愿意强装笑容,去迎接与讨好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了。所以,那种认为以《水浒传》、《三国演义》为代表的白话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空前失落的看法,有其偏颇之处。当然,作者对这些“淫妇型”女性的所作所为是持强烈反对态度的。这一点和当时的道德观吻合,即使是今天,这些女性的所作所为仍然是违反道德和法律的。可贵的是,作者在塑造这些“淫妇型”形象时能客观全面地展示她们张扬的个性,虽然不是赞赏,却让读者看出她们的“恶”不是刻意为之的,而是因为外在环境的逼迫和个性的原因推动发展的,其中有令人同情的成分。

  《水浒传》作者的这种客观全面的展示,与元代水浒戏作者主观地全盘否定、无视人物性格发展过程相比,体现出女性观的进步。《水浒传》中的女性从未中断自我追求,她们的追求呈现出人性本我的光辉,但作者却没有给她们安排一个很好的归宿。这既有情节发展需要的原因,更与作者面对现实社会压力的耐受力强度有关。这是作者女性意识觉醒的一种潜在表现。

  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种种结局让读者产生了更深的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得规规矩矩地生活着的、本应该有美满结局的贤妇型女性家破人亡?是什么原因使得本该勤俭持家、温柔守礼的“英雄型”女性舞枪弄棒走向造反的战场?是什么原因使得最初追求幸福生活的“淫妇型”女性走上罪恶和毁灭自己的道路?是什么原因使得“柔弱型”女性无人保护、任人欺凌?作者塑造的这些女性形象对于深化《水浒传》的主题无疑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七课时

  通读指导(六)

  第五十二章至第六十章

  思考问题:

  1.如果删去李逵买枣糕这一闲笔,之后的情节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你续写一小段,以体现此细节之重要。

  2.梁山好汉与呼延灼对垒,呼延灼摆出连环马,梁山好汉则采取纺车阵。仔细阅读相关内容,从重量、布阵、战法、优劣、出击(防守)方式、实战等方面对比两种战法。(可以通过图例的形式加以分析)

  3.明代批评家叶昼在评论《水浒传》时说:“《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如鲁智深、李逵、武松等人,都是性急的,却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身份,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合上书,你还能记得下面几句急言急语是出自谁之口吗?

  “明日去时不打紧,今日又气我一日。”(武松,快活林)

  “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莫要引老爷性发,一只手捻碎你这道冠儿,一只手提住腰胯,把那老贼倒直撞下山去!”(李逵,第五十二回)

  “孔亮兄弟,你要救你哥哥时,快亲自去那里告请他们。”(鲁智深,三山聚义)

  “哥哥不得造次!我和你星夜回梁山伯去报知,请宋公明领大队人马来打华州,方可救得史大官人。”(武松,对战呼延灼时)

  “都是你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家史兄弟!”(鲁智深,第五十八回)

  第八课时

  通读指导(七)

  第六十一章至第七十一章

  思考问题:

  1.林冲是第一个被“逼上梁山”的人,卢俊义则是最后一个,对比前后这两个情节,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并非作者江郎才尽,而是特意为之。试说说其中之妙。

  引导:“逼上梁山”的好汉都有谁?情节有何不同?

  2.金圣叹所批《水浒传》成书于崇祯末年,把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打方腊等内容删掉,增加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捕杀的情节,以此结束全书。只因这一腰斩,加上他评点此书所持的奇谈怪论,金圣叹遂成一时风流,声满天下。有人说:金圣叹“腰斩本”删除冗弱,仅存精华。又有人说:《水浒传》腰斩之后,写的是武侠;腰斩之前,写的是社会。你如何看待金圣叹腰斩《水浒传》?

  第九课时

  通读指导(八)

  第七十二章至第八十二章

  思考问题:

  1.作者称赞燕青“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人”,请你从天罡星中选出五人,自选角度,试与燕青对比,做一份“英雄PK榜”。

  2.宋江以十面埋伏之法而将童贯玩弄于股掌之上,最后却放走了童贯。请针对这一情节,谈谈你对宋江新的认识。

  3.《水浒传》行文中常常穿插诗词,请你也试着写三首诗或词,讲述“宋江三败高太尉”的这段故事。

  4.金圣叹在点评第八十一回时说:“谈大事,必须一等极伶俐人,又须一等有主意人。”请根据该回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十课时

  通读指导(九)

  第八十三章至第九十章

  思考问题:

  1.在大战玉田县时,卢俊义与燕青都表现出了其应敌过程中的高超技能与英勇绝伦,请你结合书中的故事情节对二人进行分析。

  2.宋江去见罗真人,与其谈话之时问道:“我师,莫非宋江此身不得善终?”罗真人有这样一段回答堪称千载名言:“非也。将军亡必正寝,尸必归坟。只是所生命薄,为人好处多磨,忧中少乐。得意浓时便当退步,勿以久恋富贵。”请你结合生活,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第十一课时

