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圆文档网>发言材料 > 2023年度(12篇)有关于主题教育“两个结合”有关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发言材料汇编

2023年度(12篇)有关于主题教育“两个结合”有关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发言材料汇编

时间:2023-11-20 18:21:01 发言材料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12篇)有关于主题教育“两个结合”有关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发言材料汇编,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12篇)有关于主题教育“两个结合”有关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发言材料汇编

有关于主题教育“两个结合”有关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发言材料汇编(13篇)目  录

有关于主题教育“两个结合”有关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发言材料汇编

(13篇)

目  录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 

把握好“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关系  1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 

“两个结合”的多维阐释  5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6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洪松: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  7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晓勇: 

“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  9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 

坚守好“魂脉”与“根脉”…  11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田永秀: 

以“两个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  12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郝立新: 

从“两个结合”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14 

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刚: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15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驰: 

“第二个结合”的内在逻辑  17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永泰: 

“两个结合”视角下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开辟  19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崔发展: 

“第二个结合”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上达到的三个新高度  21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晓明: 

从“两个结合”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内在规定性  23 

 

把握“两个结合”学深悟透原理

四川省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发言材料汇编

(四川日报,2023年10月16日)

把握好“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  冯刚

  “两个结合”对中国式现代化而言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二者的辩证关系体现在历史逻辑和历史前进逻辑之中。深刻把握“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关系需要深入理解其本质及互动规律,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进行研究。

  从历史逻辑看,坚持“两个结合”与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相互成就。纵观历史发展进程,“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实践中密切关联,二者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相互的支撑和助力,并且在既往发展过程中相互成就。

  中国式现代化得以生成的密码在于坚持“两个结合”。西方是现代化的先行者,西方的现代化过程主要是处理“古今”即传统与现代的问题。而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因为是后发的、被迫的,所以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不仅要处理好“古今”问题,也要处理好“中西”问题,其中就包括西方现代化理论在中国实际运用的问题。中国一开始的现代化探索之路充满崎岖,没有处理好中西古今问题,现代化之路走得磕磕绊绊,只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中国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建立起内在关联,根据实际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积极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结合点,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找到了极具中国特色和优势的、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从百年奋斗的过程来看,凡是“两个结合”做得好的时候,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是顺利的,凡是“两个结合”做得不好的时候,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就遇到严重挫折。从百年奋斗的结果来看,正是由于坚持“两个结合”,我们避免了现代化的依附模式、趋同模式,走出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让中国的现代化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典范意义,亦即让中国式现代化得以生成。质言之,“两个结合”回答了中国为何能够以及如何创造了现代化新道路的关键问题。

“两个结合”及其理论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中生成。A总

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深刻改变了中国,并且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持续产出丰富的创新理论,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 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黑格尔曾说:“一个所谓哲学原理或原则,即使是真的,只要它仅仅是个原理或原则,它就已经也是假的了;
要反驳它因此也就很容易。”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主要从理论层面打破了“现代化=资本主义化”的迷思,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能性、原则和优越性,那么中国式现代化则是从实践层面打破了“现代化=资本主义化=西方化”的迷思,让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可能性变成了实然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原则具有了具体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势具有了现实性,让反驳马克思主义变得不容易了。同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自信。总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成就是用事实证明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具有多样性,用中国故事书写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独特性,用中国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优越性。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话来讲,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是让“两个结合”从解释世界走向了改变世界,让真理具有了现实性和力量。而当我们通过新征程上的持续奋斗,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现代化强国时,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历史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在历史前进过程中,坚持“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支撑。

  从历史前进逻辑看,继续坚持“两个结合”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互支撑。基于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和推进过程始终内蕴“两个结合”的理论指导,“两个结合”的成功实现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不断取得, 也依托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展开。基于历史前进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需要继续坚持“两个结合”,“两个结合”的进一步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发展。因此,不能脱离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空谈“两个结合”,也不能抛弃“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脱离了“两

