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6篇)机关单位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汇编(2023年),供大家参考。
机关单位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汇编(15篇)目录机关单位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汇编
(15篇)
目录
1.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2
2.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14
3.街道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28
4.区应急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33
5.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40
6.市科技局2023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52
7.市自然资源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58
8.县财政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小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62
9.县发改委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74
10.县气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89
11.县商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93
12.县审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98
13.县医疗保障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106
14.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111
15.镇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123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健委的有力指导下,萧县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扎实推进健康萧县建设,全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完成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复审工作,萧县龙河街道城东社区成功创建全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023年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如下:
一、科学、精准、高效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工作
(一)扎实做好监测预警和宣传引导。一是加强疫情监测预警。成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监测预警工作专班,制定《萧县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监测预警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医防协同,共享医疗机构监测信息,规范做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建立多渠道传染病监测体系。二是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目前我县共摸排管理了65岁以上老年人165188人、7岁以下儿童58613人、3岁以下儿童20669人。按照人群分类选择签约服务,同时规范履约随访,持续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身体健康监测,截至目前共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149757人,按照要求落实上门随访、电话随访等措施,切实保障了辖区内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三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发掘典型事例、感人事迹等,宣传三年来疫情防控成效,发布防控指南,引导人民群众筑牢个人卫生健康第一道防线。
(二)继续加强疫苗接种、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一是加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31.7704万剂次,第一针接种85.3042万剂次,第二针82.9958万剂次,第三针19.6721万剂次,加强针43.7983万剂次。二是加强医疗设备物资储备。建立医疗物资储备台账,动态管理全县各地药品储备情况,确保药品储备充足,配足备齐氧疗设备253个、便携式肺功能仪器26个、 指夹式脉搏血氧仪1219个。三是增强突发疫情应对处置能力。制定《萧县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萧县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致病力增强变异株疫情应对预案》,组织全县医疗机构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专题培训。动态调整重症床位和发热门诊设置,做好储备隔离点转换利用,设置“便民发热诊疗站”。做好应对第二波疫情风险应对准备。
(三)继续加强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萧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楼按照“三区两通道”设置规范,共设置床位100张,其中重症床位10张。萧县人民医院定点医院总床位700张,重症救治床位及可转化重症床位共计150张,已经完成三区两通道改造,24小时内可以启用。二是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和逐级汇报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和流程多次组织有效救援,最大程度上缩短抢救黄金时间。全县共配备普通救护车53辆,负压救护车22辆。
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加强医改组织领导。调整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深化医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省、市关于深化医改的实施意见和方案,建立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台账,厘清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间部门权责,各尽其职、高效运行,落实周统计、月分析、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措施,扎实工作开展。二是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印发《进一步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若干举措》,扎实推进医共体内部运行“八统一”管理,实现“六贯通”措施落地,切实提高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进步提高县城内患者就诊率。1-5月份县域内就诊率60.50%,省外就诊率14.09%。三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深做实省心血管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设。依托蚌医合作共建,提升县人民医院综合能力,积极开展三级综合医院创建。稳步拓展与徐州中医院和徐州医学院附二院的科室共建,县中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普外科微创诊疗中心”和“中西医结合胆石病中心”,徐州中医院长三角名医“吴琦工作室”在中医院挂牌成立。县医院会诊中心与北京301医院远程会诊平台实现规范运行。
三、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按照“1+8”的合作共建模式(1个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呼吸与危重医学科、肿瘤内科等8个临床专科)持续发力,到2023年底,县医院按标准完成“安徽省区域专科医疗中心(萧县心血管医疗中心)”建设,服务能力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水平。稳步拓展县中医院与徐州中医院和徐州医学院附二院的科室共建,6月9日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普外科微创诊疗中心”和“中西医结合胆石病中心”。
(二)着力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做好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出台《萧县2023年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全县已建设完成69个标准化卫生室。全县277个行政村(居委会)均设立了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完成率100%。二是合理配置村医。动员各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宣传动员大学生投身卫生室从事村医工作,定向委托培养村医10名,同时第一批定向委托培养的2名村医今年即将毕业投身村卫生室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常住人口104.5万人,在岗村医1008名,平均每个村都有3.76名村医,无空白村。三是巩固健康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工作,制定了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对全县7717名已消除风险和未消除风险941人等易返贫致贫人口进行了全面摸排,防止发生因病致贫返贫情况发生。做好已脱贫户、脱贫监测户人员动态监测和签约随访,截至目前,重点监测对象核准率100%,救治率100%,签约率99.83%,随访率52.42%。
四、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
(一)稳妥做好疾控体系改革工作。按照省、市、县要求,平稳有序推进县疾控机构改革,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机构“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改革,落实疾控机构及人才相关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
(二)着力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一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坚持以预防为主,完善慢性病防控策略,强化结核病的早期发现和防治,做好艾滋病的咨询检测和筛查。截至目前,我县疑似肺结核患者及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100%,信息化管理患者比例100%,信息化管理规则服药率93.8%;
开展HIV-抗体检测564人、梅毒检测564人。加强严重精神患者管理救治,针对失访、非在管的患者,协调公安部门继续查找失访患者,不断对非在管患者进行劝说,宣教救助救治政策,纳入管理。同时上半年组织对全县4260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评估。截至目前,全县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710人,在管患者5573人,服药患者5384人。二是强化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省、市防指制定下发的相关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萧县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及《萧县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致病力增强变异株疫情应对预案》,县疾控中心新招录38人,进一步扩充人才队伍。
五、全面推进健康萧县建设
(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大干三十天,干净过大年”“宜居靓家园,健康新生活”等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扫除活动。2023年计划申报省级卫生镇1个(酒店镇)、省级卫生村(社区)15个、卫生单位15个,目前进行了现场考核并全程规范指导,并按照申报时间节点,协助乡镇和有关单位完成申报工作。
(二)认真开展健康萧县行动。一是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印发了《萧县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并积极探索推进试点工作。无烟环境建设持续推进,初步实现了“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机构”“无烟学校”三个全覆盖,同时有序实施健康社区、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企业等健康细胞工程。二是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有效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及社区、单位健康教育栏等宣教阵地,以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爱国卫生月为契机,持续扩大爱卫宣教,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上半年,共上载各类爱国卫生工作信息40余条制作和更新健教宣传栏(展板)656处(块),免费发放各类宣传产品5万份,各类健康宣传海报等近15万份。三是做好药政和食品安全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药品零差率销售专项督导检查。做好食源性疾病监测,截至目前共审核食源性疾病个案病例549例,采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15份。四是持续推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制定《萧县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萧县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检查,上半年共检查25家企业。
六、持续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一) 统筹做好人口家庭发展工作。一是加强人口监测和社会保障落实。2023年5月统计年度(即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全县出生人口为6312人,比2022年同比(6792人)减少480人,其中一孩出生为2889人、二孩出生2585人、三孩出生750人、四孩及以上出生88人,总出生性别比为114.3%,出生总量呈下降趋势。2023共资格确认计生奖扶对象6259人,需发放资金649.536万元;
确认计生特扶对象368人,需发放资金306.624万元。对计生特殊家庭做到三个“全覆盖”。二是进一步提高托育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县新增托位1180个,共建成托位2610个,千人口托位数为2.51‰,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50个,分布在22个社区和14个行政村。
(二)加强老年人健康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县医院已经完成规范化老年医学科创建。先后申报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祖楼镇卫生院、马井镇卫生院、孙圩子镇卫生院全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和萧县凤凰山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全国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三)不断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对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58613人,3岁以下儿童进行生长发育评价及指导20669名,并指导家长给予儿童进行中医保健。开展“两癌”筛查项目宣传活动,接受咨询群众270余人次,答疑解惑130余人次。截至目前,已为农村适龄妇女开展乳腺癌筛查2512人,宫颈癌筛查10007人。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实行证章分离管理,建立出入库登记制度,强化法制教育,和岗位培训,强化信息化管理,专柜保存,责任到人。
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深化中医药传承发展改革创新。出台《萧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实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战略,成立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大力开展中医药人员培训,加强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萧县博顿幼儿园、萧县庄里镇庄里学校、萧县华佗养生协会三家中医药文化基地入选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
(二)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县中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做好第二批省级中医特色专科项目建设单位县中医院骨伤科特色专科建设。2023年2月,萧县中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姚成礼专家团队在北京签订协议。同时,开设长三角吴琦名中医工作室,打造中医药重点专科。
(三)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打造萧艾、香茶菜、金银花、萱草等萧县版“十大”道地名药,开发萧艾、萱草、香茶菜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八、推进生命健康产业提质扩量
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在谈、签约、开工、未开工、已投产项目10个,其中已投产项目1个,已开工项目3个(预计总投资29.42亿元),已签约3个(预计总投资1.91亿元),未开工2个,在谈项目1个。
九、强化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支撑保障
一是强化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制定萧县卫健委“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普法内容,明确普法责任。积极开展法润乡村社区活动,有效提升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二是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2023年上半年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乡镇分中心共录用专业技术人才209名,县级公立医院共招聘专业技术人才6名;
继续实施定向培养计划,2023年计划招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20名、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生10名。三是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监管力度,全县21个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每年选派相关人员参加省、市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等培训,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务必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度开展工作,定期举行培训、演练。四是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目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县人民医院,县医院依托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淮北市人民医院,已经形成了市、县、乡三级远程影像诊断网络,覆盖率达100%,上传达标率100%。五是健全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体系。规范监督执法队伍管理,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截至目前,共对医疗机构、公共场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60户次,结案155户次,共计罚款340560.91万元。六是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健康素养行动,发掘树立疫情防控等方面先进典型,发放荣誉证书。七是加强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深入贯彻落实近期上级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做好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先后对重点单位、重点场所、重点问题进行了督导检查,确保卫健系统安全生产及消防稳定。严格按照“一改两为”工作部署,共处理办结安徽省信访业务办理信息系统平台、12345政府热线服务平台、群众来电来访等问题656件。八是规范诊疗行为。组织全县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三合理”专项行动,组织县级专家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三合理”专项培训,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十、加强党对卫健工作全面领导
一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印发《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医疗领域专项治理。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和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医疗服务活动中的药品回扣、收受红包、大处方、乱检查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坚决遏制系统内腐败增量。二是落实落细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健全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做到应建尽建,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推动设立D建工作专章,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书记、院长定期沟通制度,加快推进党委书记、院长分设。强化民营医院、其他卫生健康行业社会组织党的领导,目前全县民营医院共建立党组织9个,联合党支部4个。三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20D报告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国省市县组织部长讲话精神,坚定政治信仰、把准政治方向,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下一步,县卫生健康委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一是继续做好新冠“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持续强化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进一步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救治体系;
继续加强医疗物资保障;
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二是突出医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深做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快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提升县域内就诊率,降低省外就诊率。
三是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着力增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巩固健康扶贫成果;
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扎实开展暖民心健康口腔行动;
加快推进县医院二期、中医院二期、凤城医院以及口腔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
四是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高质量推进省级卫生乡镇、卫生社区(村)、卫生单位创建工作;
扎实推进健康萧县行动。
五是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统筹推进免疫接种、流感疫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工作;
建立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加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力度,做好随访工作。
六是继续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完善生育配套措施,加强人口监测,提升生育服务能力;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落实医养结合支持政策,提升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为老服务能力;
全面落实出生缺陷防治、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和妇幼健康项目;
推动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七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面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工程,进一步做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积极打造具有萧县本土地域特色的“龙城医派”;
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继续加大“两专科一中心”内涵建设,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八是建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基础。强化法制建设;
继续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
加强平安医院建设,加强医疗行业综合监督。
九是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持续加强和改进行业特别是公立医院党的建设;
继续加大党风廉政教育力度,规范诊疗服务。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全县人社系统喜迎党的20D胜利召开,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全面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为群众办实事,全县就业局势保持稳定,社保体系逐步健全,人才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自身建设持续加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现将半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上半年,我们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贡献了人社力量。一是落实落细企业用工服务。坚持把服务企业用工为企优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抢抓春节后返乡求职用工“高峰期”,围绕服务县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用工需求,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聚焦“线上线下”、“城乡联动”、“夜市招聘”等形式广泛开展招聘活动。截至目前,共举办“2+N”招聘活动85场,服务企业户数1250户,达成就业意向1868人,其中举办线上直播招聘2场,夜市招聘2场。同时结合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组织开展了12期“送工入企”专项活动,通过“人力大巴”将694名求职者送到企业参观,“点对点”为企业精准输送劳动力。二是持续深化招才引智工作。在人事服务方面,2023年全县事业单位招聘计划230个,其中教育系统计划72个,卫健系统计划93个,其它单位招聘计划65个,已发布招聘公告;
“三支一扶”招募已完成资格复审环节。完成县委县政府对于2022年度全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表彰奖励工作,表扬先进单位97家、先进个人78人。今年以来,共办理4名受到行政刑事处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工人)工资待遇处理。在专技人才方面,目前初中高职称申报已实现线上申报、审核、批复电子证书打印、补换证一网通办。指导全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遴选优质课题申报省级高级研修班。为4854名专业技术人员认定了继续教育公需课时并成功申报1期省级高级研修班。择优推荐我县1名专技人才申报国务院津贴。落实专技人才职称在线核验实现情况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异地确认,为外省来宿松工作的专技人才办理职称互认1次,受理在线核验2次,服务专技人才发展。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了10个省级高层次专家服务基层项目。在人才振兴方面,坚持政府主动引导、学校协同引路、企业实操引领,探索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新路径,协助重点企业与高校搭建人才培养新平台,架起“校地企”三方合作桥梁。2023年,与安庆师范大学新成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并选派大学生来宿“模拟就业”。落实菁英学子生活补贴发放政策,实现政策申领、审核、发放全流程线上办理,顺利完成首批19人补贴发放。实施专家人才联系服务制度,春节期间组织24名返乡宿松籍优秀人才、青年大学生、产业技术能手召开人才招引服务座谈会,并对6名在地优秀人才开展了“访贤问能”活动。完成普通劳动者技能培训、企业新录用员工岗前技能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新徽菜名徽厨职业技能培训分别为853人、730人、788人、46人。新增技能型人才666人,其中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66人。三是力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今年以来,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费共927家,累计为企减半征收失业保险费323万元。完善局班子和经办机构主要负责人窗口值班制度,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 一网一门一次”和省市“快办”行动服务要求,实施政务服务事项减材料,压时限、优流程行动,企业和群众平均办件申请材料压缩到1.5个,平均办事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企业社保参保登记、变更实现网上申报。同时根据省市主管部门部署,共认领10个人社一件事“打包办”,对11个事项20个证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常态化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协调解决窗口办事中的堵点、难点环节,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切实做到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四是竭力推进居民增收工作。一方面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带队赴有关调查点调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作,对调查点工作开展提出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另一方面我局联合县调查队业务人员定期到记账户家中走访督导,提高基础工作质量;