  通读指导(十)

  第九十一章至第一百章

  思考问题:

  1.《水浒传》中有很多“智取”章节,请你就“宋江智取润州城”和“宋江智取宁海军”两章,浅析其“智”之处。(角度:计划之智、组织之智、用人之智、应变之智、语言之智等)

  2.《水浒传》最后数回悲凉哀婉、凄切惨淡、其最后结章之诗如此写道:“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当日亦堪怜。一心征腊摧锋日,百战擒辽破敌年。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相尚依然。

  早知鸩毒埋黄垠,学取鸱夷泛钓船。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铁马夜嘶山月暗,玄猿秋啸暮云稠。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请你联系小说内容,将这首诗扩写成一段现代文,作为对水浒英雄的祭奠。

  3.有学者认为,水浒英雄的悲剧结局是宋江经各种思想杂糅之后所承载的矛盾之必然结果。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请你写一份控诉书或为宋江写一段辩白陈词。

  4.《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的鼻祖,阅读完整部小说后,请再谈谈你对“英雄传奇小说”的理解。

  第十二课时

  重点突破(二)

  我为林冲立传(人物解读)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细读,整合《水浒传》相关内容,填写林冲基本信息表。

  2.通过对《林冲传》章节目录的编写,梳理林冲一生中的主要事件节点。

  3.通过对相关情节的具体分析,思考林冲的性格特点和发展变化。

  4.通过撰写《林冲传》赞语,整理对林冲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环节:

  一、展示林冲基本信息表(课前作业)

  二、展示《林冲传》章节目录(课前作业,自选目录体例和线索,小组完成)

  提示:可选择人物关系、身份变化、事件、时间等线索编排;目录体例可单级、可多级。

  各组说明目录体例和编排线索,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发现彼此的亮点。

  三、展示:我计划把(章节)写得浓墨重彩

  各组讨论在撰写时的详略计划并分享:详写哪些内容、哪些部分?为什么?

  (例如:性格特点、性格变化、全书主旨等)

  四、写作:我为林冲写“赞”

  整理对林冲的评价,书写赞语并分享。(形式自由)

  第十三课时

  重点突破(三)

  “说忠解义”辩论赛(主题解读)

  教学目标:

  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见解。

  2.通过辩论,加深对小说主题的全面理解。

  课前准备:

  1.公布辩题:隐去书名中的“忠义”二字是否得当。

  2.学生自由结组,确定正反双方和辩手。

  课堂辩论:

  1.宣布辩题和相关规则。

  2.介绍双方辩手和出席评委。

  3.辩论开始。

  流程

  1234567891011内容

  正方一辩发言

  反方一辩发言

  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正方一辩进行攻辩总结

  反方一辩进行攻辩总结

  自由辩论(正方先开始)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时间

  3分钟

  3分钟

  1分30秒

  1分30秒

  1分30秒

  1分30秒

  1分30秒

  1分30秒

  10分钟(双方各5分钟)

  3分钟

  3分钟

  4.观众发言或提问。

  5.评委点评并宣布结果。

  相关指导:

  1.思考角度

  (1)“忠义”的本义及出处。

  (2)文本语言中所潜藏的作者关于“忠义”的思考。

  (3)书中所展现的“忠义”是否符合传统思想或现代理念。

  (4)人物塑造是否侧重于“忠义”二字(例如宋江)。

  (5)主要情节是否为了体现“忠义”而设置。

  (6)“忠义”二字的历史影响和社会意义。

  2.推荐文献

  (1)傅承洲:《水浒》忠义思想的纵向考察。

  (2)宋铮:《水浒传》忠义伦理的悲剧精神。

  (3)陈玉粦:《水浒传》的忠义思想与招安悲剧结局。

  (4)冯汝常:强盗抑或忠义:一个无解的悖论——关于《水浒传》主题之争。

  (5)田兴国:水浒忠义观斟议。

  (6)刘德禄:《水浒》研究中的一场大辩论——关于如何看待《水浒》研究中的“双两说”问题。

  (7)孙景鹏:《水浒传》“忠义观”之辩。

  (8)曹亦冰:从《三国演义》《水浒传》两书之魂——忠义思想看罗贯中着意塑造的英雄人物。

  (9)杨军:教材教学研究——从“逼上梁山”看《水浒传》忠义思想。

  (10)余诗隽:忠义难两全水火不相容——试论《水浒传》中宋江忠义性格的矛盾。

  其他辩题:

  水浒精神——“忠义”还是“侠义”?