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是盲目的;
脱离了中国式现代化,“两个结合”是抽象的。

  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变为独特优势需要“两个结合”提供理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实践并在实践演进中不断创新发展,不是凝固性的存在,而是动态提升过程。这就需要继续坚持“两个结合”,运用好并发展好“两个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优势,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首先, 保持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需要继续坚持和运用好“两个结合”。A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没有“两个结合” 就不会有中国特色,不坚持“两个结合”就会失去中国特色。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转变成独特优势任务艰巨,需要战略支撑和内生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大胆探索不是盲目探索,需要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战略支撑。通过“两个结合”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科学识变、主动应变、积极求变。A总书记指出:“要把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 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需要付出艰巨努力。”实际上,“两个结合”不仅使中国的现代化得以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也使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具有内生动力的现代化,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供给源源不断的动力。“两个结合”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建立起内在性的本质关联, 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就不是外在的公式化套用,而是基于内在关联的深层次运用。

  继续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并推进党的理论创新,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支撑。恩格斯曾说,唯物史观的“不少朋友”是把原理当作“不研究历史的借口的”,但实际上当他们只是把抽象的原理作为现成的公式来裁剪各种历史事实时,唯物史观就立即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不断深化“两个结合”的研究和理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实践不断创造着中国的具体实际,给“两个结合”提出新的课题, 提供丰富养料和实践空间,并推动着“两个结合”产生创新理论。根据大历史观,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一种已然存在,更代表着一种历史的发展趋势,这种

趋势比既成的历史事实具有更高的现实性。我们需要有充足信心,也要有实践的本领继续坚持“两个结合”,着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事业。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而言,深刻把握“两个结合”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关系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通过深化“两个结合”的研究,提出标识性中国概念,运用中国概念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
二是要积极关注和及时回答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不断丰富“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英国作家卡彭特曾断言:“世界史中,尚未见有回春复活之民族,重为世界之强国。”我们要继续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着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有效回击他的断言。

“两个结合”的多维阐释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陈金龙

  对“两个结合”的内涵怎么理解,我们需要拓展视野,拓宽思路。“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之际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首次正式提出来的。党的20D报告实际上还是把它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并且对“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作了阐释,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对“两个结合”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什么要有“两个结合”, 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在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两个板块中,马克思主义之前主要吸收的是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但它是开放的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借鉴、吸收了外来文明,所以需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个结合”为什么能结合?至少在两个方面是契合的,一是理论基础具有契合性,二是在文化内涵上有相通的地方。

  从多维度阐释“两个结合”,才能深化对其意蕴和功能的认识。“两个结合”既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情感表达,具有形象建构功能。“两个结合” 首先是作为方法论而提出的,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也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两个结合” 具有情感意蕴,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国情的尊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确认。“两个结合”对于建构政党形象、国家形象、民族形象将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形象建构的“两个结合”,是政党形象建构: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自信自立;
是国家形象建构:国家意识、中国中心、国家创新能力;
是民族形象建构:历史自信、开放包容。对于“两个结合”的解读,不仅要从字面上来理解,阐释其基本内涵,也要从延伸层面来理解,阐释其深层内涵;
既要避免强制阐释,又不能遮蔽深层内涵,如此,才能充分揭示“两个结合”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社会功能。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吴满意

  A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视野宽广、思考深邃、实践生动, 深化了全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