强化与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协作,着力增强增收因素的报送质量。
上半年,我们尽心尽责,狠抓落实,在保障民生福祉和维护稳定中体现了人社担当。一是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在重点指标方面,城镇新增就业347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9.44%;
失业人员再就业45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1.06%;
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6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
开发青年见习岗位236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6.19%,上岗见习8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0.29%。在暖民心行动方面,扩大本地就业规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大力推广“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按要求开展暖民心就业促进行动宣传工作,提供暖民心知晓率和满意度。截至目前,“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已覆盖全县23个乡镇(街道)37个村(社区);
举办85场招聘会,完成目标任务118.05%;
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36个,完成目标任务56.19%;
开发公益性岗位214个,完成目标任务97.27%。在扶持创业方面,不断发挥政策优势,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积极打造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创业扶持体系,助推创业提质增效。组织开展了6期创业培训班,培训18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881.5万元,带动就业1044人,其中个人创业担保贷款6664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2217.5万元。二是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在社保扩面方面,统筹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险种的参保征缴、待遇发放工作。上半年以来,征缴社保基金共计6.954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69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94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22亿元,失业保险0.054亿元,工伤保险0.05亿元。上半年共计发放各项社保待遇4.427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82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53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2亿元,失业保险0.006亿元,工伤保险0.051亿元。在社会保障方面,在巩固现有扶贫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对参加城乡居保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截止5月底,各类代缴支出214.1万元,代缴率达100%。上半年共受理工伤案件69件,认定工伤69件。会同县应急局、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工伤预防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单位用工管理,强化施工现场人员管控,维护企业和工人的合法权益。在维护基金安全方面,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启动宿松县失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和宿松县开展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清理专项行动,经县政府同意,印发了《宿松县失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宿松县开展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清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排查稳岗返还资金发放管理、失业保险待遇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使用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严厉打击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欺诈骗领套取失业保险基金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基金安全。三是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在案件查处方面,积极落实上级有关部署,贯彻执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努力实现治欠保薪实效和优化营商环境双落地。扎实开展欠薪案件查处,接待核处国家欠薪线索平台投诉案件44起,为40名工人追讨农民工工资 26.6万元;
立案查处5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确保了“两节”“两会”期间和谐稳定。在专项行动方面,扎实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关于印发全县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目前有17家人力资源机构和劳务派遣单位积极开展自查。在调解仲裁方面,上半年共受理仲裁案件41件,均在法律规定时效内完成案件结案,结案率达到100%。其仲裁决案件11件、调解30件,仲裁案件调解率达到73.1%。仲裁案件调解率、结案率均完成省市考核要求。四是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今年以来,全县第三代社保卡新增发放8.71万张。全面完成66个银行网点社保卡业务从安徽省社保卡管理信息系统向安庆市社保卡支撑平台的迁移工作,有效提升了信息安全和社保卡的办理效率。在打造服务品牌方面,认真对照“一以贯之五做到,踔厉奋发五提升”的目标要求,突出“优环境、稳经济”,“暖民心、办实事”第一要事理念,要求经办机构、机关股室持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更好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上半年,我们提高站位,强化领导,在贯彻重大决策部署中交出了满意答卷。一是着力服务乡村振兴。加强对就业帮扶平台的管理,对帮扶车间、帮扶基地建立年审考核机制,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对脱贫人口进行兜底安置;
全县现有49个就业帮扶车间,64个就业帮扶基地,带动1515位脱贫人口就业。二是着力做好巡视巡察工作。坚持把巡视巡察整改当作重要政治任务落细落实。针对省委巡视提出的“渔民上岸安置”问题,今年以来,通过完善帮扶台账、健全长效机制,按照“精准、及时、动态”的要求,确保有就业意愿未就业渔民实现动态清零,真正帮助退捕渔民实现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针对县委巡察指出的3类16项29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8个,制定整改措施104条,完成率96%;
在县委巡察整改验收评估获“好”等次。三是着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继续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目前完成了今年首批46人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其中晋升七级职员1人、八级职员40人、晋升九级职员5人。
上半年,我们从严治党,尽忠职守,在强化D建引领中展现了人社形象。一是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度融入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D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同步推进,完善人社系统绩效考核方案,进一步突出年度D建工作重点;
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维护意识形态阵地安全。着力深化省级文明单位建设,统筹推进法治和平安建设、统战、群团、保密、档案等工作。严格督促抓D建工作落实。严格督促各支部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执行各项制度规定,带头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效果。
二、上半年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工作亮点
一是我局荣获“安徽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优秀集体”荣誉称号。
二是根据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全省“一改两为”先进典型拟嘉奖个人和集体公示公告》,我局朱志刚同志获得全省“一改两为”先进个人嘉奖。
三是精心组织,选派选手参加安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第一届安庆市HR经理人和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有2名选手获奖:宿松聚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石李华荣获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安徽亿达建设集团的曹鹏报送的管理案例获评“第一届安庆市人力资源管理优秀案例”。
四是营商环境中就业考核指标获市局肯定,一季度营商环境考核中就业考核指标全部排名全市第一,其中实名制帮扶和服务企业用工情况、求职用工对接情况、创业担保贷款金额等考核指标获得满分。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上半年,我局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对照省委持续深化“一改两为”部署要求,聚焦县委县政府新的发展理念,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短板,突出表现在:
一是用工服务亟待提升。全县招工服务企业的氛围不够浓,基层基础工作需要加强,企业用工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用工配套服务不健全,劳动力返乡就业效果不明显,吸引外地劳动力更是乏力。二是人才工作比较薄弱。在专技人才和产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上还有较大差距。高校毕业生回流较少,县外人才引进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人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压力增大。工资、社保投诉量多,经济运行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效益有所下滑。农民工工资保障工作合力不强,劳动监察力量仍然薄弱,日常经常性巡查难以保证,劳动纠纷日益增多,群众维权意识日益增长,与安全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一是继续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的年度目标。细化“就业促进暖心行动”,分类实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援助。继续推进就业困难人员分级分类帮扶,强化兜底保障。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就业帮扶工作,规范就业帮扶车间运营、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加大对脱贫劳动者帮扶,保持脱贫劳动者就业总体稳定。持续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加强渔民就业状态动态跟踪,持续加大就业推荐、技能提升、支持创业、兜底安置等工作力度,提升退捕渔民就业质量和稳定性,有效提高信息准确率、政策知晓度和服务满意度,确保民意调查排名提升。二是进一步强化企业用工服务。继续加强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优化人社服务专员服务机制和“一企一策”制度;
健全线上线下对接平台,常态化开展“2+N”活动、“直播带岗”“送工入企”等活动,提高县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实效;
推进“共享员工”等用工余缺调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合适的行业、企业建立健全“用工周转池”工作机制。
(二)围绕“优环境、稳经济”要求,高效推进“双招双引”。一是进一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结合县域实际,梳理完善我县招才引智政策,积极推动政策兑现,扩大政策知晓率和影响力。借助我县与凤麟核中科超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有利契机,充分发挥“院士”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和对产业的集聚效应,争取形成“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良好局面。紧紧围绕建设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定位,推动赣皖沿江三县人才发展联盟建设。落实“松兹人才”共享计划,完善健全人才信息库。落实落细“松兹优才卡”优惠服务事项。完成2023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及“三支一扶”招募等人事招聘工作,确保零差错、零失误。围绕县内产业发展需要,开展重点企业高技能人才研修、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着力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支持各类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做好人社系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暖企行动”、“四送一服”等活动,及时兑现各类惠企政策,执行社保费缓交有关政策,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三是扎实做好人事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工资、退休审批和人事调动等工作,激发事业单位人员干事激情,提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服务水平。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档案专审工作。常态化组织实施好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拓展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规范全县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清理涉及评选评比表彰的各类创建示范活动,激励干部职工比学赶超争先进。四是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下半年,招商重点放在工业项目引进上。紧盯珠三角、长三角、合肥、南京都市圈等重点区域,积极与企业和县驻外招商机构对接,主动服务,做到“精准”招商,确保高质量完成2023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五是全力促进城镇居民增收。进一步强化部门和调查点的协作,提升基础工作质量,确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在市对县考核中争取进入“第一方阵”。
(三)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强化根治欠薪工作。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开展精细化管理,狠抓工资专户、实名制、工资总包代发等制度落实。巩固完善人社牵头、行业主抓、多方协同欠薪治理工作格局,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企业主体三个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坚决打击恶意欠薪。对全县在建项目持续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标准化建设,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和劳动监察执法工作;
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在企业自查基础上,联合市监局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积极开展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诚信等级评价工作。二是提升调解仲裁效能。进一步加强同企业的沟通交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企业用工帮扶活动,主动“点对点”对接企业需求,同时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宣传,引导企业规范用工。案件处理结束后主动指导企业完善规章制度,针对性的协助企业梳理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漏洞,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完成裁审衔接工作,整理出针对性案例,通过裁审衔接工作进行疑难案例研讨分析,减少维权者诉累。同时按照要求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数据;
高质高效办结“互联网+调解”平台案件。三是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纵深推进劳动关系“和谐行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加大对用人单位的指导和服务。提升智慧监察和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化建设水平。深入推进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专项行动,加强相关平台企业用工管理,切实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提升社保工作质量,让参保群众有得有感。按时序进度完成年度各项参保缴费任务。按政策做好各项社保待遇调待工作,确保各项社保待遇稳步增长。纵深推进小微民营企业、就业帮扶车间、新业态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工作要求,切实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和风险防控,加强对“关键环节”监管,深入排查基金管理风险,加大对冒领、重复领取的追缴力度。
(五)立足职能职责,高效服务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认真贯彻人社部《关于切实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继续保持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帮扶基地等载体数量总体稳定,加强动态管理,及时取消不符合条件的车间和基地资格。结合县域实际,大力开展农业农村领域招才引智工作,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为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配合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扎实做好“两强一增”有关工作。
(六)努力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推进规范有序的第三代社保卡发放工作,完成第三代社保卡年度目标任务,全年新增持卡人数11.42万张。创新政策宣传方式,提升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开展“亮诺、践诺”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巩固人社服务品牌,促进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加强重点工作督查督办,提升工作效能。常态化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局长走流程”、明察暗访等活动,完善服务投诉快查、快结机制,切实做到为企优环境,为民办实事。建立常态化的走访企业制度,建立与企业的亲清关系,提高企业各项诉求的解决水平。
(七)强化党的建设,为推动全县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一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心系“国之大者”,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D建统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县人社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正风肃纪。深入落实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压实“一岗双责”,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一改两为”,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改进作风,促进全县人社系统党员干部真抓实干、争先创优。三是全面强基固本,构筑稳如磐石的坚强战斗堡垒。持续巩固拓展党的20D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谋划并扎实开展“七一”系列活动,巩固提升“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成效,铸造D建新品牌,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着力增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涵养优秀品质。牢固树立“门户意识”,为树立宿松“门户形象”不断提升境界和格局,努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展现人社干部良好形象。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机关文化活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助力文明县城创建,通过道德讲堂、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人社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深化网络精神文明建设。
街道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2023年上半年,XX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20D会议精神为指导,拓展思路抓成效、创新载体抓落实,统筹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落实“一改两为”,按照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常态化目标要求开展工作,助力企业发展,促使辖区经济稳步增长。一是严格落实实地走访摸排。每月对辖区内商贸服务业、餐饮业等企业开展走访调研,今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100余次。二是主动对接解决问题。积极对接企业反馈的问题,坚持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累计解决实际问题10余次。三是加强联系沟通,形成发展合力。定期组织召开企业服务座谈会,邀请区直相关部门现场解答企业诉求,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及时作出反馈。
(二)强基固本,D建工作聚力增效
1.狠抓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站位。今年上半年,共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6次,集中交流研讨4次。常态化抓好DS学习教育,持续把DS学习教育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计划,组织开展理论宣讲34场。
2.抓实基层D建,建强战斗堡垒 。深化实施党组织纵向横向覆盖工程,持续建强社区党组织,目前街道党工委下已成立15个小区党委、14个小区党总支、20个小区党支部,通过选优配强小区党组织书记,从政治过硬、热心服务的党员中选配红色楼栋长,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堡垒聚合作用,实现党组织进社区、进楼栋、进单元的目标。
3.强化D建引领,推进融合发展。街道以推动D建联建共建工作常态化、多元化、优质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各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同时,以社区为抓手,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和社会力量,打通街道社区、行业系统与驻地单位、“两新”组织之间的行政边界和组织壁垒,逐级落实D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城市基层各领域D建融合发展。上半年,街道党工委联合“红围巾”公益协会、重阳路商圈“小个专”D建和龙头企业京东物流,打造“红骑先锋”特色D建品牌,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D建工作新路径。
(三)保障民生,民生福祉显著增强
“两节”慰问各类居民666人,发放慰问金17.76万元;
截至5月,辖区低保户218户1555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21.25万。发放重残补贴21.9万元,高龄老人补贴91万元。上半年新增特扶17人,新增奖扶20人,兑现奖、特扶扶助金232.34万元,办理退休职工独生子女一次性补助171人,发放35.4万元。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101本,新增就业270人,创业贷款推荐27笔,已审核通过发放贷款450万元,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 14人,意向安排120人就业再就业。持续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引导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
(四)统筹部署,狠抓重点工作落实
1.文明创建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利用宣传单、微信群、LED显示屏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创建活动,提升群众关于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继续开展志愿服务。推进市容秩序整治,劝导进店、规范经营500余起、对屡教不改的商户进行处罚40余起。今年以来,共计拆除高空广告牌18处,拆除面积约为700平方米。
2.守好安全稳定底线。落实5+X“信访门诊”制度,加强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切实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辖区企业、沿街门店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建立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积极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
3.强化综治网格化建设。通过探索建立“一张网”治理服务机制,整合D建、民生保障等各类资源力量,提升网格党组织能力、服务能力,强化矛盾化解、风险排查、服务保障等网格职责。今年以来,网格员入户走访3161次,办理回复“微实事”1070件。
4.党风廉政纵深发展。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2月4日街道召开贯彻落实省、市、区“一改两为”会议精神暨全面启动作风建设整顿年动员大会,通过作风整顿年活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街道纪工委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以常态化监督检查为抓手,紧盯重要节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确保作风建设常抓常新。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D建引领社会治理效果不够。围绕辖区物业纠纷、信访隐患等诸多问题,D建融入各项社会治理方法不够充分,社会治理任务重。二是社区工作经费严重短缺。社区的办公经费主要靠很有限的财政投入,给社区开展工作、活动造成一定困难和压力,且财力投入与社区职能的不断增加不相协调。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深化D建引领,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紧扣贯彻落实党的20D精神这条主线,着力D建引领,高标准、严要求抓好街道D建工作,倾力打造特色D建品牌,筑牢基层红色堡垒。
(二)细化服务提升,大力增进民生福祉。街道将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在民政为民、养老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扎实推动社会事业优质发展。
(三)加强精细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小区环境整治、提升沿街门店规范管理上下功夫,抓实各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加大拆违控违巡查力度,确保整改落实不反弹。