  (水浒好汉的“侠义精神”是其最值得宣扬的内在品质。在无数次侠义行为中,好汉们无不扮演着拯救苍生的英雄角色。在小说前七十一回中,好汉们“侠”的气质使他们在行动中发挥了许多正面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例如:施恩不图报,无私的利他行为;兄弟间的“义气”;仗义疏财等。)

  第十四课时

  内容统整

  活动一:制作水浒人物卡

  活动二:自主选题写作

  补充:《水浒传》人物描写的艺术特点

  1.主次人物关系有机安排

  2.主要人物典型化,例如宋江、李逵、鲁智深等

  3.人物性格的动态描写,例如林冲

  4.社会各阶层群像塑造

  (1)男性形象

  贫民起义者形象——吴用、李逵

  下层官吏形象——文职:松江;武职:王进、鲁智深、林冲、朱仝、雷横、武松

  朝廷高官形象——高俅、蔡京、梁中书

  恶霸形象——仗势欺人型:高衙内、蒋门神、西门庆;地痞无赖型:郑屠、牛二

  (2)女性形象

  正面女性形象:英雄女性形象——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

  良家弱女子形象——林冲娘子、金翠莲

  反面女性形象: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

  白秀英、李巧奴、李瑞兰等妓女形象

  拓展材料(七):

  一、由“叙事”到“记人”的模式转换

  魏晋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小说的人物描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魏晋小说的篇幅一般都很短小,叙事也十分简单粗糙,鲜有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事件的直接记录,缺乏艺术构思;虽然有人物描写,但都是粗线条的勾勒,读后很难使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魏晋小说只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雏形,并不成熟,但其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却是不容忽视的,为后世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宝贵的写作经验。由于志怪小说是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的,鲜有人物描写,因此研究魏晋小说的人物描写特点,对志怪小说不做赘述,而是主要从志人小说入手。志人小说这一说法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提出的,它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志人小说中最具代表性并且比较成熟的作品《世说新语》。

  从唐传奇开始,小说逐步发展为情节完整的故事性作品。并且在叙事的同时,开始注重人物形象的描写。较魏晋小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比起以《水浒传》为代表的白话小说,唐传奇的人物塑造还并不成熟。

  《水浒传》不同于以往古典小说以叙事为主要手段的传统结构,而改为以记人为主,即从情节小说转变为性格小说。之所以这样说是有一定依据的。《水浒传》的主人公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梁山好汉。特别是在前七十回当中,梁山好汉的故事不是围绕一个人展开的,而是围绕不同的人展开的,各部分又是相互独立的,甚至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部小说。《水浒传》可以看成是部分主人公的人物传记。就像金圣叹说的那样:“《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

  这些人物传记可以分为三类:单传、合传和类传。单传是一人一传,以一个主人公为中心,如“武松传”、“林冲传”、“宋江传”等。合传是记二人或二人以上的,由于几个身

  份地位各不相同的人之间的故事有密切联系,所以放在一起写。如“卢俊义燕青传”、“杨雄石秀传”等。类传则是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个传内,即把职业和身份相同或相似的同一类型人物放在一起写,如“阮氏三雄传”、“孙立孙新传”等,笔者认为全书重点塑造的正面人物可归为一类,这一类人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即“梁山好汉”。因此全书又可看做是梁山一百单八将的一部类传。

  王平先生在《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中详细地分析了《水浒传》的结构特征,他把前五十回划分为九个结构单元:

  (一)鲁智深传(三~八回)(二)林冲传(七~十二回)(三)杨志传(十二~十三回、十六~十七回)(四)晁盖、吴用等人合传(十四~十六回、十九~二十回)(五)宋江传(十八~二十三回三十二~四十二回)(六)武松传(二十三~三十二回)(七)李逵传(三十八、四十三回)(八)石秀、杨雄合传(四十四~四十六回)、(九)李应、扈三娘合传(四十七~五十回)。

  后三十回分为五个结构单元:(一)两赢童贯(七十五~七十七回)(二)三败高俅(七十八~八十回)(三)接受招安(八十一~八十二回)(四)破大辽(八十三~八十九回)(五)征方腊(九十~九十九回)。

  二、从线性结构到网状结构的转变

  《水浒传》人物关系网的构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第40回之前。个人反抗者先后组成八个小山头:梁山泊、东溪村、清风山、对影山、揭阳岭、得阳江、张横张顺、揭阳镇,以及一些未立山头的好汉。

  第二阶段是41—70回。除了卢俊义这一主要人物外,还有若干性格各异,光彩夺目的次要人物。小说描写了八大战役:三打祝家庄、打高唐、打青州、破华州、打曾头市、打大名府、攻陷曾头市、打东平和东昌。

  《水浒传》前70回是以人物性格为结构形态,而70回以后则又回到了故事情节的结构形态,是一个交叉的多元的叙事结构形态。

  古典小说人物关系网的构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由线性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的发展趋势,《水浒传》就是这一发展过程的转折点,自此以后,明清小说的人物关系不再是单一的线性结构,而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像《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红楼梦》等小说,采用的都是多线交叉的网状人物关系形式。如《红楼梦》设置了宝、黛、钗这三个主线人物,同时又设置了封建家族内部各阶层各身份的人物,纵横交错。由此可见,《水浒传》的人物关系网构建艺术对明清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拓展材料(八):