  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内在意蕴。A总书记所强调的“第一个结合” 突出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了“结合”的重要与必要,既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需中国实践的确证问题,也回应了中国实践所需科学理论的指导问题;
既让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也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贯通、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的融通。“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基石,后者是前者的深化,突出了真理性本源,彰显了实践性基础,勾勒了规律性走向,揭示了目的性旨归,完成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  理论之间、实践和理论同群众之间关系的有机对接、有效连接。诚如A总书记所说:“‘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价值意蕴。“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也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领会“两个结合”,就是要把握和领悟内含其中的思想伟力:一是绽放着A总书记大历史观的光辉。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没有大历史观就难以做到观察时代,更不可能深入解读时代和引领时代。只有站在历史的最高处,才能丈量历史的宽度和厚度。将中国的发展置于更大的参照坐标中,放在更恢弘的历史基座上。二是闪烁着A总书记大实践观的智慧。不言而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就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的科学理论。三是彰显着A总书记大文明观的隽永。A总书记不仅将“两个结合” 与中国式现代化内在关联,又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更高维度的文明视野中。从中华文化探源工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再到全球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等,“两个结合”是党的创新理论所具有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深刻体现,是对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一次思想解放和彻底的文化自觉。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张洪松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解和认识已经深入到文明层面。从学理上深入研究“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有助于为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科学指引。

  “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不是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经典作家的许多具体论断是针对欧洲社会的具体情况作出的,其理论表达也具有浓厚的欧洲文化色彩。但是,这些具体论断中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却是超越特定文化背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西方文化同中华文化的结合,而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特定的文化形态的结合,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作为观念形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第一个结合”的理论架构中已经包含了历史文化的因素,将“第二个结合”从“第一个结合”中单列出来更加突出了历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性作用。更重要的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国具体实际中单列出来,体现了一种看待中华文化的内部视角,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社会观、道德观在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中产生一种规范性的意蕴。

  “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化学反应”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动态过程。在彼此契合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从文化生命体的视角出发,党在不同时期对待中华文化的不同态度和政策,都只是生命体自身的更新和代谢,这就从根本上理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二个结合”的目标和宗旨是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历史和现实、中国与世界、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是A文化思想中具有原创性、时代

性的标识性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关照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理论系统和观念体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同时,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唐晓勇

  A总书记明确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一重大论断,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之理、实践拓展之法、开辟新境界之要,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建了重要方法论。

  “两个结合”涵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之理。理论的活力在于创新。恩格斯多次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两个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创新之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抽象化,把感性经验绝对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A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一不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创新成果。

  “两个结合”凝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践拓展之法。“两个结合” 以实践为基础又指导实践。马克思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两个结合”为解决具体问题、拓展实践之路创设了新方法。A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经由“结合”而“相互成就”“巩固了文化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标中国问题经由“结合”而“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从根本上回答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思想上行动上的方法供给问题。

  “两个结合”彪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之要。“两个结合” 深刻回答了“为何推进”“怎样推进”“为谁推进”“谁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系列重大问题,闪耀着真理光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跨越,不仅证明了理论正确的重要性,也阐明了理论与具体实践的结合路径。“两个结合”越紧密、越彻底、越坚定,革命和建设就取得成

功,反之则失败。

  A总书记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倡导者和忠实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须更加坚定“两个结合”、增强“两个结合”自信,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坚守好“魂脉”与“根脉”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士海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 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僵化固守,而是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与此同时,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也是时代要求。党的20D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要完成这一中心任务,就需要利用不断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需要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就必须坚守好“魂脉”。这个“魂脉”就是马克思主义,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制高点。要坚守好“魂脉”, 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开放的理论;
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包括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进而真正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就必须坚守好“根脉”。这个“根脉”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好“根脉”,一方面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这种高度契合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中得到了鲜明体现;
另一方面必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发展的。A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在A文化思想指导下,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从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以“两个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  田永秀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A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方法论遵循。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两个结合”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的进一步发展。

  “两个结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指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是在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状况、社会发展和青年成长的需要提出来的,是“两个结合”在人才培养上的具体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两个结合”既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指引。

  “两个结合”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方法论。在课程设置方面, 适当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
在教材编写中注重体现“两个结合”,适当增加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选取最能够体现“两个结合”的内容、文献、案例等进行解读和转化;
在课堂讲授中要充分引导学生理解“两个结合”,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之处,推动两者的创新性结合;
在实践方面,加强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引导学生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两个结合”;
 在本硕博论文创作过程中要体现“两个结合”,可以适当拓宽选题思路和研究视野,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型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研究。