(四)强化责任落实,提高综合治理能力。为进一步提升街道管区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围绕落实平安、信访、维稳、应急、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创新基层治理手段,确保社会治安持续平稳。
区应急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XX区应急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持续在全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三个狠抓”专项行动,部署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今年以来,全区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XX区获得了全市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季度综合评价红黄牌制度第一名的好成绩。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压紧压实责任,全面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
一是高度重视,坚决树立树牢安全发展理念。4月份以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召开防汛抗旱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区安全生产调度、五一假期安全生产工作调度、迎接国务院安委会综合检查组专项督导和明查暗访工作等4次区级重要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5月份以来,XX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分别深入建筑工地、老年公寓、车站、合用场所、商场超市、医院等重点行业领域,调研督查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一线查风险,除隐患,保平安。各乡镇街道、各安委会成员单位,结合前期安全隐患整改“回头看”工作,对标对表,突出消防、旅游、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有限空间、危险化学品、校园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动态闭环管理,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纳入“一单四制” 系统进行管理,有效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二是压实责任,全面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印发《XX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召开专题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会议,对专项行动进行研究部署。各有关单位结合各地各行业领域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切实压紧压实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
(二)对标对表,扎实开展动火作业专项整治
深刻汲取北京长峰医院违规电气焊动火作业事故教训,出台《XX区动火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区应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教育、卫生健康、民政、商务等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严格履行监管执法职责和主管行业领域监督管理指导工作,发现违规动火作业、无证作业等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一律实施“一案双罚”,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相关操作人员资格证书、关停涉事企业,并纳入信用监管实施联合惩戒。各乡镇街道聚焦小商铺、小工厂、小作坊等单位安全意识淡薄、违规作业、违章施工现象突出等特点,发挥社区网格员作用,开展动火人员摸排,建立从事电焊工作人员数据库,督促从业人员及时取证。聚焦用工施工单位、动火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等整治对象,突出企业主体责任、作业人员作业过程管理和动火作业培训三个整治重点,检查焊接动火企业10余家,发现隐患50多条,除焊接人员无特种作业操作证3条隐患外,其余隐患全部整改完毕,并对15家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动火安全提示。
(三)专班调度,专项督查,确保节日期间安全
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在重要节日期间,XX区成立安全生产工作专班,深入分析研判各行业领域的风险问题,针对性制定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印发《每日会商调度工作简报》,针对每日重大风险隐患或问题,及时交办相关属地或单位,督促各地各部门逐项落实。
二是开展专项督查。区安办联合区委督查考核办,安排3个组,对14个乡镇街道、安委会成员单位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督查,聚焦组织***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安全生产宣传情况及教育培训情况、链工宝答题情况、开展XX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2023 行动等4个方面开展明查暗访,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开展。目前,3个督查组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并要求各乡镇街道对反馈的隐患问题要压实整改责任、整改时限,确保隐患问题按期、按质、按量整改。同时,做到举一反三,在本辖区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四)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强力推进隐患整改工作
一是开展隐患排查整改、执法检查、执法处罚工作。统6月份以来,聘请专家,对涉及到有限空间的重点企业,全覆盖开展隐患排查,检查企业32家,发现安全隐患91条,现均已交办乡镇街道,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对第三方检查的537家,抽查隐患较多、风险较大的50家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回头看”。
二是开展合用场所、自建房消防安全整改验收工作。由区安委办、区消委办牵头,利用一个月时间,按照“十个一律”标准,对全区合用场所、自建房整改情况进行再次全面检查验收,促进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走深走实,促进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常态化开展。
三是优化完善“十批百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机制。今年以来,全市三批“十批百点”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涉及XX区的有7处重大事故隐患,目前,已经整改3处,销号2处,余下4处正在推进整改。凡是纳入“十批百点”的重大事故隐患,均以纳入“一单四制”系统,建立台账、交办整改、督导落实、验收销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十批百点”“ 一单四制”运行常态化、规范化、高效化。
(五)未雨绸缪,扎实开展防汛抗旱工作
一是压实防汛各方责任。严格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任制,实行“区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包村(居)社区、村(居)社区包户到人”工作责任制。修订印发2023年XX区防汛抗旱预案,确保防汛抗旱人员队伍落实到位、应急物资准备到位、安全隐患处置到位、预警信息发布到位。汛前成立3个区专项督查组,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责令限期整改,推动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在程集镇、颍西街道、文峰街道三个乡镇街道开展防汛抗旱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制定全区防汛隐患一张图,做到点、人、物三明确。2月份起利用无人机对各类堵点、内涝洼地等隐患排查,针对排查出的12处问题,区防指责令属地分批分类细化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整改责任人,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
三是激活预警应急处置。建立基层暴雨预警信号“叫应”与防汛应急响应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实现处置关口前移,累计发送预警信息306条。5月24日,阜阳市2023年防汛抗洪抢险救援应急演练在XX区程集镇开展。
(六)深入推进“大喇叭、小卡片”工程、解决应急宣传“最后一公里”问题
运用村村通应急广播这一宣传媒介,充分发挥乡村干部、科普信息员、大学生村官和民间文艺团体等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广接地气的语言,每天播报3次安全宣传教育广播,每次时长不少于10分钟,宣传普及应急安全常识,解决应急安全宣传“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累计宣传164天。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工贸等行业领域,分行业领域印制安全警示标语和安全防范知识小卡片15万余份,发放至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手中,随时提醒安全作业、安全生活,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二、存在问题
一是安全责任有待进一步夯实。一些乡镇(接到)和部门,对“三管三必须”认识不到位、理解不透彻,安全生产工作抓得不紧不实,工作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口头上,安全检查没有真正到基层一线,没有真正找出风险隐患,没有真正解决突出问题,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没有发挥,高风险行业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上岗培训和安全管理也不到位。
群众安全意识淡薄,甚至一些农村个体户、家庭作坊、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存在一些违规违法行为。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促落实。高温汛期,安全生产工作面临多重挑战,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三个狠抓”专项行动,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区安委办继续围绕全市安全生产季度综合评价和红黄牌制度考核工作,动态调整完善安全生产和消防日常考核指标体系,特别是安全隐患排查、行政执法、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宣传工作等关键核心指标,确保各地开展工作有章可寻,确保在全市安全生产季度综合评价和红黄牌制度考核中,再创佳绩。
二是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排查治理风险隐患。结合夏季汛期安全生产特点,聚焦有限空间、动火作业、危险化学品、消防、工贸、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合用场所、防溺水等重点行业领域,全面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深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重点解决“想不到”“没人管”“管不了”的问题。全面做好5处“十批百点”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验收销号问题,确保隐患整治质量。
三是铁腕治安,加强监管执法。组织执法人员,对安全隐患问题严重,多次督促不整改的企业,给予立案处罚,整治安全监管执法“宽松软虚”,倒逼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四是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应急值守。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大喇叭、小卡片”宣传工作,尤其要加强事故警示教育和安全常识宣传。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密切关注汛期泉河、颍河汛情,强化巡堤查险和险情抢护,特别是要抓好险工险段、堤防附近洼地水塘和生产圩堤等易出险区域巡查防守,确保堤防安全,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做好救援队伍、物质、装备等应急准备工作。健全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加强人流、车流和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及时发布气象、交通、旅行等方面的信息,提醒、引导公众和企业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围绕我市高质量发展,以构建“阳光交易平台、智慧监管体系”为目标,以强化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突破,以规范秩序为保障,坚持问题导向,治标与治本、监管与服务“两手抓、两手硬”,攻坚克难,以全周期监管护航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公共资源交易完成情况。
1-5月份市本级共完成交易项目303个,成交金额累计39.82亿元,节约金额3.81亿元,增值金额858.83万元。完成工程建设交易项目106个,成交金额35.5亿元;
政府采购项目151个,成交金额2.32亿元;
其他交易项目7个,成交金额1027.97万元;
产权交易项目29个,成交金额7661.26万元;
国土资源交易项目10宗,成交金额1.13亿元。
(二)优化平台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1.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实现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开标全覆盖,打破地域空间限制,着力降低交易成本,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投标企业“零跑腿”。积极开展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实现由现场“面对面”到网上“键对键”转变,减少人为因素对评标活动的干扰,在遏制围标串标、优质专家资源共享、净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等方面实现“1+1>2”的效果。截至5月底实施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项目共计257个,不见面开标率达100%。做大远程异地“朋友圈”,与辽宁大连、山东滨州、河南洛阳、漯河、商丘、江苏徐州、浙江湖州、西藏拉萨及省内等30地市合作,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402个,其中XX主场227个,客场175个,有效破解稀缺专业专家少、“熟面孔专家”等问题。
2.研发网络竞价系统助力国有资产增值。一是“零跑腿”,实现交易主体“一网通办”。研发国有资产交易网络竞价系统,实现数据互联共享,从项目注册、公告发布、资格报名、保证金缴退、成交结果公示等全部实现网上办理,为交易主体节约时间和往返费用,减低交易成本。二是“自报价”,实现国有资产“市场发现价值”。符合资格的竞买人不需要到现场,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直接跳转至竞价系统,随机产生竞价号牌。竞买人可以在任何网点进行自主多次报价,只显示号牌,不显示竞买人,让每个竞买人均享有同等报价机会,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真正实现国有资产市场发现价值。三是“无死角”,实现全程交易“记录留痕、可追溯”。依托“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设计思路,完成国有资产转让全流程电子化建设,清除全流程电子化的断点和阻点,实现交易环节闭环管理,全过程网上留痕、可追溯,为交易主体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四是“零收费”,实现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通过网络竞价系统交易的国有资产项目不收取任何费用,与拍卖交易方式相比,竞买人无需支付拍卖佣金和平台服务费,最大限度实现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
(三)做实为企服务,创优营商环境
1.“一单制”服务提效能。制定《XX市招标投标提升行动方案》,全面实现交易文件“在线检”、异议投诉“在线办”、交易活动“掌上办”。编制公共资源交易各交易环节办事清单40项,全面实现“一单制”服务。制定《XX市建设工程项目负面清单》,明确严禁在招标文件中设置的47个方面的内容,做到“清单之外无例外”。紧盯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开标评标定标、异议答复、招标代理等招标投标等关键环节和载体,常态化开展招投标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活动。今年上半年,抽查项目59个项目,发现问题16个,抽查异议答复11家,发现问题3 家,全部整改到位。
2.听取民意解难题。在局门户网站开设“招标投标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在市、县交易大厅显著位置摆放提示牌,公布投诉举报电话、邮箱,接受社会各界对招投标领域不合理限制的投诉举报。先后征集线索13条,已全部办理完毕。认真办理省长热线、市长热线转办件12件,及时回复处理投诉举报,办结率达100%。以各类问题交办单为契机,举一反三,将问题“转办单”变为助力企业发展的“服务单”。
3.“保函+免缴”减负担。坚持以市场交易主体需求为导向,与9家金融机构合作搭建保函服务平台。电子保函全程线上操作,办理过程手续简便、时间短,不需要缴纳现金,减少了资金占用,节约了时间成本,减轻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有效激发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活力。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09宗(标段)建设工程项目开具电子保函5498笔,受益市场主体2551家,实现电子投标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达13.46亿元。印发《关于部分工程建设项目试行“信用+承诺”免缴投标保证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已有两个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免收金额近300万元。全力推进“中标贷”工作,与市人民银行、银保监局、地方金融监管局沟通对接,濉溪农商行、徽商银行已经通过线下为7家中标企业发放贷款4760万元。
4.清退沉淀资金纾企忧。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印发《关于开展清理历史沉淀保证金的通知》《关于开展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对历史沉淀投标、履约等保证金进行全面清理,按照项目名称、投标企业名称、保证金金额等关键信息,逐一梳理,建立台账,办理退还。将保证金清理作为常态化、持续性重点关注的工作,严格执行法定的投标保证金管理规定和退还制度,做到应退尽退。截至5月底,投标保证金1063.12万元,已退还686.12万元,退还比例为64.53%;
(四)创新改革为先,实招破解难题
1.推行“解异面对面”助问题化解。创新“当面对账 解决问题”异议(质疑)投诉处理模式,形成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为圆点,在异议质疑和投诉处理工作中,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点多线、多维同步、交互论证、即时高效”的扁平化架构。通过面对面的有效沟通,大多数投诉事宜在初期即得到解决,不再进入投诉环节,有效减少了招标流转时限、保障项目实施进度。上半年,异议质疑阶段化解19宗可能引起投诉的事项,其中3宗为投标企业在投诉审查阶段,经过当面对账认识到是因自身理解片面的原因并撤诉。
2.异议(质疑)预警“1+1”助交易增效。招标(采购)人、代理机构、交易中心收到招标文件异议质疑后,在1个工作日内及时回复,我局在1个工作日内作出研判,确定招标文件是否需要修改或是否有必要建议招标(采购)人暂停招标采购活动。异议(质疑)预警“1+1”的推行有效减少因“法定投诉期限长于招标文件规定的签订合同时间”而导致影响交易周期的情形发生。
3.以诉释义助问题减量。针对招标(采购)人在工作中普遍存在“不知道、都这样、没干过”现象,创新推出“以诉释义”,及时总结实操中遇到的问题,对相关主体进行问答式反馈,切实做到“如何做、怎么办、听得懂、学得会”,变问题为方法,化难点为突破。截至目前,已有4宗项目分别在异议质疑阶段、投诉审查阶段妥善处理,缩短了交易周期,高效助力我市政府投资项目的快速推进。
4.优化范本助招标提质。优化我市房建市政类招标文件示范文本,面向相关单位公开征集意见建议,围绕“投标条件”“评标办法”契合项目需求为核心,对目前正在使用的总承包、施工、监理、设计、设备等5个招标文件示范文本优化完善、按需分类,形成全市统一、规范的招标文件使用指南。定期组织招标代理机构培训,及时传达落实招投标最新政策,对招标文件编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做好对招标人、代理机构的业务咨询和指导,切实保障招标文件编制质量,最终更好的服务各方交易主体,提高招投标效率。
(五)加强交易监管,促进良性竞争
1.持续深化专项整治。严格贯彻落实省、市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工作部署与要求,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招投标领域串通投标等违法违规行为,按照“打击为先、防控为基、监管为重、立制为本”总体要求,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狠抓突出问题整治。建立有关城市绿化领域自查自纠台账,摸排相关问题线索10条,上报有关工作进展3篇。
2.纵深推进“行刑”衔接。成立“打击串通投标研判中心”,与公安机关建立协作办案机制,利用资金流向分析系统,对招投标过程中异常项目进行在线监测分析、协同办案。上半年召开联动协作会议10余次,对重点案件共同研判分析,探索打击串通投标有效方式方法,开展招投标领域串通投标等违法行为刑事与行政双打击。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与芜湖经侦支队深度交流有关打击招投标领域串通投标违法行为的先进经验与做法。
3.积极开展执法工作。寓执法于服务之中,将普法融入执法过程,引导企业依法依规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高涉案企业法制意识,助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法治建设。今年以来,监察支队共受理行政处罚案件线索15起,立案调查6起,涉及刑事移交公安1起,对5家违规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没款共计58.74万元,有效打击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了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秩序。
4.规范从业主体管理。一是提升代理机构水平。对代理机构实行“一标一评”“一月一公开”。定期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向社会公开招标代理机构服务质量信息,督促其规范高质服务。推行招标代理机构星级管理,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上半年约谈代理机构29家,扣分26家,共计36分,通报批评1家,降星67家。举办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有力提高我市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严格专家日常管理。规范专家评标行为,实行一项目一考评,上半年共对3名违法违规评标评审专家予以扣分通报处理。通过对专家评委的动态考评、实时披露,使其时刻警醒,自觉遵守评标评审专家相关规定,增强工作责任感。
5.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一是加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变更备案监管工作。严格项目经理变更程序,强化对发生项目负责人变更的监管,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作用。今年上半年共办理项目经理变更8个。二是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标后履约检查。对施工合同签订、合同信息与履约信息公开、施工分包、项目施工、监理成员及其关键岗位人员变更报备、履职、到岗及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检查。尤其是涉及举报等项目重点检查。2023年上半年共检查项目12个,发现标后履约问题7个。
(六)强化自身建设,把稳思想之舵
1.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利用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20D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以***法治思想为指引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服务水平。举办***法治思想专题学习辅导,特邀市司法局杨春杰局长作了题为“奋力开辟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的***法治思想专题学习辅导。定期组织“职工大讲堂”,以“微党课·分享一课”活动为载体,构建全体党员自我展示、自我教育的互动平台,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提升全局党员教育质量。截至5月份党组中心组学习6次,机关学习9次,微党课2次。
2.提升D建引领水平。局党组书记、党组成员坚持“一岗双责”,带头压实主体责任,始终把党的建设贯穿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全过程,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真正把“两手抓、两手硬”落到实处。“争先进位、争创一流”,以争创“学风优、作风优、业务优、营商环境优、政治生态优”的“五优”D建品牌为抓手,在全省率先组建招标代理机构D建联盟,实现D建工作参与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实现了“小单位”向“大联盟”的华丽转变。目前,先后有7家招标代理机构成立了党支部,党员人员达26人,先后组织开展社区共建、走访慰问、捐资助学等活动30余起。常态化召开节前集体廉政谈话会议,按照纠“四风”树新风的要求,以市纪委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问题案例为警戒,时刻绷紧廉洁从政之弦,做到守底线、知敬畏。
3.常态化开展“普法+送法”。每周五下午组织干部职工专题学习《保密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集中观看学习CCTV12社会与法频道中的《民法典进行时》节目,参与“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的民法典有奖竞答活动,引导大家在《民法典》中找到准确的法律依据,如何应用正确的方式捍卫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深入共建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张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海报,通过海报中的动漫图解,以生动形象趣味性的方式,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普法知识。
二、存在问题
1.招标投标优化营商环境指标离全省先进差距明显。“评定分离”在定标阶段尚未形成有效监督机制,一定程度存在“权力真空”,项目单位权力寻租仍存在风险;
串通投标的现象没有根本遏制;
历史沉淀投标、履约、工程质量保证金等清理有待持续发力。
2.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监管系统建设相对滞后,打击串通围标震慑作用还没有真正凸显。与省内先进地市相比交易服务系统软硬件建设相对滞后,影响和制约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流程电子化。监管系统尚未健全,实现全周期监管目标需要花大力气。串通围标存量、增量均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盘棋”格局没有真正形成,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等。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将立足XX新阶段发展特征,以XX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聚焦我市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职能,始终坚持“阳光交易、智慧监管”主题主线,积极争创一流招投标营商环境,严厉打击围标串行为,最大限度释放公共资源交易潜能,高质量服务我市转型发展。
(一)以健全制度为支撑,打造全周期监管体系。拟定《XX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规则》《XX市建设工程总承包实施导则》。探索建立《XX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风险提示制度》,将风险等级分为黄、橙、红三个级别,视情节对招投标各方主体下发提示函、监管建议函、专报。严格执行《XX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单位、竞争主体、中介机构及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的交易程序与规定。会同发改、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探索公共资源交易不良信用行为量化管理模式,使不良信用行为及时认定、即时上传、快速归集、时时共享、同步查询、运用到位。进一步深化与纪委监委、公安、信用监管部门协作的“三个打通”机制,发挥刑事、行政两个手段,对招投标领域违法行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净化我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
(二)以智慧监管为依托,打造无盲区执法体系。构建“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智慧信息平台,开放多部门数据端口,及时汇集问题线索,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实施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在线监测分析,增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及时性。发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职能优势,深化与公安机关的联动协作机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招标投标活动中异常资金流向在线监测分析,将信息数据植入到分析系统,对相关信息进行筛查、比选、分析、研判,对招投标违法行为实施全覆盖、精准式打击。
(三)以部门联动为基础,打造一体化信用体系。充分发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作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重大事项。积极开发XX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信用信息平台系统,依法推动建立市场主体登记信息、资质资格信息、信用评价信息、行政奖励和行政处罚信息,以及从业人员身份、社保、职称等类信用信息管理、共享、运用等制度,开展多部门失信联合惩戒,对于失信企业,在一定周期内限制参与XX市公共资源交易。对信用良好企业,在资格审查、评标等方面给予适当激励性加分,并根据情况适当减免投标、履约和质量保证金。