  一、《水浒传》中的“血腥描写”

  《水浒传》中所描写的食人、虐杀与滥杀等情节承接了《庄子·盗跖》的叙事传统。《盗跖》中孔子“往见盗跖。盗跖乃方休卒徒太山之阳,脍人肝而铺之”。《史记·伯夷列传》中“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的记载。由此可见,《水浒传》的“血腥描写”,与盗跖之风和《盗跖》记事一脉相传。

  《水浒传》的“血腥描写”是部分“梁山泊好汉”人物形象的必然体现。《水浒传》写

  宋江等一百零八人的绰号多为“龙”、“蜃”、“虎”、“豹”、“蛇”、“蝎”等,表明这些人中可能会有食人、虐杀、滥杀的行径。因此,在这一本为转世“妖魔”而颇多以野兽猛禽、魔鬼蛇蝎为象征的群体中有上述“血腥描写”的表现,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水浒传》中的“血腥描写”还是某些人物宿命的作为。这可以从该书为某些人物设定的“星座”得到验证。如武松、李逵多有虐杀或滥杀行为,似乎损害了他们的“好汉”形象,其实正是《水浒传》“石碣天文”以李逵为“天杀星”、武松为“天伤星”的宿命使然,乃其各自作为“魔心未断”的“天煞星”下世命运中与“忠义”相反相成的有机因素。

  二、关于《水浒传》中的“教头”

  《水浒传》中的“教头”主要有三种类型——禁军教头(如王进、林冲)、厢兵教头(如徐宁)、民间教头。

  《宋史·兵志六》有如下一段文字:

  [元丰]二年(1079)十一月,始立《府界集教大保长法》,以昭宣使入内内侍省副都知王中正、东上閤门使狄谘兼提举府界教保甲大保长,总二十二县为教场十一所,大保长凡八千八百二十五人,每十人一色事艺,置教头一。凡禁军教头二百七十,都教头三十,使臣十。弓以八斗、九斗、一石为三等,弩以二石四斗、二石七斗、三石为三等,马射九斗、八斗为二等,其材力超拔者为出等。当教时,月给钱三千,日给食,官予戎械、战袍,又具银楪、酒醪以为赏犒。三年,大保长艺成,乃立团教法,以大保长为教头,教保丁焉。

  古时官、吏有别,教头地位很低,民间的教头为了生活,有很多需靠街头卖艺为生,如《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之一的打虎将李忠、病大虫薛永就都曾卖药以维持生计,洪教头亦只是小旋风柴进那里的一位食客。都教头虽级别高一些,但仍属于军吏阶层。关于教头的升迁,史无明文,以常理推论,自可升迁为都教头。

  三、《水浒传》中的“游民文化”

  毛泽东1926年写的《中国农民的各阶级分析及其对革命的态度》一文中把游民无产阶级分为五大类,即兵、匪、盗、丐、娼。《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早描写游民意识的通俗文学作品。游民意识的四大特征:第一,反社会性,;第二,主动进击精神;第三,帮派性,只讲敌我,不讲是非,只讲帮派,不讲对错。

  《水浒传》写了各种社会边缘人物堕入江湖的过程。所谓社会边缘人,本属于主流社会,或是由于生活状态、生活经历(如《水浒传》中的三阮、林冲),或是由于统治者的政策(如花荣、宋江),或是个人的选择(如晁盖、鲁智深、柴进),他们从社会主流走到社会边缘,甚至堕入江湖,成为江湖的中坚或领袖。这些边缘人物也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被统治者排挤到社会边缘和自我选择走向社会边缘的人们,他们往往是社会上的才智之士,能力极大。那些自我选择的边缘人物往往是心怀不逞之志,企图利用江湖上的人物,达到他们的目的。自我选择的典型人物是晁盖、柴进、鲁智深等,自宋代以来,吏胥差役形成了一个社会边缘,他们与社会上的作奸犯科者相勾结,官民两吃。后世说的“官匪一家”、“警匪一家”就是宋代形成的。

  四、赛珍珠翻译《水浒传》

  赛珍珠很小就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她在双语环境中长大,是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著名美国作家。一生著译作品十余部,她精通汉语,熟悉中国社会,根据金圣叹七十回本《水浒传》最早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在西方出版。赛珍珠对中国小说有着极高的评价,她在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的致谢词便是以《中国小说》为题的,她说:中国的古典小说与“世界任何国家的小说一样,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个真正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该知道《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之作”。她的这番话赢来了文学大师们的热烈掌声,因为她在数年之前翻译的《水浒传》在西方的流行,已经让人们对中国小说刮目相看了。因

  此,赛珍珠被誉为“把《水浒传》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拓展材料(九):

  一、《水浒传》:什么样的英雄崇拜

  孙绍振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成书的时候,远在元末。从那时到现在,几百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和趣味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水浒传》仍然家喻户晓,其中的人物深受当代读者的喜爱。前些年,《水浒传》还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有相当高的收视率,这充分说明《水浒传》具有不朽的艺术感染力。