  “两个结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教育资源。“两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重要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例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就是“两个结合”的重要体现。西南交通大学理论专业培养中,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教学与研究重点内容之一, 积极运用“两个结合”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挖掘和整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科学家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长征精神等与

地域和行业紧密相关的教育资源,以激励、教育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及青年学子。

从“两个结合”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郝立新

  “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维度、文化基础,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我们在推进现代化的文化建设方面的着力点,就是做好“两个结合”, 特别是“第二个结合”。

  要对“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做全面把握。“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现实基础或实践依据,“第二个结合”是在“第一个结合” 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我们不仅要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而且要进一步同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能够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大地,扎根于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当中。这两个结合我们不要割裂地理解,要从整体来全面把握。

  要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定位。一方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不仅要搞经济建设,还要考虑到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个结合”中,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双向奔赴、相互契合、相互成就,进而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所以这种文化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去理解它究竟在现实当中如何呈现。

  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简单来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这句话也是我们要去研究思考的,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魂”,又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是“魂”和“根”的有机结合。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这是重要的文化理念,也是重要的哲学理念。每一个“观”都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原理,同时也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其中。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李刚

  在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之际,我们重温A总书记的“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重要论断,不难发现,“人民”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无我” 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将二者相结合,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是“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贯通了共产党人的魂脉和根脉。A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这句话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魂”与“根”的问题。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这是共产党人决不能抛弃的魂脉,否则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同时,历史和实践证明, 我们党必须植根中国土壤,始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否则就会失去发展的立足之地和生命泉源。“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重要论断,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用“我将无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精神状态,生动诠释共产党人“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 以共产党人坚守魂脉和根脉的神圣使命,奋力开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汇通了共产党人的品格和智慧。A总书记强调,“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这段话深刻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政治品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舍生取义的“无我之境” 高度契合。在传统文化看来,“有我”生痴,“无我”生慧。在置身“无我” 的境界里,人破解了名利怪圈和生死难题,达至向死而生的心境,对真理的信仰就会彻底。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样才赢得了人民信任,得到了人民支持,党才拥有不断克服艰难险阻的智慧力量。“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重要论断,把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汇通起来,科学诠释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融通了共产党人的宗旨和境界。A总书记强

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 向智者问策;
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这段话表明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所达到的虚怀若谷的境界。可是,境界的修炼非一日之功。“我将无我”所表达的常修常新的精神意志, 蕴含着共产党人对胸怀天下的追求和坚守。历史和实践证明,只要共产党人常修常新“无我”之高尚境界,就一定能激荡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重要论断,把“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与“坚持胸怀天下” 的格局境界融通起来,充分彰显出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第二个结合”的内在逻辑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陈驰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生机理和发展机制,其中“第二个结合”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力量源泉,它蕴涵了丰富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有着历史的必然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奠定了中国革命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均势理论和大同世界观,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学说,重点发展重工业, 为我国今天的产业链布局、强大的国防和重工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有着天然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很相似的文化基因。首先,它们都有着追求完美的精神特质和共同的道德理想。马克思主义追求全人类的共同解放,共产主义是其最高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二者的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其次,它们都有着反思的本性和内省的品格。马克思主义强调辩证思维、动态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反躬自省、推己及人。再次,它们都有着积极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强调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每个人的自由解放都是其他人自由解放的前提和基础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赞美劳动精神、奋斗精神等。最后,它们都有着相同立场的治国理政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主权是治国理政的要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有着内在的契合性。这种内在契合性使二者能够“结得起”“合得来”甚至“行得远”。首先,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与时俱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迄今为止唯一没有断代的文明,且兼收并蓄,二者的开放包容性是彼此能“结得起”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合得来”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需要对方来

发展自己,也成就对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好,不仅需要研究其内容与形式,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指导。最后,“行得远”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以后,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之中国化时代化,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加繁荣。