(四)以标后监管为抓手,打造闭环式管控体系。研究制定《XX市公共资源交易标后监管制度》,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对重点项目标按照不低于50%以比例进行履约动态监管,对工程总承包项目进行100%检查,对检查情况形成《XX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报告》向市委、市政府进行呈报,同时将问题清单通报给相关责任主体,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对违法违规行为启动行政案件查办调查机制,并视情节纳入信用管理。
市科技局2023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委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支撑性工程”,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1.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围绕重点产业和规上企业“卡点”,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创新能力,共梳理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规上制造业企业120家,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规上制造业企业18家,已实现38家无研发活动和8家无研发机构清零任务,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5%和100%。指导全市724家规上企业填报2022年研发项目经费48.62亿元,填报企业数和研发经费额较上年度填报数分别增长30%、9%。
2.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聚焦创新主体培育,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89家,同比增长41.3%,总数居全省第9位。2023上半年,共推荐195家企业申报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0.021%;
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9家,增幅为244.5%,居全省第7位,超额完成全年600家的目标任务。
(二)“攀亲结缘”工程不断深化
1.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主导产业,引导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据统计,今年1-5月,我市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实质性合作43项,合作金额1533.64万元。
2.深化院地对接合作。六安院先后引进创新创业团队29家,今年新孵化注册企业9家,总数达到19家,占比65.5%。“中科皋创”获得省级众创空间备案,入孵企业总数达到10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安徽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六安分园于今年1月启动运营,目前已有国科生物等7个项目达成落户意向。
(三)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推进
1.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合同交易。持续加快安徽科技大市场六安市场建设,举办创新公开课3场,培训11名技术经纪人,线上平台累计发布技术供需信息239条。今年1-5月,全市企业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额102.39亿元、居全省第5,增幅395.36%、居全省第7;
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为78.57亿元、居全省第4,增幅505.78%、居全省第5。
2.开展科技要素对接活动。组织参加第二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共征集技术需求64项、参展项目83项、签约项目43项,签约金额9.16亿元。举办安徽“双创汇”·走进六安首场活动。8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签约,3所高校院所发布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家企业现场发布技术需求。
(四)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1.积极创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安徽金寨乔康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安徽中医药大学共建的“食药用菌功能活性与资源利用”获批首批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皖西学院组建的“中药质量评价与品质提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氢燃料电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进入公示名单,今年新认定数有望达到3家、进入培育名单1家。
2.推进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平台建设。制定印发了《六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指引》,指导县区按照“6个一”标准推进孵化器建设,重点是推进4个无孵化器的县区尽快实现“清零”。常态化开展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众创空间备案工作,申报省级众创空间备案1家、市级众创空间备案3家。
(五)协同创新效能不断提高
1.深化上海-六安对口合作。摸排上海—六安对口科技合作创新入库项目12项。其中,明天氢能与同济大学合作“燃料电池系统控制与集成技术研发”项目获得上海财政资金80万元立项支持,目前正在开展资金申请流程。六安裕科创新孵化器有限公司与启迪漕河泾(上海)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上海启迪漕河泾智能制造孵化器 六安高新区裕科孵化器合作协议》。
2、参与科大讯飞“iFLYTEK A.I.开发者”大赛。推进科大讯飞“iFLYTEK A.I.开发者”大赛获奖项目智动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尽快落户六安,目前,智动时代落户市高新区的尽职调查、投资方案、无形资产评估、招商引资协议(拟定稿)等前期相关程序已进行完毕。
(六)人才支撑作用不断强化
1.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目前全市共立项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7家,据初步统计,累计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241人,博士以上学历17人,硕士33人。六安院近先后引进29个创新创业团队,引进科技人才236人,博士90人,硕士50人,其中引进的电吸附净水技术应用开发产业创新团队成功获批为第十四批省“115”创业创新团队;
氢电堆空压机团队领军人冯汉升教授荣获安徽省第九批特支计划创新人才。
2、汇集乡村振兴人才。全市科技特派员队伍发展到1545人;
深入实施“三区”科技人才计划,从市内外高校院所选派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85名,到我市除霍山和开发区外的其他6个县区开展“一对一”结对服务脱贫村工作。积极推进省科技特派团工作,全市12个省级科技特派团,入驻科技特派员156人,其中高级职称102人,上半年转化四新成果数30个,服务企业86家,促进企业合计增收1680万元,直接帮扶行政村85个,促进村集体经济合计增收181万元,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1个,新增就业327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实施好“双倍增两清零一提升”行动,组织专门力量,市县区联动,全力完成今年的高企数达到550家,科小数达到600家的支撑性工程任务。靠前服务企业,解决具体问题,推进实现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制造业企业、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制造业企业清零,实现全年40家和8家目标任务,推进科技产业一体化进程。
(二)推深做实“攀亲结缘”工程。突出六安院的成果转化,力争全年新引进团队15个、孵化科技初创型企业10家以上;
摸清全市工业企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情况,建立对接合作情况台账,指导县区对辖区内企业“一企一策”,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通过共建创新平台、联合攻关等方式,开展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
(三)增强科技创新平台质效。按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指引》,强化监测评估,突出市场化运营绩效,实施“县区无科技孵化器”清零行动。抓好安徽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六安分园的成果应用,重塑全市省级平台升级,积极引进大企、对口院校和团队来六安建立研发中心或研发机构。落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成效定期报送机制,通过定期“晒成绩”,了解创新平台建设运营情况。
(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修订完善市级科创扶持措施,优化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向和支持方式,将奖补资金与企业的产值效益直接挂钩;
推动设立市级科创种子基金,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做好科技创新赛马准备,将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高企数等主要科创指标纳入赛马内容,月通报,季调度,年评价,形成全市上下抓创新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市自然资源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是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实行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一票否决”,压实主体责任。2022年度变更调查初步成果显示耕地面积增加约2.3万亩,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完成年度“进出平衡”方案。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启动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工作,上半年从严审查重大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6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1812.15亩,补划1825.77亩,做到面积不减、质量不降。
二是高效推进要素保障。强化项目清单、指标账单、服务菜单“三单”联动,梳理全市重点项目662个,市县分级建立用地保障清单,先后组织市级要素会商8次,已履行用地手续609个,总体保障率92%。已获批农转用及土地征收面积2.23万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0.82万亩,G4222和襄高速、六庆铁路等重点项目应保尽保。在合肥举办六安市专场土地推介会,上半年供应土地面积2.48万亩,同比增长24.7%。
三是加快构建规划体系。《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呈报省政府待批;
4个县级总规专家论证工作全部完成,即将报市政府审批;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面启动,部分已形成初步成果;
村庄规划成果累计达786个,完成编制计划的49.8%;
持续推进48项专项规划编制和衔接,国土空间布局横向协调、纵向传导得到有效落实。紧密对接城市发展战略需求,编制南湖公园以北等8个片区、总面积28.12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六安松江对口合作园区一期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完成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助推开发区整体规划、滚动发展。
五是全面深化集约节约。积极承接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形成贯彻落实方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创新开展开发区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优化制定《开发区亩均效益评价分母精准确定实施细则》。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6498.35亩、闲置土地1814.6亩、工业低效用地2047.39亩,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10.61%、94.4%、53.78%。
六是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序时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已完成5个、165.99公顷,占全年计划89.63%。发布实施六安市及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四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持续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监管,上半年常态化监督检查生产矿山17家。
七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推动不动产业务“一事联办、全程简办、难事帮办”,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实现与江浙沪鄂豫4省27市不动产登记业务“跨省通办”,累计办理相关业务500余宗。实现全国首例不动产登记费、契税、印花税等房产交易税款与土地收益金“合一支付、一码缴清”,相关做法收入全国第一批不动产登记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一季度营商环境考评居全省第二。
八是持续夯实治理基础。紧盯关键环节,抓好地灾防治,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343处,避险转移368户1009人,无人员伤亡。扎实推进“难安置”专项治理,累计完成项目78个、7973户、14000套,面积135万㎡,分别完成任务的91.8%、88.3%、92.6%、93.4%。
九是持续强化D建引领。召开党的建设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细化年度D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坚决落实D建目标责任制。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6次、研讨交流5次。制定D建业务“双融合双提升”任务清单、打造不动产“皋速登”D建品牌,制定大兴调查研究大力推进问题解决工作方案,持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20D精神走深走实。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是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耕地保护问题专项清理整治,督促调度2023年度补充耕地项目实施,落实年度“进出平衡”,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
二是持续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加快推动市、县总体规划审批和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三是扎实做好土地要素保障。落实用地计划市级统筹机制,加大市级土地要素保障会商频次,及时跟进保障重点项目。
四是强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印发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确保试点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五是紧盯地质灾害防治。持续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强化汛期地质灾害防治。
六是扎实做好信访维稳。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提高群众满意度。
七是持续抓好D建业务融合提升。抓好D建业务“双融合双提升”,形成大兴调查研究推动问题解决高质量调研成果。支持配合驻局纪检组定期开展督查检查,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县财政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小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郎溪县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20D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紧扣目标任务,拉高标杆,负重前行,持续做好组织收入、金融服务和监管以及国资国企管理工作,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克难攻坚,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一是积极组织收入,确保应收尽收。今年以来,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体税源企业发展困难、土地市场持续遇冷、减税降费等多重因素影响,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县财政积极主动作为,有效履职,将抓好财政收入征管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统筹财税、国企等部门和企业合力,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涉税信息链条,变“信息”为“税源”、“税源”为“税收”。截至5月底,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8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税收收入6.17亿元,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1.8%。较上年同期55.2%,提高6.6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明显提升。二是严格预算执行,确保重点民生。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不断强化预算单位支出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支出的均衡性、科学性,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紧紧兜牢“三保”底线,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截止5月末,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4.81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民生支出完成11.6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8%。
2.主动履职,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财政政策,加大企业扶持力度。根据县级惠企政策清单,预测项目奖补资金兑现需求,全面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强化资金保障。排查重点企业,及时投放信贷资金,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争取信贷资源、压缩办贷时限,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简化流程,加快企业奖补资金拨付。会同县数据资源局等部门,通过宣企快办平台将企业信息推送到财政涉企资金系统。经涉企系统筛查预警比对和审核后,在预算一体化系统上实现资金兑付和确认,并反馈到宣企快办平台,实现惠企政策资金的申报、审核、兑付和反馈全流程的闭环,加快“免申即享”平台审批进程,实现政策资金兑付的便利化。截至目前,通过“免申即享”平台,完成了172家企业的0.22亿元资金兑付工作。全县已累计兑现企业优惠政策1.32亿元,发放奖补资金0.27亿元。
3.力求先行,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将所有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让资金更好地支撑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充分发挥预算绩效评价信息系统作用。完成2023年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着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成2022年度部门整体及项目绩效单位自评及部门评价工作,并联合县审计局对全县11个县直部门、2个镇开展2022年度项目自评和部门评价抽查复核工作。二是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动态监控存量资金机制,推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使用,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今年以来,已累计盘活各类存量资金1.12亿元。三是扎实做好预决算公开。结合县财政系统“春训”活动,举办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业务培训会,进一步强化县直各部门、县经开区、各镇(街道办)财务经办人员的预决算公开业务水平,完善预决算公开检查工作机制,提升预决算公开检查工作质量。
4.深化改革,赋能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推进加快国企公司改制进程,牵头组织完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打造优质高效为企服务融资担保平台;
积极推动郎溪县自来水总公司、南漪湖养殖场等全民所有制公司改制工作,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到位;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董事会管理制度。进一步充实各县属国有公司人员力量,严格审核把关员工招聘工作;
组织开展对县国投公司2021年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及三年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组织实施2022年度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年度报告工作。严格规范审批,合理配置资源。截止目前,受理办结行政审批事项46件,其中审核审批出售、出让报废 21件,审批处置资产 13件、配置审批 12 件;
为保障国有资产不流失,对2022年三次公开处置流拍的7部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按程序处置,处置收益6.6万元,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5.金融助企,服务实体经济落到实处。一是创新举措大力促进投融资供需对接,引导财政金融资源不断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支持。搭建银企平台。每月8号定期举办“金融超市”活动,组织专业人员集中为市场主体提供金融服务。今年以来,已开展活动6次,提供各类金融服务120余次,达成协议资金8360万元。牵头开展五进走访活动,引导市场主体注册宣城市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截至目前,共走访市场主体8868家,引导2832家市场主体注册平台。鼓励银行机构实行普惠金融业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今年以来,为119家企业办理209笔享受银行优惠利率贷款8.70亿元;
累计为企降息让利1179.75万元。设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引导资金。面向普惠型小微企业发放的贷款确认为不良部分,将给予贷款本金15%或30%的损失补偿。二是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推进直接融资,全力服务企业上市。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普查工作。今年年初,对县域重点358家企业进行了全面摸排,在原有5家后备企业的基础上,新挖掘有上市意愿企业14家,其中:6家入选市级后备库。截至目前,我县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19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10家。出台《郎溪县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三地一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企业上市奖补力度。组织线上、线下共计4场资本市场专题培训会,共邀请150家县域企业参加。提升直接融资质效,完成直接融资8.5亿元。三是全面提升政策激励效能和企业满意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数据汇集共享和精准匹配为抓手,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免申报、直接享受政策(即“免申即享”),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服务、资金找企业”的蜕变。上半年及时兑付我县首笔“免申即享”企业挂牌奖补资金10万元(柏维力生物技术(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挂牌奖励)。
6.积极作为,加大专项债券发行力度。围绕专项债支持的“十一大领域”,成功申报已入库专项债券项目 13个,总投资50.5亿元,拟申请专项债额度24.6亿元,已发行债券金额7.8亿元,尚未发行额度16.8亿元。为加快专项债资金支出,督促有关单位加快项目招标进度,拟定资金支出时序计划,紧盯时序进度,持续做好调度通报。截至5月31日,我县专项债券资金总体支出进度为80.68%。
7.强化保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是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争取力度。2023年1-6月份,共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 3.13亿元。其中:衔接资金0.42亿元、支农项目资金 2.71亿元。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安排资金1720万元用于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三是加强资金管理,会同县乡村振兴局、县审计局对全县各镇开展衔接资金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检查涉及2021-2022年度衔接资金项目151个,金额1.27亿元。四是落实县域结对帮扶政策。2023年,县财政预算安排并拨付县域结对帮扶资金1515万元用于岳西县15个村投资入股安徽省诺伊食品有限公司在岳西县经开区联建标准化厂房发展农产品加工,年保底收益5%,资金支出进度100%。采购岳西扶贫产品2.95万元。2022年,我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绩效评价考核结果为A。
8.提升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召开各镇、街道、开发区及银行机构召开营商环境暨五进活动调度会,解读一季度营商环境获得信贷指标,开展“五进专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多项业务培训,适时提示近期工作重点;
组织预算单位、代理机构进行线上培训,提高各部门对“徽采云”平台的主要内容和操作程序的操作水平。加强管理,规范操作流程。依托“徽采云”平台,全面实现政府采购业务“一网通办”,实现全省统一的政府采购业务流程、交易规则和管理要求;
引入调解机制,妥善处理政府采购投诉。主动对接投诉人、被投诉人、与投诉事项有关的供应商开展充分沟通协调,综合各方意见适时调解。今年一季度,我县“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两项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二,“政府采购”指标得满分(A档)。
(二)D建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宣传党的20D精神,以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专题党课等方式,结合个人自学等学习活动,推动党的20D精神深入到每个财政人心。“线上学”,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学习掌握权威解读的党的20D精神要点,做到真学真懂、以思促学,不断提升学习成效;
“线下学”,领导带头深入下属党组织开展宣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党的20D精神深入群众、更入人心。深化融合发展,把D建与财政工作有机融合。3名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五看五比五赛”民主考评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D建带团建,局党委共有2名党员及2名团员积极参加第三届“举旗帜 送理论 话郎川”理论微宣讲竞赛、“奋进新征程_建功新时代”专题党课评活动以及“学思想 强党性 共奋斗”知识挑战赛等活动。
2.扛牢D建责任,深化知责担责履责尽责。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D建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把D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制定了全年D建工作计划,做到D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党委书记履行D建工作主体责任,落实D建工作责任制,其他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D建工作,支部书记为支部D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抓好支部D建各项工作。党委书记带头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其他班子成员分别联系1个党支部,指导和督促D建工作落实情况,同时建立D建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将支部日常D建落实情况纳入党支部书记抓D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2023年度党委书记领办D建创新项目申报工作。
3.防范化解风险,铸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广泛开展理论宣传宣讲。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D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委会坚持每半年学习研究意识形态工作1次打好主动仗。通过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巩固学习成果,加大网络宣传。