  《水浒传》上百万字,光是“英雄”就写了一百零八个,此外,围绕着他们跑龙套的人物至少还有几十个。上至将门之子、高级军官,下至市井小民,乃至牢头、无业游民,开黑店的,小偷、无赖,当中还有殷实富户、县衙官员、巡捕、都头,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遭遇和命运,都有不同的性格,走着自己选择的生活道路。这么多人物却并不杂乱,他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思想和艺术的整体。这是因为有一条思想线索贯穿在每一个人的命运之中,简单地说,就是“逼上梁山”。

  这些人物没有一个生来就打算造反的,相反,他们最初都力求能过上安安稳稳的小日子,当个守法的顺民,都有一种回避上梁山造反的倾向。但却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把他们逼上了造反的、叛逆的,在当时看来是大逆不道的道路。

  《水浒传》人物中最早出场的是高俅,他是十足的市井无赖,起初和王子踢球,后来这位王子当了皇帝,他就当上了太尉(国防部长)。金圣叹认为,这样安排意味着“乱自上起”,如果直接从《水浒传》英雄写起,就是“乱自下起”了。这可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名列《水浒传》英雄谱之中的,最早出现的是林冲。他本来是首都军事学院的领导,社会地位很高,待遇优厚,又有贤慧的妻子。这个上层人物本来是比较保守的,即使妻子被调戏了,但由于是顶头上司的衙内,他也决计逆来顺受。自己被冤枉了,判了刑,发配沧州去劳改,还差一点被公差暗害,幸亏鲁智深救了他。但他不想远走高飞,还乖乖地重新戴上枷具,继续他的流放路程。直到他知道妻子被逼死,上司又派人火烧草料场,要置他于死地时,他才义无反顾,一反到底。《水浒传》中有好几个级别不算太低的军官走上造反的道路,不管命运和性格与林冲有多大不同,都有“逼上梁山"的特点。鲁智深倒是本来平平安安地当他的“提辖”。他后来造反,完全是主动的,似乎没有什么人来逼他。他的主动出击,出于路见不平,碰上了恶霸公然欺侮弱者的事情。但只要他拔刀相助,就不能不与官方对抗,除了被逼到梁山上去,没有别的生路。同样是军官的杨志,以“三代将门之子”而自豪,本来是十分仇恨梁山的,但最后阴差阳错上了梁山。原因是他负责押解的“生辰纲”被劫了。这本是一个责任事故,但这只是表面原因,在这背后还有原因的原因。为什么“生辰纲”会被劫呢?因为它本身就是贪官刮来的民脂民膏。《水浒传》的作者对劫走生辰纲的“强盗”,不但没有丝毫的保留,相反充满赞赏之情,细致地表现了他们的智慧(所以回目上叫做“智取生辰纲”)。从这里,读者不难从一个侧面看到社会贫富悬殊、民不聊生的情况。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大刀关胜、双鞭将呼延灼、霹雳火秦明、小李广花荣等上层军官虽然被动地上了梁山,却仍然得到了作者(同时也就是读者)的同情和赞美。

  所谓“乱自上起”,就是中央政权的腐败必然把人“逼上梁山”。

  当然《水浒传》如果仅仅表现“乱自上起”,也可能比较肤浅。幸而它表现得更为彻底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便必然引出“乱自下起”。《水浒传》似乎没有刻意强调是绝对贫困逼得百姓无以为生,而更多的是在表现基层政治权力腐败、贪官横行的现实。法制本来就是为富豪服务的,而贪官与土豪勾结,超法制的黑箱操作普遍盛行,构陷冤狱,暗无天日。百姓欲哭无泪,投诉无门,除了暴力反抗以外,别无选择。解珍、解宝兄弟的故事可能是最典型的“乱自下起”。不仅因为他们是《水浒传》中为数不多的劳动者出身(猎户),而且因为他们在官司中是极其无辜的。他们幸运地打了一只老虎,老虎滚落到地主毛太公家的园子里,他

  们居然就因此而遭受牢狱之祸。最后,终于酿成一场弱势群体的联合起义。这充分展示了“逼上梁山”的更为深邃的含义。

  “乱自上起”和“乱自下起”的结合,使北宋王朝的统治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正是因为这样,官兵与梁山作战几乎每战必败。