“两个结合”视角下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开辟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冯永泰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个结合”成功的具体范例,需要在“两个结合”中继续前行。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中若干重大关系。马克思主义一直高度关注农业现代化问题,并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现代化从总体而言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所以,必须坚持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出发, 把握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才能把握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才能深刻理解“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判断。必须坚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观点出发,把握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才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必须坚持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出发,把握工农城乡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消除发展中的差别。必须坚持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价值追求出发,把握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在不断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上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

  同中国国情农情相结合,走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农情相结合,不断创新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首先,立足农村的人地关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创新“三权分置”制度,推动中国特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其次,立足农业生产力状况,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系统整合科技资源,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实现科技兴农。再次,立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实际,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注重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注重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后,立足国家安全稳定形势,高度警惕非经济因素带来的粮食安全风险,确保粮食绝对安全。

  同中华农耕文明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融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农耕文明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彰显了新的文化生命力。首先,尊重大国小农农情,坚持双层经营体制,筑牢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制度基础,走农村发展与稳定统一之路。其次,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再次,赓续优秀农耕文化,注重弘扬农耕文化中重乡邻、重伦理的特质,并将之嵌入乡村社会治理,走农业

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之路。最后,消除城乡二元制度藩篱,强化城市工业对农村农业的带动作用,让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第二个结合”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上达到的三个新高度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崔发展

  百余年来,我们党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培土”,进而实现二者之间双向赋能、相互成就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A总书记特别指明“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深刻理解与把握这一重要论述,对有效提升新时代“结合” 意识的自觉与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结合”使“外来的”成为“中国的”,成就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一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本土化”,赋予其“中国的特性”;
另一方面有意识地以“知行合一”的传统哲学阐释实践唯物主义,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浓厚的“中国作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第二次结合”,由此寻求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以“小康”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拓深。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将“结合”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创立了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擘画了纵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结合”使“传统的”成为“现代的”,成就了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当代发挥积极效能。我们党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方法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二是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激活转化其优秀文化基因。我们党以矛盾分析法为指导,对具有两面性的传统文化进行清理和挖掘,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要求相适应。三是重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内涵和价值。

  “结合”使“民族的”成为“世界的”,成就了世界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一是“结合”实现了“真实共同体”对“虚假共同体”的扬弃与超越。西方资本主义所衍生的现代形态只是一种人为的“虚假共同体”形式,而“结合”所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理念,突破了现代化的单一西方语境。二是“结合”实现了“全面的发展”对“片面的发展”

的扬弃与超越。“结合”所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全体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全面发展模式超越了西方部分发展、失衡发展的片面发展模式。三是“结合”实现了“文明百花园”对“文明优越论”的扬弃与超越。“结合”所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秉持“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独特文明观,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对世界文明的共生与繁荣产生了重要意义。

从“两个结合”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内在规定性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晓明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之所以能改变中国、影响世界、引领未来,归根到底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继承发展性、相互成就性、实事求是性、人民中心性、铸魂育人性。

  继承发展性。党的20D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这个论述不难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而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接力探索的过程。

  相互成就性。党的20D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这个论述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零和博弈的现代化,而是守望相助、和谐共生、相互成就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相互成就、人与社会相互成就、人与人相互成就、中国与世界相互成就。

  实事求是性。党的20D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走中国自己道路、结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现代化。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结合、与时俱进地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结合。

  人民中心性。党的20D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为了现代化而现代化,而是为了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代化。唯有突出人民在现代化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民在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突出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共建共享权益,中国式现代化才有最为深厚的民意基础。

铸魂育人性。A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一方面,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
另一方面,现代化实现需要人,毕竟现代化不能自然而然实现,而是需要具备现代化知识、具有现代化素养、拥有现代化能力、具有现代化格局的人,这个所谓知识、能力、素养和格局,就是立场上的人民至上,观点上的相互成就、继承发展,方法上的实事求是,我们只有具备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荐访问:(12篇)有关于主题教育“两个结合”有关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发言材料汇编 汇编 现代化 发言

版权所有:心圆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心圆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心圆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4024556号-1