4.加强理论武装,做到学以铸魂学以致用。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制定了《2023年度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明确了学习内容,以深入贯彻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20D精神为重点,坚持理论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组织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全面系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巩固DS学习教育学习成果,进一步提高系统领导班子政治理论水平,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领学促学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初心、悟初心。
5.夯实战斗堡垒,做到提质增效赋能发展。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能力提升攻坚战役,各党支部组织设置规范,D建经费有保障,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规范。落实主题党日制度。坚持围绕主题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力求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形式多样,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纪和DS等,将主题党日打造成政治学习的“主阵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以控制总量为重点,及时与入党申请人开展谈心谈话,细致了解入党动机、成长经历和社会关系等,强化发展党员源头管控;
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日常管理,定期审核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利用财政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组织30余名财政干部到渡江战役纪念馆,接受党性锻炼,传承红色基因,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深刻教育,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促进党员干部更好的践行初心使命。
6.扎牢廉政防线,打造清廉机关廉洁队伍。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局党委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局党委及班子成员按季度填报党风廉政建设党委领导班子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季度报告单,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组织党员学习各类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的通报文件,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6次,开展专题以案促改,做好执纪审查的“后半篇文章”。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对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对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全力推动局党委、下属党组织、各内设机构责任全覆盖、真落实。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开源增收。强化培源促收。积极引进有影响力、税收贡献度高的企业,培育优质税源,切实增加税收增长潜力,稳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强化收入征管。持续跟踪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运行态势,精准摸排收入预期;
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强化协调组织,拓宽收入渠道;
想方设法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和强度,尽可能增加土地出让金收入,弥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足。强化“三资”盘活。加大对存量资产资金资源盘活力度,提高财政统筹能力。特别是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工作推进,最大程度利用好土地和矿产资源效益,弥补收入缺口。同时建议尽快明确各国有企业今年的目标任务。强化争资争项。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研究,抢抓政策机遇,把握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切实做到精准了解、精准分析、精准研判,提高争资争项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强化总部经济。注重总部经济的引进,千方百计引进总部经济,以弥补当前税源的不足,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驻郎企业家。
(二)强化预算约束。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执行“过紧日子”相关规定,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强化预算约束。坚决做到“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从严控制预算追加。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积极支持乡村振兴、县域重大战略、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不断提高支出效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加强绩效结果应用,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
(三)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区分轻重缓急,统筹资金先保障“三保”需求,坚决防范“三保”风险。严控政府债务风险。牢固树立风险底线意识,全面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加;
高度重视暂付款化解工作,控制增量、减少存量,在既定的暂付款化解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清理消化暂付款。坚决守住库款保障底线。每月做好财政收入预测、预算支出资金需求,对资金的流入流出及时进行监测,合理安排支出顺序,防范化解支付风险。
(四)加强国资国企管理。一是继续深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积极推动国有企业资本向矿产开发、交通、金融、对外贸易、土地等领域集中,同时加快国有企业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进度,优化和稳定砂石市场供应,积极参与贸易、酒店、城乡供水、旅游开发、土地整治等领域经营项目,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造血功能,提升企业债务风险防控能力。二是加快推动担保公司市场化改革,健全法人治理,指导督促出资企业修订公司章程、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厘清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营管理层的权责边界。三是继续深化人事、劳动、薪酬三项改革,实施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和薪酬差异化管理,规范公司机构人员管理,严控内部机构设置和岗位人员配备。四是进一步完善国资、国企权责,修订出台“三重一大”管理办法,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
(五)加强金融监管和服务。发挥好金融运行调度工作机制作用,紧盯存贷款等关键指标数据,确保下半年考核争先进位。同时,主动做好金融服务,持续拓宽融资渠道。一是提升企业资本运作水平。在思想层面打破企业既有观念的束缚,在专业中介机构的指导下,利用好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工具,借助资本杠杆实现快速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设立投资基金。推动国有集团公司以发起或参股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设立投资基金,向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股权投资,解决企业融资方式单一问题。三是加大信贷投放规模。引导县域各银行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更多信贷规模,加快信贷投放、实施利率优惠、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对融资困难的中小微企业采取续贷、展期、重组等方式给予支持。持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四是动态管理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按照“辅导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的总体工作思路,完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培育更多地拟挂牌上市企业。
(六)强化D建引领作用。一是继续推进基层党组织能力提升攻坚战役,集中力量共建,扎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二是不断创新D建思路,改进方法,深入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高标准落实“主题党日”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使基层党的组织力进一步提升,党员党性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统筹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四是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认真做好上级党组织D建各项工作。
县发改委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地区生产总值稳中向好。
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6.13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居七县(市)后位。预计,二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
2、项目工作取得新进展。
项目谋划情况。去年初谋划“十四五”重点项目256个,总投资823亿元;
去年底,统筹谋划2023年项目计划,年初通过县委县政府会议审定后,下达了2023年县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共计328个(续建项目70个、计划开工项目76个、谋划储备项目182个),总投资1540.76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251个,总投资1114.54亿元;
民间投资项目77个,总投资429.45亿元。
项目申报及资金争取情况。一是申报中央预算内项目11个,计划申请资金3.4亿元。分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类中央预算内项目6个申请资金23030万元;
农业各类专项中央预算内2个项目申请资金4200万元;
贸服类1个项目申请资金6000万元;
以工代赈1个项目申请资金390万元;
2个社会事业类项目申请资金838万元,目前已下达项目4个,到位资金1509万元。二是申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4个,总投资34.8亿元,拟申报资金6.51亿元,目前全市均未下达资金计划;
三是申报中长期贷款项目5个,总投资76.14亿元,目前5个项目均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四是申报新增10个专项债项目,资金需求共计10.52亿元。其中第一、二批次9个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审批,分别是:XX县集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19000万元,XX县人民医院基础能力提升建设项目12600万元,XX县中医医院传染病区建设项目7000万元,XX县幼儿园建设项目3600万元,XX县智慧广电赋能乡村振兴项目14000万元,XX县公共卫生临床医院建设项目11500万元,XX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住院综合楼续建项目3500万元,XX县县域医共体能力提升项目15000万元,XX县华阳镇新北社区党校(新民组)棚改安置项目17000万元。第三批次申请1个项目,XX县长江流域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11000万元。
项目推进情况。一是县重点项目。年初计划下达县重点项目328个,其中续建项目70个、计划开工项目76个、谋划储备项目182个,年度计划投资129.8亿元,1-4月完成22.83亿元;
拟计划开工的76个项目均全部开启前期工作;
谋划储备的182个中77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二是省重点项目。第一批省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320.0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8.98亿元,包括续建项目15个和计划开工项目18个,计划开工项目已开工13个,开工率72.22%,(云上金顶项目已申报未正式通过,未计入)在全市县市区中排第六位;
第二批申报省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42.30亿元,目前省发改委还未正式下文。三是省开工动员项目。第一、二批申报省开工动员项目共计13个,总投资84.3亿元,目前已开工11家,开工率84.6%,已纳统5家,纳统率38.46%,另5月底有5家报送了纳统材料。
项目审批情况。1-6月份共审批了项目187个,总投资120.54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63个,总投资19.07亿元,企业备案类项目104个,总投资81.42亿元;
向市级转报项目4个,总投资2.71亿元。
3、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2022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87亿元,增幅为9.4%,全市县市区中排第10位,七个县中排第7位。2023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年初拟定的目标任务为145.62亿元以上,较上年增长13%以上。今年,统计数据核减,固投全年核减29亿元,下一步相关指标数据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5月,根据统计部门反馈数据,我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4%,增幅在七个县中排名第5,比全市平均增幅距离高2.5个百分点。其中:其中工业投资增幅-4.3%,全市排名第6;
工业技改投资增幅49.3%,全市排名第2;
基础设施增幅-9.6%,全市排名第6;
民间投资增幅5.2%,全市排名第1;
房地产增幅-4.7%,全市排名第1。
根据各单位预报,1-6固投预计完成投资50.55亿元,增幅为0.49%。
4、规上服务业发展良好,社会事业类项目争取力度提升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做好规上服务业工作,对规上服务业企业实施跟踪走访,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帮助企业联系县直相应主管部门,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1-5月份,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66.5%;
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22%。
根据国家在教育、文体、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方面投向政策的变化,我们正加强和省市发改委对接,加强与教育、文体、卫健、民政等部门衔接,督促部门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争取做好充分准备。根据国家、省市发改委安排,谋划储备了我县社会事业类项目 21个,总投资4.62亿元,拟争取中央资金2.99亿元;
已争取到教育类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838万元、以工代赈项目资金390万元。安徽联河股份有限公司粮食精深加工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通过了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评审,总投资1910万元,获财政补助资金309万元。
5、持续推动天然气宜南线-XX支线工程、宿望宣城际铁路、XX长江公铁大桥等项目。
发改委正在牵头推进天然气宜南线-XX支线项目前期工作;
宿望宣城际铁路省政府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国铁集团,争取纳入国家新时代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及“十四五”铁路规划;
已与东至县达成协议正在共同开展XX长江公铁大桥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可研正在编制。
6、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得到加强。一是积极组织项目节能审查。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对综合能源消耗超过1000吨标煤以上的项目进行摸排并通知有关项目单位做能评报告书,组织专家对安徽中晟铜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铜基新材料项目能耗进行了评审,根据专家意见出据了节能审查意见,扎实做好我县的项目节能审查工作。二是做好规上工业能耗监测。按照市环资科要求,每月监测我县规上工业能耗情况及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情况,每月能耗情况与同期对比分析,并上报,总体了解和把控规上工业能耗动态情况,做好能耗双控工作。
7、粮食安全工作进一步提升。一是国有粮食企业及粮食库存情况。我县现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容13.3万吨,其中高大平房仓8.3万吨。粮食储存库点5个,政策性粮食库存36648吨,其中县级储备粮10000吨。二是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现有国家级应急加工企业1家,省级应急加工企业2家,县级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家,应急配送中心1家,应急保障中心1家,应急储运企业1家,应急供应网点19家。应急成品粮储备700吨。三是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总仓容6万吨的XX县粮食储备中心项目已竣工验收,即将投入使用;
粮油质量检测中心项目已投入使用。计划对雷阳粮库一库区和高士粮库现有的仓库拆除重建8万吨高大平房仓。四是长三角粮食产销合作结新果。县发改委充分发挥产粮大县和仓容条件优势,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后于2021年和2022年前往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及浙江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对接沟通,双方现已签订《浙江省省级储备粮委托代储协议》,落实第一批省级储备粮异地代储4500吨。这为加快构建长三角粮食安全共同体,建立区域粮食安全保障合作机制,扩大皖浙两省粮食产销合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8、价格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一是继续认真做好价格收费管理的各项常规工作,继续完成房地产价格备案、幼儿园及物业管理等收费标准的核定、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民生商品的价格监测及省市县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二是遵循依法、公正、效率的原则,做好各项价格认定工作,为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定罪量刑、定分止争”提供价格依据。积极参与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工作,积极推进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三是进一步落实我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任务,持续抓好水、电、气等民生领域价格管理、监督工作。
9、暖民心行动顺利推进。按照省、市暖民心行动工作要求,县发改委牵头研究制定了我县《10项暖民心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对年度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进一步压实部门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暖民心行动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2月28日和3月3日,县发改委两次召开部门和乡镇碰头会,对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督促相关工作落地落实。4月24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倪文主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听取10项暖民心行动工作开展情况。目前,我县暖民心各项行动正在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在一季度“10项暖民心行动”省级社情民意调查中,我县总体知晓率和总体满意度均排名安庆市第4位。下一步,县发改委将强化牵头抓总职责,持续做好部门协调和向上对接等工作,强化工作落实和政策宣传,着力提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10、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不断完善。
一是做好建设工程交易方式核准。按照《XX县公共资源交易方式管理暂行办法》(望政办秘[2019]53号)规定,对全县建设工程交易方式进行核准登记,截止2023年6月25日,共核准建设工程施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勘察、设计、监理)157个,预算资金10.04亿元。
二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1、依法规范招标行为。充分落实招标人自主决定发起招标,自主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和电子交易系统,自主组建评标委员会和委派代表参与评标等权利和义务;
指导和监督招标人在核准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开展招标活动,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设定评标办法。2、持续推进长效常治。坚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打击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围绕“发现及时、联合应对、依法依规、高效打击”的总体要求,遵循依法、客观、公正和资源共享的原则,依托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平台,充分运用智能预警、数据分析比对、情报研判等手段实现对招投标全流程的监管,做到及时发现线索、高效精准打击,建立健全我县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犯罪行为工作联防联控的长效协同机制。
11、行政审批效率不断提高。围绕“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提高效率,方便群众”的总体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配合“大综窗”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优化行政审批办理流程、精简材料 ,严格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是加快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项目预审,及时告之项目报送单位预审结果,即时办理项目审批,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三是推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其他平台的深度融合,围绕项目前期工作“办好一件事”,联合资规、环保、应急、水利等部门,精简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地预审与选址、环评、安评、水稳评价等项目前期事项材料,形成统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审批、统一反馈的工作机制。
12、国防动员工作进一步深化。做好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统筹抓好新职能与旧职责,以高标准严要求推动我县国防动员工作高质量发展;
继续强化备战实训演练,做好人防指挥通信演练和防灾应急训练,计划本年度完成实训演练3次;
完善指挥信息体系及警报网络,计划本年度启动人防指挥平台信息化建设,采购警报器11台;
做好结建人防工程项目监管,易地建设人防工程审批,落实“应建尽建、应收尽收、以建为主、以收促建”计划本年度竣工人防工程3处,为社会提供地下车位400个左右;
完善人防疏散基地建设,按照城区人员掩蔽要求,推进人防疏散基地三期避难用房建设,继续完善疏散基地各项功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方面:
(1)工业投资持续下滑。一季度我县工业投资完成10.12亿元,同比下降7.4%,主要原因有:一是制造业投资不足,一季度我县制造业投资相较2022年同期下降7.5%,1-3月新入库的18个项目中仅有3个项目为新开工制造业项目。二是县经开区是全县工业投资的中坚力量,但经开区连续两年投资出现大幅下滑现象,今年一季度降幅甚至达到了-62.4%,严重影响我县投资进度。
(2)大项目支撑不足。一是在建重大投资项目施工进度较为缓慢,形成实物量不足,如国联项目库内剩余投资大,但项目二期目前未启动,无法形成投资,海达负极材料项目,刚刚入库因企业内部原因暂缓建设。二是新开工入库大项目数量少。一季度新增入库项目18个,5000万以上项目1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仅有2个。
(3)抓项目入库认识不够。乡镇街道抓项目入库比县直部门积极,部分县直部门对项目入库申报认识不够,特别是一些部门分散项目未有效整合,导致政府性投资项目未做到应统尽统。部分民间投资项目续建工程达到投资申报条件因跟踪服务不及时错过申报。
(二)重点项目方面。
重点项目进展缓慢。一是投资进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少19.6%;
二是4个省重点项目未开工,分别是金泉药业总部经济暨固体制剂和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项目、皖西南(XX)农产品智慧云仓城项目、运达股份XX县太慈150MW风力发电项目、中广核XX县凉湾200MW光伏项目,影响了投资进度、开工率。项目纳统难。项目纳统率低,征地类项目,从项目开工到纳统时间紧凑,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纳统;
设备租赁类项目,企业提供相关票据难,纳统难度大。截止6月省开工动员项目纳统率61.5%,位于全市较后位次。战新产值及高技术投资均负增长。一是产值和投资都在减少。根据统计数据5月有19家战新企业产值出现负增长,占比63%,其中4家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产值为0;
8家高技术企业只有两家是正增长,3家处于停产状态;
12个高技术投资项目有6个投资为0。二是企业(项目)规模都不大,缺大项目支撑。5月份,战新产值只有旭众超过一千万元,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只有金泉生物超过一千万元,高技术投资均没有超过一千万元。
(三)规上服务业方面。目前我县培育的规上服务业“总部经济”占10家,占比超1/3,,这对我县今后规上服务业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四)易地扶贫搬迁方面。我县安排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项目资金少。根据《安徽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皖财农〔2021〕450 号)要求,县级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每年应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后期帮扶,但我县2022年和2023年并没有相关的资金安排。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加大计划和规划的执行力度。以“谋划先行、走在前列”的目标导向,“换位思考、重点突破”的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守正创新”的实效导向。一是围绕已经分解下达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压实各乡镇和县直单位责任;
同步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加强与县直相关部门及各乡镇的联系和对接,及时了解计划执行情况。二是强化工作落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省“一改两为” 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会精神,会同相关单位,到项目实地、到企业推进项目快速落地、建设。
2.着力抓好项目工作。以“发展为要”的追赶导向,“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效能为先”的作风导向,“奖罚分明”的考评导向。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投资的最主要抓手。一是高质量谋划争取项目。重点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城市改造更新、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乡村振兴等方面,谋划储备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确保谋划一批高质量发展项目。加快推进宿望宣城际铁路、XX长江公铁大桥、XX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谋划高铁新区、通航产业园、S471华阳至赛口公路改建、G347至S471互通连接线等项目,只有大项目才能拉动大投资。二是积极推进重点项目。重点是政府投资项目和市亿元以上项目推进工作,一要实行项目责任人和联系人制度,确保每个项目责任落到实处,及时做好项目指导与协调工作。二要制定推进计划。进一步细化每个项目的用地审批、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招投标、开工、竣工等重要节点,并作为调度、考核的依据。三是强化项目督查调度。按照县主要领导要求,近期制订了《XX县20