  就是在这种起义的烽火的背景上,《水浒传》展示了一条英雄人物的画廊。

  这些英雄人物都有中世纪传奇英雄的特点,拥有某种超人的绝技或者神勇。有的还有点神化,比如入云龙公孙胜甚至有点神秘的道术,宋江还得到过九天玄女娘娘的天书。在今天看来,这些显然是不科学的,甚至还有迷信的嫌疑。但是,用历史眼光来看,这在当时,不过是善良百姓天真的想象。这和一开头以张天师误走妖魔来解释《水浒传》一百单八将梁山泊风云际会的因果一样。如果过分拘泥,可能妨碍我们把握英雄人物形象的实质性含义。《水浒传》中的英雄和后世小说中的英雄的最大不同是,他们虽然有超人的神勇和体力,却并不是神仙,而是普通的凡人。那些刻画得最生动的英雄往往是超人和凡人的结合。例如武松,他是打虎英雄,他的神力绝对是超越任何凡人的,但他并不是事先就有为民除害的意图主动去打虎的。相反,他打老虎似乎是偶然碰上的,甚至可以说,是他犯了一系列错误的结果。起先,他不相信店家的警告,以为人家要赚他的住宿费。接着,看到县政府的布告了,本来完全可以理性一点,回到店家去。但是,他又觉得会给人家“耻笑”。为了面子,他宁可冒生命的危险。后来,走了一段路,觉得没有老虎,酒又涌了上来,居然想睡觉。这可是有点麻痹大意。结果老虎真来了。他用了并不是无懈可击的方法,以超常的爆发力,把老虎打死了。这时,他想把老虎拖下山去,卖几个钱。没想到,活老虎打死了,死老虎居然拖不动。在这最后关头,他不得不比较理性了,还是赶快下山去罢。快到山下时,又发现两只老虎,他的想法竟然是,此番“罢了”。意思是这下完蛋了。所有这几个情绪层次的变化,武松的表现都和平头老百姓差不多。《水浒传》的伟大成就就是,发现了哪怕是具有超人神力的英雄,他的情感也不是超人的,他是实实在在的凡人。

  懂得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水浒传》第一号英雄人物宋江了。这个人物,是所有梁山英雄无条件崇拜的对象,不管什么人,一听“宋江”,“纳头便拜”。他的名声和威望,给人一种感觉,完全是超人的、神化了的。但他又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人物,他走向梁山的道路是最曲折的。他比任何英雄人物都表现得更犹豫、容易动摇,甚至在江州,上了法场,被众兄弟劫出来以后,他还在半路找借口回家了。直弄到差一点丢了老命,他才肯上梁山。

  《水浒传》为什么要把他当作绝对崇拜对象?因为他代表一种社会人格理想——仗义疏财,也就是富裕者主动把多余的财富奉献出来,消灭社会上财富的不平等。可又为什么要把他写得那么容易动摇?因为梁山英雄中只有他感觉到在“聚义厅”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只是暂时的,而不是最后的出路。从这一点上看,他是梁山泊上最清醒的一个。他为梁山设计的出路是打辽国,用民族矛盾来缓和阶级矛盾。这当然也是空想。这就注定了他和他的兄弟们最后走向悲剧的结局。

  有些学者认为《水浒传》是“农民起义的史诗”,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并不一定很准确,因为梁山泊上,除了阮氏三兄弟、解珍、解宝兄弟以外,没有一个是农民。当然,梁山泊的平均主义理想有小生产者的特点。从这一点来说,反映了农民起义的某些特点,是不错的。但是,其主要成员为城市贫民和无业游民,又使《水浒传》英雄带上了帮会的特点。武松以为民除害、除暴安良为务。但是,他衡量“暴”和“良”的标准是混乱的,不清醒的。他杀死西门庆、张都监,不错,是除暴安良;他醉打蒋门神,是除暴;可是他扶持的施恩,和蒋门神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也是借助自己父亲的权势,在快活林收取“保护费”的。杨志上梁山要杀一个客商,他就在山下等待倒霉鬼。这明显是枉杀无辜。崇拜宋江的李俊是英雄,却差一点把宋江杀了。他自己承认,在当地,他和李立是一霸,穆弘、穆春是一霸,张横和张顺是一霸。他非常自豪地说“以此谓之三霸”。菜园子张青夫妇,开的是黑店,差一点把武松杀了拿来做人肉馒头馅儿。李逵在江州劫法场,杀人杀得兴起,居然对法场上的看客也“排头砍去”。如此等等,都说明了农民起义(或者市民暴动)的破坏性,这也是中世纪传奇英雄的残暴性。

  作者在竭力赞美他心目中的英雄的时候,并没有盲目抹杀这一点。这正是《水浒传》的深邃之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能随意忽略过去的。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通行的有一百二十回本,还有七十回本(开头有一回“楔子”)。七十回本是金圣叹改动过的。他把一百二十回本中众英雄上梁山以后,受朝廷招安去抗击辽国入侵,然后攻打方腊起义军,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全部删除了。金圣叹删节的目的是出于对起义军的偏见,不让他痛恨的叛逆得到归顺朝廷的名分。但这却歪打正着,对《水浒传》的流传做了一件好事。因为后面的五十回在艺术上比较粗糙,尤其是正规的马战场面,似乎不是作者所长,不见精彩,又多有重复。直到今天,比较流行的,读者比较认可的还是金圣叹改动过的七十回本。