年县级领导领衔包保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及推进机制,按照项目监管相关规定定期不定期督查调度项目,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加强统计库监管调度。督促落实已开工建设的未入库项目的入库和建设进度。对未开工项目尽快协调相关单位完成前期工作,落实开工条件,力争各类项目早开工,早入库。
3.抓好固定资产投资。一是做好项目谋划争取。适度超前谋划项目,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城市更新改造、民生短板、乡村振兴等方面,为未来发展做好项目谋划,尤其是政府投资类项目在谋划初期就要以亿元项目为定位,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既有利于争取资金又有利于项目纳统。依托中央预算内资金、政策性金融性开发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长期贷款等各种金融工具,做好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撬动多方投资,促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项目谋划“金点子”行动、项目推进“堵点”化解行动、项目入库“赛马”行动,强化项目谋划、落地、建设、投产等全流程管理。加快项目建设、入库、纳统等工作,抓住施工黄金期,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项目开工和建设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补齐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华阳河蓄滞洪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进度,推动一河两湖综合治理、金泉药业、联润纺织等项目尽快开工。三是促进项目纳统。加快推进“5+1+N”平台中温格通暖、高端化妆品新材料涂装等未纳统项目的纳统工作,积极与统计对接,协调项目建设部门准备入统材料,推动全县重点项目早落地、快入库,扩大有效投资。四是加大调度力度。抓好每月的任务调度工作,确保按要求完成月度目标任务,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督促开发区、县直部门和乡镇,本着能报尽报的原则,在开网后,在有支撑的情况下不能漏报,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4.大力发展战新产业。一是持续做好战新企业的摸排工作。密切关注新入规企业,准备好战新企业申报的前期工作。
二是继续做好高技术企业的准入工作。对于符合高技术产业分类的企业,积极指导企业所在地做好纳入工作。三是谋划战新产业项目,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促进战新产业可持续发展。
5.做好规上服务业服务工作。一是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稳定“存量”。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走访调度,摸清情况,开展帮扶,帮助企业稳定生产。尤其要做好总部经济企业运行监测调度工作,确保企业平稳运行。二是紧抓规上企业培育工作,挖掘“增量”。紧密联合各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强化动态监测跟踪,选取业态先进、附加值高、带动突出、竞争力强的准规模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尽早纳规入统。
6. 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一是贯彻省能源局、市政府关于加快支撑性高效清洁电源建设的指示精神,招大引强建设一批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能源项目;
二是开展项目节能审查工作。从项目审批源头把控,需要做能评报告的项目在审批时即时告之,同步开展能评报告的编制,组织专家评审。三是做好每月规上工业的能耗监测。与统计局对接,及时掌握规上工业能耗情况,对于能耗增幅较快的重点企业,现场督查情况。四是扎实开展安全检查工作。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及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联合鸦滩镇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情况以及隐患进行排查。
7.做好粮食安全工作。一是做好粮食收购工作,确保守住种粮售得出底线,增加农民收益。二是组织实施好优质粮食工程,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对密闭空间作业涉粮企业督查检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8.切实做好巡视巡察整改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认识,把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当作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坚决整改、彻底整改,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着重做好省委巡视第五指导督导组反馈问题、市委第三涉粮专项巡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9.进一步做好价格管理工作。一是继续认真做好价格收费管理股的各项常规工作,继续完成房地产价格备案、幼儿园及物业等收费标准的核定、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民生商品的价格监测及省市县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二是遵循依法、公正、效率的原则,做好各项价格认定工作。积极参与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工作,积极推进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三是进一步落实我县2023年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任务,持续抓好水、电、气等民生领域价格管理、监督工作。
10. 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程序,稳步推进评定分离。二是完善综合监管规章制度。三是探索新形势下打击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县气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2023年上半年,XX县气象局在市气象局党组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加强理论武装,夯实D建基础
深入学习党的20D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文件精神。风雨无阻”抓D建 “三言两语”促提升,建立“三联促三动”工作机制,继续开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民服务,精心打造“风雨同行、民生气象”D建品牌,扎实推进D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用新的发展理念和服务手段,展现气象新作为。
2.深化D建业务融合,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推进D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深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以支部联学联建联创促进业务“主动、互动、联动”。持续打造D建品牌,实施“D建引领 校园气象科普构筑科学未来”创建活动,强化宗旨意识,将主题实践活动延展到气象业务、科普宣传、安全生产监管、气象保障服务等各领域各环节。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组织职工创作作品参加全省气象部门“廉洁文化精品工程”作品征集展播活动,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持续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通过动员会、专题学习会开展典型案例学习,学习收看了《永远吹冲锋号》《零容忍》等廉政警示教育片,学习中纪委、江西省、上饶市、XX县通报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和气象部门通报的典型案例,深刻汲取教训、以案为鉴,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廉洁意识,教育引导干部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做到遵规守纪。
3.扎实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面对今年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始终把气象服务放在气象工作的首位,扎实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跟踪监测,上半年共发布各类预警信号96次,制作专报8期,“631”风险叫应2次,做到了早预警,早部署。及时召开汛期动员大会,气象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维护,为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保障。入汛以来,严格遵守汛期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业务学习,组织开展汛期应急演练,提升业务人员应对在灾害性天气的应急能力。继续推进部门间合作,加强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更新完善了突发预警信息短信平台决策用户及防汛责任人,不定期发送气象预警信息。与应急局建立防灾减灾救灾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联合开展会商和应急演练;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强化防雷安全监管职能。落实防雷安全、施放气球监管,严格督促相关行业和部门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自身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防雷安全执法监督工作,制定2023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和抽查事项清单。重点对危化场所开展防雷安全检查,上半年开展防雷安全检查10余家。与城管局、市场监督局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3次,形成防雷安全监管合力。
2.发挥宣传辅助作用。结合“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开展“五进”活动,走进校园、社区、企业,开讲座、发手册。上半年累计发布新闻报道22篇,其中中国气象报采用2篇。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坚持D建创新和业务创优相结合,丰富“三联促三动”载体和内容,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开展D建工作,推进D建+业务更上新台阶。
2.认真抓好综合气象业务工作、履行气象防灾减灾职责,继续开展好“质量提升年”活动,做好灾害性、转折性天气监测、预报和服务,做好“三夏”、汛期、秋收秋种等重要时段气象服务工作。
3.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定期举办道德讲堂,适时开展文体活动、“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深入开展文明规劝、文明礼仪、气象科普下乡等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扶贫消费、义务献血等活动,细化工作举措,今年已经申报县级文明单位申报表继续深入推进气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夯实县级文明单位创建基础,为开展下一届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做好准备。
4.全面做好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工作,完成上级气象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县商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社零。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63亿元,同比增幅8.8%左右,预计前三位;
限上社零预测10.43亿元,同比增幅11%。其中:限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预计分别同比增长21%、7%、25%、28%;
外贸进出口。全县累计进出口5783万美元,同比增长19.6%。预计位于全市第四位。利用外资。1-6月外商直接投资额50万美元,同比增长100%。电子商务。1-5月我县累计实现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2.73亿元,同比增长21.1%,新增网销额超100万元电商企业23家。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主体培育,扩大消费促进。一是重点培育纳限商贸企业32家,支持壮大“安徽老字号”7家,推荐“何云峙”、“斛生记”、“丁文洲”、“汉唐清茗”、“徽之元”申报“中华老字号”字号,支持缦森文旅、迎驾销售、斛生记、应流物产申报省级商贸流通业发展项目资金,发放宜康食品、鑫茗雨茶叶2家农产品供应链项目资金299.1万元。积极申报2023年度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二是组织开展了“徽动消费 乐享XX”2023促消费活动,先后举办了茶旅文化节、徽动消费-XX“520-为爱放价”汽车展、东大街星空夜市、大化坪镇黄茶文化美食节暨首届“新徽菜 名徽厨”暖民心厨艺大赛、霍货有名福利购、六安市汽车消费券等系列促消费活动。
2、稳住市场主体,优化出口结构。一是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重要展会,协调指导世林照明、芙芮雅羽绒、泓浩竹艺3家企业参加第133届广交会,充分利用广交会平台开拓市场;
积极向县内企业宣传“徽动全球”万企百团出海政策,指导世林照明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五金展,文峰新材料参加2023东南亚标签展,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抢抓订单,保住市场份额。二是狠抓政策资金支持,指导企业共申报2023年省、市政策资金210.57万元。通过政策激励和精准业务指导,孵化培育新增外贸实绩企业,指导安徽至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口达500万美元。三是支持企业加强与RCEP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支持安徽优胜美塑胶等企业“走出去”。
3、加大双招双引,推进外资项目。成功引进安徽峰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民宿泰资项目、爱路新能源(六安)有限公司电源港资项目、XX养心泉责任有限公司德资项目,积极推进安徽春田羽毛有限公司内资转外资企业,有序推进我县外资向好发展。
4、加强园区建设,发展电商经济。一是加强大别山电商产业园、大别山乡村直播基地、大别山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1-6月,全县新增电商经营主体150家,大别山电商产业园引进入园企业15家,大别山乡村振兴直播基地实现直播销售额3000万元,孵化本土直播企业账号20个。大别山跨境电商运营中心运营初见成效,已与县内23家外贸企业签订意向性入驻协议,安徽意晨进出口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在业绩方面实现了跨境贸易零突破。依托跨境电商平台,六安玫瑰红茶品有限公司成功拿下欧美市场500万美元桑叶红茶订单,跨境电商开辟我县外贸出口新渠道。二是加强电商培训。组织电商下乡镇培训,完成农村电商培训933人次,培养直播人才265人。组织开展大别山乡村振兴直播基地第二期村干部挂职培训班,历时一个月培养乡村振兴新农人20人。三是推广“霍货有名”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组织开展“徽动消费、乐享XX”霍货有名电商平台会员福利购促消费活动,“霍货有名”电商平台实现线上销售额超300万元。组织5家企业参加上海“五五购物节六安周”展销活动,线上线下累计销售农产品50余万元。
5、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信访维稳。一是深入开展“四送一服”、“重畅决”、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工作,对县商务局包保的20家企业(其中省“为企服务”平台8家),实行局领导包保联系,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使用。共梳理“重畅决”自办事项195件,办结195件,群众满意195件,满意度100%。二是处理信访案件。共接待来访职工批42批55人次,协调处理资产处置纠纷、劳务纠纷等9批22人次、下岗职工办理养老保险补缴、退休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33批33人次。
6、推进民生工程,筑牢安全防范。一是扎实推进“文明菜市”、“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动。上半年,完成城区保安菜市场、佛子岭镇菜市场升级改造,新建大化坪镇菜市场;
开展了养老护理员、送家政培训下乡等系列培训,完成岗前培训430人、回炉培训1901人,新增家政服务人员培训485人。二是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和消防专题会议,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局党组会议听取安全生产汇报6次、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6次,召开全县商贸系统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会议2次;
三是开展系列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开展了冬春防火、岁末年初、“两会”期间、“端午节”期间、城区餐饮企业燃气使用安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排查一般安全隐患49个,立行立改31个,限期整改18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
7、助力乡村振兴,扎实做好帮扶。一是持续推进电商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支持电商企业与XX石斛、茶叶、中药材等龙头企业和乡村种养大户深度合作,引领产业实体依托电商订单开拓线上销售渠道。今年以来,支持县内50余家电商企业与县内100余家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超1亿元。二是切实履行“双包”责任,按节点走访调研,扎实推进2023年帮扶工作,支持帮扶陈家畈村建设高山蔬菜、养殖、山芋等项目,帮助与县内企业沟通对接,多渠道销售农副产品。
较好推进平安建设(综治、扫黑除恶)、统战、双拥、精神文明、工会、老干部、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1、激发消费市场新动力。继续开展“徽动消费 乐享XX”为主题的系列促消费活动,开展好“啤酒龙虾节”、丰收节、年货节及全县消费券发放,确保“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持续推动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扎实完成“放心家政”、“文明菜市”暖民心行动的各项目标任务,多途径宣传暖民心行动,提高满意度和知晓率。
2、培育外贸外资增长点。充分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招商,引进新行业新领域外资企业,培育壮大外向型经济;
继续加大物流补贴等扶持力度,提高企业积极性,鼓励我县中小企业自营出口。
3、推动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培育发展直播经济,建设跨境电商运营中心,推动跨境电商稳步发展。力争年内完成网络零售额7.15亿元,完成电商培训2000人次,培育直播带货员500人,新增跨境电商企业15家,跨境电商服务企业5家,实现跨境电商业绩1亿元。
4、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业务培训,持续推进全县商贸安全生产和消防、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餐饮场所燃气等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加强信访维稳工作,落实重点人群包保责任;
持续开展商场超市、大型综合体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县审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2023年来,县审计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20D以及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推动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实现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新提升,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保障作用。现将我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2023年,望江县审计局共安排审计项目43个(包含调增2个和调减1个)。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实施审计项目26个(已完成项目10个,正在实施项目16个),其中: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1个,财政审计5个,经济责任审计4个,专项审计5个,国有企业审计1个,政府投资项目审计10个。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6次,党组会23次,开展主题党日6次,报送审计宣传信息29篇。
二、上半年突出成绩和亮点工作
(一)坚持党管审计,把牢审计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1、强化D建引领作用,夯实组织保障。坚持“围绕中心抓D建,抓好D建促审计”的总体思路,利用“三会一课”、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学习加油站、“学习强国”等平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专题学习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引导全体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D建工作机制,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带头撰写读书心得,充分发挥党组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带动作用。搭建“D建+审计”平台,实施“审计组+临时党小组”模式,坚持D建工作跟着审计项目走,将审计实施现场作为开展D建工作的前沿阵地,推动审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2、树牢政治机关意识,统筹谋划工作。坚持县委审计委员会对审计监督全过程的领导和统筹谋划,认真履行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职责,筹备召开了县委审计委员会第八次(十四届县委审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望江县2023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中共望江县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协调会议制度》、《中共望江县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望江县审计工作重大事项督查督办制度》等规章制度,制定了《贯彻落实县委审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精神责任分解清单》,明确全年审计工作定位、目标和重点,为做好全县审计工作指明方向。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向市委审计委员会及办公室报告报备制度文件、工作要点等4项,向县委县政府报送审计专报9次。
3、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升作风能力。今年以来,我局以“清廉单位”创建为契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肃工作作风,持续净化优化政治生态。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凡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均通过集体研究决定,做到决策机制民主化、决策程序规范化、决策过程透明化。突出抓好对领导班子成员和审计重点岗位人员的廉政教育和监督管理,审计组配备廉政监督员,附发《审计“四严禁”、“八不准”》工作纪律并公布举报电话,切实加强对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纪律情况的监督制约。坚持逢会必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持续开展警示教育,通报典型案例。6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县检察院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教育,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聚焦主责主业,以高质量审计服务大局。
1、紧盯财政资金使用抓审计。以推进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维护财政资金安全为目标,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截至目前,已完成4个单位2022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
正在实施的2022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及财政收支审计,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现场审计;
2022年度 3个专项资金审计已全面完成。聚焦民生保障开展审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力度关注民生实事和重点民生资金的审计力度,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
聚焦提质增效开展审计,以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为龙头,把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统筹盘活,促进各级各部门过“紧日子”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切实维护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和经济平稳健康运行。通过审计,促进了财政资金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紧盯规范公共权力运行抓审计。以引导被审计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单位)高质量发展,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履职尽责为目标,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有序推进有重点的全覆盖;
落实与纪检监察、巡察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机制,全面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推动“政治体检”与“经济体检”贯通融合。今年审计项目计划共安排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3个。目前,2个经济责任审计已全面完成,2个经济责任审计正在实施现场审计。
3、紧盯公共投资项目建设抓审计。坚持依法履职,切实提高投资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牢固树立依法审计意识,严格按照审计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在法定职责权限范围内开展审计工作,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严格按照要求,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坚决杜绝“以审代结”。县审计机关根据我县政府投资项目情况,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确保质量的原则,统筹制定年度投资审计项目计划。2023年安排政府投资审计项目14个,其中重点项目跟踪审计10个、工程竣工决算审计2个、工程专项审计调查2个。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要求,严格执行审计项目计划,履行规定流程和审批复核程序,围绕关键环节,合理确定审计重点,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4、紧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抓审计。切实督促审计查出问题全面整改,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规定,细化审计机关整改督促责任和督办流程,完善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持续跟踪检查2022年度审计查出部分持续整改问题后续整改情况,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审计发现问题应改尽改。截至目前,2022年度46个审计项目发现的503个问题,已完成整改500个,尚余3个未整改到位,整改率99.40%,审计共促进整改金额9643万元。
(三)锻造干部队伍,提升审计工作能力水平。
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健全并完善审计人才培养、激励、评价和使用机制,积极做好“选才、育才和用才”三个系统工程,通过内部提拔、调任、公开招聘等方式,充实审计干部队伍。今年以来,新招录公务员3人,为审计队伍注入新鲜力量;
吸纳培养1名年轻女干部入党,安排1名年轻女干部进入支委,选拔2名优秀年轻女干部,安排股级干部进行交流轮岗,让优秀年轻人才有更宽广的成长空间。推荐4名业务骨干赴黄山市歙县参加省厅组织的审计项目,选派2名业务人员参加市级审计机关组织的以审代训等审计项目,抽调1人参加市级交叉审计项目,通过“以审代训”、“压担子”等方式,促进审计人员在业务一线提升能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干部队伍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审计事业发展需求,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
二是新入职人员亟待学习和培训,独当一面尚需要时日。
三是由于审计业务工作统筹,更多采取“上审下”等方式,加之巡察、交叉审计抽调人员较多,导致任务重和人员少的矛盾更为突出。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20D精神的开局之年,县审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部署,切实把好审计监督关、风险防控关,推动审计全覆盖向纵深发展。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持续强化审计机关是政治机关意识,始终把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立足职责定位,全面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部署安排,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审计事业发展的实践力量,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推动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
(二)聚焦主责主业,持续高质量完成审计项目计划。
紧盯财政资金使用,加强预算绩效全方位、全过程审计监督,推动在全县范围内形成“重绩效、讲绩效、抓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服务绿色发展,全面推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将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等事项纳入审计重要内容,促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加力经济体检,聚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大资金落地、重大工程实施、重大民生改善开展审计,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到问题找得准、原因分析准、责任界定准、整改要求准。全力完成全年审计项目计划任务。加大对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力度,继续开展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工程、农村饮用水安全等10个政府重点项目跟踪审计,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三)开展研究型审计,全面提高审计质量。
结合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引导审计人员强化问题导向、成果意识,对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挖掘,对审计建议进行反复推敲,使其能够真正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对症良方”,对体制机制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形成高质量审计信息、要情、报告,为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四)加强审计整改,做深做实“下半篇”文章。
坚持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及省、市两办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相关办法,组织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监督检查,进一步做好审计工作“下半篇文章”,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及审计机关督促检查责任,推动源头治理,加大问责处理力度,确保审计整改取得实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五)推进队伍建设,筑牢望江审计事业之基。
全面落实“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总要求,加强审计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锻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将培训作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第一跑道”,把实践作为提升能力本领的“第一平台”,坚持在审计一线锤炼干部过硬本领,提高能查、能说、能写能力。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和审计现场纪律监督,健全审计机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规范审计权力的运行。
县医疗保障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2023年上半年,XX县医疗保障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医疗保障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一改两为”工作要求,惠民生、深改革、优服务、强监管,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实。现将半年来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从严从实,机关D建不断夯实
一是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自觉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医保工作中、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二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不断增强党组班子成员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管控和处置,今年以来共办理12345热线64件次,网友留言咨询6件次,信访3件次,结案率达到100%。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局班子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有关精神,狠抓行风建设,制定《XX县医保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规则、清廉纪律和廉洁文化融入医保工作全过程。四是抓好D建品牌创建。持续推进“阳光医保555”D建品牌,不断提升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依据《XX县医保局“五星”评选方案》,评选出2022年度“五星”人选12名,通过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切实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注重公平适度,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一是积极推进医保民生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5%以上,大病保险政策内报销比例达60%以上,截至5月底,全县共救助13975人次,救助金额达664.07万元。二是全面落实医保待遇。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截至目前医共体拨付基金4126万元;
不断巩固“两病”门诊用药机制,落实2511人“两病”门诊待遇,总费用14.2万元,报销6.68万元。三是扎实推进全民参保工作。截至5月底,职工医保参保人数77767人,完成年度预算的63.82%;
截至目前,全县城乡居民参保人数338208人,参保率96.98%。
(三)坚持守正创新,医保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持续推进国家集采政策落地落实。上半年全面完成了第七批等6个批次共256个品种的药品集采任务和第八批药品、人工关节等耗材的报量确认工作,集采工作有序运行。二是继续推广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应用。全面布置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和应用推广,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对两定机构年度考核内容。截至目前全县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28.71万人,激活率达69.78%,较上年同期提高近10个百分点;
医保电子凭证使用率为30.76%,较上年同期提高近8个百分点。三是不断优化异地就医转诊备案流程。5月1日起,将转诊备案权限下放至各相关定点医疗机构,并举办了医疗机构异地转诊备案业务培训。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举办“医保政策宣讲”活动,宣讲异地转诊备案方式、流程、报销等医保政策。上半年共办理异地转诊备案6148人次,其中:职工1819人次、城乡居民4329人次。
(四)维护基金安全,基金监管利剑高悬
一是强化监督检查,提升监管实效。围绕“全县医疗卫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医疗机构集中采购和医保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和“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成立医保局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要情通报机制,派驻纪检监察组与医保局共同排查梳理在基金使用监管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通过纪检“嵌入式”监督,推进专项整治有序开展。开展两定机构自查自纠工作,截至5月底,共收到14家定点医疗机构自查发现问题20个,涉及违规费用9.44万元,已全部清退至基金账户;
完成全县125家村卫生室全覆盖检查,主要针对重复收费、不合理收费等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问题,截至目前,协议处理94家村卫生室、暂停5家村卫生室结算业务、拟对2家村卫生室按行政处罚案件进一步调查取证,累计追回基金11.6万元;
利用医疗保障智能审核系统对全县医药机构结算数据进行进行智能审核,共筛查定点医药机构219家,分析结算数据41765条。系统推送疑点数量229条,违规人次105次,追回违规金额5453.66元。二是创新监管方式,发挥监管合力。完善履约考核,围绕完善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相关要求,全面对标德清,制定了《XX县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考核办法(试行)》,将定点医药机构履行协议情况纳入考核,推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强化第三方监管,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日常监管,补充监管力量,提高专业水平,促进基金监管工作稳步推进;
推动联合监管,联合县人民检察院、公安局、财政局、卫健委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部署2023年度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加强行刑衔接、行纪衔接。三是定期开展分析,基金运行平稳。截至2023年5月底,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6311.3万元,支出11063.89万元,上年结余29270.14万元,累计结余44517.55万元。全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8412.81万元,基金支出10250.72万元,上年结余42222.56万元,累计结余50384.65万元。
(五)强化医保服务,便民惠民效能提升
一是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实现就医结算“一码通办”、异地就医多渠道“自助备案”、咨询热线“一号呼应”,并印制医保政策宣传“一张明白纸”8万份。二是创建省级医疗保障服务示范点。为进一步提升经办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省局相关文件要求,积极申报省级医疗保障服务示范点,5月已经省医保中心验收,目前正在等待验收结果。
(六)实施精准施策,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对特困、低保、监测人口等特殊人群实行分类资助参保,截至目前资助参保特殊人群共计18403人,资助参保金额381.69万元。二是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监测对象实施倾斜支付,截至目前,针对特殊人群大病保险共补偿1806人次,累计支付430.5万元。三是实时动态监测相关人员基本信息。在积极配合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核对农村困难群众和监测人口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对全县农村居民大病患者医药费用报销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将自付费用达1.5万元以上的全县参保居民反馈至县乡村振兴局。截至目前,已推送参保患者名单1426人。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来,XX县局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两统一”职责,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党组工作部署,牢牢抓住“D建引领、主业创优”两条主线,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主动担当新使命,奋力展现新作为,各项工作持续稳步推进。
一、工作实绩和亮点
1.荣获首届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我县存量低效工业用地优化利用节地模式探索经验被《节地中国》作为全国典型案例。
3.《新闻和报纸摘要》重磅推介我县节地经验,年初自然资源部新闻发布会专门介绍XX优秀典型案例,央视、央广和自然资源报、安徽日报等持续跟进报道。
4.荣获省级耕地保护专项激励。
5.违法用地整改工作获全市通报表扬。
6.在全市低效闲置土地会议上做经验交流。
7.在全市找回耕地调度会上作为唯一正增长县得到肯定。
8.荣获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先进单位。
9.荣获县直机关D建工作先进单位。
10.“党旗红自然美”荣获县直机关优秀D建品牌。
11.获评县级文明单位。
12.在全市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大会上做交流发言。
13.12345热线今年前5个月办件数量23件,同比下降85%,环比下降58%。
14.全市资规系统执法培训会上做执法工作经验交流。
15.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业务培训会上做调查监测工作经验交流。
16.红黑榜工业用地量排名第一。
17.资规牵头的营商环境考评第一季度排名第三。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承担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 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推进全县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开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超标准建设廊道绿化问题专项排查整改,整改复耕问题图斑 55个,目前通过市级审核,待省级审查。开展了永农储备区划定,完成2023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方案编制通过市级复核报省级备案。转出地块167个面积27.5382公顷,转进地块44个面积28.3680公顷,转进面积大于转出面积,全县范围内实现耕地“进出平衡”。推进2023年耕地保护例行督察整改,两个图斑整改已通过南京督查局审查全部销号。备案入库新增耕地项目5个189亩,今年立项28个,预计新增耕地面积821亩;
完成545.00亩增减挂钩项目备案入库及3个批次259.77亩增减挂钩项目通过市级验收。
2.全市完成低效和闲置用地清理处置6000亩以上。通过依法收回再利用、促成企业依法转让、企业自主更新改造、司法裁定退出和鼓励引导租用厂房等途经,积极盘活用地。我县2023年度低效用地处置任务1200亩,目前已完成816亩。
3. 坚持“村要自然、镇当城建”理念,深入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农民建房三年专项行动。指导全县10个乡镇及3个街道办事处都组建了高规格的乡镇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委员会,实现了县域自然资规和规划工作全覆盖。协助指导高士镇等9个乡镇开展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督促乡镇积极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编制。
(二)承担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XX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目前已上报市政府批准。
2.完成滨江新城规划设计。完成了XX县滨江新城城市设计招标工作,组织召开现场调研座谈会和第二阶段方案评审会。目前,中标单位完成现场调研、收集基础资料等深化整合设计工作。
3.新增耕地1000亩。2023年新增耕地项目已立项28个,预计新增耕地面积821亩。
4.完成115个村庄规划编制。我县城镇开发边界外行政(社区)共计127个,目前9个行政村村庄规划通过专家评审,118个行政村(社区)的村庄规划正在开展编制,其中已有42个行政村(社区)形成了规划成果。
5. 新批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方式出让,争创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开发区已出让工业项目用地8宗741.75亩,均按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经自然资源部自然资发【2023】12号文件认定,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三)其他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加快构建空间规划体系。一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已完成《XX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专家审查、公示、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县人大常委会议审议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备案工作。5月10日将成果上报市政府审批,目前正在按照市政府要求补充完善。同步推进高士镇等9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按照项目建设安排,2023年拟开展莲花菜市场北侧片区、宝塔河南侧片区等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4个,正在开展招标工作。二是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推进我县“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目前9个行政村村庄规划通过专家评审,118个行政村(社区)的村庄规划正在开展编制(其中已有42个行政村(社区)形成了规划成果)。三是专项规划的编制。印发《关于加快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的通知》及《关于提供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成果及重点建设项目清单的通知》,目前,XX县村庄分类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已通过专家审查并已经县政府审批;
XX县公共设施综合布局、XX县社区服务中心布局、XX县城镇体系布局等五个已完成招标正在开展规划编制;
滨江新城城市设计已完成第二阶段方案评审。XX县养老服务设施、XX县殡葬设施、XX县全域旅游发展等8个专项规划正在开展编制工作。
2.高效率做好资源要素保障。一是强化用地需求保障。上半年,我县已组卷上报受理审查6个批次用地(含增减挂钩1个批次),使用计划指标210.63亩,使用农村村民住宅预支配置指标30.78亩,使用增减挂钩节余指标21.37亩,其中已经省政府委托市政府审批、市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共4个批次,批准用地总面积233.00亩,涉及原文化馆、博物馆、智慧云仓城、卫片整改农民建房及长岭乡村振兴综合体四期等项目。正在组卷9个批次用地,拟使用计划指标359.97亩,使用农村村民住宅预支配置指标19.96亩,涉及城市更新建设、文汇路、白云南路、杨湾路、经开区温格空调辅材、鸦滩镇中捷公司厂区道路、华阳镇圣丹化工、长岭镇乡村振兴综合体五期等基础设施和乡村振兴项目。二是强化土地储备供应。截止6月底,已完成土地供应36宗1084.30亩,实现土地出让价款14394.83万元。其中工业用地供应13宗828.71亩,实现出让价款收入11823.13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幅达173%,有力保障了联河米业、宣臻二期、雅鹿服饰、澳美光电等重点项目用地。供应服务乡村振兴和保障民生用地高士卫生院、第三小学、开发区邻里中心等用地4宗47亩。供应保障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回龙东路、渡江南路、莲花湖公园等用地18宗201.4亩。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县城区奎文路东侧、XX大道北侧60.75亩住宅(兼容商业)用地出让前期工作,开展推介和土地污染状况调查。办理土地使用权转让补办出让111宗,缴纳土地出让金130.6480万元,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6宗,缴纳土地出让金64.5645万元。集体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制定成果经省厅验收并启动我县园地林地草地定级与基准地价制定工作。三是推进新增耕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备案入库新增耕地项目5个189亩;
2023年新增耕地项目已立项28个,预计新增耕地面积821亩。完成2020年4个批次545.00亩增减挂钩项目备案入库;
2020年3个批次259.77亩增减挂钩项目通过市级验收。
3.长牙齿落实自然资源保护。一是压实耕地保护主任。扛稳扛牢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进全县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 开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超标准建设廊道绿化问题专项排查整改,整改复耕问题图斑 55个,目前通过市级审核,待省级审查。开展了永农储备区划定,完成2023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方案编制通过市级复核报省级备案,转入面积大于转出面积。二是严格落实自然资源执法监察。按照“六个一”机制和“两早一严”工作要求开展动态巡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巡查网络,对巡查情况进行月通报,今年来共开展各类动态巡查督查256余次。重拳出击推进历年卫片及发现违法用地行为整改,积极开展违建别墅、大棚房清理;
有序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理整治。截止目前,我县2021至2022年度卫片整改双双清零。
4.严要求保证安全和信访维稳稳定大局。一是强化地灾防治和安全生产。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制定了安全生产实施方案,狠抓落实,确保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完成了2023年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更新了地质灾害点的警示牌,制定了地质灾害点的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地灾隐患点防治到人到点。严格落实全年全员24小时地质灾害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实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一点一策”防灾措施,实行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和“四位一体”协同管理,无重大地质灾害险情发生。二是全力做好信访和维稳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积极排查化解棚户区改造、土地规划执法等领域存在问题;
办好各级交办、12336自然资源举报电话、信访系统、12345省市县长热线、信箱移交事项等62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办好应诉行政诉讼案件,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落实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好企业服务,我局共接到领导接访交办企业诉求13个办理交办问题,全部办结,坚持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对各类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对确因客观原因无法解决的问题,耐心细致做好说明解释,扎实推动由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提升,共解决了12个项目小区,共计1526户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
5.高效率加速行政服务效能。一是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效能。窗口共接待办事群众12000余人次,发放不动产权证书8563本、不动产登记证明2510份;不动产抵押面积70.1万平方米,融资金额212774万元,办结率100﹪;
受理不动产查(解)封登记162宗;办理不动产权籍调查146宗;
办理不动产各类注销登记1560件,受理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5000余次。以“大综窗”改革为契机,将不动产登记“小专窗”升级为“大综窗”,打造不动产登记全业务“无差别受理”,实现了一个窗口、一个环节立等可取的新模式。自改革以来,累计为2099件不动产登记“无差别”服务;
定期对办事群众跟踪回访。上半年共回访44人次,满意率达100%。常态化开展上门服务、预约办理、邮寄证书、帮办代办等服务方式。今年来,上门服务11次、预约办理8件、邮寄证书12本、帮办代办登记6宗。创新登记模式,将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与预购商品房抵押预告登记 “合并办”,推行“交房(地)即发证”、“验收即拿证”、二手房“带押过户”“带押续期”的登记模式,切实解决了企业难题。二是持续创优营商环境。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一码关联”及水、电、气与不动产登记联动过户,完成了不动产登记信息与住建竣工验收备案信息、房产交易信息、税务查核征税信息互联互通。全面推广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的应用,实现了子女入学、银行抵押、公积金取贷、供水、供电、供气等电子证照场景应用。拓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范围,实现了买卖、抵押等6种登记业务类型“全程网办”,今年来,线上办理共5000余件。实现了办理不动产登记涉及的公安、民政等多部门政务信息共享与核验,实现共享信息嵌入式集成应用。进一步推进绿色登记“智享”应用。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各部门业务,实现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等在不动产登记的应用,实现申请材料、完税证明等材料无纸化,打造“绿色登记”新模式。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行政服务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到目前为止共办理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11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12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13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5件、规划核实26件,所有事项按期办结率100%,满意率100%三是持续推进确权登记发证。继续推进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已完成登簿73627宗,已汇交至国家不动产登记数据平台66433宗,已打证58868本,已移交给乡镇(村)发放16732本。扎实做好全县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和林权登记数据整合工作,建立统一的数据库,规范登记业务受理,加快完成林权首次登记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保护压力越来越大。耕地保护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目前与之匹配的管理手段仍然不够健全,这使得耕地保护违法现象难以及时发现。设施农用地管理难,与农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没有衔接。布局散乱,投入的成本多,利用率不高;
永久基本农田补划难。由于我县耕地质量等别较高,加之城市周边基本农田较少,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内耕地无法满足占用补划条件,给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带来很大难度。
(二)增减挂钩和补充耕地项目实施越来越难。一是后备资源匮乏。受生态红线、河湖水位线等条件的制约,可用于实施新增耕地项目的后备资源匮乏,三调后我县新增耕地后备资源仅约2923.05亩。二是各乡镇重视程度不一。县政府分解下达给各乡镇2000亩新增耕地任务,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了县委县政府督查的工作范畴。截至目前,各乡镇通过前期调查摸底,初步统计第一批拟实施的新增耕地为821亩,多数乡镇新增耕地项目数量均未达到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数。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市级审批,同步推进9个镇(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相关工作。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形成“高效、统一、便于操作”的规划编制实施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加强城乡规划许可管理,扎实做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建设工程放(验)线、基础复核以及竣工规划核实等日常工作。
(二)把耕地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切实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按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
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快推进土地整治项目,积极探索争取全域整治。全面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清理整治,狠抓动态巡查,强化卫片执法检查。
(三)全力做好资源要素保障,持续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对各类用地需求,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计划的依据,确保计划安排更精准、更有效,切实保障有效投资用地需求,切实服务“双招双引”。精准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需求,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个项目、一名分管领导、一个专班、一跟到底”的“四个一”服务保障模式。落实降低实体产业用地成本政策,围绕产业跨越、产业升级、产业聚集、产业转型,继续做好报省、市、县审批的各类土地用途转用审核、报批工作和集体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开发区实施标准地出让,支持产业延链补链。