  前几年电视剧《水浒传》的编剧和导演受到阶级斗争思想的影响。把宋江和晁盖人为地对立起来,硬派宋江作为“投降”路线的代表。演员甚至为宋江设计小碎步,完全忘记了宋江是当时平均主义理想的英雄,把宋江的形象弄得不伦不类。特别是在投降朝廷以后,电视剧刻意删去了梁山众英雄先去进攻屡犯边境的辽国的环节,改成直接攻打方腊起义军。本来《水浒传》作者的意图是以民族矛盾来缓和阶级矛盾的。这么一改,宋江带领梁山英雄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就完全没有着落了。故在改编为电视剧的四大名著之中,《水浒传》改编是最不成功的,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二、为什么中国古典小说强调一波三折(节选)

  ——将人物打入“第二环境”

  孙绍振

  中国古典小说很强调情节的一波三折:一次打不破情感表层结构,再来第二次,二次打不破,再来第三次,就是为了达到揭开情感深层结构奥秘的目的。所以才有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三气周瑜、三请诸葛亮,诸葛亮甚至要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九伐中原。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人物越出正常轨道,让人物的情感超出超出正常的稳定的状态。

  温文尔雅的高级军官林冲,老婆被人家调戏,吃了冤枉官司又差一点被暗害于野猪林时,都是一味地逆来顺受。直到草料场被烧,发现高太尉派来害他性命的人,正是自己往日的朋友陆虞侯的时候,他才终于改变了自己一贯忍让的处世态度,奋起杀了仇人。从此以后,他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处处主动反抗,甚至有点不讲理——他挑了酒葫芦,身不由己地来到柴进庄前,向并不认识他的庄客要酒吃,人家不给,他就毫不客气地把人家打了个落花流水。林冲从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到义无反顾、主动出手,无疑是被逼出来的。

  三、抓住人物的执迷不悟(节选)

  ——人物情感逻辑的起点

  孙绍振

  性格逻辑或者叫做情感逻辑,有两方面特点:第一,和理性逻辑对比,它好像是不合理的。第二,它又不完全是疯子的呓语,从主观上看,从感情用事的角度看,它还有它特殊的逻辑,有特殊的、深刻的原因。

  文本分析的任务就是在这二者之间寻求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寻求人物性格中不合逻辑的逻辑。例如林冲一直逆来顺受,在野猪林里,险些被害了性命,幸而被鲁智深救了。可他不但拒绝了鲁智深造反的建议,还拒绝打开手上的枷锁,认为“国家法度”不可侵犯。但是一旦他造了反,他就义无反顾,主动出击了,甚至是向陌生人讨酒不到时,也会发起火来把人家打个落花流水,还把人家的酒肉抢来吃了。后来在梁山上,火并王伦的是他,反对招安的也是他。

  这里有林冲的性格逻辑在起作用:第一,这与他出身高级军官、在社会上有相当的地位有关,他不可能轻易放弃原来相当安逸的小康生活,因而他不可能像鲁智深那样,主动干预不平之事而上梁山,在这一点上他与武松、杨志有一点像。他们在上梁山之前,都有相当的社会地位。第二,林冲又是个血性男儿,对于飞来的横逆,一旦到了忍无可忍之时,他就义无反顾,不再抱任何恢复家园的幻想,不再作个人利益的盘算了。因而他与宋江也有所不同。宋江上梁山是因为被逼得走投无路,上了梁山之后,他也只是把梁山当做权且息身之地。一旦有机会,他仍然要走受招安的道路。从这一点来看,宋江算不上血性男儿。但在能够团结各式各样的人方面,作为一杆团结的大旗,林冲又不如宋江。

  同样上梁山,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情感逻辑。

  主题勾连:

  1.“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义疏财,振人不赡”的侠义精神——《史记·游侠列传》

  2.忠义——《三国演义》

  排剧本?

  人物专题?

  忠义、侠义?

篇七:水浒传阅读课教学设计

  

  青田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年级

  语文教案

  主备人:

  林旭微

  2019学年第一学期

  《水浒传》导读课教学设计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累计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促进学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

  2.理解《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3.领略《水浒传》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2.领略《水浒传》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情感。

  课前准备:

  《水浒传》书本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说江湖义气,品水浒人物

  话说才子施耐庵,信笔写就《水浒传》,自古众人皆有评,今由我来说说看。书中有人叫宋江,有人喜来,有人厌,你看他是啥样人,就让你我来评判。(板书)

  二、读《水浒》文字,评宋江为人

  (一)看宋江相貌。

  生交流心目中的宋江:想那宋江远近知,到底长成啥模样?说一说,你觉得宋江长什么样?(宋江相貌)

  1“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临场杀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论英名播满乾坤。”

  (这人却是卢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

  2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

  ①地阁②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③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身躯六尺……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作黑宋江。

  这个宋江什么样?生交流

  青田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年级

  语文教案

  主备人:

  林旭微

  2019学年第一学期

  什么叫“走动时有若狼形”?

  (找学生表演)(谨慎)

  身躯六尺是多高?(按现代的长度换算是:六尺=2米,但是,古代的“一尺”没有现代的一尺长。古代的“一尺”,是指成年男子从腕关节到拐关节的长度,约相当于现在的24cm左右,而女子这个长度要短些,只有23cm左右,因此叫做“一咫”,所谓“咫尺之遥”就是表示距离很短的意思。)因此,古代比较高大的男人,叫“八尺男儿”,大约就是现在的180cm左右,而“六尺男儿”,相当于现在的150cm左右,不算是很高大的。)他相貌如何?(相貌平平)

  同学们,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有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我们从影视剧中看宋江大哥。(插入视频1)同学们,宋江有自己信守的理想:“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这是成为领袖所必须的素质。

  3(微课)读名著时,首先,我们可以采用作品和影视剧对照欣赏的方式,遇有两者不同之处,可以在作品中进行标注,体会作者和导演处理不同情节的技巧,这叫读中有思,读中有悟,读中有品。第二,咬文嚼字读《水浒》。借助工具书,对《水浒传》中读不准的字、词逐个咬文嚼字,力求弄通弄懂。第三,联系其他文献读《水浒传》。第三,我再说一说设身处地读《水浒传》,所谓“设身处地读水浒”就是让自己走进《水浒传》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把自己当作《水浒传》里面的人物,来设身处地地体验小说的故事情节。

  (二)辨宋江武艺

  学生读引文(一)并画出精彩语句,他的武艺怎样?

  生交流。(宋江武艺不是一般的差,太差。)

  师:他长得不怎么样,武功也不好,我想大家肯定有疑问,大家有什么疑问?

  生:他是怎样当上大哥的?

  师:谈文论武他似乎都不很突出,却稳坐梁山泊头把交椅。各路英雄也是对其服服帖帖。电视剧《水浒传》热播后,人们更是为那个“不文不武”“虚伪无比”“懦弱文人”且经常惹事的宋江能做梁山“老大”满是疑问:“宋江凭什么当老大”。

  (三)评宋江为人。

  师:从群众中找答案。

  青田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年级

  语文教案

  主备人:

  林旭微

  2019学年第一学期

  1、学生读引文(二、三)(宋江为人)

  师:你作为受助百姓会怎样评价他?生交流。

  2、学生读(引文四)

  师:作为朝廷的公务人员,明知帮助晁盖是天大的罪行,但冒着生命危险,为晁盖通风报信,如果你是晁盖,你会怎样评价他?(他侠义,他有胆量,侠肝义胆。)

  3、师:天有不测风云,宋江也被逼上梁山,是因为什么事?(生交流)

  宋江因杀阎婆惜,被发配江州。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此时,他已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

  4、生读(文段五),注意揣摩二人不同心理,准备分角色读。

  扬雄、石秀和时迁在祝家庄受辱,时迁偷鸡,三人吃鸡,闹出事来,时迁被捉,扬雄、石秀逃跑来到山上,而晁盖因他们辱没了梁山的名声,要取他们性命,宋江及时相助,主动请缨攻打祝家庄,如果你是扬雄或时迁,听了此番话,你会怎么想?(先替兄弟求情,又分析事情原因,为晁盖解忧,为打祝家庄找到理由,又给自己创造机会。)

  经过走访调查,可以看出宋江身上有一个什么字?“义”。其实,电视剧中对宋江的塑造与原著有些出入。宋江并非“不文不武”。越是没文化的粗人越是对文人敬重,甚至觉的自己这样的粗人能被文化人领导是理所当让的。因此宋江当老大与他的文人身份是分不开的。(插入视频2)同学们,看这样一个有智慧的宋江,你也愿意成为他的小弟,心甘情愿地追随他吧。

  5、师:生读引文六。

  生交流:将高俅给放回。

  讨论:为什么要将高俅放回?

  6师:如果是关系最近最亲的兄弟他会怎么做?生读引文七。

  辩论:我能理解(我不能理解)宋江的这种行为。

  同学们,我们来看李逵此时对宋江说了什么(插入视频3)好一个赤胆忠心生死相随,同学们,联系各种文献、资料和影视作品读《水浒》,加深了对于《水浒》的理解,也充分享受了读《水浒》的乐趣。

  师:只因心中“忠”“义”的不同份量。性格、时代造就了这种命运。

  青田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年级

  语文教案

  主备人:

  林旭微

  2019学年第一学期

  三、结课激趣

  宋江因义而使梁山事业轰轰烈烈。宋江因忠而影响梁山的命运轨迹。

  其实有些人并未这样,欲知详情,请课余之时去读读《水浒传》。

  作业:读《水浒》,并写出有关鲁智深的人物赏析。

推荐访问:水浒传阅读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 课教学 设计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