(四)以资源高效利用为导向,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3年下半年继续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继续推进“红黑榜”争创“金秋红”,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批而未供土地、低效用地处置工作,完成市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持续创建集约节约示范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五)用心用情用功以资源惠民,鼎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年统筹单列不低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乡村振兴用地;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应保尽保。加快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和补充耕地项目,完成年度计划任务。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全员全年值班制度,加强地灾隐患点排查巡查及评估工作,强化信息报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力做好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六)推动“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发展环境。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巩固不动产登记提升行动成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实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推动信息、流程集成式“一窗受理”业务类型全覆盖,实现线上统一申请、24小时不打烊受理;
实现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和银行抵押登记线上全流程办理等。积极探索并推广“不见面审批”服务。以互联网为平台,安徽政务网为载体,实现全业务类型“零跑腿”、“全程网办”服务新模式;
对照省厅2023年第二季度营商环境不动产登记领域25项分析评议工作要求,补缺补差,落实整改措施。高质量完成营商环境年度考核目标任务。
(七)坚持打基础强支撑,切实增强自然资源工作服务能力。加快土地成片开发方案编制等基础性工作。完善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探索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体系,落实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完善自然资源法制建设,推动自然资源宣传培训工作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业务能力。推进资金使用、业务审批、公正执法“三大阳光”工程,不断优化自然资源系统政治生态。
镇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2022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党的20D精神,坚持D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紧扣“发展靠D建引航、动力靠D建激发、优势靠D建放大”实践路径,围绕“生态立镇、文化塑镇、产业兴镇、旅游强镇”发展思路,重点做好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工作,合力攻坚、创新推动。砥砺奋进求突破,坚定不移谋发展,全心全意保民生,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主要目标任务。
一、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以D建为统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镇党委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组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20D精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方式,上半年集中学习12次,组织班子成员交流研讨12次,开展党委书记上党课3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全面推广“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法,推动镇村干部常态化联系群众,多渠道服务群众。二是抓好党员干部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素质。通过组织“两委”干部培训班、外出专题考察学习等形式,共组织干部培训60多人次。通过组织党员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平台、送学上门等方式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受教育党员300多人次。三是规范组织生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组Z生活H、MZ生活H等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锤炼党员党性觉悟,提升党员战斗力,全面打造过硬党员队伍。四是严格按照程序,把好党员发展质量。严格把好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关、培养关、发展对象确定关、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关、转正关。五是配优配强村级班子。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对照那些不能胜任的村干部,落实“能进能退”、“能上能下”机制,着力打造坚强的村级“两委”班子,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镇党委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推进经济建设、改进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全镇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第一副组长的镇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工作要点及年度工作计划。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镇党委与镇直单位、村(街)党支部签订了《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对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进行了责任分解,各司其职,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全力抓、各部门负责人配合抓的分工格局。开展“激浊扬清”专项行动,村街干部队伍整体履职尽责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增强。三是加强廉洁教育。邀请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到镇作廉政教育专题报告;
组织干部深入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教育;
观看“以案为戒”警示教育片,从身边人、身边事吸取教训,敲响干部廉洁自律警钟。四是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深化正风肃纪,把握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面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监督检查。五是推进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好对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常态化监督检查,办结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投诉件10件。
(三)把握政治方向,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一是高度重视。镇党委将意识形态工作与D建工作有机结合,纳入党委总体工作布署。明确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是直接责任人,切实履行 “一岗双责”。二是加强舆情管控。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及时收集和处理舆情信息,掌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三是强化宗教场所、信教人员的管理。严格落实宗教管理“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织综治办、派出所、宗教场所所在村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合组,每周对宗教场所排查1次。
(四)巩固脱贫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安排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 要求,切实做到了乡村两级书记重视并亲手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二是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工作情况。从围绕排查认定新增监测对象、排查帮扶措施落实情况、排查风险消除稳定情况、排查整户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户、排查其他风险隐患、核实核准基础数据信息、排查薄弱环节与突出问题这七个方面内容,对各村所有农户进行全面排查,实事求是精准识别监测对象,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强化精准施策,推动政策落实,及时消除风险,切实防止返贫致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建立了《2023年脱贫户分类名单》。全镇新识别监测对象户5户13人,消除风险监测户1户4人,相关村及时安排帮扶联系人,开展了针对性帮扶,落实帮扶措施,做到了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同时加强监测对象档案管理。 三是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情况。持续优化村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镇设立三级网格41个,配备网格员41名,实行“三报告”制度,网格员上报的所有问题和信息线索实行台帐管理,录入《防止返贫监测网格化管理信息台帐》。全镇制定并落实帮扶措施7000多条,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并抓好措施的落地落实。加强帮扶责任人管理,要求帮扶联系人对脱贫户每季度至少走访一次,监测户每月至少走访一次,长期不在家的要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加强联系帮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是衔接资金项目建设良好。2023年上半年已批复下达衔接资金项目16个,安排资金共计1234万元,其中产业类项目3个590万,交通类2个187万,水利类2个157万,农建类9个300万。目前,已完工9个项目,剩余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所有项目均能在年底前实现完工。五是衔接资金资产登记管理有序。全镇对2022年衔接资金项目资产开展核产确权、移交产权单位、资产信息登记、落实运营管护和收益分配等工作。根据确权登记结果,XX镇2022年衔接资金项目资产共计24个,资产资金规模总计2543.37万。六是有效当前主要帮扶措施。2023年春季拟申报208人次中高职学生享受雨露计划,发放雨露计划补助共计31.2万元;
2023年目前开发光伏公益岗339个,涉及光伏补贴资金244万元。七是带动脱贫户务工就业。2023年度上半年外出务工就业脱贫人口数3625人,对脱贫劳动力及边缘易致贫人口的务工就业状态与务工就业信息情况掌握清晰,同时通过光伏公益岗、护林员、人社公益岗、帮扶车间等促进脱贫劳动力与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增收,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想就业就能就业、一就业就能增收。
(五)凝心聚力调结构,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今年来,我镇粮食生产共收割758.5亩小麦,3030亩油菜任务,其中小麦产量235吨,油菜产量395吨。水稻种植面积4000亩,其中机插秧面积1000亩,再生稻种植面积100亩。玉米种植面积1100亩,大豆1000亩,红薯1200亩,完成了县下达我镇粮食生产任务。茶叶种植面积10000亩,产量达265吨,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7000余万元。扎实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做好春季禽流感、口蹄疫和非洲猪瘟防治工作,防治面达100%,全镇无一例疫病发生。稳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快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截止目前,我镇生猪存栏3000头,出栏1150头。
坚持立足我镇实际,认真谋划产业发展项目库。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8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3万元,完成2023年度扩增超任务,完成新注册市场主体培育211个,个改企15个。大力发展茶叶、蔬菜、食用菌、红薯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我镇茶园面积有10000多亩,指导兰祥园公司制作夏秋茶,扩大茶叶产量,提高企业和茶农的经济效益。建设蔬菜、食用菌等农业设施,泉石村蔬菜温室大棚现已投入使用,预计每年可帮助企业提高20万元经济效益。思乡专业合作社首次种植羊肚菌获得成功,一季度实现亩产200斤。总结往年红薯种植经验,积极帮助联系红薯种苗,选购良种,指导栽培,投资340万元在黄河村建设特色红薯产业园项目,对红薯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在余塝村指导种植100瓜蒌基地,可实现亩产220斤。XX镇油茶新造林600亩的任务,以林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林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油茶、薄壳山核桃、食用菌等林产品交易市场,巩固油茶造林成果,加大油茶抚育力度,促进林业产业深加工,引进毛竹、油茶加工企业,实现产业多元化。上半年我镇新增村级产业发展带头人10人、镇级1人、家庭农场8家、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
(六)高质高效抓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立足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深化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多向发力根治农村环境脏乱现象,制定层级包干责任机制,增强了干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推进,重点整治房前屋后、居民庭院、中心村边缘和自然村,引导群众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定期开展人居环境观摩评比活动,营造人人保护环境卫生的社会氛围。强化秸秆禁烧和大气污染防治管理,通过宣传车、广播、网络等载体加强禁烧宣传,成立禁烧联合巡查组,严格落实禁烧工作责任制,打响蓝天白云保卫战。常态化加强砂石管理,强化辖区内河道及林地非法采砂管理,严格执行24小时带班巡逻制度,扣押非法挖沙机械9台,农用车13辆。林业保护成效显著,封山育林1000亩,一般森林抚育1000亩,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500亩,中央财政低产低效林改造644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一个。大力开展村庄厕所革命,完成200户改厕任务。
(七)尽心尽力谋福祉,持续改善民生事业。
我镇积极开展婚检、孕优、“两癌”筛查等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其中婚检80对、孕优79对。扎实开展健康讲座,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大力实施关爱女孩工程,落实计生政策。全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5933人,完成缴费任务89.49%,位居全县前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7596人。3个就业扶贫车间运转正常,社会效益良好;
开发公益性岗位23个,发放就业补贴41400元;
第一季度发放脱贫劳动力就业补贴41人,发放补贴36900元;
申报2023年省外外出脱贫劳动力交通补贴2112人次,合计发放就业补贴1006000元;
进一步推进创业担保贷款申报工作,为多个市场主体申报担保贷款,充分发挥担保贷款扶持就业、带动就业、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文化事业不断繁荣。举办广场舞大赛、手机摄影比赛、书画大赛,认真组织实施送戏进村、公益电影放映、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等文化惠民工程,向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稳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开展青少年防溺水、防电诈、法制教育等主题宣传活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加强青少年德育、法律、红色教育。社会稳定持续强化。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巡逻值守制度,确保治安巡逻常态化。扎实做好矛盾化解和信访稳定工作,积极推广“国家反诈中心” APP安装,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打击邪教和禁毒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细化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的工作方案,及时发放伤残补助金等各类抚补助金,完成基干民兵及专业分队整组任务。民政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民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实施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为600余户困难老年群体提供优质养老保障;
黄河村“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于全县率先开展老年助餐行动,龙骨村、詹冲村、关井村、岚冲村4个“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完成建设并全部配备老年食堂,已陆续投入运营,关爱中心覆盖率居全县第一。安全生产守住底线。每月对辖区工贸企业、餐饮企业、重点场所等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截止6月累计排查隐患134条,整改隐患134条。多次开展火灾应急演练、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及防汛抗旱应急演练,邀请县安全生产专家对全体镇村街干部、企业工作人员、群众参与人次达300人,开展灾害信息员培训1次。全镇5478户农户住房参与农房保险。
(八)转变作风提效能,增强政府履职能力。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提高行政效能,突出改作风、转职能、促落实,自身建设在职能转变中展现新气象。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合法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上半年发布政务公开信息389条,其中群众重点关注领域信息268条,占总数的68.9%。推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重大事项通报制度,主动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监督。廉政建设明显增强。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上级勤政廉政有关法规条例,切实树立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真正做到用心谋事、勤奋做事、创新成事、依法办事和廉洁干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相关规定,深入推进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一岗双责”得到有效落实。
2023年来,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干部群众群策群力、攻坚克难的结果。奋力前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阻碍XX镇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短板: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优、乡村旅游刚刚起步、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不够健全、社会管理不够精细;
干部能力水平有所欠缺、政府职能转变尚待进一步加强;
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农民增收渠道不广等等。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采取果断措施,加快思想破冰、发展破局,实现镇域更好发展。
二、2023年度下半年工作打算和重点任务
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20D精神,按照县委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12345”工程实施为抓手,全力做好乡村振兴、深化改革、民生福祉等重点工作。为此,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构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推动扶贫产业提档升级,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完善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强做优现代农业。围绕农业产业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鼓励发展优质茶油、大米、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发展一批规模适度、管理有方、经营有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力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落地见效,进一步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实现用先进科技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努力形成人才、产业、资源汇聚的良性循环。做好人才回归工程。建立在外成功人士服务联络工作机制,完善优秀人才信息库,加强感情联络和信息沟通,宣传推介家乡发展,做到以情感人、以情招人。加强“头雁”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能带动、善治理的“带头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XX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把土地、劳力、房屋、资金等资源整合起来,让“沉睡”的资源活跃起来,解决农户有资源无资本、有权力无权益的问题,促进农户与集体经济、农业与经营主体之间“联产联业”,实现利益最大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档升级农文旅融合。创新旅游发展思路和举措,坚持以全域理念谋划和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园,谋划“大徽尖”旅游景点建设,配套微景观打造,形成一批具有山区特色景点。依托旅游资源,挖掘和带动亲子文化和旅游需求,积极开展农业采摘开放式体验活动。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持续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深化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使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乡村旅游的亮点。
(二)优化环境、开放发展,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立足“双招双引”计划,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依托“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工程平台,开展企业用工需求摸底;
加大政策宣传,吸引支持本地大学生回家创业;
紧扣“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做好个转企工作。做到真联真帮,有始有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积极创新招引方式。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重点围绕本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和建筑企业等,引进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项目和配套企业,在更大范围开展延链、补链、强链的精准招商。注重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相结合,充分挖掘本地人脉关系,主动联系、真情相待;
服务好、发展好每一个落户企业,通过企业介绍,积极对接引好项目,努力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
(三)增进福祉、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统筹推进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全面落实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保障、孤儿养育保障等政策,完善镇村两级卫生健康软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有效实施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暖民心十大行动”、村“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等民生项目建设,逐步补齐民生短板。完善道路交通网络。补齐“末梢路”、打通“循环路”、建设“产业路”,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交通网络。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导向,把人民需求作为发展的要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运动,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交通、水利、民生等基础设施提升。2023年下半年拟实施十项重点工程:1.启动三产融合示范园二期建设;
2.完成龙骨村农事服务中心建设;
3.实施詹冲村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
4.实施X473公路XX段升级改造工程;
5.实施土地整治140亩;
6.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试点工作;
7.实施滨河路升级改造二期工程;
8.继续实施“一老一小”服务中心及镇养老机构升级改造工程;
9.实施黄河村、街道红薯加工基地建设;
10.启动民宿、民俗、民食旅游项目建设。
(四)健全机制、加强防控,全面提升平安建设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开展群防群治、联防联控,不断改进治理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调动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管理机制,确保基层治理有实效。完善镇“一站三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平安建设先进乡镇。推进信访维稳工作。利用“重、畅、决”工作机制,重视矛盾风险排查,将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重视初信初访,持续开展领导班子定期接访制度,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规范信访秩序,努力化解各类信访积案。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村级治安巡逻队伍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持续加大公安巡逻力度,规范完善覆盖全镇的视频监控平台,加大对农村建房、加油站、大型商超等区域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力度,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五)提效增能,加强建设,激发政府行政最大效能。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必须将政府自身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建设学习型政府。把加强学习作为履职尽责第一需要,在目标上坚定不移、时间上坚持不懈、状态上坚韧不拔,使“带头学习、带领学习”成为一种责任,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成为一种习惯,使“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成为一种动力。探索搭建镇村干部交流平台,通过共学、共读、共研、共享,提升思维的层次和境界,理清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优化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建设担当型政府。按照发展具体化、工作项目化、目标责任化的要求,每季度梳理行政村、部门问题清单,逐条研究、逐项施策、逐个化解,在具体中深入,在深入中落实。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全过程管理控制、全过程跟踪问效。建设法治型政府。坚持法治理念谋事、依法办事,不断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确保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加强监督,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监督,主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建设廉洁型政府。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完善政府惩防体系,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腐败,严肃查处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持之以恒改作风、树新风,厉行勤俭节约,以廉养心、以俭修身、以慎施政,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形象,做人民认可和信赖的好公仆。
2023年下半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昂扬锐气,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强化D建引领,拉高工作标杆,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新XX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